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布磨针的方法。 在纺纱过程中,众所周知,形成针布的针,在梳理机运转期间会慢慢地磨损,使针尖变得不锋利。结果,梳理机的运转受到影响,并降低了丝维网的质量。
因此,通常要经常磨针布的针,以使针尖恢复到所需的锋利程度。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梳理机为此不得不停止运转,并且要停止一段时间。磨辊和其支撑件也必须非常稳固,具有极高的精密度,这使磨针工序昂贵。另外,这些针总是被磨掉不同的量,针尖的磨损也使丝维网质量慢慢不断地降低。考虑到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在形成的丝维网中会产生其质量慢慢下降,而在每次磨针操作后又显著得到改善的变化过程。当考虑到梳理机要经过短和长周期运转时,这使生产出质量恒定的纱线变得较为困难。
本发明能克服这些缺点,本发明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列的特征。为实现该方法的磨针装置,其特征是权利要求2所包括的特征。
从西班牙250111号专利中已得知,采用一个磨针装置在转动的锡林上磨针布。在该专利中,磨针装置借助一弹簧压在锡林上,并沿锡林作往复移动。然而,该专利既没有涉及在运转期间磨针工序的细节,也没有涉及一个能在三个自由度中自由移动的磨针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是新地,并具有下列优点:
在上述公知的针布磨针过程中,所用的辊子具有一个覆盖在其外表面上的磨针件。为了确保在磨针操作期间,对针布的每个针进行最佳的磨针,也就是为了确保从每个针上磨去的材料量既充分但又不过量,该辊子必须满足直线性高的要求。这证明花费是非常高的,因此使磨针工序较为昂贵。即使如此,仍会出现从某些针上,即部分针上磨去的材料量过量或不充分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实际生产中,针布的针尖不都恰好处于同一高度,也就是说,它们不都恰好位于几何图形的圆筒形表面(该表面与锡林的转动轴线同轴线)。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不必需要满足如此精确要求的磨辊。根据本发明,由于磨针装置能对这样的偏差进行调整,所以带来的优点是,所有的针都同样充分地被磨去相同的量。由于在梳理机运转期间,从新针布投入使用时起,直到又一新针布取代这种针布为止,磨针工序连续地进行,因此,能消除公知方法中出现的丝维网质量慢慢下降以及在磨针工序后质量又显著改善这样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应用到梳理机上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磨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磨针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是又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是图4中沿V-V线的截面图。
图1所示的梳理机包括一个刺辊11,它把供应到其上的纺织纤维喂入锡林12上。梳理在锡林12和旋转盖板链条13之间进行。盖板链条绕过反向辊子14,所形成的丝维网被转移到道夫15上,并由道夫15输送。所述的这些构件的运动方向由箭头表示。
构件11、12和15的圆筒形外表面和朝向锡林的构件13的各个盖板的表面当然都配有针,分别形成多组针布16、17、19和18。这几组针布可由刚性针或形成可挠针布的针组成。
根据本发明,在运转期间,至少一个或一些或全部这几组针布16-19连续受到磨针操作。为此采用磨针装置20,每个磨针装置20分别与每个构件11、12、13和15相联系。
磨针装置可具有各种结构。这种结构型式的一些例子如图2~5所示。参考由锡林12构成的部件,对图2示出的磨针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描述。该图只示出锡林12和针布17的一部分。锡林12的转动轴线与图面垂直并位于图2的外面。该锡林12带有一个圆筒形盖21。一个磨针装置48有一个磨石形式的磨料22,该磨料装在具有一个球节24的支撑件23上。一个带有圆形把手的螺纹导向件25有一个圆柱孔26,支撑件23置于该孔中并可移动。导向件25拧装在一个槽形支座27上,该支座27适合于在与图面垂直的方向上沿导轨28往复移动。导轨28由弯板形成,它们在远离针布17的两侧有壁29。
壁29是细长的距形,它们平行地延伸,并且其纵边与锡林12的转动轴线平行。远离导轨28的壁29的纵边处于针布17的最接近区域。一个压簧30安装在导向件25和磨石22之间,使磨石压在针布17上,并使磨石在图2所示的其预定的弹性偏压位置上定位。这个偏压通常产生一非常轻的压力,例如10~20克,此压力通过转动导向件25的圆形把手进行调节。磨石22由球节24可动地握持住。
当梳理机处于运转时,锡林12连续旋转,同时槽形支座27以及导向件25同支撑件23和磨石22一起沿导轨28连续地往复移动。结果,在运转期间,针布的针受到磨针作用,这样消除了上述为了磨针和针尖尖锐的周期变化所需的停机时间。
球节24能使磨料22的磨削区31,基本上在针布转动的方向上和与其相垂直并平行于锡林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可滑动地安装在孔26内的支撑件23也能使磨削区31在与磨削区处的针布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该磨削区31能在互成90°角的三个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该磨削区31有三个移动的自由度。因此在磨针期间能对由针尖确定的针布表面中任何不规则处进行调节。
试图来这样构成针布17,即所有针尖都正好处于同一水平,也就是说,它们确定了一个精确的圆筒形形成表面,其轴线与锡林的旋转轴线一致。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这样的结构必定要出现局部的偏差,特别是这些偏差可以出现在相当大的针尖高度的区域和相当小的针尖高度的区域。磨石22在三个自由度的移动,能使磨石对这些不规则处进行调节,所以所有的针实际上都受到了同样程度的磨削。
图2示出的磨针装置48并不限于只应用到锡林上,它也可以用到刺辊11、转动盖板链条13和道夫15上。
为了获得使用磨石22的平稳磨针操作,朝向针布17的磨石22的那面,必须具有类似于半球形的形状。
在梳理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该梳理操作不应受扰动空气运动的影响。因此锡林12配有一盖子21。为了能使磨针装置48插进去,该盖子21必须有一个图2所示的开口区,该开口区在整个针布17上轴向延伸,磨针装置48被密封地安装在此区域上面。为了对磨针装置48本身进行密封,壁29配有端壁(未示出),该端壁垂直于壁29的纵边安装。槽形支座27也可由一传动带(未示出)传动,该传动带覆盖着远离锡林12的导轨28之间的开口部分。每条导轨28有一槽50,在每条槽中可滑动地安装传动带的一个纵边。因此,壁29与所说端壁、传动带和槽形支座27一起形成了一个槽形结构,该槽形结构从针布17在外部进行密封。
在图2所示的磨针装置48的情况下,磨石22在针布上方作连续地往复移动。如果不需要这一横向移动的话,则可采用图3或4和5所示类型的磨针装置,这样的装置在整个针布上轴向延伸。
图3是磨针装置32用在形成部件13的转动盖板链条上的另一实施例。该磨针装置32包括一槽形容器,该容器具有两侧壁33和一顶板34。在磨针装置上,壁33的自由端平行于每个转动盖板35延伸,并与针布18的转动方向垂直。挠性带状支撑件37固定到自由端36上,并在盖板35的全长上(与图面垂直)纵向延伸。支撑件37在朝向盖板35的一侧有一磨料涂层,例如由细磨粒,尤其是金刚石粉组成的磨料涂层。支撑件37例如可以是薄金属板、布或塑料上面带有磨料涂层。该磨料涂层能调整,以适应不规则处,即由针布针尖确定的表面的几何形状,但不能被磨削力损坏。另外,磨料涂层不能有折痕。
两端封闭的弹性材料管子38,在槽形容器33、34内在其全长上延伸。该管38能借助一个阀39以所需的压力充满流体。
因此,在操作中,管子38在支撑件37的每一点施加相同的压力。这样,支撑件37压在盖板35的全长上,因此由其磨料涂层均鹊乜吭谡氩?8上。其结果是,即使针布18的针尖高度是不规则则的,但支撑带37也能均匀地接触盖板35的全长。这是因为只有在与支撑件37上升或下降运动的区域相邻的区域同时完成运动(该运动具有一平行于支撑件37的分量,即图3情况中的水平分量)的时候,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的支撑件37的区域才能完成其运动。因此,可清楚地得知,支撑件37的磨削表面能在互成90°角的三个方向上移动,也就是磨针装置具有三个移动的自由度是本发明重要的特征。
磨针装置32也适用于磨削件11、12和15的每一个。
图4和图5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它们涉及一个磨针装置49,它用在构件15(道夫)上,但也能用于构件11、12和13上。磨针装置49在道夫15的针布全长,即整个轴线长度上延伸,该道夫15可绕轴线40转动。为了进行磨针工序,磨针装置49包括轴向分布在全长上的,磨石41形式的磨料。与图2中的布置相类似,每个磨石41由支撑件42借助于一球节43支撑,并在一圆柱孔44中导向移动。一个导向板46固定到槽形容器45上,并具有用于每个支撑件的开孔44。如图3所示的例子,用于磨料41的均匀偏压,由以预定压力充满流体的弹性管来产生。
当图4和5所示装置进行运转时,每个磨石41再进行调整以适应针尖高度任何不规则处。磨石41借助于球节43随任何上升或下降而摆动,或借助于在孔44中滑动的支撑件42来实现。这样,在该实施例中,磨石41的每个磨削区还有三个移动的自由度。
当磨石处于其中间操作位置时,在每个磨石41之间必须存在一个间隙。为此,对于矩形磨石来说,某些针在其转动期间,转过这样的间隙没有被磨削到,这要通过提供如图4所示的四边形磨料41来克服。当然,这些实施例的磨石能在针布运动方向上彼此相对摆动。
当然转动盖板13可相对慢地转动,如果磨针操作为此不适当,那么例如在图2或图4和5所示类型磨石的情况下,通过磨石的附加摆动或振动来提高转动,在使用管子38或47的地方,当然磨针作用能通过改变管中压力和通过振动磨石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