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33304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64677.4

申请日:

2012.09.26

公开号:

CN102907309A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A01H 1/02放弃生效日:201302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1209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阳庆华; 林勇; 杨百建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4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稻杂交种子生产领域。本发明是以不育系“湘丰70A”与恢复系“嘉Z837R”为父本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自交系选择,安全隔离,适时播种、调节播期,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适时收获。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生物产量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水稻不育系“湘丰70A”作母本,以水稻恢复系“嘉Z837R”做父本,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隔离距离≥500米,或与所述父母本的抽穗扬花期相隔15天以上进行制种隔离。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分期播种,其特征在于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插25‑30天,或者叶令差6‑7叶,或有效积温父母本差200℃,第二期、第三期分别与第一期相隔7天,或者两期父本相隔10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母本株行距为16.7×10厘米,父本株距为16.7厘米,双行栽插时走道3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1: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5%‑10%母本抽穗时喷施920,初次每亩喷20克,之后连续喷施3‑5天,每次喷5克,总用量30‑45克。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破口期、始穗期和齐穗期连续防治粒黑粉病2—3次。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生育期拔除外部性状与母本“湘丰70A”有差异的植株,盛花后25天收获杂种种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杂交种子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及稻谷收购价格的增长,水稻种植面积有了稳定的增加。2011年根据农业部调查,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1.9%,其中早稻种植面积达8869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水稻的亩产量也随着水稻新品种及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不断创新高。
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种植区域东西南北幅员辽阔,种植气候带多样。且近年来,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呈高发,多样性状态。选育高产、广适、多抗的水稻新品种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且随着外国种业公司的设立,其国外先进育种技术及水稻资源的引入,为了保障中国水稻市场的安全,选择优秀的水稻杂交种,也是中国水稻育种家迫在眉睫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保障我们粮食安全及中国水稻市场安全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而提供一种生产高产的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法:包括选择自交系,安全隔离,适时播种、调节播期,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适时收获,利用不育系“湘丰70A”为母本,恢复系“嘉Z837R”为父本,生产水稻杂交种“湘丰优837”。
杂交水稻种“湘丰优837”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主产区为选育目标而选育的水稻品种。
为选择本发明的水稻品种,公司科研人员选择目前在该区域推广排名前的30个水稻杂交种及金色农华已选育出的30个水稻杂交种共60个水稻杂交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出上述杂交水稻种血缘中有不育系“湘丰70A”或恢复系“嘉Z837R”的水稻杂交种在该地区的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综合抗性好。
故金色农华公司以不育系“湘丰70A”为母本,为恢复系“嘉Z837R”为父本;生产杂交水稻种“湘丰优837”。
其中所述的生物材料“湘丰70A”引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该品种已经取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 20070162.2。
其中所述的生物材料“嘉Z837R”引自嘉兴农科院,该品种已经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号:20111044.9。
本发明利用“湘丰70A”为母本,以“嘉Z837R”为父本生产的水稻杂交种“湘丰优837”的特征特性为:
芽鞘色紫红色,叶鞘色紫色,叶片颜色绿色;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中,倒数第二叶叶片宽度中,倒数第二叶叶尖与主茎的角度平展,倒数第二叶叶片茸毛密,倒数第二叶叶耳色紫色,倒数第二叶叶舌长度短,倒数第二叶叶舌形状二裂,倒数第二叶叶舌色白色,倒数第二叶叶枕色紫色;剑叶叶片曲度无;茎秆长度中长,茎秆粗细中,茎秆茎数中,茎秆基部茎节包,茎秆节的颜色浅绿色,茎秆节间色绿色;剑叶叶片长度中,剑叶叶片宽度宽,剑叶叶片角度中间,主茎叶片数中,穗长度长,穗伸出度抽出较好,穗类型中间型,二次枝梗多,穗立形状中间;茎秆潜伏芽活力中;颖壳茸毛多,颖尖色红色;每穗粒数多,结实率中,落粒性中;护颖长度短,护颖色秆黄色,颖壳色黄色;谷粒长度长,谷粒宽度中,谷粒形状细长形,谷粒千粒重中;糙米长度长,糙米宽度中,糙米形状纺锤形;种皮色浅黄色。
本发明杂交水稻生产方法获得的水稻种子的特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生产的水稻品种,株高116厘米,苗期长势旺,分蘖力中,成穗率极高,茎杆粗壮,抗倒力强,叶宽中,直立,叶色绿色,穗大,粒多,粒重,亩有效穗16.7万,穗长26厘米,穗粒数163.9粒,结实率81%,千粒重27.02克。谷粒黄色,精米率68.8%,垩白率43%,垩白度4.7%,直链淀粉含量13.0%,全生育期119天。
2010年参加公司内容组织的品比实验,平均亩产580.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8%,2011年参加公司内部品比实验,平均亩产588.6,比对照增产5.34%。见附表2,附表3。
本发明积极效果为:
1、产量高,产量超过当前市场上主栽品种5%;
2、抗性强,中抗稻瘟病、高抗稻飞虱及叶枯病;
3、适应性广,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多地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这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杂交种“湘丰优837”的具体选育过程
从2007年开始,金色农华公司收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市场排名前30个的水稻品种,并选择金色农华公司自行组配的30个杂交水稻品种,开展工程育种选育工程。
即根据即将选育品种的种植地点及所在种植地的气候条件,病虫害细分育种目标倒向推选。在海南、广东、长沙、重庆、成都、武汉、六安、合肥等10个实验站对收集的品种进行种植鉴定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
通过对种植实验的水稻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抗病、虫性及适合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及亲本的配合力进行鉴定。选择出“湘丰70A”与“嘉Z837R”进行组配,生产杂交种水稻种子“湘丰优837”。
本发明所生产的水稻种子“湘丰优837”在2010年、2011年参加公司内部品比实验,表现出高产、丰产性突出、综合抗力强,比对照品种天优华占平均增产4.8%‑5.1%。
1、品质鉴定
2012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湘丰优837”的品质进行鉴定,结果为:见表1
表1、品质检测
  承检单位  样品编号  精米率  垩白粒率  垩白度  胶稠度  直链淀粉  透明度  武汉  2012WS0425  68.8%  43%  4.7  92  13.0%  1
2、产量表现:
1)2010年公司产比试验结果
2010年品比试验结果本发明所生产的杂交种亩产580.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8%,见表2。
2)2011年公司品比实验结果
2011年参加公司10个试验站的品比试验,平均亩产588.6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平均亩产560.千克,平均增产5.1%,见表3。
表2     2010年公司各试验点产量数据                  单位:KG
  序号  承试点  亩产  对照天优华占  比CK±  1  海南三亚试验站  570.9  535.3  6.6%  2  广东广州试验站  575.3  550.2  4.7%  3  湖南长沙试验站  561.4  555.1  1.1%  4  四川成都试验站  598.2  565.3  5.8%  5  湖北武汉试验站  571.2  559.3  2.1%  6  江苏盐城试验站  585.3  560.2  4.5%  7  江西南昌试验站  596.3  558.9  6.7%  8  江西宜春试验站  580.3  560.2  3.6%  9  江西上饶试验站  586.3  552.3  6.2%  10  湖北荆州试验站  582.3  546.3  6.6%
表3   2011年公司各试验点产量数据                      单位:KG
  序号  承试点  亩产  对照天优华占  比CK±  1  安徽六安试验站  590.9  555.3  6.4%  2  安徽合肥试验站  585.3  550.2  6.4%  3  江苏南京试验站  580.5  550.1  5.5%  4  浙江杭州试验站  595.2  565.3  5.3%  5  安徽芜湖试验站  581.2  551.3  5.4%  6  江苏盐城试验站  588.3  550.2  6.9%  7  江西南昌试验站  586.3  568.9  3.0%  8  江西宜春试验站  590.3  570.2  3.5%  9  江西上饶试验站  596.3  572.3  4.2%  10  湖北荆州试验站  592.3  566.3  4.6%
实施例2:本发明杂交种的生产技术
1)安全隔离:空间距离>500米,或相隔15天以上抽穗扬花期的其它水稻品种进行制种隔离。
2)适时播种: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插25~30天,或者叶令差6‑7叶,或有效积温父母本差200℃,第二期、第三期分别与第一期相隔7天,或者两期父本相隔10天。
3)合理密植、适宜行比。母本株行距为16.7×10厘米,父本株距为16.7厘米,双行栽插时走道3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1:10~12。
4)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5%‑10%母本抽穗时喷施920,初次每亩喷20克,之后连续喷施3‑5天,每次喷5克,总用量30‑45克。从始穗期至齐穗终花期每日开花期赶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防治粒黑粉病技术:用灭黑灵(厂家药)在破口期、始穗期和齐穗期连续防治粒黑粉病2—3次。
6)去杂去劣技术:整个生育期拔除形态与母本“湘丰70A”有差异的植株,盛花后25天左右收获杂种种子。
实施例3:本发明杂交种的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温光资源合理安排播期。亩用种量1‑1.5KG,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壮秧促蘖,稀薄匀播,秧龄35天以内为宜。上等肥力田块株行距5×8寸,中下等肥力田块株行距4×9寸,确保几本苗8‑10万。
2)施肥应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晒田复水后补施钾肥,大田一般亩施纯氮13‑15KG。中期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收获前七天断水,适时收割。
3)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73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 N 1 0 2 9 0 7 3 0 9 A *CN102907309A* (21)申请号 201210364677.4 (22)申请日 2012.09.26 A01H 1/02(2006.01) (71)申请人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 号中关村大厦14层 (72)发明人阳庆华 林勇 杨百建 (54) 发明名称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稻杂交种子生产领域。本发明 是以不育系“湘丰70A”与恢复系“嘉Z837。

2、R”为父 本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自交系选择,安全隔离,适时播种、调 节播期,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 劣,适时收获。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 强、生物产量高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页 2 1.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水稻不育系“湘丰 70A”作母本,以水稻恢复系“嘉Z837R”做父本,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8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隔。

3、离距离500米,或与所述父母本的 抽穗扬花期相隔15天以上进行制种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分期播种,其特征在于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插25-30 天,或者叶令差6-7叶,或有效积温父母本差200,第二期、第三期分别与第一期相隔7天, 或者两期父本相隔1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母本株行距为16.710厘米,父本株距为 16.7厘米,双行栽插时走道3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1:1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5-10%母本抽穗时喷施920,初次每亩喷 20克,之后连续喷施3-5天,每次喷5克,总用量30-45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4、其特征在于在破口期、始穗期和齐穗期连续防治粒黑 粉病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生育期拔除外部性状与母本“湘丰 70A”有差异的植株,盛花后25天收获杂种种子。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07309 A 1/4页 3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湘丰优 837 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杂交种子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及稻谷收购价格 的增长,水稻种植面积有了稳定的增加。2011年根据农业部调查,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比上一 年增加1.9%,其中早稻种植。

5、面积达8869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水稻的亩产量也随着 水稻新品种及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不断创新高。 0003 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种植区域东西南北幅员辽阔,种植气候带多样。且近年 来,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呈高发,多样性状态。选育高产、广适、多抗的水稻新品种 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0004 且随着外国种业公司的设立,其国外先进育种技术及水稻资源的引入,为了保障 中国水稻市场的安全,选择优秀的水稻杂交种,也是中国水稻育种家迫在眉睫的任务。 发明内容 :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保障我们粮食安全及中国水稻市场安全培育出的杂交水稻 新组合,而提供一种生产高产的杂交水稻。

6、种子的生产方法。 0006 本发明所提供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法:包括选择自交系,安全隔离,适时播种、 调节播期,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适时收获,利用不育系“湘丰70A”为 母本,恢复系“嘉Z837R”为父本,生产水稻杂交种“湘丰优837”。 0007 杂交水稻种“湘丰优837”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主产区为选育目标而选育的水 稻品种。 0008 为选择本发明的水稻品种,公司科研人员选择目前在该区域推广排名前的30个 水稻杂交种及金色农华已选育出的30个水稻杂交种共60个水稻杂交种进行品比试验。通 过试验数据分析出上述杂交水稻种血缘中有不育系“湘丰70A”或恢复系“嘉Z83。

7、7R”的水 稻杂交种在该地区的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综合抗性好。 0009 故金色农华公司以不育系“湘丰70A”为母本,为恢复系“嘉Z837R”为父本;生产 杂交水稻种“湘丰优837”。 0010 其中所述的生物材料“湘丰70A”引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该品种已经取得植 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 20070162.2。 0011 其中所述的生物材料“嘉Z837R”引自嘉兴农科院,该品种已经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保护,品种权申请号:20111044.9。 0012 本发明利用“湘丰70A”为母本,以“嘉Z837R”为父本生产的水稻杂交种“湘丰优 837”的特征特性为: 0013 芽鞘色紫红色,叶。

8、鞘色紫色,叶片颜色绿色;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中,倒数第二叶 叶片宽度中,倒数第二叶叶尖与主茎的角度平展,倒数第二叶叶片茸毛密,倒数第二叶叶耳 说 明 书CN 102907309 A 2/4页 4 色紫色,倒数第二叶叶舌长度短,倒数第二叶叶舌形状二裂,倒数第二叶叶舌色白色,倒数 第二叶叶枕色紫色;剑叶叶片曲度无;茎秆长度中长,茎秆粗细中,茎秆茎数中,茎秆基部 茎节包,茎秆节的颜色浅绿色,茎秆节间色绿色;剑叶叶片长度中,剑叶叶片宽度宽,剑叶叶 片角度中间,主茎叶片数中,穗长度长,穗伸出度抽出较好,穗类型中间型,二次枝梗多,穗 立形状中间;茎秆潜伏芽活力中;颖壳茸毛多,颖尖色红色;每穗粒数多,结实率中。

9、,落粒性 中;护颖长度短,护颖色秆黄色,颖壳色黄色;谷粒长度长,谷粒宽度中,谷粒形状细长形, 谷粒千粒重中;糙米长度长,糙米宽度中,糙米形状纺锤形;种皮色浅黄色。 0014 本发明杂交水稻生产方法获得的水稻种子的特点和积极效果: 0015 本发明生产的水稻品种,株高116厘米,苗期长势旺,分蘖力中,成穗率极高,茎杆 粗壮,抗倒力强,叶宽中,直立,叶色绿色,穗大,粒多,粒重,亩有效穗16.7万,穗长26厘米, 穗粒数163.9粒,结实率81%,千粒重27.02克。谷粒黄色,精米率68.8%,垩白率43%,垩白 度4.7%,直链淀粉含量13.0%,全生育期119天。 0016 2010年参加公司内。

10、容组织的品比实验,平均亩产580.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 产4.8%,2011年参加公司内部品比实验,平均亩产588.6,比对照增产5.34%。见附表2,附 表3。 0017 本发明积极效果为: 0018 1、产量高,产量超过当前市场上主栽品种5%; 0019 2、抗性强,中抗稻瘟病、高抗稻飞虱及叶枯病; 0020 3、适应性广,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多地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这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2 实施例1:本发明杂交种“湘丰优837”的具体选育过程 0023 从2007年开始,金色农华公司收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市场排名前30个的水稻品。

11、 种,并选择金色农华公司自行组配的30个杂交水稻品种,开展工程育种选育工程。 0024 即根据即将选育品种的种植地点及所在种植地的气候条件,病虫害细分育种目标 倒向推选。在海南、广东、长沙、重庆、成都、武汉、六安、合肥等10个实验站对收集的品种进 行种植鉴定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 0025 通过对种植实验的水稻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抗病、虫性及适合的气候条件进行分 析;及亲本的配合力进行鉴定。选择出“湘丰70A”与“嘉Z837R”进行组配,生产杂交种水 稻种子“湘丰优837”。 0026 本发明所生产的水稻种子“湘丰优837”在2010年、2011年参加公司内部品比实 验,表现出高产、丰产。

12、性突出、综合抗力强,比对照品种天优华占平均增产4.8%-5.1%。 0027 1、品质鉴定 0028 2012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湘丰优837”的品质进行 鉴定,结果为:见表1 0029 表1、品质检测 0030 说 明 书CN 102907309 A 3/4页 5 承检单位 样品编号 精米率 垩白粒率 垩白度 胶稠度 直链淀粉 透明度 武汉 2012WS0425 68.8% 43% 4.7 92 13.0% 1 0031 2、产量表现: 0032 1)2010年公司产比试验结果 0033 2010年品比试验结果本发明所生产的杂交种亩产580.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

13、 产4.8%,见表2。 0034 2)2011年公司品比实验结果 0035 2011年参加公司10个试验站的品比试验,平均亩产588.6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 平均亩产560.千克,平均增产5.1%,见表3。 0036 表2 2010年公司各试验点产量数据 单位:KG 0037 序号 承试点 亩产 对照天优华占 比CK 1 海南三亚试验站 570.9 535.3 6.6% 2 广东广州试验站 575.3 550.2 4.7% 3 湖南长沙试验站 561.4 555.1 1.1% 4 四川成都试验站 598.2 565.3 5.8% 5 湖北武汉试验站 571.2 559.3 2.1% 6 江苏盐。

14、城试验站 585.3 560.2 4.5% 7 江西南昌试验站 596.3 558.9 6.7% 8 江西宜春试验站 580.3 560.2 3.6% 9 江西上饶试验站 586.3 552.3 6.2% 10 湖北荆州试验站 582.3 546.3 6.6% 0038 表3 2011年公司各试验点产量数据 单位:KG 0039 序号 承试点 亩产 对照天优华占 比CK 1 安徽六安试验站 590.9 555.3 6.4% 2 安徽合肥试验站 585.3 550.2 6.4% 3 江苏南京试验站 580.5 550.1 5.5% 说 明 书CN 102907309 A 4/4页 6 4 浙江杭。

15、州试验站 595.2 565.3 5.3% 5 安徽芜湖试验站 581.2 551.3 5.4% 6 江苏盐城试验站 588.3 550.2 6.9% 7 江西南昌试验站 586.3 568.9 3.0% 8 江西宜春试验站 590.3 570.2 3.5% 9 江西上饶试验站 596.3 572.3 4.2% 10 湖北荆州试验站 592.3 566.3 4.6% 0040 实施例2:本发明杂交种的生产技术 0041 1)安全隔离:空间距离500米,或相隔15天以上抽穗扬花期的其它水稻品种进 行制种隔离。 0042 2)适时播种: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插2530天,或者叶令差6-7叶,或有效积温。

16、 父母本差200,第二期、第三期分别与第一期相隔7天,或者两期父本相隔10天。 0043 3)合理密植、适宜行比。母本株行距为16.710厘米,父本株距为16.7厘米,双 行栽插时走道3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1:1012。 0044 4)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5-10%母本抽穗时喷施920,初次每亩喷 20克,之后连续喷施3-5天,每次喷5克,总用量30-45克。从始穗期至齐穗终花期每日开 花期赶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0045 5)防治粒黑粉病技术:用灭黑灵(厂家药)在破口期、始穗期和齐穗期连续防治 粒黑粉病23次。 0046 6)去杂去劣技术:整个生育期拔除形态与母本“湘丰70A”有差异的植株,盛花后 25天左右收获杂种种子。 0047 实施例3:本发明杂交种的栽培技术 0048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温光资源合理安排播期。亩用种量1-1.5KG,秧 苗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壮秧促蘖,稀薄匀播,秧龄35天以内为宜。上等肥力田块株行距 58寸,中下等肥力田块株行距49寸,确保几本苗8-10万。 0049 2)施肥应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晒田复水后补施钾肥,大田一般亩施纯氮 13-15KG。中期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收获前七天断水,适时收割。 0050 3)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说 明 书CN 10290730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