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5565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13730.4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号:

CN104230782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7D 209/08申请公布日:20141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09/08申请日:2013112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09/08

主分类号:

C07D209/08

申请人:

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德耀; 王春水; 郭雷雷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新路389号

优先权:

2013.06.09 CN 201310230048.7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的赛洛多辛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1)由结构式4所示化合物经酸解可得到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酸解反应所用的酸为甲磺酸、三氟乙酸/硫酸、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或正磷酸;(2)由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5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3所示化合物;(3)结构式3或其盐经水解得到结构式1所示的赛洛多辛。其中,结构式2、3和4中的R1为酯基,如:丁酰、戊酰、异丁酰、苯甲酰基、对氟苯甲酰、对甲基苯甲酰、间甲基苯甲酰;结构式5中R2为良好离去基团,如卤素或磺酸酯,例如溴、氯、甲磺酸酯、苯磺酸酯、对甲基苯磺酯等。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平稳、安全、便于操控,避免了可能喷料的反应条件,易于过程控制以及工业化放大生产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备赛洛多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通式2和通式5反应得到通式3;

(2)通式3或其盐经水解得到通式1所示的赛洛多辛;

  式中,R1选自丁酰、戊酰、异丁酰、苯甲酰基、对氟苯甲酰、对甲基苯甲酰、间甲基苯甲酰;R2选自溴、氯、甲磺酸酯、苯磺酸酯、对甲基苯磺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由通式4经酸解得到,其中,所用的酸选自甲磺酸、三氟乙酸/硫酸、乙酸/硫酸;酸解反应温度为80℃-10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由通式4经酸解得到,其中,所用的酸选自多聚磷酸或正磷酸;酸解反应温度为80℃-90℃。


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与通式5反应所用的溶剂选自异丙醇、叔丁醇、异丁醇、乙腈、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二甲醚、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甲苯;所用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二异丙基乙基胺;反应温度为60℃-90℃。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3或其盐经水解反应所用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醇、醇水溶剂、乙腈、四氢呋喃、DMF;所用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锂或其水溶液;反应温度为0℃-50℃。

6.
  通式2所示化合物选自选自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戊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异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间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氟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

7.
  通式3所示化合物选自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戊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异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氟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间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

说明书

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药用化合物赛洛多辛(silodosin)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赛洛多辛是一种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其化学名为2,3-二氢-1-(3-羟丙基)-5-[(2R)-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基]氨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1
赛洛多辛对尿道平滑肌收缩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赛洛多辛口服吸收良好,治疗剂量范围内呈线性药动学,tmax约为2.6-3.5 h,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32%,表观分布容积为49.5 L,血浆蛋白结合率97%。中度适量脂肪和热量的饮食可影响其吸收,使ρmax和AUC分别降低约18%-43%和4%-9%。赛洛多辛通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乙醇和乙醛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等多种途径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通过葡萄糖转移酶2B7(UGT2B7)直接作用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KMD-3213G)。同时服用赛洛多辛和UGT2B7抑制剂如丙磺舒、丙戊酸以及氟康唑,可使赛洛多辛血药浓度升高。体外试验表明,KMD-3213G为活性代谢物,其半衰期比赛洛多辛长,其AUC约为赛洛多辛的4倍。经口服摄入同位素14C标记的赛洛多辛10 d后,自尿和大便排出放射性物回收率分别约为33.5%和54.9%。静脉注射后,其血浆清除率大约为10 L·h-1。由于赛洛多辛具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因此,其制备方法成为了各个企业的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赛洛多辛合成方法的报道较多,但缺乏成本低、收率高、安全、易于过程控制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专利CN 101048376A公布了一种合成赛洛多辛的方法,该方法用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腈为原料,经过三步得到赛洛多辛,合成路线见图1。
该方法合成成本高,周期长,最后一步涉及到过氧化氢水解,反应放热剧烈,反应控制有一定难度,存在喷料风险。
JP2001199956报道了以苯甲酸为原料合成赛洛多辛关键手性中间体的方法。该方法中多步反应收率低,所采用的柱层析纯化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JP2002265444报道的方法中涉及一分子光学活性胺化合物与两分子苯氧乙烷化合物的反应,副产物较多,使得最终的产物纯度较低。
本申请人的另一项申请201310162244采用两步法合成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由于反应中使用了过氧化氢,属于放热反应,反应剧烈,有喷料的风险,不利于过程控制。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赛洛多辛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平稳、安全、便于操控,避免了可能喷料的反应条件,易于过程控制以及工业化放大生产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的赛洛多辛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图3所示。
该方法包括:
(1)由结构式4所示化合物制备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

结构式4所示化合物经酸解可得到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酸解反应所用的酸选自甲磺酸、三氟乙酸/硫酸、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或正磷酸,优选多聚磷酸;反应温度为80℃-100℃,优选80℃-90℃;
 (2)由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5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3所示化合物:

该反应所用溶剂选自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其中质子性溶剂选自异丙醇、叔丁醇、异丁醇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选自乙腈、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二甲醚等;非极性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甲苯等;所用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二异丙基乙基胺等;反应温度为60℃-90℃;
 (3)结构式3或其盐经水解得到结构式1所示的赛洛多辛

该水解反应所用溶剂选自质子性溶剂或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其中质子性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或与水的混合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选自乙腈、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所用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锂等或其水溶液,反应温度为0-50℃。
结构式2、3和4中的R1为酯基,如:丁酰、戊酰、异丁酰、苯甲酰基、对氟苯甲酰、对甲基苯甲酰、间甲基苯甲酰。
结构式5中R2为良好离去基团,如卤素或磺酸酯,例如溴、氯、甲磺酸酯、苯磺酸酯、对甲基苯磺酯等。
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选自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戊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异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间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氟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
结构式3所示化合物选自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戊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异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氟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间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
该方法与201310162244提供的路线相比较,区别在于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将关键原料的氰基进行水解,变成酰胺基,再进行后续的合成,使得氰基水解反应便于控制,从而使整条合成路线具有安全、可控及易于工业放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CN101048376A公布的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图。
图2是专利201310162244提供的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特征以其优点,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向乙酸乙酯(500mL)和碳酸钾(133g)水溶液(500mL)的混合物中加入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腈-单酒石酸盐(100g),室温搅拌1小时,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水层再用500mL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合并乙酸乙酯层,用300mL饱和碳酸钾溶液洗涤一次,3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向浓缩物中加入451g多聚磷酸和44g苯甲酸,升温至85℃,搅拌约5h,降温至室温,加入500mL冰水和400mL乙酸乙酯,分次小心加入470g无水碳酸钠,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300mL)一次,有机相合并,用1mol/L盐酸反萃取(100mL x 3),有机相弃去,水相合并,加入碳酸钠调pH 值至6-7,搅拌过夜。所得悬浮液,过滤,滤饼用少量冰水洗涤。滤饼鼓风干燥,得到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3g,HPLC检测纯度98%。
该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得到了确认: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5 (d, J=7.6 Hz, 2H), 7.59 (t, J=7.6 Hz, 1H), 7.47 (t, J=7.6 Hz, 2H), 7.35 (s, 1H), 7.06(s, 1H), 5.66(brs), 4.40(t, J=6.4 Hz, 2H), 3.51 (t, J=8.4Hz, 2H), 3.28(t, J=8.0 Hz, 2H), 3.23 (m,1H), 3.02(t, J=8.0, 2H), 2.71(dd, J=4.8,13.6 Hz,1H), 2.57(dd, J=8.0,13.6 Hz,1H), 2.08(pent, J=6.2Hz, 2H), 1.34(brs), 1.19(d, J=6.0Hz, 3H)。
实施例2
向乙酸乙酯(50mL)和碳酸钾(7.6g)水溶液(50mL)的混合物中加入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腈-单酒石酸盐(2.8g),室温搅拌30min,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水层再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合并乙酸乙酯层,用50mL饱和碳酸钾溶液洗涤一次,50mL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向浓缩物中加入6mL甲磺酸,升温至93℃,搅拌约4h,降温至室温,加入50mL冰水,用碳酸钠调节至pH=3,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ⅹ3),有机相弃去,水层用碳酸钠溶液调pH=9,二氯甲烷/异丙醇(10:1)萃取(30mLⅹ3),有机相合并,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粗品1.6g,异丙醇/乙酸乙酯(1:5)重结晶,得到1.16g产品,纯度95%。
该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得到了确认: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5 (d, J=7.6 Hz, 2H), 7.59 (t, J=7.6 Hz, 1H), 7.47 (t, J=7.6 Hz, 2H), 7.35 (s, 1H), 7.06(s, 1H), 5.66(brs), 4.40(t, J=6.4 Hz, 2H), 3.51 (t, J=8.4Hz, 2H), 3.28(t, J=8.0 Hz, 2H), 3.23 (m,1H), 3.02(t, J=8.0, 2H), 2.71(dd, J=4.8,13.6 Hz,1H), 2.57(dd, J=8.0,13.6 Hz,1H), 2.08(pent, J=6.2Hz, 2H), 1.34(brs), 1.19(d, J=6.0Hz, 3H)。
    实施例3
在50mL单口茄型瓶中加入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1.2g,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基溴1.22g,碳酸钠367mg,叔丁醇10mL,90℃反应约24h,反应液减压浓缩干,加入二氯甲烷15mL搅拌、过滤,滤饼用5mL二氯甲烷洗涤2次,滤液用0.05N 磷酸水溶液洗涤(15mLⅹ3),有机相弃去,水相用的二氯甲烷萃取(15mL),有机相弃去,将水层用碳酸钠调节至pH=9,乙酸丁酯萃取(20mLⅹ2);有机相合并,用0.25N 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洗涤(20mLⅹ2),饱和食盐水洗涤(15mL),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1.25g,为白色固体,纯度98%。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得到了确认,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6(d, J=7.6Hz, 2H), 7.59(t, J=7.6Hz, 1H), 7.47(t, J=7.6Hz, 2H), 7.36(s, 1H), 7.08(s, 1H), 7.07-6.90(m, 4H), 5.55(brs), 4.40(t, J=6.4Hz, 2H), 4.33(q, J=8.4Hz, 2H), 4.09-4.18(m, 2H), 3.50(t, J=8.4Hz, 2H), 3.26(t, J=7.6Hz, 2H), 2.96-3.16(m, 2H), 2.77(dd, J=6.2, 13.2Hz, 1H), 2.58(dd, J=7.2, 13.2Hz, 1H), 2.08(pent, J=6.8Hz, 2H), 1.28(brs), 1.12(d, J=6.0Hz, 3H)
       实施例4
在25mL单口烧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 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0.47g),甲醇(3mL),水(1Ml),KOH(55mg),室温搅拌过夜,减压除去有机溶剂,水相加入0.2mol/L的磷酸调pH值至4.2,乙酸丁酯萃取(15mL x 3),有机相弃去,水相用Na2CO3调pH至10,用乙酸乙酯萃取(15mL x 3)有机相合并,饱和食盐水洗涤(15mL),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赛洛多辛产品300 mg,纯度99.2%。

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3078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24CN104230782A21申请号201310613730422申请日20131128201310230048720130609CNC07D209/0820060171申请人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50106云南省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新路389号72发明人李德耀王春水郭雷雷54发明名称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的赛洛多辛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1)由结构式4所示化合物经酸解可得到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酸解反应所用的酸为甲磺酸、三氟乙酸/硫酸、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或正磷酸;(。

2、2)由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5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3所示化合物;(3)结构式3或其盐经水解得到结构式1所示的赛洛多辛。其中,结构式2、3和4中的R1为酯基,如丁酰、戊酰、异丁酰、苯甲酰基、对氟苯甲酰、对甲基苯甲酰、间甲基苯甲酰;结构式5中R2为良好离去基团,如卤素或磺酸酯,例如溴、氯、甲磺酸酯、苯磺酸酯、对甲基苯磺酯等。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平稳、安全、便于操控,避免了可能喷料的反应条件,易于过程控制以及工业化放大生产的优点。66本国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

3、N104230782ACN104230782A1/2页21一种制备赛洛多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通式2和通式5反应得到通式3;(2)通式3或其盐经水解得到通式1所示的赛洛多辛;式中,R1选自丁酰、戊酰、异丁酰、苯甲酰基、对氟苯甲酰、对甲基苯甲酰、间甲基苯甲酰;R2选自溴、氯、甲磺酸酯、苯磺酸酯、对甲基苯磺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由通式4经酸解得到,其中,所用的酸选自甲磺酸、三氟乙酸/硫酸、乙酸/硫酸;酸解反应温度为80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由通式4经酸解得到,其中,所用的酸选自多聚磷酸或正磷酸;酸解反应温度为8090。权利要求书C。

4、N104230782A2/2页3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与通式5反应所用的溶剂选自异丙醇、叔丁醇、异丁醇、乙腈、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二甲醚、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甲苯;所用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二异丙基乙基胺;反应温度为609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3或其盐经水解反应所用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醇、醇水溶剂、乙腈、四氢呋喃、DMF;所用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锂或其水溶液;反应温度为050。6通式2所示化合物选自选自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

5、、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戊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异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间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氟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7通式3所示化合物选自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戊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异。

6、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氟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间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权利要求书CN104230782A1/5页4一种赛洛多辛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合成领。

7、域,具体涉及药用化合物赛洛多辛(SILODOSIN)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赛洛多辛是一种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其化学名为2,3二氢1(3羟丙基)52R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基氨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1赛洛多辛对尿道平滑肌收缩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赛洛多辛口服吸收良好,治疗剂量范围内呈线性药动学,TMAX约为2635H,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32,表观分布容积为495L,血浆蛋白结合率97。中度适量脂肪和热量的饮食可影响其吸收,使MAX和AUC分别降低约1843和49。赛洛多辛通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乙醇和乙醛脱氢酶、细胞色。

8、素P4503A4CYP3A4等多种途径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通过葡萄糖转移酶2B7UGT2B7直接作用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KMD3213G。同时服用赛洛多辛和UGT2B7抑制剂如丙磺舒、丙戊酸以及氟康唑,可使赛洛多辛血药浓度升高。体外试验表明,KMD3213G为活性代谢物,其半衰期比赛洛多辛长,其AUC约为赛洛多辛的4倍。经口服摄入同位素14C标记的赛洛多辛10D后,自尿和大便排出放射性物回收率分别约为335和549。静脉注射后,其血浆清除率大约为10LH1。由于赛洛多辛具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因此,其制备方法成为了各个企业的研究热点。0003目前关于赛洛多辛合成方法的报道较多,但缺乏成本低、收率高。

9、、安全、易于过程控制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0004专利CN101048376A公布了一种合成赛洛多辛的方法,该方法用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腈为原料,经过三步得到赛洛多辛,合成路线见图1。0005该方法合成成本高,周期长,最后一步涉及到过氧化氢水解,反应放热剧烈,反应控制有一定难度,存在喷料风险。0006JP2001199956报道了以苯甲酸为原料合成赛洛多辛关键手性中间体的方法。该方说明书CN104230782A2/5页5法中多步反应收率低,所采用的柱层析纯化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0007JP2002265444报道的方法中涉及一分子光学活性胺化合物与两分子苯。

10、氧乙烷化合物的反应,副产物较多,使得最终的产物纯度较低。0008本申请人的另一项申请201310162244采用两步法合成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由于反应中使用了过氧化氢,属于放热反应,反应剧烈,有喷料的风险,不利于过程控制。0009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赛洛多辛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平稳、安全、便于操控,避免了可能喷料的反应条件,易于过程控制以及工业化放大生产的优点。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的赛洛多辛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图3所示。0011该方法包括(1)由结构式4所示化合物制备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结构式4所示化合物经酸解可得到结构式。

11、2所示化合物;酸解反应所用的酸选自甲磺酸、三氟乙酸/硫酸、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或正磷酸,优选多聚磷酸;反应温度为80100,优选8090;(2)由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5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3所示化合物该反应所用溶剂选自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其中质子性溶剂选自异丙醇、叔丁醇、异丁醇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选自乙腈、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说明书CN104230782A3/5页6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二甲醚等;非极性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甲苯等;所用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二异丙基乙基胺等;反应温度为6090;(3)结构式3或其盐经水解得到结构式1所示的赛。

12、洛多辛该水解反应所用溶剂选自质子性溶剂或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其中质子性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或与水的混合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选自乙腈、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所用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锂等或其水溶液,反应温度为050。0012结构式2、3和4中的R1为酯基,如丁酰、戊酰、异丁酰、苯甲酰基、对氟苯甲酰、对甲基苯甲酰、间甲基苯甲酰。0013结构式5中R2为良好离去基团,如卤素或磺酸酯,例如溴、氯、甲磺酸酯、苯磺酸酯、对甲基苯磺酯等。0014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选自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

13、3戊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异丁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间甲基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对氟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0015结构式3所示化合物选自丁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戊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异丁酸3(7甲酰胺52R。

14、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氟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对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间甲基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0016该方法与201310162244提供的路线相比较,区别在于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将关键原料的氰基进行水解,变成酰胺基,再进行后。

15、续的合成,使得氰基水解反应便于控制,从而说明书CN104230782A4/5页7使整条合成路线具有安全、可控及易于工业放大的优点。附图说明0017图1是专利CN101048376A公布的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图。0018图2是专利201310162244提供的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图。0019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赛洛多辛合成路线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特征以其优点,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其不限制本发明。0021实施例1向乙酸乙酯(500ML)和碳酸钾(133G)水溶液(500ML)的混合物中加入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腈。

16、单酒石酸盐100G,室温搅拌1小时,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水层再用500ML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合并乙酸乙酯层,用300ML饱和碳酸钾溶液洗涤一次,3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向浓缩物中加入451G多聚磷酸和44G苯甲酸,升温至85,搅拌约5H,降温至室温,加入500ML冰水和400ML乙酸乙酯,分次小心加入470G无水碳酸钠,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300ML)一次,有机相合并,用1MOL/L盐酸反萃取(100MLX3),有机相弃去,水相合并,加入碳酸钠调PH值至67,搅拌过夜。所得悬浮液,过滤,滤饼用少量冰水洗涤。滤饼鼓风干燥,得到52R2氨基丙基2,3二氢。

17、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53G,HPLC检测纯度98。0022该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得到了确认1HNMR400MHZ,CDCL3805D,J76HZ,2H,759T,J76HZ,1H,747T,J76HZ,2H,735S,1H,706S,1H,566BRS,440T,J64HZ,2H,351T,J84HZ,2H,328T,J80HZ,2H,323M,1H,302T,J80,2H,271DD,J48,136HZ,1H,257DD,J80,136HZ,1H,208PENT,J62HZ,2H,134BRS,119D,J60HZ,3H。0023实施例2向乙酸乙酯(50ML)和碳酸钾(76G。

18、)水溶液(50ML)的混合物中加入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腈单酒石酸盐28G,室温搅拌30MIN,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水层再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合并乙酸乙酯层,用50ML饱和碳酸钾溶液洗涤一次,50ML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向浓缩物中加入6ML甲磺酸,升温至93,搅拌约4H,降温至室温,加入50ML冰水,用碳酸钠调节至PH3,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3),有机相弃去,水层用碳酸钠溶液调PH9,二氯甲烷/异丙醇(101)萃取(30ML3),有机相合并,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

19、吲哚7甲酰胺粗品16G,异丙醇/乙酸乙酯(15)重结晶,得到116G产品,纯度95。0024该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得到了确认1HNMR400MHZ,CDCL3805D,J76HZ,2H,759T,J76HZ,1H,说明书CN104230782A5/5页8747T,J76HZ,2H,735S,1H,706S,1H,566BRS,440T,J64HZ,2H,351T,J84HZ,2H,328T,J80HZ,2H,323M,1H,302T,J80,2H,271DD,J48,136HZ,1H,257DD,J80,136HZ,1H,208PENT,J62HZ,2H,134BRS,119D,J60HZ,。

20、3H。0025实施例3在50ML单口茄型瓶中加入52R2氨基丙基2,3二氢13苯甲酰氧基丙基1H吲哚7甲酰胺12G,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基溴122G,碳酸钠367MG,叔丁醇10ML,90反应约24H,反应液减压浓缩干,加入二氯甲烷15ML搅拌、过滤,滤饼用5ML二氯甲烷洗涤2次,滤液用005N磷酸水溶液洗涤(15ML3),有机相弃去,水相用的二氯甲烷萃取(15ML),有机相弃去,将水层用碳酸钠调节至PH9,乙酸丁酯萃取(20ML2);有机相合并,用025N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洗涤(20ML2),饱和食盐水洗涤(15ML),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

21、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125G,为白色固体,纯度98。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得到了确认,结果如下1HNMR400MHZ,CDCL3806D,J76HZ,2H,759T,J76HZ,1H,747T,J76HZ,2H,736S,1H,708S,1H,707690M,4H,555BRS,440T,J64HZ,2H,433Q,J84HZ,2H,409418M,2H,350T,J84HZ,2H,326T,J76HZ,2H,296316M,2H,277DD,J62,132HZ,1H,258DD,J72,132HZ,1H,208PENT,J68HZ,2H,128BR。

22、S,112D,J60HZ,3H实施例4在25ML单口烧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酸3(7甲酰胺52R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氨基丙基2,3二氢1H吲哚1基)丙酯(047G),甲醇(3ML),水(1ML),KOH(55MG),室温搅拌过夜,减压除去有机溶剂,水相加入02MOL/L的磷酸调PH值至42,乙酸丁酯萃取(15MLX3),有机相弃去,水相用NA2CO3调PH至10,用乙酸乙酯萃取(15MLX3)有机相合并,饱和食盐水洗涤(15ML),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赛洛多辛产品300MG,纯度992。说明书CN104230782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30782A2/2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30782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