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取代的5-多环基嘧啶除草剂 本发明涉及取代的嘧啶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除草剂以及该化合物用于防治不需要的植物的应用。
借助于通称为除草剂的化学剂防治不需要的植物是现代农业和土地管理的重要方面。尽管许多用于防治不需要植物的化学品是已知的,但是,仍需要具有以下特点的新化合物,即通常更有效,对特定植物品种更有效,对需要的植物的损害更小,对人和环境更安全,使用起来更廉价,化学性质不同或具有其它需要的优点。
事实上某些在5-位上被取代基(主要是烃)取代的嘧啶化合物是已知的;例如,在US专利3818009中公开了在5-位上具有以某些双(烃基)羟甲基作为唯一取代基的嘧啶化合物。已知某些这类化合物具有杀真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活性,并且有一些(包括嘧啶醇、氯苯嘧啶醇、调嘧醇和氟苯嘧啶醇)已进入商用阶段。在PCT申请WO95/12582中公开了某些4-位取代基是卤代二氟甲基和5-位取代基特别是苄基部分的4,5
二取代的嘧啶化合物。而更进一步将其中的4-位取代基描述为C1-C6烷基或卤代烷基或取代苯基的这类化合物公开于PCT申请WO95/04725。
现在已发现许多新的4-取代的5-多环基嘧啶化合物(其中地5-取代基是多环的并通过脂族碳原子连接到嘧啶部分上)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和可用以防治不需要的植物。
本发明包括式I所示5-多环基嘧啶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衍生物:其中
部分代表具有最多3个链原子的2或3单元链,其中所述的单元选自-CR’2-(该链可包括至多3单元)和-CR’=CR’、-O-、-S-、-NH-、-N(C1-C4烷基)-、-C(O)-、或-S(O)2-(该链可包括至多1单元);或者代表下式所示的链:其中
D代表-O-CR’2-O-或-CR’2-CR’2-;
每个R’独立地代表H,C1-C3烷基或苯基,或者位于同一个碳原子或相邻的碳原子上的二个R’一起代表-(CH2)(2-5)-;
R代表H,OH,F,Cl,Br,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
Z代表任选被一个或二个选自Cl、Br、CN、OH、O(C1-C3烷基)、SOm(C1-C3烷基)、N(C1-C3烷基)2、CO2(C1-C4烷基)、CO2H的取代基所取代的L(C1-C4烷基),或任选被至多最大可能数目的F取代的L(C1-C4烷基),或任选被苯基或吡啶基部分取代的L(C1-C4烷基),所述苯基或吡啶基部分各自选择性地被至多3个选自F、Cl、Br、NO2、CF3、CH3、OCH3、SOmCH3、CN和CO2(C1-C4烷基)的相容取代基所取代;任选被一个或二个选自Cl、Br、CN、O(C1-C3烷基)、SOm(C1-C3烷基)、CO2(C1-C4烷基)、CO2H和苯基的取代基所取代的L(C3-C4链烯基),或任选被至多最大可能数目的F取代的L(C3-C4链烯基);任选被CO2(C1-C4烷基)或C6H5单取代的L(C3-C4炔基);任选被至多3个选自F、Cl、Br、NO2、CF3、CH3、OCH3、SOmCH3、CN和CO2(C1-C4烷基)的相容取代基所取代的L(苯基);CN,CO2(C1-C4烷基),CONH2,CONH(C1-C4烷基),CON(C1-C4烷基)2,CO2H,NH2,NHSO2(C1-C4烷基),N(C1-C4烷基)SO2(C1-C4烷基),SH,F,Cl或者Br;
L代表-,O,SOm,SO2NH,SO2N(C1-C4烷基),NH,或N(C1-C4烷基);
X和X’各自独立地代表F,Cl,Br,CN,CO2(C1-C4烷基),NO2,NH(C1-C3烷基),N(C1-C3烷基)2,NH2,NHCO(C1-C3烷基),NHSO2(C1-C3烷基),或N(SO2(C1-C3烷基))2;或者代表C1-C3烷基,O(C1-C3烷基),SOm(C1-C3烷基),或CO(C1-C3烷基),其中每个烷基任选被单氟化直至全氟化;或者相邻的二个X或X’一起代表任选被一个或二个氟原子取代的-OCH2O-;
n和n’各自独立地代表0,1,2,或3;以及
每个m独立地代表0,1,或2。
式I化合物是可用以防治不需要的植物的除草剂。它们尤其对防治水稻中的普通杂草有用。该化合物典型地以除草剂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该组合物含有与一种或多种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混合的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包括式I化合物:及其N-氧化物衍生物在内的本发明4-取代的5-多环基嘧啶化合物可被描述为在5-位被多环取代基(该取代基可含有氧、硫或氮杂原子并可被取代)取代,和在4-位被选出的取代基基团之一取代的嘧啶化合物。
具有下式结构的式I化合物的5-位多环取代基全是多环部分,其中的一个环通常是脂族的和通过四取代的碳原子(饱和脂族碳原子)直接连接到所说的化合物的嘧啶部分上,并且,其中的一个或二个环是苯环型的和与直接连接的通常为脂族的环具有公共边(稠环环定位)。上述多环部分可进一步具有第二个脂族环,该环在二个相邻的碳原子处(公共边;稠环环定位)连接到所需的通常为脂族的环上,或连接到单个碳原子上(公共碳原子;螺定位)。直接连接的通常为脂族的环是5至8原子环,在特定情况下,其中一些原子可以是氧、硫或氮原子。硫杂原子可以是氧化的亚砜或砜的形式。被直接连接的通常为脂族的环是部分不饱和的,它至少具有与其稠和的一苯环的不饱和度,并可由于第二个稠和的苯环或脂族双键的存在而进一步不饱和。该环的碳原子之一还可以是酮的形式。
5-位多环取代基部分:((-A-A’-)代表来自下述亚组之一的片段:a)由2或3单元组成的2或3原子链,所述单元选自-CR’2-、-O-、-S-、-C(O)-、-S(O)2-、和-CR’=CR’-,其条件是不多于1个单元是-O-、-S-、-C(O)-、-S(O)2-、或CR’=CR’-;或者b)下式所示片段其中D代表-O-CR’2-O-或-CR’2-CR’2-。在上文中,每个R’独立地代表氢、甲基、乙基、1-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或者位于同一碳原子或相邻碳原子上的二个R’一起代表1,2-亚乙基、1,3-亚丙基、1,4-亚丁基、或1,5-亚戊基片段。通常优选其中R’代表氢或甲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在同一碳原子上的二个R’取代基都是甲基或都是氢的化合物。代表性的多环取代基包括基于下述环系的取代基,其中虚线键代表连接点:其中部分:(-A-A’-)代表2或3单元链的多环5-位取代基有时是优选的。与同时还连接到嘧啶基部分上的碳原子(-A-A’-的A’终端)连接的单元是-CR’2-单元的这类化合物通常是更优选的;并且,其中每个R’代表甲基的这类化合物典型是最优选的。通常特别重要的的是其中-A-A’-代表-CH2C(CH3)2-、-CH2CH2C(CH3)2-、和-OCH2C(CH3)2-的化合物。其中-A-A’-代表:和D代表-OCR’2O-的化合物有时是优选的;并且,其中通常更优选D代表-OCH2O-的化合物。
式I的多环取代基上的R(在位于该取代基与嘧啶环的连接点的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代表氢、羟基、氟、氯、溴、甲基、乙基、丙基、甲氧基、乙氧基、和丙氧基之一。其中R代表氢、羟基、甲氧基、或乙氧基的化合物通常是优选的。通常更优选其中R代表氢的化合物。
式I的多环5-位取代基的每个苯环还可是单、双或三取代的。X和X’,例如,可各自独立地代表氟、氯、溴、氰基、硝基、氨基、(C1-C3烷基)氨基、二(C1-C3烷基)氨基、((C1-C3烷基)羰基)氨基、((C1-C3烷基)磺酰基)氨基、二((C1-C3烷基)磺酰基)氨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1-C3烷基、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C1-C3烷基亚磺酰基、C1-C3烷基磺酰基、或(C1-C3烷基)羰基,其中每个烷基可任选被氟单取代直至全取代。二个相邻的X或X’还可一起代表任选被氟单或二取代的-OCH2O-。其中每个苯环独立地是未取代的或被一个或二个选自氟、氯、和甲基的取代基取代的化合物通常是优选的。
式I化合物的嘧啶环在4-位上被不同的取代基之一(Z)取代。典型的Z代表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N-烷基氨基磺酰基;其中每个烷基含有1至4个碳原子并任选被一个至二个选自氯、溴、氰基、羟基、(C1-C4烷氧基)羰基、羟基羰基、或者1至3个碳的烷氧基、氧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或二烷基氨基的取代基取代,或者任选被至多最大可能数目的氟取代基取代(CnF2n+1),或者任选被苯基或吡啶基取代,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各自任选被至多3个选自F、Cl、Br、NO2、CF3、CH3、OCH3、SOmCH3、CN、和CO2(C1-C4烷基)的相容的取代基取代。Z进一步代表链烯基、链烯氧基、链烯硫基、链烯基亚磺酰基、链烯基磺酰基、链烯基氨基、或N-链烯基氨基磺酰基;其中每个链烯基含有3或4个碳原子并任选被1或2个选自氯、溴、氰基、低级烷氧羰基、羟基羰基、氨基羰基、烷基氨基羰基、苯基、或者1至3个碳的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或烷基磺酰基的取代基取代,或者任选被至多最大可能数目的氟取代基取代(CnF2n-1)。或者,Z代表炔基、炔氧基、炔硫基、炔基亚磺酰基、炔基磺酰基、炔基氨基、或N-炔基氨基磺酰基部分;其中每个炔基含有3或4个碳原子并任选被低级烷氧羰基、羟基羰基、或苯基取代。Z还代表苯基、苯氧基、苯硫基、苯基亚磺酰基、苯基磺酰基、苯基氨基、或N苯基氨基磺酰基,且各自任选被至多3个选自F、Cl、Br、NO2、CF3、CH3、OCH3、SOmCH3、CN和CO2(C1-C4烷基)的相容取代基取代。Z还进一步代表氰基、氨基、(C1-C4烷基)磺酰氨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氨基、低级烷氧羰基、羟基羰基、巯基、氟、氯、或溴。当其中Z是在与嘧啶环的连接点上具有氧、硫或氮原子的如前所述的取代基时的化合物通常是优选的。其中,在与嘧啶环的连接点上具有硫原子的化合物典型是更优选的。其中Z代表甲氧基、甲硫基、乙硫基、单氟代甲硫基、二氟代甲硫基、苄硫基、或烯丙硫基的化合物典型是更优选的,并且,其中Z代表甲硫基或单氟化甲硫基的化合物典型是最优选的。
式I化合物的N-氧化物衍生物是嘧啶环的氮原子之一被氧化为N氧化物的那些化合物。当不确定在这些衍生物中二个嘧啶氮原子中哪个是氧化形式时,核磁共振数据指出氧是在3-位的氮原子上。通过用磷酰氯处理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的N-氧化物,得到2-氯-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的事实进一步支持了上述测定的结果。通常优选以还原形式存在(而非以此方式被氧化的)的化合物。
表1列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典型化合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化合物包括:5-(2,2-二甲基-1-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单氟化甲硫基嘧啶;5-(2,2,6-三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5-(2,2-二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4-甲硫基嘧啶;以及5-(2,2,7-三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4-甲硫基嘧啶。
表1
4,5-二取代的嘧啶化合物化合物编号 -A-A′- Xn R 外观 熔点 ℃元素分析计算值 计算值 实测值 %C %H %N 1 -CH2-C(CH3)2 n=0 H SCH3 白色晶体 92- 95 71.1 71.0 6.71 6.68 10.4 10.6 2 -CH2-C(CH3)2- n=0 OH SCH3 白色晶体 189- 190.5 67.1 67.0 6.33 6.53 9.78 9.97 3 -CH2-C(CH3)2- n=0 H OCH3 无色油 75.6 75.8 7.13 7.04 11.0 11.1 4 -CH2-C(CH3)2- n=0 OH OCH3 无色油 5 -CH2-C(CH3)2- 5-Cl H SCH3 白色晶体 94- 96 63.3 63.2 5.27 5.40 9.23 9.16 6 -CH2-C(CH3)2- n=0 H SC2H5 无色油 71.2 71.7 7.09 7.07 9.85 9.84 7-CH2-C(CH3)2-5-FHSCH3白色固体110-112 66.666.5 5.946.209.719.768-CH2-C(CH3)2-5-FOHSCH3白色固体160-16263.162.85.585.609.209.709-CH2-C(CH3)2-4-FHSCH3白色固体90-9266.666.95.945.969.719.5910-CH2-C(CH3)2-n=0HOC2H5透明油76.175.97.517.469.8510.111-CH2-C(CH3)2-4-CH3HSCH3白色固体11671.871.47.096.859.859.8012-CH2-C(CH3)2-4-CH3OHSCH3白色固体68.067.96.716.279.329.1813-CH2-C(CH3)2-6-CH3HSCH3白色固体71.871.97.096.939.859.9214-CH2-C(CH3)2-6-CH3OHSCH3白色固体179-18068.067.56.717.259.329.3615-CH2-C(CH3)2-6-CH3OCH3SCH3灰白色固体68.767.87.007.048.908.8816-CH2-C(CH3)2-5-BrHSCH3白色固体100-10255.255.24.644.878.048.0217-CH2-C(CH3)2-5-BrOHSCH3白色固体179-18052.652.04.654.657.457.6718-CH2-C(CH3)2-7-CH3HSCH3白色固体12671.871.77.096.969.859.8519-CH2-C(CH3)2-7-CH3OHSCH3白色粉末20-CH2-C(CH3)2-5-OCH3HSCH3稠油68.068.16.716.869.329.2221-CH2-C(CH3)2-6-CH3HOCH3无色固体76.176.07.517.3910.410.522-CH2-C(CH3)2-6-CH(CH3)2HSCH3黄色固体75-7723-CH2-C(CH3)2-6-CH(CH3)2OHSCH3白色晶体157-15969.469.47.318.528.528.5424-CH2-C(CH3)2-5-OCH3,6-OCH3HSCH3灰白色固体122-12465.465.26.666.638.478.6025-CH2-C(CH3)2-4-NO2,5-OCH3OHSCH3黄色固体216-21826-CH2-C(CH3)2-4-OCH3HSCH3浅黄色固体99-10027-CH2-C(CH3)2-4-OCH3,OHSCH3白色固体130-13264.564.36.326.258.858.9028-CH2-C(CH3)2-6-C2H5HSCH3透明油72.472.77.437.459.399.2929-CH2-C(CH3)2-6-C2H5OHSCH3白色固体68.868.87.007.118.909.0030-CH2-C(CH3)2-5-CH3,7-CH3HSCH3浅色油72.472.57.437.439.399.3931-CH2-C(CH3)2-5-CH3,7-CH3OHSCH3灰白色固体32-CH2-C(CH3)2-6-BrHSCH3白色固体118-12355.055.14.875.008.258.0233-CH2-C(CH3)2-5-CH3HSCH3无色油34-CH2-C(CH3)2-5-CH3OHSCH3白色粉末35-CH2-C(CH3)2-4-F,7-FOHSCH3黄色固体181-18360.059.44.965.088.698.5736-CH2-C(CH3)2-n=0OHN(CH3)2黄色油 37 -CH2-C(CH3)2- 6-CF3 OH SCH3 黄色固体 203- 205 57.6 56.4 4.84 4.78 7.90 7.85 38 -CH2-C(CH3)2- 5-CH3, 6-OCH3 H SCH3 稠油 68.8 68.7 7.09 7.11 8.91 8.79 39 -CH2-C(CH3)2- 5-CH3, 6-OCH3 OH SCH3 白色固体 157- 158 65.4 65.5 6.66 6.69 8.47 8.61 40 -CH2-C(CH3)2- 6-OC2H5 H SCH3 稠油 68.8 68.7 7.09 7.31 8.91 8.77 41 -CH2-C(CH3)2- n=0 H N(CH3)2 透明油 42 -CH2-C(CH3)2- 6-OCH3 H SCH3 油 67.9 68.0 6.65 6.63 9.32 9.32 43 -CH2-C(CH3)2- 6-OCH3 OH SCH3 白色固体 140- 142 44 -CH2-C(CH3)2- 6-F H SCH3 白色固体 105- 115 66.6 66.3 5.94 5.94 9.72 9.61 45 -CH2-C(CH3)2- 6-F OH SCH3 白色固体 172.5- 174 63.1 63.0 5.63 5.63 9.21 9.17 46 -CH2-C(CH3)2- 7-Cl H SCH3 褐色固体 122- 123 63.0 62.8 5.62 5.76 9.19 9.29 47 -CH2-C(CH3)2- 7-Cl OH SCH3 白色固体 171- 172 59.9 59.6 5.34 5.52 8.73 8.79 48 -CH2-C(CH3)2- 4-Cl H SCH3 灰白色固体 108- 110 63.0 63.3 5.62 5.26 9.19 9.14 49 -CH2-C(CH3)2- 4-Cl OH SCH3 白色固体 172- 173 59.9 57.0 5.34 5.29 8.73 8.99 50 -CH2-C(CH3)2- 6-Cl H SCH3 白色固体 134- 136 63.0 62.7 5.62 5.55 9.19 9.17 51 -CH2-C(CH3)2- 6-Cl OH SCH3 白色固体 151- 153 59.9 59.6 5.34 5.37 8.73 8.80 52 -CH2-C(CH3)2- 4-CH3, 6-CH3 H SCH3 白色固体 99- 100 72.4 72.4 7.43 7.42 9.39 9.37 53 -CHX-C(CH3)2- 4-CH3, 6-CH3 OH SCH3 白色固体 171- 172 68.8 68.7 6.94 7.01 8.88 8.91 54 -CH(CH3)C(CH3)2- n=0 H SCH3 白色半固体 71.8 71.7 7.09 6.99 9.85 9.78 55 -CH(CH3)C(CH3)2- n=0 OH SCH3 白色固体 172.5- 175 67.1 67.0 6.88 6.99 9.35 9.26 56 -CH2-C(CH3)2- n=0 OCH3 SCH3 白色固体 130- 132 68.0 68.0 6.71 6.57 9.32 9.21 57 -CH2-C(CH3)2- n=0 OCH3 SO2CH3 白色固体 125- 127 61.4 61.9 6.06 6.25 8.43 8.55 58 -CH2-C(CH3)2- 6-C3H7(n) H SCH3 灰白色固体 47- 48 73.0 73.0 7.74 7.69 8.96 9.00 59 -CH2-C(CH3)2- 6-C3H7(n) OH SCH3 白色固体 121- 122 69.5 69.3 7.36 7.08 8.53 8.71 60 -CH2-C(CH3)2- 5-NO2 H SCH3 白色固体 153- 154.5 60.9 61.2 5.93 5.61 13.3 13.4 61 -CH2-C(CH3)2- 6-NH2 H SCH3 无色固体 114- 115 67.6 67.6 6.38 6.58 14.8 14.7 62 -CH2-C(CH3)2- 6-NO2 H SCH3 白色固体 167- 168 60.9 61.1 5.93 5.73 13.3 13.3 63 -CH2-C(CH3)2- 6-NO2 OH SCH3 白色固体 223- 226 64 -CH2-C(CH3)2- 6-NH2·HCl H SCH3 褐色固体 177- 180 59.7 59.5 6.22 6.30 13.0 12.4 65 -CH2-C(CH3)2- 6-N(SO2CH3)2 H SCH3 白色片 238- 239 49.1 48.9 5.03 5.29 9.54 9.48 66 -CH2-C(CH3)2- n=0 H SO2CH3 白色晶体 62- 63 63.6 63.4 6.00 6.10 9.26 9.38 161 -CH2-C(CH3)2- n=0 H SCH2CO2C2H5 浅黄色油 66.6 66.7 6.48 6.81 8.18 8.34 162 -CH2-C(CH3)2- n=0 OH SCH2CO2H 浅黄色粉末 128- 130(d) 61.8 61.7 5.49 5.47 8.48 8.46 163 -CH2-C(CH3)2- n=0 H OCH2CO2C2H5 无色油 69.9 70.3 6.79 7.03 8.58 8.63 164 -CH2-C(CH3)2- n=0 H OCH2CF3 无色油 63.4 63.0 5.32 5.35 8.69 8.63 165 -CH2-C(CH3)2- n=0 H OCH2CH=CH2 无色油 77.1 77.0 7.19 7.26 9.99 10.2 166 -CH2-C(CH3)2- n=0 H OCH2CH2OCH3 无色油 72.5 72.7 7.43 7.78 9.39 9.59 167 -CH2-C(CH3)2- n=0 H OCH2CH2SCH3 油 168 -CH2-C(CH3)2- n=0 H OCH2CH2N(CH3)2 油 73.3 72.8 8.09 8.14 13.4 13.4 169 -CH2-C(CH3)2- n=0 H OCH2CH2SO2CH3 浅色油 170 -CH2-C(CH3)2- n=0 H NHCH3 油 171 -CH2-C(CH3)2- n=0 H NHC2H5 油 172 -CH2-C(CH3)2- n=0 H NH2 褐色粉末 173 -CH2-C(CH3)2- n=0 H NHCH2CH2OCH3 油 174 -CH2-C(CH3)2- n=0 H SC6H5 油 75.9 75.7 6.60 6.02 8.43 8.32 175 -CH2-C(CH3)2- n=0 H SCH2CF3 白色针状物 176 -CH2-C(CH3)2- n=0 H SCH2CH=CH2 浅色油 177 -CH2-C(CH3)2- n=0 H SCH2F 褐色固体 67.5- 69 66.6 66.8 5.94 6.03 9.71 9.86 178 -CH2-C(CH3)2- n=0 H SCF3 白色固体 60- 62 59.3 59.1 4.67 4.67 8.64 8.68 179 -CH2-C(CH3)2- n=0 H SCH2CH=CHC6H5 黄色油 77.7 77.0 6.78 6.45 7.29 7.39 180 -CH2-C(CH3)2- n=0 H SH 黄色固体 184- 186 70.3 70.0 6.28 6.20 10.9 10.8 181 -CH2-C(CH3)2- 6-OCH3 H SO2CH3 黄色油 61.4 61.4 6.02 5.99 8.42 8.30 182 -CH2-C(CH3)2- 6-OCH3 H SCH2CH=CH2 黄色油 183 -CH2-C(CH3)2- 6-OCH3 H SCH2C6H5 灰白色晶体 100- 102 184 -O-CH2C(CH3)2- n=0 H SCH2F 白色固体 117- 118 185 -O-CH2C(CH3)2- 6-CH(CH3)2 H SCH2F 灰白色晶体 186 -O-CH2C(CH3)2- 6-F OH SCH3 黄色固体 168- 170 59.2 59.3 5.35 5.31 8.74 8.86 187 -O-CH2C(CH3)2- 6-F H SCH3 白色固体 121- 123 63.1 63.1 5.63 5.95 9.26 9.06 188 -O-CH2C(CH3)2- n=0 H SCH2C6H5 稠油 72.9 72.9 6.12 6.25 7.73 7.53 189 -O-CH2C(CH3)2- n=0 H SCH2CH=CH2 稠油 69.2 69.8 6.45 6.46 8.99 9.00 190 -O-CH2C(CH3)2- 6-CH3 OH SCH3 白色固体 156- 158 64.6 64.4 6.40 6.18 9.04 9.02 191 -O-CH2C(CH3)2- 6-CH3 H SCH3 白色晶体 118- 119 68.0 68.0 6.66 6.79 9.33 9.25 192 -O-CH2C(CH3)2- 6-CH(CH3)2 OH SCH3 白色固体 163- 165 193 -O-CH2C(CH3)2- 6-CH(CH3)2 H SCH3 白色固体 118- 120 69.5 69.5 7.36 7.42 8.53 8.46 194 -O-CH2C(CH3)2- n=0 H SO2CH3 白色固体 128- 130 72.9 72.9 6.12 6.25 7.73 7.53 195 -O-CH2C(CH3)2- 6-CH(CH3)2 H SO2CH3 灰白色固体 146- 149 196 -O-CH2C(CH3)2- 6-CH2CH3 OH SCH3 黄色固体 152- 153 65.4 64.3 6.66 6.47 8.47 8.62 197 -O-CH2C(CH3)2- 6-CH2CH3 H SCH3 白色固体 115- 117 68.8 68.5 7.09 7.08 8.91 8.98 198 -S-CH2C(CH3)2- n=0 OH SCH3 黄色固体 246- 247 199 -S-CH2C(CH3)2- n=0 H SCH3 白色晶体 124- 126 63.4 63.0 6.00 6.08 9.26 9.25 200 -SO2-CH2C(CH3)2- n=0 H SO2CH3 黄色晶体 202- 208(d) 201 -SO2-CH2C(CH3)2- n=0 H SCH3 白色晶体 222- 224 202 -CH2-C(CH3)2- n=0 OH SH 浅黄色粉末 205- 208 203 -CH2-C(CH3)2- 7-F H SCH3 白色固体 81-82 66.6 66.5 5.94 5.88 9.71 9.67 204 -CH2-C(CH3)2- 6-SCH3 H SCH3 浅金色油 64.5 64.3 6.37 6.20 8.85 9.04 205 -O-CH2C(CH3)2- 8-Br 6-CH(CH3)2 H SCH3 粘稠半固体 206 -CH2-C(CH3)2- n=0 OH SO2CH3 无色晶体 152- 156 207 -CH2-C(CH3)2- 6-NHSO2CH3 H SCH3 褐色固体 82- 85 55.9 55.6 6.34 6.09 11.5 11.2 208 -CH2-C(CH3)2- 6-NHSO2C6H5 H SCH3 褐色固体 174- 176 62.1 61.8 5.45 5.54 9.87 9.77 209 -CH2-C(CH3)2- 6-CN H SCH3 浅黄色固体 157- 158 69.1 69.1 5.80 5.89 14.2 14.3 210 -CH2-C(CH3)2- n=0 H CN 浅褐色固体 55- 56 77.1 77.0 6.06 5.91 16.9 16.8 211 -CH2-C(CH3)2- n=0 OH CN 褐色胶 212 -CH2-C(CH3)2- n=0 H CO2CH3 无色固体 43.5- 45 72.4 72.4 6.43 6.39 9.92 9.79 213 -C(=O)- C(CH3)(CH2CH3)- n=0 H SCH3 浅棕色油 214 -C(=O)-C(CH3)2- n=0 H SCH3 无色固体 76- 77 67.6 67.5 5.67 5.72 9.85 9.57 215 -CH2CH2C(CH3)2- n=0 H SO2CH3 无色固体 118.5- 120 64.5 64.6 6.37 6.39 8.85 8.93 216 -CH2C(CH3)(CH2CH3)- n=0 H SCH3 白色固体 75- 84 71.6 71.3 7.04 6.59 9.85 9.69 217 -O-CH2C(CH3)2- 6-CH2CH3 H SO2CH3 白色晶体 120- 122 62.4 62.5 6.35 6.41 8.09 8.09 218 -O-CH2C(CH3)2- 6-F H SO2CH3 白色固体 143- 144 57.1 57.4 5.05 5.15 8.32 8.07 219 -O-CH2C(CH3)2- 6-CH2CH3 OCH3 SCH3 灰白色晶体 114- 116 66.3 66.2 7.02 7.05 8.12 8.10 220 -CH2CH2C(CH3)2- n=0 H OCH3 无色固体 65- 66 76.1 76.1 7.51 7.70 10.4 10.4 221 -CH2C(CH3)(CH2CH3)- n=0 H SO2CH3 透明稠油 64.5 64.8 6.37 6.49 8.88 8.93 222 -CH2-C(CH3)2- n=0 H CONH2 褐色固体 140- 143 223 -CH2-C(CH3)2- n=0 H CO2H 无色固体 172- 173(d) 71.6 71.3 6.01 5.98 10.4 10.3 224 -CH2-C(CH3)2- n=0 OC2H5 SCH3 黄色油 oil 68.8 68.8 6.98 7.05 8.94 8.90 225 -CH2-C(CH3)2- n=0 OC2H5 SO2CH3 白色固体 96- 98 226 -CH2-C(CH3)2- n=0 H SCH2CH2C6H5 无色油 oil 76.3 76.1 6.71 6.86 7.77 7.87 227 -CH2-C(CH3)2- n=0 H N(CH3)SO2CH3 无色固体 176- 177 57.6 57.3 4.43 4.35 11.2 11.0 228 -CH2-C(CH3)2- n=0 H SCH3,N-oxide 无色固体 172- 173 67.1 67.2 6.34 6.58 9.78 9.91 229 -CH2-C(CH3)2- n=0 H SO2CH3,N-oxide 无色固体 164- 165 60.4 60.1 5.70 5.83 8.80 8.79 230 -CH2CH2C(CH3)2- n=0 H SO2CH3,N-oxide 无色固体 154- 155 61.4 61.4 6.06 6.06 8.43 8.39 231 -CH2-C(CH3)2- n=0 H SO2NHCH3 白色固体 152- 160 60.5 59.1 6.03 5.87 13.2 12.8 232 -CH2-C(CH3)2- n=0 H SO2N(CH3)2 白色固体 94- 95 61.6 61.5 6.39 6.34 12.7 12.6 233 -CH2-C(CH3)2- n=0 H SO2NH2 白色粉末 116- 136 59.4 61.4 5.65 5.64 13.9 12.4 234 -CH2-C(CH3)2- n=0 H SO2NHCH(CH3)2 白色固体
与式I化合物的嘧啶环连接的多环取代基的碳原子是不对称碳原子,因此,该化合物以二个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在某些化合物中,还存在其它不对称碳原子,且在这些情况下,存在多立体异构体。某些化合物还可以二个或多个几何异构体的形式存在。这些光学和几何异构体具有不同程度的除草活性。尽管如此,但是本发明和式I化合物明显包括单独存在的以及以 与其它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的上述每种异构体。
此处所用的术语烷基包括直链、支链和环的部分。因此,典型的烷基是甲基、乙基、1-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等。通常优选甲基和乙基。典型的被至多最大数目的氟原子取代的烷基包括三氟甲基、单氟代甲基、2,2,2-三氟乙基、2,3-二氟丙基等;通常优选三氟甲基。
其中R代表羟基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式II5-溴代-4-取代的嘧啶化合物:其中Z如式I化合物所定义(除了不能是氯、溴、氟和烷基磺酰基之外),与烷基锂化合物和式III多环酮化合物反应,所述式III:其中Xn和片段:如式I化合物所定义。该反应典型进行如下:制备5-溴-4-取代的嘧啶化合物和多环酮化合物在无水四氢呋喃中的溶液,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大约-70℃,接着在冷却和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典型借助于注射器)加入烷基锂化合物(典型是丁基锂)的己烷溶液;几分钟后,将混合物加温至大约20℃并加入水;分离生成的相后,将有机相用乙醚或二氯甲烷稀释和用水洗;通过蒸发或蒸馏除去溶剂可得到所述产物,并可通过常规方法(例如重结晶或色谱分离)纯化该产物。
其中R代表除了羟基以外的定义(即氢、氟、氯、溴、甲基、乙基、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的式I化合物可以由相应的R代表羟基的式I化合物通过已知方法改变制得。于是,其中R代表氯的化合物可通过羟基化合物与亚硫酰氯在现有技术已知的相关反应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制得。将其中R代表氯的化合物通过用氟化钾或三氟化锑处理可转化为R代表氟的化合物;而通过用溴化钠或三溴化硼处理可转化为R代表溴的化合物。其中R代表氟的化合物还可通过相应的R代表羟基的化合物与二乙氨基硫三氟化物反应制得。一些R代表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用相应的醇溶液中的碱金属醇盐(例如在甲醇中的甲醇钠或在乙醇中的乙醇钾)处理R代表氯的式I化合物制得。其中R代表烷氧基的式I化合物还可通过在现有技术已知的相关反应的反应条件下,用烷基卤化物(例如溴代甲烷、碘代乙烷或溴代丙烷)将相应羟基化合物烷基化制得。
其中R代表氢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用三乙基甲硅烷和醚合三氟化硼处理相应的R代表羟基的化合物制备。该反应的制备通常是将过量的三乙基甲硅烷和醚合三氟化硼加入所述羟基化合物在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中的冷溶液,并使该混合物反应数小时。以常规方法回收产物。通常,在该还原反应期间作为副产物制得R代表烷基(甲基、乙基或丙基)的式I化合物;在加入三乙基甲硅烷之前,用醚合三氟化硼处理R代表羟基的式I化合物并使该混合物反应可得到作为主要产物的上述化合物。
其中R代表H的式I化合物还可通过用氢化铝锂还原相应的R代表F的式I化合物制得。
在现有技术已知的这类转化的反应条件下,通过用氧化剂(例如间氯过苯甲酸)氧化相应的其中Z代表烷硫基(例如甲硫基)的式I化合物可制备Z代表链烷亚磺酰基或链烷磺酰基(包括甲磺酰基)的式I化合物。当以过量使用间-氯过苯甲酸时,得到链烷磺酰基化合物及其N-氧化物衍生物的混合物。当间-氯过苯甲酸过量得多和反应进行18或更多小时时,N-氧化物衍生物是主要产物。
通过在酸性介质中5-溴嘧啶与过乙酸反应,随后所形成的5-溴代-4-羟基嘧啶中间体在乙腈中与磷酰氯反应,可制备Z代表氯的式II化合物。
通过其中Z代表氯或甲磺酰基的式II化合物与合适的试剂反应,可制备其中Z代表如前所定义的任选取代的烷氧基、烷硫基、链烯氧基、链烯硫基、炔氧基、炔硫基、苯氧基、苯硫基、氟、氯、氰基或二烷基氨基和R代表氢或烷基的式II化合物。其实例包括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促进同样用醇和硫醇的碱金属盐进行的4-氯或4-甲磺酰基嘧啶化合物置换反应的反应条件下,用链烷醇、链烯醇、炔醇、苯酚、链烷硫醇、链烯硫醇、炔硫醇或苯硫酚的碱金属盐进行处理。同样,在现有技术中类似反应的典型反应条件下,通过钾的氟化物、溴化物或氰化物与相应的4-氯或4-甲磺酰基化合物反应可制备4-氟、溴和氰基的化合物,并且通过过量氨或烷基胺与相应的4-氯或4-甲磺酰基化合物反应可制备4-氨基和烷氨基化合物。类似地,通过烷基磺酰胺的碱金属盐与4-氯或4-甲磺酰基嘧啶化合物反应可制备4-烷基磺酰氨基化合物。在5-多环基-4-(氯或甲磺酰基)嘧啶N-氧化物衍生物上可进行同样的转化。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相关烷基化反应的条件下,通过相应的4-硫醇化合物与任选取代的烷基(包括苄基)、链烯基、炔基的氯化物或溴化物在碱存在下反应也可以制备Z代表烷硫基(包括苄硫基)、链烯硫基、炔硫基的式I化合物。该4-硫醇化合物的制备可通过式I 4-甲硫基化合物与过量甲硫醇钠(sodium methanethiolate)在偶极的、对质子惰性的溶剂或甲醇中反应制得。
通过在乙腈中用1-氯甲基-4-氟-1,4-二氮鎓(diazonia)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氟化相应的甲硫基化合物,可得到Z代表单氟化甲硫基的式I化合物。
其中Z代表N-(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吡啶基)氨基磺酰基部分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在典型的氯氧化反应条件下,由相应的Z代表苄硫基的式I化合物氯氧化得到其中Z代表氯磺酰基的反应中间体;并随后在现有技术中由氯磺酰基化合物制备磺酰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条件下,用氨或胺处理该中间体。
或者,一些式I化合物可通过从无环试剂构造出嘧啶基部分而由式III多环酮化合物制备。式III化合物与二乙氧基膦酰乙酸乙酯和氢化钠反应制得式IV化合物:在载钯碳催化剂存在下,用氢还原式IV化合物得到式V的取代的乙酸:通常,用甲酸甲酯和二异丙基氨化锂处理式V化合物进一步得到式VI化合物:然后,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式VI中间体转化为用作中间体的4-嘧啶酮化合物,所用方法包括用不饱和1,3-二氨基化合物,例如脒或S-烷基异硫脲缩合。
许多其中-A-A’-代表-CH2-CR’2-或-C(O)-CR’2-和R代表H、甲基、乙基或丙基的式I化合物还可由5-溴代-4-(取代的)嘧啶化合物制备。在大约-25℃的无水四氢呋喃中,上述嘧啶化合物与正丁基锂反应后,与适当取代的苯甲醛反应得到式VII(适当取代的苯基)(4-(取代的)-5-嘧啶基)甲醇化合物:其中X、n和Z如前所定义。通过在惰性溶剂中用亚硫酰氯处理可将式VII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氯代甲烷衍生物。在大约-10℃的四氢呋喃中,用在二异丙基氨化锂与链烷酸(例如2 甲基丙酸)的酯反应中形成的盐处理上述氯代甲烷化合物可得到式VIII化合物:通过水解式VIII化合物中的酯得到相应的酸后,在约75℃用Eaton’s酸处理,将该化合物转化为其中-A-A’-代表-C(O)-CR’2-的式I化合物。由这些化合物通过在回流的1,2-二氯乙烷中,用三乙基甲硅烷和醚合三氟化硼还原可制备-A-A’-代表CH2-CR’2-的式I化合物。
式III多环酮化合物可以不同的已知方法制备,并且许多这类化合物是现有技术已知的。二苯并二氧杂辛英(Dibenzodioxocin)-12-酮化合物,即其中D代表亚甲二氧基部分(-O-CR’2-O)的式III化合物可通过相应取代的2,2’-二羟基二苯甲酮化合物与二溴甲烷或其它合适的二溴链烷和无水碱(例如碳酸钾)反应制得。该反应典型地通过在偶极的、对质子惰性的溶剂(例如二甲亚砜)中加热反应剂来进行。二苯并环庚酮,即其中D代表1,2亚乙基部分(-CR’2-CR’2-)的式III化合物可通过在五氧化二磷和甲磺酸的混合物(Eaton’s酸)存在下进行的适当取代的2-(2-苯乙基)苯甲酸化合物的闭环反应制备。适当取代的2-(2-苯乙基)苯甲酸化合物可以现有技术已知的不同途径制得。其中许多化合物的制备是通过在大约250℃和乙酸钠的存在下,用适当取代的苯乙酸化合物处理适当取代的邻苯二甲酸酐,并随后在惰性气体中用红磷和碘化氢还原所得中间体进行。其它适当取代的2-(2-苯乙基)苯甲酸化合物可通过先用二异丙基氨化锂,再接着用适当取代的苄基卤在低于大约-70℃的温度下处理适当取代的2-甲基苯甲酸化合物来制得。
许多其中-A-A’-代表2或3个-CR’2-单元的链的式III化合物(各自是2,3-二氢-1-茚酮和1,2,3,4-四氢化萘-1-酮)可通过在路易斯酸(例如氯化铅)催化的情况下,适当取代的苯化合物与式Cl-CR’2-CR’2-COCl或Cl-CR’2-CR’2-CR’2-COCl所示的氯代链烷酰氯反应制得。于是,正如现有技术所已知的,通过苯与2氯新戊酰氯反应可以制备2,2-二甲基-(2,3-二氢茚 1-酮)。
通过用碱例如碳酸钠,以及烷基卤(例如甲基溴)处理,可将烷基(例如甲基)加到2,3-二氢化茚-1-酮和1,2,3,4-四氢化萘-1-酮的2位。
其中-A-A’-代表-O-CR’2-部分的式III化合物(苯并二氢呋喃-3-酮)及其硫类似物可通过适当取代的2-卤代链烷酰苯酚或苯硫酚与氢化钠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得。适当取代的2-卤代链烷酰苯酚或苯硫酚的制备可通过不同方式:其中包括在氯化铅存在下,用适当取代的茴香醚或甲硫基苯化合物与2-溴代链烷酰氯反应。其中-A-A’-代表-O-CR’2CR’2-部分的式III化合物(苯并二氢吡喃-4-酮)及其硫类似物可通过适当取代的茴香醚或烷硫基苯与3-氯代链烷酰氯和氯化铝反应,用三溴化硼脱烷基化,再用碱(例如碳酸钠)将生成的苯酚或苯硫酚中间体闭环来制备。通过用碱(例如碳酸钠)和烷基卤(例如甲基溴)处理,可将烷基(例如甲基)加到与苯并二氢呋喃-3-酮和苯并二氢吡喃-4-酮(及其硫类似物)的羰基相邻的碳原子上。
当可以将4-取代的5-多环基嘧啶化合物直接用作除草剂时,优选以含有除草有效量的该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合适的助剂或载体应对有价值的作物无植物毒性,特别是在用于作物存在下选择性杂草防治的组合物的施用浓度时,并且不能与式I化合物或其它组合物组分进行化学反应。这类混合物可直接施用于杂草或其所在地,或者可以是通常在施用前用附加载体和助剂稀释的浓缩物或制剂。它们可以是固体(例如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的颗粒剂、或可湿的粉末剂)和液体(例如浓缩乳剂、溶液、乳剂或悬浮剂)。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用于制备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的合适的农业助剂和载体是熟知的。
可使用的液体载体包括水、甲苯、二甲苯、石脑油、作物油、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乙酸丁酯、丙二醇单甲基醚和二甘醇单甲基醚、甲醇、乙醇、2-丙醇、戊醇、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通常用于稀释浓缩物的载体是水。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滑石、叶蜡石粘土、二氧化硅、一种美国活性白土(attapulgus clay)、硅藻土、白垩、硅藻土、石灰、碳酸钙、膨润土、漂白土、棉子壳、麦粉、豆粉、浮石、木粉、核桃粉、木素等。
常常需要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掺入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有益地在固体和液体组合物中,尤其是那些在应用之前用水稀释的组合物中使用。该表面活性剂在性质上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或非离子的并可用作乳化剂、润湿剂、悬浮剂或用于其它目的。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硫酸烷基酯的盐(例如硫酸十二烷基酯二乙醇铵),烷基芳基磺酸酯的盐(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苯酚 烯化氧加成产物(例如壬基苯酚-C18乙氧基化物),醇 烯化氧加成产物(例如十三烷醇-C16乙氧基化物),皂(例如硬脂酸钠),烷基萘磺酸盐(例如二丁基萘磺酸钠),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盐(例如磺基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钠),山梨醇酯(例如山梨醇油酸酯),季铵(例如月桂基三甲基铵氯化物),脂肪酸的聚乙二醇酯(例如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以及磷酸单或二烷基酯的盐。
通常应用于农用组合物的其它助剂包括防沫剂、相容剂、螯合剂、中和剂和缓冲剂、缓蚀剂、染料、增味剂、渗透助剂、铺展剂、粘着剂、分散剂、增稠剂、降凝固点剂、灭菌剂等。该组合物还可含有其它相容的成分(例如其它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真菌剂、杀虫剂等)并可与液体肥料或固体,尤其是颗粒肥料载体(例如硝酸铵、脲等)一起配制。
活性成分在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中的浓度以重量百分数计通常是大约0.001至大约98。经常使用的浓度以重量百分数计是大约0.01至大约90。在设计以浓缩物形式使用的组合物中,活性成分通常以大约5至大约98重量百分数的浓度存在,优选大约10至大约90重量百分数。在施用前,这些组合物典型地用惰性载体(例如水)稀释。施用于杂草或杂草所在地的稀释的组合物通常含有大约0.001至大约5重量百分数的活性成分并优选含有大约0.01至大约0.5重量百分数。
本发明组合物可使用常规的土地或空气洒粉器、喷雾器和颗粒洒施机,通过加进灌溉用的水中以及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常规方法施用于杂草或其所在地。
已经发现式I化合物是有效的芽前和芽后除草剂。它们可以非选择性的(较高)施用量防治领域内的大致所有的植物;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以选择性的(较低)施用量来选择性地防治草地上和在有价值的作物(例如稻、小麦、大麦、玉米、大豆和棉花)中的不需要的植物,尤其是在稻或阔叶作物(例如大豆和棉花)中。尤其能很好地防治禾木科杂草。当该化合物芽前施用时,对在阔叶作物(例如棉花和大豆)中生长的这些杂草的选择性防治是最明显的。当在稻长出后将该化合物施用于水稻的水中时,对稻作物中生长的杂草的选择性防治最明显的。当包括在式I中的每种4-取代的5-多环基嘧啶化合物都在本发明范围内时,所得到的除草活性、作物选择性和杂草防治的范围的程度上的变化取决于存在的取代基。
为了防治更宽种类的不需要的植物,本发明化合物(式I)最好与一种或多种其它相容的除草剂一起施用。通常,本发明化合物与其它除草剂作用互补或甚至具有协同作用。由于本发明化合物通常对禾木科杂草比对阔叶杂草更有效,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一般应用对阔叶杂草有效的除草剂。而用于防治禾木科杂草的除草剂通常也宜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使用。当与其它除草剂一起使用时,可将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化合物与其它一种或多种除草剂一起配制,在容器中与其它一种或多种除草剂混合,或者与其它的一种或多种除草剂依次施用。可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施用的除草剂包括植物生长素除草剂,例如(2,4-二氯苯氧基)乙酸,2-(2,4-二氯苯氧基)丙酸,(4-氯-2-甲基苯氧基)乙酸,2-(4-氯-2-甲基苯氧基)丙酸,((3,4,6-三氯-2-吡啶基)氧基)乙酸,((4-氨基-3,5-二氯-6-氟-2-吡啶基)氧基)乙酸,-4-氨基-3,5,6-三氯-2-吡啶甲酸,3,6-二氯-2-吡啶甲酸,以及2-甲氧基-3,6-二氯苯甲酸。其它可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使用的除草剂包括取代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除草剂,例如N-2,6-二氯苯基-5-乙氧基-7-氟代〔1,2,4〕三唑并〔1,5-c〕嘧啶-2-磺酰胺(diclosulam),3-氯-2-((5-乙氧基-7-氟代-〔1,3,4〕三唑并〔1,5-c〕嘧啶-2-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cloransulam-甲基),N-2,6-二氯-3-甲基苯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磺酰胺(metosulam),和N-2,6-二氟苯基-5-甲基〔1,2,4〕三唑并〔1,5-c〕嘧啶-2-磺酰胺(flumetsulam);磺酰脲除草剂,例如氟嘧黄隆(chlorimuron),苄嘧黄隆,吡嘧黄隆,和AC-140;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除草剂,例如(R)-2-(4-(4-氰基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丁酯(cyhalofop-丁基),(R)-2-(4-(5-(三氟甲基)-2-吡啶基)氧基)丙酸甲酯(吡氟禾草灵),(R)-2-(4-(6-氯-2-喹喔啉基)氧基)丙酸乙酯(喹禾灵),高恶唑禾草灵-乙基,和吡氟氯禾灵;以及敌稗、氟锁草醚、噻草平、异恶草酮、fumiclorac、苯噻草胺、伏草隆、氟黄胺草醚、灭草隆、imazethapyr、乳氟禾草灵、利谷隆、赛克津等。通常优选植物生长素除草剂(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 D),2-(2,4-二氯苯氧基)丙酸(2,4-DP),(4-氯 2-甲基苯氧基)乙酸(MCPA),2-(4氯-2-甲基苯氧基)丙酸(MCPP),((3,4,6-三氯-2-吡啶基)氧基)乙酸(定草酯),((4-氨基-3,5-二氯-6-氟-2-吡啶基)氧基)乙酸(氟草烟),4-氨基-3,5,6-三氯-2-吡啶甲酸(毒莠定),3,6-二氯-2-吡啶甲酸(clopyralid),以及2-甲氧基-3,6-二氯苯甲酸(麦草畏)。通常特别令人感性趣的是植物生长素除草剂(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和((3,4,6-三氯-2-吡啶基)氧基)乙酸(定草酯)。此处植物生长素除草剂是以作为其基础的酸来命名的,但是,它们可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以其酸的形式,或以其农业上可接受的盐或酯(例如胺或碱金属盐或烷基酯)的形式使用,且此处作为酸的命名化合物明显包括所有这些形式。通常优选将本发明化合物与对草地、棉花、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或大麦具有选择性的阔叶除草剂一起使用。通常,还进一步优选在同时施用作为混合制剂形式的或容器混合物(桶混)形式的二种或多种除草剂。
本发明化合物通常可与已知除草安全剂(例如cloquintocet、麦穗灵、dichlormid、解草酮、解草安、mefenpyr-乙基、香草隆、解草啶、和肟草安)一起使用以提高其选择性。此外,它们还可以用于在许多通过遗传控治或通过变导和选择手段而耐或抗除草剂的作物中防治不需要的植物;例如,可处理耐或抗一种或多种除草剂的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甜菜、棉花、canola和其它作物。
此处所用的术语除草剂是指用于防治或逆改善植物生长的活性成分。除草有效量或植物防治有效量是指造成逆改善作用和包括偏离自然生长的情况、杀死、调节、干缩、延迟等的活性成分的量。术语植物是指包括发芽的种子、出苗的幼苗和长成的植物。
当本发明化合物在植物生长的任何阶段或芽前直接施用于植物或植物所在地上,其除草活性得以显示。所观测到的作用结果取决于所防治的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的阶段、稀释和喷出液滴大小的施用参数、固体成分的颗粒大小、施用时间的环境条件、所用的本发明的具体化合物、具体的助剂和载体、土壤类型等,以及化学施用量。在稻存在下施用时,在施用时间的水稻田土壤的水状况和/或溢流状况也可影响观测的结果。这些以及其它因素可通过现有技术公知的方式调节以促进选择性除草作用。
在芽后操作中通常以大约0.01至大约2Kg/Ha的施用量使用,而通常以大约0.01至大约5Kg/Ha的施用量用于芽前操作。较高的施用量通常提供对多品种不需要植物的非选择性防治,而较低的施用量则通常用于在作物存在的情况下的选择性防治。用于防治水稻中杂草的施用量通常是大约0.010至大约1Kg/Ha。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而不应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核磁共振(NMR)谱是使用300兆赫的分光计测得的。在表2中给出了一些化合物的数据。熔点和沸点是未经校正的。
表2
选择的核磁共振数据,300兆赫化合物编号 四甲基甲硅烷内标 4 8.70(s,1H);7.62(bs,1H);7.4-7.2(m,4H);4.55(bs, 1H);4.10(s,3H);2.75(q,2H);1.2(s,3H);0.85(s, 3H) 22 8.85(s,1H);7.75(s,1H);7.15(m,2H);6.8(s,1H); 4.3(s,1H);2.8(m,3H);2.6(s,3H);1.4(s,3H); 1.2(m,6H);0.9(s,3H) 25 8.9(s,1H);8.2(d,1H);8.05(s,1H);7.5(m,1H); 6.4(s,1H);3.4(s,3H);2.5-3.0(m,2H);1.2(s,3H); 0.8(s,3H) 26 8.8(s,1H);7.6(s,1H);7.15(m,1H);6.8(m,2H); 3.9(s,3H);2.9(d,1H);2.7(d,1H);2.5(s,3H); 1.3(s,3H);1.0(s,3H) 33 8.8(s,1H);7.7(s,1H);7.1(s,1H);6.9(d,1H); 6.8(d,1H);4.3(s,1H);2.8(q,2H);2.6(s,3H); 2.3(s,3H);1.3(s,3H);0.8(s,3H) 34 8.8(s,1H);7.5(s,1H );7.0(m,3H );4.8(bs,1H); 2.9(d,1H);2.6(d,1H);2.4(s,3H);2.3(s,3H); 1.3(s,3H);0.9(s,3H) 36 8.6(s,1H) ; 7.8(s,1H );7.2(m,4H );4.5(s,1H ); 3.05(s,6H);2.8(m,2H);1.2(s,3H);0.75(s,3H) 41 8.6(s,1H);7.8(s,1H);7.2(m,4H);4.45(s,1H); 3.1(s,6H);2.8(m,2H);1.2(s,3H);0.75(s,3H) 63 8.9(s,1H);7.7(s,1H);7.35(m,2H);6.4(s,1H); 4.0(s,3H);3.0(d,1H);2.75(d,1H);2.5(s,3H); 1.3(s,3H);0.8(s,3H) 73 8.7(s,1H);8.6(s,1H);7.1-7.8(m,7H);5.25(s,2H); 4.05(s,3H);2.40(s,3H) 79 8.7(bd,1H);8.0(bd,1H);6.8-7.5(m,7H);5.2(bs, 2H);3.7(bd,3H) 83 8.7δ8.4(2s,1H);8.3δ7.9(2s,1H);6.8-7.4(m,7H ); 5.3(m,2H);3.4-3.9(2bs,4H) 85 8.6(s,1H);8.25(s,1H);6.9-7.3(m,7H);5.6(bs,1H); 5.3(bs,2H);3.95(s,3H) 86 8.60(bs,1H);8.25(bs,1H);6.95-7.30(m,8H); 5.51(bs,1H);5.28(bs,1H);3.9(bs,3H);2.25(s,3H) 87 8.69(s,1H);8.41(bs,1H);6.95-7.6(m,7H);5.27(d, 1H);5.05(bs,1H);4.25(bs,1H);3.81(s,3H); 2.23(bs,3H) 99 8.6(s,1H);8.25(bs,1H);7.0-7.15(m,6H);5.5(bs, 1H);5.3(bs,2H);4.0(s,3H);2.6(q,2H,J=7.7); 1.3(t,3H,J=7.7) 102 8.6(s,1H);8.25(s,1H);6.9-7.2(m,7H);5.5(s,1H); 5.3(bs,2H);4.0(s,3H) 115 8.76(d,1H);8.16(d,1H);7.49-7.13(m,8H);6.16(s, 1H);3.19-3.16(m,2H);2.89-2.87(m,3H);2.84(s,3H) 116 9.10(s,1H);8.77(s,1H);7.50-7.11(m,8H);6.31(s, 1H);3.19-3.08(m,2H);3.05(s,3H);3.02-2.81(m,2H) 128 8.86(s,1H);8.62(s,1H);7.26-6.99(m,3H);5.85(m, 1H);3.57(m,2H); 2.32(8,3H);1.43(d,3H);1.41(s, 3H);0.97(d,3H) 134 8.85(s,1H);8.51(s,1H);7.31-7.10(m,3H);6.75(d, 1H);2.82(m,2H);2.33(s,3H);1.72(s,3H);1.43(d, 3H) 135 8.9(s,1H);8.4(s,1H);7.0-7.4(m,4H);3.2(m,1H); 3.05(s,1H);2.8-3.0(m,2H);2.5(s,3H);2.4(m,1H) 136 8.9(s,1H);8.4(s,1H);7.0-7.4(m,4H);3.2(m,1H); 3.05(s,1H);2.8-3.0(m,2H); 2.5(s,3H);2.4(m,1H) 137 8.8(s,1H);7.6(s,1H);7.0-7.4(m,4H);4.4(s,1H ) ; 3.0(d,1H);2.85(d,1H);2.65(s,3H);1.6(m,4H) 138 8.9(s,1H);8.45(s,1H);7.35(m,2H);7.2(m,1H); 6.85(m,1H);3.3(m,1H);3.0(m,1H);2.7 (m,1H); 2.4 (s,3H);2.3(m,1H);1.7(m,1H);1.5(m,2H); 0.9(m,6H) 139 8.8(s,1H);7.7(s,1H);7.0-7.3(m,4H);4.5(s,1H ) ; 2.9(q,1H);2.7(s,3H);1.75(m,3H);1.4(m,3H) 140 8.8(s,1H);7.7(bs,1H);7.2(m,4H);2.0-3.0(m,3H); 2.5(s,3H);2.2(bs,1H);1.7(m,5H);1.3(m,2H) 141 8.9(s,1H);1.9(s,1H);7.8(d,1H);7.5(t,1H); 7.4(d,1H);4.7(m,1H);3.3(m,1H);2.6(m,4H) 167 8.8(s,1H);7.9(s,1H);7.2(m,3H);7.0(d,1H); 4.6(m,2H);4.4(s,1H);2.9(m,2H);2.8(s,3H); 2.2(s,3H);1.2(s,3H);0.8(s,3H) 169 8.9(s,1H);7.75(s,1H);7.2-7.5(m,3H);6.9(d,1H); 4.5(s,2H);4.3(s,1H); 2.9(q,2H);1.3(s,3H); 0.9 (s,3H) 175 8.9(s,1H);7.8(s,1H);72(m,3H);6.95(d,1H); 4.3(s,1H);4.2(m,2H);2.9(q,2H);1.3(s,3H); 0.9(s,3H) 176 8.8(s,1H);7.7(s,1H);7.2(m,3H);6.9(d,1H); 6.0(m,1H);5.3(m,1H);5.2(m,1H);4.3(s,1H); 3.9(m,2H);2.9(m,2H);1.3(s,3H);0.9(s,3H) 182 8.8(s,1H);7.75(s,1H);7.15(d,1H);6.8(d,1H); 6.5(s,1H);6.0(m,1H);5.3(m,2H);4.3(s,1H); 4.0(m,2H);3.75(s,3H);2.8 (q,2H);1.4(s,3H); 0.9(s,3H) 183 8.85(s,1H);7.75(s,1H);7.45(m,6H);6.8(m,1H); 6.5(s,1H) 184 8.9(s,1H);8.1(s,1H);7.1(m,1H);6.8(m,3H); 6.25(m,2H);4.1(s,1H);3.9(m,2H);1.2(s,3H); 0.9(s,3H) 185 9.0(s,1H);8.15(s,1H);7.1(m,1H);6.9(m,1H); 6.3(m,3H);4.15(s,1H);3.9(q,2H);2.75(m,1H); 1.15(m,9H);0.9(m,3H) 190 8.85(s,1H);7.5(s,1H);7.0(m,3H);4.0(s,2H); 2.4(m,3H);1.6(s,3H);1.0(m,3H) 192 8.8(s,1H);7.85(bs,1H);7.1(m,3H);4.2(m,1H); 3.8(m,2H);2.7(m,4H); 1.1(m,12H) 194 9.2(s,1H);8.8(s,1H);7.0(m,4H);5.2(s,1H); 4.0(2,2H);3.6(s,3H);1.3(s,3H);1.0(s,1H) 195 9.1(s,1H);8.75(s,1H);7.05(m,1H);6.9(m,1H); 6.7(m,1H);5.05(s,1H);3.9(g,2H);3.55(s,3H); 2.75(m,1H);1.4(s,3H);1.2(d,6H);0.8(s,3H) 200 9.4(s,1H );8.65(s,1H );8.0(d,1H);7.5(m,3H); 5.4(s,1H);3.65(m,5H);1.3(s,3H);1.1(s,1H) 201 9.2(s,1H);8.65(s,1H);8.0(d,1H);7.5(m,3H) ; 5.4(s,1H);3.5(m,5H);1.5(s,3H);1.1(s,3H) 205 8.85(s,1H);7.9(s,1H);7.3(s,1H);6.5(s,1H); 4.2(s,1H);3.95(q,2H);2.7(m,4H);1.15(m,9H); 0.9(s,3H) 234 9.04(s,1H);8.25(s,1H);7.26-7.0(m,4H);5.12(s, 1H);4.95(d,1H);3.73(h,1H);2.90(q,2H);1.32(d, 6H);1.32(s,3H);0.89(s,3H)1、5-溴-4(3H)-嘧啶酮的制备
通过将49g(克)浓硫酸倒入210mL(毫升)32%过乙酸的乙酸溶液中,将其制成溶液;温度升至48℃(建议将过乙酸预冷却)。冷却该溶液后,在用冰/水浴冷却的情况下,经过5min(分钟)边搅拌边将该溶液加入预冷却的(15℃)79.5g(0.50mol)5-溴-嘧啶溶在500mL丙酮中的溶液。温度最初升至大约40℃,然后升至大约66℃(回流温度)。当温度开始下降时,移去冰/水浴;温度再回升至回流温度后保持大约30分钟。搅拌该混合物2小时,在此期间温度回到室温且反应混合物变为浆状物。在冰/水浴中冷却该浆状物大约45min后,通过过滤回收固体得到78.6g灰白色标题化合物的半硫酸盐。将生成的盐在300mL水中浆化并通过加入75mL5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浆状物中和至pH7.0。静置过夜后,通过过滤收集起固体后,将其水洗和在75℃减压干燥,得到41.0g(理论值的46.9%)浅褐色固体标题化合物。2、5-溴-4-氯嘧啶的制备
将50.0g(0.286mol)5-溴-4(3H)-嘧啶酮在250mL乙腈中制成浆状物;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42.6g(0.457mol)磷酰氯。将该混合物加热至回流,并在回流2小时后冷却。通过减压蒸发除去挥发性物质;将所得的浅棕色剩余物溶于200mL二氯甲烷后,加入200mL水。搅拌该放热混合物大约30min,接着,将有机相通过倾析回收后,用水洗,用硫酸钠干燥,并通过减压蒸发而浓缩。浅棕色剩余物的量为44.8g。进行简单的蒸馏和在17毫米汞柱(2.3千帕)的压力下,收集在91-93℃沸腾的馏分,得到41.5g(理论值的47.4%)标题化合物,该化合物是静置变为浅黄色的无色液体。元素分析 C4H2BrClN2
计算值:%C,24.8;%H,1.04;%N,14.5
实测值:%C,25.1;%H,1.10;%N,14.7.3、5-溴-4-甲氧基嘧啶的制备
将20g(0.13mol)5-溴-4-氯嘧啶溶于100mL甲醇,并借助冰浴冷却该溶液至5℃。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加入由29.5mL25%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和20mL甲醇组成的溶液。温度升至37℃后开始下降。在室温搅拌该混合物4小时,接着用200mL水(造成白色沉淀的形成)和200mL二氯甲烷(溶解沉淀)稀释。相分离后,将有机相用150mL水洗,用硫酸钠干燥,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18.2g(理论值的93.8%)熔点在7375℃的标题化合物白色晶状固体。元素分析 C5H5BrN2O
计算值:%C,31.8;%H,2.67;%N,14.8
实测值:%C,31.8;%H,2.69;%N,14.8.4、5-溴-4-甲硫基嘧啶
将5-溴-4-氯嘧啶(13.8g,0.072mol)溶于100mL甲醇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6.25g固体甲硫醇钠。该反应放热利害且温度升至回流。(建议冷却和加入在甲醇中的溶液形式的甲硫醇钠)。静置过夜,加入250mL水(造成白色沉淀的形成)和150mL二氯甲烷(溶解沉淀)稀释。相分离后,将有机相用150mL水洗,用硫酸钠干燥,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12.9g灰白色固体。从20mL甲醇中重结晶得到11.0g熔点在72-75℃的标题化合物颗粒状白色固体。样品中发现含有1.5%5-溴-4-甲氧基嘧啶杂质。元素分析 C5H5BrN2S
计算值:%C,29.3;%H,2.46;%N,13.7;%S,15.6
实测值:%C,29.1;%H,2.72;%N,13.4;%S,15.1.5、6-甲氧基-2,2,5-三甲基-2,3-二氢化茚-1-酮的制备
将11.7g2-甲基丙酸甲酯在200mL干燥四氢呋喃中制成溶液并冷却至-15℃。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加入二异丙基氨化锂在庚烷、四氢呋喃和乙苯混合物中的溶液(85mL2M)致使温度保持在低于-5℃。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25g4-甲氧基-3-甲基苄基氯在150mL干燥四氢呋喃中的溶液,接着将该混合物经过2小时加热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萃取液用氯化钠水溶液洗后,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2,2-二甲基-3-(4-甲氧基-3-甲基苯基)丙酸甲酯液体剩余物。将剩余物中的2g在1mm Hg(毫米汞柱)(133帕斯卡)压力下,在85-90℃蒸馏。
将剩余物的残留部分溶于50mL甲醇中后,加入500mL水和24g氢氧化钠。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物加热回流过夜。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和酸化,通过过滤收集形成的白色固体,并将其干燥,得到9.6g 2,2-二甲基-3-(4-甲氧基-3-甲苯基)丙酸。元素分析 C13H18O3
计算值:%C,70.2;%H,8.16
实测值:%C,70.3;%H,8.14.
将9.0g2,2-二甲基-3-(4-甲氧基-3-甲苯基)丙酸和20mL草酰氯制成混合物并搅拌2小时。通过减压蒸发除去挥发物。将剩余物溶于30mL二硫化碳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该溶液加入7.4g氯化铝和30mL二硫化碳的混合物中。混合物反应2小时后,用200mL1,2-二氯乙烷稀释。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地加入水,2小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该混合物。将萃取液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剩余物蒸馏得到在1mmHg(133帕斯卡)压力下沸点为90 95℃的标题化合物无色液体。元素分析 C13H16O2
计算值:%C,76.4;%H,7.90
实测值:%C,76.4;%H,7.89.6、6-乙基-2,3-二氢化茚-1-酮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33.6g三乙基膦酰乙酸酯在20mL四氢呋喃中的溶液逐滴加入6.0g60%氢化钠(在矿物油中)在100mL干燥四氢呋喃中的浆状物。将混合物反应30分钟;接着,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20.1g4-乙基苯甲醛在100mL四氢呋喃中的溶液并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2小时后,冷却该混合物并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生成的混合物,并将萃取液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4-乙基肉桂酸乙酯剩余物。
将26.8g4-乙基肉桂酸乙酯和10g氢氧化钠在50mL乙醇和100mL水中制成溶液,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小时。通过减压蒸发除去一些乙醇后,用盐酸酸化混合物。通过过滤收集的形成的沉淀,并将其溶于1 N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将生成的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接着用盐酸酸化。通过过滤收集形成的固体,并将其减压干燥,得到18.5g熔点为140℃的4-乙基肉桂酸。
将含有溶于50mL乙酸的18g4-乙基肉桂酸的溶液放入ParrShaker高压(bomb)烧瓶,加入1.0g5%载钯碳催化剂,并将烧瓶加压至50psig(每平方英寸磅)(4460千帕)2小时。接着,通过过滤除去催化剂,并通过减压蒸发浓缩溶液。在剩余物中加入水并将出现的固体通过过滤收集和减压干燥,得到3-(4-乙基苯基)丙酸。
将13.0g3-(4-乙基苯基)丙酸样品溶于125gEaton试剂,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在50℃加热混合物3小时。将生成的混合物冷却后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混合物后,将有机萃取液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蒸馏剩余物并收集在0.5mmHg(66帕斯卡)的压力下在95-100℃沸腾的7.8g无色液体馏分,得到6-乙基-2,3-二氢化茚-1-酮。7、6-氟-2,3-二氢化茚-1-酮的制备
通过与实施例6所述相似的方法,从4-氟苯甲醛制得3-(4-氟苯基)丙酸。在20.0g该酸中加入草酰氯(25mL,36.4g,0.287mol)。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生成的浆状物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所得溶液,并通过减压蒸发除去挥发性成分。将二氯乙烷加入后,再通过减压蒸发除去。将剩余物溶于75mL二氯乙烷中制成溶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该溶液加入16g无水氯化铝在75mL二氯乙烷中得到的浆状物。混合物放出氯化氢并放热使温度升至大约40℃。接着,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回流45分钟,而后冷却过夜。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浓盐酸水溶液(100mL),导致大量放热。用100mL二氯甲烷和250mL水稀释生成的混合物,将有机相借助分液漏斗回收后,用300mL0.5N氢氧化钠水溶液清洗,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所得的熔点在57 60℃的16.3g奶油色固体剩余物是标题化合物。
类似地制得熔点在118-120℃的4,6-二甲基-2,-3-二氢化茚-1-酮白色晶状固体。8、6-乙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酮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6.8g6-乙基-2,3-二氢化茚-1-酮、18g甲基碘、19g氢氧化钾、0.1g 18-冠-6聚醚催化剂和250mL甲苯的混合物在50℃加热过夜。将生成的混合物冷却后,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混合物,将有机萃取液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蒸馏剩余物,收集在1.0mmHg(133帕斯卡)压力下,在86-90℃沸腾的无色液体馏分,得到标题化合物。元素分析 C13H16C
计算值:%C,82.9;%H,8.51
实测值:%C,82.1;%H,8.59.
类似地制得熔点为64.5-66.5℃的6-氟-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酮白色晶状固体和在0.75mmHg(100帕斯卡)压力下沸点为88-89℃的2,2-二甲基-1-四氢化萘酮无色液体。9、2,2,3-三甲基-2,3-二氢化茚-1-酮的制备
制备30.0g(0.205mol)3-甲基-2,3-二氢化茚-1-酮在150mL干燥二甲基亚砜中的溶液,而后加入31.9mL(72.8g,0.513mol)甲基碘。将溶液冷却至7℃,在搅拌并冷却保持温度低于18℃的条件下,用40分钟的时间加入31.7g87%粉状氢氧化钾。使混合物反应1小时冷却,接着加热。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另外10mL甲基碘和4.5g粉状氢氧化钾。混合物放热使温度升至47℃。反应显示完全,但仍将混合物(非必需)搅拌1周。然后,用300mL水和300mL己烷稀释。将有机相回收后,用水(2×150mL)洗,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以短程蒸馏将34.8g黄色液体剩余物蒸馏并收集在0.75mmHg(100帕斯卡)压力下沸点在74℃的无色中心馏分,得到标题化合物。元素分析 C12H14O
计算值:%C,82.7;%H,8.10
实测值:%C,82.5;%H,8.30.
类似地,通过在0.8mmHg(106帕斯卡)压力下在98℃蒸馏回收无色油状物制得2,2,4,6-四甲基-2,3-二氢化茚-1-酮。10、2,2-二甲基-3-苯并二氢呋喃酮的制备
制备24.0g(0.179mol)3苯并二氢呋喃酮在30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液,并加入50.1mL(114g,0.805mol)甲基碘和148.4g粉状碳酸钾。在室温搅拌混合物24小时,接着用大约500mL水和300mL二乙醚稀释。将乙醚相回收并用水(3×300mL)洗,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在1.4mmHg(0.19千帕)压力下,使用BantamwareVigreaux柱蒸馏黄-橙色液体剩余物(在75-85℃)得到14.9g由至少3种成分组成的且其中大约1/3是所需产物的无色液体。将该混合物在300g硅胶上闪式(flash)色谱分离,首先用8.3升己烷洗脱(按30mL份),然后用2.4升含5%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按每份300mL)。混合后者馏份的前二个馏份并减压蒸发浓缩得到5.0g标题化合物无色油状物。11、6-(1-甲基乙基)-4-苯并二氢吡喃酮的制备
制备15.0g4-(1-甲基乙基)茴香醚和17.0g3-氯-2,2-二甲基丙酰氯在200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并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加入15g氯化铝。将混合物搅拌过夜,然后加入20mL浓盐酸水溶液。用200mL二氯甲烷稀释生成的混合物,并回收有机相。将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后,再用2N氢氧化钠水溶液清洗,用硫酸钠干燥,和减压蒸发浓缩,得到18.5g2-(3-氯-2,2-二甲基丙酰)-4-(1-甲基乙基)茴香醚。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其中18.0g溶于100mL二氯甲烷,并用140mL1M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处理。3小时后,将混合物倒入500mL水中;并将有机相回收后,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在0.5mmHg(70帕斯卡)压力的85-88℃下,蒸馏生成的油状物,得到12.5g2-(3-氯-2,2-二甲基丙酰)-4-(1-甲基乙基)苯酚。将其溶于20mL干燥四氢呋喃中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生成的溶液缓慢加入2.3g60%氢化钠(在矿物油中)在50mL干燥四氢呋喃中形成的浆状物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所得的混合物1小时;接着,冷却并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生成的混合物,并将萃取液混合物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生成的油状物在硅胶上色谱分离,以9∶1的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洗脱,得到7.6g标题化合物。12、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dioxocin)-12-酮的制备
制备21.4g(100mmol)2,2’-二羟基二苯甲酮、150mL无水二甲基亚砜、20.9g(120mmol)二溴甲烷和30.4g干燥粉状碳酸钾的混合物,借助设置在75℃的油浴加热并搅拌。温度经过15分钟升至87℃,接着下降。又经过1.5小时后,将混合物冷却,用250mL水和100mL1N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释。用乙醚(2×100mL)萃取该混合物后,合并乙醚萃取液,将其用水(2×100mL)洗后,用硫酸钠干燥,和减压蒸发浓缩,得到19.4g浅黄色、主要是固体的剩余物。将剩余物从50mL1∶1的苯/己烷混合物中重结晶并用己烷清洗,在75℃减压干燥后,得到12.4g(理论值的71%)熔点在92.5-94℃的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
类似地制得3-甲基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酮。13、5-(5-羟基二苯并环庚烷-5-基)-4-甲氧基嘧啶(化合物104)的制备
制备含有1.89g(10.0mmol(毫摩尔))5-溴-4-甲氧基嘧啶、2.08g(10.0mmol)二苯并环庚酮和25mLSure SealTM四氢呋喃的混合物并借助干冰/丙酮浴将其冷却至-70℃。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借助注射管以保持温度低于-65℃的速度加入1.6摩尔正丁基锂的己烷(6.9mL,11.0mmol)溶液。加料完成后,在搅拌混合物5分钟,接着加热至-20℃。在加入10mL水并加热该混合物至室温。通过气-液色谱分析显示存在5-溴-4-甲氧基嘧啶和标题化合物的混合物。加入乙醚和水后,进行相分离。将水相用更多乙醚萃取后,将乙醚相合并,用硫酸钠干燥和减压蒸发浓缩。将生成的部分结晶的剩余物溶于二氯甲烷,将该溶液在闪级(flash grade)硅胶上色谱分离,首先用二氯甲烷洗脱以除去少量极性杂质,而后用97∶3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物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将1.1g所得粗产物通过从大约5mL乙醇中重结晶除去某些不溶性的和可溶性的杂质,并通过减压加热干燥后,得到0.90g(理论值的28%)熔点在195196.5℃的标题化合物白色晶体。元素分析 C20H18N2O2
计算值:%C,75.5;%H,5.70;%N,8.80
实测值:%C,75.4;%H,5.82;%N,8.98.
上述方法还用于制备各种5-(1-羟基-2,3-二氢化茚-1-基)-4-烷氧基嘧啶;5-(1-羟基-1,2,3,4-四氢化萘-1-基)-4-烷氧基嘧啶;5-(3-羟基苯并二氢呋喃-3-基)-4-烷氧基嘧啶;5-(4-羟基苯并二氢吡喃-4-基)-4-烷氧基嘧啶;以及5-(12-羟基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烷氧基嘧啶化合物。14、5-(二苯并环庚烷-5-基)-4-甲氧基嘧啶(化合物103)的制备
将1.15g(3.61mmol)5-(5-羟基二苯并环庚烷-5-基)-4-甲氧基嘧啶在25mL二氯甲烷中制成溶液;并借助冰浴冷却至3℃。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在该溶液中加入1.15mL(7.2mmol)三乙基甲硅烷,而后,加入0.90mL(7.2mmol)醚合三氟化硼。将混合物在大约3℃保持30分钟后,加热至室温并反应2小时。加入1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并将生成的浆状物搅拌过夜,接着用50mL二氯甲烷和5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稀释。相分离后,将有机相用50mL水清洗,用硫酸钠干燥,在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部分结晶的1.3g剩余物,将其溶于二氯甲烷后,在干燥闪级硅胶上进行色谱分离并用二氯甲烷洗脱。干燥后,得到共计0.81g(理论值的74%)标题化合物。该产物是熔点为123-126℃的白色晶状固体。元素分析 C20H18N2O
计算值:%C,79.4;%H,6.00;%N,9.27
实测值:%C,79.3;%H,5.97;%N,9.34.
该方法还用于制备各种5-(2,3-二氢化茚-1-基)-4-烷氧基嘧啶;5-(1,2,3,4-四氢化萘-1-基)-4-烷氧基嘧啶;5-(苯并二氢呋喃-3-基)-4-烷氧基嘧啶;5-(苯并二氢吡喃-4-基)-4-烷氧基嘧啶;以及5-(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烷氧基嘧啶化合物。15、5-(3-氟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甲氧基嘧啶(化合物100)的制备
将1.2g5-(3,12-二氟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甲氧基嘧啶在20mL四氢呋喃和20mL二恶烷中制成溶液,并在室温和搅拌的条件下,加入3.5mL0.5M氢化铝锂的二甲氧基乙烷(2当量)溶液。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后,间隔2小时分两次加入另外4当量的氢化铝锂。将生成的混合物倒入1N盐酸水溶液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所得混合物。将萃取液混合物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粗产物。将其在硅胶上色谱分离,以50∶50(体积比)的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洗脱,得到熔点在144-148℃的0.33g标题化合物。元素分析 C18H15FN2O3
计算值:%C,67.5;%H,4.47;%N,8.28
实测值:%C,67.5;%H,4.76;%N,8.28.16、4-甲硫基-5-(1-羟基 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化合物2)的制备
将4.90g(23.9mmol)5-溴 4-甲硫基嘧啶在75mL干燥四氢呋喃中制成溶液,并借助液氮/甲醇浴将其冷却至-92℃。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借助注射管泵将16mL1.6M正丁基锂(25.6mmol)加入该溶液。将固体溶解并在-91至-95℃搅拌所得的浅棕色溶液10分钟。将3.83g(23.9mmol)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酮在10mL干燥四氢呋喃中制成溶液,并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借助注射管泵经过15分钟将其加入反应混合物。将混合物温热并在温度为11℃时搅拌过夜。然后,加入50mL水和150mL二乙醚。将有机相用分液漏斗回收后,用100mL水洗,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10.8g红色油状固体。用大约40mL己烷稀释该固体,在将生成混合物中的橙色固体通过过滤收集起来,用己烷清洗,在大约64℃减压干燥(3.61g)。将所得固体溶于少量的二氯甲烷后,在硅胶上闪式色谱分离,并用二氯甲烷洗脱,收集16个150mL的馏份。将馏份4-16合并后,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和在大约65℃减压干燥,得到2.2g熔点为189-190.5℃的标题化合物白色晶状固体。通过用200mL丙酮冲洗柱得到作为橙色固体的另外1.26g产物。通过从乙醇中重结晶将其进一步纯化并干燥。元素分析 C16H18N2OS
计算值:%C,67.1;%H,6.33;%N,9.78;%S,11.2
实测值:%C,67.0;%H,6.53;%N,9.97;%S,9.97.
该方法还用于制备各种5-(1-羟基-2,3-二氢化茚-1-基)-4-烷硫基嘧啶;5-(1-羟基-1,2,3,4-四氢化萘-1基)-4-烷硫基嘧啶;5-(3-羟基苯并二氢呋喃-3-基)-4烷硫基嘧啶;5-(4-羟基苯并二氢吡喃-4-基)-4-烷硫基嘧啶;5-(4-羟基苯并二氢噻喃-4-基)-4-烷硫基嘧啶;以及5-(12-羟基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烷硫基嘧啶化合物。17、4-甲硫基-5-(2,2-二甲基-2,3 二氢化茚-1-基)嘧啶(化合物1)的制备
将2.1g(7.3mmol)4-甲硫基-5-(1-羟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在70mL二氯甲烷中制成溶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2.34mL(1.7g,14.7mmol)三乙基甲硅烷后,再加入1.80mL(2.08g,14.7mmol)醚合三氟化硼。将固体溶解,并在室温下,将生成的黄色溶液搅拌24小时。接着,用5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稀释该混合物并搅拌数小时。将有机相回收后,用75mL水洗,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以最小量的二氯甲烷和己烷的1∶1混合物溶解所得的2.06g透明油状剩余物;将其在硅胶上闪式色谱分离,并以更多的同样溶剂混合物洗脱,收集18×150mL馏份。将馏份2-15合并,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物是1.33g(理论值的75%)熔点为92-95℃的标题化合物白色粒状结晶固体。元素分析 C16H18N2S
计算值:%C,71.1;%H,6.71;%N,10.4;%S,11.9
实测值:%C,71.0;%H,6.68;%N,10.6;%S,11.4.
该方法还用于制备各种5-(2,3-二氢化茚-1-基)-4-烷硫基嘧啶;5-(1,2,3,4-四氢化萘-1-基)-4-烷硫基嘧啶;5-(苯并二氢呋喃-3-基)-4-烷硫基嘧啶;5-(苯并二氢吡喃-4-基)-4-烷硫基嘧啶;5-(苯并二氢噻喃-4-基)-4-烷硫基嘧啶;以及5-(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烷硫基嘧啶化合物。18、4-甲磺酰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化合物66)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经过30分钟将10.8g57-86%间氯过苯甲酸在150mL氯仿中的混合物加入5.4g(0.020mol)4-甲硫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在60mL氯仿中的溶液。反应轻微放热。在室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另外150mL氯仿;将生成的溶液依次用200mL饱和亚硫酸氢钠水溶液萃取一遍,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两遍,再用200mL水萃取一遍。然后,将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和在50℃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熔点为62-63℃的标题化合物白色晶状固体。元素分析 C16H18N2O2S
计算值:%C,63.6;%H,6.00;%N,9.26;%S,10.6
实测值:%C,63.4;%H,6.10;%N,9.38;%S,10.4.19、4-甲磺酰基-5-(2,2-二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嘧啶(化合物215)和4-甲磺酰基-5-(2,2-二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嘧啶-N-氧化物(化合物230)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17.5g57-86%间氯过苯甲酸在300mL氯仿中的混合物加入6.0g(21mmol)4-甲硫基-5-(2,2-二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嘧啶在100mL氯仿中的溶液;将生成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16小时后。将混合物用稀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后,用稀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再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剩余物在硅胶上色谱分离作为首先洗脱的化合物得到的4.0g(理论值的60%)第一个标题化合物无色固体,熔点为118.5-120℃。元素分析 C17H20N2O2S
计算值:%C,64.5;%H,6.37;%N,8.85;%S,10.1
实测值:%C,64.6;%H,6.39;%N,8.93;%S,10.1.
第二个洗脱的化合物(即第二个标题化合物)是1.35g(理论值的19%)无色固体,熔点为154-155℃。元素分析 C17H20N2O3S
计算值:%C,61.4;%H,6.06;%N,8.43;%S,9.64
实测值:%C,61.4;%H,6.06;%N,8.39;%S,9.60.1H NMR(CDCl3):8.6(s,1H);7.7(s,1H);6.9-7.2(m,4H);5.0(s,1H);3.4(s,1H);2.92(d,1H,j=4.5);2.89(d,1H,j=4.8);1.7(m,1H);1.5(m,1H);1.1(s,3H);0.9(s,3H).
当以同样方式进行实施例18的氧化反应时,得到一第二化合物,即4-甲磺酰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N-氧化物。该化合物是无色固体,熔点为164-165℃。元素分析 C16H18N2O3S
计算值:%C,60.4;%H,5.70;%N,8.80;%S,10.1
实测值:%C,60.1;%H,5.83;%N,8.79;%S,9.63.1H NMR(CDCl3):8.7(s,1H);7.7(s,1H);7.1-7.35(m,4H);5.1(s,1H);3.46(s,1H);3.0(d,1H,j=16.5); 2.84(d,1H,j=16.3);1.3(m,1H);1.04(s,3H).20、5-(3,3-二甲基-1,1-二氧代-4-苯并二氢噻喃基)-4-甲磺酰基嘧啶(化合物300)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间氯过苯甲酸(8g,50-70%)加入1.1g5-(3,3-二甲基苯并二氢噻喃-4-基)-4-甲硫基嘧啶的二氯甲烷溶液。3小时后,过滤混合物;将滤液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和浓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接着,通过减压蒸发浓缩该混合物,将所得油状物用己烷研制。第一次研制出0.8g(熔点202-208℃)和第二次研制出0.4g标题化合物。元素分析 C16H18N2S2O4
计算值:%C,52.4;%H,4.95;%N,7.04;%S,17.5
实测值:%C,50.7;%H,5.02;%N,6.85;%S,16.5.21、4-苄硫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化合物159)的制备
将6.7g不纯的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磺酰基嘧啶(近似6.1g)(0.20mol)在50mL干燥四氢呋喃中制成溶液,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在该溶液中加入2.5mL(2.6g,0.21mol)苄硫醇后,再分成少量的数次加入0.84g60%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21mol)。放出氢气后,混合物变混浊。大约4小时后,将混合物用200mL己烷和150mL2N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释。相分离后,将有机相用水洗后,用硫酸钠干燥,并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7.6g粗产物。将粗产物溶于己烷后,在硅胶上闪式色谱分离,首先用己烷(10×200mL)洗脱,然后用二氯甲烷和己烷体积比25∶75的混合物(14×200mL)洗脱,之后再用二氯甲烷洗脱(12×200mL)。所需产物在馏份12-36,合并上述馏份并在50℃通过减压蒸发浓缩生成的混合物,得到6.3g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熔点为76-79℃。元素分析 C22H22N2S
计算值:%C,76.3;%H,6.40;%H,8.09;%S,9.25
实测值:%C,75.2;%H,6.27;%N,8.00;%S,8.99.
类似可制得一些相关化合物: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苄硫基、烷硫基、链烯硫基、苯硫基、烷氧基、链烯氧基、和烷氨基)嘧啶化合物。22、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氰基嘧啶(化合物210)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16(245mmol)氰化钾和21.6g(71mmol)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磺酰基嘧啶在180mL二甲基亚砜中的溶液加热至40℃15分钟。将生成的混合物冷却后,倒入水中。用乙醚萃取所得混合物,并将乙醚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所得剩余物在硅胶柱上通过色谱分离,得到12.5g(理论值的63%)标题化合物浅褐色固体,熔点为55-56℃。元素分析 C16H15N3
计算值: %C,77.1;%H,6.06;%N,16.9
实测值: %C,77.0;%H,5.91;%N,16.8.1H NMR(CDCl3):9.2(s,1H);8.4(s,1H);7.2-7.4(m,3H);6.9(d,1H,j=7.3);4.5(s,1H);2.9(d,1H,j=15.8);2.8(d,1H,j=15.8);1.4(s,3H);0.8(s,3H).23、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氧羰基-5-嘧啶(化合物212)的制备
将5.0g(20mmol)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氰基嘧啶和2g(6.2mmol)乙酸汞在100mL三氟乙酸和水的混合物中的溶液加热回流50小时。通过减压蒸发除去挥发物,并将所得剩余物溶于500mL甲醇。在搅拌的条件下,将200mL2M三甲基甲硅烷基重氮甲烷的己烷溶液加入生成的溶液中。短短的反应时间过后,通过减压蒸发除去挥发物,并将所得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色谱分离,得到1.1g标题化合物无色固体,熔点为43.5-45℃。元素分析 C17H18N2O2
计算值: %C,72.3;%H,6.43;%N,9.92
实测值: %C,72.4;%H,6.39;%N,9.79.1H NMR(CDCl3):9.1(s,1H);8.3(s,1H);7.15-7.35(m,3H);7.1(d,1H,j=7.3);4.8(s,1H);4.1(s,3H);2.9(d,1H,j=16);2.85(d,1H,j=16);1.3(s,3H);0.8(s,1H).24、4-巯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化合物180)的制备
将1.0g(0.004mol)4-甲硫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和1.4g甲硫醇钠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混合物,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回流1.5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20mL2N盐酸水溶液中。用30mL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将生成的有机溶液用水洗后,再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然后,用硫酸钠干燥和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油状物。将该油状物在硅胶上通过低压液相色谱分离,并先用己烷洗脱以除去杂质,再用50∶50体积比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物洗脱。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含混合物主要成分的馏份,并固化所得油状物。所生成的0.66g(理论值的70%)固体是标题化合物,熔点为184-186℃。元素分析 C15H16N2S
计算值:%C,70.3;%H,6.28;%N,10.9
实测值:%C,70.0;%H,6.20;%N,10.8.25、4-(3-氟苄硫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化合物148)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57g(0.002mol)4-巯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0.57g(0.003mol)3-氟苄基溴和0.41g(0.003mol)在10mL乙腈中的混合物搅拌2小时。加入饱和碳酸铵水溶液(5mL)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混合物。将萃取溶液用水和用浓氯化钠水溶液洗后,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生成的油状物在硅胶上通过低压液相色谱分离,并先用己烷,再用20∶80体积比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物洗脱。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含混合物主要成分的洗脱馏份,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熔点为60-62℃。元素分析 C22H21FN2S
计算值:%C,72.5;%H,5.80;%N,7.68
实测值:%C,72.6;%H,5.79;%N,7.63.
用适当的氯代或溴代化合物同样烷基化,可制得一些以下化合物:(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烷硫基、链烯硫基、苄硫基、和吡啶甲硫基)嘧啶化合物。用碘代三氟甲烷,还同样制得4-三氟甲硫基化合物。26、5-(8-溴-3,3-二甲基-6-(1-甲基乙基苯并二氢吡喃-4-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205)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溴(0.2mL)加入0.8g5-(3,3-二甲基-6-(1-甲基乙基)苯并二氢吡喃-4-基)-4-甲硫基嘧啶在20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中,并使混合物反应过夜。接着,将其用10%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后,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色谱分离,并用9∶1的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洗脱,得到0.6g标题化合物。27、5-(12-氟代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甲氧基嘧啶(化合物78)
将0.8g5-(12-羟基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 基)-4-甲氧基嘧啶,1mLDAST(二乙氨基硫三氟化物)和30mL二氯甲烷制成混合物,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将该混合物用水洗后,用硫酸钠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剩余物从二氯甲烷和己烷的混合物中重结晶,得到0.25g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
类似可制得5-(3,12-二氟代二苯并〔d,g〕〔1,3〕二氧杂辛英-12-基)-4-甲氧基嘧啶(化合物79)。28、5-(2,2-二甲基 6-硝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62)的制备
在30g(0.11mol)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在500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00mL90%硝酸。1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在大体积的冰上。将混合物用固体碳酸钾缓慢中和并用乙醚萃取。将有机相回收后,用硫酸钠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36g褐色固体。然后,将该固体从400mL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12g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熔点为167-168℃。元素分析 C16H17N3O2S
计算值: %C,60.9;%H,5.93;%N,13.3;%S,10.2
实测值: %C,61.1;%H,5.73;%N,13.3;%S,10.1.1H NMR(CDCl3):8.9(s,1H); 8.16(d,d,1H,j=2.2,8.1);7.8(s,1H);7.7(s,1H);7.45(d,1H,j=8.1);4.4(s,1H);3.0(d,1H,j=16.9);2.95(d,1H,j=16.9);2.7(s,3H);1.4(s,3H);0.95(s,3H).29、5-(6-氨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61)的制备
将2g Lindlar催化剂加入15.2g5-(2,2-二甲基-6-硝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在200mL乙醇和150mL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形成的浆状物中,并在50psig(4460千帕)氢气压力和45℃下,摇动16小时。将生成混合物冷却后,通过粉状纤维素过滤。减压蒸发浓缩滤液,并将剩余物溶于二氯甲烷。将生成溶液用硫酸镁干燥后,过滤,再减压蒸发浓缩,得到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而后,静置结晶出熔点为114-115℃的白色固体。元素分析 C16H19N3S
计算值: %C,67.6;%H,6.38;%N,14.8;%S,11.3
实测值: %C,67.6;%H,6.58;%N,14.7;%S,11.3.1H NMR(CDCl3):8.8(s,1H);7.7(s,1H);7.0(d,1H,j=8);6.6(d,d,1H,j=1.8,8.0);6.3(d,1H,j=1.6);4.2(s,1H);3.5(br,2H);2.8(d,1H,j=15.2);2.7(d,1H,j=15.2);2.6(s,3H);1.3(s,3H);0.9(s,3H).30、5-(6-氰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209)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1.0g(7.0mmol)四氟硼酸亚硝翁加入1.0g(3.5mmol)5-(6-氨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在25mL干燥乙腈中形成的混合物中。将该棕色溶液反应10分钟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倒入2.5g(28mmol)氰化亚铜和3.0g(47mmol)氰化钾在150mL干燥二甲基亚砜中的溶液中。将生成的混合物加热至40℃以形成溶液,再将该溶液倒入750mL水中。用乙醚(2×300mL)萃取所得混合物后,将乙醚萃取液用水洗后,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500mg(理论值的48%)标题化合物浅黄色固体,熔点为157-158℃。元素分析 C17H17N3S
计算值: %C,69.1;%H,5.80;%N,14.2.
实测值: %C,69.1;%H,5.89;%N,14.3.1H NMR(CDCl3):8.9(s,1H);7.7(br,1H);7.55(d,1H,j=7.4);7.4(d,1H,j=7.7);7.3(s,1H);4.4(s,1H);2.95(d,1H);2.95(d,1H,j=16);2.90(d,1H,j=16);2.65(s,3H);1.35(s,3H);0.9(s,3H).31、5-(2,2-二甲基-6-甲硫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204)的制备
在5℃,在搅拌的条件下,在1.0g(3.5mmol)5-(6-氨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在25mL干燥乙腈的混合物中加入1.0g(7.0mmol)四氟硼酸亚硝鎓。30分钟后,在搅拌下,将生成的溶液倒入20g(0.20mol)二甲基二硫化物在100mL乙腈中的溶液中。2小时后,加入0.50g甲硫醇钠;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混合物至60℃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倒入600mL乙醚中。将乙醚相回收后,用水(2×100mL)洗,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500mg(理论值的45%)标题化合物浅金色油状物。元素分析 C17H20N3S2
计算值: %C,64.5;%H,6.37;%N,8.85;%S,20.3
实测值: %C,64.3;%H,6.20;%N,9.04;%S,20.5.1H NMR(CDCl3):8.8(s,1H);7.7(br,1H);7.1-7.2(m,2H);6.8(s,1H);4.3(s,1H);2.85(d,1H,j=15.9);2.78(d,1H,j=15.9);2.6(s,3H);2.6(s,3H);2.4(s,3H);1.3(s,3H);0.9(s,3H).32、5-(2,2-二甲基-6-苯磺酰氨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208)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在1.0g(3.5mmol)5-(6-氨基-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在20mL干燥吡啶的溶液中加入0.45g(3.7mmol)苯磺酰氯。将混合物反应16小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倒入盐酸稀水溶液中。用乙醚萃取生成的混合物,并将乙醚相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用少量二氯甲烷稀释剩下的油状物后,加入己烷。通过过滤收集形成的沉淀,并将其减压干燥,得到700mg(理论值的88%)标题化合物褐色固体,熔点为174-176℃。元素分析 C22H25N3O2S2
计算值: %C,62.1;%H,5.45;%N,9.87
实测值: %C,61.8;%H,5.54;%N,9.77.1H NMR(d6-DMSO):10.0(s,1H); 8.8(s,1H);7.6(m,3H);7.5(m,2H);7.4(s,1H);7.15(d,1H,j=8);6.95(d,1H,j=9.0);6.6(s,1H);4.1(s,1H);2.7(s,2H);2.6(s,3H);1.2(s,3H);0.7(s,3H).33、5-(2,2-二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4
(一氟代甲硫基)嘧啶(化合物129)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在2.0g(7.0mmol)5-(2,2-二甲基-1,2,3,4-四氢化萘-1-基)-4-甲硫基嘧啶在100mL干燥乙腈中的溶液中加入3.0g(9.1mmol)1-氯甲基-4-氟-1,4-二氮鎓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使混合物反应16小时后,减压蒸发除去大部分乙腈。在乙醚和水之间分配剩余物,并将有机相回收后,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油状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700mg标题化合物褐色固体,熔点126-128℃。元素分析 C17H19FN2S
计算值: %C,67.5;%H,6.33;%N,9.26;%S,10.6
实测值: %C,66.8;%H,6.47;%N,9.22;%S,10.4.1H NMR(CDCl3):8.9(s,1H);7.9(s,1H);7.1(m,2H);7.0(t,1H,j=7.7);6.7(d,1H,j=7.7);6.3(d,d,1H,j=9.4,46.0);6.15(d,d,1H,j=9.4,45.6);4.1(s,1H);2.9(m,2H);1.75(m,1H);1.57(m,1H);1.07(s,3H);0.85(s,3H).
同样可制得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一氟代甲硫基)嘧啶(化合物177)褐色固体,熔点为67.5-69℃。34、5-(2,2-二甲基-1-甲氧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56)的制备
在搅拌条件下,将氢化钠(0.16g60%在矿物油中,4.0mmol)加入1.0g(3.5mmol)5-(2,2-二甲基-1-羟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在10mL四氢呋喃中的溶液中。氢气释放和放热完全后,加入0.43g(3mmol)甲基碘并在室温使混合物反应过夜。接着,将混合物倒入20mL冷水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生成的混合物。将有机萃取液用水洗后,用硫酸镁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用己烷萃取所得油状固体以除去冷己烷不溶物,接着通过过滤热己烷溶液以除去热己烷不溶物。然后,减压蒸发以除去滤液中的己烷,得到0.87g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熔点为130-132℃。元素分析 C17H20N2OS
计算值:%C,68.0;%H,6.71;%N,9.32
实测值:%C,68.0;%H,6.57;%N,9.21.35、5-(2,2-二甲基-7-氟-2,3-二氢化茚-3-酮-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142)的制备A、(2-氟苯基)(4-甲硫基-5-嘧啶基)甲醇
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在-90℃,将40mL(100mmol)2.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加入20g(98mmol)5-溴-4-甲硫基嘧啶在200mL干燥四氢呋喃中形成的浆状物中。反应20分钟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13.3g2-氟苯甲醛。将溶液逐渐加温至-25℃;接着,在搅拌的条件下,将其倒入稀盐酸水溶液。用乙醚萃取生成的混合物,并将乙醚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后,过滤,并通过减压蒸发而部分浓缩。用己烷稀释剩下的混合物,并通过过滤收集所形成的固体,得到9.75g标题化合物无色固体,熔点176-177℃。元素分析 C12H11FN2OS
计算值: %C,57.6;%H,4.43;%N,11.1
实测值: %C,57.3;%H,4.35;%N,11.0.1H NMR(d6-DMSO):8.9(s,1H);8.6(s,1H);7.3(m,2H);6.3(d,1H,j=4.8);5.9(d,1H,j=4.8);3.3(s,1H);2.5(s,3H).B、5-(氯代(2-氟苯基)甲基)-4-甲硫基嘧啶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10g(84mmol)亚硫酰氯缓慢加入9.5g(38mmol)(2-氟苯基)(4-甲硫基-5-嘧啶基)甲醇在50mL二氯甲烷中形成的浆状物中。将生成的溶液搅拌1小时后,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先用5mL二氯甲烷,再用100mL己烷稀释生成的琥珀油状物。将生成的浅褐色固体通过过滤收集起来,并减压干燥得到10.1g(理论值的99%)粗产物形式的标题化合物,熔点为144-145℃。元素分析 C12H10ClFN2S
计算值: %C,53.6;%H,3.75;%N,11.9
实测值: %C,49.2;%H,3.68;%H,9.51.1H NMR(CDCl3):9.1(s,1H);8.6(s,1H);7.4(m,2H);7.2(t,1H,j=7.3);7.1(t,1H,j=8.4);6.4(s,1H);2.8(s,3H).C、2,2-二甲基-3-(2-氟苯基)-3-(4-甲硫基-5-嘧啶基)丙酸甲酯
将5.3g(57mmol)二异丙胺和21mL(57mmol)2.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和100mL干燥四氢呋喃制成二异丙基氯化锂溶液;在-10℃,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将5.3g(57mmol)2-甲基丙酸甲酯加入该溶液。将生成的溶液缓慢加热至12℃,接着冷却至-10℃。在搅拌的条件下,将7.0g(26mmol)5-(氯代(2-氟苯基)甲基)-4-甲硫基嘧啶分批少量加入。1小时后,将生成的溶液加热至室温。加入乙醚和稀盐酸水溶液;并将乙醚相回收,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5.3g(理论值的60%)标题化合物无色油状物。元素分析 C17H19FN2O2S
计算值: %C,61.1;%H,5.73;%N,8.37;%S,9.59
实测值: %C,61.0;%H,5.62;%N,8.49;%S,9.52.1H NMR(CDCl3):8.8(s,1H);8.6(br,1H)7.2(m,1H);7.1(m,3H);4.8(s,1H);3.5(s,3H);2.5(s,3H);1.33(s,3H);1.31(s,3H).D、2,2-二甲基-3-(2-氟苯基)-3-(4-甲硫基-5-嘧啶基)丙酸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1.0g(3.0mmol)2,2-二甲基-3-(2-氟苯基)-3-(4-甲硫基-5-嘧啶基)丙酸甲酯和1.7g(24mmol)甲硫醇钠在20mL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液加热至50℃30分钟。将生成的溶液倒入稀盐酸水溶液中,再用乙醚萃取得到的混合物。将乙醚萃取液用水洗后,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浅黄色固体。将该固体在30mL二氯甲烷中研制,过滤收集,再减压干燥,得到570mg(理论值的60%)标题化合物浅黄色固体,熔点为204-205℃。元素分析 C16H17FN2O2S
计算值: %C,60.0;%H,5.35;%N,8.74;%S,10.0
实测值: %C,59.8;%H,5.33;%N,8.69;%S,9.89.1H NMR(d6-DMSO):8.8(s,1H);8.7(s,1H);7.1-7.3(m,5H);4.8(s,1H);2.4(s,3H);1.25(s,3H);1.23(s,3H).E、5-(2,2-二甲基-7-氟-2,3-二氢化茚-3-酮-1-基)-4-甲硫基嘧啶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4.8g(15mmol)2,2-二甲基-3-(2-氟苯基)-3-(4-甲硫基-5-嘧啶基)丙酸在75mLEaton试剂中的溶液加热至75℃20小时。将生成的溶液冷却并倒入冰中。用乙醚萃取得到的混合物;并将乙醚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得到4.5g金色油状物。将部分该油状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标题化合物无色固体,熔点为111.5-113℃。元素分析 C16H15FN2OS
计算值: %C,63.5;%H,5.00;%N,9.26;%S,10.6
实测值: %C,63.9;%H,5.06;%N,9.24;%S,11.0.1H NMR(CDCl3):8.8(br,1H);7.7(d,1H,j=7.4);7.5(m,2H);7.4(t,1H,j=8.1);4.7(s,1H);2.6(s,3H);1.5(s,3H);0.9(s,3H).
类似可制得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3-酮-1-基)-4-甲硫基嘧啶(化合物214)无色固体,熔点为76-77℃。元素分析 C16H16N2OS
计算值:%C,67.6;%H,5.67;%N,9.85;%S,10.1
实测值:%C,67.5;%H,5.72;%N,9.67;%S,10.136、5-(2,2-二甲基-7-氟-2,3-二氢化茚-1-基)-4-甲硫基嘧啶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500mg5-(2,2-二甲基-7-氟-2,3-二氢化茚-3-酮-1-基)-4-甲硫基嘧啶,5.0g三乙基甲硅烷和3.0g醚合三氟化硼在20mL1,2-二氯乙烷中的溶液加热回流16小时。将生成的溶液冷却后,倒入碳酸钠水溶液中。用乙醚萃取得到的混合物,并将乙醚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无色油状物。将部分该油状物从己烷中重结晶得到150mg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熔点为81-82℃。元素分析 C16H17FN2S
计算值: %C,66.6;%H,5.98;%N,9.71
实测值: %C,66.5;%H,5.88;%N,9.76.1H NMR(CDCl3):8.8(s,1H);7.7(s,1H);7.2(m,1H);7.0(d,1H,j=7.4);6.8(t,1H,j=8.9);4.3(s,1H);2.9(d,1H,j=16);2.7(d,1H,j=16);2.6(s,3H);1.3(s,3H); 0.9(s,3H).37、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N-甲基-甲磺酰氨基)嘧啶(化合物226)的制备
在搅拌的条件下,先将N-甲基甲磺酰胺(1.9g),再将1.2g(17mmol)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甲磺酰基嘧啶加入0.40g(17mmol)氢化钠在50mL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的浆状物中;在80℃,加热生成的混合物1小时。接着,将混合物冷却并在乙醚和水之间分配。将有机相回收后,用硫酸镁干燥,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剩余物在硅胶上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0.57g标题化合物褐色固体,熔点为107-109℃。元素分析 C17H21N3O2S
计算值:%C,61.6;%H,6.39;%N,12.7;%S,9.67
实测值:%C,61.9;%H,6.50;%N,12.5;%S,9.88.38、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4-(N-甲基氨基磺酰基)嘧啶(化合物231)的制备
将3.0g(8.7mmol)样品4-苄硫基-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50mL水和4.2g浓盐酸水溶液。将生成的混合物冷却至5℃;接着,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经过12分钟逐滴加入市售的漂白剂(5.25%次氯酸钠溶液)。然后,在5-6℃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1.5g亚硫酸氢钠在15mL水中的溶液;然后,再在搅拌的冷却的条件下,加入10mL2M(20mmol)甲胺的四氢呋喃溶液。通过加入2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混合物的pH调至9-10。1小时后,气-液色谱分析显示产物为大约29%苄基氯,21%4-氯-5-(2,2-二甲基-2,3-二氢化茚-1-基)嘧啶,以及26%所需产物。另外加入100mL二氯甲烷和100mL水。将有机相回收后,用100mL水洗,用硫酸钠干燥,在通过减压蒸发浓缩。将剩余的油状物溶于最小量的二氯甲烷;将其在闪级干硅胶上色谱分离,并以150mL为馏份量先用二氯甲烷和己烷的50∶50体积比混合物洗脱,再用二氯甲烷洗脱。合并馏份15-25并减压蒸发浓缩。将固体剩余物用己烷萃取,接着在硅胶上再次色谱分离,并用乙酸乙酯和己烷的20∶80体积比混合物洗脱。所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不纯的标题化合物,熔点为152-160℃。元素分析 C16H19N3O2S
计算值: %C,60.5;%H,6.03;%N,13.2
实测值: %C,59.1;%H,5.87;%N,12.8.1H NMR(CDCl3):9.14(s,1H);8.39(s,1H);7.42-7.14(m,4H);5.45(m,1H);5.17(s,1H);3.09(d,3H);3.0(q,2H);1.43(s,3H);1.0(s,3H).39、芽前除草活性评估
将所需供试作物品种的种子栽种在土壤基质中,该土壤基质是由大约43%淤泥、19%粘土和38%沙子组成并具有大约8.1的pH、大约1.5%的有机物含量的沃土以70∶30比例与沙子混合获得。将土壤基质装入具有161平方厘米表面积的塑料罐中。当需要确保良好发芽和健康栽种时,施用杀真菌处理和/或其它化学或物理处理。
将称出的一定量(以供试最高施用量确定出的量)的每种供试化合物放入20mL玻璃小瓶中,再将其溶于8mL丙酮和二甲基亚砜的97∶3v/v(体积/体积)混合物中以得到浓储液。如果供试化合物不易溶解,可将混合物加热和/或声处理。将所得储液用99.9∶0.1的水和Tween155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稀释以得到已知浓度的施用溶液。含有最高供试浓度的溶液是通过用8.5mL上述混合物稀释4mL等份储液制得的;而较低浓度的溶液是通过稀释合适的较少量储液制备的。使用装有TeeJet TN-3中空锥形喷嘴的Cornwall5.0mL玻璃喷射器将2.5mL每种已知浓度的溶液的等分液均匀地喷在每个播种的罐的土壤上,使其彻底覆盖每个罐的土壤。用含水混合物以同样的方式喷对照罐。当使用50mg供试化合物时,达到4.48Kg/Ha的最高施用量。
将试验罐和对照罐放在温室中,该温室具有接近15小时的光周期并在白天保持在23-29℃和在夜间保持在22-28℃。根据需要,可在常规的基础上加入养分和水和用高架的金属卤化物1000瓦灯补充光照。通过顶部灌溉加入水。3周后,将供试植物的发芽和生长的状况与未处理的植物的发芽和生长的状况目测对比并在0至100的百分数范围内记分,其中0对应的是没有损害,而100对应的是完全杀死或未发芽。某些供试的化合物、施用量、植物品种和结果列于表3中。
表3
芽前除草活性化合物编号施用量Kg/Ha 红心藜裂叶牵牛反枝苋灯心草 稗 马唐大狗尾草 色蜀黍 1 0.56 100 50 100 10 100 100 99 99 3 0.56 -- 10 80 80 100 100 98 100 5 0.56 100 75 100 20 78 100 98 20 6 0.56 90 -- 80 80 100 100 100 100 7 1.18 -- 90 85 50 100 100 98 100 8 1.12 100 78 80 90 100 100 100 100 9 1.12 100 80 100 70 100 100 100 95 10 1.12 -- 30 95 90 100 100 100 95 13 1.12 90 75 85 50 100 100 95 98 14 2.24 78 50 85 50 100 100 98 0 16 1.18 -- 60 80 60 100 100 98 95 18 0.56 100 90 75 90 100 95 100 100 19 1.12 80 60 70 90 100 95 70 70 21 1.12 80 50 78 20 100 100 55 50 22 1.12 90 90 90 75 30 100 95 100 23 4.48 0 50 50 20 0 100 70 20 24 1.12 40 20 75 20 100 100 75 30 26 1.12 90 65 90 70 100 100 100 98 27 2.24 -- 60 65 0 78 100 98 0 28 1.12 80 75 95 80 100 100 95 100 29 1.12 45 45 80 80 100 95 90 80 30 1.12 80 65 85 30 95 100 100 60 31 4.48 70 50 90 45 90 95 95 80 32 0.56 80 60 80 60 100 100 55 100 34 1.12 60 20 78 35 100 100 100 70 35 2.24 60 60 50 60 70 100 80 65 36 2.24 100 65 60 75 70 78 100 75 38 1.12 70 75 75 55 100 100 100 95 39 2.24 60 45 85 20 100 100 95 50 40 1.12 80 75 85 50 78 100 95 95 42 1.12 -- 90 90 40 98 100 98 100 43 1.12 80 55 85 78 95 95 90 70 44 0.59 95 78 80 78 100 98 95 100 45 0.59 80 70 80 78 100 100 98 95 46 0.28 95 55 78 60 100 100 80 85 47 0.56 78 30 80 78 100 90 90 55 48 1.12 90 0 95 45 100 100 100 100 50 0.56 80 78 85 78 100 100 90 65 51 0.28 78 50 85 80 95 100 100 90 52 1.12 80 50 80 78 100 100 100 100 53 2.24 55 50 80 35 80 95 70 78 54 1.12 95 78 95 70 100 100 100 100 55 1.12 78 45 95 90 100 100 100 100 58 2.24 85 60 85 80 100 100 100 100 59 2.24 90 0 80 90 78 95 90 80 60 1.87 -- 75 95 70 95 100 100 100 62 1.12 90 45 90 65 100 90 90 90 63 1.12 75 75 80 40 100 100 100 50 66 1.12 90 65 95 80 60 100 100 65 67 2.24 90 90 90 90 95 100 100 90 69 0.56 85 80 70 95 75 90 85 70 76 1.12 95 65 60 60 100 99 99 20 78 0.56 100 95 95 95 80 100 95 85 79 1.12 80 90 80 90 95 100 100 95 83 1.12 70 90 85 -- 100 100 100 70 86 0.56 100 35 99 90 98 100 100 40 87 2.24 95 85 80 90 50 70 80 75 90 2.24 -- 20 80 50 90 98 83 90 92 0.56 90 0 60 30 100 95 98 95 93 2.24 -- 0 85 100 50 80 90 30 94 0.56 100 0 90 80 80 98 95 95 99 0.56 90 50 80 35 98 98 98 95 100 0.14 100 50 78 20 80 98 95 50 102 0.28 85 80 95 70 100 98 98 90 103 1.12 98 80 70 90 100 98 100 95 104 1.12 98 90 50 95 80 100 100 40 107 2.24 90 80 70 50 100 98 98 95 108 2.24 -- 50 70 45 50 98 78 20 109 2.24 75 0 70 50 95 100 98 95 111 2.24 -- 0 90 90 78 100 98 55 113 0.56 40 0 75 -- 100 98 100 20 118 2.24 100 55 55 75 100 95 50 50 119 2.24 75 75 55 80 95 100 95 60 121 1.12 70 60 75 90 100 78 100 60 122 1.12 -- 78 70 70 100 100 98 95 123 0.56 75 35 40 20 100 100 75 20 125 0.57 78 70 75 78 100 95 100 55 127 2.24 70 40 75 20 35 100 80 10 130 1.12 80 90 90 55 100 100 70 100 131 1.12 78 55 85 45 100 75 100 55 133 4.48 70 50 78 45 55 65 75 20 134 1.12 95 20 60 90 0 100 90 95 136 2.24 100 50 70 70 50 100 100 40 138 1.12 78 75 100 78 100 100 100 100 139 0.56 75 78 95 78 100 100 100 100 141 2.24 50 50 60 65 50 100 50 0 142 1.12 80 70 65 90 100 100 95 95 143 1.12 65 0 90 70 90 100 95 50 145 2.24 55 20 90 40 100 100 95 30 146 2.24 50 0 95 50 78 100 100 50 147 2.24 30 50 78 0 20 100 100 20 148 1.12 45 70 80 55 100 100 100 78 149 2.24 75 30 95 75 100 100 95 78 151 2.24 30 0 75 78 70 0 100 50 152 4.48 70 0 85 90 78 95 95 40 154 2.24 30 40 95 40 50 100 100 20 156 0.56 90 20 95 78 100 100 100 40 159 1.12 80 90 90 65 100 95 100 100 161 2.24 90 80 90 60 100 100 100 60 164 2.24 95 95 95 95 100 100 100 100 165 1.12 90 70 78 70 100 100 100 100 166 1.12 65 50 95 60 100 100 100 100 167 0.36 60 50 80 40 100 100 100 70 168 2.24 5. 20 65 50 20 100 90 60 170 1.12 75 60 90 80 90 100 100 50 174 1.12 95 0 95 60 100 100 100 100 175 0.56 85 0 95 70 100 100 95 100 177 0.28 80 45 85 78 100 100 100 70 178 1.12 78 50 90 90 100 90 100 100 181 2.24 80 78 85 65 80 95 80 78 182 0.56 78 20 80 40 100 100 98 100 184 0.28 90 95 90 80 100 100 100 80 186 0.28 78 55 85 85 100 100 100 75 187 0.28 70 20 90 55 100 95 75 55 188 2.24 75 90 95 20 100 100 100 100 189 0.56 95 20 20 30 100 100 100 20 191 0.56 80 65 85 70 100 100 70 60 192 0.56 30 40 90 90 78 100 100 90 193 1.12 50 50 50 90 100 100 95 60 194 0.28 75 90 95 90 50 100 100 100 199 1.12 70 20 95 50 100 100 90 60 201 2.24 40 83 70 70 100 100 100 40 203 0.28 100 20 85 80 50 100 75 100 204 1.12 75 30 85 70 100 100 95 100 209 0.56 20 80 30 85 100 100 100 0 210 2.24 70 30 100 70 90 100 100 100 212 1.12 60 55 60 70 100 100 50 60 231 0.28 80 50 40 95 100 95 100 100 232 0.56 80 50 85 78 100 100 100 95 233 0.56 65 30 70 80 60 30 30 30
红心藜=Chenopodium album 裂叶牵牛=Ipomoea hederac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灯心早=Alopecurus myosuroides
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马 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 色蜀黍=Sorghum bicolor40、稻中的除草活性评估
将供试植物品种栽种在土壤与水混合制成的泥土基质中,该土壤是由大约35-50%沙子、25-35%淤泥和25-30%粘土组成并具有大约7.4-7.7的pH,沙子的量为提供泥土用于每种植物最佳生长所需稠度的最小所需值(稗最稠而稻最稀)。该泥土的稠度是通过其在平面上的铺展能力测得的。对于稻(ORYSA,Orysa sativa)、鸭舌草(MOOVA,monochoria vaginalis)、以及在一起的稗(ECHCG,Echinochloa crus-galli)和台湾灯心草(SCPJU,Scirpusjuncoides)使用分开的容器。将适于每种植物品种的量的17∶6∶10NPK缓释肥料放在16oz(盎司)(470mL)(用于杂草)或者32oz(盎司)(940mL)(用于稻)直径10.5cm(表面积86.6cm2)塑料容器的底部,并且将浆状的泥土加入以留下离顶部3cm的空间用于其中满上水。
在一个16oz容器中,在泥土的表面栽种足以实现有30-50株存活的MOOVA种子。在种子上盖上58g河沙和淹没3cm高的水;当需要延缓蒸发和保持热量时,将容器盖上。在淹没的条件下,将容器放在环境防治的温室中并保持大约8天,此时植物处于子叶加一真叶期。在第二个16oz容器中,在该容器的一半的泥土中压入足以实现10-20株存活的ECHCG种子。将充分预浸(在大约4℃3-4周)能实现20-30株存活的SCPJU种子与少量筛过的土壤混合并放在该容器的另一半。大约3小时后,将容器用塑料包裹物盖上,并放在24℃的有16小时日光循环的温室中。保持大约3天时除去塑料包裹物。ECHCG植株处于一真叶期而SCPJU植株处于子叶加一真叶期。接着,加入少量洗过的石子并加水以实现淹没1cm。在处理的当天中淹没的水位升至3cm。将处于2-3真叶期在200孔(格)塑料填料盘(plug tray)中使用少土介质(由泥炭苔、蛭石和杉皮组成)长成的ORYSA幼苗移植进32oz容器中。在移植前,除去每个填料的1/4的底部并洗掉生长介质。在每个容器中深度大约2cm(种子皮与土表的距离)处栽种二组三个植株(簇或束)。加水实现淹没3cm并将植株放在温室中大约5天,在此期间植株增加了0.5至1新叶。
通过在20mL丙酮中溶解合适重量的化学品(1000g/Ha试验用量用9.0mg(1000g/Ha×8.7×10-7Ha)),接着加入20mL含0.1%TweenTM表面活性剂水,制成40mL试验溶液(足以处理15个容器)(5系列稀释率重复3次)。接着,将4mL该储液借助于Eppendorf正位移吸移管射入淹没的水中以实现最高施用量;而用于较低施用量时射入适当的较少量储液。
将处理过的植株放入16小时日光循环且白天29℃,夜间28℃的温室中。处理后48小时不加水,然后通过每天加水二次保持淹没3cm。施用供试化合物3周后,观测每个植株的状况并用0至100范围内的数字对每个容器记分,其中0对应的是没有损害,而100对应的是完全杀死。某些所得结果列于表4中。
表4
在水稻中的除草活性化合物编号 施用量 g/Ha ORYSA ECHCG MOOVA SCPJU 1 31 <5 100 100 85 2 31 5 55 100 30 3 63 <5 100 99 85 5 250 0 95 95 85 6 125 0 100 100 92 7 31 0 100 90 100 8 31 30 65 75 30 9 63 0 100 90 100 10 63 0 100 20 90 11 125 0 100 30 90 13 31 0 100 100 75 14 10 60 98 25 16 15 250 0 100 100 78 16 63 5 100 99 75 17 125 30 100 90 90 18 31 0 100 100 30 19 63 10 75 90 90 20 31 0 100 90 50 21 63 0 100 >95 0 22 31 0 100 20 0 23 125 10 <5 70 30 26 63 0 100 98 90 27 125 40 35 100 30 28 16 0 100 98 65 29 63 0 60 100 75 30 500 0 100 30 100 31 250 20 5 100 60 32 63 0 >95 75 100 33 63 0 100 99 70 35 125 30 10 100 70 36 250 0 0 100 75 37 250 30 60 50 70 38 63 0 95 85 90 39 63 15 10 80 90 39 63 15 10 80 90 40 125 5 75 85 100 41 250 10 20 100 90 42 16 <5 80 90 90 43 63 5 40 100 30 44 63 0 100 98 90 45 63 0 100 85 100 46 31 0 100 100 25 47 250 15 100 100 80 48 125 10 95 100 50 49 500 20 30 95 60 50 63 0 100 90 100 50 63 0 100 90 100 51 63 20 95 60 100 52 0 100 100 70 1 41 53 125 25 60 30 30 54 63 0 100 >95 75 58 250 5 100 75 60 60 500 0 100 80 90 60 500 0 100 80 90 62 1000 0 100 100 70 63 1000 0 10 50 20 64 1000 5 10 100 35 65 1000 10 20 80 10 66 63 35 20 99 60 68 16 <5 95 100 60 69 63 35 10 98 40 70 125 10 >95 90 90 71 63 5 <5 99 35 72 63 0 95 98 35 73 63 10 20 90 90 74 125 0 100 100 45 75 63 <5 30 98 20 76 125 10 70 90 85 77 31 15 0 98 65 78 63 10 0 100 0 79 125 15 0 85 65 80 125 0 90 55 0 81 31 35 0 75 25 82 31 5 70 100 20 84 31 0 60 100 90 85 125 15 0 100 75 86 125 5 60 90 50 88 63 5 100 95 75 90 250 10 50 10 25 92 250 10 100 10 25 94 125 5 50 100 90 95 125 15 0 90 70 96 63 0 98 100 65 97 250 15 55 90 60 98 31 5 50 100 90 100 16 0 75 95 90 101 63 55 0 99 90 102 31 10 100 90 90 103 63 0 100 90 40 104 63 35 35 100 35 105 125 0 100 95 75 106 250 60 70 60 70 107 125 0 100 95 50 108 125 0 20 70 0 109 250 0 95 90 90 110 500 15 50 90 0 111 250 10 60 0 0 113 250 0 100 90 45 117 250 5 35 65 0 118 63 5 40 30 50 120 63 5 100 95 70 121 250 20 60 95 75 122 7.8 10 80 50 60 123 250 45 30 70 90 124 16 35 70 98 90 125 125 5 75 85 100 126 31 0 100 100 75 127 125 15 98 99 60 129 31 0 100 100 80 130 63 5 100 100 90 131 63 40 50 90 100 132 31 0 100 100 70 134 125 0 30 30 20 136 125 5 60 65 20 137 125 0 100 90 100 138 125 5 100 98 90 139 16 0 100 100 70 140 31 0 99 98 60 141 250 45 70 100 40 142 125 30 100 100 60 143 1000 10 100 90 20 14 4 500 0 100 50 20 145 1000 5 100 95 60 146 1000 5 90 60 0 147 1000 15 70 50 20 148 500 5 100 60 20 149 250 0 100 10 0 150 2000 0 10 70 0 151 2000 0 70 50 0 152 1000 5 50 100 20 154 1000 20 80 25 10 156 125 5 75 100 90 157 31 10 85 60 60 158 63 0 100 100 65 159 250 0 100 50 50 161 125 5 78 100 75 163 1000 5 0 0 90 164 250 0 100 100 85 165 250 0 80 100 90 166 125 15 100 100 70 169 500 5 100 30 90 172 125 0 0 100 20 173 125 0 0 100 30 174 500 0 75 50 60 175 250 0 100 100 90 176 250 0 100 100 90 177 63 0 100 >95 85 178 125 10 70 60 60 179 1000 5 80 50 40 180 2000 0 25 100 10 181 250 30 75 100 40 182 63 0 100 80 35 183 500 0 75 10 20 184 16 5 65 70 60 185 250 1O 100 100 90 186 16 10 60 100 1O 187 63 1O 100 100 90 188 125 10 80 30 30 189 125 0 100 100 90 190 7.8 20 1O 90 O 191 31 0 1OO 100 75 192 500 O 100 100 50 193 125 0 100 100 1O 194 7.8 5 25 80 30 195 125 10 20 50 20 196 31 10 70 100 70 197 31 5 100 100 70 198 250 O 0 90 0 199 250 5 100 100 90 201 125 O 0 90 50 203 125 5 100 100 85 204 500 0 100 100 80 209 125 5 85 100 70 210 250 5 25 100 80 212 1000 5 85 0 50 213 125 25 100 80 80 214 125 0 85 80 60 219 125 10 100 100 75 228 1000 20 80 100 70 229 1000 0 25 80 65 231 31 30 90 85 90 232 63 15 85 50 80ORYSA=水稻 ECHCG=稗MOOVA=鸭舌草 SCPJU=萤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