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2298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4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20306.1

申请日:

1995.10.31

公开号:

CN1132179A

公开日:

1996.10.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B66B 13/30申请日:19951031授权公告日:20020529|||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3/30

主分类号:

B66B13/30

申请人:

科恩股份公司;

发明人:

格哈特·卡纳; 弗朗兹·米特梅尔; 弗朗兹·J·卡纳

地址:

芬兰赫尔辛基

优先权:

1994.10.31 FI 945129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马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梯门的悬挂支承梁,门扇滚子的滚道(4、5)与悬挂支承梁(1)由单件整体形成。带有门操作电机(15)的门操作机构(11)与悬挂支承梁(1)装配成一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门的悬挂支承梁,所述梁设有用于门扇滚子的滚 道,其特征在于,用于门扇(1
2: 1
3: 14)的滚子(2、3)的滚道(
4: 5)是与悬挂支承梁(1、43、53)由单件整体成形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滚道(4、5) 有用于滚子(2、3)的上下挡面(6、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带有滚 道(4、5)的悬挂支承梁(1、43、53)由金属板经弯曲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带有滚 道(4、5)的悬挂支承梁(1、43、53)经挤压成形为型梁,最好是铝 材型梁。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悬挂支承梁 (1、43、53)的厚度不超过门扇厚度与间隙之和,所述间隙可以是 门扇到另一门扇之间的间隙、门扇到电梯厢之间的间隙、或者是门 扇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悬挂支承梁的厚度最好是40~50mm或更 小。 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该 支承梁的横截面形式如下: 滚道(4、5)为窄扁C形,其开口朝着悬挂支承梁(1、43、53)的 相对两侧,上方C形(4)开始于下方C形(5)的上段; C形(4、5)具有上下曲面(6、7);以及 悬挂支承梁(1、43、53)的横截面形状自上方C形的上段继续向 上延伸。 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悬 挂支承梁(1)在其上部(10)有一个或几个弯角(30),用以增加梁的 强度或形成箱形。 8、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布置,其特征在于,带有一门操作电机 (15)的门操作机构(11)与该门的悬挂支承梁(1)装配成一体,所述 的悬挂支承梁(1、43、53)包括与该支承梁(1、43、53)一起由单体 整体成形出来的滚道(4、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布置,其特征在于, 操作机构(11)布置在支承梁(1、43、53)中,处于该支承梁(1、43、 53)的厚度和高度尺寸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布置,其特征在于, 为容纳操作机构(11),支承梁(1、43、53)有一个由箱形结构构成 的上部(44),它具有容纳门操作机构的空间。
6: 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带有滚 道(4、5)的悬挂支承梁(1、43、53)由金属板经弯曲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带有滚 道(4、5)的悬挂支承梁(1、43、53)经挤压成形为型梁,最好是铝 材型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悬挂支承梁 (1、43、53)的厚度不超过门扇厚度与间隙之和,所述间隙可以是 门扇到另一门扇之间的间隙、门扇到电梯厢之间的间隙、或者是门 扇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悬挂支承梁的厚度最好是40~50mm或更 小。 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该 支承梁的横截面形式如下: 滚道(4、5)为窄扁C形,其开口朝着悬挂支承梁(1、43、53)的 相对两侧,上方C形(4)开始于下方C形(5)的上段; C形(4、5)具有上下曲面(6、7);以及 悬挂支承梁(1、43、53)的横截面形状自上方C形的上段继续向 上延伸。
7: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悬 挂支承梁(1)在其上部(10)有一个或几个弯角(30),用以增加梁的 强度或形成箱形。
8: 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布置,其特征在于,带有一门操作电机 (15)的门操作机构(11)与该门的悬挂支承梁(1)装配成一体,所述 的悬挂支承梁(1、43、53)包括与该支承梁(1、43、53)一起由单体 整体成形出来的滚道(4、5)。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布置,其特征在于, 操作机构(11)布置在支承梁(1、43、53)中,处于该支承梁(1、43、 53)的厚度和高度尺寸范围内。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布置,其特征在于, 为容纳操作机构(11),支承梁(1、43、53)有一个由箱形结构构成 的上部(44),它具有容纳门操作机构的空间。

说明书


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 布置的悬挂支承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悬挂支承梁及电梯门机构的布置。

    在自动滑门的方案可,部件的厚度始终是一个问题。在由自动门代替老式转门或格栅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这一问题尤为显著。通常,电梯滑门的门扇用滚子悬置于门上方的滚道上。这种悬置类型的实例可参见欧洲专利说明书EP 0242545 B1,滚道通过衬片(bush)连接到悬挂梁上。在垂直平面中,滚道相互间以较大的间距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在欧洲专利说明书EP 0242545 B1所提出的方案中,电梯门悬置系统实现了很薄的厚度,这就使它非常适用于例如电梯的各种现代化的改造项目中,而其中许多其他较厚尺寸的悬挂梁系统是不适用的。然而,这种悬置系统包括许许多多的元件,而且这些元件必须装配成一个功能组件,因此,其制作相当昂贵。尽管高效和经济地利用建筑空间是新电梯设计的目标之一,但其高价格使其不适用于许多新电梯安装项目。而且,问题不仅仅在于元件的数量,还在于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元件。

    为了满足上述地要求及解决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其中,该梁与用于门扇滚子的滚道是一体成形的;而且带有门操作电机的门操作机构与该梁组装为一体。

    本发明所能达到的优点包括以下方面:

    -相同的悬挂支承梁同时适用于站台(landing)门和电梯厢门,这就减少电梯中不同元件的数量;

    -相同的悬挂支承梁可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门,如侧面开启的单扇门、中央开启的双扇门、以及叠装门,如侧面开启的双扇门和中央开启的四扇门;

    -电梯门支承滚子的滚道与悬挂支承梁制成一体,梁的两侧设有引导面,各用以引导负载着门扇重量的支承滚子以及相对滚子(counter roller)。梁的轮廓易于制作,例如由钢板弯成或者由铝或其它合适的金属通过模具挤压成形;

    -本发明的门机构布置与悬挂支承梁结合为一体,这使得安装更为简便;

    -如本发明所提出的将门机构布置与悬挂支承梁结合为为一体,这适用于各种现代化改造项目,其中电梯厢与井道之间的间隙对传统的方案来说通常过于狭小。而本发明的方案尺寸不是很高,因此将它沿垂直方向安置也不困难。在新电梯的安装中,本发明门机构布置可在电梯井道的截面中节省自动门所需要的空间;

    -悬挂支承梁通过其上部的平表面可方便地固定到电梯厢或站台结构上;

    -无论对于厢门或是站台门,本发明都可以实现很薄的门机构/悬挂支承梁系统。在单扇门的情况下,从门槛线测量,所需的空间可为45mm或更小。

    下文中,结合附图借助几个实施例详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的电梯门悬挂支承梁;

    图2表示本发明应用于电梯厢的叠装门;

    图3表示本发明应用于电梯厢的中央开启的双扇门;

    图4是图3另一方向上的视图;

    图5表示具有本发明悬挂支承梁的厢门和站台门。

    图1示出本发明的悬挂支承梁1,图中表示该悬挂支承梁的截面形式及门扇支承滚子2及其相对滚子3相对于支承梁1的设置。滚子2、3的滚道4、5成形在支承梁上。该滚道有一用于支承滚子2的上挡面6以及一用于相对滚子3的下挡面7。滚子2、3以转动方式安装在支承门扇的支承板8、9上。上滚道4主要用于悬挂侧面开启单扇门或中央开启双扇门中的门扇,以及在叠装门中用于悬挂侧面开启双扇门或中央开启的四扇门的快速门扇。上滚道4主要用于悬挂快速门扇。下滚道5主要用于悬挂侧面开启双扇门或中央开启四扇门中的慢速门扇。悬挂支承梁的一优选形式如下所述,滚道4、5呈窄扁字母C的形状,它们的开口侧朝向悬挂支承梁1的相对的两侧,上部C形4直接始于下部C形5的上段;滚道4、5的挡面6、7由C形的上下曲面构成。从上方C形的上段开始,悬挂支承梁1要弯曲成使它继续向上延伸,该悬挂支承梁1的上部10设有一个或多个弯角以增强该梁的结构和/或成为类似于箱形。或采用分离的固定装置或通过平表面31和/或32将悬挂支承梁固定到电梯厢或站台结构上。支承滚子和相对滚子2、3在其外缘上设有凹槽,用于与滚道的曲面状的挡面6、7相配合。相对滚子3可以不设置凹槽。

    图2、图3分别表示配有操作机构11的、沿纵向观察的悬挂支承梁1,其中图2用于电梯厢的叠装门,图3用于中央开启的双扇门。操作机构11装在悬挂支承梁1的内部,至少操作机构11的主要部件安置在梁1的高度和宽度尺寸内。用以控制电梯门运动的电子装置21也可以安置在悬挂支承梁1中。在叠装门中,门扇12、13连接在门扇支承板8、9上。在图3的门中,门扇14连接在支承板8上。图2和图3示出操作机构的驱动电机15,它使一个驱动着皮带17的轮子16转动。皮带17最好是齿形带,而轮子16最好是齿形轮。除了皮带传动外,也可以采用链传动、索传动或其它类似形式。支承板8通过一臂18连接到皮带17上。

    图4表示从滚道4侧面观察的图3的电梯门。门扇14悬置于支承板8。电梯门操作电机15使驱动皮带17的轮子16转动。皮带17绕在由操作电机驱动的轮子16以及另一个自由转动的轮子19上。电梯门是中央开启类型,两个支承板8分别通过臂18连接到皮带17上,其方式是:一个臂18连接到朝某一个方向运动的皮带段上,而另一个臂连接到朝相反方向运动的皮带段上。至少一个支承板8上装有电梯门连接器20,该连接器20将厢门的运动传递给站台门,而后者的支承板上则装有电梯门连接器的对应元件。在图2、3、4中,电机15的设置方式选择为使轮子16的转动轴线处于竖直方向,而皮带17处于边缘的位置。然而在发明的构思中,电机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形式:它设有一输出轴,后者驱动着位于垂直平面内的驱动轮子的皮带。

    在图5中,厢门41悬挂于悬挂支承梁43的滚道,支承梁安装在电梯厢42的顶部。支承梁43有一个上部44,上部空间用于电梯门的操作机构。上部44可以是一个连接在支承梁43上的箱形结构,也可以是由支承梁的同一板件成形出来的一部分。站台门51悬挂在支承梁53上,而后者安装在站台52上。在站台门槛55和厢门门槛45之间是门槛间隙54。在水平平面,站台门51连同它的支承装置位于门槛间隙的站台一侧;厢门41连同它的支承装置位于门槛间隙的电梯厢一侧。在门槛间隙54与厢端面46之间或在门槛间隙54与井道壁56之间,与电梯门41、51所要求的空间比较而言,支承梁43、53并不需要更大的空间。在实际上这就意味着,单扇门连同它的悬挂支承梁在门槛间隙和井道壁之间或在门槛间隙和厢结构之间显然比目前(通常约为75mm)需要更小的空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若门扇厚度小于其传统值35mm,且门扇与另一门扇之间或者门扇与厢结构或井道壁之间的空隙大约为10mm,单扇门连同它的悬挂支承梁只需要大约45mm或更小的厚度。双扇叠装门所要求的空间厚度最好不超过90mm。如果支承梁的厚度不超过45mm,那么它除了可用于单扇门以外,还可以按上述那样用来悬挂叠装门,而无需使厢或井道壁与门槛间隙之间的空间大于电梯门所要求的厚度。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然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在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显然可以有各种变化。

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梯门及电梯门机构布置的悬挂支承梁.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梯门的悬挂支承梁,门扇滚子的滚道(4、5)与悬挂支承梁(1)由单件整体形成。带有门操作电机(15)的门操作机构(11)与悬挂支承梁(1)装配成一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