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006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4345.9

申请日:

2014.09.22

公开号:

CN104186054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B 79/00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B 79/00申请日:201409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B79/00; E02B11/00

主分类号:

A01B79/00

申请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陈爱大; 朱建明; 温明星; 李东升; 蔡金华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镇宁杭路112号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利用简单的农用工具,即实现了操作道和排水沟沟道合一的设计。操作道的设计不仅方便了研究人员在田间作业时行走操作,兼有排水沟的设计在雨天亦能实现田地的排水通畅,避免造成田间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渍害,使用本发明的试验田在雨后第二天测定田间土壤的含水量,较仅筑过道方法的试验田土壤含水量降低了20个左右百分点,具有明显的排水降渍效果,解决了日常小麦试验田耕作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实际难题,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0-55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
(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的外侧呈5-8度角插入成一沟边线,深度为15-18c m;
(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25-30cm处,用铁锹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边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 ”字形排水沟;余下的即为操作过道;
(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
(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沿线插入土层使用的工具为铁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沿线用铁锹向小区的外侧呈5-8度角插入成一沟边线,深度为15-18c 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排水沟横切面为斜“V ”字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排水沟兼有操作过道。

说明书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试验研究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小麦技术研究的各类试验、品种选育的小区在大田分布时,小区分隔大多采用构筑过道或开挖平底沟的方法。构筑过道虽便于研究人员田内行走,但在多雨地区或季节常因排水不畅而造成试验田积水,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渍害;开挖平底沟虽有利于排水,但研究人员田内行走却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无法兼顾排水和研究人员行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两全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 
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0-55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
(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外侧呈5-8度角插入形成一条沟边线,深度为15-18c m;
(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25-30cm处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 ”字形排水沟;余下的即为操作过道;
    (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
(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沿线插入土层使用工具为铁锹。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利用简单的农用工具,即实现了操作道和排水沟沟道合一的设计,操作道的设计不仅方便了研究人员在田间行走操作,兼有排水沟的设计在雨天能实现田地的排水通畅,避免造成田间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渍害,使用本发明的试验田在雨后第二天测定田间土壤的含水量较普通构筑过道方法的试验田间土壤含水量降低了20%,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解决了试验田耕作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0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
(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的外侧呈5-8度角插入,形成沟边线,深度为15-18c m;
(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30cm处拉一直线,用铁锹沿线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 ”字形排水沟;
(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
(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在小区间形成一条宽30cm的供研究人员行走的操作道,和宽20cm,深15-18cm的便于田间排水的排水沟。
实施例2: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5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
(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外侧呈5-8度角插入,形成一条沟边线,深度为15-18c m;
(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30cm处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 ”字形排水沟;
(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
(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在小区间形成一条宽30cm的供研究人员行走的操作道,和宽25cm,深15-18cm的便于田间排水的排水沟。
   下面本发明与仅筑操作过道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的雨后第二天测定的土壤含水量的数据为:

 仅筑操作过道实施例1实施例2实验田土壤含水量(重量%)62.841.6(低21.2个百分点)43.1(低19.7个百分点)

使用本发明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操作道的设计不仅方便了研究人员在田间行走作业,兼有排水沟的设计在雨天排水通畅,雨后第二天测定,试验田土壤含水量为40-45%,而仅筑操作道的试验田在雨后第二天所测定的土壤含水量为62.8%,本发明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有明显的排水降渍优势,解决了小麦试验田日常耕作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05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6054A21申请号201410484345922申请日20140922A01B79/00200601E02B11/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址212400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镇宁杭路112号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72发明人陈爱大朱建明温明星李东升蔡金华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王云54发明名称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利用简单的农用工具,即实现了操作道和排水沟沟道合一的设计。操作道的设计不仅方便。

2、了研究人员在田间作业时行走操作,兼有排水沟的设计在雨天亦能实现田地的排水通畅,避免造成田间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渍害,使用本发明的试验田在雨后第二天测定田间土壤的含水量,较仅筑过道方法的试验田土壤含水量降低了20个左右百分点,具有明显的排水降渍效果,解决了日常小麦试验田耕作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实际难题,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054ACN104186054A1/1页21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0。

3、55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的外侧呈58度角插入成一沟边线,深度为1518CM;(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2530CM处,用铁锹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边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字形排水沟;余下的即为操作过道;(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沿线插入土层使用的工具为铁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沿线用铁锹向小区的外侧呈58度角插。

4、入成一沟边线,深度为1518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排水沟横切面为斜“V”字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排水沟兼有操作过道。权利要求书CN104186054A1/2页3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试验研究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小麦技术研究的各类试验、品种选育的小区在大田分布时,小区分隔大多采用构筑过道或开挖平底沟的方法。构筑过道虽便于研究人员田内行走,但在多雨地区或季节常因排水不畅而造成试验田积水,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渍害;开挖平底沟虽有利于排。

5、水,但研究人员田内行走却很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无法兼顾排水和研究人员行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两全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0004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055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外侧呈58度角插入形成一条沟边线,深度为1518CM;(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2530CM处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字形排水沟;余下的即为。

6、操作过道;(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0005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沿线插入土层使用工具为铁锹。0006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利用简单的农用工具,即实现了操作道和排水沟沟道合一的设计,操作道的设计不仅方便了研究人员在田间行走操作,兼有排水沟的设计在雨天能实现田地的排水通畅,避免造成田间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渍害,使用本发明的试验田在雨后第二天测定田间土壤的含水量较普通构筑过道方法的试验田间土壤含水量降低了20,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解决了试验田耕作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7、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0007实施例1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0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的外侧呈58度角插入,形成沟边线,深度为1518CM;(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30CM处拉一直线,用铁锹沿线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线的说明书CN104186054A2/2页4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字形排水沟;(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在小区间形成一条宽30CM的供研究人员行走的操作道,和宽20CM,。

8、深1518CM的便于田间排水的排水沟。0008实施例2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在各小区间预留55CM的空白带,播种结束后进行开沟;(2)在步骤(1)中预留的所述空白带一侧边沿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向小区外侧呈58度角插入,形成一条沟边线,深度为1518CM;(3)在离所述空白带另一侧内30CM处拉一直线,沿线用铁锹从土面斜插至已有沟线的最深处,挖去上面的土层,形成斜“V”字形排水沟;(4)把步骤(3)挖出的土块碎细后均匀撒在小区;(5)疏通沟底,要求沟底形成直线,高低一致,沟壁平光;在小区间形成一条宽30CM的供研究人员行走的操作道,和宽25CM,深1518CM的便于田。

9、间排水的排水沟。0009下面本发明与仅筑操作过道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的雨后第二天测定的土壤含水量的数据为仅筑操作过道实施例1实施例2实验田土壤含水量(重量)628416(低212个百分点)431(低197个百分点)使用本发明一种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操作道的设计不仅方便了研究人员在田间行走作业,兼有排水沟的设计在雨天排水通畅,雨后第二天测定,试验田土壤含水量为4045,而仅筑操作道的试验田在雨后第二天所测定的土壤含水量为628,本发明的小麦试验田开沟方法有明显的排水降渍优势,解决了小麦试验田日常耕作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0010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8605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