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和包装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和包装方法,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铁路货车向海外出口数量越来越多,确保车辆安全送达目的地是一项非常
重要的工作。其中,集装箱平车的包装运输安全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目前,集装箱平车的包装运输,一般需要对集装箱平车进行包装、加固,确保集装
箱平车安全到达目的地,并且保证集装箱平车自身不受损坏。比如出口澳大利亚塔斯马尼
亚的集装箱平车,需要先通过汽车运输到港口,再由海运到达澳大利亚。现有技术中出口澳
大利亚等国家的集装箱平车,大多为转向架与车体分开运输,到达目的地再进行组装。但是
由于集装箱平车的转向架与车体是分开运输的,所以当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将转向架与
车体连接组装,并进行调试,这种方式既费时又费力。也有少数情况采取单车包装方式,即
转向架与车体用钢丝绳捆绑,再用两个U形架支撑,放置于汽车或货轮上。但是这种单车包
装的方法使整个包装重心偏高,而且不能实现多层集装箱平车的包装,空间利用率和运输
效率都较低,成本高,而且钢丝绳存在断裂等安全隐患。
鉴于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和包装方法,以提高集装箱平
车的运输效率并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和包装方法。通过集
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多个集装箱平车的包装与固定,避免集装箱
平车发生损坏;采用上述包装系统对多个集装箱平车进行包装的方法,实现了多个集装箱
平车的运输,并能够保证集装箱平车的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用于包装两个以上层叠设置的
集装箱平车,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包括:
铁鞋组成,其设置在最下层集装箱平车的车轮外围并对该车轮进行固定;
吊架组成,其围设在两个以上所述集装箱平车的外部并使两个以上所述集装箱平
车相对固定;
吊钩组成,其设置在每一集装箱平车的至少一对车轴之间并且对该集装箱平车的
车轴和中梁下盖板进行固定;
绳索组成,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的端部并使两个相邻的集装
箱平车相对固定。
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铁鞋组成通过固定最下方集装箱平车的车轮,以支撑
最下方集装箱平车,并防止最下方集装箱平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前后晃动(即沿车轮前进
或后退的方向发生位移);吊架组成围设在多个集装箱平车的外部,实际上是将多个集装箱
平车捆绑在一起,避免多个集装箱平车之间的相对移动;吊钩组成同时连接了每个集装箱
平车的车轴和中梁下盖板,从而实现了每个集装箱平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
使每个集装箱平车在包装及运输前即可组装完毕,到达目的地后不必再次进行车体与转向
架的二次组装;绳索组成设置在相邻两个集装箱平车的端部,实现了集装箱平车端部的固
定。所以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是通过上述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多个层
叠设置的集装箱平车的包装,提高了集装箱平车的运输效率并保证了集装箱平车在运输过
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还包括垫块组成,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
之间,并对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中的上层集装箱平车进行支撑。垫块组成的设置,能够避免
上下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之间的直接接触。
具体的,绳索组成包括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
第一绳索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的枕梁吊耳和端梁之间;
第二绳索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的牵引杆和车钩之间。
通过上述绳索组成的设置,实现了集装箱平车端部的固定。
本发明对铁鞋组成的结构不做严格限定,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铁鞋组成
包括底座和相对设置在底座两侧的侧板,底座具有与车轮外轮廓匹配的凹槽;车轮置于凹
槽中,侧板分别位于车轮的两侧。
优选的,上述凹槽呈圆弧状,其弧度与车轮外轮廓的弧度一致。
进一步,在至少一个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抵挡车轮的轮挡,该轮挡通过紧固件
固定在侧板上。
优选的,上述轮挡设置在相对于车轮外侧的侧板上,以方便集装箱平车的包装。
具体的,吊架组成包括:
相对设置的横梁,其分别设置在最上层集装箱平车的顶部和最下层集装箱平车的
底部,在每一横梁上相对设置有用于对集装箱平车的侧面进行限位的挡板;
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拉杆,每一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横梁
的端部。
具体的,吊钩组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车轴固定部和连接两个车轴固定部的连接
部,车轴固定部具有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车轴的U形固定件,在固定板的
上部设有用于固定中梁下盖板的钩部。
进一步,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地连接在两个车轴固定部上。
本发明对垫块组成的结构不做严格限定,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垫块组成
包括支座和固定在支座上并且用于对上层集装箱平车进行支撑的垫块。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利用上述包装系统进行,该集
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吊钩组成对每一集装箱平车的车轴和中梁下盖板进行固定;
2)在运输装置上设置铁鞋组成,并将最下层集装箱平车置于所述运输装置上,使
所述铁鞋组成设置在最下层集装箱平车的车轮外围;
3)将一个以上集装箱平车依次层叠设置在最下层集装箱平车上,随后将吊架组成
围设在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的外部并使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相对固定;
4)将绳索组成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上并使两个相邻的集装
箱平车相对固定。
采用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可以将多个调试完成的集装箱平车进行牢固包
装,不仅能够保证多个集装箱平车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而且实现了集装箱平车的整车运输,
因此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无需对集装箱平车进行二次组装与调试,既省时又省力。
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多个
集装箱平车的包装与固定,从而能够保证集装箱平车的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通过采用上述包装系统,实现了多个集装箱
平车的整车包装与运输,不仅能够保证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而且由于实现了整车包装与
运输,避免了集装箱平车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的二次调试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垫块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垫块组成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铁鞋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铁鞋组成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铁鞋组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吊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吊架组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吊钩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吊钩组成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吊钩组成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装箱平车; 11-车轮; 12-车轴; 13-枕梁吊耳;
14-端梁; 15-牵引杆; 16-车钩; 17-中梁下盖板;
2-铁鞋组成; 21-底座; 22-侧板; 23-轮挡;
24-凹槽; 3-吊架组成; 31-横梁; 32-挡板;
33-拉杆; 34-平板; 35-支撑板; 4-吊钩组成;
41-车轴固定部; 42-连接部; 43-固定板; 44-U形固定件;
45-钩部; 46-防护橡胶管; 47-筋板; 5-绳索组成;
51-第一绳索; 52-第二绳索; 6-垫块组成; 61-支座;
62-垫块; 7-橡胶垫; 8-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用于包装两个以上
层叠设置的集装箱平车1,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包括:
铁鞋组成2,其设置在最下层集装箱平车1的车轮11外围并对该车轮11进行固定;
吊架组成3,其围设在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外部并使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相
对固定;
吊钩组成4,其设置在每一集装箱平车1的至少一对车轴12之间并且对该集装箱平
车的车轴12和中梁下盖板(未图示)进行固定;
绳索组成5,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1的端部并使两个相邻的集
装箱平车1相对固定。
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铁鞋组成2对最下方集装箱平车1的车轮11进行固定,
以支撑最下方集装箱平车1并防止最下方集装箱平车1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前后晃动;吊架组
成3围设在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外部,实际上是将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捆绑”在一起,
避免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之间的相对移动;吊钩组成4同时连接了每个集装箱平车1的车
轴12和中梁下盖板,从而实现了每个集装箱平车1的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也就
是说,在每个集装箱平车1包装及运输之前,即可将每个集装箱平车1进行调试与组装,这样
在每个集装箱平车1在运输到目的地后,不经过二次组装与调试即可正常使用;绳索组成5
设置在相邻两个集装箱平车1的端部,实现了集装箱平车端部1的固定。
所以,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通过上述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层
叠设置的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整车包装,提高了集装箱平车1的运输效率并保证了集装
箱平车1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上述集装箱包装系统是将组装与调试完成的集装箱
平车1进行包装,所以在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可以不经调试与组装,即可正常使用集装箱平
车1。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还进一步包括垫块组成6,其设
置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1之间,并对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1中的上层集装箱平车1进行
支撑。通过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1之间设置垫块组成6,不仅能够对相邻集装箱平车1中
的上层集装箱平车1进行支撑,而且能够避免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1之间的直接接触,尤其
是避免上层集装箱平车1的车轮11接触下层集装箱平车1,避免集装箱平车1在运输过程中
发生的损坏。
本发明对垫块组成6的结构不做严格限定,其只要能设置在相邻两个集装箱平车1
之间,避免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1之间的直接接触即可,比如垫块组成6可以是由两个截面
为凹槽形的槽钢相对焊接而成,以保证垫块组成6结构的强度。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请参考图3和图4,垫块组成6包括支座61和固定在支座61上并且用于对上层集装箱平车
1进行支撑的垫块62。在此实施方式中,垫块62用于对相邻集装箱平车1中的上层集装箱平
车1进行支撑,支座61用于对垫块62进行支撑与固定,防止垫块62发生倾倒。可以理解,垫块
62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比如可以是由两个截面为凹槽形的槽钢相对焊接而成,支座61与垫
块62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比如垂直设置,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垫块62发生倾倒。
本发明中,绳索组成5用于连接并固定相邻两个集装箱平车1的端部,在本发明一
具体实施方式中,绳索组成5包括第一绳索51和第二绳索52,请参考图1和图2,第一绳索51
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1的枕梁吊耳13和端梁14之间;第二绳索52的两
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集装箱平车1的牵引杆15和车钩16之间。通过上述第一绳索51和第
二绳索52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了多个集装箱平车1的端部的固定。
可以理解,第一绳索51和第二绳索52均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性,比如可以选择
钢丝绳,以更好的固定多个集装箱平车1的端部。
本发明对铁鞋组成2的结构不做严格限定,可以采用集装箱平车1常用的铁鞋对集
装箱平车1进行支撑,并通过对最下层集装箱平车1的车轮11进行固定,以防止多个集装箱
平车1运输过程中发生前后晃动。请参考图5至图7,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铁鞋组成2
包括底座21和相对设置在底座21两侧的侧板22,底座21具有与车轮11外轮廓匹配的凹槽
24;车轮11置于凹槽24中,侧板22分别位于车轮11的两侧。
由于底座21具有与车轮11外轮廓匹配的凹槽24,所以将车轮11设置在凹槽24中
时,车轮11不易发生前后晃动。比如上述底座21具有呈圆弧状的凹槽24,其弧度与车轮11外
轮廓的弧度一致。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侧板21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抵挡车轮11
的轮挡23,该轮挡23通过紧固件8固定在侧板21上,如图5至图7所示。轮挡23的设置,进一步
避免了车轮11发生前后晃动,提高了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为了方便集装箱平车1的包装,通常是在相对外侧的侧板21上设有上述
轮挡23。本发明对轮挡23的数量不做严格限定,可设置1个或多个,比如设置为2个。
本发明对于铁鞋组成2的数量不做严格限定,以能够支撑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为
准。一般情况下,铁鞋组成2的数量与最下层集装箱平车1的车轮11的数量一致,即在最下层
集装箱平车1的每个车轮处都设有一个铁鞋组成2。
本发明对吊架组成3的结构不做严格限定,其只要能够围设在两个以上集装箱平
车1的外部并使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相对固定即可。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照
图8,吊架组成3包括:
相对设置的横梁31,其分别设置在最上层集装箱平车1的顶部和最下层集装箱平
车1的底部,在每一横梁31上相对设置有用于对集装箱平车1的侧面进行限位的挡板32;
相对设置在两个横梁31之间的拉杆33,每一拉杆3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31
的端部。
可以理解,上述吊架组成3优选设置在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车身中部,以更好
的对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进行捆绑与固定,避免集装箱平车1之间相对发生移动。本发明
对吊架组成3设置的数量及其之间的距离不做严格限定,可以根据集装箱平车1的车身长度
合理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中,吊架组成3能够实现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
的向内绑紧,垫块组成6能够实现相邻两个集装箱平车1之间的向外支撑,通过上述吊架组
成3和垫块组成6的配合使用,提供给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整体较大的纵向力,进一步保证
了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包装的牢固性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对上述拉杆33与横梁31的连接固定方式不做严格限定,可以焊接,也可以
采取其它方式,比如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是将每一拉杆3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横
梁31的端部,并且每一拉杆33的两端设置有螺纹,配合紧固件(未图示)实现横梁31与拉杆
33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此种连接固定方式,能够灵活调整两个横梁31之间的距离,使其与
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高度之和一致。
进一步,还可以在每一拉杆33的两端设置有与横梁31平行的平板34,且平板34与
横梁31通过垂直于平板34设置的支撑板35连接固定,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横梁31,平板
34和支撑板35共同组成箱型机构,提高了吊架组成3对于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捆绑强
度。
本发明中的吊钩组成4,对调试完成的集装箱平车1的车体(未图示)与转向架(未
图示)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在包装及运输之前,即可首先完成每个集装箱平车1的调试与安
装,然后在集装箱平车1运输到目的地之后,不必对每个集装箱平车1进行调试与安装,即可
正常使用,既省时又省力。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吊钩组成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
车轴固定部41和连接两个车轴固定部41的连接部42,其中,车轴固定部41具有固定板43,在
固定板43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车轴12的U形固定件44,在固定板43的上部设有用于固定中
梁下盖板17的钩部45。
上述吊钩组成4,通过与每个集装箱平车1两侧相对的车轴12和中梁下盖板17连
接,实现了每个集装箱平车1的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所以在具体包装过程中,可以先
将车体与转向架调试并连接完成后,再通过吊钩组成4将转向架吊挂到车体上,其中,U形固
定件44用于固定车轴12,钩部45用于固定中梁下盖板17,然后通过连接部42,实现了集装箱
平车1的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发明对钩部45与固定板43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做严格限定,比如可将钩部45焊接
在固定板43上。进一步,还可以在固定板43与钩部45之间设置有筋板47,以加强钩部45与固
定板43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本发明对连接部42与车轴固定部41之前的连接方式不做严格限定,为了方便安装
与拆卸,通常使连接部4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地连接在两个车轴固定部41上,比如采用紧
固件8对连接部42与车轴固定部41进行连接固定。
本发明对连接部42的长度及形状也不做严格限定,可根据集装箱平车1的具体结
构及尺寸合理设置,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部42为平面板状结构,如图12所示;在
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部42为弯曲形状,如图13所示,避免在实际安装时碰到集装
箱平车1上的某些部件。
进一步,还可以在U形固定件44上套设有防护橡胶管46,避免U形固定件44与车轴
12直接接触,以更好的保护车轴12。
为了进一步避免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对集装箱平车1造成伤害,还可以在集
装箱平车包装系统与每个集装箱平车1的接触处设有橡胶垫7,比如在铁鞋组成2的底座21
与车轮11之间,吊架组成3的挡板32与集装箱平车1之间,吊钩组成4的U形固定件44与车轴
12之间等,不仅能避免对集装箱平车1造成伤害,还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多个
集装箱平车的包装与固定,从而能够保证集装箱平车的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本发明最后提供一种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利用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系统进行,
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吊钩组成4对每一集装箱平车1的车轴12和中梁下盖板17进行固定;
2)在运输装置上设置铁鞋组成2,并将最下层集装箱平车1置于所述运输装置上,
使铁鞋组成2设置在最下层集装箱平车1的车轮11外围;
3)将一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依次层叠设置在最下层集装箱平车1上,随后将吊架组
成3围设在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的外部并使两个以上集装箱平车1相对固定;
4)将绳索组成5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1上并使两个相邻的集
装箱平车1相对固定。
上述运输装置,通常指的是用于运输集装箱平车1的运输工具,比如汽车、货轮、拖
车等。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将两个以上层
叠设置的集装箱平车1进行包装,并在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平车1之间设置垫块组成6。
在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2-3个层叠设置的集装箱平车1设为一个集
装箱平车组,按照上述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包装完成后,再将1个或多个集装箱平车组层叠
放置,并在每个集装箱平车组之间设置铁鞋组成2。
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包装方法,通过采用上述包装系统,实现了多个集装箱
平车的整车包装与运输,不仅能够保证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而且由于实现了整车包装与
运输,避免了集装箱平车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的二次调试与组装,省时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