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51004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55741.X

申请日:

2012.11.13

公开号:

CN102975688A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25/102申请日:20121113|||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5/102(2013.01)I; B60R25/33(2013.01)I; B62H5/20

主分类号:

B60R25/102

申请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赵伟杰; 林凌鹏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现有技术的产品功能都只是在机动车被偷走时发出告警,并不能实时跟踪车辆移动路径,更不能跟踪并准确定位被盗机动车。本发明包括电源管理模块、GSM/GPRS模块、GPS模块、液晶模块、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本发明继承了同类产品GPS、GSM功能,防止机动车直接被盗,增加了同类产品不具有的防电瓶偷盗、谷歌地球实时定位查询机动车地理位置的功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机动车被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GSM/GPRS模块、GPS模块、液晶模块、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和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
以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317电源芯片U2、电位器R10、第一贴片电阻R8、第一磁珠B1、第二磁珠B2、二极管D1、第一极性电容C14、第一滤波电容C13、第二滤波电容C15、第三滤波电容C16;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1脚与电位器R10的一端、电位器R10的滑动端、第一贴片电阻R8的一端连接;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2脚与第一贴片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一磁珠B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极性电容C14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15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第一磁珠B1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BAT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磁珠B2的一端连接,第二磁珠B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一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3脚与第一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电源接口VIN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10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
   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1117稳压芯片L3和第二极性电容C18;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1脚与电源接口VIN连接,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2脚与第二极性电容C18的一端并接地连接,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3脚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极性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GSM/GPRS模块包括SIM900A电路、麦克风接口电路、音频功放电路、耳机接口电路、LED指示电路、ESD保护电路、SIM卡电路;
SIM900A电路包括SIM900A模组SM1、SMA天线接口RF2、第一匹配电阻R15、第二匹配电阻R16、第三匹配电阻R21、第二贴片电阻R27、第一匹配电容C25、第四滤波电容C22、第五滤波电容C23、第六滤波电容C36、第三极性电容C21;SIM900A模组SM1的第1脚与第三匹配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第三匹配电阻R21的另一端与POWER_KEY连接,SIM900A模组SM1的第15脚与电源接口VDD_EXT相连,SIM900A模组SM1的第17、18、29、39、45、46、53、54、58、59、61、62、63、64、65脚接地,第19脚接MIC_N,第20脚接MIC_P,第21脚接SPK_P,第22脚接SPK_N,第27脚接DBG_TXD,第28脚接DBG_RXD,第26脚与电源接口VCC‑3.3相连,第34脚与SIM_PRECENCE、第二贴片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二贴片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SIM_VDD相连,第33脚接SIM_RST,第32脚接SIM_CLK,第31脚接SIM_DATA,第30号引脚与SIM_VDD电源、第六滤波电容C36的一端连接,第六滤波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52引脚与NETLIGHT相连,第55脚与第56脚、第57脚、电源接口VBAT、第三极性电容C21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23的一端连接,第三极性电容C21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60脚与第二匹配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第二匹配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一匹配电容C25的一端、第一匹配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一匹配电阻R15的另一端与SMA天线接口RF2第5脚相连,第一匹配电容C25的另一端与SMA天线接口RF2第1、2、3、4脚并接地连接,第66脚接STATUS;
麦克风接口电路包括咪头M2、第七滤波电容C26、第八滤波电容C27、第九滤波电容C28、第十滤波电容C29、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第七滤波电容C26的一端与第八滤波电容C27的一端并接地连接,第七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第九滤波电容C28的一端、咪头M2的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27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29的一端、MIC_N连接,第九滤波电容C28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的一端、咪头M2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29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的一端、MIC_P相连,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音频功放电路包括LM4890芯片LM1、第三贴片电阻R28、第四匹配电阻R31、第五匹配电阻R33、第六匹配电阻R34、第二匹配电容C40、第三匹配电容C42、第四匹配电容C43、第十三滤波电容C41、喇叭BUZZER1;LM4890芯片LM1的第1脚与SHUTDOWN连接,第2脚与第三贴片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匹配电容C40的一端相连,第二匹配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LM4890芯片LM1的第3脚与第三贴片电阻R28的另一端、第四匹配电阻R31的一端相连,第四匹配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三匹配电容C42的一端相连,第三匹配电容C42的另一端与SPK_P相连,LM4890芯片LM1的第4脚与第五匹配电阻R33的一端、第六匹配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第五匹配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第四匹配电容C43的一端相连,第四匹配电容C43的另一端与SPK_N相连,第5脚与第六匹配电阻R34的另一端、SPK_N_A、喇叭BUZZER1的第2脚相连,第6脚与电源接口VIN、第十三滤波电容C41的一端相连,LM4890芯片LM1的第7脚与第十三滤波电容C41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LM4890芯片LM1的第8脚与SPK_P_A、喇叭BUZZER1的第1脚相连;
耳机接口电路包括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第十六滤波电容C34、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第十九滤波电容C38、耳机插件P1;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的一端与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的一端并接地连接,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第十六滤波电容C43的一端、耳机插件P1的第4脚、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的另一端、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的一端、SPK_P连接,第十六滤波电容C4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一端、耳机插件P1的第3脚、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的另一端、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一端、SPK_N连接,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另一端与耳机插件P1的第2脚、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耳机插件P1的第1脚架空;
LED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第四贴片电阻R13、第五贴片电阻R17、第六贴片电阻R19、第七贴片电阻R22、第八贴片电阻R24、第九贴片电阻R20、第十贴片电阻R23、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第一按键S2;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接POWER_KEY,基极与第四贴片电阻R13的一端、第五贴片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四贴片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一按键S2的一端相连,第一按键S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五贴片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的阴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的阳极与第六贴片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六贴片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七贴片电阻R22的一端、第八贴片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七贴片电阻R22的另一端与STATUS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八贴片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的阴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的阳极与第九贴片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第九贴片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贴片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十贴片电阻R23的另一端与NETLIGHT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ESD保护电路包括PESD3V3L5UV芯片P2;PESD3V3L5UV芯片P2的第1、3脚悬空,第2脚接地,第4脚接SIM_CLK_ESD,第5脚接SIM_RST_ESD,第6脚接SIM_DATA_ESD;
SIM卡电路包括SIM卡卡座SIM2、第七匹配电阻R29、第八匹配电阻R30、第九匹配电阻R32、第二十滤波电容C44;SIM卡卡座SIM2第1脚接SIM_VDD,第2脚接第七匹配电阻R29的一端,第七匹配电阻R29的另一端接SIM_RST,第3脚接第八匹配电阻R30的一端,第八匹配电阻R30的另一端与SIM_CLK相连,第4脚接地,第6脚接第九匹配电阻R32的一端、第二十滤波电容C44的一端,第九匹配电阻R32的另一端接SIM_DATA,第二十滤波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第5脚架空;
所述GPS模块由以NEO‑6M模组为核心的电路构成;
以NEO‑6M模组为核心的电路包括UBLOX_NEO_6M模组U1、天线SMA接口RF1、第十匹配电阻R1、第一电感L1;UBLOX_NEO_6M模组U1的第24、13、12、10、7脚接地,第20脚接插件JP1的3脚,第21脚接接插件JP1的1脚,第22、23脚接VCC‑3.3,第11脚与天线SMA接口RF1的第5引脚、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UBLOX_NEO_6M模组U1第8、9脚相连,并与第十匹配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十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天线SMA接口RF1的第1、2、3、4相连并接地;UBLOX_NEO_6M模组U1的1、2、3、4、5、6、14、15、16、17、18、19脚架空;
所述液晶模块由TFT彩屏液晶电路构成;
TFT彩屏液晶电路由TFT2.8寸液晶T1、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第五匹配电容C19、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第十三贴片电阻R12;TFT2.8寸液晶T1第1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40脚相连,第2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9脚相连,第3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8脚相连,第4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7脚相连,第5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7脚相连,第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26、27、28、55、56、57、58、59、61、62、29、30、33、34、35、36脚相连,第22、26脚接地连接,第23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53脚相连,第24脚与电源接口VCC‑3.3连接,并接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的一端,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第25脚与VCC‑3.3连接,第27脚接地并与第五匹配电容C19的一端相连,第五匹配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三贴片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的另一端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9脚相连;第28引脚与电源VCC‑5.0相连并接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的一端,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第29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0脚相连,第30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1脚相连,第31脚与第十三贴片电阻R12的另一端相连,第32脚悬空,第33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2脚相连,第34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8脚;
所述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由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W25X16 Flash电路、Mini SD卡电路、调试接口电路构成;
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包括STM32F103RBT6芯片STM1、第一旁路电容C3、第二旁路电容C4、第三旁路电容C5、第四旁路电容C6、第四极性电容C7、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第一晶振X2、第二晶振X1、第十四贴片电阻R2、第十五贴片电阻R6、第十六贴片电阻R9、第二按键S1、第二电感L2、第三发光二极管DS1,接插件JP2;第3脚接第一旁路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晶振X2的一端,第一旁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旁路电容C4的一端、第三旁路电容C5的一端、第四旁路电容C6的一端、第四极性电容C7的负极、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的一端、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2脚连接并接地;第4脚接第二旁路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一晶振X2的另一端;第5脚接第三旁路电容C5的另一端、第十五贴片电阻R6的一端、第二晶振X1的一端;第6脚接第四旁路电容C6的另一端、第十五贴片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晶振X1的另一端;第7脚接第十四贴片电阻R2的一端、第二按键S1的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十四贴片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VCC‑3.3,第二按键S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13引脚与第四极性电容C7的正极、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VCC‑3.3电源接口相连;第14脚与PA0相连;第15脚与PA1相连;第16脚与W25X16芯片W1的1脚相连;第17脚与SD_CS相连;第18脚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19脚与电源VCC‑3.3相连并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 ;第20脚与RESET_GSM连接;第21、22、23引脚分别与W25X16芯片W1的6、2、5脚连接;第24脚接PC4;第25脚接SHUTDOWN,第31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32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相连;第41脚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S1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S1的阳极接第十六贴片电阻R9的一端,第十六贴片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VCC‑3.3;第42、43脚与接插件JP1的2、4脚连接;第48脚接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一端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47脚连接并接地;第51、52与接插件JP1的8、6脚连接;第64引脚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63脚连接并接地,第1脚悬空,第44脚接PA11,第45脚接PA12,第46脚接PA13,第49脚接PA14,第50脚接PA15,第54脚接PD2,第60脚接BOOT0;
接插件JP2的1脚和2脚接电源接口VCC‑3.3,3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28脚,4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60脚,5脚和6脚接地;
W25X16 Flash电路由W25X16芯片W1和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组成;第3引脚接VCC‑3.3,第4引脚接地,第7、8引脚接VCC‑3.3电源接口、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Mini SD卡电路由Mini SD卡卡座SD1、第一上拉电阻R3、第二上拉电阻R4、第三上拉电阻R5、第四上拉电阻R7四个上拉电阻组成;Mini SD卡卡座SD1第1、9引脚悬空,第6、8、10、11、12、13接地,第2引脚与SD_CS相连并接第一上拉电阻R3的一端,第3引脚与SPI1_MOSI相连并接第二上拉电阻R4的一端,第5引脚与SPI1_SCK相连并接第三上拉电阻R5的一端,第7引脚与SPI1_MISO相连并接第四上拉电阻R7的一端,第4引脚与VCC‑3.3电源接口、第一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第四上拉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调试接口电路由2×4排针JP1组成,第5引脚与TTL_RXD相连,第7引脚与TTL_TXD相连。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每年上万亿美元的汽车产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没有任何一种工业品能像汽车这样渗透到社会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以其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彻底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同时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产生了:使用机动车的人数不断增加,而机动车偷盗案件逐年递增。通过走访浙江省交通局,我们了解到,浙江省每年有350 多万辆机动车被盗(含电动自行车)。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搜索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机动车防盗装置有“GPS+GSM+GPRS电瓶车定位器”、“摩托车、电瓶车、动力车专用GPSONE定位器”等等,但这些产品的功能都只是在机动车被偷走时发出告警,并不能实时跟踪车辆移动路径,更不能跟踪并准确定位被盗机动车。且上述产品价格在700‑800元甚至更高,还有一种指纹识别系统售价更高达2000元。相比之下,这类产品价格明显偏高,难以为大众所接受。设计车载无线网络智能防盗系统,继承了同类产品GPS、GSM 功能,防止机动车直接被盗,又创新性增加了同类产品不具有的防电瓶偷盗、谷歌地球实时定位查询机动车地理位置的功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机动车被盗。将本项目研制出的防盗装置加以推广,减少机动车偷盗案件发生,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GSM/GPRS模块、GPS模块、液晶模块、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和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
以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317电源芯片U2、电位器R10、第一贴片电阻R8、第一磁珠B1、第二磁珠B2、二极管D1、第一极性电容C14、第一滤波电容C13、第二滤波电容C15、第三滤波电容C16;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1脚与电位器R10的一端、电位器R10的滑动端、第一贴片电阻R8的一端连接;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2脚与第一贴片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一磁珠B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极性电容C14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15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第一磁珠B1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BAT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磁珠B2的一端连接,第二磁珠B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一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3脚与第一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电源接口VIN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10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
   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1117稳压芯片L3和第二极性电容C18;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1脚与电源接口VIN连接,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2脚与第二极性电容C18的一端并接地连接,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3脚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极性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GSM/GPRS模块包括SIM900A电路、麦克风接口电路、音频功放电路、耳机接口电路、LED指示电路、ESD保护电路、SIM卡电路。
SIM900A电路包括SIM900A模组SM1、SMA天线接口RF2、第一匹配电阻R15、第二匹配电阻R16、第三匹配电阻R21、第二贴片电阻R27、第一匹配电容C25、第四滤波电容C22、第五滤波电容C23、第六滤波电容C36、第三极性电容C21;SIM900A模组SM1的第1脚与第三匹配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第三匹配电阻R21的另一端与POWER_KEY连接,SIM900A模组SM1的第15脚与电源接口VDD_EXT相连,SIM900A模组SM1的第17、18、29、39、45、46、53、54、58、59、61、62、63、64、65脚接地,第19脚接MIC_N,第20脚接MIC_P,第21脚接SPK_P,第22脚接SPK_N,第27脚接DBG_TXD,第28脚接DBG_RXD,第26脚与电源接口VCC‑3.3相连,第34脚与SIM_PRECENCE、第二贴片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二贴片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SIM_VDD相连,第33脚接SIM_RST,第32脚接SIM_CLK,第31脚接SIM_DATA,第30号引脚与SIM_VDD电源、第六滤波电容C36的一端连接,第六滤波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52引脚与NETLIGHT相连,第55脚与第56脚、第57脚、电源接口VBAT、第三极性电容C21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23的一端连接,第三极性电容C21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60脚与第二匹配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第二匹配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一匹配电容C25的一端、第一匹配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一匹配电阻R15的另一端与SMA天线接口RF2第5脚相连,第一匹配电容C25的另一端与SMA天线接口RF2第1、2、3、4脚并接地连接,第66脚接STATUS。
麦克风接口电路包括咪头M2、第七滤波电容C26、第八滤波电容C27、第九滤波电容C28、第十滤波电容C29、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第七滤波电容C26的一端与第八滤波电容C27的一端并接地连接,第七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第九滤波电容C28的一端、咪头M2的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27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29的一端、MIC_N连接,第九滤波电容C28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的一端、咪头M2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29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的一端、MIC_P相连,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音频功放电路包括LM4890芯片LM1、第三贴片电阻R28、第四匹配电阻R31、第五匹配电阻R33、第六匹配电阻R34、第二匹配电容C40、第三匹配电容C42、第四匹配电容C43、第十三滤波电容C41、喇叭BUZZER1。LM4890芯片LM1的第1脚与SHUTDOWN连接,第2脚与第三贴片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匹配电容C40的一端相连,第二匹配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LM4890芯片LM1的第3脚与第三贴片电阻R28的另一端、第四匹配电阻R31的一端相连,第四匹配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三匹配电容C42的一端相连,第三匹配电容C42的另一端与SPK_P相连,LM4890芯片LM1的第4脚与第五匹配电阻R33的一端、第六匹配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第五匹配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第四匹配电容C43的一端相连,第四匹配电容C43的另一端与SPK_N相连,第5脚与第六匹配电阻R34的另一端、SPK_N_A、喇叭BUZZER1的第2脚相连,第6脚与电源接口VIN、第十三滤波电容C41的一端相连,LM4890芯片LM1的第7脚与第十三滤波电容C41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LM4890芯片LM1的第8脚与SPK_P_A、喇叭BUZZER1的第1脚相连。
耳机接口电路包括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第十六滤波电容C34、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第十九滤波电容C38、耳机插件P1;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的一端与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的一端并接地连接,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第十六滤波电容C43的一端、耳机插件P1的第4脚、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的另一端、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的一端、SPK_P连接,第十六滤波电容C4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一端、耳机插件P1的第3脚、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的另一端、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一端、SPK_N连接,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另一端与耳机插件P1的第2脚、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耳机插件P1的第1脚架空。
LED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第四贴片电阻R13、第五贴片电阻R17、第六贴片电阻R19、第七贴片电阻R22、第八贴片电阻R24、第九贴片电阻R20、第十贴片电阻R23、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第一按键S2;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接POWER_KEY,基极与第四贴片电阻R13的一端、第五贴片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四贴片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一按键S2的一端相连,第一按键S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五贴片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的阴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的阳极与第六贴片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六贴片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七贴片电阻R22的一端、第八贴片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七贴片电阻R22的另一端与STATUS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八贴片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的阴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的阳极与第九贴片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第九贴片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贴片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十贴片电阻R23的另一端与NETLIGHT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ESD保护电路包括PESD3V3L5UV芯片P2;PESD3V3L5UV芯片P2的第1、3脚悬空,第2脚接地,第4脚接SIM_CLK_ESD,第5脚接SIM_RST_ESD,第6脚接SIM_DATA_ESD。
SIM卡电路包括SIM卡卡座SIM2、第七匹配电阻R29、第八匹配电阻R30、第九匹配电阻R32、第二十滤波电容C44。SIM卡卡座SIM2第1脚接SIM_VDD,第2脚接第七匹配电阻R29的一端,第七匹配电阻R29的另一端接SIM_RST,第3脚接第八匹配电阻R30的一端,第八匹配电阻R30的另一端与SIM_CLK相连,第4脚接地,第6脚接第九匹配电阻R32的一端、第二十滤波电容C44的一端,第九匹配电阻R32的另一端接SIM_DATA,第二十滤波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第5脚架空。
所述GPS模块由以NEO‑6M模组为核心的电路构成。
以NEO‑6M模组为核心的电路包括UBLOX_NEO_6M模组U1、天线SMA接口RF1、第十匹配电阻R1、第一电感L1;UBLOX_NEO_6M模组U1的第24、13、12、10、7脚接地,第20脚接插件JP1的3脚,第21脚接接插件JP1的1脚,第22、23脚接VCC‑3.3,第11脚与天线SMA接口RF1的第5引脚、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UBLOX_NEO_6M模组U1第8、9脚相连,并与第十匹配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十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天线SMA接口RF1的第1、2、3、4相连并接地;UBLOX_NEO_6M模组U1的1、2、3、4、5、6、14、15、16、17、18、19脚架空。
所述液晶模块由TFT彩屏液晶电路构成。
TFT彩屏液晶电路由TFT2.8寸液晶T1、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第五匹配电容C19、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第十三贴片电阻R12;TFT2.8寸液晶T1第1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40脚相连,第2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9脚相连,第3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8脚相连,第4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7脚相连,第5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7脚相连,第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26、27、28、55、56、57、58、59、61、62、29、30、33、34、35、36脚相连,第22、26脚接地连接,第23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53脚相连,第24脚与电源接口VCC‑3.3连接,并接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的一端,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第25脚与VCC‑3.3连接,第27脚接地并与第五匹配电容C19的一端相连,第五匹配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三贴片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的另一端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9脚相连。第28引脚与电源VCC‑5.0相连并接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的一端,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第29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0脚相连,第30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1脚相连,第31脚与第十三贴片电阻R12的另一端相连,第32脚悬空,第33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2脚相连,第34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8脚。
所述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由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W25X16 Flash电路、Mini SD卡电路、调试接口电路构成。
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包括STM32F103RBT6芯片STM1、第一旁路电容C3、第二旁路电容C4、第三旁路电容C5、第四旁路电容C6、第四极性电容C7、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第一晶振X2、第二晶振X1、第十四贴片电阻R2、第十五贴片电阻R6、第十六贴片电阻R9、第二按键S1、第二电感L2、第三发光二极管DS1,接插件JP2;第3脚接第一旁路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晶振X2的一端,第一旁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旁路电容C4的一端、第三旁路电容C5的一端、第四旁路电容C6的一端、第四极性电容C7的负极、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的一端、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2脚连接并接地;第4脚接第二旁路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一晶振X2的另一端;第5脚接第三旁路电容C5的另一端、第十五贴片电阻R6的一端、第二晶振X1的一端;第6脚接第四旁路电容C6的另一端、第十五贴片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晶振X1的另一端;第7脚接第十四贴片电阻R2的一端、第二按键S1的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十四贴片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VCC‑3.3,第二按键S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13引脚与第四极性电容C7的正极、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VCC‑3.3电源接口相连;第14脚与PA0相连;第15脚与PA1相连;第16脚与W25X16芯片W1的1脚相连;第17脚与SD_CS相连。第18脚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19脚与电源VCC‑3.3相连并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 ;第20脚与RESET_GSM连接;第21、22、23引脚分别与W25X16芯片W1的6、2、5脚连接;第24脚接PC4;第25脚接SHUTDOWN,第31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32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相连;第41脚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S1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S1的阳极接第十六贴片电阻R9的一端,第十六贴片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VCC‑3.3;第42、43脚与接插件JP1的2、4脚连接;第48脚接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一端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47脚连接并接地;第51、52与接插件JP1的8、6脚连接;第64引脚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63脚连接并接地,第1脚悬空,第44脚接PA11,第45脚接PA12,第46脚接PA13,第49脚接PA14,第50脚接PA15,第54脚接PD2,第60脚接BOOT0。
接插件JP2的1脚和2脚接电源接口VCC‑3.3,3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28脚,4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60脚,5脚和6脚接地。
W25X16 Flash电路由W25X16芯片W1和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组成。第3引脚接VCC‑3.3,第4引脚接地,第7、8引脚接VCC‑3.3电源接口、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Mini SD卡电路由Mini SD卡卡座SD1、第一上拉电阻R3、第二上拉电阻R4、第三上拉电阻R5、第四上拉电阻R7四个上拉电阻组成。Mini SD卡卡座SD1第1、9引脚悬空,第6、8、10、11、12、13接地,第2引脚与SD_CS相连并接第一上拉电阻R3的一端,第3引脚与SPI1_MOSI相连并接第二上拉电阻R4的一端,第5引脚与SPI1_SCK相连并接第三上拉电阻R5的一端,第7引脚与SPI1_MISO相连并接第四上拉电阻R7的一端,第4引脚与VCC‑3.3电源接口、第一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第四上拉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调试接口电路由2×4排针JP1组成,第5引脚与TTL_RXD相连,第7引脚与TTL_TXD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计车载无线网络智能防盗系统,继承了同类产品GPS、GSM 功能,防止机动车直接被盗,增加了同类产品不具有的防电瓶偷盗、谷歌地球实时定位查询机动车地理位置的功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机动车被盗。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专利的整体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的MIC29502WU的稳压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的LM1117稳压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的SIM900A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专利的麦克风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专利的音频功放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专利的耳机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专利的LED指示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专利的ESD保护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专利的SIM卡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专利的NEO‑6M模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专利的TFT彩屏液晶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专利的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14为本发明专利的W25X16 Flash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本发明专利的Mini SD卡电路原理图;
    图16为本发明专利的调试接口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各个模块做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GSM/GPRS模块2、GPS模块3、液晶模块4、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5。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1包括以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1‑1和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1‑2,所述的GSM/GPRS模块2包括SIM900A电路2‑1、麦克风接口电路2‑2、音频功放电路2‑3、耳机接口电路2‑4、LED指示电路2‑5、ESD保护电路2‑6和SIM卡电路2‑7;所述的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5包括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5‑1、W25X16 Flash电路5‑2、Mini SD卡电路5‑3和调试接口电路5‑4。
如图2所示,以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317电源芯片U2、电位器R10、第一贴片电阻R8、第一磁珠B1、第二磁珠B2、二极管D1、第一极性电容C14、第一滤波电容C13、第二滤波电容C15、第三滤波电容C16;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1脚与电位器R10的一端、电位器R10的滑动端、第一贴片电阻R8的一端连接;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2脚与第一贴片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一磁珠B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极性电容C14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15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第一磁珠B1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BAT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磁珠B2的一端连接,第二磁珠B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一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3脚与第一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电源接口VIN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10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
    如图3所示,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1117稳压芯片L3和第二极性电容C18;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1脚与电源接口VIN连接,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2脚与第二极性电容C18的一端并接地连接,LM1117稳压芯片L3的第3脚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极性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GSM/GPRS模块包括SIM900A电路、麦克风接口电路、音频功放电路、耳机接口电路、LED指示电路、ESD保护电路、SIM卡电路。
如图4所示,SIM900A电路包括SIM900A模组SM1、SMA天线接口RF2、第一匹配电阻R15、第二匹配电阻R16、第三匹配电阻R21、第二贴片电阻R27、第一匹配电容C25、第四滤波电容C22、第五滤波电容C23、第六滤波电容C36、第三极性电容C21;SIM900A模组SM1的第1脚与第三匹配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第三匹配电阻R21的另一端与POWER_KEY连接,SIM900A模组SM1的第15脚与电源接口VDD_EXT相连,SIM900A模组SM1的第17、18、29、39、45、46、53、54、58、59、61、62、63、64、65脚接地,第19脚接MIC_N,第20脚接MIC_P,第21脚接SPK_P,第22脚接SPK_N,第27脚接DBG_TXD,第28脚接DBG_RXD,第26脚与电源接口VCC‑3.3相连,第34脚与SIM_PRECENCE、第二贴片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二贴片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SIM_VDD相连,第33脚接SIM_RST,第32脚接SIM_CLK,第31脚接SIM_DATA,第30号引脚与SIM_VDD电源、第六滤波电容C36的一端连接,第六滤波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52引脚与NETLIGHT相连,第55脚与第56脚、第57脚、电源接口VBAT、第三极性电容C21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23的一端连接,第三极性电容C21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60脚与第二匹配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第二匹配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一匹配电容C25的一端、第一匹配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一匹配电阻R15的另一端与SMA天线接口RF2第5脚相连,第一匹配电容C25的另一端与SMA天线接口RF2第1、2、3、4脚并接地连接,第66脚接STATUS。
如图5所示,麦克风接口电路包括咪头M2、第七滤波电容C26、第八滤波电容C27、第九滤波电容C28、第十滤波电容C29、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第七滤波电容C26的一端与第八滤波电容C27的一端并接地连接,第七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第九滤波电容C28的一端、咪头M2的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27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29的一端、MIC_N连接,第九滤波电容C28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的一端、咪头M2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29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的一端、MIC_P相连,第十一滤波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滤波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如图6所示,音频功放电路包括LM4890芯片LM1、第三贴片电阻R28、第四匹配电阻R31、第五匹配电阻R33、第六匹配电阻R34、第二匹配电容C40、第三匹配电容C42、第四匹配电容C43、第十三滤波电容C41、喇叭BUZZER1。LM4890芯片LM1的第1脚与SHUTDOWN连接,第2脚与第三贴片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匹配电容C40的一端相连,第二匹配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LM4890芯片LM1的第3脚与第三贴片电阻R28的另一端、第四匹配电阻R31的一端相连,第四匹配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三匹配电容C42的一端相连,第三匹配电容C42的另一端与SPK_P相连,LM4890芯片LM1的第4脚与第五匹配电阻R33的一端、第六匹配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第五匹配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第四匹配电容C43的一端相连,第四匹配电容C43的另一端与SPK_N相连,第5脚与第六匹配电阻R34的另一端、SPK_N_A、喇叭BUZZER1的第2脚相连,第6脚与电源接口VIN、第十三滤波电容C41的一端相连,LM4890芯片LM1的第7脚与第十三滤波电容C41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LM4890芯片LM1的第8脚与SPK_P_A、喇叭BUZZER1的第1脚相连。
如图7所示,耳机接口电路包括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第十六滤波电容C34、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第十九滤波电容C38、耳机插件P1;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的一端与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的一端并接地连接,第十四滤波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第十六滤波电容C43的一端、耳机插件P1的第4脚、第十五滤波电容C33的另一端、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的一端、SPK_P连接,第十六滤波电容C4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一端、耳机插件P1的第3脚、第十七滤波电容C35的另一端、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一端、SPK_N连接,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另一端与耳机插件P1的第2脚、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耳机插件P1的第1脚架空。
如图8所示,LED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第四贴片电阻R13、第五贴片电阻R17、第六贴片电阻R19、第七贴片电阻R22、第八贴片电阻R24、第九贴片电阻R20、第十贴片电阻R23、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第一按键S2;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接POWER_KEY,基极与第四贴片电阻R13的一端、第五贴片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四贴片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一按键S2的一端相连,第一按键S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五贴片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的阴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S2的阳极与第六贴片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六贴片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七贴片电阻R22的一端、第八贴片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七贴片电阻R22的另一端与STATUS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八贴片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的阴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S3的阳极与第九贴片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第九贴片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EXT相连,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贴片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十贴片电阻R23的另一端与NETLIGHT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一贴片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如图9所示,ESD保护电路包括PESD3V3L5UV芯片P2;PESD3V3L5UV芯片P2的第1、3脚悬空,第2脚接地,第4脚接SIM_CLK_ESD,第5脚接SIM_RST_ESD,第6脚接SIM_DATA_ESD。
如图10所示,SIM卡电路包括SIM卡卡座SIM2、第七匹配电阻R29、第八匹配电阻R30、第九匹配电阻R32、第二十滤波电容C44。SIM卡卡座SIM2第1脚接SIM_VDD,第2脚接第七匹配电阻R29的一端,第七匹配电阻R29的另一端接SIM_RST,第3脚接第八匹配电阻R30的一端,第八匹配电阻R30的另一端与SIM_CLK相连,第4脚接地,第6脚接第九匹配电阻R32的一端、第二十滤波电容C44的一端,第九匹配电阻R32的另一端接SIM_DATA,第二十滤波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第5脚架空。
所述GPS模块由以NEO‑6M模组为核心的电路构成。
如图11所示,以NEO‑6M模组为核心的电路包括UBLOX_NEO_6M模组U1、天线SMA接口RF1、第十匹配电阻R1、第一电感L1;UBLOX_NEO_6M模组U1的第24、13、12、10、7脚接地,第20脚接插件JP1的3脚,第21脚接接插件JP1的1脚,第22、23脚接VCC‑3.3,第11脚与天线SMA接口RF1的第5引脚、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UBLOX_NEO_6M模组U1第8、9脚相连,并与第十匹配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十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天线SMA接口RF1的第1、2、3、4相连并接地;UBLOX_NEO_6M模组U1的1、2、3、4、5、6、14、15、16、17、18、19脚架空。
所述液晶模块由TFT彩屏液晶电路构成。
如图12所示,TFT彩屏液晶电路由TFT2.8寸液晶T1、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第五匹配电容C19、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第十三贴片电阻R12;TFT2.8寸液晶T1第1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40脚相连,第2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9脚相连,第3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8脚相连,第4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37脚相连,第5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7脚相连,第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26、27、28、55、56、57、58、59、61、62、29、30、33、34、35、36脚相连,第22、26脚接地连接,第23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53脚相连,第24脚与电源接口VCC‑3.3连接,并接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的一端,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第25脚与VCC‑3.3连接,第27脚接地并与第五匹配电容C19的一端相连,第五匹配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三贴片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贴片电阻R11的另一端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9脚相连。第28引脚与电源VCC‑5.0相连并接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的一端,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第29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0脚相连,第30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1脚相连,第31脚与第十三贴片电阻R12的另一端相连,第32脚悬空,第33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2脚相连,第34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8脚。
所述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由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W25X16 Flash电路、Mini SD卡电路、调试接口电路构成。
如图13所示,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电路包括STM32F103RBT6芯片STM1、第一旁路电容C3、第二旁路电容C4、第三旁路电容C5、第四旁路电容C6、第四极性电容C7、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第一晶振X2、第二晶振X1、第十四贴片电阻R2、第十五贴片电阻R6、第十六贴片电阻R9、第二按键S1、第二电感L2、第三发光二极管DS1,接插件JP2;第3脚接第一旁路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晶振X2的一端,第一旁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旁路电容C4的一端、第三旁路电容C5的一端、第四旁路电容C6的一端、第四极性电容C7的负极、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的一端、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2脚连接并接地;第4脚接第二旁路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一晶振X2的另一端;第5脚接第三旁路电容C5的另一端、第十五贴片电阻R6的一端、第二晶振X1的一端;第6脚接第四旁路电容C6的另一端、第十五贴片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晶振X1的另一端;第7脚接第十四贴片电阻R2的一端、第二按键S1的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十四贴片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VCC‑3.3,第二按键S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13引脚与第四极性电容C7的正极、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VCC‑3.3电源接口相连;第14脚与PA0相连;第15脚与PA1相连;第16脚与W25X16芯片W1的1脚相连;第17脚与SD_CS相连。第18脚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19脚与电源VCC‑3.3相连并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 ;第20脚与RESET_GSM连接;第21、22、23引脚分别与W25X16芯片W1的6、2、5脚连接;第24脚接PC4;第25脚接SHUTDOWN,第31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32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相连;第41脚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S1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S1的阳极接第十六贴片电阻R9的一端,第十六贴片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VCC‑3.3;第42、43脚与接插件JP1的2、4脚连接;第48脚接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一端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47脚连接并接地;第51、52与接插件JP1的8、6脚连接;第64引脚与电源接口VCC‑3.3、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63脚连接并接地,第1脚悬空,第44脚接PA11,第45脚接PA12,第46脚接PA13,第49脚接PA14,第50脚接PA15,第54脚接PD2,第60脚接BOOT0。
接插件JP2的1脚和2脚接电源接口VCC‑3.3,3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28脚,4脚接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60脚,5脚和6脚接地。
如图14所示,W25X16 Flash电路由W25X16芯片W1和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组成。第3引脚接VCC‑3.3,第4引脚接地,第7、8引脚接VCC‑3.3电源接口、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二十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15所示,Mini SD卡电路由Mini SD卡卡座SD1、第一上拉电阻R3、第二上拉电阻R4、第三上拉电阻R5、第四上拉电阻R7四个上拉电阻组成。Mini SD卡卡座SD1第1、9引脚悬空,第6、8、10、11、12、13接地,第2引脚与SD_CS相连并接第一上拉电阻R3的一端,第3引脚与SPI1_MOSI相连并接第二上拉电阻R4的一端,第5引脚与SPI1_SCK相连并接第三上拉电阻R5的一端,第7引脚与SPI1_MISO相连并接第四上拉电阻R7的一端,第4引脚与VCC‑3.3电源接口、第一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第四上拉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16所示,调试接口电路由2×4排针JP1组成,第5引脚与TTL_RXD相连,第7引脚与TTL_TXD相连。
车载无线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工作流程如下:整个系统由数据中心(上位机)和机动车客户端组成。系统主控芯片为内核为Cortex‑M3的STM32F103系列单片机,外围设备包括:SIM900A(GSM/GPRS模块),NEO‑6M(GPS模块),Mini SD储存卡。SIM900A、NEO‑6M与单片机采用串口通信,GPS通过单片机的串口1将定位数据包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数据解析后,将有效的信息通过串口3发送给SIM900A模块;Mini SD储存卡用来存储车行过程中必要的数据,以4线SPI的形式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交换。为保证软件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系统采用MDK单片机高级应用语言编写。软件系统包括串口驱动层、信息传输和应用层。串口驱动层首先根据SIM900A模块的特性对RS232串行口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串口工作方式波特率初始化变量参数和标志位本文通信速度设为9600bps。消息传输和应用层通过串口2发送AT指令控制SIM900A模块完成对SIM900A模块的设置和网络登录读取SIM卡上的电话号码、发送短信、接收短信以及短信数据管理等功能。串口1接收GPS数据包,并按照NMEA标准进行数据包解析。数据中心(上位机)接收到数据通过二次API开发的谷歌地球上位机,精确地显示地理位置信息。
车载无线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实现如下功能:
1.      防直接盗取机动车。因某种外界因素而造成机动车被移动50M 的距离,实现超范围短信警报,通过GSM将GPS定位的信息传送给用户的电脑。 
2.      防恶意切断模块电源。模块单独供电,维持系统工作能力。避免了恶意切断电瓶车电源使本产品模块无法正常工作,这是同类产品不具有的。
3.      通过使用C#开发的Socket监听技术,接收GPRS数据,并解析,将地理位置显示在API二次开发的谷歌地球上,帮助车主及时找回机动车。
4.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上位机对模块参数进行设置。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756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0 CN 102975688 A *CN102975688A* (21)申请号 201210455741.X (22)申请日 2012.11.13 B60R 25/102(2013.01) B60R 25/33(2013.01) B62H 5/20(2006.01) (71)申请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2 号大街 (72)发明人 赵伟杰 林凌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

2、盗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 统, 现有技术的产品功能都只是在机动车被偷走 时发出告警, 并不能实时跟踪车辆移动路径, 更不 能跟踪并准确定位被盗机动车。本发明包括电源 管理模块、 GSM/GPRS 模块、 GPS 模块、 液晶模块、 控 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 本发明继承了同类产品 GPS、 GSM 功能, 防止机动车直接被盗, 增加了同类 产品不具有的防电瓶偷盗、 谷歌地球实时定位查 询机动车地理位置的功能, 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 机动车被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7 页 1/4 页 2 1.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 GSM/GPRS 模块、 GPS 模块、 液 晶模块、 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和以LM1117为核心的稳 压电路 ; 以 LM317 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 LM317 电源芯片 U2、 电位器 R10、 第一贴片电阻 R8、 第一磁珠 B1、 第二磁珠 B2、 二极管 D1、 第一极性电容 C14、 第一滤波电容 C13、 第二滤波电容 C15、 第三滤波电容 C16 ; LM317 。

4、电源芯片 U2 的第 1 脚与电位器 R10 的一端、 电位器 R10 的滑 动端、 第一贴片电阻R8的一端连接 ; 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2脚与第一贴片电阻R8的另一 端、 第一磁珠 B1 的一端、 二极管 D1 的阳极、 第一极性电容 C14 的一端、 第二滤波电容 C15 的 一端、 第三滤波电容 C16 的一端连接 ; 第一磁珠 B1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BAT 相连, 二极管 D1 的阴极与第二磁珠 B2 的一端连接, 第二磁珠 B2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第一极 性电容C14的另一端、 第二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 第三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 ; LM31。

5、7 电源芯片 U2 的第 3 脚与第一滤波电容 C13 的一端、 电源接口 VIN 连接, 第一滤波电容 C13 的另一端与电位器 R10 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 ; 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LM1117稳压芯片L3和第二极性电容C18 ; LM1117 稳压芯片 L3 的第 1 脚与电源接口 VIN 连接, LM1117 稳压芯片 L3 的第 2 脚与第二极性电容 C18 的一端并接地连接, LM1117 稳压芯片 L3 的第 3 脚与电源接口 VCC-3.3、 第二极性电容 C18 的另一端连接 ; 所述 GSM/GPRS 模块包括 SIM900A 电路、 麦克风接口电路、 音频功放。

6、电路、 耳机接口电 路、 LED 指示电路、 ESD 保护电路、 SIM 卡电路 ; SIM900A电路包括SIM900A模组SM1、 SMA天线接口RF2、 第一匹配电阻R15、 第二匹配电 阻R16、 第三匹配电阻R21、 第二贴片电阻R27、 第一匹配电容C25、 第四滤波电容C22、 第五滤 波电容 C23、 第六滤波电容 C36、 第三极性电容 C21 ; SIM900A 模组 SM1 的第 1 脚与第三匹配 电阻 R21 的一端连接, 第三匹配电阻 R21 的另一端与 POWER_KEY 连接, SIM900A 模组 SM1 的 第 15 脚与电源接口 VDD_EXT 相连, SI。

7、M900A 模组 SM1 的第 17、 18、 29、 39、 45、 46、 53、 54、 58、 59、 61、 62、 63、 64、 65 脚接地, 第 19 脚接 MIC_N, 第 20 脚接 MIC_P, 第 21 脚接 SPK_P, 第 22 脚 接 SPK_N, 第 27 脚接 DBG_TXD, 第 28 脚接 DBG_RXD, 第 26 脚与电源接口 VCC-3.3 相连, 第 34 脚与SIM_PRECENCE、 第二贴片电阻R27的一端相连, 第二贴片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SIM_VDD 相连, 第 33 脚接 SIM_RST, 第 32 脚接 SIM_CLK,。

8、 第 31 脚接 SIM_DATA, 第 30 号引脚 与 SIM_VDD 电源、 第六滤波电容 C36 的一端连接, 第六滤波电容 C36 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第 52 引脚与 NETLIGHT 相连, 第 55 脚与第 56 脚、 第 57 脚、 电源接口 VBAT、 第三极性电容 C21 的一端、 第四滤波电容 C22 的一端、 第五滤波电容 C23 的一端连接, 第三极性电容 C21 的另 一端、 第四滤波电容 C22 的另一端、 第五滤波电容 C23 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第 60 脚与第二匹 配电阻 R16 的一端相连, 第二匹配电阻 R16 的另一端与第一匹配电容 C25 的一端、。

9、 第一匹配 电阻 R15 的一端相连, 第一匹配电阻 R15 的另一端与 SMA 天线接口 RF2 第 5 脚相连, 第一匹 配电容 C25 的另一端与 SMA 天线接口 RF2 第 1、 2、 3、 4 脚并接地连接, 第 66 脚接 STATUS ; 麦克风接口电路包括咪头 M2、 第七滤波电容 C26、 第八滤波电容 C27、 第九滤波电容 C28、 第十滤波电容 C29、 第十一滤波电容 C30、 第十二滤波电容 C31 ; 第七滤波电容 C26 的 一端与第八滤波电容 C27 的一端并接地连接, 第七滤波电容 C26 的另一端与第九滤波电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568。

10、8 A 2 2/4 页 3 C28 的一端、 咪头 M2 的一端、 第八滤波电容 C27 的另一端、 第十滤波电容 C29 的一端、 MIC_N 连接, 第九滤波电容 C28 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滤波电容 C30 的一端、 咪头 M2 的另一端、 第十滤 波电容 C29 的另一端、 第十二滤波电容 C31 的一端、 MIC_P 相连, 第十一滤波电容 C30 的另 一端与第十二滤波电容 C31 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 音频功放电路包括 LM4890 芯 片 LM1、 第三贴片电阻 R28、 第四匹配电阻 R31、 第五匹配电阻 R33、 第六匹配电阻 R34、 第二 匹配电容 C40、 第三匹。

11、配电容 C42、 第四匹配电容 C43、 第十三滤波电容 C41、 喇叭 BUZZER1 ;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1 脚与 SHUTDOWN 连接, 第 2 脚与第三贴片电阻 R28 的一端、 第二匹配 电容C40的一端相连, 第二匹配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 LM4890芯片LM1的第3脚与第三贴 片电阻 R28 的另一端、 第四匹配电阻 R31 的一端相连, 第四匹配电阻 R31 的另一端与第三匹 配电容 C42 的一端相连, 第三匹配电容 C42 的另一端与 SPK_P 相连,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4 脚与第五匹配电阻 R33 的一端、 第六匹配电阻 R34 。

12、的一端相连, 第五匹配电阻 R33 的另一 端与第四匹配电容 C43 的一端相连, 第四匹配电容 C43 的另一端与 SPK_N 相连, 第 5 脚与第 六匹配电阻 R34 的另一端、 SPK_N_A、 喇叭 BUZZER1 的第 2 脚相连, 第 6 脚与电源接口 VIN、 第十三滤波电容 C41 的一端相连,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7 脚与第十三滤波电容 C41 的另一 端并接地连接,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8 脚与 SPK_P_A、 喇叭 BUZZER1 的第 1 脚相连 ; 耳机接口电路包括第十四滤波电容 C32、 第十五滤波电容 C33、 第十六滤波电容 C3。

13、4、 第 十七滤波电容 C35、 第十八滤波电容 C37、 第十九滤波电容 C38、 耳机插件 P1 ; 第十四滤波电 容 C32 的一端与第十五滤波电容 C33 的一端并接地连接, 第十四滤波电容 C32 的另一端与 第十六滤波电容 C43 的一端、 耳机插件 P1 的第 4 脚、 第十五滤波电容 C33 的另一端、 第十七 滤波电容 C35 的一端、 SPK_P 连接, 第十六滤波电容 C43 的另一端与第十八滤波电容 C37 的 一端、 耳机插件 P1 的第 3 脚、 第十七滤波电容 C35 的另一端、 第十九滤波电容 C38 的一端、 SPK_N连接, 第十八滤波电容C37的另一端与耳。

14、机插件P1的第2脚、 第十九滤波电容C38的 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耳机插件 P1 的第 1 脚架空 ; LED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 第二三极管Q3、 第三三极管Q4、 第一发光二极管DS2、 第二发光二极管DS3、 第四贴片电阻R13、 第五贴片电阻R17、 第六贴片电阻R19、 第七贴片电 阻R22、 第八贴片电阻R24、 第九贴片电阻R20、 第十贴片电阻R23、 第十一贴片电阻R25、 第一 按键S2 ; 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接POWER_KEY, 基极与第四贴片电阻R13的一端、 第五贴片电 阻 R17 的一端相连, 第四贴片电阻 R13 的另一端与第一按键 S2 的一端相。

15、连, 第一按键 S2 的 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第一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与第五贴片电阻 R17 的另一端连接 并接地 ; 第二三极管 Q3 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 DS2 的阴极相连, 第一发光二极管 DS2 的阳 极与第六贴片电阻 R19 的一端相连, 第六贴片电阻 R19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 第 二三极管 Q3 的基极与第七贴片电阻 R22 的一端、 第八贴片电阻 R24 的一端相连, 第七贴片 电阻 R22 的另一端与 STATUS 相连, 第二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与第八贴片电阻 R24 的另一端 连接并接地 ; 第三三极管 Q4 的集电极与第二发。

16、光二极管 DS3 的阴极相连, 第二发光二极管 DS3 的阳 极与第九贴片电阻 R20 的一端相连, 第九贴片电阻 R20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第 二三极管 Q3 的基极与第十贴片电阻 R23 的一端、 第十一贴片电阻 R25 的一端相连, 第十贴 片电阻 R23 的另一端与 NETLIGHT 相连 ; 第三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与第十一贴片电阻 R25 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5688 A 3 3/4 页 4 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 ESD保护电路包括PESD3V3L5UV芯片P2 ; PESD3V3L5UV芯片P2的第1、 3脚悬空, 第2脚 接地, 第 4。

17、 脚接 SIM_CLK_ESD, 第 5 脚接 SIM_RST_ESD, 第 6 脚接 SIM_DATA_ESD ; SIM 卡电路包括 SIM 卡卡座 SIM2、 第七匹配电阻 R29、 第八匹配电阻 R30、 第九匹配电阻 R32、 第二十滤波电容 C44 ; SIM 卡卡座 SIM2 第 1 脚接 SIM_VDD, 第 2 脚接第七匹配电阻 R29 的一端, 第七匹配电阻 R29 的另一端接 SIM_RST, 第 3 脚接第八匹配电阻 R30 的一端, 第八 匹配电阻 R30 的另一端与 SIM_CLK 相连, 第 4 脚接地, 第 6 脚接第九匹配电阻 R32 的一端、 第二十滤波电容。

18、 C44 的一端, 第九匹配电阻 R32 的另一端接 SIM_DATA, 第二十滤波电容 C44 的另一端接地, 第 5 脚架空 ; 所述 GPS 模块由以 NEO-6M 模组为核心的电路构成 ; 以 NEO-6M 模组为核心的电路包括 UBLOX_NEO_6M 模组 U1、 天线 SMA 接口 RF1、 第十匹配 电阻 R1、 第一电感 L1 ; UBLOX_NEO_6M 模组 U1 的第 24、 13、 12、 10、 7 脚接地, 第 20 脚接插件 JP1 的 3 脚, 第 21 脚接接插件 JP1 的 1 脚, 第 22、 23 脚接 VCC-3.3, 第 11 脚与天线 SMA 接。

19、口 RF1 的第 5 引脚、 第一电感 L1 的一端相连 ; UBLOX_NEO_6M 模组 U1 第 8、 9 脚相连, 并与第十 匹配电阻R1的一端相连, 第十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 ; 天线SMA 接口 RF1 的第 1、 2、 3、 4 相连并接地 ; UBLOX_NEO_6M 模组 U1 的 1、 2、 3、 4、 5、 6、 14、 15、 16、 17、 18、 19 脚架空 ; 所述液晶模块由 TFT 彩屏液晶电路构成 ; TFT 彩屏液晶电路由 TFT2.8 寸液晶 T1、 第二十一滤波电容 C17、 第二十二滤波电容 C20、 第五匹配电容 C19、。

20、 第十二贴片电阻 R11、 第十三贴片电阻 R12 ; TFT2.8 寸液晶 T1 第 1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40 脚相连, 第 2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39 脚相连, 第 3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38 脚相连, 第 4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37 脚相连, 第 5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7 脚相连, 第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21、1 引脚分别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26、 27、 28、 55、 56、 57、 58、 59、 61、 62、 29、 30、 33、 34、 35、 36 脚相连, 第 22、 26 脚接地连接, 第 23 脚 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53 脚相连, 第 24 脚与电源接口 VCC-3.3 连接, 并接第 二十一滤波电容 C17 的一端, 第二十一滤波电容 C17 的另一端接地 ; 第 25 脚与 VCC-3.3 连 接, 第 27 脚接地并与第五匹配电容 C19 的一端相连, 第五匹配电容 C19 的另一端与第十二 贴片电阻 。

22、R11 的一端、 第十三贴片电阻 R12 的一端相连, 第十二贴片电阻 R11 的另一端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9 脚相连 ; 第 28 引脚与电源 VCC-5.0 相连并接第二十二滤 波电容 C20 的一端, 第二十二滤波电容 C20 的另一端接地 ; 第 29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的第10脚相连, 第30脚与STM32F103RBT6芯片STM1的第11脚相连, 第31脚与第十三 贴片电阻 R12 的另一端相连, 第 32 脚悬空, 第 33 脚接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2 脚 相连, 第 34 脚接 S。

23、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8 脚 ; 所述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由 STM32F103RBT6 最小系统电路、 W25X16 Flash 电路、 Mini SD 卡电路、 调试接口电路构成 ; STM32F103RBT6 最小系统电路包括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第一旁路电容 C3、 第二 旁路电容 C4、 第三旁路电容 C5、 第四旁路电容 C6、 第四极性电容 C7、 第二十三滤波电容 C1、 第二十四滤波电容 C8、 第二十五滤波电容 C11、 第二十六滤波电容 C12、 第二十七滤波电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5688 A 4 。

24、4/4 页 5 C2、 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 第一晶振X2、 第二晶振X1、 第十四贴片电阻R2、 第十五贴片电阻 R6、 第十六贴片电阻R9、 第二按键S1、 第二电感L2、 第三发光二极管DS1, 接插件JP2 ; 第3脚 接第一旁路电容 C3 的一端与第一晶振 X2 的一端, 第一旁路电容 C3 的另一端与第二旁路电 容 C4 的一端、 第三旁路电容 C5 的一端、 第四旁路电容 C6 的一端、 第四极性电容 C7 的负极、 第二十四滤波电容 C8 的一端、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12 脚连接并接地 ; 第 4 脚接 第二旁路电容 C4 的另一端与第一晶振。

25、 X2 的另一端 ; 第 5 脚接第三旁路电容 C5 的另一端、 第十五贴片电阻 R6 的一端、 第二晶振 X1 的一端 ; 第 6 脚接第四旁路电容 C6 的另一端、 第 十五贴片电阻 R6 的另一端、 第二晶振 X1 的另一端 ; 第 7 脚接第十四贴片电阻 R2 的一端、 第 二按键 S1 的一端、 第二十三滤波电容 C1 的一端, 第十四贴片电阻 R2 的另一端接电源接口 VCC-3.3, 第二按键S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 第13引脚与 第四极性电容 C7 的正极、 第二十四滤波电容 C8 的另一端、 第二电感 L2 的一端相连, 第二电 感 L2 的另。

26、一端与 VCC-3.3 电源接口相连 ; 第 14 脚与 PA0 相连 ; 第 15 脚与 PA1 相连 ; 第 16 脚与 W25X16 芯片 W1 的 1 脚相连 ; 第 17 脚与 SD_CS 相连 ; 第 18 脚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 C11 的一端连接并接地 ; 第19脚与电源VCC-3.3相连并与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 ; 第 20 脚与 RESET_GSM 连接 ; 第 21、 22、 23 引脚分别与 W25X16 芯片 W1 的 6、 2、 5 脚连接 ; 第 24 脚接 PC4 ; 第 25 脚接 SHUTDOWN, 第 31 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 C12 的一端。

27、连接并接地 ; 第 32 脚与第二十六滤波电容 C12 的另一端相连 ; 第 41 脚接第三发光二极管 DS1 的阴极, 第三 发光二极管 DS1 的阳极接第十六贴片电阻 R9 的一端, 第十六贴片电阻 R9 的另一端接电源 接口VCC-3.3 ; 第42、 43脚与接插件JP1的2、 4脚连接 ; 第48脚接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 一端与电源接口VCC-3.3, 第二十八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47脚连接并接地 ; 第51、 52 与接插件 JP1 的 8、 6 脚连接 ; 第 64 引脚与电源接口 VCC-3.3、 第二十七滤波电容 C2 的一端 相连, 第二十七滤波电容 C2 的另一。

28、端与第 63 脚连接并接地, 第 1 脚悬空, 第 44 脚接 PA11, 第 45 脚接 PA12, 第 46 脚接 PA13, 第 49 脚接 PA14, 第 50 脚接 PA15, 第 54 脚接 PD2, 第 60 脚接 BOOT0 ; 接插件 JP2 的 1 脚和 2 脚接电源接口 VCC-3.3, 3 脚接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 28 脚, 4 脚接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 60 脚 ,5 脚和 6 脚接地 ; W25X16 Flash 电路由 W25X16 芯片 W1 和第二十九滤波电容 C9 组成 ; 第 3 引脚接 VCC-3。

29、.3, 第 4 引脚接地, 第 7、 8 引脚接 VCC-3.3 电源接口、 第二十九滤波电容 C9 的一端, 第 二十九滤波电容 C9 的另一端接地 ; Mini SD 卡电路由 Mini SD 卡卡座 SD1、 第一上拉电阻 R3、 第二上拉电阻 R4、 第三上拉 电阻R5、 第四上拉电阻R7四个上拉电阻组成 ; Mini SD卡卡座SD1第1、 9引脚悬空, 第6、 8、 10、 11、 12、 13 接地, 第 2 引脚与 SD_CS 相连并接第一上拉电阻 R3 的一端, 第 3 引脚与 SPI1_ MOSI相连并接第二上拉电阻R4的一端, 第5引脚与SPI1_SCK相连并接第三上拉电。

30、阻R5的 一端, 第 7 引脚与 SPI1_MISO 相连并接第四上拉电阻 R7 的一端, 第 4 引脚与 VCC-3.3 电源 接口、 第一上拉电阻 R3 的另一端、 第二上拉电阻 R4 的另一端、 第三上拉电阻 R5 的另一端、 第四上拉电阻 R7 的另一端连接 ; 调试接口电路由 24 排针 JP1 组成, 第 5 引脚与 TTL_RXD 相连, 第 7 引脚与 TTL_TXD 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5688 A 5 1/10 页 6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产品属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 系统。 背景。

31、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私家车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每年 上万亿美元的汽车产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没有任何一种工业品能像汽车这样渗 透到社会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以其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 彻底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同时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产生了 : 使用机动车的人数不断增加, 而机动 车偷盗案件逐年递增。 通过走访浙江省交通局, 我们了解到, 浙江省每年有350 多万辆机动 车被盗 (含电动自行车)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搜索和实地调研, 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 机动车防盗装置有 “GPS+GSM+GPRS 电瓶车定位器” 、“摩托。

32、车、 电瓶车、 动力车专用 GPSONE 定 位器” 等等, 但这些产品的功能都只是在机动车被偷走时发出告警, 并不能实时跟踪车辆移 动路径, 更不能跟踪并准确定位被盗机动车。且上述产品价格在 700-800 元甚至更高, 还有 一种指纹识别系统售价更高达 2000 元。相比之下, 这类产品价格明显偏高, 难以为大众所 接受。设计车载无线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继承了同类产品 GPS、 GSM 功能, 防止机动车直接 被盗, 又创新性增加了同类产品不具有的防电瓶偷盗、 谷歌地球实时定位查询机动车地理 位置的功能, 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机动车被盗。 将本项目研制出的防盗装置加以推广, 减少 机动车偷盗。

33、案件发生, 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0004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 GSM/GPRS 模块、 GPS 模块、 液 晶模块、 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模块。 0005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LM3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和以LM1117为核心的稳压电路。 0006 以 LM317 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 LM317 电源芯片 U2、 电位器 R10、 第一贴片电阻 R8、 第一磁珠 B1、 第二磁珠 B2、 二极管 D1、 第一极性电容 C14、 第一滤波电容 C13、 第二滤波 电容 C15、 第三。

34、滤波电容 C16 ; LM317 电源芯片 U2 的第 1 脚与电位器 R10 的一端、 电位器 R10 的滑动端、 第一贴片电阻 R8 的一端连接 ; LM317 电源芯片 U2 的第 2 脚与第一贴片电阻 R8 的另一端、 第一磁珠 B1 的一端、 二极管 D1 的阳极、 第一极性电容 C14 的一端、 第二滤波电容 C15的一端、 第三滤波电容C16的一端连接 ; 第一磁珠B1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VBAT相连, 二 极管 D1 的阴极与第二磁珠 B2 的一端连接, 第二磁珠 B2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第 一极性电容 C14 的另一端、 第二滤波电容 C15 的另一端、 第。

35、三滤波电容 C16 的另一端接地 ; LM317电源芯片U2的第3脚与第一滤波电容C13的一端、 电源接口VIN连接, 第一滤波电容 C13 的另一端与电位器 R10 的另一端并接地连接。 0007 以 LM1117 为核心的稳压电路包括 LM1117 稳压芯片 L3 和第二极性电容 C18 ; 说 明 书 CN 102975688 A 6 2/10 页 7 LM1117 稳压芯片 L3 的第 1 脚与电源接口 VIN 连接, LM1117 稳压芯片 L3 的第 2 脚与第二极 性电容 C18 的一端并接地连接, LM1117 稳压芯片 L3 的第 3 脚与电源接口 VCC-3.3、 第二极 。

36、性电容 C18 的另一端连接。 0008 所述GSM/GPRS模块包括SIM900A电路、 麦克风接口电路、 音频功放电路、 耳机接口 电路、 LED 指示电路、 ESD 保护电路、 SIM 卡电路。 0009 SIM900A 电路包括 SIM900A 模组 SM1、 SMA 天线接口 RF2、 第一匹配电阻 R15、 第二 匹配电阻R16、 第三匹配电阻R21、 第二贴片电阻R27、 第一匹配电容C25、 第四滤波电容C22、 第五滤波电容 C23、 第六滤波电容 C36、 第三极性电容 C21 ; SIM900A 模组 SM1 的第 1 脚与第 三匹配电阻 R21 的一端连接, 第三匹配电。

37、阻 R21 的另一端与 POWER_KEY 连接, SIM900A 模组 SM1 的第 15 脚与电源接口 VDD_EXT 相连, SIM900A 模组 SM1 的第 17、 18、 29、 39、 45、 46、 53、 54、 58、 59、 61、 62、 63、 64、 65 脚接地, 第 19 脚接 MIC_N, 第 20 脚接 MIC_P, 第 21 脚接 SPK_P, 第 22 脚接 SPK_N, 第 27 脚接 DBG_TXD, 第 28 脚接 DBG_RXD, 第 26 脚与电源接口 VCC-3.3 相 连, 第 34 脚与 SIM_PRECENCE、 第二贴片电阻 R27 。

38、的一端相连, 第二贴片电阻 R27 的另一端 与电源接口 SIM_VDD 相连, 第 33 脚接 SIM_RST, 第 32 脚接 SIM_CLK, 第 31 脚接 SIM_DATA, 第 30 号引脚与 SIM_VDD 电源、 第六滤波电容 C36 的一端连接, 第六滤波电容 C36 的另一端 接地连接, 第 52 引脚与 NETLIGHT 相连, 第 55 脚与第 56 脚、 第 57 脚、 电源接口 VBAT、 第三极 性电容 C21 的一端、 第四滤波电容 C22 的一端、 第五滤波电容 C23 的一端连接, 第三极性电 容 C21 的另一端、 第四滤波电容 C22 的另一端、 第五滤。

39、波电容 C23 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第 60 脚与第二匹配电阻 R16 的一端相连, 第二匹配电阻 R16 的另一端与第一匹配电容 C25 的一 端、 第一匹配电阻 R15 的一端相连, 第一匹配电阻 R15 的另一端与 SMA 天线接口 RF2 第 5 脚 相连, 第一匹配电容 C25 的另一端与 SMA 天线接口 RF2 第 1、 2、 3、 4 脚并接地连接, 第 66 脚 接 STATUS。 0010 麦克风接口电路包括咪头 M2、 第七滤波电容 C26、 第八滤波电容 C27、 第九滤波电 容C28、 第十滤波电容C29、 第十一滤波电容C30、 第十二滤波电容C31 ; 第七滤波电。

40、容C26的 一端与第八滤波电容 C27 的一端并接地连接, 第七滤波电容 C26 的另一端与第九滤波电容 C28 的一端、 咪头 M2 的一端、 第八滤波电容 C27 的另一端、 第十滤波电容 C29 的一端、 MIC_ N 连接, 第九滤波电容 C28 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滤波电容 C30 的一端、 咪头 M2 的另一端、 第十 滤波电容 C29 的另一端、 第十二滤波电容 C31 的一端、 MIC_P 相连, 第十一滤波电容 C30 的 另一端与第十二滤波电容 C31 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音频功放电路包括 LM4890 芯片LM1、 第三贴片电阻R28、 第四匹配电阻R31、 第五匹配电。

41、阻R33、 第六匹配电阻R34、 第二 匹配电容 C40、 第三匹配电容 C42、 第四匹配电容 C43、 第十三滤波电容 C41、 喇叭 BUZZER1。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1 脚与 SHUTDOWN 连接, 第 2 脚与第三贴片电阻 R28 的一端、 第二匹配 电容C40的一端相连, 第二匹配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 LM4890芯片LM1的第3脚与第三贴 片电阻 R28 的另一端、 第四匹配电阻 R31 的一端相连, 第四匹配电阻 R31 的另一端与第三匹 配电容 C42 的一端相连, 第三匹配电容 C42 的另一端与 SPK_P 相连,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42、 4 脚与第五匹配电阻 R33 的一端、 第六匹配电阻 R34 的一端相连, 第五匹配电阻 R33 的另一 端与第四匹配电容 C43 的一端相连, 第四匹配电容 C43 的另一端与 SPK_N 相连, 第 5 脚与第 六匹配电阻 R34 的另一端、 SPK_N_A、 喇叭 BUZZER1 的第 2 脚相连, 第 6 脚与电源接口 VIN、 第十三滤波电容 C41 的一端相连,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7 脚与第十三滤波电容 C41 的另一 说 明 书 CN 102975688 A 7 3/10 页 8 端并接地连接, LM4890 芯片 LM1 的第 8 脚与 SPK_P_A、 喇叭。

43、 BUZZER1 的第 1 脚相连。 0011 耳机接口电路包括第十四滤波电容 C32、 第十五滤波电容 C33、 第十六滤波电容 C34、 第十七滤波电容 C35、 第十八滤波电容 C37、 第十九滤波电容 C38、 耳机插件 P1 ; 第十四 滤波电容 C32 的一端与第十五滤波电容 C33 的一端并接地连接, 第十四滤波电容 C32 的另 一端与第十六滤波电容 C43 的一端、 耳机插件 P1 的第 4 脚、 第十五滤波电容 C33 的另一端、 第十七滤波电容 C35 的一端、 SPK_P 连接, 第十六滤波电容 C43 的另一端与第十八滤波电容 C37 的一端、 耳机插件 P1 的第 。

44、3 脚、 第十七滤波电容 C35 的另一端、 第十九滤波电容 C38 的 一端、 SPK_N 连接, 第十八滤波电容 C37 的另一端与耳机插件 P1 的第 2 脚、 第十九滤波电容 C38 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连接, 耳机插件 P1 的第 1 脚架空。 0012 LED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 第二三极管Q3、 第三三极管Q4、 第一发光二极管 DS2、 第二发光二极管DS3、 第四贴片电阻R13、 第五贴片电阻R17、 第六贴片电阻R19、 第七贴 片电阻R22、 第八贴片电阻R24、 第九贴片电阻R20、 第十贴片电阻R23、 第十一贴片电阻R25、 第一按键S2 ; 第一三极管Q1集。

45、电极接POWER_KEY, 基极与第四贴片电阻R13的一端、 第五贴 片电阻 R17 的一端相连, 第四贴片电阻 R13 的另一端与第一按键 S2 的一端相连, 第一按键 S2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第一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与第五贴片电阻 R17 的另一端 连接并接地 ; 第二三极管 Q3 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 DS2 的阴极相连, 第一发光二极管 DS2 的阳 极与第六贴片电阻 R19 的一端相连, 第六贴片电阻 R19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 第 二三极管 Q3 的基极与第七贴片电阻 R22 的一端、 第八贴片电阻 R24 的一端相连, 第七贴片 电阻。

46、 R22 的另一端与 STATUS 相连, 第二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与第八贴片电阻 R24 的另一端 连接并接地 ; 第三三极管 Q4 的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 DS3 的阴极相连, 第二发光二极管 DS3 的阳 极与第九贴片电阻 R20 的一端相连, 第九贴片电阻 R20 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VEXT 相连, 第 二三极管 Q3 的基极与第十贴片电阻 R23 的一端、 第十一贴片电阻 R25 的一端相连, 第十贴 片电阻 R23 的另一端与 NETLIGHT 相连 ; 第三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与第十一贴片电阻 R25 的 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3 ESD 保护电路包括 PESD3V3。

47、L5UV 芯片 P2 ; PESD3V3L5UV 芯片 P2 的第 1、 3 脚悬空, 第 2 脚接地, 第 4 脚接 SIM_CLK_ESD, 第 5 脚接 SIM_RST_ESD, 第 6 脚接 SIM_DATA_ESD。 0014 SIM 卡电路包括 SIM 卡卡座 SIM2、 第七匹配电阻 R29、 第八匹配电阻 R30、 第九匹配 电阻 R32、 第二十滤波电容 C44。SIM 卡卡座 SIM2 第 1 脚接 SIM_VDD, 第 2 脚接第七匹配电 阻R29的一端, 第七匹配电阻R29的另一端接SIM_RST, 第3脚接第八匹配电阻R30的一端, 第八匹配电阻 R30 的另一端与 。

48、SIM_CLK 相连, 第 4 脚接地, 第 6 脚接第九匹配电阻 R32 的一 端、 第二十滤波电容 C44 的一端, 第九匹配电阻 R32 的另一端接 SIM_DATA, 第二十滤波电容 C44 的另一端接地, 第 5 脚架空。 0015 所述 GPS 模块由以 NEO-6M 模组为核心的电路构成。 0016 以 NEO-6M 模组为核心的电路包括 UBLOX_NEO_6M 模组 U1、 天线 SMA 接口 RF1、 第十 匹配电阻 R1、 第一电感 L1 ; UBLOX_NEO_6M 模组 U1 的第 24、 13、 12、 10、 7 脚接地, 第 20 脚接 插件 JP1 的 3 脚。

49、, 第 21 脚接接插件 JP1 的 1 脚, 第 22、 23 脚接 VCC-3.3, 第 11 脚与天线 SMA 接口 RF1 的第 5 引脚、 第一电感 L1 的一端相连 ; UBLOX_NEO_6M 模组 U1 第 8、 9 脚相连, 并与 说 明 书 CN 102975688 A 8 4/10 页 9 第十匹配电阻 R1 的一端相连, 第十匹配电阻 R1 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 L1 的另一端相连 ; 天 线 SMA 接口 RF1 的第 1、 2、 3、 4 相连并接地 ; UBLOX_NEO_6M 模组 U1 的 1、 2、 3、 4、 5、 6、 14、 15、 16、 17、 18、 19 脚架空。 0017 所述液晶模块由 TFT 彩屏液晶电路构成。 0018 TFT 彩屏液晶电路由 TFT2.8 寸液晶 T1、 第二十一滤波电容 C17、 第二十二滤波电 容 C20、 第五匹配电容 C19、 第十二贴片电阻 R11、 第十三贴片电阻 R12 ; TFT2.8 寸液晶 T1 第 1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40 脚相连, 第 2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TM1 的第 39 脚相连, 第 3 脚与 STM32F103RBT6 芯片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