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21530.3
2009.03.16
CN101494621A
2009.07.2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L 12/58申请公布日:2009072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申请人:西安六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路68号软件园秦风阁变更后权利人:申请人:阿里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金科路2966号1幢208室登记生效日:2009.7.31|||公开
H04L12/58; G06F17/28
H04L12/58
西安六度科技有限公司
王中华; 胡 覃; 王 峻; 黄小刚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路68号软件园秦风阁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和智能翻译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和翻译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现有即时通讯终端集成不同语言间翻译功能,由翻译服务器单元对本端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翻译,或对对端用户发来的文本信息进行翻译,从而实现对不同语言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系统进行交流沟通的支持。
1、 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不同语言的词库、短句库、行业库、以及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之间的翻译对照关系;翻译服务器单元,利用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将消息文本翻译为目标语言;终端应用单元,截获或接收即时通讯终端的消息文本,经翻译服务器单元翻译为目标语言,后回送即时通讯终端发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服务器单元包括:分析模块,和合成模块,发送模块;其中,分析模块:获取并分析消息文本,从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中提取所需的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其中,合成模块:将从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提取的原始文本信息与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依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合成目标语言;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合成的目标语言到终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包括:翻译对照数据库,用于存储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之间的翻译对照关系;所述翻译对照数据库包括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对照数据库,和第二语言向第一语言对照数据库。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送或接收消息格式设置模块,用于选择只发送消息文本翻译结果或同时发送消息文本和消息文本翻译结果。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送或接收消息翻译设置模块,用于选择翻译发送的消息文本或翻译接收的消息文本。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送或接收消息翻译预览设置模块,用于选择直接发送翻译结果或,首先从翻译服务器单元返回翻译结果到本地终端,检查、修改翻译效果,然后发送给对方。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送或接收消息朗读设置模块,用于选择是否朗读翻译结果,并设置朗读的语速快慢和音量大小。8、 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终端用户输入消息文本,该终端将消息文本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将收到的消息文本翻译为目标语言,并返回终端,终端收到翻译结果,发送对端,并显示翻译结果;或终端用户收到对端消息文本,终端首先截获该消息文本,并将该消息文本通过互联网,请求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翻译,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返回翻译结果,终端显示翻译结果。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消息文本的翻译结果前,先预览、修改后,再发送。
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和翻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和智能翻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和翻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采用即时通讯作为新的交流方式,即时通讯用户数量不断地增长,并且不断地趋于国际化,用户国际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不同国家人们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交流。以中、英文母语用户为例,在中国的用户很少有人能熟练使用英语和美国人交流,美国人也很少有人懂汉语,于是语言成为国际化即时交流的最大障碍。 现有的技术中,即时通讯终端一般包括:输入框单元,消息收发单元、消息显示单元;输入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输入的文本消息,消息收发单元用于发送用户从输入框单元输入的文本消息到对端即时通讯,消息显示单元用于按照一定的格式显示来自用户自己输入的文本消息,和已经接收到的对端文本消息。 上述即时通讯终端工作方式为:输入框单元采集用户输入的文本消息,将文本消息传送给消息收发单元,消息收发单元格式化文本消息,将消息发送给对端即时通讯,同时将文本消息发送给消息显示单元,消息显示单元将文本消息按照一定格式显示。或者,消息收发单元收到对端文本消息,将该文本消息进行分类,然后交给消息显示单元显示。 从现有技术提供的即时通讯终端结构及其处理流程可以看出,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即时通讯不提供翻译功能,对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无法进行翻译,从而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语言的用户之问进行聊天时,就要完全依赖用户自身的外语能力输入对端用户能识别的文本信息,如果用户的外语能力不足,则这类用户无法进行顺畅的交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语言即时翻译终端翻译系统,能将即时翻译技术集成到各种即时通讯终端,从而支持不同语种终端用户之间的沟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多语言即时翻译集成到即时通讯终端的方法,能实现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从而支持不同语种终端用户之间的沟通。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不同语言的词库、短句库、行业库、以及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之间的翻译对照关系; 翻译服务器单元,利用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将消息文本翻译为目标语言; 终端应用单元,截获或接收即时通讯终端的消息文本,经翻译服务器单元翻译为目标语言,后回送即时通讯终端发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点在于: (a)所述翻译服务器单元包括:分析模块,和合成模块,发送模块; 其中,分析模块:获取并分析消息文本,从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中提取所需的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 其中,合成模块:将从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提取的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依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合成目标语言; 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合成的目标语言到终端。 (b)所述多语言翻译数据库单元包括:翻译对照数据库,用于存储原始文本信息与所翻译的目标文本信息之间的翻译对照关系;所述翻译对照数据库包括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对照数据库,和第二语言向第一语言对照数据库。 (c)所述终端应用单元还可以选择性包括: 发送或接收消息格式设置模块,用于选择只发送消息文本翻译结果或同时发送消息文本和消息文本翻译结果。 发送或接收消息翻译设置模块,用于选择翻译发送的消息文本或翻译接收的消息文本。 发送或接收消息翻译预览设置模块,用于选择直接发送翻译结果或,首先从翻译服务器单元返回翻译结果到本地终端,检查、修改翻译效果,然后发送给对方。 发送或接收消息朗读设置模块,用于选择是否朗读翻译结果,并设置朗读的语速快慢和音量大小。 (2)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终端用户输入消息文本,该终端将消息文本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将收到的消息文本翻译为目标语言,并返回终端,终端收到翻译结果,发送对端,并显示翻译结果;或终端用户收到对端消息文本,终端首先截获该消息文本,并将该消息文本通过互联网,请求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翻译,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返回翻译结果,终端显示翻译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发送消息文本的翻译结果前,先预览、修改后,再发送。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语言即时翻译系统及方法,在现有即时通讯服务端的基础上增加了完成不同语言间的翻译功能,能对本端用户输入的消息文本通过多语言即时翻译系统进行翻译,或对对端用户发来的消息文本通过多语言即时翻译系统进行翻译,因此,本发明能使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语言的用户之间进行聊天,使聊天的双方能够顺畅地进行沟通。本发明能同时提供对多种不同语言的翻译功能,系统可以直接采用默认的翻译目标语言,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翻译的目标语言,使用灵活多样、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图。 图2为即时通讯模块图。 图3为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信息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现有即时通讯终端集成不同语言间翻译功能,由翻译服务器单元对本端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翻译,或对对端用户发来的文本信息进行翻译,从而实现对不同语言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系统进行聊天的支持。 参照图1,本发明的多语言即时翻译平台包括:翻译服务器单元,终端应用单元。翻译服务器单元进一步包括:集中处理单元1、分析单元2、合成单元3,数据库单元4。其中,单元1用于处理来自终端的翻译请求,并在翻译完成后返回翻译结果。单元2获取并分析原始文本,按照分析结果,依据处理规则,从数据库提取所需的文本信息。单元3将从数据库提取的文本信息,依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合成目标文本。单元4,数据库包括,翻译对照数据库包括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对照数据库和,第二语言向第一语言对照库。终端应用单元进一步包括:文本输入单元5,消息收发单元6,消息显示单元7。其中,单元5用于提取用户输入的文本消息。单元6用于请求服务器翻译用户输入的文本消息,并发送用户输入的文本消息到对端即时通讯,或者请求服务器翻译收到的对端文本消息。单元7用于按照特别的格式显示翻译消息结果。 参照图2,对于即时翻译平台终端而言,终端应用在发送即时消息时完成翻译,如图1,消息收发单元从即时通讯终端的文本输入单元获取原始文本信息,然后将原始文本信息发送给翻译服务器单元,用于完成本端用户所使用的第一语言向对端用户所使用的第二语言的翻译时,在服务器端,分析单元2,与合成单元3,数据库单元4相连,用于从文本输入单元5获取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实时地根据用户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以及需翻译到的目标语言信息到相应数据库4中进行查询,获得目标文本信息后,将得到的目标文本信息发送给合成单元3,再由合成单元3发送给集中处理单元1,再由集中处理单元1发送给本端消息收发单元6,本段消息收发单元6,在发送给消息显示单元7进行显示。 文本输入单元5也可根据需要将原始文本信息发送给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由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将原始文本信息发送给对端的即时通讯终端。 终端应用在接收文本消息时完成翻译,如图1-2所示:消息收发单元从即时通讯终端获取接收到原始文本信息,然后将原始文本信息发送给翻译服务器单元,用于完成本端用户所使用的第一语言向对端用户所使用的第二语言的翻译时,在服务器端,分析单元2,与合成单元3,数据库单元4相连,用于从文本输入单元5获取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实时地根据用户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以及需翻译到的目标语言信息到相应数据库4中进行查询,获得目标文本信息后,将得到的目标文本信息发送给合成单元3,再由合成单元3发送给集中处理单元1,再由集中处理单元1发送给本端消息收发单元6,本段消息收发单元6,在发送给消息显示单元7进行显示。 消息收发单元6也可根据需要将原始文本信息发送给消息显示单元7,直接显示。 本发明中,所述数据库4存储的翻译对照关系可存储于翻译对照表中,所述翻译对照表包括: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的翻译对照表、或第二语言向第一语言的翻译对照表,也可以同时具有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的翻译对照表和第二语言向第一语言的翻译对照表。相应的,即时通讯终端的翻译单元4可以仅具有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翻译功能、或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翻译功能,也可以同时具有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翻译功能和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翻译功能。 这里,所述第一语言可以是中文、英文等等;与之对应,第二语言可以是英文、中文等等。那么,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翻译对照表为:中文与外文之间的翻译对照表,用于将中文翻译成外文;或为外文与中文之间的翻译对照表,用于将外文翻译成中文;或为中文与外文之问互译的翻译对照表,既能将中文翻译成外文,又能将外文翻译成中文。 本发明中,数据库4主要存储基于语料的类库,所谓基于语料的类库是指:基于设置一个含有各种句型的原始文本信息和目标文本信息双语对照的语料类库。在翻译时,从语料类库中抽取与输入原始文本信息中句子相类似的句子,然后模仿例句来实现原始文本信.息到目标文本信息的转换。而且,由于数据库中存储对应的词库,因此,翻译语言的种类是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进行选择的。这里,不同用户可以是不同国家的网友。如果原始文本信息采用的是第一语言,则目标文本信息采用第二语言;反之,如果原始文本信息采用的是第二语言,则目标文本信息采用第一语言。 在发送文本信息时,可以同时发送原始文本和翻译结果的文本信息,或是仅发送翻译结果的文本信息,为了确定需发送哪种语言的文本信息,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可进一步包括选择发送设置模块,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经由选择发送设置模块与消息显示模块7和文本输入单元5相连。选择发送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仅发送目标文本信息;或是同时发送原始文本信息和目标文本信息,并以标记不同颜色等方式区别该原始文本信息和目标文本信息. 当本发明的消息收发单元6支持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功能时,消息收发单元6还可以包括翻译设置模块,与文本输入单元5和服务器端相连,用于根据用户需要以及用户自身支持的语言设置需翻译到的目标语言。比如:设置当前将中文翻译为英文;或设置当前将英文翻译为日文;或当前将英文和日文同时翻译为中文等等。 对于图1所示的结构,消息收发单元6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预览设置模块,预览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是否直接向对端即时通讯直接返回翻译结果文本。消息收发单元6,与本输入单元5,和消息显示单元7相连,在收到翻译结果时,首先将翻译结果返回输入文本框单元5,用户在单元5,对翻译结果,做编辑修改后,且再由翻译显示模块7显示修改后的目标文本信息;之后,将修改后的目标文本信息发送给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由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送给对端的即时通讯终端。也就是说,翻译后的目标文本信息并不直接发送,而是经过编辑模块的修正后再发送。 对于即时通讯系统中的任意两个即时通讯终端而言,发送文本信息的可称为本端即时通讯终端,接收文本信息的可称为对端即时通讯终端,本端即时通讯终端与对端即时通讯终端通过互联网相连。在本发明的翻译平台中中,可以在一个即时通讯终端中集成翻译功能,也可以在两个即时通讯终端皆集成翻译功能。也就是说,上面所述的终端应用单元可以仅设置于本端即时通讯终端中、或是仅设置于对端即时通讯终端中,也可以同时设置于本端即时通讯终端和对端即时通讯终端中。 本发明中翻译平台中,任意一个即时通讯终端应用可以采用图1-2所示的结构。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终端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以下几种基本架构:①本端即时通讯终端采用图1所示结构,对端即时通讯终端采用现有即时通讯终端的结构;②本端即时通讯终端采用现有即时通讯终端的结构,对端即时通讯终端采用图1所示结构;③本端即时通讯终端和对端即时通讯终端均采用图12所示的结构,即:每个即时通讯终端都能支持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翻译、以及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翻译。 对于每个采用图1结构的即时通讯终端,还可以进一步设置选择发送设置模块、翻译设置模块、编辑模块等。 基于上述多语言翻译平台,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语言翻译平台方法为:先将原始文本信息翻译为目标文本信息,再发送或显示目标文本信息。 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方式是,本端即时通讯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并将原始文本信息翻译为目标文本信息,之后,将目标文本信息、或目标文本信息和原始文本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对端即时通讯终端。另一种方式是:本端即时通讯终端接收对端即时通讯终端发未的原始文本信息,并将原始文本信息翻译为目标文本信息,之后,将目标文本信息、或目标文本信息和原始文本信息提供给本端用户。 针对上述多语言即时通讯方法的两种实现方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需翻译到的目标语言;相应的,需要选择仅发送或显示目标文本信息,还是同时发送或显示目标文本信息和原始文本信息。 具体来说,是仅发送或显示目标文本信息,还是同时发送或显示原始文本信息和目标文本信息,一般由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中的选择发送设置模块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并且,可以采用标记不同颜色的方式区别原始文本信息以及目标文本信息。 上述多语言翻译平台方法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译具体为:本端应用消息收发单元6,将从所述文本输入单元5获取原始文本信息,发送给服务器,集中处理单元1接收到的文本消息预处理后,发送给分析单元2,分析单元2根据所需翻译到的目标语言,到相应的数据库4中以原始文本信息为索进行查询,获基本翻译信息,然后合成单元3对这些翻译信息进行合成,转发给集成处理单元,由集中处理单元返回给终端应用的消息收发单元6,单元6再将翻译结果传给消息显示单元7进行显示。 这里,分析模块2获取原始文本信息,并根据数据库4中存储的原始文本信息与目标文本信息之间的翻译对照关系,将原始文本信息翻译为目标文本信息的过程,可采用的翻译方式有多种,比如:既可以采用归属于传统派的翻译方式,包括:直接翻译法(DirectlYanslation)、中间语言法(Intei’lingual approach)、转换法(T’ransfer approach、);又可以采用基于类库、归属于现代派的翻译方式. 其中,直接翻译法是指:将原始文本信息中的单词、固定词组或句子直接置换成目标文本信息中的对应成分。 中间语言法是指:先对原始文本信息中的单词、固定词组或句子进行分析,再转换成对所有目标文本信息都适合的一种句法,即:语义表示,并根据语义表示生成任何一种目标文本信息。 转换法是指:采用两种内部表达并按三个阶段进行翻译,第一个阶段把原始文本信息转换成原始文本信息的内部表达,第二阶段把原始文本信息的内部表达转换成目标文本信息的内部表达,第三阶段再根据目标文本信息的内部表达生成目标文本信息。 本发明的多语言即时通讯方法中,当存在多种目标语言可供选择时,在进行查询之前还需先设置要翻译出发语言和的目标语言,之后,分析模块根据设置到相应的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比如:当前设置有英文数据库、日文数据库,如果当前设置的目标语言是英文,则分析模块会以原始文本信息为索在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目标文本信息。通常,可以确定一种语言为默认的目标语言,比如英语,如果没有设置目标语言,则翻译时均翻译为英语。 本发明的多语言翻译平台方法中,在发送目标文本信息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对目标文本信息进行翻译修正的步骤,即: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外语能力对搜索模块最终获得的目标文本信息进行编辑修改,再将修改后的文本信息作为目标文本信息发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第一语言为中文,原始文本信息采用中文编辑;第二语言为英文,目标文本信息采用英文编辑。所述翻译功能在发送消息时由本端即时通讯终端请求服务器翻译完成,所述翻译单元及数据库设置于翻译服务器中,翻译的目标语言设置默认为英文,即:将中文翻译为英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发送方提供翻译功能,接收方不提供翻译功能。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多语言翻译平台,发送文本的本端即时通讯终端采用图1所示的即时通讯终端结构。那么,本端即时通讯终端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为“您好”时,本实施例中多语言翻译平台方法的处理流程为: 步骤11、本地用户通过本端应用的文本输入单元5输入原始文本信息“您好”,并将输入的原始文本信息“您好”发送到消息收发单元6。 步骤12、消息收发单元6将原始文本信息“您好”发送给翻译服务器单元中的集中处理模块1。 步骤13、集中处理单元1对原始文本进行预处理后发送给分析单元2,根据默认的目标语言将中文 翻译到英文。具体为:分析单元2以原始文本信息为索引到数据库4的英文库中进行查询,获得目标文本信息为“hello”,之后将目标文本信息“hello~’发送给合成模块3进行合成,并且,将目标文本信息“hello”发送给集中处理单元1,由集中处理单元返回给终端应用的消息收发单元5,消息收发单元5,将翻译结果发送给对端即时通讯,并发送给消息显示单元7进行显示。 其中,消息收发模块6将“hello”发送给对端及时通通讯之前,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所文本输入框单元5块对翻译结果编辑修改,具体来说,用户根据自身的语言能力,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文本信息进行修改,如果需要,根据翻译文本信息进行修改,之后将修改后的目标文本信息再发送至消息显示模块7进行显示,并由消息收发单元6发送给对端即时通讯。 这里,是选择仅发送“hello”,还是同时发送“您好”和“hello’,,可通过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中的选择发送设置模块预先设置。如果发送两种文本信息,可以通过标记不同颜色的方式区别“您好”与“hello”,如此,使用户能结合两种文字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学习外语的目的。同时,通过聊天记录显示单元7,在本端即时通讯界面的聊天记录显示对话框中显示聊天记录。 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通过互联网将翻译后的“hello”,经由对端即时通讯终端的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发送到聊天记录显示单元7进行显示;此时,对端即时通讯终端的文本输入单元1b可以将输入回复的原始文本信息经由即时消息收发单元2b发送给即时消息收发单元6;并发送至聊天记录显示单元3b显示聊天记录。 同样,当发送方为对端即时通讯终端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和翻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和翻译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和智能翻译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翻译系统和翻译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现有即时通讯终端集成不同语言间翻译功能,由翻译服务器单元对本端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翻译,或对对端用户发来的文本信息进行翻译,从而实现对不同语言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系统进行交流沟通的支持。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