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3390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88989.0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号:

CN104045162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日:20140624|||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C02F3/34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发明人:

郭萍; 朱昌雄; 田云龙; 叶婧; 李红娜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本发明提供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多种浮叶植物、多种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组合种植净化水体,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来净化污染水质,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
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
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
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5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棵、芦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20棵、南 美天胡荽490-510kg、水葱43-47棵、梭鱼草140-160棵、香蒲20-30棵、鸢尾90-110棵、再力花140-160棵、水菖蒲20-30棵。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叶植物还包括空心菜,所述空心菜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台湾枸杞,所述台湾枸杞的种植量为每亩50-60棵。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香根草,所述香根草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所述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所述AMGR组合菌剂以 腐殖酸为菌剂配料,所述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为:净化水体中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

说明书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华南地区广大农村主要是以塘坝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等自然水体作为饮用水水源。由于华南地区雨水充足,水系发达,养殖污水的任意排放使农村水环境和水源地遭受严重污染,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措施净化污水,而重建水生植被是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意识到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的水体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然而,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水质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而且其自身对营养盐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达到最佳的水质净化效果是水生态修复研究重点之一。但是,现存的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采用单种植株或少数几种植株对污染河流、湖波进行修复,作用时间长,效果不佳,且净化后净化效果数据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
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
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
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
优选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5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棵、芦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
优选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20棵、南美天胡荽490-510kg、水葱43-47棵、梭鱼草140-160棵、香蒲20-30棵、鸢尾90-110棵、再力花140-160棵、水菖蒲20-30棵。
优选地,所述浮叶植物还包括空心菜,所述空心菜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
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台湾枸杞,所述台湾枸杞的种植量为每亩50-60棵。
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香根草,所述香根草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
优选地,所述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所述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优选地,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优选地,在所述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所述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所述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为:净化水体中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多种浮叶植物、多种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组合种植净化水体,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来净化污染水质,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pH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DO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TN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NH3-N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COD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TP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耐热大肠菌群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
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
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
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
各种类植物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种植植物种类


水生植物是构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各成分的净化速度存在差异,本申请人对华南地区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搜集了45科、50多个属、100多种水生植物资源,编写了水生植物资源图谱。对其净化污水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净化污水效果较好的水生植物,并进行了组合试验,得到这些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种植在污染水体中,显著提高了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
优选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5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棵、芦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
进一步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20棵、南美天胡荽490-510kg、水葱43-47棵、梭鱼草140-160棵、香蒲20-30棵、鸢尾90-110棵、再力花140-160棵、水菖蒲20-30棵。
采用这种配比的水生植物的植株种类进行配合种植,净化水质的效果好,且净化所需要的时间短。
为了增加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浮叶植物还包括空心菜,所述空心菜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
为了增加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台湾枸杞,所述台湾枸杞的种植量为每亩50-60棵。
为了增加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香根草,所述香根草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
水生植物种植浮床正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及景观领域,是采用现代农业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是富营养化水体原位修复的经济有效可行的绿色方法,它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同。
采用浮筏种植浮叶植物具有以下优点:(1)活动结构可根据景观或布局需要调整植物种植位置,可将多个竹筏连接起来组合出不同形状;(2)改种或移植植物比较容易,拆卸种植盆更换即可;(3)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选择不同的种植盆;(4)制作简单,原材料来源容易、成本低、环保;(5)种植盆为植物提供充足的种植基质,促进根系的发育,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减轻植食性鱼类对根系的伤害;(6)避免池塘、河涌因暴雨或遇水灾,水位急涨而淹没植物,影响生长的情况;(7)种植筏浮在水中,比较容易进行维护;(8)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线绑有铁丝,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设有加固用的铁钉或钢钉,铁钉或钢钉上设有防脱的倒刺,使得竹筏更为牢固。
优选地,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浮筏的结构具体为:包括浮于水面的浮体,浮体上挂有多个专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容器。浮体作为浮力装置,种植容器为植物提供基质种植土。浮体为竹筏,可为矩形布局,包括围成矩形框的两横摆竹竿和两竖摆竹竿,以及与竖摆竹竿平行排列的多根支撑竹竿;所选用的成材竹笔直无破损,规格统一;两横摆竹竿和两竖摆竹竿首尾搭接,平衡整个竹筏的浮力;竹筏中间用多根支撑竹竿网格式支撑加固,便于种植盆悬挂于其上;两竖摆竹竿直径相差较大,两横摆竹竿最大直径不小于12cm;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卯接或榫接或线绑连接,如塑料带或铁丝或不锈钢丝或木块等,为了使竹筏更为牢固,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设有加固用的铁钉或钢钉,铁钉或钢钉上设有防脱的倒刺。种植容器为塑料容器,底部有多个细孔,利于水分的渗透和根系向水中生长。种植容器能更好的保护根系的生长和减轻植食性鱼类对根系的损害。种植容器的平面布局位置及沉水深度根据水生植物的株型大小,植株形态,生长快慢和景观效果的情况合理调整。为了种植浮叶植物,所用种植容器为种植吊盆,种植吊盆包含种植盆、吊绳和塑料钩扣,方便种植吊盆平稳悬挂于竹筏上。
为了使水体均匀得到净化,优选地,各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微生物是最活跃的生物净化因子,特别是一些特殊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作用更是十分显著。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的微生物,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环境形成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在降解污染物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使它成为生物修复技术开发中的主角,被誉为大自然天然的清洁工。微生物由于自身的生理特性,可以通过自发的或人为的遗传、变异等生物过程适应环境的变化,使之能以各种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为 营养源,通过吸收、代谢等一系列反应,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无机物。因而,在生物圈中微生物充当着分解者的角色。大约90%的陆地生产者都要通过分解者作用最终形成无机物归还大地。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因此,为了增加水质的净化效果,优选地,在所述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以达到不同生态位水生植物与微生物优势互补的净化效果,植物与微生物水体协同增强净化,水体净化效果非常好。
具体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所述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所述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为:净化水体中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所用的AMGR组合菌体的组成如表2所示。
表2 AMGR组合菌剂的组成

菌种代号种属功能拉丁名A(亚-C-3)枯草芽孢杆菌亚硝化菌Bacillus subtilisM(氨-4)枯草芽孢杆菌氨化菌Bacillus subtilisG(硝-3)门多萨假单胞菌硝化菌Pseudomonas mendocinaR(反-5)类产碱假单胞菌反硝化菌Pseudomonas pseudoalealigenes

AMGR组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菌体之间的比例同申请号为201210008762.7实施例1,腐殖酸的作用是菌种吸附剂,其添加量按常规菌体的数目进行添加。
采用AMGR组合菌剂,并且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做为菌剂配料,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至净化水体的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结合净化水体中的植株,达到了不同生态位水生植物的净化,植物与微生物水体协同增强净化,水体净化效果非常好。
实施例1-5中,TP为总磷含量;TN为总氮含量;COD为化学需氧量;NH3-N为氨氮含量;DO为溶解氧含量;各数据测定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测定的化学指标及测定方法

实施例1
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四队的选择了2亩地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50kg、水罂粟100棵和睡莲25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3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100棵、灯芯草5丛、风车草50棵、芦苇75棵、美人蕉200棵、南美天胡荽500kg、水葱45棵、梭鱼草150棵、香蒲25棵、鸢尾100棵、再力花150棵、水菖蒲25棵;
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种植植物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
监测数据如图1-7所示,检测1-13个月,每个月测试一次。从图1-3可以看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污染时水体中的耐热大肠菌群的含量为45000CFU/L,而种植植株后,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第1个月检测时就已经达到地表Ⅳ类标准;从图4中可以看出,NH3-N在6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从图5中可以看出,COD在8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从图6中可以看出,TP在10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上述数据表明,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Ⅲ或Ⅳ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52.1%、50.8%、68.2%。净化速度快,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
实施例2
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四队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kg、水罂粟80棵、睡莲20棵和空心菜8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5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120棵、灯芯草6丛、风车草60棵、芦苇80棵、美人蕉250棵、南美天胡荽550kg、 水葱50棵、梭鱼草200棵、香蒲30棵、鸢尾120棵、再力花200棵、水菖蒲30棵、台湾枸杞60棵;
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种植植物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
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Ⅳ类标准;NH3-N在6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COD在7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TP在8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Ⅲ或Ⅳ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53.0%、51.8%、69.1%。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
实施例3
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三队的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55kg、水罂粟150棵、睡莲30棵和空心菜12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4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棵、灯芯草4丛、风车草40棵、芦苇70棵、美人蕉150棵、南美天胡荽450kg、 水葱40棵、梭鱼草100棵、香蒲20棵、鸢尾80棵、再力花100棵、水菖蒲20棵、台湾枸杞50棵、香根草80棵;
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再力花以及香根草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种植植物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
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Ⅳ类标准;NH3-N在5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COD在6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TP在7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Ⅲ或Ⅳ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53.7%、52.1%、69.8%。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
实施例4
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三队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kg、水罂粟100棵、睡莲23棵和空心菜10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棵、灯芯草5丛、风车草48棵、芦苇72棵、美人蕉180棵、南美天胡荽490kg、水葱43棵、梭鱼草140棵、香蒲20棵、鸢尾90棵、再力花120棵、水菖蒲25棵、台湾枸杞60棵、香根草120棵;
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再力花以及香根草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在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至净化水体的微生物浓度达到1.5×105个/ml;
种植植物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
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Ⅳ类标准;NH3-N在4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COD在3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TP在4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Ⅲ或Ⅳ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65.7%、59.1%、78.8%。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
实施例5
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三队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52kg、水罂粟130棵、泰国慈姑12棵、睡莲26棵和空心菜10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kg;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115棵、灯芯草5丛、风车草53棵、芦苇77棵、美人蕉220棵、南美天胡荽510kg、水葱47棵、梭鱼草160棵、香蒲30棵、鸢尾110棵、再力花160棵、水菖蒲30棵、台湾枸杞60棵、香根草100棵;
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再力花以及香根草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
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
在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至净化水体的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个/ml;
种植植物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
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Ⅳ类标准;NH3-N在4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 类标准;COD在3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TP在4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Ⅲ或Ⅳ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Ⅲ或Ⅳ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67.2%、60.0%、80.2%。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多种浮叶植物、多种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组合种植净化水体,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来净化污染水质,达到不同生态位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同时结合微生物净化,植物与微生物水体协同净化水质,水体生态净化效果非常好。NH3-N、TP、TN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去除,COD也获得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农村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实现了示范区域养猪场超劣V类排放的废水主要污染物达到IV-V类地表水的排放标准,水源主要污染负荷至少削减20%,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5162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5162A21申请号201410288989022申请日20140624C02F3/32200601C02F3/3420060171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地址10000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72发明人郭萍朱昌雄田云龙叶婧李红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代理人吴开磊54发明名称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

2、睡莲;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本发明提供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多种浮叶植物、多种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组合种植净化水体,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来净化污染水质,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5162。

3、ACN104045162A1/1页21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50KG;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棵、芦。

4、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20棵、南美天胡荽490510KG、水葱4347棵、梭鱼草140160棵、香蒲2030棵、鸢尾90。

5、110棵、再力花140160棵、水菖蒲2030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叶植物还包括空心菜,所述空心菜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台湾枸杞,所述台湾枸杞的种植量为每亩5060棵。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香根草,所述香根草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所述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8根据权利。

6、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所述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所述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为净化水体中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权利要求书CN104045162A1/9页3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背景技术0002华南地区广大农村主要是以塘坝地表水或浅层地。

7、下水等自然水体作为饮用水水源。由于华南地区雨水充足,水系发达,养殖污水的任意排放使农村水环境和水源地遭受严重污染,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0003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措施净化污水,而重建水生植被是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意识到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的水体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然而,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水质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而且其自身对营养盐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达到最佳的水质净化效果是水生态修复研究重点之一。但是,现存的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采用单种植株或少数几种植株对污染河流、湖波进行修复,作用时间长,效果不佳,且。

8、净化后净化效果数据不稳定。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000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0006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0007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0008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0009优选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0010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50KG;001。

9、1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棵、芦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0012优选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0013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0014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20棵、南美天胡荽490510KG。

10、、水葱4347棵、梭鱼草140160棵、香蒲2030棵、鸢尾90110棵、再力花140160棵、水菖蒲2030棵。0015优选地,所述浮叶植物还包括空心菜,所述空心菜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说明书CN104045162A2/9页40016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台湾枸杞,所述台湾枸杞的种植量为每亩5060棵。0017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香根草,所述香根草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0018优选地,所述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所述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019优选地,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020优选地,在所述净化。

11、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0021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所述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所述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为净化水体中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00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多种浮叶植物、多种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组合种植净化水体,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来净化污染水质,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附图说明0023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PH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002。

12、4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DO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0025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TN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0026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NH3N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0027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COD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0028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TP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0029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耐热大肠菌群检测数据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31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0032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0033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

13、;0034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0035各种类植物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0036表1种植植物种类0037说明书CN104045162A3/9页500380039水生植物是构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各成分的净化速度存在差异,本申请人对华南地区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搜集了45科、50多个属、100多种水生植物资源,编写了水生植物资源图谱。对其净化污水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净化污水效果较好的水生植物,并进行了组合试验,得到这些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种植在污染水体中,显著提高了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

14、的能力;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0040优选地,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0041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50KG;0042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棵、芦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0043进一步地,按净。

15、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说明书CN104045162A4/9页6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0044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0045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20棵、南美天胡荽490510KG、水葱4347棵、梭鱼草140160棵、香蒲2030棵、鸢尾90110棵、再力花140160棵、水菖蒲2030棵。0046采用这种配比的水生植物的植株种类进行配合种植,净化水质的效果好,且净化所需要的时间短。0047为了增加净化效果,优选地,所。

16、述浮叶植物还包括空心菜,所述空心菜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0048为了增加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台湾枸杞,所述台湾枸杞的种植量为每亩5060棵。0049为了增加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还包括香根草,所述香根草的种植量为每亩80120棵。0050水生植物种植浮床正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及景观领域,是采用现代农业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是富营养化水体原位修复的经济有效可行的绿色方法,它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同。0051采用浮筏种植浮叶植物具有以下优点1活动结构可根据景观或布局需要调整植物种植位置,可将多个竹筏连接起来组合出不同形状;2。

17、改种或移植植物比较容易,拆卸种植盆更换即可;3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选择不同的种植盆;4制作简单,原材料来源容易、成本低、环保;5种植盆为植物提供充足的种植基质,促进根系的发育,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减轻植食性鱼类对根系的伤害;6避免池塘、河涌因暴雨或遇水灾,水位急涨而淹没植物,影响生长的情况;7种植筏浮在水中,比较容易进行维护;8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线绑有铁丝,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设有加固用的铁钉或钢钉,铁钉或钢钉上设有防脱的倒刺,使得竹筏更为牢固。0052优选地,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053浮筏的结构具体为包括。

18、浮于水面的浮体,浮体上挂有多个专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容器。浮体作为浮力装置,种植容器为植物提供基质种植土。浮体为竹筏,可为矩形布局,包括围成矩形框的两横摆竹竿和两竖摆竹竿,以及与竖摆竹竿平行排列的多根支撑竹竿;所选用的成材竹笔直无破损,规格统一;两横摆竹竿和两竖摆竹竿首尾搭接,平衡整个竹筏的浮力;竹筏中间用多根支撑竹竿网格式支撑加固,便于种植盆悬挂于其上;两竖摆竹竿直径相差较大,两横摆竹竿最大直径不小于12CM;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卯接或榫接或线绑连接,如塑料带或铁丝或不锈钢丝或木块等,为了使竹筏更为牢固,竖摆竹竿、支撑竹竿与横摆竹竿之间设有加固用的铁钉或钢钉,铁钉或钢钉上设有防。

19、脱的倒刺。种植容器为塑料容器,底部有多个细孔,利于水分的渗透和根系向水中生长。种植容器能更好的保护根系的生长和减轻植食性鱼类对根系的损害。种植容器的平面布局位置及沉水深度根据水生植物的株型大小,植株形态,生长快慢和景观效果的情况合理调整。为了种植浮叶植物,所用种植容器为种植吊盆,种植吊盆包含种植盆、吊绳和塑料钩扣,方便种植吊盆平稳悬挂于竹筏上。说明书CN104045162A5/9页70054为了使水体均匀得到净化,优选地,各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055微生物是最活跃的生物净化因子,特别是一些特殊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作用更是十分显著。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的微生物,对千变万化。

20、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环境形成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在降解污染物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使它成为生物修复技术开发中的主角,被誉为大自然天然的清洁工。微生物由于自身的生理特性,可以通过自发的或人为的遗传、变异等生物过程适应环境的变化,使之能以各种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通过吸收、代谢等一系列反应,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无机物。因而,在生物圈中微生物充当着分解者的角色。大约90的陆地生产者都要通过分解者作用最终形成无机物归还大地。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因此,为了增加水质的净化效果,优选地,在所述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以达到不同生态位水生植。

21、物与微生物优势互补的净化效果,植物与微生物水体协同增强净化,水体净化效果非常好。0056具体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所述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所述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为净化水体中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所用的AMGR组合菌体的组成如表2所示。0057表2AMGR组合菌剂的组成0058菌种代号种属功能拉丁名A亚C3枯草芽孢杆菌亚硝化菌BACILLUSSUBTILISM氨4枯草芽孢杆菌氨化菌BACILLUSSUBTILISG硝3门多萨假单胞菌硝化菌PSEUDOMONASMENDOCINAR反5类产碱假单胞菌反硝化菌PSEUDOMONASPSEUDO。

22、ALEALIGENES0059AMGR组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菌体之间的比例同申请号为2012100087627实施例1,腐殖酸的作用是菌种吸附剂,其添加量按常规菌体的数目进行添加。0060采用AMGR组合菌剂,并且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做为菌剂配料,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至净化水体的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15105个/ML,结合净化水体中的植株,达到了不同生态位水生植物的净化,植物与微生物水体协同增强净化,水体净化效果非常好。0061实施例15中,TP为总磷含量;TN为总氮含量;COD为化学需氧量;NH3N为氨氮含量;DO为溶解氧含量;各数据测定方法如表3所示。0062表3测定的化学指标及。

23、测定方法0063说明书CN104045162A6/9页80064实施例10065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四队的选择了2亩地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50KG、水罂粟100棵和睡莲25棵;0066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30KG;0067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100棵、灯芯草5丛、风车草50棵、芦苇75棵、美人蕉200棵、南美天胡荽500KG、水葱45棵、梭鱼草150棵、香蒲25棵、鸢尾100棵、再力花150棵、水菖蒲25棵;0068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

24、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069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070种植植物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0071监测数据如图17所示,检测113个月,每个月测试一次。从图13可以看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污染时水体中的耐热大肠菌群的含量为45000CFU/L,而种植植株后,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第1个月检测时就已经达到地表类标准;从图4中可以看出,NH3N在6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从图5中可以。

25、看出,COD在8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从图6中可以看出,TP在10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上述数据表明,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或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521、508、682。净化速度快,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0072实施例20073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四队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说明书CN104045162A7/9页9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KG、水罂粟80棵、睡莲20棵和空心菜80棵;0074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

26、量为50KG;0075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120棵、灯芯草6丛、风车草60棵、芦苇80棵、美人蕉250棵、南美天胡荽550KG、水葱50棵、梭鱼草200棵、香蒲30棵、鸢尾120棵、再力花200棵、水菖蒲30棵、台湾枸杞60棵;0076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以及再力花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077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078种植植物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

27、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0079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类标准;NH3N在6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COD在7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TP在8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或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530、518、691。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0080实施例30081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三队的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

28、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55KG、水罂粟150棵、睡莲30棵和空心菜120棵;0082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40KG;0083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棵、灯芯草4丛、风车草40棵、芦苇70棵、美人蕉150棵、南美天胡荽450KG、水葱40棵、梭鱼草100棵、香蒲20棵、鸢尾80棵、再力花100棵、水菖蒲20棵、台湾枸杞50棵、香根草80棵;0084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再力花以及香根草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085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086种植植物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

29、,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0087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类标准;NH3N在5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COD在6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TP在7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或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537、521、6。

30、98。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0088实施例4说明书CN104045162A8/9页100089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三队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KG、水罂粟100棵、睡莲23棵和空心菜100棵;0090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10KG;0091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棵、灯芯草5丛、风车草48棵、芦苇72棵、美人蕉180棵、南美天胡荽490KG、水葱43棵、梭鱼草140棵、香蒲20棵、鸢尾90棵、再力花120棵、水菖蒲25棵、台湾枸杞60棵、香根草120棵;0092浮叶植物种植。

31、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再力花以及香根草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093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094在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A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至净化水体的微生物浓度达到15105个/ML;0095种植植物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0096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

32、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类标准;NH3N在4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COD在3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TP在4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或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657、591、788。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0097实施例50098在广东惠州潼侨镇新华农三队选择了2亩地的鱼塘种植植株,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52KG、水罂粟。

33、130棵、泰国慈姑12棵、睡莲26棵和空心菜100棵;0099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KG;0100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115棵、灯芯草5丛、风车草53棵、芦苇77棵、美人蕉220棵、南美天胡荽510KG、水葱47棵、梭鱼草160棵、香蒲30棵、鸢尾110棵、再力花160棵、水菖蒲30棵、台湾枸杞60棵、香根草100棵;0101浮叶植物种植在浮筏上,浮筏放置在水体上;美人蕉、南美天胡荽、鸢尾、再力花以及香根草种植在水体岸边;其余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0102各种类植物植株均匀种植;0103在净化水体中添加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为AMGR组合菌剂,A。

34、MGR组合菌剂以腐殖酸为菌剂配料,AMGR组合菌剂的用量至净化水体的微生物浓度达到05105个/ML;0104种植植物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后,进行水体观察以及水体指标的检测,发现,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净化了养殖污水,植物按这种数量说明书CN104045162A109/9页11进行种植时,可以显著提高鱼塘生态环境吸纳消解污水的能力;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0105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监测数据显示,PH、DO、TN在2个月就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耐热大肠菌群在第1个月检测时达到地表类标准;NH3N在4个月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COD在3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

35、地表或类标准;TP在4个月后也稳定达到了地表或类标准。种植植物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逐渐减低,至种植2个月时,PH、DO、TN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达到地表或类标准,并且水塘水体COD、NH3N、TP分别降低了672、600、802。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达到的净化效果稳定。010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多种浮叶植物、多种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组合种植净化水体,通过水生植物的沉淀、过滤以及与植物根部的联合作用来净化污染水质,达到不同生态位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水质比种植植物前明显变清澈了;同时结合微生物净化,植物与微生物水体协同净化水质,水体生态净化效果非常好。NH3N、TP。

36、、TN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去除,COD也获得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农村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实现了示范区域养猪场超劣V类排放的废水主要污染物达到IVV类地表水的排放标准,水源主要污染负荷至少削减20,2个月即将污染水源部分检测指标转变为达标的水质,半年后全部指标基本达标,净化时间短,净化效果好,且净化达到的效果稳定。010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45162A111/4页12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45162A122/4页13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45162A133/4页1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45162A144/4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45162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