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21221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31130.X

申请日:

2011.10.27

公开号:

CN102504142A

公开日:

2012.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F 290/10申请公布日:20120620|||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90/10; C08F222/14; C08J9/26; B01J20/26; B01J20/28; B01J20/30

主分类号:

C08F290/10

申请人:

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

发明人:

陈大友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中街2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代理人:

刘兴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功能单体烯丙基-β-环糊精和模板分子利血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室温混合6-24小时,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引发剂,超声脱气,通氮气除氧,密封后热引发聚合,清洗除去模板分子。利用β-环糊精本身的分子识别能力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能力,制备了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优化各种原料比例得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由于β-环糊精的修饰对其分子识别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选择对其结构变化相对较小的烯丙基引入可聚合单元,充分利用了β-环糊精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双重识别能力,提高了识别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将功能单体烯丙基 -β- 环糊精和模板分子利血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 室温混合 6-24 小时, 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引发剂, 超声脱气, 通氮气除氧, 密封后热 引发聚合, 清洗除去模板分子。
2: 如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方 法, 其特征在于 : 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比例为 : 1g ∶ 0.1-2.0mmol,优 选 1g ∶ 0.2-1.0mmol,更 优 选 1g ∶ 0.6-1.0mmol,最 优 选 1g ∶ 0.6mmol。
3: 如 权 利 要 求 1 或 2 所 述 的 方 法, 其特征在于 : 模板分子与交联剂的摩尔比 为∶ 1 ∶ 5-50, 优选 1 ∶ 20-40, 更优选 1 ∶ 25-40, 最优选 1 ∶ 33。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功能单体、 模板分子、 交联剂的比例为 : 1g ∶ 0.6mmol ∶ 20mmol。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超声脱气时间至少 5 分钟。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氧气除氧时间至少 5 分钟。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采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清洗除去模板 分子。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甲醇和乙酸的体积比为 1 ∶ 9。
9: 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 其采用权利要求 1-8 任一项的方法制备。

说明书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检测领域, 特别属于利用分子印迹技术检测饲料中的利血平。 背景技术 利血平 (Reserpine) 属吲哚类生物碱。在饲料中利血平主要作为镇静类药物添加 剂, 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利血平, 人食用后会产生不良后果, 易引起嗜睡、 食欲减退等反 应, 小孩食用后会影响大脑发育, 并有致畸作用。 因此, 农业部、 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第 176 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利血平作为饲料添加剂。因此需要对饲 料中利血平进行检测。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聚合物的技术。 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 一般需要三个过程 : (1) 印迹分子 ( 被识别物质 ) 和功能单体相互作用, 形成复合物 ; (2) 通过交联剂, 在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复合物周围进行聚合反应, 形成具有大孔、 网状的聚合 物; (3) 选取适当的方法除去印迹分子就可以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这样制备得到的分子 印迹聚合物中存在着和印迹分子在空间结构完全匹配, 并含有与印迹分子互补功能基团的 三维孔穴。
     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 医学、 化学等领域。 用茶碱印迹 的聚合物测定病人血清中的茶碱含量, 所得结果同酶联免疫分析 (EMIT) 的测定结果一致。 分子印迹传感器甚至可检测 1 ~ 50μmol 的印迹分子, 可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理 论上分子印迹技术可对任何物质进行印迹, 因此采用分子印迹技术检测饲料中的利血平具 有很大的潜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用于检测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能够达到良好的 利血平检测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将功能单体烯丙基 -β- 环糊精和模板分子利血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 室温混合 6-24 小时, 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引发剂, 超声脱气, 通氮气除氧, 密封 后热引发聚合, 清洗除去模板分子。
     其中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比例为 : 1g ∶ 0.1-2.0mmol, 优选 1g ∶ 0.2-1.0mmol, 更优选 1g ∶ 0.6-1.0mmol, 最优选 1g ∶ 0.6mmol。
     其中模板分子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 : 1 ∶ 5-50, 优选 1 ∶ 20-40, 更优选 1 ∶ 25-40, 最优选 1 ∶ 33。
     其中功能单体、 模板分子、 交联剂的比例为 : 1g ∶ 0.6mmol ∶ 20mmol。
     其中超声脱气时间至少 5 分钟。
     其中氧气除氧时间至少 5 分钟。
     采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清洗除去模板分子。
     其中甲醇和乙酸的体积比为 1 ∶ 9。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 其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达到的效果 :
     利用 β- 环糊精本身的分子识别能力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能力, 制备了利 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 通过优化各种原料比例得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由于 β- 环糊精的 修饰对其分子识别效果影响很大, 因此选择对其结构变化相对较小的烯丙基引入可聚合单 元, 充分利用了 β- 环糊精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双重识别能力, 提高了识别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准确称取功能单体烯丙基 -β- 环糊精 ( 采用文献 “化学试剂, 2002, 24(3), 131 ~ 132 ; 138” 的方法合成 )1g 和模板分子利血平 0.2mmol 溶解于 50ml 二甲亚砜 (DMSO) 中, 室温下混合 12h, 使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充分作用, 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EGDMA)5mmol 和 20mg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 超声脱气 10 分钟, 通入氮气 10 分钟, 真空下密封, 60℃空气浴中聚合 48h 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
     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粉碎后研磨筛分, 取 400 目和 500 目之间的颗粒 ( 粒度 30.8 ~ 38.5μm), 用丙酮多次悬浮沉降除去细粉。将 1.5g 聚合物分散于乙醇匀浆液中, 在 28MPa 的压力下, 用乙醇作顶替液, 采用湿法装入尺寸为 : 250mm×Φ4mm 的色谱柱中。
     将填充好的色谱柱用甲醇∶乙酸= 1 ∶ 9(V ∶ V) 的溶液洗脱, 用 HPLC 进行分析, UV 检测器波长 268nm, 至基线走平, 认为印迹分子进本洗脱完全。 实验中, 用乙腈测定死时间, 保留因子 k = (t-t0)/t0, t 为分析物的保留时间, t0 为死时间。选择性因子 α = k1/k2, k1 为利血平的保留因子, k2 为利血平类似物的保留因 子。色谱条件 : 乙腈为流动相, 柱温 27℃, 流速 0.3ml/min, 以育亨宾 (Yohimbine) 为利血平 类似物进行测试。
     实施例 2-9
     实施例 2-9 与实施例 1 的制备方法类似, 只是制备时采用的模版分子与交联剂的 含量不同, 具体结果见表 1。
     实施例 10
     实施例 10 与实施例 1 的制备方法类似, 只是制备时采用的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 酸, 并且其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为 : 1 ∶ 4 ∶ 25。其选择性因子 α 为 1.17。
     表 1 分离效果
     实施例 1 2 功能单体 (g) 1 1 模板分子 (mmol) 0.2 0.4 交联剂 (mmol) 5 10 选择性因子 α 1.45 1.894CN 102504142 A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0.6 0.8 1.0 0.6 0.6 0.6 0.6说明书15 20 25 5 10 20 25 3.45 2.11 2.13 2.09 2.45 3.89 3.153/3 页5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41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0 4 1 4 2 A *CN102504142A* (21)申请号 201110331130.X (22)申请日 2011.10.27 C08F 290/10(2006.01) C08F 222/14(2006.01) C08J 9/26(2006.01) B01J 20/26(2006.01) B01J 20/28(2006.01) B01J 20/30(2006.01) (71)申请人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 中街268号。

2、 (72)发明人陈大友 (74)专利代理机构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 事务所 51213 代理人刘兴亮 (54) 发明名称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将功能单体烯丙基-环糊精 和模板分子利血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室温混合 6-24小时,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酯和引发剂,超声脱气,通氮气除氧,密封后热引 发聚合,清洗除去模板分子。利用-环糊精本 身的分子识别能力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 能力,制备了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优化各 种原料比例得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由于-环 糊精的修饰对其分子识别效果影响很大。

3、,因此选 择对其结构变化相对较小的烯丙基引入可聚合单 元,充分利用了-环糊精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双 重识别能力,提高了识别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页 2 1.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功能单体烯丙基-环糊精和模板分子利血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室温混合6-24 小时,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引发剂,超声脱气,通氮气除氧,密封后热 引发聚合,清洗除去模板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单体与模板分。

4、子的比例为: 1g0.1-2.0mmol,优选1g0.2-1.0mmol,更优选1g0.6-1.0mmol,最优选 1g0.6mmo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分子与交联剂的摩尔比 为15-50,优选120-40,更优选125-40,最优选1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单体、模板分子、交联剂的比例为: 1g0.6mmol20mmo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脱气时间至少5分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气除氧时间至少5分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清洗除去模板 分。

5、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醇和乙酸的体积比为19。 9.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其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制备。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04142 A 1/3页 3 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检测领域,特别属于利用分子印迹技术检测饲料中的利血 平。 背景技术 0002 利血平(Reserpine)属吲哚类生物碱。在饲料中利血平主要作为镇静类药物添加 剂,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利血平,人食用后会产生不良后果,易引起嗜睡、食欲减退等反 应,小孩食用后会影响大脑发育,并有致畸作用。因此,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

6、督管理 局第176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利血平作为饲料添加剂。因此需要对饲 料中利血平进行检测。 0003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聚合物的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 一般需要三个过程:(1)印迹分子(被识别物质)和功能单体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2) 通过交联剂,在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复合物周围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具有大孔、网状的聚合 物;(3)选取适当的方法除去印迹分子就可以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这样制备得到的分子 印迹聚合物中存在着和印迹分子在空间结构完全匹配,并含有与印迹分子互补功能基团的 三维孔穴。 0004 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

7、等领域。用茶碱印迹 的聚合物测定病人血清中的茶碱含量,所得结果同酶联免疫分析(EMIT)的测定结果一致。 分子印迹传感器甚至可检测150mol的印迹分子,可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理 论上分子印迹技术可对任何物质进行印迹,因此采用分子印迹技术检测饲料中的利血平具 有很大的潜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用于检测利血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达到良好的 利血平检测效果。 0006 本发明提供的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将功能单体烯丙基-环糊精和模板分子利血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室温混合 6-24小时,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引发剂,。

8、超声脱气,通氮气除氧,密封 后热引发聚合,清洗除去模板分子。 0008 其中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比例为:1g0.1-2.0mmol,优选1g0.2-1.0mmol, 更优选1g0.6-1.0mmol,最优选1g0.6mmol。 0009 其中模板分子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5-50,优选120-40,更优选125-40, 最优选133。 0010 其中功能单体、模板分子、交联剂的比例为:1g0.6mmol20mmol。 0011 其中超声脱气时间至少5分钟。 0012 其中氧气除氧时间至少5分钟。 说 明 书CN 102504142 A 2/3页 4 0013 采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清洗除去模。

9、板分子。 0014 其中甲醇和乙酸的体积比为19。 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其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0016 本发明达到的效果: 0017 利用-环糊精本身的分子识别能力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能力,制备了利 血平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优化各种原料比例得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由于-环糊精的 修饰对其分子识别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选择对其结构变化相对较小的烯丙基引入可聚合单 元,充分利用了-环糊精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双重识别能力,提高了识别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准确称取功能单体烯丙基-环糊精(采用文献“化学试剂,2002,24(3),131 132;13。

10、8”的方法合成)1g和模板分子利血平0.2mmol溶解于50ml二甲亚砜(DMSO)中, 室温下混合12h,使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充分作用,然后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EGDMA)5mmol和20m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超声脱气10分钟,通入氮气10分钟, 真空下密封,60空气浴中聚合48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 0020 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粉碎后研磨筛分,取400目和500目之间的颗粒(粒度30.8 38.5m),用丙酮多次悬浮沉降除去细粉。将1.5g聚合物分散于乙醇匀浆液中,在28MPa 的压力下,用乙醇作顶替液,采用湿法装入尺寸为:250mm4mm的色谱柱中。 0021 。

11、将填充好的色谱柱用甲醇乙酸19(VV)的溶液洗脱,用HPLC进行分析, UV检测器波长268nm,至基线走平,认为印迹分子进本洗脱完全。 0022 实验中,用乙腈测定死时间,保留因子k(t-t0)/t0,t为分析物的保留时间,t0 为死时间。选择性因子k1/k2,k1为利血平的保留因子,k2为利血平类似物的保留因 子。色谱条件:乙腈为流动相,柱温27,流速0.3ml/min,以育亨宾(Yohimbine)为利血平 类似物进行测试。 0023 实施例2-9 0024 实施例2-9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类似,只是制备时采用的模版分子与交联剂的 含量不同,具体结果见表1。 0025 实施例10 002。

12、6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类似,只是制备时采用的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 酸,并且其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5。其选择性因子为 1.17。 0027 表1分离效果 0028 实施例 功能单体(g) 模板分子(mmol) 交联剂(mmol) 选择性因子 1 1 0.2 5 1.45 2 1 0.4 10 1.89 说 明 书CN 102504142 A 3/3页 5 3 1 0.6 15 3.45 4 1 0.8 20 2.11 5 1 1.0 25 2.13 6 1 0.6 5 2.09 7 1 0.6 10 2.45 8 1 0.6 20 3.89 9 1 0.6 25 3.15 说 明 书CN 102504142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