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防虫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新型防虫材料由三种原料——载体面料、杀虫剂和食品级高分子材料构成。将杀虫剂和高分子材料制成均一溶液,载体面料浸涂或喷涂上该溶液,凉干后即为新型防虫材料。用此材料制成袋、罩、篷布等防虫工具,可有效的保证储藏物的安全卫生,杜绝虫害损失。 目前害虫损失之大是惊人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粮食虫害损失10%以上,个别地区高达20~30%。我国是粮食储藏较好的国家之一,但农村虫害损失也在5%左右。以此估算,我国农村每年虫害损失粮食约150亿公斤,相当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粮食的总产量。为了减少虫害损失,各国都作了大量工作。例如国外推出的含杀虫剂的复合塑膜,我国推广的保粮灵、“迪芬防虫袋”,以及脱氧型“家庭粮食储藏袋”等,都能达到杀虫的效果。但上述技术也存在不少缺点。例如保粮灵是将杀虫剂直接拌入粮食中,对粮食有轻微污染,而且有一种气味,人们不愿接受,其它技术均使用复合塑膜,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药效因塑料高分子遮盖而效率降低,而且复合塑膜都是一次性商品,有效期一过则失去使用价值。本发明选用普通包装面料作为载体面料,完全不用复合塑膜,其新颖性在于载体面料表面均匀地浸涂或喷涂一层含高效低毒杀虫剂的食品级高分子防虫膜。害虫的成虫或幼虫接触即死,确保防虫材料内外害虫不会交互感染,而又不污染包藏之物,对人体亦无害。新型防虫材料加工工艺简单,造价低,用途广泛。一家一户用其制作不同规格的袋子,用来储藏粮食、毛衣、毛毯、裘皮、羽绒制品、丝绸制品、中西药品,可有效防止虫害;仓储、工厂等可以用其制作袋、罩、篷布,用来储藏粮食、烟叶、中草药、中成药、农副产品、军工产品和各种易受虫害的商品。新型防虫材料防虫效果极佳,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有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新型防虫材料的选用:
载体面料,以选用坚实、价廉的平纹棉布、混纺布、合成纤维布、麻布、编织袋料为宜。
杀虫剂,选用高效低毒的类除虫菊酯农药,其中以溴氰菊酯为好。本发明选用凯安保(含增效醚的溴氰酯剂型)(原商业部曾发文凯安保可以用于处理粮食包装袋),溴氰菊酯施药量以10~100ppm为宜,最佳施药浓度为20~50ppm。
食品级高分子材料可以用魔芋精粉、沙蒿籽精粉、槐豆胶、瓜豆尔胶、黄原胶、海藻胶、虫胶、壳聚糖类、糊精、羧甲基纤维素……上述食品级高分子材料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掺配使用。配制高分子溶液浓度以0.10~0.50%为好,最佳使用浓度为0.20~0.30%(G/V)。新型防虫材料对害虫的成虫或幼虫触杀率与含杀虫剂的复合塑膜效果相当,而优于脱氧型“家庭粮食储藏袋”。新型防虫材料造价低廉,只相当于含药复合塑膜的70%;它坚固耐用。可以制成不同规格的袋、罩、篷布,而且可以重复施药再用。
本发明-新型防虫材料的优点:
1、防虫材料对害虫的成虫或幼虫触杀率100%,而且透气性能良好,是无虫商品上等安全包装用料。
2、新型防虫材料中溴氰菊酯杀虫剂的浓度虽然达到10~100ppm的高浓度(最佳施药浓度为20~50ppm)但杀虫剂被食品级高分子材料牢牢地固着在材料上,脱落不下来。因此不污染包藏之物品,也不危害人体健康,是安全卫生的防虫材料。
3、制造新型防虫材料的原料充足,价格低廉,容易推广普及,能产生很大地社会和经济效益。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型防虫材料的缺点是对已遭虫害的商品达不到100%的杀虫效果,这是由于防虫材料只有触杀作用,害虫不接触材料而不会致死。
实施例一:称取魔芋精粉150g,CMC100g,混合均匀后筛入120Kg水中,制成均一溶液,再加入凯安保300ml(含溴氰菊酯7.50g),搅拌均匀。用此溶液浸涂载体面料100Kg(平纹棉布810M2,凉干后可制90×45cm防虫布袋1000条,此袋防虫有效期两年以上。
实施例二:称取羧甲基壳聚糖200g,筛入120Kg水中,搅拌至溶解完全,加入凯安保200ml,继续搅拌均匀。此溶液浸涂载体面料100Kg,凉干后可制45×30cm防虫袋2700条。此袋有效防虫期为两年。
实施例三:称取糊精粉200g,CMC100g,混合均匀后筛入120Kg水中,制成均一溶液,再加入凯安保100ml,搅拌均匀。用此溶液浸涂载体面料100Kg,凉干后制罩、篷布,可用于无虫小粮堆、烟叶堆垛的防虫。此防虫材料有效防虫期一年以上。
实施例四:称取黄原胶200g,溶入120Kg水中,再筛入50gCMC,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凯安保50ml,继续搅拌均匀。用此溶液可浸涂载体面料100Kg。此防虫材料有效期为一年。
参考资料:
1、昆明市粮食局第四直属库,“新型家庭粮食储藏袋”。
2、国内贸易部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迪芬防虫袋”。
发明人 魏云路 张学忠
1993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