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2989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6587.5

申请日:

2002.01.09

公开号:

CN1496540A

公开日:

2004.05.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9F3/02; G02B5/128

主分类号:

G09F3/02; G02B5/128

申请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发明人:

P·欣森-格尔曼; F·D·麦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优先权:

2001.01.19 EP 01101251.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周承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粘贴在基底表面上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由以下部分构成:(a)一个逆反射片;(b)一个胶粘剂层。逆反射片包括一个反射层、一个与反射层相毗邻的基于非有机硅的可剥离层、以及覆在上述可剥离层上的透镜层,此透镜层与所述的反射层具有光学连接性,从而产生逆反射。当试图从基底表面上将此制品去除时,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会出现层间的结合破坏现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粘贴到基底表面上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它包括:(a)一个逆反射 片,(b)一个胶粘剂层; 所述的逆反射片包括: 一个反射层, 一个非有机硅的可剥离层,毗邻所述的反射层, 一个透镜层,在所述的可剥离层之上,并与所述的反射层具有光学连接性, 从而可以产生逆反射, 当从基底表面上去除这种制品时,它将会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出现层间 的结合破坏现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剥离层是不连 续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逆反射片还包含一个 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位于反射层和毗邻的可剥离层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这些制品 在粘贴到基底表面上后在23℃和50%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保持24小时以后,基本上 保留了逆反射片在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破坏特性。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制备可剥 离层的材料选自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逆反射片 的断裂抗张强度大于
7: 8N/mm2。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逆反射片 的断裂伸长率大于40%。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逆反射片 有两个主表面,所述的胶粘剂层毗邻于逆反射片的靠近所述反射层并不靠近所述 透镜层的一个主表面。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反射层至 少有一套轴向标记,这些标记从逆反射片的前面在一个有限的角度范围内观看时 呈一个图像。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胶粘剂 层是一个压敏胶粘剂层。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压敏胶粘剂层是一 个压敏胶粘剂薄膜或涂有压敏胶粘剂的带子,通过拉伸这个薄膜或带子,它可以 从基底表面上去除而不显示结合破坏。
12: 一个其上面粘贴着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的基底。
13: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制备标志或粘性标签的用途。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作为临时性标志或粘性标签的用途。
15: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作为标志或粘性标签的用途。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品作为临时性标志或粘性标签的用途。

说明书


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有胶粘剂的干扰指示的(tamper-indicated)逆反射制品。

    【发明背景】

    逆反射片已是众所周知的。逆反射片和/或其生产方法可参见美国专利US2,407,680(Palmquist等人),US 3,190,178(McKenzie),US 3,700,305(Bingham),US 4,075,049(Wood),US 4,896,943(Bailey等人)。逆反射片是一个多层结构,通常在其他层之外既包括一层诸如不透光的铝材料的反射层,又包括一层诸如单层玻璃微球体的透镜层,这两层之间具有光学连接性,从而可以产生逆反射。从逆反射片的靠近透镜层的外主表面进入的光线被透镜聚焦,而后被反射层反射回到观察者。

    逆反射片或逆反射层已被应用于涂有胶粘剂的制品中,例如:交通标志,标志,粘性标签等,这样的应用至少有50年的历史了。

    各种各样的涂有胶粘剂的逆反射制品被用作干扰指示的标志已经至少有25年的历史。通常这些制品设计成与诸如玻璃之类的光滑表面有很强地并且持久的粘合力,从而只有使用溶剂和/或机械刮擦才能将其去除。在使用溶剂和/或机械刮擦处理这些制品后,它们一般已被损坏到不能再转移到它处粘贴的程度。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高明的非法手段将这些制品完整无缺地从诸如交通工具的基底上取下,然后转移到另外一个基底上,比如另外一辆交通工具上。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制品的转移也无法察觉到。基于以上原因,研制出了一种涂有强粘性胶粘剂的制品,在这种制品中有一个易损层覆盖在逆反射片上。易损层通常还具有一些光学特性,例如全息图或活动图(Kinegram)。当试图从基底表面上取下这类制品时,将会破坏易损层(例如全息图或活动图),从而会显示移动过的迹象,使得永久粘合制品被转移而无法察觉到的可能性减小。例如:美国专利US5,656,360说明了一种涂有胶粘剂的制品,这种制品包括一层全息图层、一层逆反射片和一层可选用的图案形式的涂层,这个涂层具有差异的粘合性,可通过脱胶层现象来显示移动过的迹象。全息图层和可选用的有图案形式的涂层覆盖在逆反射片上,图案形式的涂层可位于或接近于一层封盖薄膜与全息图层之间的界面,或者位于或接近于全息图层与逆反射层之间的界面。

    将这种具有高强度并有永久粘合力的胶粘剂的制品施加在基底表面上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例如对于临时性的粘性标签,使用溶剂和/或机械工具来清除不方便,再有,经溶剂或刮擦处理后,一些比较值钱的表面,例如交通工具、保险杆、牌照等的喷漆表面容易破损。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世界专利WO 97/44769和WO 99/55791分别提出了一些多层结构片或干扰指示的制品。

    例如世界专利WO 97/44769说明了一种多层片,这种多层包括一层柔性的背衬(至少具有一个易损层),以及一层用以粘贴这个多层片的压敏胶粘剂层。这里的压敏胶粘剂层容易从表面上去除,而且选用的是300μm厚的胶粘剂层,在70℃的温度下粘贴到玻璃上3天后,呈现出的90度剥离力在20到80牛顿/英寸之间。此世界专利WO 97/44769所说明的多层片中还可包含一层位于下面的反射层。

    又如世界专利WO 99/55791说明了一种干扰指示的制品,它包括一层压敏胶粘剂膜或一条涂有压敏胶粘剂的带子,通过拉伸此膜或带子,可将其从基底表面上去除,而膜和带子不会显示内聚性破坏;还包括至少有一层易损层,而当设法从基底表面上去除这类制品时,会呈现出结合破坏或层间的脱除现象。此世界专利WO 97/55791所说明的制品还可包含一层位于下面的反射层。

    当从基底上去除上述的片或制品时,片或制品的一部分会分离开来(本文中称为“分离部分”),片或制品的其它部分仍然附着在基底上。在第二步,仍附着在基底上的部分可以轻易地完全去除而不必使用溶剂和/或机械刮擦。上述的片和制品的分离部分包含反射层。此种片和制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显示移动过的迹象,例如:活动图和全息图的破坏,在片或制品分离部分的外表面上(例如反射层的外表面上)形成标记和/或产生一个图案。

    世界专利WO 97/44769和WO 99/55791所说的技术特别有利于室内使用的片或制品,也就是说,粘贴在一个透明基底上,从而可以透过透明基底和胶粘剂部分看到片和制品。在这种室内用途中,片或制品的胶粘剂层位于反射层的前面,即其光线进入面。当去除了片或制品后,可以通过反射层的前面观察到移动过的迹象,从而使得片或制品的分离部分不能简单地再粘贴到另一个基底表面上。相反地,当应用在户外用途时(粘贴在一个基底上,应使胶粘剂部分和基底在所粘贴的片或制品的观察面的后面,从而可以直接看该片或制品),胶粘剂层位于反射层的背面。当从基底上去除片或制品后,只有通过观察反射层的背面才能看到干扰指示的标记。在这种情形下,则有可能通过将分离部分重新敷上胶粘剂再粘贴到另一个基底表面上,而察觉不到移动过的迹象,因为这时移动过的迹象位于看不到的地方。再有,即使对于移动过的迹象位于逆反射片前面的片和制品,在某些情形下可以采取一些高明的非法手段和技巧将位于反射层之上的移动过的迹象去除,并重新使用分离部分的反射层。

    为了避免这些方面的缺点,需要制备这样一种有效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其干扰指示的标记的部分嵌在反射层或逆反射片本身内。但是,要制成这样一种有效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努力一直没有成功。例如,大约15年前,制成了一种应用于户外的高粘性的涂有压敏胶粘剂的粘性标签,此粘性标签包含一个具有不连续有机硅层的逆反射片,此有机硅层与反射层相邻,位于反射层靠近透镜层的一面,为的是提供内部的层间结合破坏的部位。尽管有机硅材料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们认为是典型的可剥离材料,有机硅层的加入并没有带来预想效果。在这个时期的前后,人们把制成有效的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的希望转移到了采用高性能的胶粘剂和/或在其中添加易损和/或干扰指示的覆盖层。

    发明概述

    希望能制成这样一种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其中逆反射片本身就呈现有干扰指示的标记,并且当从逆反射片的前面观察时这些标记充分可见,从而可以满足早就存在的需要。再有,也希望能制成一种特别适用于室外用途的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来满足早就存在的需要。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最好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以及在气候的作用下都能保持干扰指示的特性。同样,在通常使用时,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最好是与基底具有高强度的粘合力,还希望不需要借助溶剂和机械刮擦就能清除。

    令人意外地发现,通过在逆反射片中加入非有机硅层(与反射层相邻,位于反射层靠近透镜层的一面),可以在逆反射片中形成一层可剥离层。还发现对于具有这样的内部可剥离层的逆反射片制成的涂有胶粘剂的制品,当试图从基底表面上去除它时,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会出现层间的结合破坏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用来粘贴在基底表面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包括:(a)一个逆反射片;(b)一个胶粘剂层。

    上述的逆反射片包括:

    一个反射层,

    一个非有机硅的可剥离层,毗邻所述的反射层,

    一个透镜层,在所述的可剥离层之上,并与所述的反射层具有光学连接性,从而可以产生逆反射。

    当从基底表面上去除这种制品时,将会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出现层间的结合破坏现象。

    本发明的这类制品的干扰指示的特性来源于在逆反射片中加入了非有机硅层。这里的“非有机硅层”是指可剥离层基本上不含有机硅,甚至是完全不含有机硅。这一层的内聚力小于逆反射片与胶粘剂层之间的粘合力,同样也小于基底表面与胶粘剂层之间的粘合力。因此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这个制品可以持久地粘贴在基底表面上。然而当强制性地从基底上将这个制品去除时,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会出现结合破坏,同时反射层会从逆反射片中分离开来。层间的结合破坏现象可以发生在可剥离层与反射层之间的界面上,或者在可剥离层的另一面;两种形式的破坏都会使得反射层从逆反射片中分离开来。

    可剥离层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在可剥离层是连续的情形下,基本上是整个反射层会从逆反射片中分离开来。剩余的逆反射片部分便失去了逆反射特性。从逆反射片的前面可以看出没有逆反射特性,从而这个制品提供了充分的移动过的迹象,使其不能转移到另一个基底上。同时,由于产生逆反射现象所必需的光学条件的敏感特性,试图再敷上一个反射层将会在逆反射过程中产生可以察觉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从逆反射片的前面观察到,从而也使得剩余的逆反射片部分不能转移到另一个基底上。

    可剥离层最好是不连续的。在可剥离层是不连续的情形下,基本上只有毗邻可剥离层的反射层从逆反射片中分离开来。这样的分离会在分离部分上形成明显的分离图案,例如依据可剥离层的图案形成的随机的或有序的图案,同时会在这个制品仍粘贴在基底上的部分上形成逆向图案。因此这个制品就提供了充分的移动过的迹象,使其不能被转移。再有,可以从逆反射片的前面观察到剩余的逆反射片组分逆反射出来的图案,从而使其不能转移到另一个基底上。同时由于反射层分离的不连续性,试图恢复反射层将会更加困难且更易被察觉。

    本发明干扰指示的制品的一个优点是即使经过一段长时间或置于气候的作用下(例如商业应用中的低温,加热,紫外光照射,以及一定的湿度条件),它都能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保持层间结合破坏特性。

    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特别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标志或粘性标签(既有短期的(即临时性的)也有长期的),可以直接作为标志或粘性标签,或用来制备标志或粘性标签。这样的标志或粘性标签包括:征税标志;粘性标签形式的交通工具牌照;检验合格粘性标签;身份证或其它文档的安全标签;公文包,电脑驱动器,门和文件柜的密封条等等。

    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制品在气候作用下的卓越的干扰指示的性能以及此种性能的特点,此制品特别适合应用在室外。因此,在一个较好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实施方案中(其中的逆反射片有两个主表面),胶粘剂层毗邻于逆反射片的靠近所述反射层而不靠近所述透镜层的一个主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其上面有本发明干扰指示的制品的基底。

    附图简述

    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种种特征、内容和优点。

    图1和图3是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两个较好实施方案的截面图。

    图2和图4是图1和图3所示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分别施加在基底上后的截面图,并显示了当从基底上去除干扰指示的制品时所显示移动过的迹象。

    图5是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一个更好的实施方案的截面图。

    以上的示意图是理想化的图示,并未按实际比例描绘,仅用作说明示例,实际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并不受此局限。

    发明的详细描述

    参考标号:

    10干扰指示的制品

    20胶粘剂层

    21,23胶粘剂子层

    22载体层

    30逆反射片

    31反射层

    32可剥离层

    33间隔覆层

    34透镜层

    35透镜覆层

    36逆反射片的顶部膜片

    37油墨层

    40连接层

    50全息图像层

    60印刷层

    70顶部薄膜

    80分离部分

    90基底

    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包含:(a)一个逆反射片;(b)一个胶粘剂层。

    要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组成部分(a),即逆反射片,可参见附图,其中附图1,3和5显示的是本发明干扰指示的制品(10)的三个较好的实施方案。逆反射片(30)包含一个反射层(31),一个毗邻于所述反射层(31)的非有机硅可剥离层(32),以及在所述可剥离层(32)之上的透镜层(34),此透镜层与所述反射层(31)具有光学连接性从而可以产生逆反射。

    透镜层(34)可以由一单层玻璃微球体构成,如附图1,3和5的三个实施方案所示。另外,透镜层也可由立体角反射物体代替玻璃微球体而构成,立体角物体可以由诸如以下的材料制成:制备压花的立体角物体时采用乙烯基酯、聚碳酸酯或丙烯酸酯;制备辐射固化的立体角物体时采用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酯以及丙烯酸低聚物。立体角物体通常有三个互相垂直的面,表面面积大约为1.9×10-3mm2到0.1mm2。

    如附图1,3,5所示,逆反射片(30)可以包含一个包封的透镜层(34),覆盖它的间隔树脂由诸如美国专利US 2,407,680(Palmquist等)所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酯构成。间隔覆层(33)要与透镜相贴合。在附图1,3,5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可剥离层(32)是不连续的,并且可剥离层(32)和反射层(31)都位于间隔覆层(33)之下。不连续的可剥离层可设计成随机的图案,但最好是呈有序的图案,例如呈棋盘状。反射层可以由不透明的材料例如银,铝,铬,镍,或镁构成;也可由透明的高折射率的反射体材料构成,例如硫化锌;或者是如美国专利US3,700,305(Bingham)所说明的多层反射体。

    如图1,3和5所示,逆反射片还可包含一个透镜覆层(35)。在这些实施方案中,透镜先覆在透镜覆层(35)上,再将间隔覆层(33)覆在透镜上。透镜覆层可以含有有颜色的颜料,使得在垂直入射线下反射层呈现彩色,而在逆反射光线下呈现出另一种颜色(例如银色)。这在美国专利US 2,407,680(Palmquist等)中有更详细的说明。图1,3和5也显示了透镜的背面也可由顶端膜片(36)来保护,此顶端膜片用合适的保护性或密封性材料例如PVC或醇酸-三聚氰胺树脂制成。逆反射片还可包含一个在反射层与可剥离层相背的另一面毗邻的背衬层,以便有助于胶粘剂层与逆反射片的粘合,或用作反射层的保护性覆层。

    在如图3所示的较好实施方案中,具有不连续可剥离层的逆反射片(30)最好是在的反射层(31)和相邻的可剥离层(32)之间包含一个油墨层(37)。位于毗邻的反射层和可剥离层之间的内部油墨层有利于使分离后的图案着色,使得移动过的迹象更易被察觉,要恢复则更困难。适用的油墨包括苯胺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所使用的油墨类型。较好是使用丙烯酸树脂油墨或聚乙烯缩丁醛树酯(PVB)油墨,将其溶于溶剂中,或与水形成乳状液,更好是将丙烯酸树脂油墨与水形成乳状液或将PVB树脂油墨溶于诸如乙醇或乙酸乙酯的溶剂中。适用油墨的产品例子有AkzoNobel Inks,23124 Trelleborg,Sweden生产的商品名为HYDROFILM 4000的油墨,这是由丙烯酸树脂构成的含水的苯胺印刷油墨;还有Siegwerk DruckfarbenGmbH & Co.KG,5372l Siegburg,Germany生产的商品名为ME 72 HOKO的油墨,这是由PVB树脂构成的溶于乙醇/乙酸乙酯的油墨。

    一般而言,在可剥离层和反射层的界面或可剥离层的另一面处的层间粘合力是有限的,并且是这个多层结构制品的粘合力最弱的界面。通常,可剥离层由非有机硅材料构成,使得在反射层与可剥离层之间只有有限的粘合力。较好的是,可剥离层的材料选自聚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最好的是,可剥离层由聚酯树脂或多种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构成。

    适用的聚酯树脂包括通常用于底漆,抛光漆以及印刷聚合物膜用的保护性覆层的聚酯树脂,例如Sicpa-Aarberg AG,Aarberg,Switzerland生产的商品名为BARGOFLEX Lack L 611的产品中使用的聚酯树脂。适用的聚丙烯酸树脂包括聚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例如那些通常用于改善颜料或粉末涂料的流平性或增加其光泽的填加剂。适用的聚丙烯酸树脂的例子包括由BYK Chemie GmbH,D-46462,Wesel,Germany生产的商品名为BYK 354,BYK 355,BYK 358和BYK 361的产品中使用的聚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共聚物。

    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组成部分(b)是一个胶粘剂层。此胶粘剂层较好是压敏胶粘剂(PSA)层,更好的是所述的PSA层是一个PSA薄膜或涂有PSA的带子。

    要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组成部分(b),可参见附图,其中图1,3和5显示了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10)的三个较好的实施方案,这里的胶粘剂层是一个双面都涂敷有胶粘剂的带子。双面涂敷的带子包含载体(22),在载体的一个主表面上至少有一部分涂有一层PSA(21),在载体的另一个主表面上也至少有一部分涂有一层PSA(23)。PSA(21)和PSA(23)的组成既可相同,也可不同,这取决于基底和组成部分(b)的本性。选定两层PSA时要注意保证其与基底和逆反射片的粘合力大于逆反射片在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粘合力。另外,也可使用一层PSA薄膜代替双面涂敷胶粘剂的带子构成胶粘剂层,条件是此薄膜在特定的用途中能够提供适当的粘合力。

    用来制备本发明干扰指示的制品的涂有PSA的带子和PSA薄膜最好是在基底表面上通过拉伸可以去除而不会出现结合破坏。使用这样的PSA薄膜或涂有PSA的带子作为胶粘剂层有利于制备出这样一种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不需借助于溶剂和机械刮擦就能去除,而在通常的用途中仍具有足够强度的粘合力。这种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特别适合于直接用作或用来制备临时性的标志,粘性标签等等。适用的PSA包括丙烯酸PSA,嵌段共聚物PSA,橡胶树脂PSA,聚-α-烯烃PSA,以及有机硅PSA,它们与选定的基底之间具有足够的粘合力,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其粘合作用可以持久,并且它们单独使用或与载体结合使用时都有足够的延展性和内聚强度,通过拉伸可从基底上干干净净地去除。由于丙烯酸PSA和有机硅PSA具有可透光(最好是透明)的特性,它们优先考虑采用,最好是采用丙烯酸PSA。

    有时,PSA层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例如增粘树脂、增塑剂、抗氧化剂、填料以及其它常用的添加剂,取决于具体的用途。

    在涂有PSA的带子中适用的载体,包括弹性和非弹性的聚合物膜(较好是透光膜,最好是透明膜),可呈现出足够的延展性(适宜的扬氏模数,可以用手拉伸)和抗张强度,使得可以通过用手拉伸带子将其从基底上去除,而在去除过程中不会拉断载体。适用的聚合膜的典型例子,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及聚丁烯;乙烯基聚合物,例如聚氯乙烯及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天然或合成橡胶;聚氨酯;以及这些物质的混合物。也可使用共聚物,例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乙烯/丙烯、以及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或者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通常是采用聚烯烃,尤其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以及嵌段共聚物,较好是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丙烯以及SIS和SEBS嵌段共聚物,最好是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如有必要,还可通过处理载体或改变载体的组成来提高它与PSA层之间的粘合力。例如可用电晕或电子束处理载体,或在载体上涂敷增粘物质,或者是载体中就包含增粘化合物或化学基团。载体也可包含其它类型的添加剂,例如填料、增粘剂或可塑剂。

    用作胶粘剂层的涂有PSA的带子和PSA薄膜较好是能够过通过沿大体与基底表面平行的方向拉伸而从基底上干干净净地清除。这样的带子和薄膜在以下的专利中有详细说明,例如丹麦专利DE 3,331,016(Beiersdorf AG),美国专利US4,024,312(Korpman),以及美国专利US 5,516,581(Kreckel等人)。丹麦专利DE 3,331,016说明了一个由增粘嵌段共聚物PSA构成的胶粘剂薄膜,它具有高的弹性,低的塑性,内聚力大于附着力,在拉伸过程中粘合强度会减小,去除力与断裂力的比例为1∶2(或大于2)。美国专利US 4,024,312说明了一个由橡胶树脂PSA或增粘嵌段共聚物PSA,以及高延展性和高弹性的嵌段共聚物载体构成的带子,此载体的纵向断裂延伸率至少约为200%,其50%橡胶模数不超过2,000英镑/平方英寸(psi)(13.8N/mm2)。

    一种特别好的用作胶粘剂层的涂有PSA的带子是美国专利US 5,516,581所说明的可以去除的胶粘带。这个带子由一个高延展性和基本无弹性的载体以及至少一层、最好是两层的PSA构成。该载体的断裂抗张强度足够强到在从基底表面上去除时不会发生断裂(例如断裂抗张强度通常至少为4300psi(29.6N/mm2),较好为至少5300psi(36.5N/mm2),最好为至少6300psi(43.4N/mm2))。此载体的纵向断裂延伸率为50%到1200%(较好为150%到700%,最好为350%到700%),其拉伸后的弹性恢复小于50%(较好是小于30%,最好是小于20%)。此载体的杨氏模数为至少2500psi(17.2N/mm2),(较好为至少3000psi(20.7N/mm2)),但小于72,500psi(500N/mm2)  (较好是小于50,000psi(345N/mm2),最好是在5000到30,000psi(34.5到207N/mm2)之间)。此处的PSA最好是具有高延伸性,在拉伸过程中不会与载体分离,以及在合适的基底上其内聚力大于粘合力。当施加到基底上后,此胶粘带可牢固粘附,但可通过简单的拉伸将其去除而不会损伤基底,拉伸角度较好是与基底表面成大约45度角,最好是与基底表面大体平行(较好是低于30度,最好是低于10度)。

    尽管可去除的PSA是首选的,但也可根据需要使用强粘性或永粘性的PSA(例如用于涂有PSA的带子或PSA薄膜)。这种类型的适用的PSA的例子包括基于以下材料的强粘性或永粘性的PSA组合物:丙烯酸异丁酯和丙烯酸或者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如图1,3和5的实施方案所示,制品的胶粘剂层(20)最好是毗邻逆反射片(30)靠近反射层(31)而非靠近透镜层(34)的主表面。这种较好实施方案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特别适用于制备应用于室外的粘性标签,标志等等。

    尽管本发明的制品特别适合用于室外,它也可有效地应用在室内作为干扰指示的制品。当应用在室内时,制品的胶粘剂层在逆反射片的靠近透镜层而非靠近反射层的主表面上面。当这样使用时,逆反射片最好还得包含一层毗邻反射层的背衬层,用作反射层的保护性覆层。为了这个目的,背衬层可由适当的保护性或密封性材料制备,例如聚酯、PVC、聚氨酯、或者聚烯烃。

    在室外和室内两种类型的用途中,当从基底表面去除制品时,制品都会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出现结合破坏现象。在室内应用时,在从基底上去除制品的过程中,制品的一部分,大体上是反射层和背衬层会分离开来(“分离部分”),而仍粘贴在基底上的大体是逆反射片的残余部分与胶粘剂层。在室外应用时,在从基底上去除制品的过程中,制品的一部分,大体上是逆反射片的位于反射层之上的内部的组分层会分离开来(“分离部分”),而仍粘贴在基底上的大体上是残余的反射层和胶粘剂层。

    要更好的了解后一种类型的结合破坏现象可参见图2和4,它们是图1和3的较好的制品实施方案施加到基底(90)上后,将其去除时产生了此制品的移动迹象的截面图。当从基底(90)的表面上去除图1和3的较好的制品实施方案时,在可剥离层(32)与反射层(31)之间,或者是可剥离层(32)与油墨层(37)之间出现了结合破坏现象。分离部分(80)便分离开来,仍粘贴在基底上的是反射层(31)的一部分或者是反射层和油墨层(37)的一部分以及胶粘剂层(20)。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的一个优点是经过一段长时间和受到气候作用下能够保持住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破坏特性。较好的是,在23℃和50%的相对湿度下粘在基底表面上的逆反射片能够大体保持在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破坏特性至少24小时(较好是500小时,最好是1000小时)。较好的是,在-15℃或70℃的温度下粘在基底表面上的逆反射片能够大体保持在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破坏特性至少24小时(较好是500小时,最好是1000小时)。更好的是,在38℃和90%的相对湿度下粘在基底表面上的逆反射片能够大体保持在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破坏特性至少100小时。最好的是,在DIN 53 387所规定的加速风化的条件下,粘在基底表面上的逆反射片能够大体保持在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破坏特性至少500小时(较好是1000小时,最好是1500小时)。

    当从基底上去除制品时,为了有利于齐整地去除分离部分(即剥离下来的分离部分不多于3片,最好是只有一片),制品的逆反射片的断裂抗张强度一般要大于7.8N/mm2,较好是大于8.0N/mm2,最好是大于8.2N/mm2,测定方法最好依照DIN 53 457。为了更利于齐整地去除分离部分,制品的逆反射片的断裂延伸率一般要大于40%,较好是大于70%,最好是大于150%,测定方法最好依照DIN 53 457。

    本发明的制品最好能产生只能在预定的有限角度范围内观察到的一个或多个定向图像作为认证标记。美国专利US 4,634,220(Hockert等)说明了这样的定向图像以及其产生方法。这样的定向图像是通过使用激光辐射来产生的。具体地讲,激光辐射从逆反射片的前面导入透过逆反射片,而不会明显地改变透镜,却在激光辐射聚焦的反射层上通过诸如熔化,收缩或蒸发反射层的部分形成轴向标记,例如在反射层中形成开口,凹穴或形变。因此被激光辐射过的反射层就有了一系列的轴向标记,从逆反射片的前面在有限的角度范围内就观察到了一个图像。再有,在图像区域内对应于每个透镜有个标记,每个标记的中心位于延伸通过相对应的透镜的光心的轴线上,各个轴线之间交叉于共同的视点或视线,或基本上互相平行。因此从逆反射片的前面可以观察到所有轴向标记,也就看到了一幅图像,但这图像须在一个有限的圆锥角范围内才能观察到,这些圆锥角的角顶在平行于上述轴线的一条直线上。

    激光辐射可按照一定图案投射,例如通过一个掩模,从而只在选定的透镜后面才会产生轴向标记;激光辐射也可均匀照射在逆反射片的整个表面上。本发明的制品不论是激光辐射按照一定图案,还是对整个表面均匀照射,在文中都称作“含有定向图像的”,因为在这两种情形下,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可观察到制品的逆反射片上有独特的外观。这些图像在散射光中可以观察到,但在以下的情形下观察到的图像最亮:逆反射观察条件下(即在黑暗的环境里从射向逆反射片的光束的轴线附近观看),或在某些情形下,光束从逆反射片后面射向并透过逆反射片。

    在本发明的制品中应用定向图像作为认证标记,还可提供又一个干扰指示的特征,用以进一步防止恢复移动过的反射层的企图。当从基底表面上去除制品后,反射层便从逆反射片中分离出来,其中的认证标记也基本被毁了。对于包含连续可剥离层的制品来说,该认证标记将完全被毁;而对于包含不连续可剥离层的制品来说,认证标记将部分被毁。

    除了包含逆反射片和胶粘剂层外,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还可包含其它组分层,例如底涂层,连接层,印刷层,额外的保护膜,以及其它提供认证信息的组分层,例如全息图像层等。

    例如,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制品的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包含一个全息图像层(50),最好是透明的全息图像层,它是通过连接层(40)粘附在逆反射片(30)上。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还包含一个印刷层,它位于全息图像层(50)的上面,并被顶端薄膜保护着。印刷层可根据需要提供图案、文字以及其它信息。

    用作连接层的适用的材料包括底料(例如可选自大家知晓的底层涂料和如前文所述的用于涂有PSA的带子的载体的各种类型的处理剂,就如前文所述的用作涂有PSA的带子的载体的各种类型)或胶粘剂,这些材料既可用作涂层也可用作薄膜,例如聚氨酯,烯烃,乙烯树酯以及丙烯酸树酯。连接层可以制成任意合适的厚度,在将全息图像层和反射层粘合在一起以前,连接层既可施加于全息图像层,也可施加于反射层,或这两层上都施加。连接层可由热收缩材料制备,从而可以通过加热来防止移动,因为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热收缩层将会变形。聚烯烃是热收缩连接层的优选材料。

    美国专利US 5,656,360(Faykish等人)说明了一个全息图像层的合适类型。全息图像层可由两个子层构成:一个结构子层和一个可用的反射物子层。结构子层可由本领域中已知的几种方法制成,这些方法可参见美国专利US 4,856,857(Takeuchi等人),其内容参考结合于本文中。它可由以下的材料制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化纤维素,以及聚苯乙烯。结构子层上有微结构的浮雕全息图案或衍射光栅图像,其形式为能反射光的标志或图案。压花微结构子层是通过将用来制备结构子层的材料与一个具有微结构浮雕图案的不变形的压花板接触,然后施热压制成的。另外,结构子层可由任一合适的方法制备,例如辐射固化,并可由以下材料制备,例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酯、以及丙烯酸单体或低聚体,并配以光引发剂,浇注到一个具有微结构浮雕图案的不变形的模具上,然后进行辐射固化。可用的反射物子层既可在结构子层浮雕化处理之前,也可在浮雕化处理之后涂敷在其上面。反射物子层最好是具有比结构子层高的折射率。反射物子层最好是基本透明的或无色的。适用的反射物子层材料的例子包括(并不局限于):三氧化铋,硫化锌,二氧化钛,以及氧化锆,可参见美国专利US 4,856,857(Takeuchi等人)。也可采用诸如薄铝片或薄银片之类的透明性稍差些的材料,或有图案的反射物。反射物子层增强了透过结构子层的光线的反射强度,这是由结构子层和反射物子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异造成的。因此当反射物子层涂敷在结构子层上后,更易用肉眼观察到结构化的全息图像。

    印刷层可用本领域中常规的成像技术和/或印刷技术来制备,例如丝网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等。如果需要,印刷层可包含一个图像接受子层,图像和文字等信息都印在图像接受子层的表面上。图像接受子层表面包含一些与成像或印刷技术中所使用的具体油墨、调色剂等具有亲合力的材料。针对所采用的油墨或调色剂如何选择合适的图像接受子层材料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顶层薄膜通常是用来抑制制品在环境条件下的退化,可以是包括(并不局限于)以下材料的薄膜:聚酯、聚氯乙烯、聚烯烃、聚碳酸酯或醋酸纤维素;也可是诸如抗磨损或耐用涂料之类的涂层。顶层薄膜可以制成任意合适厚度,取决于室内和室外应用耐用性的需要。

    如果需要,本发明的干扰指示的制品还可包含至少一个衬垫,例如用来保护胶粘剂层。这样的衬垫可由本领域中已知的材料,例如纸或聚合物膜制成,也可在其上敷以可剥离涂层或用某种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得能从衬垫上可剥离诸如PSA之类的胶粘剂。选择衬垫时要注意使得衬垫与胶粘剂之间的粘合强度小于逆反射片中可剥离层处的层间结合强度。

    本发明的制品可以使用常规的涂敷,层压和转移技术来制备。各种组分层的厚度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这取决于具体组分层的数目和本性,具体的用途,以及所需要的性能特点。

    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将说明本发明的目标和优点,但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具体材料和数量,以及其它的条件和细节,不能被认为不当地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测试方法

    逆反射片的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的测定方法依照Deutsche Industrie Norm(DIN)53 457来进行,使用的仪器是Zwick GmbH,Ulm,Germany生产的Zwick Model Z 010拉伸试验机。

    挤压出的薄膜样品剪成2.54cm×100mm的大小,然后在测定前置于32℃和50%的相对湿度的可调控的环境下至少24小时。测定时所采用的速率是300mm/min。对每种薄膜测定五个样品,每个样品的测定值以N/mm为计量单位,并对五个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逆反射片的断裂延伸率

    断裂延伸率的测定依照Deutsche Industrie Norm(DIN)53 457来进行,使用的仪器与样品的处理与抗张强度的测定一致。测定结果以百分数表示。

    突裂测试

    这是一个在逆反射片层压于胶粘剂层之前用以评价其分离特性的定性测试。

    使用一条大约75mm长的3M 610单面胶粘带(2.43cm宽)粘附在逆反射片的铝蒸气沉积涂层上,它们是通过使用塑料涂布卡和手压的方法叠压在一起的。胶粘带的一端被固定,然后以大约120度的角度将该带子迅速从逆反射片背面剥离开来。

    最后对银色/透明棋盘分离图案是否可见作出目测评价结果。样品的评价结果分为通过和失败。

    用于老化试验的样品预处理

    将粘性标签的样品(3cm×5cm)粘附在一块涂有水基汽车涂料(包含一种透明的顶面涂料)并使用市售的玻璃清洁剂(例如Chemoplast,Houthalen,Belgium生产的Einszett)清洗过的钢板上。用手将粘性标签样品粘在钢板表面上,然后用一个包有橡皮的滚子用手施加压力。在将样品进行以下的试验之前,将它置在32℃和50%的相对湿度的受控的环境中24小时。

    在32℃和50%相对湿度下的老化试验

    粘贴好的粘性标签分别置在32℃和50%的相对湿度环境中24小时、500小时和1000小时。

    高温下的老化试验

    粘贴好的粘性标签分别置于70℃的高温环境中24小时、500小时和1000小时,使用强制空气烘箱加热。

    低温下的老化试验

    粘贴好的粘性标签分别置于-15℃的低温环境中24小时、500小时和1000小时,使用深度冷冻机制冷。

    加速老化

    粘贴在涂漆钢板(制备方法同上)的粘性标签置入市售的老化试验仪(HerausXenontest Model 1200 LM)并依照DIN(Deutsche Industrie Norm)53 387进行测定。老化循环包括置于60℃(黑色钢板温度)的环境中102分钟,然后进行18分钟的光照和洒水。这样的循环分别连续地重复5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在作出评价结果前,让样品置于23℃的环境中至少24小时。

    加速老化后再进行加热老化

    粘贴好的粘性标签用上述的加速老化方法处理1000小时后,再用强制空气烘箱在70℃的温度下进行72小时的加热老化。

    加速老化后再进行低温老化

    粘贴好的粘性标签用上述的加速老化方法处理1000小时后,再用冷冻机在-15℃的温度下进行72小时的低温老化。

    抗湿试验

    粘贴好的粘性标签置于38℃和90%相对湿度的环境中100小时,使用市售的加热湿度箱,例如Liebisch Company,Bielefeld,Germany的TYP 4302 6101。

    室外老化试验

    粘贴在涂漆金属上的粘性标签在室外大气的条件下进行老化试验,依照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Method G7的方法在德国的Hilden市(Hilden,Germany)分别进行1、3和6个月,每段时期都是从2月份开始。

    试验样品的评价和评定

    除非另行指出,所有粘贴好的标签在作出评价前要求经过2个小时的恢复时间。然后作出以下方面的评价:

    a.目测外观观察一如果观察到边缘剥离,颜色变化以及裂纹则当记下。OK表示觉察不出粘性标签样品有外观上的变化。

    b.分离性能

    PASS意指粘性标签的上层物质可以以整片形式去除(或是很少的几个大片),并且分离是发生在预想的界面处。

    c.残留部分的可去除性

    对于使用包含可伸展薄膜的胶粘剂层制备的样品,测定了通过拉伸将薄膜去除的能力。这里的“可去除的”意指薄膜和胶粘剂涂层可以通过沿接近于粘合平面的角度拉伸将其以整片的形式去除。

    对于使用传统的强粘合性PSA制备的样品,只有通过诸如溶剂和机械刮檫之类的传统的方法才可将其去除。

    实施例1

    由双面都有压敏胶粘剂层的LLDPE薄膜构成的拉伸可剥离层压片的制备

    先配制第一压敏胶粘剂(PSA),它包含丙烯酸异辛酯(IOA)和丙烯酸(AA)的共聚物,其重量比为95份的IOA配以5份的AA,此共聚物置于重量比为30/70的异丙醇和庚烷的混合液中,固体含量为25%,特性粘度(I.V.)为1.5。使用实验室用的刮刀式涂敷机将此PSA涂布到涂有硅树酯的可剥离纸上,然后用强制空气烘箱将其干燥到10μm厚的干胶粘剂涂层的重量约为10g/m2。

    取Skymark Ltd,Scunthorpe,UK生产的SKYMAX 390,它是一种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构成的38μm厚的透明聚合膜(其中一面经过电晕放电处理)。将此LLDPE膜经电晕处理的一面叠压在上述的可剥离纸上涂布的压敏胶粘剂外露的表面上。叠压是使用一个橡皮包裹的滚子用手施压进行的。

    然后将LLDPE膜的另一个外露表面进行电晕放电处理。

    第二胶粘剂层的制备,首先是从以下材料聚合成第二丙烯酸压敏胶粘剂(PSA):先将丙烯酸异辛酯(IOA)和丙烯酸(AA)以重量比为93份的IOA配以7份的AA的配比进行混合,再置于庚酸和醋酸乙酯的混合液中,其固体含量为25%,特性粘度(I.V.)为1.5。再将此第二丙烯酸胶粘剂溶液涂布到涂有硅树酯的透明的可剥离衬垫上,然后用强制空气烘箱将其干燥到40μm厚的干胶粘剂涂层的重量为大约40g/m2。

    然后将第二压敏胶粘剂外露的一面叠压在上述LLDPE膜的经电晕放电处理的表面上,结果形成了一个带有两层分别不同的丙烯酸PSA的LLDPE膜。每一个压敏胶粘剂表面都有可剥离衬垫保护。

    逆反射片的制备

    在一张经过可剥离处理的支撑纸上涂敷一系列层来制备逆反射片,最先涂敷的一层是完成后要先受到光照射的一层。

    经过可剥离处理的支撑纸首先涂敷由聚氯乙烯构成的透明聚合物的有机溶液,再干燥至62μm的厚度。

    第二透明聚合物的溶液由一透明的聚酯树酯溶于芳香族溶剂构成,将其涂敷到上述干燥的PVC层上面,然后在强制空气烘箱里进行部分干燥。将大约71μm平均直径和大约2.26折射率的固体玻璃珠过量地散布在上述湿的聚合物表面。在这个过程中玻璃珠部分地嵌入到湿的聚合物中,然后干燥在位。

    随后将第三透明聚合物溶液(在溶剂中的醇酸树脂)涂敷在被嵌埋的玻璃珠的表面上,然后进行干燥。

    最后,取Sicpa-Aarberg AG(Aarberg,Switzerland)生产的Bargoflex L 611之类市售的聚酯在醋酸正丙酯中的溶液,其固体含量为25%。将此溶液再使用甲基乙基酮(MEK)进一步稀释到固体含量为15%。将一种荧光颜料即Bayer/USA生产的BLANCOPHOR SOL加入到此聚酯溶液中,加入量为整个溶液重量的0.25%(重量百分数)。荧光颜料的添加在本发明中并不是必须的,但在本实施例中,加入荧光颜料到聚酯溶液中,是为了在以后的分离测试中用来确定可剥离材料的位置。

    然后用凹版印刷法(60线/厘米)将此聚酯溶液涂敷到上述的第三透明聚合物层上产生不连续的涂层。聚酯溶液以一种图案的形式印上去,这个图案是10mm×10mm的方形棋盘图案。然后已印成图案的涂层置于强制空气烘箱里在70℃的温度下干燥1分钟。干燥的聚酯图案涂层的厚度估计在1到5μm之间。

    然后在此不连续的聚酯层上用蒸气沉积法形成一层连续的铝涂层,涂布的厚度约为25千埃,相应约为2.5μm。

    所得逆反射片的柔性是通过测定其抗张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来进行评价的。其抗张强度测得为8.57N/mm,断裂延伸率测得为187.6%。

    将可拉伸可剥离层压物叠到逆反射片上

    从上述LLDPE膜的第一PSA涂敷的表面上将纸衬垫除去。然后将此露出的第一PSA层叠置到上述逆反射片的铝蒸气沉积涂层上。

    经可剥离处理过的支撑纸是用作制备逆反射片的基底的,这时便除去,最终露出逆反射片的光接受表面。

    然后将这个制备好的材料剪成更小的5cm×3cm的片进行性能测试。

    当试图去除时的干扰指示的特性和分离特件

    从较厚的PSA层上将残留的可剥离衬垫去除,然后将此所得的粘性标签粘贴到一块光滑的涂了漆的钢板上。

    当从钢板上去除此粘性标签时,它分离成了两个部分,是在聚酯层和相邻的铝蒸气沉积涂层之间的界面上出现分离的。在有聚酯层的地方,铝沉积涂层仍粘在带胶粘剂的基底上,而在原来没有聚酯层的地方,铝沉积涂层牢牢地粘着在第三透明聚合物层上并连同逆反射片的上面部分的组分层一起分离开来。从逆反射片分离部分的表面上和仍粘贴在涂漆金属板的残留部分表面上,都观察到一个清晰的银色/透明图案。

    借助于一个紫外手提灯,测定出分离后图案形式的聚酯层是在第三透明聚合物层的表面上,而不是在铝蒸气沉积涂层上。

    残留部分的可去除性

    残留在基底上的胶粘剂/LLDPE膜组成的残留部分,可用下面的方法整片去除,紧紧抓住涂有胶粘剂的LLDPE膜的边缘,沿与粘合平面成一小角度的方向进行拉伸。拉伸时涂有胶粘剂的薄膜并不断裂,而是其与光滑基底的粘合消除了。这样在基底表面上便不会留有胶粘剂残渣,从而不需使用刮擦或溶剂来完全清除粘性标签的组成部分。

    老化测试

    将完好的粘性标签样品粘贴到涂漆钢板上,然后在经过了前述各种各样的老化过程后对其性能和外观进行评价,用以显示在室外表面例如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或摩托的涂漆油箱上时常遇到的气候作用下粘性标签的长时间耐用性。

    测试结果归总在表2到表6中。

    实施例2

    本例除了以下方面外与实施例1相同:在第三透明聚合物层与铝蒸气沉积涂层之间的不连续图案形式的涂层,其形成是取Byk Chemie GmbH(Wesel,Germany)生产的BYK 354,它是聚丙烯酸酯的溶液,进一步用甲基乙基酮(MEK)稀释到固体含量为0.8%,然后如同实施方案1一样涂敷成一个棋盘图案。

    制成的粘性标签被用来测试其分离特性和耐用性。测得结果归总在表2到表6中。

    实施例3

    本例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是用一单层高粘性的丙烯酸酯基压敏胶粘剂替代由涂有胶粘剂的LLDPE构成的拉伸可剥离层压片。

    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一压敏胶粘剂是10μm厚的丙烯酸异丁酯(IOA)和丙烯酸(AA)的共聚物,丙烯酸异丁酯(IOA)和丙烯酸(AA)的重量比为95∶5(如实施例1所述)。此压敏胶粘剂通过使用刮刀涂敷机涂布到聚酯膜的涂有可剥离层过的表面上,然后进行干燥。

    在本例中是将这种单一的薄的压敏胶粘剂层叠压到按实施例1制备的逆反射片的铝蒸气沉积涂层上。

    完成后的粘性标签被粘贴到涂漆钢板上。当从基底上去除此粘性标签时,其逆反射片部分分离开来,在两个分离表面上都形成了银色的棋盘图案。

    胶粘剂残留物可用传统的方法清除,包括刮擦或使用有机溶剂。

    实施例4

    除了使用实验室用的棉布涂敷法将聚酯涂布成一定图案外,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是取10块边长15cm的方布,将它们捆在直径大约5cm的罐盖的平面上,便制成了一个涂敷器。然后将制成的这个有吸收性的涂敷器在实施例1所述的聚酯溶液中蘸一下,再轻轻接触第三透明聚合物层。在涂布铝蒸气沉积涂层之前,在强制空气烘箱里将涂上去的聚酯溶液干燥。

    依照此法制备的粘性标签同样显示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对应于有无聚酯层时的分离特性,

    实施例5

    本例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不同之处是在不连续的聚酯层与铝蒸气沉积涂层之间多了一层油墨层。将透明的红色的苯胺印刷油墨(采用Akzo Nobel,TheNetherlands生产的HYROFILM 4000)采用凹版印刷法涂布成连续的一层,厚度约为5μm。有色的油墨提供了额外的安全特性,并增强了原来的银色-透明分离图案的效果。

    实施例6-8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不同之处是不连续的聚酯层分别被三种丙烯酸酯基聚合物代替。它们分别是BYK 355(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含量为52%的在醋酸甲氧基丙酯中的溶液),BYK 358(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含量为52%的在烷基苯中的溶液),以及BYK 361(无溶剂丙烯酸酯聚合物)。每种材料都从Byk Chemie GmbH(Wesel,Germany)获得。

    对照例1

    逆反射片的制备类似于实施例1,但有2处不同:

    1.逆反射片的三个透明的聚合物层都采用透明的醇酸树脂层。

    2.在第三透明聚合物层与铝蒸气沉积涂层之间的图案形式的涂层是由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在市售的凹版印刷油墨中构成(其中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数为0.1%):超过60%的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化的,以3-羟基丙基端基)、15-40%的环氧乙烷单烯丙基醚、5-10%的聚乙二醇、1-5%的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ecaethylcyclopentasiloxane)以及1-5%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此混合物可采用Dow CorningCorporation,Midland,Michigan,USA生产的有机硅流体Q4-3667)。

    在进行干燥后,不连续的有机硅流体/油墨层的厚度估计在2-5μm之间。测得此逆反射片的抗张强度为7.76N/mm2,测得其断裂延伸率为28.5%。一个单一的高粘性的丙烯酸酯基的压敏胶粘剂叠置到此逆反射片的铝蒸气沉积涂层上。

    这个实施例对应于现有技术领域里所熟知的制品。不论是逆反射片还是完成后的样品依照前述的突裂测试,或者是在粘贴到基底上后室温保持1分钟或24小时以后都不具有所需的分离特性。(参见表2关于突裂测试和24小时后的分离特性)。粘贴好的样品要很费事地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技术和/或刮擦技术才能去除。由于这个对照例的材料不具有所期望的分离特性,就便不对其进行长时间老化和耐用性测试。

                             表1

      实施例         逆反射片  可剥离材料胶粘剂类型   抗张强度    N/mm2  断裂延伸率      %    1    8.57    187.6  聚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2    8.57    187.6  丙烯酸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3    8.57    187.6  聚酯    单层PSA    4    8.57    187.6  聚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5    8.57    187.6  聚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6    8.57    187.6  丙烯酸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7    8.57    187.6  丙烯酸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8    8.57    187.6  丙烯酸酯可拉伸剥离层压片  对照例    7.76    28.8  有机硅单层PSA

            表2突裂测试和在23℃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24小时老化试验

    实施例  突裂测试         老化试验(23℃,50%相对湿度下24小时)  外观观察  分离特性    胶粘剂残留物的可去除性    1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    2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    3  通过    通过    通过 只有使用溶剂和/或刮擦才能清除    4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    5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    6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    7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    8  通过    通过    通过    拉伸可干净清除对照例  失败    通过  失败  整个的粘性标签只有使用溶剂和/    或刮擦才能清除

    表3在23℃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500小时和1000小时老化试验

        实施例    分离特性

        500小时    1000小时    1    通过    通过    2    通过    通过    6    通过    通过    7    通过    通过    8    通过    通过

                     表4低温和高温条件下老化试验

      实施例                          分离特性             -15℃            +70℃24小时500小时1000小时24小时500小时1000小时    1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2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6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失败    7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失败  失败    8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失败  失败

                         表5加速老化试验后的分离性能

      实施例            加速老化加速老化1000小时后再进行低温老化(-15℃)加速老化1000小时后再进行高温老化(70℃)   500小时    1000小    时  1500小时    1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2    通过    通过  失败    通过    通过    6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7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8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加速老化试验的结果表明,包含由聚酯树脂构成的可剥离层的干扰指示的制品,在气候作用下较长时间后,能有利地保留层间结合破坏特性,因此特别适合用于使用时间长的标志或粘性标签。在室外大气条件下的老化测试结果(见下表)也表明了这类包含聚酯树脂基可剥离层的干扰指示的制品有利的耐老化特性。

    表6在置于高湿度环境和室外大气条件下一段时间之后的分离特性

      实施例  高湿度环境          室外大气条件  100小时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2  通过    通过    失败    失败    6  失败    通过    失败    失败    7  通过    通过    失败    失败    8  通过    失败    失败    失败

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扰指示的逆反射制品.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粘贴在基底表面上的干扰指示的制品,由以下部分构成:(a)一个逆反射片;(b)一个胶粘剂层。逆反射片包括一个反射层、一个与反射层相毗邻的基于非有机硅的可剥离层、以及覆在上述可剥离层上的透镜层,此透镜层与所述的反射层具有光学连接性,从而产生逆反射。当试图从基底表面上将此制品去除时,在逆反射片的可剥离层处会出现层间的结合破坏现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