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171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1718A21申请号201410305094322申请日20140630F25B31/00200601F25B45/0020060171申请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地址621000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72发明人付天才陈召强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代理人刘世平54发明名称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涉及空调维护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对正在使用中的缺油空调实施动态补油的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盛油容器、补油截止阀、入口截止阀、出口截。
2、止阀和盛油漏斗;补油截止阀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的另一接口与盛油漏斗连接;入口截止阀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的另一接口为冷媒入口;出口截止阀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下部连接,出口截止阀的另一个接口为压缩机连接口。本发明充分利用空调压缩机产生的动力或者利用冷媒罐自身的高压,就很方便地将冷冻油补进缺油的空调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1718ACN104061718A1/1页21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油。
3、容器2、补油截止阀12、入口截止阀10、出口截止阀5和盛油漏斗1;补油截止阀12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2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12的另一接口与盛油漏斗1连接;入口截止阀10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2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12的另一接口为冷媒入口9;出口截止阀5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2下部连接,出口截止阀5的另一个接口为压缩机连接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液镜4,视液镜4设置于连接盛油容器2和出口截止阀5的管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截止阀10包括抽真空接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其特征。
4、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座8和下支撑座7;盛油容器2固定于上支撑座8内,补油截止阀12的壳体和入口截止阀10的壳体均与上支撑座8连接;出口截止阀5和视液镜4位于下支撑座7内,出口截止阀5的壳体与下支撑座7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061718A1/3页3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维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背景技术0002空调的制冷循环是靠压缩机产生动力,提供压差,促进冷媒流经各个器件而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同时冷冻油也参在循环之中。冷冻油对压缩机本身起润滑、密封、冷却作用。部分商用空调由于没有油分离器,高温高压的含油冷媒气体就会不断地喷射制冷系。
5、统各个部件,由于油的粘性和各个部件腔体死角,即便回油系统设计很合理,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油再也无法通过系统循环回到压缩机油仓里了,随着运转时间的增长,油仓里的油就越来越少,以至严重缺油而烧毁压缩机。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正在使用中的缺油空调实施动态补油的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盛油容器、补油截止阀、入口截止阀、出口截止阀和盛油漏斗;补油截止阀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的另一接口与盛油漏斗连接;入口截止阀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的另一接口为冷媒入口;出口截止阀的一个接口。
6、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下部连接,出口截止阀的另一个接口为压缩机连接口。0005进一步的是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视液镜,视液镜设置于连接盛油容器和出口截止阀的管路上。0006进一步的是入口截止阀包括抽真空接口。0007进一步的是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盛油容器固定于上支撑座内,补油截止阀的壳体和入口截止阀的壳体均与上支撑座连接;出口截止阀和视液镜位于下支撑座内,出口截止阀的壳体与下支撑座连接。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冷冻油从盛油漏斗加入盛油容器;然后将压缩机连接口与压缩机的低压侦察口连接,冷媒入口与压缩机的高压侦察口连接,通过将压缩机的高压侦察口的高压冷媒引入盛。
7、油容器将冷冻油压入压缩机低压侦察口即完成压缩机补油。也可以冷媒入口与冷媒罐连接,通过将冷媒罐的高压冷媒引入盛油容器将冷冻油压入压缩机低压侦察口。0009本发明无需购置昂贵的增压设备,充分利用空调压缩机产生的动力或者利用冷媒罐自身的高压,就很方便地将冷冻油补进缺油的空调中。通过出口截止阀的开度,很方便调节补油速率。本发明为空调生产、维护、维修提供了一套简捷、有效的制冷系统的补油装置。附图说明0010图1是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61718A2/3页40011图2是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0012图中标记为盛油漏斗1、盛油容器2、通孔3、视液镜4、出口截止阀5、压。
8、缩机连接口6、下支撑座7、上支撑座8、冷媒入口9、入口截止阀10、抽真空接口11、补油截止阀12、加氟软管13、压缩机14、低压侦察口15、高压侦察口16、冷媒罐17、冷冻油18。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4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盛油容器2、补油截止阀12、入口截止阀10、出口截止阀5和盛油漏斗1;补油截止阀12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2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12的另一接口与盛油漏斗1连接;入口截止阀10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2上部连接,补油截止阀12的另一接口为冷媒入口9;出口截止阀5的一个接口通过管路与盛油容器2下部连接,出口截止阀5的。
9、另一个接口为压缩机连接口6。0015使用时将冷冻油18从盛油漏斗1加入盛油容器2;然后将压缩机连接口6与压缩机14的低压侦察口15连接,冷媒入口9与压缩机14的高压侦察口16连接,通过将压缩机14的高压侦察口16的高压冷媒引入盛油容器2将冷冻油10压入压缩机14的低压侦察口15即完成压缩机补油。也可以冷媒入口9与冷媒罐17连接,通过将冷媒罐17的高压冷媒引入盛油容器2将冷冻油压入压缩机14的低压侦察口15。0016本发明无需购置昂贵的增压设备,充分利用空调压缩机产生的动力或者利用冷媒罐自身的高压,就很方便地将冷冻油补进缺油的空调中。通过出口截止阀的开度,很方便调节补油速率。本发明为空调生产、维。
10、护、维修提供了一套简捷、有效的制冷系统的补油装置。0017压缩机连接口6与压缩机的低压侦察口15连接以及冷媒入口9与压缩机14的高压侦察口16或冷媒罐17连接的管路推荐为加氟软管13。通常低压侦察口15、高压侦察口16均为单向、带顶针的充注阀或自封阀,因此加氟软管13至少有一端应设置带顶针的螺母。盛油容器2可根据补油量单位毫升制作相应容器大小,其最大工作压力应不小于495MPA;出口截止阀5、入口截止阀10和补油截止阀12均选用能承压不小于495MPA相应阀件。补油截止阀2的油管伸入盛油容器1应尽可能长出口截止阀5和入口截止阀10的油管伸入盛油容器2应尽可能短。0018采用本发明的空调压缩机补。
11、油装置为压缩机补油的具体工序如下0019A、盛油关闭出口截止阀5,打开补油截止阀12、入口截止阀10,通过盛油漏斗1、补油截止阀12将冷冻油18缓慢向盛油容器2内盛油,直到入口截止10溢出时,依次关闭补油截止阀12、入口截止阀10。0020B、连管分为二种方式0021无冷媒罐17联管方式在压缩机14停机状况下,采用两根加氟软管13,一根连接入口截止阀10和高压侦察口16;另一根连接出口截止阀5和低压侦察口15。0022连接加氟软管13时,应先与入口截止阀10和出口截止阀5相连并拧紧,再将带顶针的螺母分别与低压侦察口15、高压侦察口16相连并拧紧,且无泄漏。连接完成后利用制冷剂排出各部件内的空气。
12、。0023有冷媒罐14联管方式除将接入高压侦察口16的加氟软管13的螺母改接在冷媒罐17的冷媒出口外其他的连接同上。说明书CN104061718A3/3页50024D、补油启动压缩机14,有冷媒罐17时打开冷媒罐17的充氟阀门,顺序缓慢打开出口截止阀5、入口截止阀10,注油的速度不宜快。通过调节出口截止阀5的开度来控制注油的速度。完成补油后顺序关闭入口截止阀10、出口截止阀5。0025E、复原补油后压缩机14应工作10分种以上,关闭压缩机;拆除连接管和其他装置;保证侦察口单向阀无泄漏。0026为了能够观察和控制补油速度和时间,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视液镜4,视液镜4设置于连接盛油容器2和出口截。
13、止阀5的管路上。可从视液镜4上观察的流动情况,视液镜4选用能承压不小于495MPA相应配件,。0027为了能够加入准确的补油量,入口截止阀10包括抽真空接口11。通过抽真空接口11连接抽真空设备抽走盛油容器2内的空气和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避免其对补油量的干扰。0028为了避免固定盛油容器2倾倒,需要有相关固定装置或固定方式。本发明盛油容器2其余部件固定方式如图1所示空调压缩机补油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座8和下支撑座7;盛油容器2固定于上支撑座8内,补油截止阀12的壳体和入口截止阀10的壳体均与上支撑座8连接;出口截止阀5和视液镜4位于下支撑座7内,出口截止阀5的壳体与下支撑座7连接。下支撑座7上部应设置便于出口截止阀5和视液镜4穿过的通孔3。说明书CN104061718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61718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17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