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017679.7
2010.01.12
CN101748169A
2010.06.2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12P 17/04申请公布日:20100623|||公开
C12P17/04; C07D307/33
C12P17/04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刘东锋; 张翼; 杨成东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甘家边108号01幢701-702室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工艺以牛蒡子药材为原料,粉碎,甲醇回流提取2-3次,活性炭脱色,微滤、超滤后浓缩至无醇,调节pH,加复合酶搅拌酶解,离心,氯仿溶解离心物,静置结晶,粗结晶用90%和99%甲醇溶解重结晶。该工艺操作简单,周期短。
1. 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提取:将牛蒡子粉碎10-40目,加甲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加活性炭脱色,得脱色液;2)膜分离:上述脱色液通过微滤膜滤过,再通过超滤膜超滤,收集透过液;酶解转化:将上述透过液浓缩无醇,调节PH,加入复合酶搅拌酶解;3)结晶:将上述酶解液离心,离心物氯仿回流溶解放置结晶,滤过,得粗结晶物;4)重结晶:上述粗结晶物,甲醇溶解结晶,干燥即得产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条件为:甲醇为75-90%甲醇,提取时间1-2小时,活性炭加入为提取液量的0.5-1%,脱色时间1-2小时。3.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条件: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0000-6000的中空复合膜,压力0.4-0.8Mpa。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酶,酶活力不低于2万单位。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的酸可选盐酸、硫酸或磷酸中一种。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转化条件为:保温温度为45-5℃,PH调节为4-6,加酶量为原料量的1-2‰,搅拌速度20-30转/分,酶解时间20-26小时。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条件:依次用90%甲醇和99%甲醇回流溶解结晶。
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膜分离,复合酶解等工序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 化学名: (3R,4R)-4-[(3,4-Dimethoxyphenyl)methyl]dihydro-3-[(4-hydroxy-3-methoxyphenyl)methyl]-2(3H)-furanone 分子式:C21H24O6 分子量:372.41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牛蒡子苷元在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药理活性;同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热休克反应抑制调节剂,对过高体温表现的癌症的治疗有帮助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和抑制K+挛缩的作用。 牛蒡子苷元是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果实,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元含量较低,仅含0.19%。多从牛蒡子苷水解得来。 牛蒡子苷 化学名:4-[(3,4-dimethoxyphenyl)methyl]-3-[[4-(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oxyphenyl]methyl]dihydro 分子量:534.55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目前用牛蒡子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多是醇提酶解。酶解过程缓和,收率高,成本低。也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率低。徐非一等公开发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牛蒡子的研究”和白家峰发表的“牛蒡子微生物发酵转化的研究”文献都公开了酶发酵转化,但酶解条件纯化工艺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该方法生产产品成本低,收率高,便于工业化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取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提取:将牛蒡子粉碎10-40目,加甲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加活性炭脱色,得脱色液; 2)膜分离:上述脱色液通过微滤膜滤过,再通过超滤膜超滤,收集透过液;酶解转化:将上述透过液浓缩无醇,调节PH,加入复合酶酶解; 3)结晶:将上述酶解液离心,离心物氯仿回流溶解放置结晶,滤过,得粗结晶物; 4)重结晶:上述粗结晶物,甲醇溶解结晶,干燥即得产品。 原料选用牛蒡子。优选牛蒡子中牛蒡子苷4%-5%的原料。 所述的提取条件为:甲醇为75%-90%甲醇,提取时间1-2小时,活性炭加入为提取液量的0.5-1%,脱色时间1-2小时。 所述膜分离条件: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0000-6000的中空复合膜,压力0.4-0.8Mpa 所述酶为纤维素酶、β-葡聚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酶,酶活力不低于2万单位,优选酶活力单位10万的酶。 所述调节PH的酸可选盐酸、硫酸或磷酸中一种。 所述酶解转化条件为:保温温度为45-55℃,PH调节为4-6,加酶量为原料量的1-2‰,搅拌速度20-30转/分,酶解时间20-26小时。 所述重结晶条件:依次用90%甲醇和99%甲醇回流溶解结晶。 综上所述,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利用牛蒡子提取牛蒡子苷,再转化为苷元,可以提高牛蒡子苷元产量。 2)利用膜分离可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减少酶用量,提高酶解效率和产品含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牛蒡子,粉碎到30目,取10kg,加80L80%甲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合并得140L提取液,加入800g活性炭脱色1小时,将脱色液通过微滤膜滤过,滤液再通过截留分子量为6000-10000的中空超滤膜,在压力0.8Mpa超滤,将透过液浓缩至无醇,浓缩液放出盐酸调节PH至5,加入20g复合酶,50℃下保温,以30转/分搅拌酶解24小时,离心酶解液,离心物用氯仿回流溶解,滤过,放置结晶,得牛蒡子苷元粗结晶物423g,含量73%;粗结晶物依次用90%和99%甲醇回流溶解,静置结晶,滤出结晶物,干燥得牛蒡子苷元248g,含量99%。 实施例2: 取牛蒡子,粉碎到40目,取10kg,加60L75%甲醇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3次,合并得160L提取液,加入900g活性炭脱色1.5小时,将脱色液通过微滤膜滤过,收集透过液,滤液再通过截留分子量为中空超滤膜,在压力0.4Mpa超滤,将透过液浓缩至无醇,收集浓缩液,用盐酸调节PH至5.5,加入12g复合酶,55℃下保温,以20转/分搅拌酶解26小时,离心酶解液,离心物用氯仿回流溶解,滤过放置结晶,得牛蒡子苷元粗结晶物413g,含量71%;粗结晶物依次用90%和99%甲醇回流溶解,静置结晶,滤出结晶物,干燥得牛蒡子苷元232g,含量98.6%。 实施例3: 取牛蒡子,粉碎到10目,取10kg,加70L80%甲醇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3次,合并得190L提取液,加入1000g活性炭脱色2小时,将脱色液通过微滤膜滤过,滤液再通过超滤膜,在压力0.6Mpa超滤,将透过液浓缩至无醇,收集浓缩液,用盐酸调节PH至6,加入20g复合酶,45℃下保温,以25转/分搅拌酶解20小时,离心酶解液,离心物用氯仿溶解,放置结晶,得牛蒡子苷元粗结晶物418g,含量72%;粗结晶物依次用90%和99%甲醇回流溶解,静置结晶,滤出结晶物,干燥得牛蒡子苷元240g,含量98.9%。 实施例4: 取牛蒡子,粉碎到20目,取20kg,加16L80%甲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合并得280L提取液,加入2kg活性炭脱色1小时,将脱色液通过微滤膜滤过,滤液再通过截留分子量为10000-6000的超滤膜超滤,将透过液浓缩至无醇,收集浓缩液,用盐酸调节PH至5,加入30g复合酶,50℃下保温搅拌酶解25小时,离心酶解液,离心物用氯仿回流溶解,放置结晶,滤过,得牛蒡子苷元粗结晶物950g,含量73%;粗结晶物依次用90%和99%甲醇回流溶解,静置结晶,过滤,干燥得牛蒡子苷元489g,含量98.5%。
《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牛蒡子中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工艺以牛蒡子药材为原料,粉碎,甲醇回流提取2-3次,活性炭脱色,微滤、超滤后浓缩至无醇,调节pH,加复合酶搅拌酶解,离心,氯仿溶解离心物,静置结晶,粗结晶用90和99甲醇溶解重结晶。该工艺操作简单,周期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