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13164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89656.X

申请日:

2016.11.10

公开号:

CN106312018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18/02申请日:20161110|||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8/02; C22F1/06

主分类号:

B22D18/02

申请人:

无锡市明盛强力风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达明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杨市镇北村无锡市明盛强力风机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温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超塑性模锻成型,锻后室温冷却,继而在380℃‑420℃下进行加热固溶水淬,再经120℃‑2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随后进行精密加工、微弧氧化、涂装,得到镁合金轮毂。本发明得到的镁合金轮毂,T6热处理后,各部位抗拉强度超过340MPa,屈服强度超过218MPa,平均伸长率12.8%。在‑75℃到260摄氏度拉伸试验中证明其高低温性能良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温
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超塑性模锻成型,锻后室温冷却,继而在380℃-420℃下进行加热固
溶水淬,再经120℃-2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随后进行精密加工、微弧氧化、涂装,得到
镁合金轮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固溶水淬
时间为4-12小时,优选6-10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时效
处理时间为8-24小时,优选12-18小时。

说明书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凭借自身诸多优点,目前在车用轮毂,特别是轿车轮毂上得到广泛应用。与
其相比,镁合金则更有发展优势:(1)质量轻,密度约为1.78g/cm3,仅为铝合金轮毂的64%;
(2)比强度、比高度高,可以满足汽车轮毂的使用要求;(3)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抗震性能
好,用作轮毂时更适合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随着现代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
安全和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及车辆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用镁合金取代铝合金已成为汽车轮
毂的发展方向。

目前,镁合金轮毂主要采用压铸成形,但是由于铸造工艺产生的缩孔、疏松等缺陷
降低了零件的力学性能,导致镁合金构件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需要新工艺来提高产品性
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能够使得镁合金轮毂
具有较高的强度,并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
温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超塑性模锻成型,锻后室温冷却,继而在380℃-420℃下进行加热
固溶水淬,再经120℃-2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随后进行精密加工、微弧氧化、涂装,得
到镁合金轮毂。

优选的,所述加热固溶水淬时间为4-12小时,优选6-10小时。

优选的,所述人工时效处理时间为8-24小时,优选12-18小时。

依据《乘用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5334-2005)和《乘用车轮冲击试验方
法》(GB/T15704-1995)国家标准,对得到的镁合金轮毂进行力学性能特性检测。试验采用国
标GB/T228-2002规定的标准拉伸试验,试验样品厚度为2mm。

试验证明,经过超塑性模锻成型和热处理后,镁合金强度提升了60%,塑性大幅度
改善。说明本发明的超塑性模锻成型与特定的热处理工艺产生了协同效应。

将镁合金轮毂切割,经横向筋和直向筋拉力测试,抗拉强度平均值达到340MPa,而
与其对比经铸造得到的轮毂的拉伸强度平均值只能达到245MPa,伸长率平均值达到
12.8%,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远比铸造镁合金轮毂及铸造镁合金铝合金轮
毂高。

由于轮毂在自然环境下使用,经受寒暑交替的温度变化,因此,对其低温与高温性
能也有较高的要求。实验证明,所述镁合金轮毂的低温、高温强度和塑性性能优良,高温未
显著软化,低温未脆化,可以满足各种极端自然环境的使用。

本发明得到的镁合金轮毂,T6热处理后,各部位抗拉强度超过340MPa,屈服强度超
过218MPa,平均伸长率12.8%。在-75℃到260摄氏度拉伸试验中证明其高低温性能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
温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超塑性模锻成型,锻后室温冷却,继而在380℃下进行加热固溶水
淬5小时,再经1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12小时,随后进行精密加工、微弧氧化、涂装,得到
镁合金轮毂。

实施例2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
温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超塑性模锻成型,锻后室温冷却,继而在420℃下进行加热固溶水
淬10小时,再经2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18小时,随后进行精密加工、微弧氧化、涂装,得
到镁合金轮毂。

实施例1-2得到的镁合金轮毂,T6热处理后,各部位抗拉强度超过340MPa,屈服强
度超过218MPa,平均伸长率12.8%。在-75℃到260摄氏度拉伸试验中证明其高低温性能良
好。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轮毂的超塑性模锻工艺,其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温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超塑性模锻成型,锻后室温冷却,继而在380420下进行加热固溶水淬,再经1202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随后进行精密加工、微弧氧化、涂装,得到镁合金轮毂。本发明得到的镁合金轮毂,T6热处理后,各部位抗拉强度超过340MPa,屈服强度超过218MPa,平均伸长率12.8。在75到260摄氏度拉伸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