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28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31 C N 1 0 4 2 5 2 8 3 1 A (21)申请号 201410506626.X (22)申请日 2014.09.28 G09G 3/20(2006.01) G09G 3/34(2006.01) H05B 37/02(2006.01) (71)申请人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 发区科学城开达路99号 (72)发明人赵新科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44268 代理人王永文 刘文求 (54) 发明名称 背光电流的调整装。
2、置及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由MCU控制模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预设频率的 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预设电压的背光亮度信号来 控制背光恒流驱动模块调整背光电流,实现了显 示设备的电源系统配合不同的屏背光模组时,不 需要更改硬件,只需通过软件菜单调整背光电流 的相关参数就能适应各种背光模组的规格要求, 提高了显示设备电源系统的兼容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2831 A CN 104252831。
3、 A 1/2页 2 1.一种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恒流驱动模块和MCU控制模块, 由MCU控制模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预设频率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预设电压的背光亮度 信号来控制背光恒流驱动模块调整背光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恒流驱动模块 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反向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和与背光灯条接口模块连接的 背光驱动单元;由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对MCU控制模块输出的背光开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 输出给背光驱动单元,由背光驱动单元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单元启闭相应控制 背光灯条接口模块的供电状态;由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对MC。
4、U控制模块输出的背光亮度信号 进行滤波处理,同时由反向单元对MCU控制模块输出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进行反向处理输 送给背光驱动单元,由背光驱动单元输出驱动信号至背光灯条接口模块中来动态调整背光 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驱动单元包括 背光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 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稳压管,所述背光 驱动芯片的ISEN1端、ISEN2端、ISEN3端、ISEN4端均连接背光灯条接口模块的负极,背光 驱动芯片的ISET端通过反向单元连接MCU控制模块的。
5、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 一电阻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OVP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六电阻接地,所述背光驱 动芯片的RT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ENA端通过第一滤波单元连接MCU 控制模块的背光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ISW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开关控制 单元的源端、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背光驱动芯片的LDR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 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和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还 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VREF端通过反向单元连接MCU 控制模块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
6、片的STATUS 端通过第七电阻接地,背光驱动芯片的SSTCMP端依次通过第八电阻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 背光驱动芯片的PWM端通过第二滤波单元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灯条接口模块 包括背光灯条接口、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 第1端和第10端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3端通过第九电阻连 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4端,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4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 的ISEN3端,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7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2端,所 。
7、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8端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2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 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五电容,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ENA端分别通过第十三电阻和 第五电容接地、还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开关信号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 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和第六电容,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PWM端分别通过第十五电阻和 第六电容接地、还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
8、单元包括三极 管、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七电容、第八电容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52831 A 2/2页 3 和第九电容,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 输出端、还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 VREF端、还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第二十电阻的一端、第八电容的一端和第九电容的一端,所 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VREF 端,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T端、还通过第二十一电阻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电。
9、流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 括MOS管、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 二十七电阻、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保险丝、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稳压管,所述MOS管的栅极 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LDR端、还连接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 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通过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 第二十五电阻接地、还连接第二稳压管的负极,第二稳压管的正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 通过第十电容连接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还通过保险丝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十一电容 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
10、背光灯条接口模块的正极、还依 次通过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显示设备开机时,由MCU控制模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开启背光恒流驱动模块; 通过MCU控制模块设置背光亮度信号的电压值和背光电流调整信号的频率; 读取MCU控制模块中存储的背光电流的占空比数据,根据所述占空比数据设置背光电 流调整信号将调整后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背光亮度信号输入背光恒流驱动模块中调整 显示设备的背光电流的占空比; 将调整后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背光亮度信号输入背光恒流驱动模块中调整显示设 备的背光电流。 1。
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电流调整信号采 用15KHz的PWM方波信号。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52831 A 1/7页 4 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显示设备(如电视机)的屏背光模组供电主要由恒流系统提供,在实际运用 时,由于屏背光模组的差异,导致恒流系统需根据屏背光模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传统显示 设备的设计方案为屏背光模组供电系统为独立系统,供电电流通过硬件设定,不需要软件 信号来控制,此方式没有将恒流系统与主板上的MCU配合使用,如果屏。
12、更改会导致硬件系 统需要更改,造成物料浪费。可见,现有显示设备的电源系统需要定制,没有兼容性可言。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 法,能根据背光模组的差异调整背光电流的相关参数,提高显示设备电源系统的兼容性。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其包括:背光恒流驱动模块和MCU控制模块,由MCU控制模 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预设频率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预设电压的背光亮度信号来控制背 光恒流驱动模块调整背光电流。 0005 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背光恒流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反向。
13、 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和与背光灯条接口模块连接的背光驱动单元;由所述第 一滤波单元对MCU控制模块输出的背光开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给背光驱动单元,由 背光驱动单元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单元启闭相应控制背光灯条接口模块的供 电状态;由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对MCU控制模块输出的背光亮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同时由 反向单元对MCU控制模块输出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进行反向处理输送给背光驱动单元,由 背光驱动单元输出驱动信号至背光灯条接口模块中来动态调整背光亮度。 0006 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背光驱动单元包括背光驱动芯片、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
14、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第 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稳压管,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1端、 ISEN2端、ISEN3端、ISEN4端均连接背光灯条接口模块的负极,背光驱动芯片的ISET端通 过反向单元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背 光驱动芯片的OVP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六电阻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RT端通过 第五电阻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ENA端通过第一滤波单元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开 关信号输出端,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ISW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源端、还通 过第二电容接地,背光驱动芯片的LDR端连接第。
15、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和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 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VREF端通过反向单元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 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STATUS端通过第七电阻 说 明 书CN 104252831 A 2/7页 5 接地,背光驱动芯片的SSTCMP端依次通过第八电阻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 PWM端通过第二滤波单元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端。 0007 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背光灯条接口模块包括背光灯条接口、第九 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
16、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1端和第10端连接开关 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3端通过第九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4 端,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4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3端,所述背光灯条 接口的第7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2端,所述背光灯条接口的第8端 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N2端。 0008 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 和第五电容,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ENA端分别通过第十三电阻和第五电容接地、还通过第 十四电阻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开关信号输出端。 0009 所述的背光电。
17、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 和第六电容,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PWM端分别通过第十五电阻和第六电容接地、还通过第 十六电阻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端。 0010 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反向单元包括三极管、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 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三极管 的基极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MCU控制模块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七电容接 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VREF端、还通过第十九电阻 连接第二十电阻的一端、第八电容的一端和第九电容的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
18、第九 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VREF端,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 连接背光驱动芯片的ISET端、还通过第二十一电阻接地。 0011 所述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MOS管、第二十二电阻、 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十电容、第 十一电容、保险丝、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稳压管,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背光驱 动芯片的LDR端、还连接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 极,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通过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接地、还连接 第二稳压管的负极,第二稳压管的正。
19、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十电容连接第二稳 压管的负极、还通过保险丝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负 极和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背光灯条接口模块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第二十六电阻和第 二十七电阻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 0012 一种如上述的调整装置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显示设备开机时,由MCU控制模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开启背光恒流驱动模块; 通过MCU控制模块设置背光亮度信号的电压值和背光电流调整信号的频率; 读取MCU控制模块中存储的背光电流的占空比数据,根据所述占空比数据设置背光电 流调整信号将调整后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背光亮度信号输入背光恒流驱动模块。
20、中调整 显示设备的背光电流的占空比; 将调整后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背光亮度信号输入背光恒流驱动模块中调整显示设 备的背光电流。 0013 所述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中,所述背光电流调整信号采用15KHz的PWM方波信号。 说 明 书CN 104252831 A 3/7页 6 0014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由MCU控制模块输 出背光开关信号、预设频率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预设电压的背光亮度信号来控制背光恒 流驱动模块调整背光电流,实现了显示设备的电源系统与不同的背光模组配合时,不需要 更改硬件,只需通过软件菜单调整背光电流的相关参数就能适应各种背光模组的规格要 求,提。
21、高了显示设备电源系统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背光恒流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调整装置的背光电流参数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调整装置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提供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 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
22、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背 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与背光模组的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连接,其包括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 和MCU控制模块20,所述MCU控制模块20、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和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 依次连接。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为LCD背光模组,本发明主要用来调整LCD背光模组的背光 LED的电流。 0018 本发明在调整背光模组的背光电流时,由MCU控制模块20输出背光开关信号、预 设频率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预设电压的背光亮度信号来控制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调整 背光电流,在显示设备的电源系统配合不同的屏背光模组时,不需要更改硬件,只需通过软 件菜单调整背光电流的相关参数就能适应各种背光模组的。
23、规格要求,提高了显示设备电源 系统的兼容性。 0019 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 体实施时,所述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包括第一滤波单元101、反向单元102、第二滤波单元 103、开关控制单元104和背光驱动单元105。所述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 端BL_ADJ#通过第一滤波单元101连接背光驱动单元105,所述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电 流调整信号输出端I_PWM#通过反向单元102连接背光驱动单元105,MCU控制模块20的背 光开关信号输出端BL_ENA#通过第二滤波单元103连接背光驱动单元105,所述背光驱动 单元105通过开。
24、关控制单元104连接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的正极,所述背光灯条接口模块 30的负极连接背光驱动单元105。 0020 在调整背光电流时,由所述第一滤波单元101对MCU控制模块20输出的背光开关 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给背光驱动单元105,由背光驱动单元105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 制开关控制单元104启闭相应控制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的供电状态;由所述第二滤波单元 103对MCU控制模块20输出的背光亮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同时由反向单元102对MCU控 说 明 书CN 104252831 A 4/7页 7 制模块20输出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进行反向处理输送给背光驱动单元105,由背光驱动单 元105输。
25、出驱动信号至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中来动态调整背光亮度。 002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还包括第三滤波单元106,该第三 滤波单元106的一端连接供电端,第三滤波单元106的另一端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VIN 端,用于滤除电源噪声,避免由于电源信号不稳定对背光电流的调节产生影响。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的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还包括用于限制背光电流的限流单元 107,所述限流单元107串联在供电端和开关控制单元104之间,在电源电流过大时,该限流 单元107断开起保护开关控制单元104的作用。 0023 请参阅图2和图3,图3为本发明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中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
26、的 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背光驱动单元105包括背光驱动芯片U1、第一电阻R1、 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 R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稳压管ZD1。 其中,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采用型号为采用OZ9998芯片或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芯片。该 芯片支持动态背光电流调整功能,通过设置该芯片ISET端的PWM占空比可改变背光输出电 流的大小。 0024 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N1端、ISEN2端、ISEN3端、ISEN4端为背光驱动单元 105的四个信号输出端,均连接。
27、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的负极,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T端通 过反向单元102连接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I_PWM#、还通过第一电阻 R1接地,由该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T端接收MCU控制模块20输出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 0025 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OVP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六电阻R6接地,所述背 光驱动芯片U1的RT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ENA端通过第一滤 波单元101连接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开关信号输出端BL_ENA#,由该ENA端接收MCU控 制模块20输出的背光开关信号。 0026 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W端通过第二电阻R2。
28、连接开关控制单元104的源端、 还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背光驱动芯片U1的LDR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 D1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控制单元104的控制端和第一稳压管ZD1的 负极、还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VREF端通过 反向单元102连接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出端I_PWM#、还通过第三电容 C3接地。 0027 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STATUS端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背光驱动芯片U1的 SSTCMP端依次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PWM端通过 第二滤波单元103连接MC。
29、U控制模块20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端BL_ADJ#,由该PWM端接收 MCU控制模块20输出的背光亮度信号。 0028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包括背光灯条接口CN1、第九电阻R9、 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其中,背光灯条接口CN1的第1端和第10 端为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的正极,所述背光灯条接口CN1的第3、4、7、8端为背光灯条接口 模块30的负极。 0029 所述背光灯条接口CN1的第1端和第10端连接开关控制单元104的输出端,所述 背光灯条接口CN1的第3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N4端,所述背光 说 明 书CN 1042。
30、52831 A 5/7页 8 灯条接口CN1的第4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N3端,所述背光灯条 接口CN1的第7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N2端,所述背光灯条接 口CN1的第8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N2端。 0030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滤波单元101包括: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 R14和第五电容C5,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ENA端分别通过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五电容C5 接地、还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开关信号输出端BL_ENA#。通过 由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五。
31、电容C5组成的RC滤波电路可去除MCU控制模 块20输出的噪声,给为背光驱动芯片U1提供稳定的背光开关信号,使背光驱动芯片U1稳 定可靠的工作。 0031 所述第二滤波单元103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六电容C6,所述 背光驱动芯片U1的PWM端分别通过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六电容C6接地、还通过第十六电 阻R16连接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亮度信号输出端BL_ADJ#。由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 电阻R16和第六电容C6组成RC滤波电路,可去除MCU控制模块20输出的噪声,给为背光 驱动芯片U1提供稳定的光亮度调整信号,使背光驱动芯片U1将背光电流调整为所需的电 压值。 00。
32、32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述反向单元102包括三极管Q1、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 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 第九电容C9。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MCU控制模块20的背光电流 调整信号输出端I_PWM#、还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八电阻 R18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VREF端、还通过第十九电阻R19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 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 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VREF端。
33、,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 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T端、还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接地。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当背光开关信号输出端BL_ENA#BL_ENA 输出高电平时使背光驱动芯片U1开始工作,此时可通过MCU控制模块20设定背光亮度信 号的电压值给背光驱动芯片U1,使背光驱动芯片U1可以调整背光输出的亮度;同时MCU控 制模块20还提供一个背光电流调整信号给背光驱动芯片U1,该信号经过三极管Q1反相后 输入到背光驱动芯片U1的ISET端,提供ISET信号给背光驱动芯片U1。在所述背光恒流驱 动模块10中,通过增加反向单元102将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入至背。
34、光驱动芯片U1中,可提 高背光驱动芯片U1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稳定性和驱动能力。 0034 应用说明的是,具体运用时还可根据需要对反向单元102的电路结构进行变形, 使其满足背光电流调整需要,如可改变反向单元102中电阻、电容的数量和接线位置,采用 相似功能的NMOS管来替换三极管Q1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0035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104包括MOS管Q2、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 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十电 容C10、第十一电容C11、保险丝FB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稳压管ZD2。 0036 所述MOS管Q。
35、2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背光驱动芯片U1的LDR端、还连接第 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MOS 管Q2的源极分别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接地、还连 说 明 书CN 104252831 A 6/7页 9 接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第二稳压管ZD2的正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通过第十电 容C10连接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还通过保险丝FB1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十一 电容C11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均连接背光灯条接口模 块30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
36、26和第二十七电阻R27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 0037 在开关控制单元104中,所述MOS管Q2为NMOS管,当背光驱动芯片U1的LDR端 输出高电平时,MOS管Q2导通使背光驱动芯片U1的为背光灯条接口模块30的正极供电。 当然,具体运用时也可根据需要对开关控制单元104的电路结构进行变形,使其满足背光 电流调整需要,如可改变开关控制单元104中电阻、电容的数量和接线位置,采用相似功能 的NPN三极管来替换NMOS管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0038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第三滤波单元106包括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三稳压管ZD3 和第十二电容C12,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1的VIN端通过第。
37、二十八电容连接供电端、也通过 第十二电容C12接地、还连接第三稳压管ZD3的负极,第三稳压管ZD3的正极接地。由第 二十八电阻R28、第三稳压管ZD3和第十二电容C12构成的滤波电路,滤除供电端输出的 12V电压的噪声信号,使背光驱动芯片U1安全可靠的工作。 0039 所述限流单元107包括电感L1、保险管FB2和第十三电容C13,所述电感L1的一端 连接连接MOS管Q2的漏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通过保险管FB2连接供电端,所述第十三 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端、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当供电端输出的12V 电压的电流过大时,该保险管FB2迅速熔断起保护后级电路(如MOS管Q2和。
38、背光灯条接口 CN1)的作用。 0040 以上以背光模组具备四组灯珠为例,对本背光恒流驱动模块10的电路结构和工 作方式进行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具体运用时,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会导致背光灯珠路数增 加,调整模块的硬件设计只需增加OZ9998芯片及相应的外围电路即可。显示设备主板上的 MCU控制模块20提供背光开关信号、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背光亮度信号这个三个控制信号 给OZ9998芯片,保证了背光电流调整时不出现屏闪及花屏等现象。 0041 如图3所示,本发明通过主板MCU将背光开关信号置为高电平,则打开OZ9998芯 片;之后设置背光亮度信号的电压值给OZ9998芯片,OZ9998芯片可以调整模。
39、块的输出的亮 度;同时主板上MCU控制模块20提供一个电流调整信号给OZ9998芯片,该信号经过三极管 Q1反相后输入到OZ9998芯片的ISET端,提供ISET信号给OZ9998芯片。本实施例中,背光 电流调整信号采用15KHz的PWM方波信号,可以减少信号干扰又具备较高稳定性,并且通过 PWM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大小的改变使OZ9998芯片输出电流的变化。其中,PWM方波信号的 占空比范围为0100%,输出不同的占空比则输出不同的电流。 0042 请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上述调整装置的背光电流参数设置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 显示设备出厂之前的背光电流信号的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的背光电流参数设置方法。
40、包 括如下步骤: S410、通过MCU控制模块进入工厂菜单的电流参数设置接口调整背光电流的占空比。 0043 S420、当背光电流达到预定值时,存储背光电流的占空比数据。 0044 当上述的调整装置配合一款新的背光模组时,在出厂前需要通过背光电流参数设 置方法来设置背光电流参数。本实施例中,背光电流主要是由对就应的PWM占空比来决定。 为了方便调整参数,本发明通过在显示设备的工厂菜单中增加电流参数设定接口,只需通 说 明 书CN 104252831 A 7/7页 10 过显示设备配套的遥控器来调整菜单中的该项参数,就能调整背光输出电流。其中,PWM信 号的占空比范围为0100%,对应的该参数范。
41、围为0254,当参数调整到满足要求后,MCU 控制模块中的软件会将设定值替换之前的数据并存储中,保证显示设备以后每次开机后直 接调用该参数来设定背光电流。通过本发明的背光电流参数设置方法将设置的背光电流数 据永久保存在内存数据中,保证了开关机数据不丢失,因此只需在配新的背光模组时设定 一次,后续使用该背光模组不再重新设定。 0045 请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上述调整装置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显示 设备出厂之前的背光电流信号的设置,如图5所示,所述的背光电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510、显示设备开机时,由MCU控制模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开启背光恒流驱动模块。 0046 S520、通过。
42、MCU控制模块设置背光亮度信号的电压值和背光电流调整信号的频 率。 0047 S530、读取MCU控制模块中存储的背光电流的占空比数据,根据所述占空比数据 设置背光电流调整信号的占空比。 0048 S540、将调整后的背光电流调整信号和背光亮度信号输入背光恒流驱动模块中调 整显示设备的背光电流。 0049 在设置好背光电流后,显示设备每次开机时可以直接读取上述背光数据来设定背 光驱动芯片。显示设备开机上电后,首先打开背光驱动芯片,使其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再设 置背光亮度信号,该背光亮度信号为一个电压值,直接MCU控制模块设定到背光驱动芯片 中即可;之后为设置背光调整信号的IO参数,在设置背光调整。
43、信号的IO参数时,先设定 MCU控制模块输出的PWM的频率为15KHz,再后读取之前存储的PWM占空比的数据来设定 15KHz信号波形的占空比,再将背光电流调整信号输入到背光驱动芯片中,最终满足设定的 背光电流要求。在调整装置中之所以将PWM信号的频率设置为15KHz,是因为如果该频率过 大则会产生干扰,频率太小则会影响背光输出电压不稳,导致背光闪烁。 0050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MCU控制模块输出背光开关信号、预设频率的背光电流调 整信号和预设电压的背光亮度信号来控制背光恒流驱动模块调整背光电流,实现了显示设 备的电源系统配合不同的屏背光模组时,不需要更改硬件,只需通过软件菜单调整背光电 。
44、流的相关参数就能适应各种背光模组的规格要求,提高了显示设备电源系统的兼容性。 0051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 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252831 A 10 1/4页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2831 A 11 2/4页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2831 A 12 3/4页 13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2831 A 13 4/4页 14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2831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