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锅大排汤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骨汤面的制作方法,具体说是以砂锅作烹调器皿,先加以美味的大排及原汁后加入煮熟的精面条及高汤并加以各种佐料,烹煮而成,该砂锅大排汤面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面条是我国粮食食品之一,历史悠久,分布甚广。面条烹调简单,并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和地方习惯,加入不同佐料制成成面,甜面,辣面以及牛奶、鸡蛋、番茄、可可等多种花色的面条,并可采用煮、蒸、炒、拌等多种烹调方法,因此很受大众欢迎。地方传统产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龙须面、棋子面,江苏的空心面,山西的刀削面,浙江的混饨面等各具特色,驰名全国。
发明人从事饮食业多年,潜心研究各种面条的制作方法,创立出本发明的砂锅大排汤面的制作方法,颇受八方来客的欢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砂锅大排汤面的制作方法,该法工艺精细、成品美味可口。
本发明的砂锅大排汤面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料配方(重量)
A面料
主料:精面粉 1000
辅料:淀 粉 45-55
碱 6-8
精 盐 8-12
鲜鸡蛋 55-75(约1个)
水 280-300 B大排
主料:软排1000
辅料:调料包(纱布包)
内含:干姜片0.01-0.02
干葱片0.015-0.03
大 料0.005-0.01
精 盐0.015-0.03
料 酒0.2-0.4
酱 油0.5-0.6
C其他辅料:如胡椒,味精,香油,青菜,蚕豆各适量。
(2)制作方法
A面条制作
按上述配方混料,用力揉合,使面团光滑,坚硬,将充分熟化的面团反复擀压或碾压成片,厚约3~5毫米;
B大排制作
按上述配方,选取软排,去两端,去膜,剁成5×8厘米大小用沸水煮10分钟,去污,捞出,用清水洗净,取锅,底部放调味包,交错层状堆码软排,放料酒,加清水没过软排,煤火加温至沸,温火煮1.5小时,加酱油,再煮0.5小时至排骨熟,肉不离排,中间加水,保持液面,煮毕,离火,冷至常温,将上有重物的不锈钢篦子压在软排上,静置24小时;
C汤面制作
煮面前,将上述面片压至所需厚度(1—2)毫米,铡条,放于有沸水的砂锅内煮熟;
取另一砂锅,将上述煮熟排骨、原汁一份放入,再加三份高汤,煮沸,立即放入上述煮熟面条,软排码于其上,再加入适量胡椒、味精、香油、3—5片煮熟的蚕豆、两片青菜,盖上砂锅盖,加温,锅盖孔冒出热气,离火,即为本发明砂锅大排汤面。
上述的精白面优选高筋粉,其蛋白质含量11.5—13%,灰粉<0.4%,面筋含量高达35%;
上述的软排是去腔骨的和两端的,一侧带精肉6—10毫米的优质排骨。
上述加工大排的锅优选不锈钢锅。
在加工软排开始码放时,靠近腔骨的软排码于底层。
上述的汤面制作程序是在饮食前按个人口味,所需量进行制作,每一砂锅大排汤为一人次。
实施例:
取精富强粉一公斤,淀粉50克,碱8克,盐10克,鸡蛋一个,水310克,混合,用力揉合,使面团光滑,坚硬,将充分熟化的面团反复擀压成片,厚约3毫米;
取软排10公斤,去两端,去膜,剁成5×8厘米大小用沸水煮10分钟,去污,捞出,用清水洗净,取不锈钢锅锅,放调味包在锅底,将靠近腔骨的软排码于锅底,依次堆码,放料酒0.5公斤,加清水没过软排,煤火加温至沸,温火煮1.5小时,加入酱油0.6公斤,再煮0.5小时至排骨熟,肉不离排,中间加适量水,保持液面,煮毕,离火,冷至常温,将上有重物的不锈钢篦子压在软排上,静置24小时;
上述用纱布制作的调味中含有干姜片0.5公斤,葱片0.2公斤大料0.1公斤,精盐0.25公斤。
食用前(以4两计),称取4两上述面片,压成所需厚1.5毫米,铡条,置于有沸水的砂锅中,煮熟,立即置于已煮沸的排骨汤中;
取另一砂锅,将上述5×8厘米大小猪排,原汁一份,加入砂锅,加高汤四份,煮沸,将已煮熟面条立即加入,软排码于其上,再加入适量胡椒、味精、香油、5片煮熟的蚕豆、两片青菜,盖上砂锅盖,加温,见砂锅盖孔冒出白气,离火,砂锅置于铜盘上,立即送给顾客食用,起盖,汤沸翻腾,五颜六色,清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