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及其制品免水油渍喷即净.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2302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4728.8

申请日:

1994.05.04

公开号:

CN1111303A

公开日:

1995.11.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3/08; D06M13/165; D06M13/144; //D06M101/02,101/16

主分类号:

D06M13/08; D06M13/165; D06M13/144; //D06M101/02,101/16

申请人:

穆俊英;

发明人:

穆俊英

地址:

730050甘肃省兰州市安西路甘肃省中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织物及其制品的免水油渍去除剂及其生产工艺。该产品在常温下以四氯甲烷为主要原料并配制少量的四氯乙烯、醚类、醇类和作为喷雾剂用的丁烷或丙烷以及作为吸附剂用的硅藻土。本发明适用于棉、毛、麻、化纤、混纺等各类织物及其制品上沾污的新旧油渍的去除。其使用方法是,将该去除剂喷至油渍面上,数分钟后即将油渍除尽。在纺织业服装加工厂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去油渍能力强,使用简便快捷不损伤织物,经济实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一喷即净的免水油渍去除剂及其配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去除剂由下列组分(重量份数)组成: 四氯甲烷48~52份,四氯乙烯15~17份,石油醚或乙醚3~6份,乙醇0.5~2份,硅藻土8~10份,丁烷或丙烷20~22份,无色香精适量; 其生产工艺按如下顺序配制: 先将乙醇、石油醚或乙醚、无色香精、四氯乙烯和四氯甲烷混合均匀,再将该混合液加入装有硅藻土的喷雾瓶中,最后在喷雾瓶中加入喷射剂丁烷或丙烷并作密封检查即制得本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吸附剂为硅藻土。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除剂,其特征在于吸附剂硅藻土的粒度为350~380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织物及其制品上油渍免水去除剂和其配制生产工艺。

    织物在纺织和服装加工过程以及人们在日常穿着的衣服上,经常沾上油渍,如机油、动物油及植物油等。不仅对个人带来烦恼,而且影响纺织厂或服装厂的产品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目前,对于织物上沾污的油渍,人们往往都送到干洗店清洗,不仅不经济而且对棉、毛、麻等衣物有损失;对于纺织厂或服装加工厂的产品沾上油渍更无应急办法处理而造成经济损失。

    近年来有关干洗剂国内外的报导,大多以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为主的几种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配制的,有的制备过程还需加热,经搅拌、静止等较繁琐的过程;还有的生产工艺虽然不经加热,但所使用的吸附剂是价格昂贵的硅胶,其粒度为≥400目,这种粒度很小的硅胶易嵌在织物中,因此必须用刷子多次擦拭才能除去吸附剂的痕迹,现有的干洗剂的使用方法采用棉球或海棉沾以配制好的溶液反复擦拭油渍表面,才能达到溶解油渍清洁织物表面的目的。但是,这样的使用方法往往在织物表面上留下痕迹造成“起圈”现象,不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油渍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地就是提供一种去除织物表面上的油渍且不留痕迹的一喷即净的免水去除剂。该去除剂可用于织物表面上沾污的机油、动物油、植物油和菜肴中混合油渍等去除。采用本发明的去除剂,不损伤织物,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该产品的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配方主要溶剂是四氯甲烷。由于该溶剂的沸点低挥发快,不易造成溶剂扩散到无吸附剂的区域而产生“起圈”现象。由于采用四氯甲烷作为主要溶剂,它不仅是油脂的萃取剂,也是一种良好的灭火剂,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为加强以四氯甲烷为主的溶解效果,本发明配入附助原料四氯乙烯和加入少量的石油醚或乙醚。为使四氯乙烯化学性能稳定,防止发生光气中毒,再配入更少量的乙醇。

    本发明的吸附剂采用硅藻土,它是一种自然界的沉积岩,具有质地松软、比重量轻、无毒无腐蚀,不使织物褪色和吸附力很强的优点。本发明选择硅藻土的粒度为350~380目,不易嵌滞在织物纤维之间,很容易被掸、弹或刷去。硅藻土来源易得价格便宜,其价格大约仅是硅胶的十二分之一,因此是经济实用的吸附剂。

    本发明的配制生产工艺详述如下:

    首先将乙醇,石油醚或乙醚放入配制容器中,再放入无色香精,然后依次放入四氯乙烯和四氯甲烷,搅拌10分钟使混合均匀。该混合液称着为A溶剂。

    第二步将硅藻土按比例定量加入每个喷雾瓶后,再将A溶剂加入该瓶内立即封住瓶口。

    第三步将已封好的瓶子充入定量的喷射剂丁烷或丙烷,此时瓶内物料装入量为瓶体积的70%左右。

    第四步将每个充过喷雾剂的半成品瓶倒置在50℃水中停留30秒钟,检验气密情况,当不漏气时加上瓶盖,包装制得成品。

    以上配制过程均在室温下实施。

    本发明各组分为(重量分数):

    四氯甲烷  48~52

    四氯乙烯  15-17

    石油醚或乙醚  3-6

    乙醇  0.5-2

    硅藻土  8-10

    丁烷或丙烷  20-22

    无色香精  适量

    用本发明免水去除剂及其生产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合理地应用“溶解-吸附”原理而得到的配方,具有良好的去油渍能力。无论对薄织物(真丝或尼龙丝)或厚织物(毛或混纺呢料等);无论是多年陈旧性的油渍或短时间的新油渍,可在两至五分钟内喷雾一至两次就能除去油渍,达到良好的去油渍效果。

    (2)采用350-380目的硅藻土作为吸附剂是本发明的显著特点,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成本很低。

    (3)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配制安全合理,不污染环境。

    实施例1

    按每瓶装入量为120克,共装300支瓶,以重量份数计。

    取2份乙醇和适量香精放入配制容器内,再在配制容器内依次放入5份石油醚或乙醚,17份四氯乙烯,48份四氯甲烷。搅拌10分钟左右使均匀。称为A溶剂备用。

    取8份硅藻土分装在300支瓶内,再将A溶剂分装在300支瓶中并封口,然后将20份丁烷或丙烷分别充入300支瓶中,再将每支瓶子放入50℃水中检验密封情况。将密封好的瓶子加上瓶盖即制得的成品。

    实施例2

    按每瓶装入量120克,共装300支瓶,以重量份数计。

    按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取如下配制比例。

    取0.8份乙醇和适量香精,6份石油醚或乙醚,15份四氯乙烯,52份四氯甲烷,10份硅藻土,22份丁烷或丙烷。检验密封情况,将密封好的瓶子加上瓶盖即得成品。

    实施例3

    按每瓶装入量120克,共装300支瓶,以重量份数计。

    按实施例1的配制方法,取如下配制比例。

    取1份乙醇和适量香精,3份石油醚或乙醚,16份四氯乙烯,50份四氯甲烷,9份硅藻土,21份丁烷或丙烷。检验密封情况,将密封好的瓶子加上瓶盖即得成品。

    实施例4

    取洋红色尼龙丝和白色真丝女夏装各一件,各沾有陈旧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混合油渍约2平方厘米数处。喷以实施例1、2、3制得的油渍去除剂,两件衣服的油渍均在2分20秒,全部干燥发白,用食指掸去吸附剂,油渍完全除尽。洋红色女夏装无褪色,白色女夏装恢复原色。

    实施例5

    取灰色涤卡男装一件,人为地在24小时前将机油滴上多处,渗透扩散。取喷以实施例1、2、3制得的油渍去除剂。干燥发白时间约3~5分钟,用刷子轻刷一下,油渍全部去除。

    实施例6

    人为地在簇绒地毯上滴上食油多处,任其渗透。隔一周后,在地毯正面和油渍区喷以实施例1、2、3制得的油渍去除剂。8分30秒发白干燥,用吸尘器吸去吸附剂,后又在正面喷以油渍去除剂,约5分钟发白干燥,用吸尘器吸去吸附剂,地毯光洁如新,无变色和腐蚀发生。

织物及其制品免水油渍喷即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织物及其制品免水油渍喷即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织物及其制品免水油渍喷即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物及其制品免水油渍喷即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物及其制品免水油渍喷即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织物及其制品的免水油渍去除剂及其生产工艺。该产品在常温下以四氯甲烷为主要原料并配制少量的四氯乙烯、醚类、醇类和作为喷雾剂用的丁烷或丙烷以及作为吸附剂用的硅藻土。本发明适用于棉、毛、麻、化纤、混纺等各类织物及其制品上沾污的新旧油渍的去除。其使用方法是,将该去除剂喷至油渍面上,数分钟后即将油渍除尽。在纺织业服装加工厂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去油渍能力强,使用简便快捷不损伤织物,经济实用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