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4500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0575.X

申请日:

1996.11.21

公开号:

CN1158321A

公开日:

1997.09.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8.3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3C12/00; C03C10/14

主分类号:

C03C12/00; C03C10/14

申请人: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刘凤英; 方明虎; 周嶅

地址:

100024北京市朝阳区管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建材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新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采用含有晶核的玻璃利用普通玻璃微珠的成珠工艺成珠,再将成珠的微珠进行核化、结晶处理,即制得高强、耐磨及化学稳定性好的晶化玻璃微珠,其成珠温度为850~1550℃,烧结时间<60分钟,核化、结晶温度为350~1350℃,晶化时间<60分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晶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以含晶核的玻璃或矿物原料制 成其化学成分为:SiO 2  37~84%,Al 2 O 3
2: 5~38%,CaO 4~ 58%,MgO 2~65%,Fe 2 O 3  0.1~36%,FeO 0.1~28%, K 2 O 0.2~10%,Na 2 O 0.3~9%,MnO 0.1~5%,TiO 2  0.03~ 10%,ZrO 2  0~11%,Cr 2 O 3  1.3~14%,F 0~6%,S -2  0~5%, P 2 O 5  0~5%,CuO 0~6%,Li 2 O 0~25%,ZnS 0~6%,所述微 珠粒径为45μm~6mm,晶体含量为30~98%。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晶化玻璃微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利 用普通玻璃微珠的成球工艺成球,成球温度850~1550℃,烧结时间 <60分钟,成球后的微珠投入晶化炉中晶化,核化结晶温度为350~ 1350℃,晶化时间<60分钟,再冷却至40~80℃出炉,即制得所述的晶 化玻璃微珠。

说明书


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微珠。

    玻璃微珠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新型工业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轻工、电子、矿山、煤炭、交通、航运、精密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

    目前作为研磨介质、填充剂及喷丸抛光使用的玻璃微珠均以普通钠钙系玻璃为原料,粒径一般在45μm~6mm之间。仅就研磨介质用玻璃微珠而言,主要应用于轻工、化工、电子等行业中染料、涂料、油墨、油漆、着色剂、药品、食品造纸诸类产品生产中作为研磨介质使用。但是面对一些对研磨介质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性要求更高、更严格的行业,如电子行业、药品食品、造纸等行业,则普通钠钙玻璃微珠就显得不满足要求了。化工部曾组织《研磨介质》调研,调研结果指出,仅作为染料、涂料工业的主要研磨介质——玻璃微珠,国内产品普通存在着强度较低,耐磨能力较差等缺点,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化工产品的质量。因此,高强度、高耐磨的玻璃微珠,已成为应用研磨介质的工业部门的迫切要求。目前,这些行业中有的应用氧化铝球,氧化锆球及玛瑙球作为研磨介质。但是氧化铝球由于受其成型工艺的限制,粒径不能太小,只能在φ10mm以上。而氧化锆球作为一种高级的研磨介质,其理化性能指标相对很高,但其成本相当昂贵,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因此研制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研磨介质用玻璃微珠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在提高研磨介质用玻璃微珠的强度,耐磨性等方面,曾进行过玻璃微珠钢化增强的研究,用钢化的方法,改善普通钠钙系玻璃微珠的理化性能,但效果不理想。

    微晶玻璃是一种以普通玻璃组分为基础,加入晶核剂,经熔融冷却,并在一定温度下经过核化,结晶处理后,具有微晶体和均匀分布的残余玻璃相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如质地致密、无气孔、不透气、不透水、机械强度比一般的玻璃、陶瓷都高得多,抗冲击强度约是普通玻璃的8倍,抗压强度约是普通玻璃的2倍,耐磨性化学稳定性,电性能等均优于普通玻璃。以往微晶玻璃的应用大都作为板材、管材、轴承,机械部件,器皿等使用,目前,尚未见国外对晶化微珠方面研究的报导。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发明一种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以使得该微珠作为研磨介质、填充剂及喷丸抛光使用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含有晶核的玻璃为原料,利用普通玻璃微珠的成珠工艺成珠,再将成珠后的微珠进行核化、结晶处理制成本发明所述的高强、耐磨晶化玻璃微珠。

    附图为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本发明所述的晶化玻璃微珠可由化学原料或矿物料制得,该晶化微珠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为:

    SiO2   37~84%,Al2O3 2.5~38%,CaO   4~58%,

    MgO     2~65%,Fe2O3 0.1~36%,FeO 0.1~28%,

    K2O   0.2~10%,Na2O  0.3~9%, MnO 0.1~5%,

    TiO2 0.03~10%,ZrO2  0~11%,Cr2O3 1.3~14%

    F 0~6%,S-2 0~5%,P2O5 0~5%,CuO 0~6%,

    Li2O 0~25%,ZnS 0~6%

    以上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如附图所示,将制珠所用原料破碎、清洗、干燥、粉磨、筛分、制成<φ8mm颗粒料,将该料投入成球炉中成球,成球温度800~1550℃,成球时间<60分钟,制成的微珠粒径为45μm~6mm,将成球后的微珠放入晶化炉中晶化,核化结晶温度为350~1350℃,晶化时间<60分钟,再冷却至40~80℃出炉,即制得所述晶化微珠,其晶体含量为30~98%。其性能见表1。

                                                 表1    性能    指标容重(g/cm3)    2.5~3.0粒径    45μm 6mm显微硬度(MPa)    60~80抗折强度(MPa)    60~130莫氏硬度(级)    6~8耐酸性(HCl 0.5mol/L,失量%)    0.01耐碱性(NaOH 1mol/L,失重%)    0.01磨损率(%)    <1

    实例一

    取化学组成如下所述的玻璃料制取本发明所述微珠:

    化学组成:SiO2 49%,Al2O3 15.3%,CaO 7.1%,MgO 8.6%,FeO 11.5%,Fe2O3 2.5% RO 6%。

    (注:RO为金属氧化物)

    将上述化学组成之原料破碎至14~18目(标准筛)清洗、烘干与隔离剂(石墨等)混合,投入1240℃成球炉(井式电炉)中,烧结20分钟,成球后进入晶化炉(马弗炉)中晶化,晶化温度为870℃,晶化时间为20分钟,制得的φ0.6~1.0mm晶化微珠成球率达85%以上,体积结晶率达60%以上,性能满足前表1要求。

    实例二

    取向上例相同的原料破碎至18~20目,清洗、烘干后在1230℃的成球炉中烧结15分钟,成球后进入晶化炉,晶化温度600℃,晶化时间为15分钟,再冷却至40~60℃出炉制得晶化微珠,制得的微珠直径φ0.4~0.8mm,成球率达85%以上,体积结晶率>60%,性能满足前表1要求。本发明所述的晶化玻璃微珠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损,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作为研磨介质,填充剂及喷丸抛光使用,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电子、矿山、煤炭、精密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

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化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微珠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采用含有晶核的玻璃利用普通玻璃微珠的成珠工艺成珠,再将成珠的微珠进行核化、结晶处理,即制得高强、耐磨及化学稳定性好的晶化玻璃微珠,其成珠温度为8501550,烧结时间60分钟,核化、结晶温度为3501350,晶化时间60分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玻璃;矿棉或渣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