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5254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43589.3

申请日:

2014.01.30

公开号:

CN104059123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J 63/00申请日:20140130|||公开

IPC分类号:

C07J63/00; C07H15/256; C07H1/08; A61K31/704; 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J63/00

申请人:

苏州大学

发明人:

许琼明; 杨世林; 李夏; 刘艳丽; 李笑然; 陈重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常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黑素瘤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够有效抑制肝肿瘤的生长,说明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所示结构:


2.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步骤2:取所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
取油茶根粉碎后,经提取,得提取液;
取所述提取液经浓缩,得流浸膏;
取所述流浸膏与水混合,过滤,收集滤液;
取所述滤液经大孔树脂分离,以乙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5:5的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所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取所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色谱柱分离,以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80:20~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一次纯化物;
取所述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0:10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二次纯化物;
取所述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三次纯化物;
取所述第三次纯化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洗脱,流速2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52.5min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即得;
所述甲醇-水-甲酸混合液为: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述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

6.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肝肿瘤、黑素瘤、乳腺肿瘤或肺肿瘤。

8.
  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或混悬剂。

说明书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称为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系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常绿小乔木,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油茶产于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遍布17个省区。油茶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用油茶的种子榨油即获得茶油,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其含量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相比,其维生素E的含量高一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茶籽,苦寒香毒(皂素),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中华本草》也有记载,油茶的根及其根皮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和水火烫伤。
油茶药用部位主要有茶子心、茶油、油茶根、油茶根皮和油茶叶。从油茶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类、黄酮类、鞣质类、芳香苷类和生物碱类。油茶皂苷又称为油茶皂素,是从油茶籽饼粕中提取出的一种皂类,主要存在于油茶种子、油茶叶、油茶根和油茶根皮中,现多用于日用化工、农药、医药、水产、建材等诸多领域。研究还发现,油茶皂苷具有山茶属植物皂苷的一般通性,味苦、辛辣、发泡特性强;也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具有溶血作用、鱼毒作用、杀菌抗菌活性、抗炎、抗高血压、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杀虫驱虫、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油茶皂苷多为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类皂苷,包括苷元、糖、有机酸三部分,但其苷元结构复杂、糖部分种类多和组合方式不同造成了油茶皂苷类化合物众多,对油茶皂苷的进一步纯化和分离提出了挑战。所以,目前尽管研究发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具有抗肿瘤的活性,但是具体是其中哪个单体皂苷发挥的作用,还 是未知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具有式I所示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具体为:
取油茶根粉碎后,经提取,得提取液;
取所得提取液经浓缩,得流浸膏;
取所得流浸膏与水混合,过滤,收集滤液;
取所得滤液经大孔树脂分离,以乙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5:5的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提取所用的溶液为水或乙醇-水混合液。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提取所 用的乙醇-水混合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95%。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以g/mL计,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粉碎的油茶根与提取所用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5~20。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提取之前还包括浸渍过程,具体为取步骤1中粉碎的油茶根与提取所用的溶液混合,于30℃~50℃条件下浸泡6h~12h。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浸渍、提取具体为:
取步骤1中粉碎的油茶根与水或乙醇-水混合溶液混合,于30℃~50℃条件下浸泡6h~12h,经加热回流,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提取,可以通过一次加热回流进行提取,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也可以通过2~3次加热回流进行提取,分别收集每次加热回流所得提取液,合并每次加热回流所得的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流浸膏与水的质量比为1:5~20。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具体为:
取油茶根粉碎;以g/mL计,取粉碎的油茶根与水或乙醇-水混合溶液按质量体积比1:5~20混合,于30℃~50℃条件下浸泡6h~12h,经加热回流1次~3次后,合并每次加热回流所得的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取所得提取液经浓缩,得流浸膏。取所得流浸膏与水按质量比1:5~20混合,100目~300目过滤,收集滤液;将所得滤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依次用水、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30%~60%的乙醇-水混合液、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70%~95%的乙醇-水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70%~95%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具体为:
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色谱柱分离,以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80:20~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 一次纯化物;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0:10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二次纯化物;
取所得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三次纯化物;
取所得第三次纯化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洗脱,流速2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52.5min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即得;十八烷基硅烷半制备色谱柱(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μm。
甲醇-水-甲酸混合液为: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减压硅胶色谱柱中的硅胶的粒径为60目~100目。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减压硅胶色谱分离时,氯仿-甲醇混合洗脱为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具体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流速为25mL/min。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时,甲醇-水混合液洗脱为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具体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时,甲醇-水混合液洗脱为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具体为:60:40→75:25→80:20→90:10。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 的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的流速为150mL/min。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到的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还包括蒸馏,干燥步骤,具体为:取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所得洗脱组分进行蒸馏,干燥,即得。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具体为:
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分别收集,合并体积比为80:20,70:30和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一次纯化物;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流速25mL/min,分别收集,合并体积比为70:30,80:20,90:10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二次纯化物;
取所得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水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60:40→75:25→80:20→90:10,流速为150mL/min,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三次纯化物;
取所得第三次纯化物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洗脱,流速2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52.5min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蒸馏、干燥,得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即得;
其中,甲醇-水-甲酸混合液为: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所针对的肿瘤为肝肿瘤、黑素瘤、乳腺肿瘤或肺肿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或混悬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黑素瘤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证实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肝肿瘤的生长,说明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附图说明
图1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谱图;
图2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3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局部放大图;
图4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局部放大图;
图5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6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局部放大图;
图7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DEPT谱图;
图8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HSQC谱图;
图9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HMBC谱图;
图10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H-H COSY谱图;
图11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NOESY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获得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实现其应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中所用到的试剂和原料均可由市场购得。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到的某些仪器的型号和生产厂家如下:
化学试剂: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旋光仪241PerkinElmer Inc.,Waltham,MA,美国;旋转蒸发仪:东京理化器械独资工厂;薄层色谱硅胶板:HSGF254,烟台市芝罘黄务硅胶开发试验厂出品;各种柱色谱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核磁共振仪500Hz:Varian Inc.,Palo Alto,CA,美国;高分辨质谱Q-TOF2:Micromass公司,英国;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SPD-20A,日本岛津公司;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Büchi色谱系统,C-650泵,中压柱(460mm×26mm i.d.,Büchi Corp.,Flawil,Swiss);动态轴向柱色谱:NP7000泵(Newstyle),NU3000UV-VIS检测器(Newstyle)和十八烷基硅烷柱(650mm×100mm,30μm,1500g;Newstyle);十八烷基硅烷半制备色谱柱(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μm,美国Kromsil公司。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
提取:
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30.0L体积百分比为70%的乙醇水溶液,40℃条件下浸泡12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3.0h,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618g。
大孔树脂富集:
取提取步骤所得的流浸膏,加入6.0L水,搅拌溶解,用1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得5.8L上清液,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30%乙醇水溶液、15.0L7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70%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1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10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5.5g。
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 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取洗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
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3.5min),减压浓缩,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mL。
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
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μ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48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
化合物结构鉴定:
将所得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薄层层析、醋酐-浓硫酸反应、Molish反应鉴定,鉴定结果为:薄层层析硫酸乙醇显色结果为紫红色斑点,醋酐-浓硫酸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阳性,提示该物质可能为皂苷类化合物。该物质的高分辨质谱谱图见图1,该质谱谱图中的准离子峰m/z1329.6129[M-H]-,与分子式C64H98O29分子量的计算值[M-H]-,m/z1329.6116,基本一致,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4H98O29。用2N TFA完全酸水解得到单糖,将所得单糖经衍生化后进行GC分析,检测到D-葡萄糖醛酸甲酯、D-半乳糖、D-木糖的存在。
将所得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核磁共振碳谱检测和二维核磁共振谱检测。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见图2、图3和图4,其中图3和图4为该物质核磁共振氢谱的局部放大图。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碳谱谱图见图5和图6,图6为该物质核磁共振碳谱的局部放大图。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DEPT谱图见图7。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SQC谱图见图8。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MBC谱图见图9。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H COSY图谱见图10。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NOESY图谱见图11。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谱图数据见表1。
表1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数据

Position δHδCPosition δHδC1 0.99m,1.52m 39.1 22-O-Ang -- -- 2 1.91m,2.19m 26.2 1″ -- 168.4 3 4.10dd(11.0,4.5) 84.5 2″ -- 129.2 4 -- 43.6 3″ 5.88dq(7.5,1.5) 136.7 5 1.85m 47.4 4″ 2.05d(7.5) 15.8 6 1.12m,1.50m 18.7 5″ 1.83s 21.1 7 2.06m,2.10m 36.5 GlcA -- -- 8 -- 41.7 1 4.84d(10.0) 104.1 9 1.47m 47.4 2 4.55m 78.1 10 -- 37.1 3 4.35m 85.0 11 1.85m,1.98m 24.2 4 4.57m 69.8 12 5.58brs 125.6 5 4.18m 77.2 13 -- 143.9 6 -- 170.0 14 -- 47.9 OCH33.78 52.3 15 4.27brs 67.7 Gal -- -- 16 4.51brs 73.2 1 5.74d(10.0) 101.8

[0097] 17 -- 48.6 2 4.57m84.0 18 3.16m 41.0 3 4.35m75.2 19 1.52m,3.16m 46.9 4 4.59m70.7 20 -- 36.5 5 4.39m76.6 21 6.79d(10.5) 78.8 6 4.43m4.45m61.9 22 6.40d(10.5) 73.3 Xyl ,---- 23 9.95brs 64.4 1 5.12d(7.5)107.9 24 1.52s 11.9 2 4.29m76.5 25 0.90s 16.6 3 4.13m78.5 26 1.05s 17.8 4 4.42m71.0 27 1.90s 21.4 5 3.59m,4.53m67.8 28 3.60d(11.0) 63.1 Gal ---- -- 3.84d(11.0) -- 1 5.86d(7.5)103.2 29 1.19s 29.6 2 4.51m73.9 30 1.42s 20.4 3 4.45m75.5 21-O-Ang -- -- 4 4.46m70.6 1′ -- 167.5 5 4.53m76.5 2′ -- 129.0 6 4.55m,4.57m62.3 3′ 6.05dq(7.5,1.5) 137.6 -- ---- 4′ 2.17d(7.5) 16.0 -- ---- 5′ 2.10s 21.4 -- ----

注:表中化学位移以ppm为单位,偶合常数(J)以Hz为单位。
根据所得核磁共振谱图和数据对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解析:
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13C NMR谱数据共显示64个碳信号,通过DEPT和HSQC谱分析该化合物共含有11个甲基碳,12个亚甲基碳,31个次甲基碳以及10个季碳。进一步分析13C NMR谱,该谱图显示出四个糖端基碳信号δ104.1,101.8,107.9和103.2,分别是D-葡萄糖醛酸甲酯、D-半 乳糖、D-木糖以及另外一个D-半乳糖的端基碳。此外,还有一个位于低场区δ210.0的醛基碳信号。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1H NMR谱中高场区有六个明显的三萜皂苷角甲基氢信号δ0.90(Me-25),1.05(Me-26),1.19(Me-29),1.42(Me-30),1.52(Me-24)和1.90(Me-27);一个连氧亚甲基δ3.60(H-28,d,J=11.0Hz)和3.84(H-28,d,J=11.0Hz);五个连氧次甲基δ4.10(1H,dd,J=11.0,4.5Hz,H-3),4.27(1H,brs,H-15),4.51(1H,brs,H-16),6.79(1H,d,J=10.5Hz,H-21)和6.40(1H,d,J=10.5Hz,H-22);一个烯氢质子δ5.58(1H,brs,H-12)以及一个醛基氢质子δ9.95(1H,brs,H-23)。此外,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1H NMR谱还显示出两组当归酰基信号δ[6.05(1H,dq,J=7.5,1.5Hz,21-O-Ang-3'),2.17(3H,d,J=7.5Hz,21-O-Ang-4')和2.10(3H,s,21-O-Ang-5')];δ[5.88(1H,dq,J=7.5,1.5Hz,22-O-Ang-3″),2.05(3H,d,J=7.5Hz,22-O-Ang-4″)和1.83(3H,s,22-O-Ang-5″)]。
H-H COSY谱图中,与连氧次甲基质子相邻的次甲基δH4.27(1H,brs)与δH4.51(1H,brs)相关,说明它们处在邻位且δH4.51为H-16信号,δH4.27为H-15信号;δH6.79(1H,d,J=10.5Hz)与δH6.40(1H,d,J=10.5Hz)间的相关信号说明它们处在邻位且δH6.79为H-21信号,δH6.40为H-22信号。
对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HMBC谱图进行分析得知两个当归酰基分别连在该化合物的21,22位上,因为在HMBC谱图中δH6.79(1H,d,J=10.5Hz,H-21)与δC167.5(21-O-Ang-1')相关,δH6.40(1H,d,J=10.5Hz,H-22)与δC168.4(22-O-Ang-1'')相关。结合13C NMR谱和1H NMR谱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且与已知苷元21β,22α-O-diangeloyl-3β,15α,16α,28-tetrahydroxyolean-12-en-23-al(Helvetica Chimica Acta2013.Vol.96)核磁数据对比,两者数据基本一致,确定该化合物的苷元结构为21β,22α-O-二当归酰基-15α,16α,28-三羟基齐墩果-12-烯-23-醛。
对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SQC谱图进行分析,归属了该皂苷上连接的糖的端基碳、氢信号,结果如下:δH4.84(1H,d,J=10.0Hz),5.74(1H,d,J=10.0Hz),5.12(1H,d,J=7.5Hz)和5.86(1H,d,J=7.5Hz),分别连在δC104.1(葡萄糖醛酸甲酯-C-1),101.8(半乳糖-C-1),107.9(木糖-C-1),103.2(半乳糖 ′-C-1)上。另外该化合物苷元3位向低场位约12.6ppm表明糖链连在苷元3位上,并且在HMBC谱图中,葡萄糖醛酸甲酯的端基质子δH4.84与苷元3位δC84.5相关,进一步证实了糖链连在苷元的3位。经查阅文献发现该化合物糖链与文献中报道的camellioside H(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0,20,7435-7439)糖链数据相近,从而推断出该化合物糖链为β-D-木糖-(1→2)-β-D-半乳糖-(1→3)-[β-D-半乳糖-(1→2)]-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该糖链的连接顺序也可以通过分析HMBC谱图证实:HMBC谱图中葡萄糖醛酸甲酯端基质子δH4.84与苷元3位碳δC84.5相关,半乳糖端基质子δH5.74与葡萄糖醛酸甲酯3位碳δC85.0相关,木糖端基质子δH5.12与半乳糖2位碳δC84.0相关,半乳糖2位氢δH4.57与木糖端基碳δC107.9相关,另一个半乳糖端基质子δH5.86与葡萄糖醛酸甲酯2位碳δC78.1相关,葡萄糖醛酸甲酯2位氢δH4.55与该半乳糖端基碳δC103.2相关。此外,四个糖的端基质子偶合常数3JH-1,H-2较大,表明这四个糖都为β-构型。
NOESY谱图中,δH6.79(1H,d,J=10.5Hz,H-21)与δH1.19(3H,s,H-29)相关,提示H-21为α构型;δH4.10(1H,dd,J=4.5,11.0Hz,H-3)与δH9.95(3H,brs,H-23)相关,提示H-3为α构型;δH4.51(1H,brs,H-16)与δH3.60(1H,d,J=11.0Hz,H-28)、3.84(1H,d,J=11.0Hz,H-28)相关,提示H-16为β构型,δH6.40(1H,d,J=10.5Hz,H-22)与δH1.42(3H,s,H-30)相关,提示H-22为β构型。
因此,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将该化合物命名为21β,22α-O-二当归酰基-15α,16α,28-三羟基齐墩果-12-烯-23-醛3β-O-β-D-木糖-(1→2)-β-D-半乳糖-(1→3)-[β-D-半乳糖-(1→2)]-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实施例2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
提取:
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40.0L体积百分比为0.1%的乙醇水溶液,50℃条件下浸泡12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三次,每次0.5h,收集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685g。
大孔树脂富集:
取提取步骤获得的流浸膏,加入3.425L水,搅拌溶解,用3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得5.9L上清液,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60%乙醇水溶液、10.0L9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95%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1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8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2.2g。
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取洗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
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5.0min),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mL。
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
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μ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39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对本实施例制得的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结构鉴定,获得的高分辨质谱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DEPT谱图、HSQC谱图、HMBC谱图、H-H COSY谱图、NOESY谱图与实施例1所得的相关谱图数据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实施例3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
提取:
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10.0L体积百分比为95%的乙醇水溶液中30℃条件下浸泡10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收集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585g。
大孔树脂富集:
取提取步骤获得的流浸膏,加入11.7L水,搅拌溶解,用2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得5.7mL上清液,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40%乙醇水溶液、15.0L7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75%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2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10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 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6.5g。
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取洗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
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4.5min),减压浓缩,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0mL。
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
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μ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53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对本实施例制得的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结构鉴定,获得的高分辨质谱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 振碳谱、DEPT谱图、HSQC谱图、HMBC谱图、H-H COSY谱图、NOESY谱图与实施例1所得的相关谱图数据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实施例4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
提取:
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20.0L水,50℃条件下浸泡6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收集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652g。
大孔树脂富集:
取提取步骤获得的流浸膏,加入6.0L水,搅拌溶解,用2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得6.1L上清液,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50%乙醇水溶液、15.0L7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70%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9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10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 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1.4g。
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取洗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
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5.0min),减压浓缩,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mL。
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
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μ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 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32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对本实施例制得的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结构鉴定,获得的高分辨质谱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DEPT谱图、HSQC谱图、HMBC谱图、H-H COSY谱图、NOESY谱图与实施例1所得的相关谱图数据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实施例5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
提取:
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到16.0L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得提取液15.0L,将所得提取液进行浓缩,得流浸膏578g。
大孔树脂富集:
向所得流浸膏中加入水6.0L,搅拌至溶解,过滤,得滤液5.6L;将所得滤液过大孔树脂进行分离,以乙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5:5的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后,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61g,经检测,其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
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体积比为80:20,70:30, 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将所得三个洗脱组分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三个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合并这三个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2.8g。
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体积比为70:30,80:20,90:10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将所得三个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检测,得这三个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这三个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
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
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将所得洗脱组分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于15.0min处出现检测峰,收集该洗脱组分,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mL。
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
取第三次纯化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250mm×10mm,5μ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42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对本实施例制得的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结构鉴定,获得的高分辨质谱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DEPT谱图、HSQC谱图、HMBC谱图、H-H COSY谱图、NOESY谱图与实施例1所得的相关谱图数据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实施例6体外细胞实验
实验材料:
人肺癌A549细胞,B16小鼠黑素瘤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均购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这四种细胞均用含10%灭活NBS的RPMI1640培养基(另加Glu0.03%,Hepes0.06%,NaHCO30.2%)于37℃、5%CO2条件下培养,3天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实验所用油茶皂苷化合物为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

实验方法:
采用常规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株对药物的敏感性。MTT法,又称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 (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等。它的特点是灵敏度高、经济。因此,本实验中我们采用MTT法对受试药物进行筛选。具体实验安排如下:
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受试细胞中加入的溶液为完全培养基,设3个复孔。实验组受试细胞中加入含有不同浓度的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溶液,溶剂为体积比为1:99的DMSO与PBS的混合溶液,实验设置5个浓度,其中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浓度分别为:6.25μg/mL、9.375μg/mL、12.5μg/mL、18.25μg/mL、25.00μg/mL,每组均设3个复孔。阳性对照组受试细胞中加入含5-FU(5-氟尿嘧啶)的溶液,溶剂为体积比为1:99的DMSO与PBS的混合溶液,5-FU的浓度为50μg/mL,设3个复孔。
按照实验安排,用完全培养基调整各个细胞浓度为5×104/mL,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一一标记,100μL/孔,37℃、5%CO2条件下培养过夜。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终浓度分别为:6.25μg/mL、9.375μg/mL、12.5μg/mL、18.25μg/mL、25.00μg/mL),10μL/孔;阳性对照组加入5-FU(50μg/mL),10μL/孔;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完全培养基,10μL/孔;每组均设3复孔,分别培养24h。终止培养前4h分别加入MTT(5mg/mL),10μl/孔,在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DMSO100μL,放置摇床振荡10min后,用酶标仪检测波长为490nm处的吸光度A值。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以IC50值评价油茶皂苷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按下面的公式计算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Inhibition Rate):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A阴性对照组-A实验组)/A阴性对照 组]×100%;
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浓度为横坐标,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为纵坐标作图,得抑制率-浓度曲线,然后得出50%抑制率时药品的浓度,即油茶皂苷化合物对受试细胞的IC50值(半数抑制浓度),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不同受试细胞的IC50值见表2。
表2油茶皂苷化合物对四种不同肿瘤细胞的IC50
受试细胞 A549 B16 BEL-7402 MCF-7 IC50(μg/mL) 29.73±1.48 19.47±1.51 28.12±1.85 14.00±1.92

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5-FU在50μg/mL浓度下,对本实施例所有受试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实验组数据可知,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这四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都小于30μg/mL,表明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对于MCF-7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IC50值仅为14.00μg/mL。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肿瘤、黑素瘤、乳腺肿瘤或肺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考察实施例2至实施例5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B16小鼠黑素瘤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获得了相似的实验结果,说明实施例2至实施例5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肿瘤、黑素瘤、乳腺肿瘤或肺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实施例7体内实验
实验材料:
ICR小鼠,清洁级,雄性,体重18-22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H22、S180肝癌细胞购于中科院上海细胞库。实验所用油茶皂苷化合物为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实验方法:
本实施例考察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癌的作用。受试对象为H22移植瘤模型小鼠、S180移植瘤模型小鼠。
小鼠H22移植瘤模型、小鼠S180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安排:
取H22或S180肝癌(肉瘤)细胞冻存管,置于37℃恒温水浴中解冻,离心收集细胞,用PBS液洗涤两次,再用PBS液重悬细胞,经ICR小鼠腹腔传3代以上,取腹部明显膨大的小鼠,脱臼处死,对腹部酒精消毒,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乳白色腹水,注入已灭菌的离心管中,细胞计数器计数,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密度至5×106/mL,给每只小鼠右腋下接种0.2mL细胞悬液进行造模。次日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并进行给药。实验组1和实验组2提供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两组的给药剂量为:实验组1为1.5mg/kg(即每1kg体重给药1.5mg),溶媒为0.9%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实验组2为3mg/kg,溶媒为0.9%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阳性对照组提供CTX(环磷酰胺),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给药剂量为:20mg/kg,溶媒为0.9%的生理盐水,隔日一次。空白对照组提供空白溶媒,即0.9%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注射量为0.2mL,每日一次。所有组别小鼠连续给药10天,每天称取小鼠体重,记录小鼠的临床表现。最后一次给药2h后,剥离瘤体,称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以抑瘤率来考察不同组别肿瘤的抑制情况,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抑瘤率:
抑瘤率(%)=[(空白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空白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各个组别的移植瘤瘤重以及抑瘤率见表3。
表3不同组别的移植瘤瘤重及抑瘤率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针对H22移植瘤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移植瘤的瘤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的移植瘤的瘤重,差异显著,说明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H22肝癌的生长。针对S180移植瘤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移植瘤的瘤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的移植瘤的瘤重,差异显著;比对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抑制率,发现实验组2的抑制率要高于阳性对照组,说明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S180肉癌的生长,该抑制作用要优于环磷酰胺。实验结果还表明,当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给药量为3.0mg/kg时,对H22移植瘤的抑制率达到49.7%,提示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小鼠H22肝癌生长的作用;当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给药量为3.0mg/kg时,对S180移植瘤的抑制率达到61.8%,提示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小鼠S180肝癌生长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考察实施例2至实施例5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对小鼠H22肝癌、S180肉癌的抑制作用,获得了相似的实验结果,说明实施例2至实施例5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H22肝癌生长、S180肉癌生长。说明实施例2至实施例5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实施例8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类化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9颗粒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2制得的具有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0胶囊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3制得的具有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11注射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4制得的具有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注射剂。
实施例12乳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5制得的具有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乳剂。
实施例13混悬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混悬剂。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9123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9123A21申请号201410043589322申请日20140130C07J63/00200601C07H15/256200601C07H1/08200601A61K31/704200601A61P35/0020060171申请人苏州大学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72发明人许琼明杨世林李夏刘艳丽李笑然陈重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常亮54发明名称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57摘要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茶皂。

2、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黑素瘤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够有效抑制肝肿瘤的生长,说明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20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20页附图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9123ACN104059123A1/2页21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所示结构2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步骤2取所述油茶总皂苷提取。

3、物,经分离纯化,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取油茶根粉碎后,经提取,得提取液;取所述提取液经浓缩,得流浸膏;取所述流浸膏与水混合,过滤,收集滤液;取所述滤液经大孔树脂分离,以乙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55的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所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取所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色谱柱分离,以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8020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一次纯化物;取所述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01。

4、0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二次纯化物;取所述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三次纯化物;取所述第三次纯化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洗脱,流速2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525MIN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即得;所述甲醇水甲酸混合液为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述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5、肿瘤为肝肿瘤、黑素瘤、乳腺肿瘤或肺肿瘤。8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权利要求书CN104059123A2/2页3射剂、乳剂或混悬剂。权利要求书CN104059123A1/20页4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背景技术0002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又称为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系山茶科THEACE。

6、AE山茶属CAMELLIALINN常绿小乔木,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油茶产于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遍布17个省区。油茶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用油茶的种子榨油即获得茶油,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其含量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相比,其维生素E的含量高一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茶籽,苦寒香毒皂素,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中华本草也有记载,油茶的根及其根皮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和水火烫伤。0003油茶药用部位主要有茶子心、茶油。

7、、油茶根、油茶根皮和油茶叶。从油茶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类、黄酮类、鞣质类、芳香苷类和生物碱类。油茶皂苷又称为油茶皂素,是从油茶籽饼粕中提取出的一种皂类,主要存在于油茶种子、油茶叶、油茶根和油茶根皮中,现多用于日用化工、农药、医药、水产、建材等诸多领域。研究还发现,油茶皂苷具有山茶属植物皂苷的一般通性,味苦、辛辣、发泡特性强;也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具有溶血作用、鱼毒作用、杀菌抗菌活性、抗炎、抗高血压、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杀虫驱虫、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油茶皂苷多为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类皂苷,包括苷元、糖、有机酸三部分,但其苷元结构复杂、糖部分种类多和组合方式不同造成。

8、了油茶皂苷类化合物众多,对油茶皂苷的进一步纯化和分离提出了挑战。所以,目前尽管研究发现油茶总皂苷提取物具有抗肿瘤的活性,但是具体是其中哪个单体皂苷发挥的作用,还是未知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具有式I所示结构0007说明书CN104059123A2/20页5000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

9、9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010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0011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具体为0012取油茶根粉碎后,经提取,得提取液;0013取所得提取液经浓缩,得流浸膏;0014取所得流浸膏与水混合,过滤,收集滤液;0015取所得滤液经大孔树脂分离,以乙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55的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0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提取所用的溶液为水或乙醇水混合液。0017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提取所用的乙醇水混合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

10、195。0018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以G/ML计,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粉碎的油茶根与提取所用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520。0019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提取之前还包括浸渍过程,具体为取步骤1中粉碎的油茶根与提取所用的溶液混合,于3050条件下浸泡6H12H。0020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浸渍、提取具体为0021取步骤1中粉碎的油茶根与水或乙醇水混合溶液混合,于3050条件下浸泡6H12H,经加热回流,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002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提取,可以通过一次加热回流进行提取,过滤,收集滤液。

11、,得提取液;也可以通过23次加热回流进行提取,分别收集每次加热回流所得提取液,合并每次加热回流所得的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0023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流浸膏与水的质量比为1520。0024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1具体为说明书CN104059123A3/20页60025取油茶根粉碎;以G/ML计,取粉碎的油茶根与水或乙醇水混合溶液按质量体积比1520混合,于3050条件下浸泡6H12H,经加热回流1次3次后,合并每次加热回流所得的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取所得提取液经浓缩,得流浸膏。取所得流浸膏与水按质量比1。

12、520混合,100目300目过滤,收集滤液;将所得滤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依次用水、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3060的乙醇水混合液、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7095的乙醇水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7095乙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026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具体为0027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色谱柱分离,以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8020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一次纯化物;0028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0309010的甲醇水混。

13、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二次纯化物;0029取所得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三次纯化物;0030取所得第三次纯化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洗脱,流速2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525MIN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即得;十八烷基硅烷半制备色谱柱(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M。0031甲醇水甲酸混合液为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0032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减压硅胶色谱柱中的硅。

14、胶的粒径为60目100目。0033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减压硅胶色谱分离时,氯仿甲醇混合洗脱为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具体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0034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流速为25ML/MIN。0035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时,甲醇水混合液洗脱为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具体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0036在本发。

15、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0037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时,甲醇水混合液洗脱为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具体为6040752580209010。0038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用到的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的流速为150ML/MIN。0039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到的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0040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2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还包括蒸说明。

16、书CN104059123A4/20页7馏,干燥步骤,具体为取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所得洗脱组分进行蒸馏,干燥,即得。0041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具体为004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分别收集,合并体积比为8020,7030和604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一次纯化物;0043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

17、0802090101000,流速25ML/MIN,分别收集,合并体积比为7030,8020,9010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二次纯化物;0044取所得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水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6040752580209010,流速为150ML/MIN,收集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得第三次纯化物;0045取所得第三次纯化物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洗脱,流速2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525MIN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蒸馏、干燥,得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即得。

18、;0046其中,甲醇水甲酸混合液为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004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8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049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005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00510052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53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说明书CN104059123A5/20页80054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

19、即得。005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所针对的肿瘤为肝肿瘤、黑素瘤、乳腺肿瘤或肺肿瘤。005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油茶皂苷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00570058该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59步骤1获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060步骤2取步骤1所得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即得。0061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或混悬剂。006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体外细胞实验结。

20、果证实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黑素瘤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证实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对肝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肝肿瘤的生长,说明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0063说明书CN104059123A6/20页9附图说明0064图1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谱图;0065图2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0066图3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局部放大图;0067图4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局部放大图;0068图5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

21、的核磁共振碳谱图;0069图6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局部放大图;0070图7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DEPT谱图;0071图8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HSQC谱图;0072图9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HMBC谱图;0073图10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HHCOSY谱图;0074图11示实施例1制得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NOESY谱图。具体实施方式007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获得该油茶皂苷化合物,实现其应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22、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007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茶皂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中所用到的试剂和原料均可由市场购得。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到的某些仪器的型号和生产厂家如下0077化学试剂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旋光仪241PERKINELMERINC,WALTHAM,MA,美国;旋转蒸发仪东京理化器械独资工厂;薄层色谱硅胶板HSGF254,。

23、烟台市芝罘黄务硅胶开发试验厂出品;各种柱色谱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核磁共振仪500HZVARIANINC,PALOALTO,CA,说明书CN104059123A7/20页10美国;高分辨质谱QTOF2MICROMASS公司,英国;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SPD20A,日本岛津公司;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BCHI色谱系统,C650泵,中压柱460MM26MMID,BCHICORP,FLAWIL,SWISS动态轴向柱色谱NP7000泵NEWSTYLE,NU3000UVVIS检测器NEWSTYLE和十八烷基硅烷柱650MM100MM,30M,1500GNEWSTYLE;十。

24、八烷基硅烷半制备色谱柱(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M,美国KROMSIL公司。007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79实施例1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0080提取0081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300L体积百分比为70的乙醇水溶液,40条件下浸泡12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30H,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618G。0082大孔树脂富集0083取提取步骤所得的流浸膏,加入60L水,搅拌溶解,用1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

25、,得58L上清液,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30乙醇水溶液、150L7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70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1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084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0085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10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

26、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55G。0086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0087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

27、组分,一一标记。取洗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0088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0089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说明书CN104059123A108/20页11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

28、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35MIN),减压浓缩,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ML。0090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0091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48MG白色不定形粉末。

29、状物质。0092化合物结构鉴定0093将所得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薄层层析、醋酐浓硫酸反应、MOLISH反应鉴定,鉴定结果为薄层层析硫酸乙醇显色结果为紫红色斑点,醋酐浓硫酸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阳性,提示该物质可能为皂苷类化合物。该物质的高分辨质谱谱图见图1,该质谱谱图中的准离子峰M/Z13296129MH,与分子式C64H98O29分子量的计算值MH,M/Z13296116,基本一致,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4H98O29。用2NTFA完全酸水解得到单糖,将所得单糖经衍生化后进行GC分析,检测到D葡萄糖醛酸甲酯、D半乳糖、D木糖的存在。0094将所得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核磁共振氢。

30、谱检测、核磁共振碳谱检测和二维核磁共振谱检测。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见图2、图3和图4,其中图3和图4为该物质核磁共振氢谱的局部放大图。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碳谱谱图见图5和图6,图6为该物质核磁共振碳谱的局部放大图。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DEPT谱图见图7。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SQC谱图见图8。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MBC谱图见图9。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HCOSY图谱见图10。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NOESY图谱见图11。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谱图数据见表1。0095表1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核磁共振数据0096POSITIONHCP。

31、OSITIONHC1099M,152M39122OANG2191M,219M262116843410DD110,458452129244363588DQ75,1513675185M4744205D751586112M,150M1875183S2117206M,210M365GLCA84171484D10010419147M4742455M781103713435M85011185M,198M2424457M69812558BRS12565418M7721314396170014479OCH337852315427BRS677GAL16451BRS7321574D1001018说明书CN1040。

32、59123A119/20页120097174862457M84018316M4103435M75219152M,316M4694459M707203655439M76621679D1057886443M445M61922640D105733XYL,23995BRS6441512D75107924152S1192429M76525090S1663413M78526105S1784442M71027190S2145359M,453M67828360D110631GAL384D1101586D75103229119S2962451M73930142S2043445M75521OANG4446M706。

33、116755453M765212906455M,457M6233605DQ75,1513764217D751605210S2140098注表中化学位移以PPM为单位,偶合常数(J)以HZ为单位。0099根据所得核磁共振谱图和数据对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解析0100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13CNMR谱数据共显示64个碳信号,通过DEPT和HSQC谱分析该化合物共含有11个甲基碳,12个亚甲基碳,31个次甲基碳以及10个季碳。进一步分析13CNMR谱,该谱图显示出四个糖端基碳信号1041,1018,1079和1032,分别是D葡萄糖醛酸甲酯、D半乳糖、D木糖以及另外一个D半乳糖的。

34、端基碳。此外,还有一个位于低场区2100的醛基碳信号。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1HNMR谱中高场区有六个明显的三萜皂苷角甲基氢信号090ME25,105ME26,119ME29,142ME30,152ME24和190ME27;一个连氧亚甲基360H28,D,J110HZ和384H28,D,J110HZ;五个连氧次甲基4101H,DD,J110,45HZ,H3,4271H,BRS,H15,4511H,BRS,H16,6791H,D,J105HZ,H21和6401H,D,J105HZ,H22;一个烯氢质子5581H,BRS,H12以及一个醛基氢质子9951H,BRS,H23。此外,该白色不定形粉末。

35、状物质的1HNMR谱还显示出两组当归酰基信号6051H,DQ,J75,15HZ,21OANG3,2173H,D,J75HZ,21OANG4和2103H,S,21OANG5;5881H,DQ,J75,15HZ,22OANG3,2053H,D,J75HZ,22OANG4和1833H,S,22OANG5。0101HHCOSY谱图中,与连氧次甲基质子相邻的次甲基H4271H,BRS与H4511H,BRS相关,说明它们处在邻位且H451为H16信号,H427为H15信号;H6791H,D,J105HZ与H6401H,D,J105HZ间的相关信号说明它们处在邻位且H679为H21信号,H640为H22信号。

36、。0102对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HMBC谱图进行分析得知两个当归酰基分别连说明书CN104059123A1210/20页13在该化合物的21,22位上,因为在HMBC谱图中H6791H,D,J105HZ,H21与C167521OANG1相关,H6401H,D,J105HZ,H22与C168422OANG1相关。结合13CNMR谱和1HNMR谱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且与已知苷元21,22ODIANGELOYL3,15,16,28TETRAHYDROXYOLEAN12EN23AL(HELVETICACHIMICAACTA2013VOL96)核磁数据对比,两者数据基本一致,确定该化合物的苷元结构为2。

37、1,22O二当归酰基15,16,28三羟基齐墩果12烯23醛。0103对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HSQC谱图进行分析,归属了该皂苷上连接的糖的端基碳、氢信号,结果如下H4841H,D,J100HZ,5741H,D,J100HZ,5121H,D,J75HZ和5861H,D,J75HZ,分别连在C1041葡萄糖醛酸甲酯C1,1018半乳糖C1,1079木糖C1,1032半乳糖C1上。另外该化合物苷元3位向低场位约126PPM表明糖链连在苷元3位上,并且在HMBC谱图中,葡萄糖醛酸甲酯的端基质子H484与苷元3位C845相关,进一步证实了糖链连在苷元的3位。经查阅文献发现该化合物糖链与文献中报道的C。

38、AMELLIOSIDEH(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2010,20,74357439)糖链数据相近,从而推断出该化合物糖链为D木糖12D半乳糖13D半乳糖12D葡萄糖醛酸甲酯。该糖链的连接顺序也可以通过分析HMBC谱图证实HMBC谱图中葡萄糖醛酸甲酯端基质子H484与苷元3位碳C845相关,半乳糖端基质子H574与葡萄糖醛酸甲酯3位碳C850相关,木糖端基质子H512与半乳糖2位碳C840相关,半乳糖2位氢H457与木糖端基碳C1079相关,另一个半乳糖端基质子H586与葡萄糖醛酸甲酯2位碳C781相关,葡萄糖醛酸甲酯2位氢H455与该半乳糖端基碳C。

39、1032相关。此外,四个糖的端基质子偶合常数3JH1,H2较大,表明这四个糖都为构型。0104NOESY谱图中,H6791H,D,J105HZ,H21与H1193H,S,H29相关,提示H21为构型;H4101H,DD,J45,110HZ,H3与H9953H,BRS,H23相关,提示H3为构型;H4511H,BRS,H16与H3601H,D,J110HZ,H28、3841H,D,J110HZ,H28相关,提示H16为构型,H6401H,D,J105HZ,H22与H1423H,S,H30相关,提示H22为构型。0105因此,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0106说明书CN104059123A1311。

40、/20页140107将该化合物命名为21,22O二当归酰基15,16,28三羟基齐墩果12烯23醛3OD木糖12D半乳糖13D半乳糖12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0108实施例2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0109提取0110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400L体积百分比为01的乙醇水溶液,50条件下浸泡12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三次,每次05H,收集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685G。0111大孔树脂富集0112取提取步骤获得的流浸膏,加入3425L水,搅拌溶解,用3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得59L上清液,。

41、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60乙醇水溶液、100L9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95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1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113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0114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8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

42、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22G。0115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0116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取洗。

43、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0117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0118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

44、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50MIN),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ML。0119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0120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M)进行分离(流速2ML/说明书CN104059123A1412/20页15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39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0121采用实施例1。

45、相同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对本实施例制得的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进行结构鉴定,获得的高分辨质谱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DEPT谱图、HSQC谱图、HMBC谱图、HHCOSY谱图、NOESY谱图与实施例1所得的相关谱图数据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该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01220123实施例3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油茶皂苷化合物的制备0124提取0125取干燥的油茶根2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木屑,加入100L体积百分比为95的乙醇水溶液中30条件下浸泡10H后,加热至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收集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流浸膏585G。0126大孔树脂富集。

46、0127取提取步骤获得的流浸膏,加入117L水,搅拌溶解,用200目滤布过滤,将滤液1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得57ML上清液,取上清液经D101型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依次用100L水、150L40乙醇水溶液、150L7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75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减压浓缩,经检测,所得浓缩液中含有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经烘箱100,48H干燥,得褐色浸膏52G,命名为油茶总皂苷提取物。0128第一次纯化物的制备0129取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油茶总皂苷提取物,经减压硅胶柱(硅胶60100目)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80207030。

47、60405050406030702080,每个梯度1000ML;分别收集每个洗脱组分,并一一标号。将所得洗脱液进行薄层板分析薄层色谱硅胶板,BAW系统,RF值0407。经检测,以下洗脱组分含有的成分相似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合并802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703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和6040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组分,减压蒸干,即得第一次纯化物165G。说明书CN104059123A1513/20页160130第二次纯化物的制备0131取所得第一次纯化物,经中压反相十八烷基硅烷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系统进行梯。

48、度洗脱,洗脱梯度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5060407030802090101000,每个梯度1000ML,流速25ML/MIN,检测波长203NM。分段收集洗脱组分,得六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取洗脱梯度为6040,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进行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梯度7030,8020,9010所对应的洗脱组分中含有的成分相似(高效分析液相色谱时间为30MIN,检测峰位于20MIN28MIN之间),合并洗脱梯度所对应的洗脱组分,减压浓缩,即得第二次纯化物20ML。0132第三次纯化物的制备0133取第二次纯化物,经动态轴向柱色谱进行分离流速150ML/MIN。

49、,检测波长203NM,以体积百分比计,依次用60、75、80和9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每个梯度3000ML,分别收集,得五个洗脱组分,一一标记。将所得洗脱组分分别经高效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峰位于135MIN150MIN之间),收集75洗脱组分(即体积比为7525的甲醇水混合液洗脱组分,高效液相检测峰位于145MIN),减压浓缩,即得第三次纯化物150ML。0134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的制备0135取第三次纯化物,经C18半制备色谱柱(250MM10MM,5M)进行分离(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03NM),以甲醇水甲酸混合液(甲醇和水按体积比为7822组成的混合溶液再与占所得混合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甲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525MIN处色谱峰,将所得洗脱组分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53MG白色不定形粉末状物质。0136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