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增效叶面肥及其配制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乙烯利增效叶面肥及其配制方法涉及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方法和应用技术,尤其涉及用脂肪酸同乙烯利组成新型叶面肥的配制方法和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乙烯利又名2-氯乙基磷酸,是一种强酸性液体,可溶于水,酸性条件下(PH3以下)比较稳定,酸性减弱(加水稀释或加碱中和)到PH4.1以上时,开始分解并释放出乙烯气体,乙烯具有抑制细胞伸长、引起细胞横向膨大、促进根系向地性生长和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果实催熟、促进植物次生物质的产生、诱导叶片和果实的脱落、控制种子萌发和杀雄的作用。(参考文献标题:乙烯;作者:曹宗巽、吴祖钰;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期:1980年1月第1版;出处:《植物生理学(下册)》;页码:296-298)。由于高浓度和高用量乙烯利时,植株的生长会过度地受到控制,叶片和果实产生脱落,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因此目前乙烯利大多应用在农作物生长后期的催熟和橡胶、生漆、紫檀等植物次生物质的流出等生产环节,每亩有效喷施量均在200克以上,而乙烯具有的抑制细胞伸长、引起细胞横向膨大、促进根系向地性生长和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尚很少在农作物生产中得到应用。亚油酸和亚麻酸在植株体内可转化为乙烯,国内外文献和高校教科书中均有报导(参考文献标题:植物激素;作者:[日]增田芳雄、胜见允行;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出版期:1976年4月第1版;出处:《植物激素》;页码:372-401页),但也很少在农作物生产中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采用乙烯利中配加富含脂肪氧化酶、亚麻酸、亚油酸植物油,形成新型功能性叶面肥,在农作物叶面喷施时,降低乙烯利浓度,把农作物体外吸收乙烯的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并通过亚麻酸、亚油酸在植株体内合成乙烯,使植株体内转化的乙烯同体外吸收的乙烯共同发挥功效,安全而有效地控制植株营养生长并促进植株生殖生长,实现改善植株形态、抗倒伏、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的生产目标,并避免植株叶片和果实受到药害脱落与减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步是利用创新技术从花椒籽中提取椒籽胚仁油。花椒籽由外皮层、内壳和胚仁三部分组成,由于花椒籽具有体形不一、外皮层坚硬、含有脂肪氧化酶、内壳小而薄脆的形态特征,溶剂油无法浸脱外皮层,加之花椒籽中不孕籽粒比例很大,传统的植物油制取工艺不能将椒籽胚仁油单独制取,本发明在花椒籽的加工中采用创新的“花椒籽胚仁油分道制取技术”,使花椒籽在旋转机械的推进作用下,相互挤撞和擦磨,使外皮层脱离内壳,形成粘糊状,再用溶剂油萃取皮油,即保留薄脆内壳完整,并分离不孕籽粒,再利用植物油制取设备提取出椒籽胚仁油毛油,最后采用《脂肪酸低温析层过滤技术》得到质量稳定的椒籽胚籽油,椒籽胚油中不仅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超过了60%,而且含有微量的脂肪氧化酶,植株吸收后,具备了在植株体内转化乙烯地条件。
第二步是用乙烯利和椒籽胚仁油直接混合配制。在配方中,乙烯利最佳含量为80%,椒籽胚仁油最佳含量为20%,配制成液体状,选用瓶装,每瓶装100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质量更稳定。椒籽胚仁油比重为0.93左右,呈酸性,乙烯利比重为1.08左右,呈强酸性,配制后,椒籽胚仁油浮在乙烯利上面,形成析层状。在保存期中,乙烯利仍继续保持强酸性,避免乙烯利混配体在放置中释放乙烯;在施用时,先摇匀混配体,形成比重为1的乳状体,在水中易均匀混合,避免了乙烯利比重大易沉入水下的缺陷。
2、效果更突出。在植株前期生长中喷施,乙烯利释放出的乙烯短期而有效地降低了植株高度,增加了茎杆粗度,改善了植株形态,使营养生长得到了控制,实现了株高降低、茎杆粗状、抗倒伏的生产目标,亚麻酸和亚油酸及脂肪氧化酶,在被植株同时吸收后,脂肪氧化酶成为亚麻酸和亚油酸转化乙烯的辅助因子,在植株体内逐步合成的乙烯长期而有效地促进根系向地性生长和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合成,加快了根部生长和果实生长,促进了生殖生长,实现了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目标。
3、使用更安全。应用本项发明产品,乙烯利的用量将减少一半,在同样兑水量中,乙烯利的浓度将减少50%以上,对农作物更安全。
4、使用范围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粮、油、棉、菜、果和中药材种植。
5、生产成本更低。椒籽胚仁油生产成本低于乙烯利生产成本,混配的乙烯利增效叶面肥,成本必将更低于乙烯利生产成本;在农业生产应用中,乙烯利用量又减少了一半,又显著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案
1、乙烯利增效叶面肥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花椒籽胚仁油的加工。首先采用花椒籽胚仁油分道制取技术生产椒籽胚仁油毛油,其工艺分为挤撞处理、皮油萃取、粉渣筛分、空壳分离、破碎和毛油制取多道工艺,具体工艺中下所述;首先选用新产的花椒籽或安全贮存的花椒籽进行挤撞处理,其机械装置为椒籽挤撞罐,由罐体、锣旋辊、轴承、电机和支架组成,操作时花椒籽从可控制进料箱跌入罐中,首先在与镙旋辊和罐体的碰撞中使外皮层破损,外皮层油腺渗出油脂,油脂又保护了花椒内壳避免破碎,随即形成粘结体,在镙旋辊的推进中,籽粒间继续在油泥中挤擦,并持续受镙旋辊和罐体碰擦,不仅使外皮层完全脱离内壳,连内壳表面凸凹不平部分也基本被磨光,连同油泥形成粘糊状,最后由可控制出料孔挤出罐外,经输送进入萃取设备,也可采用加长的镙旋式输送带,使椒籽在输送中相互在镙旋搅动中挤撞成粘糊状再进入萃取设备,在萃取设备中,皮油浸出后,籽粒经输送进入摇筛机,筛除粉渣后籽粒成为无外皮层光籽再跌入椒籽分离池后,在分离池中,空粒光籽漂浮水面被收集,实仁光籽在隔挡网的控制下沉入水中网状输送带上,清洗干净的实仁光籽随网状输送带离开分离池后,粘附水分渗落,在摇动中被送入破碎机,破碎后经过油脂制取设备,加工出椒籽胚仁油毛油,继续采用低温析层过滤清除杂质,成为本发明乙烯利增效叶面肥配制原料。
②乙烯利增效叶面肥配制。在多年试验中,安全而有效用量确定为每亩100克,其中含乙烯利(40%)80克,含花椒籽胚仁油20克,配制前,配备容量为100克包装瓶,先装入含量乙烯利(40%)80克,再装入花椒籽胚仁油20克,产品形成上下分层,瓶口包装严密成成品。
2、施用方法:
①施用时间:多年生作物和夏季粮油作物施用期为3月中下旬和4月上旬,蔬菜作物和秋季粮棉作物以及温室作物以长势来确定施用期,各类作物施用时间均应掌握在植株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期,即达到乙烯利释放的乙烯控制营养生长,合理改善植株形态,又达到亚麻酸、亚油酸转化的乙烯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②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每亩农作物用量100克,兑水20公斤,兑水前先将瓶中肥液用力摇动,使肥液完全成乳状后按量兑入水中,并同水摇匀,均匀喷施在植株叶面。
③注意事项:肥液配制后,立即喷施,避免短期放置后肥液下沉而造成药害;在农作物首次应用时应小面积进行试验,确定最佳量和最佳喷施期后再大面积应用;禁止在农作物座果或出穗后应用,避免乙烯利直接造成落叶、落果或杀雄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