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412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204122A21申请号201280071785022申请日20121001201208123020120330JPC09J5/00200601C09J7/02200601B23K26/0020140171申请人早川橡胶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广岛县72发明人山田功作村上博文藤田和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代理人郭放许伟群54发明名称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在使已用胶带30粘接在一起的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中之一部件与另一部件分离开的方法中。
2、,对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以及胶带30中至少之一所具有的激光非透过部分照射激光L使该激光非透过部分发热,利用该热使胶带30的粘合层成为软化、熔化、起泡以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来使该粘合层所产生的粘接力下降。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24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2/00628320121001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45036JA20131003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4122ACN10420。
3、4122A1/1页21一种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其对已用胶带粘接在一起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进行分离,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以及所述胶带中的至少之一所具有的激光非透过部分照射激光让该激光非透过部分发热,利用该热使所述胶带的粘合层成为软化、熔化、起泡以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种状态来使该粘合层所产生的粘接力下降,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分离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印刷形成激光非透过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非透过部分由使激光透过至少5的着色树脂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4、激光非透过部分由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力沿着使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分离的方向作用在所述胶带的粘合层上,并在该状态下对激光非透过部分照射激光。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同一部分照射两次以上激光。权利要求书CN104204122A1/9页3利用激光的部件分离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将事先已用胶带粘接在一起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离开的分离方法。背景技术0002到目前为止,已知例如在接合两个部件之际使用具有粘合层的胶带。与粘接剂不同,胶带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固化时间,。
5、瞬间就能够将两部件粘接在一起,而且因其弹性模量很低而能够避免粘接后受到冲击之际两部件分离。因此,其适用范围广泛。例如,在家庭用品、事务用品、家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的制造现场经常使用胶带。在以上各种场合使用的胶带的粘合层由粘合剂形成,作为该粘合剂使用的是粘接后能够发挥较强的粘接力且能够长期维持该较强的粘接力那样的粘合剂。0003会出现用胶带粘接的产品不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暂时将一部件从另一部件上分离下来,然后再次进行粘接,即需要所谓的返工REWORK。在粘接后一部件破损的情况下,有时要仅将该破损部件换下来,即有时会进行所谓的修理作业。还会出现必须进行所谓的回收再利用等。即,将粘接多个部。
6、件所得产品分解开并作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回收起来,再次产品化。0004进行上述返工、修理、回收再利用时,如果胶带的粘接力较强,则会出现难以将一部件从另一部件上分离下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一般采取以下做法使用溶剂、表面活性剂、酸、碱等药物等,利用该药物向粘接部分的浸透、对粘接部分的润滑作用来进行剥离,或者对整个产品加热使粘合层软化来进行剥离。0005但是,在是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那样的电子产品的情况下,在用胶带将例如机体与电子部件粘接在一起而产品化以后,从保护各部件的观点出发,不能使用所述药物等;从IC等怕热部件的再利用的观点出发,不能整体加热,非常难以进行部件的分离。0006因此,可以考虑例如专利文献。
7、1、2所公开的使用可再次剥离的胶带将部件粘接起来这样的做法。但是,在制造现场,一般使用胶带的目的在于获得较强的粘接力,如果使用可再剥离的胶带,则有可能因粘接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成为合格产品。0007本申请发明人在该申请以前已申请了一项方法发明专利,其申请号为特愿2010208304号。其发明内容是在两个部件之间夹有中间部件的状态下照射激光将该两个部件接合以后,再再次对同一部位照射激光,由此使中间部件软化、熔化等而将一部件从另一部件上分离下来。0008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9209223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27047号公报发明内容0010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
8、题0011在上述特愿2010208304号所涉及的发明中,因为中间部件由热熔材料形成,所说明书CN104204122A2/9页4以在利用激光的照射使中间部件成为熔化状态而能够进行分离这一点上是有效的。然而,在实际的制造现场,一般情况下用于工业、电气、电子、家庭的市场上销售的胶带的使用量极大,因此在使用这些胶带的情况下需要能够效率良好地将部件分离开的方法。0012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等的情况下,因为电子部件的价格高,所以想再次利用在进行胶带粘接后的返工、修理之际不存在不良的部件的要求高。0013但是,普通胶带的粘合层,为提高内聚力而采用利用热、紫外线提高交联密度的方法,因此难以以可再次利用的方式将。
9、不存在不良的部件分离开。0014而且,并不限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很多领域都有以下要求在不损坏用胶带牢固地粘接起来的部件的情况下进行分离。0015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很容易地就能够将用胶带粘接的部件分离开。0016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0017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使用激光改变粘合层的状态,很容易地就能够降低粘接强度,由此而做出了本发明。0018第一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对用胶带粘接在一起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分离的分离方法中,对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以及所述胶带中的至少之一所具有的激光非透过部分照射激光使该激光非透过部分发热,利用该热使所述胶带的粘合层成为软化、熔化。
10、、起泡以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来使该粘合层产生的粘接力下降,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分离开。0019根据该结构,激光非透过部分通过吸收激光而发热。通过利用该热使胶带的粘合层软化等,粘合层的粘接力就会下降,而能够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分离开。0020因此,在使用粘接力较强的普通胶带的情况下,不使用溶剂等药物,就能够将部件分离开。而且,因为能够有选择地仅对需要加热的部位照射激光,所以能够将热对例如电子部件液晶基板、触控式面板装置等怕热部件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0021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利用印刷形成激光非透过部分。0022根据该结构,因为印刷部分具有遮挡激光的遮光性,所以。
11、能够使激光非透过部分可靠地吸收激光而发热。0023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激光非透过部分由使激光透过至少5的着色树脂形成。0024根据该结构,照射激光之际,激光非透过部分不仅照射表面被加热,还会顺着厚度方向依次被加热。这样一来,因为激光非透过部分的热量增多,所以热易于传递到胶带的粘合层,而能够使粘合层可靠地软化等。0025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激光非透过部分由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形成。0026根据该结构,在照射激光之际,在激光非透过部分的表面激光会有某种程度的反射,剩余的激光则被激光非透过部分吸收。这样一来,激光非透过部分便会适当地发热,而能够使胶带的粘合。
12、层可靠地软化等。0027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让力沿着使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分离的方向作用在所述胶带的粘合层上,并在该状态对激光非说明书CN104204122A3/9页5透过部分照射激光。0028根据该结构,因为使部件分离的力一直作用在胶带的粘合层上,所以能够从粘合层已软化等的部分开始顺序地剥离下去,用较少的激光照射量效率良好地将部件分离开。0029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对同一部分照射两次以上激光。0030根据该结构,在第一次激光照射不能够蓄热的情况下,则通过第二次、第三次激光照射来提高蓄热量,这样便能够使胶带的粘合。
13、层可靠地软化等。0031当激光非透过部分较厚时,会出现热传递到胶带的粘合层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多次照射激光,则能够逐渐地对粘合层加热使其软化等。0032在激光非透过部怕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多次照射激光,那么在不使激光非透过部的温度提高太多的情况下,就能够逐渐地对粘合层加热而使其软化等。0033发明的效果0034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利用激光使胶带的粘合层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则易于将部件分离开,因此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返工、修理、回收再利用。0035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因为通过印刷形成激光非透过部分,所以能够使激光非透过部分可靠地发热,从而能够降低胶带的粘合层的。
14、粘接力。0036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因为由使激光透过至少5的着色树脂形成了激光非透过部分,所以能够使胶带的粘合层可靠地软化等,从而能够以可再利用之形式将部件可靠地分离开。0037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因为用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形成了激光非透过部分,所以能够使激光非透过部分适当地发热,从而能够以可再利用之形式将部件可靠地分离开。0038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因为使力沿着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分离的方向作用在所述胶带的粘合层上且在该状态下照射激光,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将部件分离开。0039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因为对同一部分照射两次以上激光,所以能够逐渐地提高蓄热量,从而使胶带的粘合层可靠地软化等。附图说明0。
15、040图1是已用胶带粘接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成产品的立体图。0041图2是产品的分解立体图。0042图3是胶带的放大剖视图。0043图4是已形成了印刷层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0044图5是已粘贴上胶带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0045图6是用以说明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分离开的步骤的图。具体实施方式0046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优选实施方式是本质上做说明的示例而已,无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适用对象以及本发明的用途的意图。0047实施方式10048图1示出用胶带30将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粘接好以后而形成的产品A。在说明书CN104204122A4/9页6将构成该产品A的第一部。
16、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之际,使用激光L示于图6。0049第一部件10例如可由透明玻璃板、树脂制薄膜、树脂制片状物SHEET等形成。在该实施方式1中,第一部件10是长方形玻璃板,其形状、材质可以任意设定。第一部件10可以无色透明。除此以外,还可以薄薄地着色,以便能够使激光的大部分透过。0050图4是从背面一侧第二部件20一侧观察第一部件10所得到的图,如该图所示,在第一部件10的靠第二部件20一侧的面的周缘部设置有印刷层40。通过这样将印刷层40设置在第一部件10的靠第二部件20一侧的面上,印刷层40和胶带30便成为相邻关系。0051印刷层40,例如可以采用平版印刷OFFSETPRINT。
17、ING、凹版印刷GRAVUREPRINTING、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等各种印刷方法形成。印刷层40是本发明的激光非透过部分。激光非透过部分指照射激光之际具有吸收该激光的激光吸收性的部分。激光吸收性指即使激光之一部分透过及/或反射,也会吸收剩余的激光的性质,也包括将所照射的激光全部吸收的情况。作为印刷层40的颜色,优选遮挡激光的遮光性较高的颜色,例如黑色等深颜色。0052印刷层40由树脂即所谓的粘结剂BINDER与激光吸收剂形成。有机粘结剂可以使用普通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等。作为激光吸收剂,例如可以使用有机颜料、有机染料、市场上销售的激光吸收材、炭黑等。005。
18、3印刷层40,可以是为了将文字记录在产品A上、对产品A进行装饰、以及对产品A着色等而设。0054还可以在第一部件10的靠第二部件20一侧的面的周缘部设置金属蒸镀膜来代替在第一部件10的靠第二部件20一侧的面的周缘部设置印刷层40。该金属蒸镀膜也具有激光吸收性。0055第二部件20是由例如树脂等形成的板材。但除此以外,第二部件还可以用玻璃板、树脂制薄膜、树脂制片状物等形成。第二部件20可以透明,也可以不透明。而且,第二部件20的形状也并不局限于板状。0056胶带30,可以使用例如用于工业、电气、电子、家庭的一般市场上销售的胶带;还可以使用图3A所示在薄膜状基材30A的一个面上设置了粘合层30B的。
19、单面胶带;也可以使用图3B所示在基材30A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了粘合层30B、30B的双面胶带。0057作为形成粘合层30B的粘合剂,例如有利用热、紫外线使其内聚力提高的普通丙烯酸类粘合剂。还可以使用弹性体类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作为苯乙烯类弹性体能够列举出SIS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SEBS苯乙烯乙烯二烯嵌段聚合物等;作为其它弹性体能够列举出丙烯酸类弹性体、胺基甲酸酯URETHANE类弹性体、聚烯烃类弹性体等。也可以使用普通的橡胶类粘合剂。0058接下来,说明制造产品A的工艺步骤。首先,如图4所示,在第一部件10上形成印刷层40。之后,如图5所示,将双面胶。
20、带30的一粘合层30B按压在印刷层40上,来将胶带30贴在第一部件10上。0059之后,如图2所示,布置好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将胶带30的另一粘合层30B按压在第二部件20的固定部位上。这样一来,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便用胶带30瞬间且牢固地粘接在一起了。这样使用胶带30,与使用粘接剂不同,无需固化时间,生产性提说明书CN104204122A5/9页7高。0060作为产品A例如有家庭用品、事务用品、家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部件等。作为电子产品能够列举出的为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但除此以外,只要是能够用胶带30粘接的产品均可以以其作为产品A。0061接下来,对将按如上所述制得的产品A。
21、的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的情况做说明。能够列举出的分离理由例如有当第一部件10相对于第二部件20的粘接位置发生了偏移时等,将第一部件10暂时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然后需要进行再次粘接的返工时;粘接后第一部件10破损,而仅将第一部件10换下来即进行所谓的修理时;进行分别回收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并再利用的回收再利用时等。0062在进行所述返工、修理、回收再利用之际,必须避免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中之一方或者双方破损、损伤等。0063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激光L将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0064换言之,如图6所示,首先,用重物W吊在第二部件20下,让力沿着使第一。
22、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的方向作用于胶带30的粘合层30B上,优选该使分离之方向上的力的大小在例如001MPA以上。0065在此状态下自第一部件10的表面一侧瞄准印刷层40照射激光L。激光在印刷层40被吸收,印刷层40因此而发热。印刷层40的热传递给胶带30的粘合层30B。此时,因为粘合层30B与印刷层40相邻,所以印刷层40的热很快地就传递给粘合层30B,粘合层30B的温度很快地上升。0066所使用的激光L,可以使用例如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纤维激光器等获得。特别易于操作的自波长800NM到1500NM的红外半导体激光器为优选。0067此外,事先将激光L的输出、扫描速度设定。
23、为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不熔化、不损伤那么大。0068粘合层30B的温度由于照射激光L而上升后,粘合层30B软化等,粘接力下降。此时,因为利用重物W使力作用在将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开的方向上,所以粘合层30B能够从它开始软化的部分开始顺序地剥离开,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从而逐渐分离,最后第一部件10被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0069重物W的重量可以任意设定,但优选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之方向上的力的大小在001MPA以上。若该力小于001MPA,即使照射激光L,第一部件10也难以与第二部件20分离开,因此必须增大激光L的照射量。若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之。
24、方向上的力的大小过大,则有可能导致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破损。因此优选在两部件10、20不破损的范围内设定重物W的重量。0070作为使力作用在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之方向上的方法,除了上述利用重物W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列举出以下方法负压吸引以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之间插入其它部件而将力加在使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分离之方向上的方法等。上述方法等可以视产品A的构造等适当地选择使用。0071激光L的照射次数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多次。若使激光L的输出为低输出并在同一部位照射多次激光,则既能够使第一部件10的温度缓慢上升,又能够使粘合层30B的温度逐渐升高来逐。
25、渐地降低粘接力。这样一来,就能够防止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破损。说明书CN104204122A6/9页80072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中之一方破损而不能再利用的情况下修理,第一部件10是机体、第二部件20是内部部件且废弃第一部件10使用第二部件20的情况下,或者目的仅仅是分离开的情况下回收再利用,通过照射一次或者多次输出较高的激光L,也能够仅分解粘合层30B,很容易地就能够将两部件分离开。0073可以在达到粘合层30B软化、熔化的温度为止一直照射激光L,还可以在达到粘合层30B起泡、分解的温度为止一直照射激光L。通过分解粘合层30B,则能够用极弱的力将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
26、下来。0074在胶带30的基材30A由具有独立气泡构造的泡沫体形成的情况下,基材30A会由于气泡内的空气热膨张而遭受破坏,所以能够以极弱的力将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0075因为这样利用激光L将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所以无需使用溶剂、表面活性剂、酸、碱性药物等即可分离开。而且,因为能够有选择地仅对需要加热的部位胶带30的粘贴部位照射激光L,所以能够将热对例如电子部件液晶基板、触控式面板装置等怕热部件造成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0076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1,因为能够利用激光L使胶带30的粘合层30B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来将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
27、20分离开,所以能够以可再利用的形式将两部件10、20双方或者一方、或者所需要的部件、材料等分离下来,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返工、修理、回收再利用。0077因为由具有遮光性的印刷层40形成激光非透过部分,所以能够使激光非透过部分可靠地吸收激光L而发热,从而能够使粘合层30B的粘接力可靠地下降。0078在让力沿着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开之方向作用在胶带30的粘合层30B上的状态下照射激光L,所以用较少的激光照射量就能够效率良好地将部件分离开。0079此外,还可以将第二部件20从第一部件10上分离下来。0080可以使第二部件20为透明部件,在该第二部件20的靠第一部件10一侧的面上设置印刷层。
28、激光非透过部分40。在该情况下,能够从第二部件20一侧照射激光L,将胶带30的粘合层30B加热,而将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0081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可以是电子部件。例如,既可以用安装了IC等的电子部件作第一部件10,用收纳第一部件10的机体作为第二部件20;还可以用液晶显示面板作第一部件10,用安装有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作第二部件20。0082实施方式20083实施方式2,在用使激光L透过至少5的着色树脂形成第一部件10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其它部分都与实施方式1一样。以下,详细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0084作为形成第一部件10的着色树脂,例如可以通过让染料、颜。
29、料等含在树脂中而获得。这样一来就会在第一部件10形成激光非透过部分。还可以为仅有第一部件10的一部分由着色树脂形成,其它部分无色透明即所谓的双色成形。0085成为基体BASE的树脂种类很多,例如有热塑性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葡萄糖三醋乙酸酯、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丙烯酸树脂等。还可以是热固性树脂,在该情况下能够列举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MELAMINERESIN、胍胺树脂GUANAMINERESIN等。也可以是紫外线固化树脂。在该情况下,能够列举出不饱和丙烯酸说明书CN104204122A7/9页9树脂、聚酯树脂、阳离子聚合环氧树脂及其单体。0086在实施方式2的第一部件。
30、10上未设置印刷层。0087在将已用胶带30粘接好的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之际,从第一部件10的表面一侧照射激光L。因为第一部件10被着色,所以照射的激光L会被第一部件10吸收。已吸收激光L的第一部件10发热,该第一部件10的热会传递给胶带30的粘合层30B,粘合层30B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由粘合层30B产生的粘接力下降。这样一来就将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了。0088若第一部件10对激光L的透过率低于5,则激光L的大部分会被第一部件10的表面激光L的照射面吸收,第一部件10的表面便易于被激光L损伤,因此并非优选。0089另一方面,若第一部件10。
31、对激光L的透过率在80以上,则激光L的大部分几乎不会被转换为热量,效率会下降,因此并非优选。0090因此,第一部件10对激光L的透过率在5以上80未满为优选范围。更优选范围是10以上70以下。0091因此,与实施方式1一样,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利用激光L使胶带30的粘合层30B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来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所以能够以可再利用的形式对两个部件10、20进行分离,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返工、修理、回收再利用。0092此外,胶带30的粘合层30B也可以具有激光非透过性。在该情况下,因为粘合层30B本身吸收激光L而软化等,所以即使是第一部件10使激光全部透过。
32、的情况,第一部件10也是很容易地就能够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0093在胶带30具有激光非透过部分的情况下,即使第一部件10的激光透过率较高例如80以上,粘合层30B也会吸收激光L而发热。这样一来,能够使粘合层30B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使粘接力下降,而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0094可以使胶带30的基材30A的激光透过率在10以上。在该情况下,胶带30也具有激光非透过部分,因此能够利用激光L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0095也可以让第二部件20由所述着色树脂形成。0096实施方式30097实施方式3,在由金属或其氧化物形成第一部件10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
33、1不同。其它部分皆与实施方式1相同。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做详细说明。0098作为形成第一部件10的金属能够列举出铁、铜、银、铝、镁、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还可以使用所述金属的氧化物及其合金形成第一部件10。0099在将已用胶带30粘接的第一部件10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之际,从第一部件10的表面一侧照射激光L。照射的激光L在第一部件10的表面上会有某种程度的反射,但剩余的激光L被第一部件10吸收。已吸收激光L的第一部件10发热,该第一部件10的热传递给胶带30的粘合层30B,粘合层30B即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由粘合层30B产生的粘接力下降。这样一来,第一部件10。
34、就会从第二部件20上分离下来。0100因此,与实施方式1一样,根据实施方式3,利用激光L使胶带30的粘合层30B成为软化、熔化、起泡及分解中之至少一状态,就能够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所以说明书CN104204122A8/9页10能够以可再利用两部件10、20的形式对部件10、20进行分离,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返工、修理、回收再利用。0101此外,在使用银、铝这样的导热率较高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形成第一部件10的情况下,若第一部件10的厚度较厚,则会出现激光L导致的发热传递给胶带30以外的部位,而无法效率良好地对粘合层30B加热的情况。因此,在为导热率较高的材质的情况下,优选使厚度较薄。0。
35、102可以让第二部件20由金属或其氧化物形成。0103可以让第一部件10的一部分由金属或其氧化物形成,让其它部分由树脂、玻璃形成。0104【实施例】0105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说明。0106实施例10107第一部件10是玻璃板,宽度为50MM,长度为100MM,厚度为1MM。0108印刷层40用UV丝网印刷油墨的黑色十条化工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RECUREGA4100形成。印刷层40的形成范围在第一部件10的靠第二部件20一侧的面的整个周缘部一周,其宽度为2MM。用金属卤化物灯对油墨照射紫外线,由此使油墨固化,获得了印刷层40。此时的紫外线照射量为300MJ/MM2。0109第二部件20是聚。
36、碳酸酯制透明板材,宽度为60MM,长度为120MM,厚度为2MM。0110胶带30是双面胶带DIC株式会社生产8402B。将该双面胶带冲压成长方形的框状。其外围尺寸为宽度50MM、长度100MM,框部分的宽度为1MM。0111剥下胶带30的脱模薄膜MOULDRELEASINGLM以后,将胶带30的一粘合层30B按压到第一部件10的印刷层40上,来将胶带30贴在第一部件10上。0112之后,将胶带30的另一粘合层30B按压到第二部件20上,利用胶带30将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粘接在一起。0113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重量500G的重物W装在第二部件20上,且用固定用胶带将第一部件10贴在无色。
37、透明的已固定玻璃板未图示上。使固定用胶带不与印刷层40相重。0114在该状态下使力沿着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分离的方向作用在粘合层30B上,其大小为0015MPA。0115之后,从第一部件10的表面一侧对印刷层40照射激光L。激光L的波长为940NM、输出为10W、焦点直径为3MM。而且,扫描速度为600MM/分。激光L的照射次数为五次。0116胶带30的粘合层30B通过照射激光L而软化,第二部件20与第一部件10分离而掉下来。此时所看到的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皆无损伤。0117实施例20118第一部件10是厚度05MM的铜板,宽度和长度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部件10相同。0119第二部。
38、件20和实施例1一样。0120胶带30是住友3M株式会社生产的Y4914。0121与实施例1一样,在已安装上重物W的状态下照射了激光L。激光L的输出为30W。波长、焦点直径、扫描速度皆和实施例1一样。照射次数为一次。说明书CN104204122A109/9页110122胶带30的粘合层30B通过照射一次激光L而软化,第二部件20与第一部件10分离而掉下来。此时所看到的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皆无损伤。0123实施例30124第一部件10是着色为蓝色的聚碳酸酯制板材。各尺寸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部件10相同。第一部件10对于波长940NM的激光的透过率为10。0125让第二部件20与实施例1一样。。
39、0126胶带30是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生产的5000NS。0127与实施例1一样,在已安装上重物W的状态下照射了激光L。激光L的输出为10W。波长、焦点直径、扫描速度皆和实施例1一样。0128第二部件20通过第八次的激光L照射与第一部件10分离而掉下来。此时所看到的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皆无损伤。0129实施例40130第二部件20和实施例1一样。0131胶带30是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5230NSB。0132与实施例1一样,在已安装上重物W的状态下照射了激光L。激光L的输出为20W。波长、焦点直径、扫描速度皆和实施例1一样。0133第二部件20通过第十五次的激光L照射与第一部件10分离而。
40、掉下来。此时所看到的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皆无损伤。0134产业可利用性0135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利用激光分离部件的分离方法,对于对用胶带牢固地粘接在一起的部件进行分离的情况广泛适用。符号说明0136A产品013710第一部件013820第二部件013930胶带014030A基材014130B粘合层014240印刷层激光非透过部分0143L激光说明书CN104204122A111/5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04122A122/5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04122A133/5页14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04122A144/5页15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04122A155/5页16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04122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