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292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 N 1 0 2 8 3 2 9 2 4 A *CN102832924A* (21)申请号 201210336659.5 (22)申请日 2012.09.12 H03K 19/0185(2006.01) (71)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 究所 地址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 号 (72)发明人俞宙 胡刚毅 魏亚峰 李儒章 陈光炳 徐学良 王育新 付东兵 (54) 发明名称 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 它包括一个非。
2、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一个 MOSFET开关驱动电路和一个输出匹配网络。本 发明通过将有源晶体振荡器输出的弱驱动方波信 号,经过非交叠逻辑时序处理,变为MOSFET的栅 极控制信号,通过匹配网络的电阻分压,使负载的 两端分别得到LVDS标准的高电平1.4V和低电平 1.0V的电压方波信号,因此本发明电路的输出功 率高,且电路的可靠性高;本发明电路只有一正 一负的两个输出端,只用2根连接线就可实现对 多路LVDS接收器的并行方波驱动,使用简便。本 发明适用于多路LVDS接收器电路的同时并联高 速方波驱动领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含有: 一个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有源晶体振荡器U4、非门U1A、非门U1B、非门 U1C、与非门U2A、与非门U2B、驱动器U3A和驱动器U3B, 其中,U4的方波输出分别接U1A的输入和U2B的输入端B2,U1A的输出接U2A的输入 端A1,U2A的输出接U1B的输入且接到U2B的输入端A2,U2B的输出接U1C的输入且接到 U2A的输入端B1,U1B的输出接U3A的输入,U1C的输出接U3B的输入,U3A的输出为非交叠 方波。
4、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输出正信号U out+ ,U3B的输出为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 路的控制负输出信号U out- ;和 一个MOSFET驱动开关电路,包括N型功率MOSFET M1、N型功率MOSFET M2、N型功率 MOSFET M3、N型功率MOSFET M4, 其中,M1的漏极接2.4V电源,M1的源极和M2的漏极并联且与电阻R1相接,M2的源极 接地,M2的漏极和M1的源极并联且与电阻R1相接,M3的源极接地,M3的漏极和M4的源极 并联且与电阻R2相接,M4的漏极接2.4V电源,M4的源极和M3的漏极并联且与电阻R2相 接,M1和M3的栅极并联且与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
5、控制输出正信号U out+ 相接,M2 和M4的栅极并联接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输出负信号U out- ;和 一个输出匹配网络,包括:电阻R1、电阻R2, 其中,R1的一端分别接M1的源极和M2的漏极,R1的另一端为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 动电路的输出正端V out+ ,且与负载相接,R2的一端接M4的源极和M3的漏极,R1的另一端为 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出负端V out- ,且与负载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晶体振 荡器U4为常规有源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为CMOS电平,输出频率小于10MHz。 3.根据权利要求。
6、1所述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门U1A、 非门U1B、非门U1C均为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uments的SN74AHCT04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非门 U2A、与非门U2B均为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uments的SN74AHCT00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 U3A、驱动器U3B为美国美信Maxim公司的MAX627MOSFET栅极驱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 M1、。
7、M2、M3、M4为美国IR公司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IRF7413,其导通电阻在V GS 为5V下的 最大值为0.018,持续漏极电流为13A。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2924 A 1/4页 3 大功率 LVDS 方波信号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 动电路。它直接应用的领域是多路LVDS接收器电路的同时并联高速驱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数字信号电平标准领域,存在多种协议标准,如单端的TTL、CMOS电平,差分 ECL、LVDS电平等,由于LVDS信号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因此LVDS电平协议标。
8、准在高 速数据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LVDS接口IEEE标准中的IEEE Std 1596规定:LVDS信号接 收器终端负载设计要为差分100,逻辑高电平为1.4V,逻辑低电平为1.0V。因此一路负载 上的电流为4mA。由于负载电流较大,因此IEEE Std 1596标准规定一路LVDS输出驱动电 路只能驱动一路LVDS负载。 0003 在一些应用场合,如LVDS接收器电路需要进行老化实验,需要对多路器件在一块 老化实验板上同时进行动态方波信号激励。传统多路LVDS接收器方波驱动的框图如附图1 所示,传统的激励信号一般采用单端方波信号经电平转换电路(如DS90LV031)转换为LVDS 差分信号。
9、的驱动方式。根据IEEE标准,有多少路LVDS接收电路,就要有多少路LVDS驱动 电路,传统的多路LVDS驱动方式由于驱动能力受限,存在所需驱动电路多、可靠性低,且布 线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发明一种大功率LVDS方波驱动电路,要输出功 率高、使用简便、可靠性高,实现用一个驱动电路对多路LVDS接收器进行方波驱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发明的大功 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含有: 0006 一个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有源晶体振荡器U4、非门U1A、非门U1B、 非门U1C、与非门U2A、与非门U。
10、2B、驱动器U3A和驱动器U3B, 0007 其中,U4的方波输出分别接U1A的输入和U2B的输入端B2,U1A的输出接U2A的 输入端A1,U2A的输出接U1B的输入且接到U2B的输入端A2,U2B的输出接U1C的输入且接 到U2A的输入端B1,U1B的输出接U3A的输入,U1C的输出接U3B的输入,U3A的输出为非 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输出正信号U out+ ,U3B的输出为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 生电路的控制负输出信号U out- ;和 0008 一个MOSFET驱动开关电路,包括N型功率MOSFET M1、N型功率MOSFET M2、N型功 率MOSFET M3、N型功率MOS。
11、FET M4, 0009 其中,M1的漏极接2.4V电源,M1的源极和M2的漏极并联且与电阻R1相接,M2的 源极接地,M2的漏极和M1的源极并联且与电阻R1相接,M3的源极接地,M3的漏极和M4的 源极并联且与电阻R2相接,M4的漏极接2.4V电源,M4的源极和M3的漏极并联且与电阻 R2相接,M1和M3的栅极并联且与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输出正信号U out+ 相 说 明 书CN 102832924 A 2/4页 4 接,M2和M4的栅极并联接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输出负信号U out- ;和 0010 一个输出匹配网络,包括:电阻R1、电阻R2, 0011 其中,R1。
12、的一端分别接M1的源极和M2的漏极,R1的另一端为大功率LVDS方波信 号驱动电路的输出正端V out+ ,且与负载相接,R2的一端接M4的源极和M3的漏极,R1的另一 端为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出负端V out- ,且与负载相接。 0012 所述有源晶体振荡器U4为常规有源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为CMOS电平,输出频率 小于10MHz。 0013 所述非门U1A、非门U1B、非门U1C均为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uments的 SN74AHCT04电路。 0014 所述与非门U2A、与非门U2B均为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uments的 SN74AHCT00。
13、电路。 0015 所述驱动器U3A、驱动器U3B为美国美信Maxim公司的MAX627MOSFET栅极驱动器。 0016 所述功率开关M1、M2、M3、M4为美国IR公司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IRF7413,其导 通电阻在V GS 为5V下的最大值为0.018,持续漏极电流为13A。 0017 有益效果: 0018 与传统的多路LVDS标准驱动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 具有以下特点: 0019 1.输出功率高。本发明通过将有源晶振输出的弱驱动方波信号,经过非交叠逻辑 时序处理,变为MOSFET的栅极控制信号,MOSFET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使负载处于不同的回 路中,通过匹配。
14、网络的电阻分压,使负载的两端分别得到LVDS标准的高电平1.4V和低电平 1.0V的电压方波信号,因此本发明电路中的输出驱动能力仅由MOSFET的持续漏极电流I D 以及2.4V电源的直流输出功率决定,使本发明的LVDS方波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可达到安 培量级;可同时能驱动多路LVDS接收器电路,而传统的驱动方式一路驱动器一般只能驱动 一路接收器电路。 0020 2.可靠性高。本发明电路采用通用的SN74AHCT04、SN74AHCT00等逻辑器件和 IRF7413功率MOSFET分立元件,由于MOSFET的互补驱动信号是为非交叠控制信号,避免了 MOSFET同时导通导致短路烧毁的风险,因此本发。
15、明电路的可靠性高。 0021 3.使用简便。本发明电路只有一正一负的两个输出端,在应用中,仅需分别将所有 的LVDS接收器的正、负端相连,连接至本发明的LVDS方波驱动电路的输出正和输出负端, 只用2根连接线就可实现对多路LVDS接收器的并行方波驱动,而传统的驱动方式需要N2 根连接线(N为负载数量)。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传统多路LVDS接收器方波驱动的框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的大功率LVDS方波信号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电路的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波形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
16、N 102832924 A 3/4页 5 0026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下面的描述,现结合附图加以进一步说明。 0027 本发明电路的框图如图2所示,它包括一个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一个 MOSFET驱动开关电路和一个输出匹配电路。 0028 图3为具体电路图。其连接关系、作用关系和本说明书的发明内容部分相同,此处 不再重复,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 整体电路工作原理为:有源石英晶振产生规定频率的方波信号,该信号经非交叠 方波控制信号转换电路生成一对反向方波控制信号,该信号控制N型功率MOSFET的栅极, MOSFET的源级和漏极按要求接2.4V电压和地,在反向方波的控制下,。
17、使得输出匹配网络的 R1、R2的两端分别在2.4V和地之间切换,切换速度为方波控制信号的频率。R1和R2需根 据负载的多少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使得负载两端的电压恰好在1.4V和1.0V的LVDS标 准电平上,从而生成LVDS电平标准的方波信号。 0030 MOSFET驱动开关电路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两 路互补且正电平不交叠的方波控制信号,当“控制输出正”信号为1时,“控制输出负”信号 为0,此时MOSFET的M1和M3导通,M2和M4关断,2.4V电压经M1、R1、负载、R2、M3到地, 2.4V电压经R1和R2分压后,在负载的正端和负端得到1.4V和1.0V的。
18、电压;当“控制输 出正”为0时,“控制输出负”为1,此时MOSFET的M2和M3导通,M1和M3关断,2.4V电压 经M4、R2、负载、R1、M2到地,2.4V电压经R1和R2分压后,在负载的正端和负端得到1.0V 和1.4V的电压;当栅极控制信号为方波时,负载的正、负两端也为和栅极控制信号同频率 的LVDS电平方波信号。 0031 输出匹配网络的电阻R1和R2用来将MOSFET的输入电压分压,在负载两端得到 LVDS标准的1.4V和1.0V电平,电阻大小需根据负载的多少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0032 R1=R2=1/(0.004N)()(1) 0033 公式(1)中的N为LVDS接收器负。
19、载的数量。 0034 根据上述分析,本发明的关键在于使4个MOSFET中的每两个在控制方波信号为 1时导通,另两个关断,因此需要控制信号在高电平时非交叠,即不能同时出现1或者中间 态,避免M1和M2或者M3和M4短时间同时导通,使2.4V电压直接经MOSFET到地从而烧毁 MOSFET。 0035 基于上述分析原因,本发明中设计了一个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其工作 时序和输出如附图4所示,工作原理为: 0036 假设初始状态为U4输出0,那么U2B的B2脚输入为0,U2A的A1脚由于U1A的反 向输入为1,此时U2A的Y1输出为0,U2B的A2输入为0,U2B的Y2输出为1; 0037 t。
20、1时刻,输入方波由0变为1,此时U2B的B2脚输入为1,由于U1的门延迟作用, U2A的A1脚输入仍为1,U2A的Y1输出不变仍为0,那么U2B的Y2输出不变仍为1; 0038 t2时刻,U2A的A1脚输入经过U1的门延迟后变为0,由于U2A和U2B与非门存在 门延迟,因此此时其输出保持不变,t1和t2的时间间隔为U1的门延迟td1; 0039 t3时刻,U2A的Y1脚输出变为0和1的与非结果1,此时U2B的A2脚输入也变为 1,t3和t2的时间间隔为U2A的门延迟td2; 0040 t4时刻,U2B的Y2脚输出为1和1的与非结果0,t4和t3的时间间隔为U2B的门 延迟td3; 说 明 书C。
21、N 102832924 A 4/4页 6 0041 以上分析了一个跳变沿的时序,后续跳变沿以此类推,由于逻辑电路的门延迟的 效应,使得U2A的Y1脚输出和U2B的Y2脚输出为一对0电平非交叠互补方波信号。 0042 由于逻辑控制电路输出为CMOS电平,因此采用了一个MOSFET栅极驱动电路 对CMOS逻辑输出信号进行驱动,最终的控制信号为“控制输出正Uout+”和“控制输出负 Uout-”信号。 0043 图4是本发明电路的非交叠方波控制信号产生波形时序图。图4中,“U2A-Y1”信 号为U2A的Y1输出;“U2B-Y2”信号为U2B的Y2输出;“U2B-B2”信号为U2B的B2输入; “U2。
22、A-A1”信号为U2A的A1输入;“控制输出正(Uout+)”信号为驱动器U3A的输出,即非交 叠方波控制正信号;“控制输出负(Uout-)”信号为驱动器U3B的输出,即非交叠方波控制负 信号。 0044 所述有源晶振(U4)为常规方波输出有源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为CMOS电平,输出 频率小于10MHz。 0045 所述非门(U1A、U1B、U1C)为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uments)SN74AHCT04 电路。 0046 所述与非门(U2A、U2B)为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uments)SN74AHCT00电 路。 0047 所述驱动器(U3A、U3B)为美国美信(MAXIM)公司MAX627型号MOSFET栅极驱动器。 0048 所述N型MOSFET(M1、M2、M3、M4)为美国IR公司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IRF7413, 其导通电阻在V GS 为5V下,最大值为0.018,持续漏极电流为13A。 说 明 书CN 102832924 A 1/3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924 A 2/3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924 A 3/3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92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