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磨棱机的玻璃板形状感受和磨棱宽度保持装置,其中使一个保持磨棱宽度的辊和一个感受玻璃板形状的辊(用以根据玻璃板形状改变一金刚石磨棱轮的磨棱方向)共同起到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作用,并且其中还安装有一个水平保持辊,用以使设备与玻璃板边缘处于接触状态,这样当一台磨棱机对一块玻璃板进行磨棱作业以使其看上去更好并更安全时,就使薄玻璃板的磨棱更为容易。 众所周知并如图10所示,传统的磨棱机包括:在磨棱期间保持磨棱宽度不变的一个磨棱宽度保持辊50;在磨棱期间水平地保持玻璃板使其不致落下的一个水平保持辊51;和两个根据玻璃板形状改变金刚石磨棱轮磨棱方向的玻璃板形状感受辊,这两个辊以平行的形式位于磨棱宽度保持辊的相对侧面。(韩国实用新型申请89-10143,88-22093和90-11609)。
如果用上述磨棱机进行磨棱,首先必须决定玻璃板厚度,磨棱角度和磨棱宽度,然后待磨棱的玻璃板必须被安装在一旋转抽吸定位台上。然后必须通过转动手柄将一磨棱轮电机单元调整到一倾斜姿态以便使该单元符合磨棱角度,然后必须调整水平保持辊的角度和高度。
然后如图10所示,必须调整磨棱宽度保持辊50和水平保持辊51的高度,以使辊51支承玻璃板的下表面,并使辊50的挡圈52与待磨棱的玻璃板的下边缘啮合。
这里,要注意辊50的上部不能接触待磨棱玻璃板的下部。
如果因为不仔细而将辊调整到一个太高的位置,就会出现图11所示的状态。所以,当一磨棱轮53对一玻璃板54磨棱时,辊50的上部也被磨棱,这样就会致命地损坏辊50。另一方面,如果辊50被调整地过低,辊50的挡圈52就会脱离玻璃板的边缘,其结果是或是玻璃碎裂,或是磨棱宽度过窄,从而造成磨棱质量不好。
这样,对玻璃板形状感受辊的调整和保持磨棱宽度的调整就十分重要。然而,就玻璃板来说,调整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例如,如图9B所示,如果在对厚度为5mm的玻璃板磨棱时,要获得15mm的磨棱表面宽度L和8°的磨棱角度,磨棱后剩余的边缘高度T就是2.9mm。然而,在玻璃板的厚度为3mm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磨棱后剩余的玻璃边缘的高度T就是0.9mm,所以通过这样设置磨棱宽度保持辊50的啮合挡圈52及玻璃板形状感受辊,完成磨棱就很困难。
此外,玻璃板的尺寸越大,厚度越薄,磨棱就越困难。即,如果通过将玻璃板安装在一抽吸定位台上对玻璃板磨棱,磨棱宽度保持辊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分别位于下方。在这种条件下,水平保持玻璃板的水平保持辊也降低而与玻璃板分离,所以玻璃板的边缘降低,其结果是磨棱高度偏离预定位置。
结果,玻璃板下边缘被磨棱的太多,而玻璃板的上边缘被磨棱的太少,造成磨棱质量不高。
在现有技术中,水平保持辊用以支承玻璃板侧部,所以便于侧边打磨。然而,如果磨棱是在侧边打磨后进行,或者侧边打磨是在磨棱后进行,就必须拆卸并重新安装水平保持辊,结果进行磨棱就很麻烦,并且耗时间。
本发明意在克服传统技术的上述缺陷。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磨棱机的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装置,其中使磨棱和侧边打磨更为容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设备是这样构成的:一个垂直支承被固定地安装在一磨棱角度调节装置的弧形旋转支承的一侧,而磨棱角度调节装置被安装在磨棱机的第二连接梁的端部;两个滑板以这种方式安装,即可由气缸致动;和一个辊支承被固定地安装在各滑板上。
此外,一个水平保持辊被安装在另一支承上,只是当磨棱时才使用它,并用来防止侧边打磨时玻璃板下降。
两个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被安装在另一支承上,以同时完成保持磨棱宽度和感受玻璃板形状的功能。这些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以平行的形式安装成略高于金刚石磨棱轮的底部,并在它们之间有一小间隙,一个圆形旋转支承绕金刚石磨棱轮的内和外周边略微旋转,进行磨棱,辊不与边缘角接触,而与边缘面接触。
此外,两个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被安装在可自由转动的圆形旋转支承上,所以磨棱宽度可保持不变。而且,同心地与圆形旋转支承连接的电位器根据玻璃板形状左右旋转,据此,电信号被送至一伺服控制器,使一伺服电机左右旋转,这样磨棱角度调节装置的整个单元就左右旋转,从而金刚石轮就被转至最佳的磨棱位置。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可更明显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磨棱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垂直支承的后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磨棱机的水平保持辊,磨棱宽度保持辊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的关键部分;
图4B是图4A所示部件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对一玻璃板进行的磨棱作业,其中图5A示出了玻璃板的磨棱作业,图5B示出了对玻璃板的侧边打磨;
图6是平面视图,示出了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与玻璃板接触的状态;
图7示出了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与磨棱轮接触的状态;
图8示出了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的操作;
图9A,9B和9C以对比的视图示出了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与玻璃板的接触,传统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与玻璃板的接触;
图10以侧视图示出了在传统磨棱机中防落辊和磨棱宽度保持辊与玻璃板的接触;
图11是一平面图,示出了在传统磨棱机中磨棱宽度保持辊与玻璃板的接触;
图12示出了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器及电位器之间的电路构成。
图1是一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磨棱机的结构。如该图所示,一个用于抽吸固定一待磨棱玻璃板的旋转抽吸定位台6安装在机体1上,并且旋转抽吸定位台6带有一组抽吸固定件4和臂5。
一水平梁2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从旋转定位台6的轴延伸,并且一垂直梁3从水平梁2的端部向上延伸,而一向前并向后进给的旋转气缸8、一第一连接梁9和第二连接梁10以所述顺序连接于垂直梁3上。在第二连接梁10的端部,悬垂有一磨棱角度调节装置32,和在第二连接梁10上安装有一伺服电机12,它可通过将动力经一定时皮带14传递到一皮带轮15上而转动磨棱角度调节装置32。
从磨棱角度调节装置32的一弧形旋转支承17上,悬垂有一磨棱角度调节气缸16和一滑板20,在滑板20上安装有一磨棱轮高度调节装置21和一安装有一磨棱轮的磨棱轮电机19。所有上述部件均包括在授予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4,989,373的现有技术中,也即本申请人递交的韩国实用新型申请NO.88-13262。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安装在弧形旋转支承17的垂直支承杆18;两个辊子支承杆26,26a;和安装在两个辊子支承杆26,26a端部的一个水平保持辊34和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27。下面将详细描述这些部件。
如图1和2所示,在固定于弧形旋转支承17一端的垂直支承杆18的上部,安装有两个气缸,其中一个是磨棱气缸23,另一个是侧边打磨气缸33。
而且,在两个气缸23,33的紧下方,安装有两个滑板25,25a,如图3所示,它们以这种方式安装,即不分离但可上、下滑动。此外,如图2所示,气缸23,33的轴23a和33a被插入加工在滑板25,25a上的轴孔25c,25d中,所以在气缸作用下轴23a,33a可上、下移动。这里,参考号25e,25f表示高度调节螺栓。
在两个滑板25,25a的紧下方,安装有辊子支承杆26,26a,在辊子支承杆26a的端部以可调节高度的形式固定地安装有一个水平保持辊34,而另一水平保持辊48和一个磨棱宽度保持和玻璃形状感受辊(下文称之为一个共同作用辊)则安装在另一辊子支承杆26的端部。下面参照图4对此作详细描述。
在从辊子支承杆26的端部以内的一个位置,安装有一个贯穿它的轴承壳36,并且一个圆形支承38的凸出下端部分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壳的中空空间内,并且旋转轴38a的凸出下端部分通过安装一挡圈39而被固定。两个共同作用辊27,27a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固定地安装在圆形支承38的顶部,即在这两个辊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在旋转轴的下端,插入有一个电位器40的转轴40a,并由一螺钉41固定住,并且为了密封电位器40和水密电位器40,一个水密电位器盖42螺纹连接于圆柱螺母37上,同时将一固定用海绵状物插在电位器40和水密电位器盖42之间,以防止转动和振动。
同时,电位器40的一根导线44穿过端盖45上的一个通孔46连接于一伺服电机控制器100,并且一个辊子支承杆47以垂直的形式安装在辊子支承杆26的端部,同时一个水平保持辊48安装在支承杆47的顶部。
水平保持辊48被安装在一个低于玻璃板形状感受辊27的安装高度的高度。
在图中,参考号11表示一开关盒,49表示一圆形旋转支承转动控制螺栓。
在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设备中,可以这种方式手动操作开关盒11,即如图5所示有选择地使用两个辊子支承杆26,26a。图5A示出了磨棱,图5B示出了侧边打磨。
当进行磨棱时,安装有水平保持辊34的辊子支承杆26a在侧边打磨气缸33的作用下处于降低状态,而在磨棱气缸23的作用下只有水平保持辊48和共同作用辊27,27a被升高,以使它们可与玻璃板接触,如图5A所示。
在这种条件下,共同作用辊27,27a以这样一种方式与玻璃板接触,即辊子27,27a的顶部应当高于磨棱轮的底部。
如图6和7所示,磨棱是由位于共同作用辊27,27a之间的金刚石磨棱轮22实现的,所以即使共同作用辊27,27a略微高于玻璃板也不会有问题。
所以,无论玻璃板54的厚度,磨棱宽度及磨棱角度如何,只要辊子不脱离玻璃板和辊子不磨损,辊子就能保持磨棱宽度,并感受玻璃板的形状,与玻璃板的切割边缘接触。此外,共同作用辊27,27a安装在圆形支承的中心的相对侧,圆形支承则通过轴承牢固并固定地安装在轴承壳36之内,轴承壳然后安装在辊子支承杆26上。
所以,当两个共同作用辊与玻璃板接触时,使圆形旋转支承38根据玻璃板形状的变化左右转动。
现在参照图8A,当玻璃板顺时针转动时,圆形支承38绕旋转轴38a逆时针转动。在图8B中,当玻璃板顺时针转动时,圆形支承绕旋转轴38a顺时针转动,而当玻璃板是一完整的圆形形状的情况下,圆形支承38完全不转动。
这样,如上所述,当圆形旋转支承38转动时,与旋转轴38a配接的电位器40的转轴40a也转动。所以,根据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电阻值,电信号被传送到伺服电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的转动使得磨棱角度调节装置32左右转动,从而调节了磨棱方向。
这样,本发明的共同作用辊27,27a就能同时起到磨棱宽度(斜面宽度)保持辊和玻璃板形状感受辊的作用,而在传统设备中,这两种辊是分别安装的。
同时,如图5B所示,在进行侧边打磨的情况下,安装有侧边打磨水平保持辊34的辊子支承杆26在气缸33的作用下升高,这样辊子34就可支承玻璃板。这样,即使很薄的玻璃板也可被防止下降,所以本发明可克服过去的问题,即玻璃板下边缘被磨棱的太多,而上边缘则被磨棱的太少。此外,当从磨棱操作变换到侧边打磨,或从侧边打磨变换到磨棱操作时,本发明也避免了更换水平保持辊的麻烦。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可获得下述优点和效果。
首先,金刚石磨棱轮可在两个共同作用辊之间进行磨棱,所以当玻璃板厚度,磨棱宽度和磨棱角度改变时(常常这样做),水平保持辊和磨棱宽度保持辊不必重新调整,所以特别方便。
第二,两个共同作用辊被安装成高度高于金刚石磨棱轮的垂直状态,所以辊子不与边缘角接触,而与边缘面接触,这样就允许实现稳定的磨棱作业。
第三,侧面打磨辊和磨棱辊可借助于两个气缸沿相反的方向致动,所以即使从磨棱到侧边打磨频繁地更换,也可快速地进行磨棱和侧边打磨作业。
第四,磨棱方向可根据玻璃板形状自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