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把盒式磁带装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盒式磁带装入机构(以下简称为“装带机构”)。 美国专利4,870,517公开了一种用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的装带机构,该装带机构有一个固定底盘和一个滑动底盘,后者可相对于固定底盘滑动,并可在磁带盒插入录放设备或从录放设备取出的抛出位置与磁带盒完全装入的装入位置之间移动。
通常,这类装带机构中使用的滑动底盘或可动底盘都开有一个凹口。当可动底盘处在装入位置时,支撑在固定底盘上的旋转磁头鼓就座落在凹口中。开凹口的目的是防止可动底盘在其装入位置时与旋转磁头鼓接触。
此外,传统的装带机构还有一些传感器,供可动底盘处在装入位置时检测磁带用。传感器都在可动底盘上围绕凹口配置,且连接有接线。
目前都要求改进装带机构,提高围绕可动底盘凹口的周边部分的刚度,并节省装带机构内传感器配线的安装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的装带机构,该装带机构在可动底盘的机械强度方面和节省磁带检测传感器配线的安装空间方面都有所改进。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盒式磁带的装带机构包括:
一个第一底盘;
一个旋转磁头鼓,支撑在第一底盘上;
多个导带柱,支撑在第一底盘上;
一个第二底盘,在第一底盘对面,且可相对于第一底盘运动;
一对带盘心,支撑在第二底盘上;和
一个臂件,支撑在第二底盘上,且配置得使其在第二底盘运动的过程中防止第二底盘与旋转磁头鼓及多个导带柱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一个设有用以装载存入在磁带盒中地磁带的若干导带柱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配备了下列部件:
一个第一底盘;
一个旋转磁头鼓,支撑在第一底盘上;
多个导带柱,支撑在第一底盘上用以将磁带传送到旋转磁头鼓上;
一个第二底盘,在第一底盘对面,且可相对于第一底盘运动;
一对带盘心,支撑在第二底盘上带动磁带围绕旋转磁鼓头转动;
一个臂件,支撑在第二底盘上,且配置得使其在第二底盘运动过程中防止第二底盘与旋转磁鼓及多个导带柱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又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供装入存放有磁带的磁带盒的装带机构包括:
一个固定底盘,上面支撑有旋转磁头鼓;
一个可动底盘,配置得使其可相对于固定底盘运动并支撑着磁带盒,可动底盘有一个卸带位置和一个装带位置,磁带即在卸带位置相对于旋转磁头鼓卸带,在装带位置装到旋转磁头鼓上;
动底盘上开有一个下凹部分,旋转磁头鼓在动底盘处在装带位置时即座落在下凹部分中;
下凹部分增强装置;
传感装置,用以在可动底盘移入装带位置时检测磁带;和
一个软电路板,固定在增强装置上,且与传感装置电连接。
图1是本发明装带机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可动底盘处在卸带位置的情况;
图2的视图与图1类似,示出了可动底盘处在装带位置的情况;
图3是装带机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是由装带机构装入的磁带盒的平面图。
现在参看图1、图2和图4,图中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装带机构10和存放磁带102的磁带盒100。
如图1中所示,装带机构10有一个矩形的固定底盘12和一个可动底盘14,可动底盘14配置得可相对于固定底盘12运动。旋转磁头鼓16可转动地支撑在固定底盘12的后面部分,相对于固定底盘12倾斜。
从图1中可以看到,从旋转磁头鼓向前面方向每隔一段距离配置有导带柱18、20、22、24、26和28以及压带轮30。导带柱18-28和压带轮30是构制得可借助于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加以驱动而可在图1和2中所示的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就是说,导带柱18-28和压带轮30可在固定底盘12如图1中所示的中间部分与图2中所示的固定底盘后面部分之间运动。主导轴31如图1所示与旋转磁头鼓16间隔一段距离配置在磁头鼓16的右侧。
从图1中可以看得最清楚,可动底盘14有一个底壁32、一个前壁34和两个对置的侧壁36和38,它们由底壁32连接起来。供带盘心40和收带盘心42可转动地支撑在底壁32上,分别用以装设磁带盒100的供带盘和收带盘。可动底盘14有一个卸带位置(如图1所示)和一个装带位置(如图2所示),磁带102即在卸带位置卸到旋转磁头鼓16上,在装带位置装到旋转磁头鼓16上。
通常呈U字形的下凹部分44在旋转磁头鼓16对面开设在底壁32的后面部分。从图1和2中可以看到,底壁32上形成有倒过来的L字形的整体支架46,支架46有一个从下凹部分44的周边边缘垂直延伸的垂直部分和一个从垂直部分上端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分。增强臂48的一个端部部分借助于螺钉50固定到支架46的横向部分。
如图1和2所示,增强臂48,其截面通常呈L字形,臂本身用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增强臂48有一个在下凹部分44上方延伸的水平臂体部分52、一个如图1和2中所示从臂体部分52垂直向下延伸的垂直分臂部分54和从分臂部分54下端水平延伸的底部部分56。增强臂48在底部部分56借助于螺钉58与动底盘14固定连接。这样,增强臂48与可动底盘14的整体支架46结合形成跨越下凹部分44的两对置边缘的桥,如图1和2中所示。整体支架46充当增强臂48分臂部分54对侧的另一分臂部分。上述桥结构是用来提高可动底盘14下凹部分44的刚度的。
水平臂体部分52的下侧表面形成有通常呈扇形的槽60,如图1和2中的虚线所示。扇形槽60是设计得使其在可动底盘14如图2中所示那样处在装带位置时容纳倾斜旋转磁头鼓16的上角隅部分。在图2所示的这个位置,下凹部分44还容纳着旋转磁头鼓16的下部分连同被驱动到固定底盘12的后端部分的导带柱18-28和压带轮30。
从图1和2中可以看到,装带机构配备有光电传感装置62和64,用以检测图4所示的磁带盒100。光电传感装置62包括固定在可动底盘14侧壁36上的光源62A和固定到整体支架46的垂直部分的光敏元件62B。同样,光电传感装置64包括固定到可动底盘14侧壁38上的光源64A和固定到增强臂48的垂直分臂部分54的光敏元件64B。两对光源和光敏元件62A、62B和64A和64B分别彼此相对配置,使光敏元件62B和64B可以分别检测光源62A和64A发出的光。光电传感器62和64是配置得使它们处在它们之间延伸的直线上。
各对光源和光敏元件62A,62B和64A,64B之间形成了光路。图4中的光路106配置在图4所示磁带盒100的孔口104中。大家都知道,孔口104通常在载有磁带盒100的可动底盘14处在卸带位置时用一个盖(图中未示出)盖上,在载有磁带盒100的可动底盘14移到装带位置时暴露着。磁带盒100处在装带位置时,磁带102通过孔口104暴露。
光电传感装置62和64与固定到增强臂48上表面的软电路板66电连接。软电路板66如图1中所示沿其向后突出的后延长部分68从增强臂48水平臂体部分52的左边延伸到右边。后延长部分68的横向宽度比整体支架46和分臂部分54的对应宽度大,从而形成其上的软电路板66的安装空间。接着,软电路板66沿增强臂48的垂直分臂部分54和底部部分56以及下凹部分44的周边边缘部分延伸。软电路板66在可动底盘14处在图2所示的装带位置时连同增强臂48和光敏元件62B和64B一起座落在磁带盒100的孔口104中。软电路板66这样配置,其目的是为了节省软电路板66在可动底盘14上的安装空间。
参看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装带机构2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的各部件用同样的编号表示,因而其有关的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了。如图3中所示,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保护板202在其一端连同可动底盘14的整体支架46一起借助于螺钉50与增强臂48的水平臂体部分连接。保护板202在可动底盘14的底壁32上先是垂直向下然后水平向前延伸,如图3中所示。这样,保护板202基本上盖住了可动底盘14下凹部分44,以防止旋转磁头鼓16、导带柱18-28和压带轮30因外来进入下凹部分的物件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