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65210.5
2009.08.13
CN101684789A
2010.03.31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B 39/00公开日:20100331|||公开
F04B39/0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李秉准
韩国首尔
2008.9.25 KR 10-2008-0094304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程 伟;王锦阳
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其结构使得外部制冷剂通过主体而沿着径向方向被引入到轴中,该制冷剂在所述轴内沿着轴向方向流动,并接着排放至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从而缩短了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并使得流动路径阻力最小化。此外,由于不需要吸入阀和吸入腔室,因此整个结构被简化,成本降低。
1、 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包括:主体,形成所述主体以将制冷剂沿着径向方向从外部引入;以及轴,形成该轴使得引入所述主体的制冷剂沿着所述径向方向进入,并沿着轴向方向在轴内流动,并接着沿着所述径向方向朝形成在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流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主体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有主体制冷剂进入孔,以从外部沿着径向方向引入制冷剂。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内形成有制冷剂流动路径,以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制冷剂。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至少所述轴的一部分形成为中空的形状。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的圆周表面上分别形成有轴制冷剂进入孔和轴制冷剂出口孔,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用来允许引入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进入到该轴制冷剂进入孔中,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用来将引入到内部的制冷剂排放至所述主体的制冷剂压缩空间。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布置在相对于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的前侧和后侧。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和轴制冷剂出口孔分别形成为多个。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主体的中心部分上形成有凸台部分,所述轴轴向连接至该凸台部分,并且所述凸台部分内形成有主体制冷剂出口孔,该主体制冷剂出口孔与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相连通,并用来将来自所述轴的制冷剂排放至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主体制冷剂出口孔在朝向所述主体的端部而以预定角度倾斜的方向上形成。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主体的制冷剂压缩空间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是开启的,并且前头部和后头部连接至开启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该前头部和后头部用于将来自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的被压缩的制冷剂引导至外部。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和所述前头部和后头部之间安装有用来控制所述制冷剂的排放的排放阀。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斜盘轴向连接至所述轴,并且所述斜盘上形成有与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连通的斜盘制冷剂进入孔,以将引入到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轴。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和所述斜盘制冷剂进入孔呈直线设置。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斜盘包括轴向连接至所述轴的凸台部分和沿着该凸台部分的圆周方向形成的圆盘部分,所述圆盘部分在所述主体内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斜盘制冷剂进入孔形成在所述凸台部分内。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活塞连接至所述斜盘,该活塞用于在根据所述轴的转动而来回移动时对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1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的一端形成有额外的进入孔,该额外的进入孔用于引导未引入到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的制冷剂。17、 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在其内部形成的主体制冷剂进入孔,以从外部沿着径向方向引入制冷剂;轴,所述轴布置在所述主体内,并具有轴制冷剂进入孔和轴制冷剂出口孔,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用于对通过所述主体制冷剂进入孔而引入的制冷剂进行引入,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用于将引入至内部的制冷剂沿着径向方向而朝形成在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排放;斜盘,所述斜盘轴向连接至所述轴,且该斜盘具有与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相连通的斜盘制冷剂进入孔;活塞,所述活塞连接至所述斜盘的一侧,并在所述轴的转动过程中做线性往复运动;以及多个头部,所述多个头部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开启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用于将来自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的被压缩的制冷剂排放至外部。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内形成有制冷剂流动路径,以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制冷剂。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与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相连通的主体制冷剂出口孔,该主体制冷剂出口孔用来将来自所述轴的制冷剂排放至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
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更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其能够使得压缩机内的制冷剂的流动阻力最小化,并提高压缩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空调的性能。 背景技术 总体而言,车辆的冷却系统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和蒸发器来循环制冷剂,并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latent heat)来冷却车辆内部的空气。亦即,当制冷剂通过蒸发器的时候制冷剂与车辆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了车辆内部,并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形态。该低温低压气体形态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变化成为高压高温的气体形态,并且当该制冷剂通过冷凝器的时候与车辆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变成了高温高压的液体形态,并且接着当通过膨胀机而回到蒸发器的时候又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形态。 在这当中,压缩机还充当驱动源来使得制冷剂循环,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因此,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压缩效率影响了车辆的冷却系统的性能。 图1为显示了按照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参考图1,按照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包括圆柱形主体1、与主体1相连接以密封制冷剂的盖子2和3以及置于主体1和阀盘4和5之间的阀盘4和5。 主体1中形成有存储空间1a,该存储空间1a用来存储进入和离开主体1的制冷剂;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空间1b形成为从存储空间1a向内隔开;轴6可转动地设置在压缩空间1b中,并水平穿过压缩空间1b;斜盘7可转动地连接至轴6的外表面,从而能够与轴6一起沿着圆周方向转动;活塞8连接至斜盘7,该活塞8用来压缩待填充到压缩空间的制冷剂。 所述斜盘7倾斜地形成,从而接收轴6的转力,并使得活塞8做往复运动,活塞8伴随斜盘7的转动而在压缩空间1b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压缩填充在压缩空间1b内的制冷剂。 盖子2、3包括设在主体1的前侧的前盖2和设在主体1后侧的后盖3。吸入腔室2a、3a和排放腔室2b、3b分别形成在前盖2和后盖3上,其中吸入腔室2a、3a是用于引入来自主体1的存储空间1a的制冷剂的空间,排放腔室2b、3b是当来自压缩空间1b的被压缩的制冷剂被引入之后,用来将制冷剂排放回存储空间1a的空间。尽管图中未示,主体1中形成有制冷剂能够移动穿过的孔,主体1的存储空间1a和吸入腔室2a、3a通过该孔而互相连通,并且主体1的存储空间1a和盖子2、3的排放腔室2b、3b也互相连通。 滑轮9设置在前盖2的外侧,该滑轮9连接至轴6以将转力传递至轴6,并且滑轮9具有用于安装皮带的凹槽9a,所述皮带传递来自其上的发动机的转力。 阀盘4、5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前侧和前盖2之间以及主体1的后侧和后盖3之间。阀盘4、5具有吸入口4a和5a和排放口4b和5b,所述吸入口4a和5a用来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吸入腔室2a和3a中吸入到压缩空间1b,所述排放口4b和5b用来将吸入到压缩空间1b并在高温高压下压缩的制冷剂排放至排放腔室2b和3b。 阀盘4、5在吸入口4a和5a中设置有吸入阀(图中未示)。所述吸入阀仅当活塞8在吸入冲程中的时候才开启,以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吸入腔室2a、3a吸入到压缩空间1b,并在活塞8的排放冲程中由于压力而闭合,从而阻止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空间1b中泄漏到吸入腔室2a和3a中。 此外,阀盘4、5在排放口4b和5b中设有排放阀(图中未示)。所述排放阀仅当活塞8在排放冲程中的时候才开启,以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空间1b排放到排放腔室2b、3b,并在活塞8的吸入冲程中由于压力而闭合,从而阻止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压缩空间1b中泄漏到排放腔室2b和3b中。 下面将会讨论按照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这种构造的压缩机的工作。 在活塞8的吸入冲程过程中通过进入孔(图中未示)而引入到存储空间1a的低压制冷剂移动至吸入腔室2a和3a,该制冷剂接着通过形成在阀盘4、5中的吸入口4a、5a而被吸入到压缩空间1b中,并被活塞8的压缩冲程进行压缩。接下来,所述制冷剂在活塞8的排放冲程的过程中,通过形成在阀盘4、5上的排放口4b、5b而被排放至排放腔室2b、3b,并接着通过出口孔(图中未示)而被引入至存储空间1a并被排放至冷凝器(图中未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其能够使得压缩机内的制冷剂的流动阻力最小化,并提高压缩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空调的性能。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提供有一种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其包括:主体,形成所述主体以将制冷剂沿着径向方向从外部引入;以及轴,形成该轴使得引入所述主体的制冷剂沿着所述径向方向进入,并沿着轴向方向在轴内流动,并接着沿着所述径向方向朝形成在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流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体的圆周表面上可以形成有主体制冷剂进入孔,以从外部沿着径向方向引入制冷剂。 在本发明中,制冷剂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所述轴内,以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制冷剂。 在本发明中,至少所述轴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中空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所述轴的圆周表面上可以分别形成有轴制冷剂进入孔和轴制冷剂出口孔,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用来允许引入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进入到该轴制冷剂进入孔中,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用来将引入到内部的制冷剂排放至所述主体的制冷剂压缩空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可以布置在相对于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的前侧和后侧。 在本发明中,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和轴制冷剂出口孔可以分别形成为多个。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体的中心部分上可以形成有凸台部分,所述轴轴向连接至该凸台部分,并且所述凸台部分内可以形成有主体制冷剂出口孔,该主体制冷剂出口孔与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相连通,并用来将来自所述轴的制冷剂排放至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体制冷剂出口孔可以在朝向所述主体的端部而以预定角度倾斜的方向上形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体的制冷剂压缩空间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可以分别是开启的,并且用于将来自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的被压缩的制冷剂引导至外部的前头部和后头部可以连接至开启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在本发明中,用来控制所述制冷剂的排放的排放阀可以安装在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和所述前头部和后头部之间。 在本发明中,斜盘可以轴向连接至所述轴,并且所述斜盘上可以形成有与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连通的斜盘制冷剂进入孔,以将引入到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轴。 在本发明中,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和所述斜盘制冷剂进入孔可以呈直线设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斜盘可以包括轴向连接至所述轴的凸台部分和沿着该凸台部分的圆周方向形成的圆盘部分,所述圆盘部分在所述主体内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斜盘制冷剂进入孔可以形成在所述凸台部分内。 在本发明中,活塞可以连接至所述斜盘,该活塞用于在根据轴的转动而来回移动时对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在本发明中,所述轴的一端可以形成有额外的进入孔,该额外的进入孔用于引导未引入到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的制冷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其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在其内部形成的主体制冷剂进入孔,以从外部沿着径向方向引入制冷剂;轴,所述轴布置在所述主体内,并具有轴制冷剂进入孔和轴制冷剂出口孔,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用于对通过所述主体制冷剂进入孔而引入的制冷剂进行引入,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用于将引入至内部的制冷剂沿着径向方向而朝形成在所述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排放;斜盘,所述斜盘轴向连接至所述轴,且该斜盘具有与所述轴制冷剂进入孔相连通的斜盘制冷剂进入孔;活塞,所述活塞连接至所述斜盘的一侧,并在所述轴的转动过程中做线性往复运动;以及多个头部,所述多个头部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开启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用于将来自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的被压缩的制冷剂排放至外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轴内可以形成有制冷剂流动路径,以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制冷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体内可以形成有与所述轴制冷剂出口孔相连通的主体制冷剂出口孔,该主体制冷剂出口孔用来将来自所述轴的制冷剂排放至所述制冷剂压缩空间。 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被设置成使得外部的制冷剂沿着径向方向通过主体而引入到轴中、沿着轴向方向在轴内流动、并接着排放至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从而缩短了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并使得流动路径阻力最小化。 此外,由于不需要吸入阀和吸入腔室,因此结构被简化,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及特点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显示按照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2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3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斜盘的立体图;以及 图6是图3中所示的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具有上述效果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截面图;图3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立体剖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主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所示的斜盘的立体图;以及图6是图3中所示的轴的立体图。 参考图2至图6,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包括:主体50,该主体50在其内部形成有用来压缩制冷剂的制冷剂压缩空间51;前头部60和后头部62,其分别设置在主体50的开启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轴70,其设置为穿过主体50;轴向连接至轴70的斜盘80;以及连接至斜盘80一侧的活塞90。 主体50包括歧管部分55,该歧管部分55具有用于引入和排放制冷剂的吸入端口52和排放端口54。 此外,主体50具有主体制冷剂进入孔56,形成该主体制冷剂进入孔56使得通过吸入端口52引入的制冷剂沿着径向方向而被引入到轴70。 用于通过活塞90而压缩制冷剂的制冷剂压缩空间51形成在主体50内。制冷剂压缩空间51布置为从歧管部分55向内隔开。制冷剂压缩空间51被活塞90和前后头部60、62所界定。 主体50形成为在前后表面开启,主体50的前表面被设置成被前头部60所遮盖,且主体50的后表面被设置成被后头部62所遮盖。 用来对制冷剂压缩空间51中进行压缩的制冷剂进行排放的排放腔室63、64分别形成在前头部60和后头部62上。排放腔室63、64形成为能够与歧管部分55相连通,因此,排放至排放腔室63、64的制冷剂通过歧管部分55的排放端口54而被排放至外部。 前排放阀片65设置在主体50的前表面和前头部60之间,该前排放阀片用来控制在制冷剂压缩空间51中压缩的制冷剂的排放。前排放阀66设在前排放阀片65上。 后排放阀片67设在主体50的后表面和后头部62之间。后排放阀68设置在后排放阀片67上。 前排放阀66和后排放阀68可以设置成沿着制冷剂被该制冷剂的排放压力所排放的方向开启。 在本发明中,由于沿着径向方向引入到主体50中的制冷剂被设置成直接引入到轴70,因此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所有的吸入腔室和吸入阀。 参考图2,轴70形成为使得引入到主体50的制冷剂沿着所述径向方向而被引入到轴70中,沿着轴向方向在轴70内流动,并接着沿着径向方向朝制冷剂压缩空间51流出。亦即,制冷剂流动路径71形成在轴70中,以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移动制冷剂。轴70在后端部开启并形成为中空形,从而形成制冷剂流动路径71。 参考图2至图6,轴制冷剂进入孔72和73形成在轴70的圆周表面上,以允许引入到主体50的制冷剂进入到轴70中。 轴制冷剂进入孔72和73可以形成为多个。下面将会结合两个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形成在沿着(轴70的?)圆周表面以预定角度隔开的位置的情况,来进行描述。 此外,轴70的后端部分是开启的,因此具有额外的进入孔74,在主体50中的制冷剂当中,未引入到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的制冷剂可以通过该额外的进入孔74而引入到轴70中。 引导槽部分69可以形成在后头部62上,该引导槽部分69用来将主体50内的制冷剂引导至额外的进入孔74。 此外,轴70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有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该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用于将引入至内部的制冷剂排放并沿着轴向方向流动至制冷剂压缩空间51。 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可以形成为多个。下面将会结合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设在相对于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的前侧和后侧的情况,来进行描述。 此外,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可以在沿着圆周方向在轴70的前侧和后侧上以预定角度隔开的位置上形成为多个。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可以形成为狭槽状。 同时,主体50的中心部分上形成有与轴70轴向连接的凸台部分57,并且,与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相连通的主体制冷剂出口孔58、59形成在该凸台部分57内。主体制冷剂出口孔58、59可以分别朝着主体50的端部以预定角度倾斜,亦即,向前和向后倾斜。 斜盘80倾斜设置以接收轴70的转力,并使得活塞90做往复运动。 斜盘80包括凸台部分81和圆盘部分82,该凸台部分81轴向连接至轴70,该圆盘部分82沿着凸台部分81的圆周方向形成,并倾斜设置在主体50内。 斜盘80具有与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相连通的斜盘制冷剂进入孔83。斜盘制冷剂进入孔83形成在凸台部分81内,并与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相连通。 由于斜盘制冷剂进入孔83与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成直线布置,因此能够使得流动路径阻力最小化。 以下将会讨论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这种结构的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流动。 首先,制冷剂从外部沿着径向方向通过主体制冷剂进入孔56而被引入至歧管部分55。 引入到主体50的制冷剂依此通过斜盘制冷剂进入孔83和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并进入到轴70中。 也就是说,制冷剂的吸入路径被设置成使得制冷剂依次通过主体制冷剂进入孔56、斜盘制冷剂进入孔83和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并接着进入到轴70中。 制冷剂的这种吸入路径沿着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而形成,并且几乎为直线,因此,能够使得吸入路径阻力最小化。 此外,由于不需要吸入腔室和吸入阀,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此外,在引入到主体50的制冷剂当中,未通过轴制冷剂进入孔72、73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后头部62的引导槽部分69和轴70的额外的进入孔74而引入到轴70当中。 同时,引入到轴70当中的制冷剂在轴70中向前和向后流动。在轴70中向前和向后流动的制冷剂依次通过轴制冷剂出口孔75、76和77以及主体制冷剂出口孔58、59,并接着释放至主体50的制冷剂压缩空间51。 从轴70内部释放至制冷剂压缩空间51的制冷剂通过活塞90的往复运动而被压缩。 在制冷剂压缩空间51中压缩的制冷剂穿过排放阀66、68和排放腔室63、64,接着通过排放端口54而被排放。 因此,利用上述的制冷剂流动路径的结构,可以省略吸入阀和吸入腔室,能够使得流动路径的阻力最小化,从而提高压缩效率和性能。
《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其结构使得外部制冷剂通过主体而沿着径向方向被引入到轴中,该制冷剂在所述轴内沿着轴向方向流动,并接着排放至主体内的制冷剂压缩空间,从而缩短了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并使得流动路径阻力最小化。此外,由于不需要吸入阀和吸入腔室,因此整个结构被简化,成本降低。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