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436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4369A21申请号201410278397022申请日20140620B41J29/12200601B41J11/0020060171申请人张晓玲地址210012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19号丰盛商汇72发明人张晓玲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代理人吕书桁54发明名称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括包括机盒本体,入纸装置,出纸装置,出纸托,所述入纸装置位于所述机盒本体下部,入纸装置的开口为矩形,所述入纸装置与所述机盒本体内部相通,所述。
2、出纸装置位于所述机盒本体上部并与机盒本体内部相通,所述出纸托位于所述入纸装置下方,所述打印机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入纸装置上。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设置过滤装置确保纸张进入之前将其他异物进行排出,避免由于其他异物造成的卡纸等现象,同时该过滤装置还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平整度,提高工作效率;2)该技术方案大大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4369ACN104044369A1/1页21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
3、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括包括机盒本体,入纸装置,出纸装置,出纸托,所述入纸装置位于所述机盒本体下部,入纸装置的开口为矩形,所述入纸装置与所述机盒本体内部相通,所述出纸装置位于所述机盒本体上部并与机盒本体内部相通,所述出纸托位于所述入纸装置下方,所述打印机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入纸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过滤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还包括托纸板,所述托纸板由竖板和横板组成,所述竖板与横板呈“L”形连接,靠近竖板位置安装有所述送纸辊,所述送纸辊内装有电机,所述送纸辊与横板紧密贴合,随电机。
4、的转动将纸张送入机盒本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两边均有滑槽,所述竖板的两侧均有弧形夹纸槽,所述滑槽的深度为35MM,所述夹纸槽的宽度为12MM。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本体上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插在机盒本体的上部。权利要求书CN104044369A1/3页3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特别是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背景技术0002打印机是家庭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现有的打印机普遍存在一下问题,现在市面上的打印机的入纸装置纸张都是平放,由打印机内部的传纸轮将纸引入进行工作,。
5、但由于纸张间有静电,纸张太薄,不平整等问题,打印机经常出现一次进入两张或多张纸,就会出现卡纸现象,造成很大的不便,并且浪费纸张;此外现有的打印机在纸张送入之前没有任何检测或者过滤部件,为了节约纸张、减少能源的浪费,针对不同要的文件经过用废纸打印,但是废纸往往含有回形针、书钉、或者夹杂着其他的部件,这样一旦进入打印机必然会卡住打印机,进而造成卡纸以及打印机停机,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这样卡纸导致打印机出现问题,缩短打印机的使用寿命。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该打印机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设置过。
6、滤装置,确保纸张在进入入纸装置之前,排出纸张之外的其他异物,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打印机的使用寿命。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括包括机盒本体,入纸装置,出纸装置,出纸托,所述入纸装置位于所述机盒本体下部,入纸装置的开口为矩形,所述入纸装置与所述机盒本体内部相通,所述出纸装置位于所述机盒本体上部并与机盒本体内部相通,所述出纸托位于所述入纸装置下方,所述打印机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入纸装置上。该过滤装置确保纸张进入之前将其他异物进行排出,避免由于其他异物造成的卡纸等现象,同时该过滤装置还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平整度,提高工作效率。。
7、000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过滤刷。所述过滤刷由PVC材料做成,不会对打印纸存在风险。000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打印机还包括托纸板,所述托纸板由竖板和横板组成,所述竖板与横板呈“L”形连接,靠近竖板位置安装有所述送纸辊,所述送纸辊内装有电机,所述送纸辊与横板紧密贴合,随电机的转动将纸张送入机盒本体内。000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板两边均有滑槽,所述竖板的两侧均有弧形夹纸槽,所述滑槽的深度为35MM,所述夹纸槽的宽度为12MM。00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机盒本体上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插在机盒本体的上部。当打印机暂时不使用时,可以将防尘罩拉出,将打印。
8、机整体罩住,正常使用时,防尘罩插入机盒本体内部,不占用空间,非常方便。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设置过滤说明书CN104044369A2/3页4装置确保纸张进入之前将其他异物进行排出,避免由于其他异物造成的卡纸等现象,同时该过滤装置还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平整度,提高工作效率;2)该技术方案大大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3)该打印机工作效率高,也节约了纸张资源,有利于环保;4)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1机盒本体,2出纸装置,3竖板,4送纸辊,5出纸托,6。
9、入纸装置,7横板,8滑槽,9弧形夹纸槽,10过滤装置,11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0012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包括包括机盒本体本体1,入纸装置6,出纸装置2,出纸托5,所述入纸装置6位于所述机盒本体1下部,入纸装置6的开口为矩形,所述入纸装置6与所述机盒本体1内部相通,所述出纸装置2位于所述机盒本体1上部并与机盒本体1内部相通,所述出纸托5位于所述入纸装置6下方,所述打印机还包括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装置10设置在入纸装置6上。该过滤装置确。
10、保纸张进入之前将其他异物进行排出,避免由于其他异物造成的卡纸等现象,同时该过滤装置还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平整度,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方案基本上不会出现卡纸的问题,大大延长的打印机的使用寿命。0013实施例2,参见图1、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打印机还包括托纸板,所述托纸板由竖板3和横板7组成,所述竖板3与横板7呈“L”形连接,靠近竖板3位置安装有所述送纸辊,所述送纸辊内装有电机,所述送纸辊与横板7紧密贴合,随电机的转动将纸张送入机盒本体内。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0014实施例3,参见图1、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板两边均有滑槽8,所述竖板的两侧均有弧形夹纸槽9,所述滑。
11、槽的深度为35MM,所述夹纸槽的宽度为12MM;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过滤刷。所述过滤刷由PVC材料做成,不会对打印纸存在风险。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0015实施例4,参见图1、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机盒本体上设置有防尘罩11,所述防尘罩11插在机盒本体1的上部。当打印机暂时不使用时,可以将防尘罩拉出,将打印机整体罩住,正常使用时,防尘罩插入机盒本体内部,不占用空间,非常方便。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0016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的自动过滤打印机,包括机盒本体1,入纸装置6,出纸装置2,出纸托5,所述入纸装置6位于所述机盒本体1下部,入纸装置6的开口为矩形,所述入纸装置。
12、6与所述机盒本体1内部相通,所述出纸装置2位于所述机盒本体1上部并与机盒本体1内部相通,从所述出纸托5位于所述入纸装置6下方,打印的纸张从入纸装置6进入,经打印机后,从出纸装置2出来,由出纸托5托住纸张;还包括托纸板、送纸辊4,过滤装置说明书CN104044369A3/3页510,所述过滤装置10设置在入纸装置6上,工作时,该过滤装置确保纸张进入之前将其他异物进行排出,避免由于其他异物造成的卡纸等现象,同时该过滤装置还有助于提高纸张的平整度,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托纸板由竖板3和横板7组成,所述竖板3与横板7呈“L”形连接,在所述竖板3两侧有弧形夹纸槽9,纸张沿着弧形夹纸槽9进入托纸板,靠近竖板3。
13、位置安装有所述送纸辊4,所述送纸辊内装有电机,所述送纸辊与横板紧密贴合,随电机的转动将纸张送入机盒本体内。由于夹纸槽9为弧形,纸张竖放入弧形夹纸槽9,经过弧形弯曲后,靠近送纸辊4的纸张会依次排列,使得在送纸辊4送纸时不会压到第二张纸,排除由于纸张太薄或者不平整导致的卡纸问题,比普通的一叠纸叠放的放纸方式效果好。0017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横板7两边有滑槽8,并且竖板3为矩形,与所述入纸装置6大小相同,当打印机长时间不用时可以将托纸板通过横板7上的滑槽8推进机盒本体1内,且竖板3与入纸装置6对应的闭合,防止灰尘进入,减小空间占用,便于放置。0018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4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044369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4436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