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5611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38395.1

申请日:

2014.04.08

公开号:

CN104975746A

公开日:

2015.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12/30申请公布日:201510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2/30申请日:201404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2/30

主分类号:

E04H12/30

申请人:

吉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詹钧杰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代理人:

郑永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水塔结构,其包括:一桶件,其呈四方状;及一塔件,以撑架桶件,其包括有四撑架杆、一撑抵部及一护框部,该四撑架杆彼此间间距设置,而该撑抵部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一端,该护框部则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另一端,又该四撑架杆、撑抵部及护框部的组设形成有一置纳空间,而该桶件装设于置纳空间内并抵于撑抵部;其中,该桶件通过与塔件的组设,让桶件与桶件之间能根据不同的场地使用而相互稳固层叠、并排设置,且借由桶件的形状设计更进一步增加的液体的容置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桶件,其呈四方状,该桶件包括有四侧桶面、一第一封盖及一第二封盖,该四侧桶面相互连接并围绕呈方围,而该第一封盖及第二封盖分别组接于该四侧桶面所围绕成形的两端,且该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及该四侧桶面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在该第一封盖的中心点又设有一桶口与容置空间相连通,另外在该四侧桶面所围绕的四个侧边,以及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及该四侧桶面的连接处为圆弧状;
一塔件,以撑架桶件,其包括有四撑架杆、一撑抵部及一护框部,该四撑架杆彼此间间距设置,而该撑抵部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一端,该护框部则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另一端,又该四撑架杆、撑抵部及护框部的组设形成有一置纳空间,而该桶件装设于置纳空间内并抵于撑抵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件各侧桶面、第一封盖外表面及第二封盖外表面进一步各凹设有数个凹槽,在两相邻的侧桶面的各凹槽相互连接,而该第一封盖上的各凹槽,以及第二封盖上的各凹槽为独立凹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件的各撑架杆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杆片、一第二杆片以及一侧杆片,该侧杆片的两端连接于第一杆片、第二杆片的周侧,该第一杆片及第二杆片呈半圆状,而该侧杆片则连接并沿着第一杆片、第二杆片的弧边设置,又该第一杆片、第二杆片及侧杆片的设置围绕形成有一内凹的组接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撑架杆的第一杆片的外侧进一步凸设有定位凸块,该第二杆片的外侧则对应定位凸块设有一限位孔,该塔件与塔件之间的层叠,以其中一塔件的各定位凸块对应另一塔件的各限位孔,并以各定位凸块插入相对应的限位孔予以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所述各撑架杆的第一杆片及第二杆片连接侧杆片的一侧各凹设有至少一呈L型的嵌固槽,且在该至少一嵌固槽的底面设有至少二螺孔,另外又设有一 直锁片于两塔件之间的并排与层叠,且各塔件的至少一嵌固槽为相互连接时,该直锁片的两端皆嵌入于两塔件的至少一嵌固槽内,以固定塔件与塔件之间的并排与层叠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另设有数个螺丝由直锁片穿入并锁设于该至少二螺孔。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所述各撑架杆的第一杆片及第二杆片连接侧杆片的一侧中心区段各凹设有至少一卡固槽,且在该至少一卡固槽的底面设有至少一锁孔,另外又设有一于四个塔件相互并排时锁固于各卡固槽的十字锁片,该十字锁片分别嵌入于四个塔件的至少一卡固槽内,以固定四个塔件之间的并排连接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另设有数个锁固件于四个塔件并排,且十字锁片嵌设于各卡固槽时,各锁固件对应各锁孔则穿设十字锁片并锁设于各锁孔。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件的各撑架杆的侧杆片上进一步设有一吊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水塔结构,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封盖的外表面的四角落各凸设有一定位柱,而该第二封盖的外表面且对应第一封盖的各定位柱则向外凸设有相同数量的柱块。

说明书

水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塔结构,详而言之为一种用来容置液体的装置,且能根据液体吨数而自由增减装置的数量,借此达到最大的容置空间以及使用,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大自然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藏宝库一样,所提供的资源非常的丰富,人们每天不可或缺的例如:光线、空气、水、风等,这些自然产物带给人们无尽的好处,而这些资源随着人们的滥用,逐渐地被消耗浪费,其中又以水资源最为明显,时常听闻每到夏季时,家家户户必须节约用水,避免所供应的水库发生干枯的危机,且各住家必须养成蓄水的习惯,以应付无水的时期,因此各住家里大部分都会装设有用来存储水容器,也就是所谓的「水塔」。
一般市面上的水塔大部分都是为圆筒状,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23143「水塔结构改良」,该水塔包括塔身件,该塔身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容置空间顶部成形有一开口,一塔顶件与该塔身件开口固设结合,该塔顶件开设有一盖设有一盖件的入水口,该塔身件的开口直径大于其容置空间底部直径,借此,通过将组合式的塔身件与塔顶件,令二个该水塔的该塔身件得以其中一该塔身件套叠于另一该塔身件的容置空间内,达到缩减水塔排列体积、减少库存或运输等成本支出的目的。
上述为市面上常见的水塔结构,其主要是用来提供使用者蓄水之用,且还能将数个塔身件相互套叠的方式来缩减排列体积,并达到减少库存或运输成本的支出,但是此种水塔为圆柱筒状设计,所能容纳的水量有限,除非在加大塔身件的体积才能进一步容纳更多的水,相对的塔身件的体积增加势必须有较大的土地方可装设,在这寸土寸金的社会里,此种水塔的装设无非是浪费了空间上的有效使用;除此之外,圆柱筒状的水塔在层叠上并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塔与水塔之间的压垮、破裂等问题 产生,因此相关业者必须进一步的思考该如何解决上述的缺失,以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
有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水塔结构』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具有无法层叠、且为圆柱状的容积无法盛装较多的液体,过多液体的容置又会造成水塔的压力无法负荷而变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塔结构,使用者能以水塔最大的容置空间装设液体,且可根据场地的不同而形成层叠、并排的方式组装设置,除此之外更能够以最稳固的方式相互层叠,减少水塔的压毁、爆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塔结构,其包括:一桶件,其呈四方状,该桶件包括有四侧桶面、一第一封盖及一第二封盖,该四侧桶面相互连接并围绕呈方围,而该第一封盖及第二封盖分别组接于该四侧桶面所围绕成形的两端,且该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及该四侧桶面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在该第一封盖的中心点又设有一桶口与容置空间相连通,另外在该四侧桶面所围绕的四个侧边,以及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及该四侧桶面的连接处为圆弧状;及一塔件,以撑架桶件,其包括有四撑架杆、一撑抵部及一护框部,该四撑架杆彼此间间距设置,而该撑抵部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一端,该护框部则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另一端,又该四撑架杆、撑抵部及护框部的组设形成有一置纳空间,而该桶件装设于置纳空间内并抵于撑抵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桶件各侧桶面、第一封盖外表面及第二封盖外表面进一步各凹设有数个凹槽,在两相邻的侧桶面的各凹槽相互连接,而该第一封盖上的各凹槽,以及第二封盖上的各凹槽为独立凹设。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塔件的各撑架杆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杆片、一第二杆片以及一侧杆片,该侧杆片的两端连接于第一杆片、第二杆片的周侧,该第一杆片及第二杆片呈半圆状,而该侧杆片则连接 并沿着第一杆片、第二杆片的弧边设置,又该第一杆片、第二杆片及侧杆片的设置围绕形成有一内凹的组接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在各撑架杆的第一杆片的外侧进一步凸设有定位凸块,该第二杆片的外侧则对应定位凸块设有一限位孔,该塔件与塔件之间的层叠,以其中一塔件的各定位凸块对应另一塔件的各限位孔,并以各定位凸块插入相对应的限位孔予以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于各撑架杆的第一杆片及第二杆片连接侧杆片的一侧各凹设有至少一呈L型的嵌固槽,且在该至少一嵌固槽的底面设有至少二螺孔,另外又设有一直锁片于两塔件之间的并排与层叠,且各塔件的至少一嵌固槽为相互连接时,该直锁片的两端皆嵌入于两塔件的至少一嵌固槽内,以固定塔件与塔件之间的并排与层叠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另设有数个螺丝由直锁片穿入并锁设于该至少二螺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于各撑架杆的第一杆片及第二杆片连接侧杆片的一侧中心区段各凹设有至少一卡固槽,且在该至少一卡固槽的底面设有至少一锁孔,另外又设有一于四个塔件相互并排时锁固于各卡固槽的十字锁片,该十字锁片分别嵌入于四个塔件的至少一卡固槽内,以固定四个塔件之间的并排连接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另设有数个锁固件于四个塔件并排,且十字锁片嵌设于各卡固槽时,各锁固件对应各锁孔则穿设十字锁片并锁设于各锁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在该塔件的各撑架杆的侧杆片上进一步设有一吊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在该第一封盖的外表面的四角落各凸设有一定位柱,而该第二封盖的外表面且对应第一封盖的各定位柱则向外凸设有相同数量的柱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能以水塔最大的容置空间装设液体,且可根据场地的不同而形成层叠、并排的方式组装设置,除此之外更能够以最稳固的方式相互层叠,减少水塔的压毁、爆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桶件与塔件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桶件与塔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桶件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数个塔件的层叠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7是数个塔件为相互并排设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另一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桶件装设有衔接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桶件与桶件之间装设有衔接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本发明数个桶件层叠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塔件吊挂搬移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桶件        11侧桶面
12第一封盖   121定位柱
13第二封盖   131柱块
14容置空间   15桶口
16凹槽       17孔洞
2塔件        21撑架杆
211定位凸块  212限位孔
213第一杆片  214第二杆片
215侧杆片    216组接槽
217嵌固槽    21卡固槽
219吊孔      22撑抵部
23护框部     24置纳空间
3螺孔        4直锁片
5螺丝        6锁孔
7十字锁片    8锁固件
9油令组件    91内塞环
92止水垫圈   93外接环
94出水道     941螺牙纹
10衔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塔结构,其包括:一呈四方立体状的桶件1,该桶件1包括有四侧桶面11、一第一封盖12及一第二封盖13,该四侧桶面11相互连接并围绕呈方围,而该第一封盖12及第二封盖13分别组接于该四侧桶面11所围绕成形的两端,且该第一封盖12、第二封盖13及该四侧桶面11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4,而在该第一封盖12的中心点又设有一桶口15与容置空间14相连通,另外在该四侧桶面11所围绕的四个侧边,以及第一封盖12、第二封盖13及该四侧桶面11的交连接处呈圆弧状;及一塔件2,该塔件2以撑架桶件1,其包括有四撑架杆21、一撑抵部22及一护框部23,该四撑架杆21彼此间呈间距设置,而该撑抵部22以四支柱条所形成,且该撑抵部22绕设于该四撑架杆21的一端,该护框部23则绕设于该四撑架杆21的另一端,并与撑抵部22相同以四支柱条围绕该四撑架杆21,又该四撑架杆21、撑抵部22及护框部23的组设形成有一置纳空间24,而该桶件1装设于置纳空间24内并抵于撑抵部22;其中,该桶件1通过与塔件2的组设,让桶件1与桶件1之间能根据不同的场地使用而相互稳固层叠、并排设置,且借由桶件1的形状设计更进一步增加的液体的容置量。
使用者能根据所要装设的场地大小而并排或层叠塔件2,让整体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且通过桶件1所设计的形状,使桶件1能够容纳更多的液体,并以各边呈圆弧状的设计强化桶件1所能承受的液压;另外,塔件2在各撑架杆21的顶面进一步凸设有定位凸块211,底面的外侧则对应定位凸块211设有一限位孔212,该塔件2与塔件2之间的层叠通过定位凸块211及限位孔212的设置能稳固彼此间的层叠,进一步稳固数个塔件2组装,避免在层叠时导致桶件1的倾倒,请参阅图6所示;除此之外,为了 让桶件1能够承受较大的液压而不会发生破裂的情况,因此在该桶件1的各侧桶面11、第一封盖12外表面及第二封盖13外表面进一步各凹设有数个凹槽16,其中位于各侧桶面11的凹槽16呈圈绕型态设置,另外该第一封盖12及第二封盖13上的凹槽16则呈独立凹设,并未相互连接,借此通过各凹槽16的设置让桶件1在装设有极多的液体时能够承受较大的液压,并配合圆弧状的各侧边角,更能够增加各侧桶面11的乘载力,如此一来就可避免桶件1容纳有较多的液体而易发生破裂的情况,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
又根据前述针对本发明的说明,其主要是通过塔件2的设置进而让桶件1能够形成层叠状态,且各塔件2的层叠又是借由四撑架杆21的设置而达到层叠,因此各撑架杆21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杆片213、一第二杆片214及一两端连接于第一杆片213、第二杆片214的侧杆片215,又该第一杆片213及第二杆片214呈半圆片状,且该侧杆片215连接并沿着第一杆片213、第二杆片214的弧边连接设置,又该第一杆片213、第二杆片214及侧杆片215的设置围绕形成有一内凹的组接槽216,因此在撑抵部22与护框部23的组装上连接于组接槽216的槽壁面予以框绕而保护桶件1的装设,请参阅图2所示,而定位凸块211设于第一杆片213,限位孔212则设于第二杆片214。
接续上述的说明,本发明于前已经说明使用者可根据不同场地的而层叠或排列组装设置,故现于下进一步列举说明几种不同的组装型态,并以图标予以说明,而在进行举例说明前,先描述该塔件2的各撑架杆21的细部特征,各撑架杆21的第一杆片213及第二杆片214连接侧杆片215的一侧各凹设有至少一呈L型的嵌固槽217,且于该至少一嵌固槽217的槽底面设有至少二螺孔3,各螺孔3分别位于第一杆片213及侧杆片215,以及第二杆片214及侧杆片215,另外又设有一直锁片4于塔件2数量为两组时,且当塔件2与塔件2之间为层叠状态,使用者必须将各塔件2的四撑架杆21相互叠设,并将位于侧桶面11的嵌固槽217相互对齐,再进一步把直锁片4嵌入嵌固槽217内,让两塔件2不会因此产生位移的情况,接着在利用数个螺丝5由直锁片4穿入并锁设于各螺孔3,借此固定直锁片4的组设,并通过直锁片4来稳固两塔件2的组装,请参阅图4、图5、图6所示。
接续上述,当两塔件2为相互并排组合时,仅需将四撑架杆21的任两相邻的撑架杆21与另一塔件2的任两相邻的撑架杆21相互并排靠抵,且使各撑架杆21上的至少一嵌固槽217相互连接,再进一步把直锁片4嵌入嵌固槽217内予以定位,最后再通过螺丝5的锁设予以固定完成组装,根据列举的两种型态皆可提供使用者在增加桶件1数量上的稳固,请参阅图7、图8所示,并以图1至图3为辅助说明(其以四个塔件2相互并排为参考)。
又再进一步参阅图7、图9所示,并以图1至图3为辅助说明,当塔件2数量为四组且为相互并排时,使用者仅需将四组塔件2的撑架杆21相互靠抵,让各撑架杆21围绕呈方型,另外根据四组塔件2的组合方式,在各撑架杆21的第一杆片213及第二杆片214连接侧杆片215的一侧中心区段各凹设有至少一卡固槽218,而本发明的至少一卡固槽218以L型设置为较佳实施例,因此该至少一卡固槽218由第一杆片213、第二杆片214分别延伸至侧杆片215,亦可将至少一卡固槽218设计呈直片状,使该至少一卡固槽218仅位于第一杆片213、第二杆片214上即可(图中未示),当四组塔件2的相互并排后,在相互靠抵的撑架杆21的至少一卡固槽218会形成两两相互对应,并于各卡固槽218的槽底面开设有至少一锁孔6,因此另设有一十字锁片7于四组塔件2相互并排时,该十字锁片7的各延伸部位分别嵌入四组塔件2的卡固槽218内,再利用数个锁固件8穿入十字锁片7再对应到各锁孔6予以锁设,借此完成四组塔件2的并排组装,如此一来即可扩大液体的容置量以提供更多使用者所使用。
借此,不论是将数个塔件2以层叠的方式组装,或是以相互并排的方式组装,通过直锁片4及十字锁片7的装设更能够稳固桶件1容置液体,减少空间上的占据,使用者更能够依照空间上的需求而改变组装方式,另外早期为了要制作吨位较大的水塔时,其制作方式、运送方式、固定方式皆困难与麻烦,而本发明通过塔件2与桶件1之间的组合,塔件2可根据桶件1的大小而改变,且在搬运、制作上也更为方便,由此比较的下本发明更具由实质的进步性。
又数个组的桶件1及塔件2的组合除了提供较大的容积来容置液体,且能供给更多使用者所使用,因此各桶件1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减少每次用完一桶件1内的液体后还需再搬移另一桶件1使用,故在桶件1的各侧桶 面11及第二封盖13进一步开设有一孔洞17,另设有一油令组件9装设于各孔洞17,该油令组件9进一步包括有一内塞环91、一止水垫圈92及一外接环93,该内塞环91由桶件1的容置空间14内向外封塞孔洞17,并具有一出水道94贯穿内塞环91而与容置空间14相连通,该止水垫圈92进一步夹设于桶件1侧桶面11及内塞环91之间,并完全阻绝液体由孔洞17外溢,而外接环93则由桶件1的外侧锁设于内塞环91的外周侧,借此固定内塞环91的组装,另外在内塞环91的出水道94内壁进一步环设有数个螺牙纹941,而桶件1与桶件1之间进一步由一衔接管10的两端分别锁设于各桶件1的出水道94,并与螺牙纹941相互螺合锁装,如此一来桶件1与桶件1之间通过衔接管10的连通,让内装液体能够相互流通使用,如此即可提供最大的使用量给予更多的使用者,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并以图3为辅助(本发明油令组件9及衔接管10的设置为现有技术,因此其细部结构则不多加赘述)。
另外,由上述了解本发明其中一优点在于方便搬运,因此在该塔件2的各撑架杆21的侧杆片215上进一步开设有吊孔219予以贯穿,使用者在搬运上可通过吊车、移动天梯等工具在利用挂钩、吊臂等卡设于各撑架杆21的吊孔219上,请参阅图15所示,如此即可将整座塔件2连带桶件1一同吊起搬动运送;又再桶件1的部分,当桶件1内未容置有液体时,为了减少空间上的占据,除了能将桶件1放入塔件2的置纳空间24外,亦可将桶件1与桶件1之间相互层叠收放,因此在该第一封盖12的外表面的四角落各凸设有一定位柱121,且该桶口15设置于第一封盖12的中心位置,而该第二封盖13的外表面对应第一封盖12的各定位柱121则向外凸设有相对应的柱块131,因此当桶件1为空桶时,使用者仅需将空的桶件1以各柱块131对应并靠抵放置于另一空的桶件1的定位柱121,通过四点的靠抵提供空桶件1的层叠,又各定位柱121与各柱块131的层叠高度大于桶口15的高度,借此让桶件1与桶件1之间具有适度的距离空间,更方便使用者的拿取,请参阅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水塔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塔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塔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塔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塔结构.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水塔结构,其包括:一桶件,其呈四方状;及一塔件,以撑架桶件,其包括有四撑架杆、一撑抵部及一护框部,该四撑架杆彼此间间距设置,而该撑抵部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一端,该护框部则绕设于该四撑架杆的另一端,又该四撑架杆、撑抵部及护框部的组设形成有一置纳空间,而该桶件装设于置纳空间内并抵于撑抵部;其中,该桶件通过与塔件的组设,让桶件与桶件之间能根据不同的场地使用而相互稳固层叠、并排设置,且借由桶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