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1971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7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8421.8

申请日:

1994.11.24

公开号:

CN1105748A

公开日:

1995.07.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7.2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25B1/00

主分类号:

F25B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发明人:

山本彰; 吉冈攻博; 川村真一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幸区堀川町

优先权:

1993.11.26 JP 296718/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冷冻循环中压缩机的冷却效果。在压缩机的冷媒排出口上串连着浸在除霜水蒸发盘内的除霜水中的蒸发管、和用于冷却冷媒的副冷凝器,将该副冷凝器输出侧的管子折返回压缩机内并使其通过压缩机油的收容部分以后再从压缩机伸出,与主冷凝器的流入侧连接。副冷凝器设置在位于除霜水蒸发盘上部的背面罩的排热口的近旁,以使来自风扇装置的冷却风的一部分通过该副冷凝器。在本体的底部设置着使风扇装置的吸入风通过的通道,在该通道内设置着主冷凝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冰箱,在本体内装有依次将压缩机、主冷凝器、汽化器等连接成闭合回路的冷冻循环,同时,在装设于上述本体底部背面侧的机械室内配设着上述压缩机以及向该压缩机输送冷却风的风扇装置,该种电冰箱的特徵在于,在上述冷冻循环中设有能将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冷却后再送回压缩机内以便冷却压缩机油的副冷凝器,并且将上述副冷凝器装设在形成于上述机械室背面罩上部的排热口的近旁,以便使来自上述风扇装置的冷却风能通过该副冷凝器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的底部设置着前面有吸气口、内部收容着主冷凝器的薄形通道,风扇装置借助该通道将外气吸到机械室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通道上,除了形成有前面吸气口外,还在侧面部或底面部上形成了用于吸收外气的辅助吸气口。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能提高压缩机油的散热效果的电冰箱。

    在家庭用电冰箱中设置的冷冻循环,基本上如图8所示,将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器3、毛细管4、汽化器5依次连接成闭合回路而构成。其中,封装在冷冻循环中的冷媒在压缩机1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並在冷凝器2中被液化、在干燥器3中去除水分后,通过毛细管4到达汽化器5,冷媒在汽化器中从周围的空气吸收热量后气化。通过冷媒的上述循环,使电冰箱中的空气得到冷却。

    然而,在以往的这种冷冻循环中,使用的冷媒是CFC-12等特定的氟里昂。但是近年来由于发现这种氟里昂气体放到大气中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所以,人们希望停止使用这种特定的氟里昂。因此,即使是用于上述冷冻循环中地冷媒,也已经开始使用HCFC-22等所谓氟里昂替代物来代替以往的CFC-12等。

    但是,在冷冻循环中使用HCFC-22等所谓氟里昂替代物时,由于该种冷媒的特性决定了需要较大的凝结压力,因此,与使用以往的冷媒相比,压缩机1(压缩机油)的排出气体温度达到140℃,升高了30℃~40℃。压缩机1的温度上升到如此之高,必然导致压缩机1可靠性的下降,例如不仅会降低冷冻循环的冷却性能,而且会缩短压缩机1的使用寿命,等等。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冻循环中的压缩机冷却效果的电冰箱。

    本发明的电冰箱在本体内装有依次将压缩机、主冷凝器、汽化器等连接成闭合回路的冷冻循环,同时,在装设于上述本体底部背面侧的机械室内配设着上述压缩机以及向该压缩机输送冷却风的风扇装置,本发明电冰箱的特徵在于,在上述冷冻循环中设有能将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冷却后再送回压缩机内以便冷却压缩机油的副冷凝器,并且将上述副冷凝器装设在形成于上述机械室背面罩上部的排热口的近旁,以便使来自上述风扇装置的冷却风能通过该副冷凝器部分。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下述结构会更加有效,即,在上述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前面有吸气口、内部收容着上述主冷凝器的薄形通道,并使上述风扇装置通过该通道将外气吸到机械室内。此外,除了前面吸气口以外,还可以在上述通道的位于其侧面或底面的部分上形成用于吸入外气的辅助吸气口。

    根据上述结构,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被副冷凝器冷却后返回压缩机内,在与压缩机油作热交换后被送到主冷凝器侧。因此,能借助从副冷凝器通过的冷媒来冷却压缩机油,这样也就做到了对压缩机的冷却。由于副冷凝器装设在机械室背面罩上部的排热口近旁,所以能将副冷凝器安装得很紧凑,此外,副冷凝器在通过排热口进行散热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来自风扇装置的冷却风在通过时所产生的强制性对流来进行有效的散热。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述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内部收容着主冷凝器并从前面吸入外气的薄形通道,就能使主冷凝器借助该通道的吸入风得到冷却,同时,由于能使机械室的热量从背面罩的排热口有效地排出,因而在安置电冰箱时可以将本体的左右空间留得较小,实现所谓“内部安放”。此外,由于将风扇马达、压缩机、主冷凝器、副冷凝器等集中地配置在本体下部,所以当要废弃这些零部件时,很容易从本体上分离。而且,如果在通道上形成辅助吸气口,就能充分地吸收外气,即使在吸气口部分有尘埃积存,也可以从辅助吸气口吸入必要的外气。

    以下简要地说明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从机械室部分的背面侧观察时的斜视图。

    图2示出了往本体上安装的冷冻循环的结构,是从背面侧观察时的斜视图。

    图3是冷冻循环的构成图。

    图4是本体下部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本体下部的横向剖面图。

    图6是去除了背盖以后的机械室部分的背面图。

    图7是通道的斜视图。

    图8是以往的冷冻循环的一个例子的简要构成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电冰箱本体11是由隔热壁形成的整体呈矩形的箱状体(参照图2),如图4所示,在其内部设有由门12开关的多个储藏室13。在该电冰箱本体11中组装着后述的冷冻循环14。

    另外,如图1、图4~图6所示,在该电冰箱本体11的背面侧下部形成了机械室15。在该机械室15内装设着构成了冷冻循环14的一部分的旋转式压缩机16,并在位于该压缩机16上部的位置上装设着用于承接除霜水并使其蒸发的除霜水蒸发盘17。另外,如图1、图6所示,在上述机械室15内靠左的部位上设置着具有喇叭口18a的隔离壁18,在该隔离壁18部分上装设着向上述压缩机16输送冷却风的风扇装置19。

    另外,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上述机械室15的背面开口部分设有整体呈矩形的、可以卸脱的背面罩20。如图1所示,该背面罩20所形成的形状为:其中央部分从与上述机械室15的背面周缘部分相卡合的凸缘部分开始,通过形成斜面部分向背面侧凸出。此外,在该背面罩20的背面上部形成了由多个切口构成的排热口21,在背面罩20的右侧部(从背面观察的左侧)上形成了也是由多个切口构成的排气口22,而且在背面罩20的左侧部上形成了辅助吸气口22a。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上述背面罩20的靠上方的左右部位上形成了抓手凹部20a,在该抓手凹部20a的上部部位形成了向背面侧凸出的凸部20b。此外,在位于上述机械室15上部的本体11的壁部上形成了斜面部11a,它与上述背面罩20的上部(排热口21部分)之间形成了用于安装后述的副冷凝器的空间。同时,在上述除霜水蒸发盘17和背面罩20之间留出了供上升风通过的通气空间。

    另一方面,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上述电冰箱本体11的底部、并且在处于上述机械室15的前方位置上,从安装地板F(参照图4)稍微离开地设置着薄形的、大体呈矩形箱状的通道23。如图7所示,该通道23在前面的大体右半部分上设有吸气口23a,背面侧的左端部与上述机械室15(隔离壁18的左侧)连通。此外,在该通道23内安装着构成上述冷冻循环14的一部分的主冷凝器24。在该主冷凝器24的成蛇行形状地多次弯曲形成的冷媒管24a的上下两面部,还附设着多个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散热丝24b,如图4所示,前侧部分的冷媒管24a被设置成向上方弯曲而成的双重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通道23中除了前面吸气口23a外,还在左右的侧面部以及底面部上分别形成有辅助吸气口23b、23c和23d。上述吸气口23a以及辅助吸气口23b~23d分别由多个切口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前面吸气口23a以及底面辅助吸气口23d的切口的宽度很宽,为50mm,而侧面部的辅助吸气口23b、23c的切口的宽度也较宽,为18.5mm。另外,如图4所示,在通道20的前面部分安装着与上述门12大体处在同一面上并且具有通气孔的装饰板25。

    这样,当上述风扇装置19被驱动时,电冰箱本体11前面侧的空气便会如图5中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从通道23的吸气口23a以及各个辅助吸气口23b~23d、22a被吸入,通过通道23输往机械室15。这时便可以借助在通道23内通过的吸入风使主冷凝器24散热。另外,来自风扇装置19的冷却风便会如图6中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向压缩机16(除霜水蒸发盘17的下部)吹去,同时,其中一部分直接向上方吹送,以便通过后述的副冷凝器。另外,输往压缩机16等的风可以从背面罩20背面的排热口21以及侧部排气口22排出。

    现在对上述冷冻循环14加以说明。图3示出了冷冻循环14的构成,图2简要地示出了冷冻循环14在电冰箱本体11中是如何被组装的。

    即,上述压缩机16的排出侧如后述的那样连接在上述主冷凝器24的流入侧,以下如图3所示,在上述主冷凝器24的流出侧依次连接着用于防止结露的散热管26、用于从冷媒中去除水分的干燥器27、差压阀28、毛细管29、在本体背面部的冷却器室(图未示出)内装设的汽化器30、存储器31、吸管32、单向阀33,并与上述压缩机16的流入侧连接以形成闭合回路。此外,在上述差压阀28和单向阀33的下游部分之间设置了旁通路34。在该冷冻循环14中封装着HCFC-22等所谓氟里昂替代物来用作冷媒。该HCFC-22对臭氧的破坏系数是特定的氟里昂(CFC-12)的二十分之一,所以一般认为即使放到大气中,对臭氧层的影响也极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压缩机16的冷媒排出口上串连着蒸发管35以及副冷凝器36,副冷凝器36的流出侧的管折回压缩机内并通过压缩机油的收容部分后再从压缩机16中出来,与上述主冷凝器24的流入侧相连接。

    其中,上述蒸发管35从压缩机16向上方延伸并如爬行般地设在上述除霜水蒸发盘17的内底部上,以便浸在除霜水蒸发盘17所接受的水中。上述副冷凝器36也是具有在成蛇行形状地多次弯曲形成的冷媒管36a的上下两面部上附设着多个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散热丝36b的结构,并如图1、图4以及图6所示,很紧凑地安装在上述除霜水蒸发盘17的上部斜面部11a与背面罩20的上部之间的间隙内。在上述背面罩20的背面上面部形成有排热口21,在该排热口21的近旁设置着上述副冷凝器36。

    现将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冰箱本体11安放在例如家庭厨房的地板F上,这时,如图4所示,即使背面罩20的凸部20b与背面侧的墙壁W接触,也能确保本体11的背面部与墙壁W之间留有必要的空间(从排热口21排热所需要的空间)。因此,上述凸部20b可以起到隔离物的作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本体左右的间隙(散热空间)可以留得很小,因而能够节省安置空间,能实现所谓“内部安放”。

    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冷冻循环14运转后,如图3的箭头所示,被压缩机16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经过后述的副冷凝器36等被送到主冷凝器24,然后,该冷媒在主冷凝器24中被液化,再到达汽化器30,在这里,冷媒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而气化,并返回压缩机16。冷媒反复重复上述循环。这时,汽化器30产生的冷气被输往各个储藏室13。

    这时,上述风扇装置19也被驱动,如上述那样将外气吸入并向压缩机16送风,在主冷凝器24散热的同时,压缩机16得到冷却。这时,由于用以吸入外气的通道23除了具有前面吸气口23a外,还具有设在左右的侧面部以及底面部上的辅助吸气口23b~23d,所以能够充分地吸入外气。而且,即使在吸气口23a部分有尘埃积存,也可以从辅助吸气口23b~23d以及22a吸入必要的外气。同时,由于将吸气口23a以及辅助吸气口23b~23d的开口设置得较大,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尘埃等将开口堵塞。

    这时,如果在冷冻循环14中使用HCFC-22等所谓氟里昂替代物作为冷媒,可能使压缩机16(压缩机油)的温度过度升高。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压缩机16和主冷凝器24之间设置了副冷凝器36,所以能有效地冷却压缩机油。同时,从压缩机16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在通过蒸发管35时能使该蒸发管35发热,从而促进了除霜水蒸发盘17中的水的蒸发。而且,通过此时的热交换,也使流经蒸发管35的冷媒得到一定程度的散热。

    然后,冷媒在通过蒸发管35后到达副冷凝器36,并在此得到冷却。副冷凝器36设在排热口21的近旁,来自上述风扇装置19的冷却风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供给该副冷凝器36。该副冷凝器36在直接得到来自上述风扇装置19的冷却风的同时,还能借助通过了压缩机16并在碰到机械室的侧壁后上升的冷却风在通过时所产生的强制对流而得到充分的散热。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通过背面罩20的上部的排热口21来有效地进行散热。

    图4至图6用箭头示出了风扇装置19所产生的冷却风的流路(用于散热的风路)。另外,即使在风扇装置19停止时,包括副冷凝器36在内的机械室中的热量也能借助自然对流而从排热口21有效地散发。

    然后,冷媒在如上述那样被副冷凝器36冷却后返回压缩机16,并在通过压缩机油部分时与压缩机油进行热交换。通过此时的热交换,使压缩机油得到冷却,其结果,使压缩机16的温度上升受到抑制。之后,冷媒又被送到副冷凝器24,进行上述的循环。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设置了能将从压缩机16排出的冷媒冷却后再送回压缩机16来冷却压缩机油的副冷凝器36,所以,即使使用可能导致压缩机16温度升高的HCFC-22等氟里昂替代物作为冷媒,也能使压缩机16有效地受到冷却,并能提高冷冻循环14的冷却性能,因而也就能延长压缩机16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将副冷凝器36设置在机械室15内部位于背面罩20的排热口21近旁,而且能借助风扇装置19,使包括副冷凝器36在内的机械室15内的热量从上述排热口21积极地排出,因此,能使副冷凝器36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进而提高了压缩机16的冷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由于将副冷凝器36与蒸发管35作串连连接,所以还能同时获得如下效果,即,将由压缩机16输往副冷凝器36的冷媒的热量有效地利用到除霜水的蒸发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本体11的底部设置了通道23,并在其中收容了主冷凝器24,所以能利用风扇装置19的吸入风使主冷凝器24有效地散热。而且,由于机械室15内的热量是从前述上部排热口21积极排出的,所以本体11左右的间隙(散热空间)可以留得很小,实现所谓“内部安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安放本体11时,其左右仅需留出5mm的间隙即可,其上部间隙有50mm就可以了。另外,主冷凝器24很容易从本体11分离出来,所以具有易于修理或更换的优点。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通道23的左右侧面部以及底面部设有辅助吸气口23b~23d,所以能够充分地吸入作为冷却风的外气。即使在前面吸气口23a部分有尘埃积存,也可以从辅助吸气口23b~23d以及22a吸入必要的外气。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吸气口23a以及辅助吸气口23b~23d的开口设置得较大,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尘埃等将开口堵塞。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例中,通道23除了设有前面吸气口23a外,还在位于左右侧面部以及底面部设有辅助吸气口23b~23d,但也可以只在其中一处设置辅助吸气口。此外,本发明並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化地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冰箱,由于在冷冻循环设置了能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冷却后再送回压缩机来冷却压缩机油的副冷凝器,并且将上述副冷凝器设置在形成于机械室背面上部的排热品近旁,而且使来自风扇装置的冷却风在该副冷凝器部分通风,因此,能获得有效地冷却冷冻循环中的压缩机这一良好的实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还能收到以下效果,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述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内部收容着主冷凝器并从前面吸入外气的薄形通道,就能使主冷凝器借助该通道的吸入风得到冷却,同时,由于能使机械室的热量从背面罩的排热口有效地排出,因而在安置电冰箱时可以将本体的左右空间留得较小,实现所谓“内部安放”。此外,由于将风扇马达、压缩机、主冷凝器、副冷凝器等集中地配置在本体下部,所以当要废弃这些零部件时,很容易从本体上分离。而且,如果在通道上形成辅助吸气口,就能充分地吸收外气,即使在吸气口部分有尘埃积存,也可以从辅助吸气口吸入必要的外气。

电冰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冰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冰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冰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冰箱.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冷冻循环中压缩机的冷却效果。在压缩机的冷媒排出口上串连着浸在除霜水蒸发盘内的除霜水中的蒸发管、和用于冷却冷媒的副冷凝器,将该副冷凝器输出侧的管子折返回压缩机内并使其通过压缩机油的收容部分以后再从压缩机伸出,与主冷凝器的流入侧连接。副冷凝器设置在位于除霜水蒸发盘上部的背面罩的排热口的近旁,以使来自风扇装置的冷却风的一部分通过该副冷凝器。在本体的底部设置着使风扇装置的吸入风通过的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