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波材料.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33492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75414.6

申请日:

2012.08.03

公开号:

CN102821588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5K 9/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1061号中投国际商务中心A栋18B变更后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中区高新中一道9号软件大厦2楼登记生效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9/00申请日:20120803|||公开

IPC分类号:

H05K9/00

主分类号:

H05K9/00

申请人: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若鹏; 赵治亚; 寇超锋; 何嘉威

地址: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1061号中投国际商务中心A栋18B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包括至少一个材料片层,每个所述材料片层包括三层基板,所述基板由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每层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基板单元,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线宽不完全相同的空心环形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至少两个共中心点且大小不同的空心环或者带开口的空心环;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互补。具有上述结构的吸波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至少一个材料片层, 每个所述材料片层包括三层 基板, 所述基板由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 每层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基 板单元, 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 ;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 微结构为线宽不完全相同的空心环形结构 ; 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 属微结构为至少两个共中心点且大小不同的空心环或者带开口的空心环 ; 在所述第三基板 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 互补。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有多个 空心环形结构, 且多个空心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中心点对称分布。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空心环形结构的 外圈尺寸相同。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圆形环。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环。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开口的空心环上设置 的开口相对于空心环的中心点对称分布。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造微结构由导电材料 制成。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银、 铜、 ITO、 石墨或者碳纳米管制成。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为陶瓷材料、 FR-4、 F4B、 树脂基复合材料、 铁电材料、 铁氧材料、 铁磁材料或者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 电镀、 钻刻、 光刻、 电子刻或离子刻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说明书


一种吸波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人工电磁材料,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在具有较好吸波性能 的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机场, 飞机航班 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 ; 在医院, 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 治理电磁污染, 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 已成为材料 科学的一大课题。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有效吸收入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 它通过材料 的各种不同的损耗机制将入射电磁波转化成热能或者是其它能量形式而达到吸波的目的。 吸波材料有结构型和涂覆型, 前者主要是尖劈形、 泡沫形、 平板形等, 后者由粘结剂、 吸收剂 复合而成。
     人工电磁材料, 是一种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响应的新型人工合成材料, 由基板和附 着在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组成。 由于人造微结构通常是由导电材料排布成的具有一定几何 图案的结构, 因此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响应, 从而使超材料整体体现出不同于基板的电磁特
     性, 例如介电常数 ε 和磁导率 μ 不同, 根据折射率公式可知, 折射率 n 也不同。人工电磁材料成为吸波材料研究的新方向。通过设计特殊的人造微结构, 可以得到能够宽频 吸波的材料, 而且改变人造微结构的尺寸和形状, 就能改变其吸波频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设计一种吸波材料, 该吸波材料是具有较好吸波 性能的人工电磁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构造一种吸波材料, 包括至少一个 材料片层, 每个所述材料片层包括三层基板, 所述基板由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和第三基板, 每层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基板单元, 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 ;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线宽不完全相同的空心环形结构 ; 在所述第 二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至少两个共中心点且大小不同的空心环 或者带开口的空心环 ; 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与所述第二 基板的基板单元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互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有多个空心环形结构, 且多个空心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中心点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空心环形结构的外圈尺寸相同。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圆形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带开口的空心环上设置的开口相对于空心环的中心点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人造微结构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银、 铜、 ITO(Indium Tin Oxide, 铟锡氧化物) 、 石墨或者碳纳米管制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板为陶瓷材料、 FR-4(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 F4B(聚四氟乙烯玻璃布) 、 树脂基复合材料、 铁电材料、 铁氧材料、 铁磁材料或者环氧玻璃布 层压板。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 电镀、 钻刻、 光刻、 电子刻 或离子刻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实施本发明,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具有上述结构的吸波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 图 1 是实施例中的吸波材料的前视图 ; 图 2 是图 1 中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中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附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1 中第三基板的上表面附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 图 5 是图 1 中的吸波材料其 S11 特性仿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波材料, 如图 1 所示, 包括一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 当然也可 以包括多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 当具有多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时, 相邻人工电磁材料片层 沿垂直于其上下表面的方向可以通过机械连接、 焊接或者在相邻的人工电磁材料片层之间 填充可连接二者的物质将两者粘合等方式组装成一体。图 1 中所示的人工电磁材料片层包 括三层基板, 三层基板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 1、 第二基板 2 和第三基板 3, 每层基板上附 着有人造微结构, 如图 1 中 4、 5 和 6 所示, 相邻基板通过粘结剂粘合为一体, 当然也可以通 过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组装成一体。每层基板被虚拟地划分为至少一个基板单元, 每 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第三基板 3 下表面的金属片 7 等效为吸波材料实 际应用时所附着的金属表面, 例如吸波材料附着的飞机外壳表面、 导弹外壳表面等 ; 当然如 果吸波材料应用的装置表面为非金属外壳表面, 则可直接在吸波材料第三基板 3 下表面附 着一层金属层即可。
     如图 2 所示, 第一基板 1 被虚拟地划分为 49 个基板单元, 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 附着一个空心圆形金属环, 空心圆形金属环相对于第一基板 1 的中心对称分布, 空心圆形 金属环的线宽不完全相同, 空心圆形金属环的线宽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 ; 其中, 金属环的 数量不限于 49 个, 也可以为其他不同的数量, 同时空心环不限于空心圆形环, 也可以为空 心多边形环, 线宽的变化规律也可以是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图 2 中的空心圆形金属环 的外圈尺寸相同, 线宽不同的空心圆形金属环其内圈尺寸不同。
     图 3 所示的第二基板 2 上包括一个基板单元, 该基板单元上附着一个人造微结 构 5, 该人造微结构包括四个共圆心的空心圆形环, 其中位于内圈的两个空心圆形环为封闭环, 位于外圈的两个空心圆形环为各包含四个开口的开口环, 四个开口均匀分布在空心环 上。 当然人造微结构 5 对应的空心环不限于空心圆形环, 也可以为空心多边形环 ; 开口环上 的开口数量不限于四个 ; 空心环与带开口的空心环可以依次交错分布也可以多个空心环与 多个开口环嵌套分布。
     如图 4 所示的第三基板 3 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形状 6 与第二基板 2 上附着的金属 微结构形状 5 互补, 即第二基板 2 的上表面附着金属微结构的地方在第三基板 3 的上表面 对应的位置上不附着金属微结构、 第二基板 2 的上表面没有附着金属微结构的地方在第三 基板 3 的上表面对应的地方附上金属微结构。
     金属微结构由铜线制成, 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导电材料比如银、 ITO、 石墨或者碳 纳米管等。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的方式附着在对应的基板上, 当然也可以采用电镀、 钻刻、 光刻、 离子刻等方式附着在对应的基板上。
     基板的材质选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当然也可以为陶瓷材料、 FR-4、 F4B、 树脂基复 合材料、 铁电材料、 铁氧材料或者铁磁材料等。
     图 5 为 具 有 上 述 结 构 的 吸 波 材 料 其 S11 特 性 仿 真 示 意 图, 由 图 5 可 知, 2.166GHz~8.445GHz 频段内, S11 较小 ; 由于在第三基板 3 的下表面附着铜片 7, 所以 S21 一般 在 -100dB 以下, 由于 S11 和 S21 的值在 2.166GHz~8.445GHz 频段内都比较小, 所以该吸波材 料在上述频段内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通过改变介质基板中基板的层数、 人造微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进一步调整吸波 材料的吸波频段, 使其满足特定频段对吸波特性的需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变 形, 比如各基板的基板单元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既可以如 图 2 所示以矩形阵列排布, 也可以以圆形或者其他形式阵列排布, 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之内。

一种吸波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吸波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吸波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吸波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波材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15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2 1 5 8 8 A *CN102821588A* (21)申请号 201210275414.6 (22)申请日 2012.08.03 H05K 9/00(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 1061号中投国际商务中心A栋18B (72)发明人刘若鹏 赵治亚 寇超锋 何嘉威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吸波材料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包括至少一个材 料片层,每个所述材料片层包括三层基板,所述基 板。

2、由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 板,每层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基板单元,每个基板单 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 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线宽不完全相同的 空心环形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 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至少两个共中心点且大 小不同的空心环或者带开口的空心环;在所述第 三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与 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互 补。具有上述结构的吸波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 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

3、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材料片层,每个所述材料片层包括三层 基板,所述基板由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每层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基 板单元,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 微结构为线宽不完全相同的空心环形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 属微结构为至少两个共中心点且大小不同的空心环或者带开口的空心环;在所述第三基板 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板单元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 互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有多个 空心。

4、环形结构,且多个空心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中心点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空心环形结构的 外圈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圆形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开口的空心环上设置 的开口相对于空心环的中心点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由导电材料 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银、铜、 ITO、。

5、石墨或者碳纳米管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陶瓷材料、FR-4、 F4B、树脂基复合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铁磁材料或者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 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1588 A 1/3页 3 一种吸波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具有较好吸波性能 的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机场,飞机航班 因电。

6、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治理电磁污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 科学的一大课题。 0003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有效吸收入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它通过材料 的各种不同的损耗机制将入射电磁波转化成热能或者是其它能量形式而达到吸波的目的。 吸波材料有结构型和涂覆型,前者主要是尖劈形、泡沫形、平板形等,后者由粘结剂、吸收剂 复合而成。 0004 人工电磁材料,是一种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响应的新型人工合成材料,由基板和附 着在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组成。由于人造微结构通常是由导电材料排布成的具有一定几何 图案的。

7、结构,因此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响应,从而使超材料整体体现出不同于基板的电磁特 性,例如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不同,根据折射率公式可知,折射率n也不同。人 工电磁材料成为吸波材料研究的新方向。通过设计特殊的人造微结构,可以得到能够宽频 吸波的材料,而且改变人造微结构的尺寸和形状,就能改变其吸波频段。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是具有较好吸波 性能的人工电磁材料。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吸波材料,包括至少一个 材料片层,每个所述材料片层包括三层基板,所述基板由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和第三基板,每层基板包括至少一个。

8、基板单元,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有金属微结构;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线宽不完全相同的空心环形结构;在所述第 二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为至少两个共中心点且大小不同的空心环 或者带开口的空心环;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板单元的上表面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与所述第二 基板的基板单元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互补。 0007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有多个空心环形结构, 且多个空心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中心点对称分布。 0008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空心环形结构的外圈尺寸相同。 0009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圆。

9、形环。 001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环。 0011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开口的空心环上设置的开口相对于空心环的 说 明 书CN 102821588 A 2/3页 4 中心点对称分布。 001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由导电材料制成。 0013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银、铜、ITO(Indium Tin Oxide, 铟锡氧化物)、石墨或者碳纳米管制成。 0014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为陶瓷材料、FR-4(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F4B(聚四氟乙烯玻璃布)、树脂基复合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铁磁材料或。

10、者环氧玻璃布 层压板。 001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 或离子刻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0016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上述结构的吸波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特性。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8 图1是实施例中的吸波材料的前视图; 0019 图2是图1中第一基板的上表面附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1中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附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1中第三基板的上表面附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1中的吸波材料其S 11 特性仿真示意图。 具体。

11、实施方式 002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波材料,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当然也可 以包括多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当具有多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时,相邻人工电磁材料片层 沿垂直于其上下表面的方向可以通过机械连接、焊接或者在相邻的人工电磁材料片层之间 填充可连接二者的物质将两者粘合等方式组装成一体。图1中所示的人工电磁材料片层包 括三层基板,三层基板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和第三基板3,每层基板上附 着有人造微结构,如图1中4、5和6所示,相邻基板通过粘结剂粘合为一体,当然也可以通 过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组装成一体。每层基板被虚拟地划分为至少一个基板单元,每 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

12、附着有金属微结构。第三基板3下表面的金属片7等效为吸波材料实 际应用时所附着的金属表面,例如吸波材料附着的飞机外壳表面、导弹外壳表面等;当然如 果吸波材料应用的装置表面为非金属外壳表面,则可直接在吸波材料第三基板3下表面附 着一层金属层即可。 0024 如图2所示,第一基板1被虚拟地划分为49个基板单元,每个基板单元的上表面 附着一个空心圆形金属环,空心圆形金属环相对于第一基板1的中心对称分布,空心圆形 金属环的线宽不完全相同,空心圆形金属环的线宽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其中,金属环的 数量不限于49个,也可以为其他不同的数量,同时空心环不限于空心圆形环,也可以为空 心多边形环,线宽的变化规律也。

13、可以是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图2中的空心圆形金属环 的外圈尺寸相同,线宽不同的空心圆形金属环其内圈尺寸不同。 0025 图3所示的第二基板2上包括一个基板单元,该基板单元上附着一个人造微结 构5,该人造微结构包括四个共圆心的空心圆形环,其中位于内圈的两个空心圆形环为封闭 说 明 书CN 102821588 A 3/3页 5 环,位于外圈的两个空心圆形环为各包含四个开口的开口环,四个开口均匀分布在空心环 上。当然人造微结构5对应的空心环不限于空心圆形环,也可以为空心多边形环;开口环上 的开口数量不限于四个;空心环与带开口的空心环可以依次交错分布也可以多个空心环与 多个开口环嵌套分布。 0026 。

14、如图4所示的第三基板3上附着的金属微结构形状6与第二基板2上附着的金属 微结构形状5互补,即第二基板2的上表面附着金属微结构的地方在第三基板3的上表面 对应的位置上不附着金属微结构、第二基板2的上表面没有附着金属微结构的地方在第三 基板3的上表面对应的地方附上金属微结构。 0027 金属微结构由铜线制成,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导电材料比如银、ITO、石墨或者碳 纳米管等。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的方式附着在对应的基板上,当然也可以采用电镀、钻刻、 光刻、离子刻等方式附着在对应的基板上。 0028 基板的材质选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当然也可以为陶瓷材料、FR-4、F4B、树脂基复 合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

15、或者铁磁材料等。 0029 图5为具有上述结构的吸波材料其S 11 特性仿真示意图,由图5可知, 2.166GHz8.445GHz频段内,S 11 较小;由于在第三基板3的下表面附着铜片7,所以S 21 一般 在-100dB以下,由于S 11 和S 21 的值在2.166GHz8.445GHz频段内都比较小,所以该吸波材 料在上述频段内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0030 通过改变介质基板中基板的层数、人造微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进一步调整吸波 材料的吸波频段,使其满足特定频段对吸波特性的需求。 003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变 形,比如各基板的基板单元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既可以如 图2所示以矩形阵列排布,也可以以圆形或者其他形式阵列排布,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21588 A 1/3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1588 A 2/3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1588 A 3/3页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158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