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33363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12229.7

申请日:

2012.10.25

公开号:

CN102882331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15/085申请公布日:201301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5/085申请日:2012102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5/085

主分类号:

H02K15/085

申请人:

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立威; 周健; 李静; 刘洋

地址: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玉清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该发明的方法包括一下操作步骤:首先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然后确定第一槽,准备嵌线;在嵌线时,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完成嵌线后,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再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其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最后线圈端箍浸漆、烘焙,其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VPI整浸设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b、确定第一槽;c、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d、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e、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f、线圈端箍浸漆、烘焙。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f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

说明书

说明书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在正常工作时,为能长期稳定热运行,其电机定子线圈端部绑扎和固定除要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冷热稳定性、耐潮、耐腐蚀性能外,还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众所周知,交流电机在运行时特别是启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定子绕组内电流会急剧变化,绕组间将产生极大的电磁力,其定子端部将承受很大的电磁力与机械力。因此端箍是交流电机定子线圈端部固定的关键结构,是保证电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一个重要部件,线圈端部与端箍固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寿命。
     现在的企业很早就对端箍结构、材料及绑扎工艺开展了研究,从传统的非磁性金属材料(圆钢)到目前广泛使用的非金属材料(玻璃钢、玻璃丝绳)。现有的牵引电机结构设计紧凑,线圈嵌线空间位置紧张,而牵引电机工作制为断续工作制,运行时电机始终处于严重的冲击和负荷频繁变换中,由此要求定子绕组的端部结构牢固,绝缘质量可靠、能经受很长路程的运行而不发生质量故障。而现有的端箍结构不管是使用圆钢作为端箍,还是使用玻璃钢,在现有的工艺中都不能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例如:圆钢作为端箍能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但是传统的线圈绕制工艺中采用整形模手工成型线圈端部,其线圈端部形状一致性较差,在运行中,由于电磁力与机械力作用引起振动,使定子端部与端箍间不断发生相互摩擦和碰撞,久而久之,会使端箍外包绝缘磨穿,损伤到线圈端部绝缘,引起定子线圈对地击穿发生,在交流电机运行中,故障的发生大部分都出现在绕组端部,端箍可靠性较差,因此端箍采用圆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薄弱环节;还有一种是利用非磁性非金属材料玻璃钢做端箍。玻璃钢端箍就是用无纬玻璃丝带缠绕在模具上,经烘焙固化而成形端箍。这种端箍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强度,避免了因端箍故障而引起的短路事故,而且其机械性能也与金属材料相当,但是玻璃钢端箍的制造工艺确比较复杂,在固定端箍时,需要先将玻璃钢端箍做成一定的形状,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直径尺寸来制作,同时由于成型线圈的端部鼻高尺寸有误差,其线圈的外廓尺寸不一致,仍然存在嵌线后,玻璃钢端箍与线圈之间不能相互贴合情况。不能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端部牢固、美观,线圈端部机械强度高,绕组具有耐潮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的优点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
b、确定第一槽;
c、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
d、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
e、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
f、线圈端箍浸漆、烘焙。
其中所述的步骤d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
其中所述的步骤f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
本发明方法首先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这样可以使线圈端部外廓尺寸的尺寸保持一致,保证嵌线后线圈与端箍之间绑扎能完全的随形、服帖紧密;然后确定第一槽,准备嵌线;在嵌线时,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这种嵌线方法将线圈端部制作成不易松散的篮球框状整体;完成嵌线后,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再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其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最后线圈端箍浸漆、烘焙,其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将线圈端箍浸漆时,绝缘漆充分浸入绑扎绳内部,烘焙后绑扎绳的收缩自行紧箍线圈,使定子整台绕组的端部粘结成一个不易松散形如篮球框状整体,这样不仅线圈端部机械强度有了保证,绕组的耐潮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也得到加强,并且彻底地消除了因端箍绝缘的损坏而可能导致的电机定子绝缘对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
b、确定第一槽;
c、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
d、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
e、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
f、线圈端箍浸漆、烘焙,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
通过上述制作步骤,首先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这样可以使线圈端部外廓尺寸的尺寸保持一致,保证嵌线后线圈与端箍之间绑扎能完全的随形、服帖紧密;然后确定第一槽,准备嵌线;在嵌线时,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这种嵌线方法将线圈端部制作成不易松散的篮球框状整体;完成嵌线后,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再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其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最后线圈端箍浸漆、烘焙,其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VPI整浸设备,将线圈端箍浸漆时,绝缘漆充分浸入绑扎绳内部,烘焙后绑扎绳的收缩自行紧箍线圈,使定子整台绕组的端部粘结成一个不易松散形如篮球框状整体,这样不仅线圈端部机械强度有了保证,绕组的耐潮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也得到加强,并且彻底地消除了因端箍绝缘的损坏而可能导致的电机定子绝缘对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23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8 2 3 3 1 A *CN102882331A* (21)申请号 201210412229.7 (22)申请日 2012.10.25 H02K 15/085(2006.01) (71)申请人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玉清寺 (72)发明人王立威 周健 李静 刘洋 (54) 发明名称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 一种交流电机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 法。该发明的方法包括一下操。

2、作步骤:首先利用 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然后确定 第一槽,准备嵌线;在嵌线时,依次将第一节距的 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 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 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 嵌完;完成嵌线后,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 置;再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 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其中软端箍的直径为 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 丝绳的直径为3mm;最后线圈端箍浸漆、烘焙,其 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VPI整浸设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页 2 1.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 b、确定第一槽; c、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 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 d、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 e、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 f、线圈端箍浸漆、烘焙。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d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

4、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f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82331 A 1/3页 3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 固嵌线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在正常工作时,为能长期稳定热运行,其电机定子线圈端部绑扎和固定 除要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冷热稳定性、耐潮、耐腐蚀性能外,还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众所周 知,交流电机在运行时特别是启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定子绕组内电流会急。

5、剧变化,绕组间 将产生极大的电磁力,其定子端部将承受很大的电磁力与机械力。因此端箍是交流电机定 子线圈端部固定的关键结构,是保证电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一个重要部件,线圈端部与 端箍固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3 现在的企业很早就对端箍结构、材料及绑扎工艺开展了研究,从传统的非磁 性金属材料(圆钢)到目前广泛使用的非金属材料(玻璃钢、玻璃丝绳)。现有的牵引电机结 构设计紧凑,线圈嵌线空间位置紧张,而牵引电机工作制为断续工作制,运行时电机始终处 于严重的冲击和负荷频繁变换中,由此要求定子绕组的端部结构牢固,绝缘质量可靠、能经 受很长路程的运行而不发生质量故障。而现有的端箍结构。

6、不管是使用圆钢作为端箍,还是 使用玻璃钢,在现有的工艺中都不能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例如:圆钢作为端箍能保证有 足够的机械强度,但是传统的线圈绕制工艺中采用整形模手工成型线圈端部,其线圈端部 形状一致性较差,在运行中,由于电磁力与机械力作用引起振动,使定子端部与端箍间不断 发生相互摩擦和碰撞,久而久之,会使端箍外包绝缘磨穿,损伤到线圈端部绝缘,引起定子 线圈对地击穿发生,在交流电机运行中,故障的发生大部分都出现在绕组端部,端箍可靠性 较差,因此端箍采用圆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薄弱环节;还有一种是利用非磁性非金属 材料玻璃钢做端箍。玻璃钢端箍就是用无纬玻璃丝带缠绕在模具上,经烘焙固化而成形端 箍。。

7、这种端箍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强度,避免了因端箍故障而引起的短路事故,而且其机械 性能也与金属材料相当,但是玻璃钢端箍的制造工艺确比较复杂,在固定端箍时,需要先将 玻璃钢端箍做成一定的形状,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直径尺寸来制作,同时由于成型线圈的 端部鼻高尺寸有误差,其线圈的外廓尺寸不一致,仍然存在嵌线后,玻璃钢端箍与线圈之间 不能相互贴合情况。不能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端部牢固、美观,线圈端部机械强度高,绕组具有耐潮 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的优点的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

8、嵌线 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 b、确定第一槽; 说 明 书CN 102882331 A 2/3页 4 c、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 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 d、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 e、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 f、线圈端箍浸漆、烘焙。 0006 其中所述的步骤d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 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 0007 其中所述的步骤f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

9、。 0008 本发明方法首先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这样可以使线圈端部 外廓尺寸的尺寸保持一致,保证嵌线后线圈与端箍之间绑扎能完全的随形、服帖紧密;然后 确定第一槽,准备嵌线;在嵌线时,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 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 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这种嵌线方法将线圈端部制作成不易松散的篮球框状整体;完成 嵌线后,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再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 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其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 璃丝绳的直径为3mm;。

10、最后线圈端箍浸漆、烘焙,其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将线 圈端箍浸漆时,绝缘漆充分浸入绑扎绳内部,烘焙后绑扎绳的收缩自行紧箍线圈,使定子整 台绕组的端部粘结成一个不易松散形如篮球框状整体,这样不仅线圈端部机械强度有了保 证,绕组的耐潮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也得到加强,并且彻底地消除了因端箍绝缘的损坏 而可能导致的电机定子绝缘对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绕组端部与端箍的紧固嵌线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 b、确定第一槽; c、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 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

11、第一节距的下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 d、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 e、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软端箍的直径 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 f、线圈端箍浸漆、烘焙,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整浸设备。 0010 通过上述制作步骤,首先利用自动涨形设备成型线圈端部外廓尺寸,这样可以使 线圈端部外廓尺寸的尺寸保持一致,保证嵌线后线圈与端箍之间绑扎能完全的随形、服帖 紧密;然后确定第一槽,准备嵌线;在嵌线时,依次将第一节距的线圈下层边放入槽中,上 层边搁放在铁芯内圆槽外,接着嵌第二节距,将第二节距的线圈上层边嵌在第一。

12、节距的下 层边上,如上述方法,依次将线圈嵌完,这种嵌线方法将线圈端部制作成不易松散的篮球框 状整体;完成嵌线后,调整软端箍在绕组端部的位置;再将玻璃丝绳穿过线圈鼻部间隙将 软端箍绑扎固定在线圈的下层边上,其中软端箍的直径为11mm,软端箍在线圈的下层边上 缠绕一圈,玻璃丝绳的直径为3mm;最后线圈端箍浸漆、烘焙,其中线圈端箍浸漆时利用VPI 说 明 书CN 102882331 A 3/3页 5 整浸设备,将线圈端箍浸漆时,绝缘漆充分浸入绑扎绳内部,烘焙后绑扎绳的收缩自行紧箍 线圈,使定子整台绕组的端部粘结成一个不易松散形如篮球框状整体,这样不仅线圈端部 机械强度有了保证,绕组的耐潮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也得到加强,并且彻底地消除了因 端箍绝缘的损坏而可能导致的电机定子绝缘对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001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 明 书CN 10288233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