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96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9 6 6 3 A (21)申请号 201410278719.1 (22)申请日 2014.06.21 F27B 14/06(2006.01) F27B 14/14(2006.01) F27D 11/06(2006.01) (71)申请人昆山卡特迈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 开发区瓦浦河路168号 (72)发明人苗培顺 (54) 发明名称 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包括 外壳、在外壳内的耐火炉壳。
2、、盘绕于耐火炉壳内壁 的感应线圈以及位于感应线圈中间的坩埚,所述 的感应线圈的导线上套设有若干碗状瓷片。本发 明使用寿命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增加、热效能得 到提高,节约了大量的电力能源。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9663 A CN 104019663 A 1/1页 2 1.一种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的耐火炉壳(3)、盘绕于耐火 炉壳(3)内壁的感应线圈以及位于感应线圈中间的坩埚(4),其特征在于,所。
3、述的感应线圈 的导线上套设有若干碗状瓷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为实心结构, 其直径为3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火炉壳(3)底部 设有排出口(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或所述的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状瓷 片(9)为锥形筒状;所述的碗状瓷片(9)小口端(91)的内径大于所述导线的外径,大口端 (92)的内径能使所述另一碗状瓷片(9)的小口端(91)嵌入1/41/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状瓷片(9)的轴 向截面的两侧外轮廓线为。
4、外凸的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与耐火炉 壳(3)之间填充有保温填料(2)。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9663 A 1/3页 3 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的熔炼炉,尤其涉及对熔炼炉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 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 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 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
5、涡流。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 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最终将炉内的有色金属 熔炼为液态(铝、锌、铅、铜等)。 0003 目前广泛应用的感应加热炉(中频炉)大多采用铜管作为线圈的“导线”。如国家 知识产权局2011.12.14.公告的CN202074818U,名称“一种中频熔炼炉”的专利文献,其中 即采用紫铜管盘绕在炉体内,鉴于紫铜管的壁较薄,在炉体内温度升高时,容易熔融,还需 要在管中通水降温。该技术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在保护紫铜管的同时,将炉体内的大量热量 “带走”,实则上是降低了整体的加热效率。 0004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7.27.公告的。
6、CN201909529U,名称“高效节能熔炼炉”的专 利文献,其技术方案中也涉及“冷却水箱”的技术措施。 0005 此外,感应加热炉(中频炉)中的坩埚,成本较高,往往要高于其中一锅材料的成 本。而坩埚在使用中,何时会发生破裂,无法进行有效预测。往往是能多用一次,即能为生产 者产生一次效益。并且破裂一般是在使用中达到一定温度后发生的,换句话说,在使用中, 出现坩埚破裂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的液态金属尽管可以在凝固后回收利用。但破裂时,液态 金属会流动到感应线圈的导线上,轻则粘结导线,重则造成短路,造成电气故障,形成重大 的损失。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坩埚破裂时,能。
7、避免感应线圈损坏,且热 效能更高的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感应节能熔炼炉,包括外 壳、在外壳内的耐火炉壳、盘绕于耐火炉壳内壁的感应线圈以及位于感应线圈中间的坩埚, 所述的感应线圈的导线上套设有若干碗状瓷片。 0008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导线为实心结构,其直径为38mm。 0009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耐火炉壳底部设有排出口。 0010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碗状瓷片为锥形筒状;所述的碗状瓷片小口端的内径大于 所述导线的外径,大口端的内径能使所述另一碗状瓷片的小口端嵌入1/41/2的高度。 0011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碗状瓷片的轴向截面的。
8、两侧外轮廓线为外凸的曲线。 0012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外壳与耐火炉壳之间填充有保温填料。 说 明 书CN 104019663 A 2/3页 4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由于陶瓷材质的烧结温度一般为 1100以上,且具有优良的隔离性和绝缘性,即便出现坩埚破裂,液态金属流出,也会因为 碗状瓷片的隔离作用和绝缘作用,避免发生粘结、短路的现象。感应线圈的导线采用实心结 构(熔点不低于1100),即便炉体内的温度反向作用,使得导线温度升高,也能避免导线熔 断,最为关键的是:炉壳内的温度无需采用冷却装置降温,使得炉壳内的热能得到有效的利 用,热效能得到提升。本发明使用寿命相对。
9、于现有技术大大增加、热效能得到提高,节约了 大量的电力能源。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N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导线和碗状瓷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感应线圈设置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0015 图中1、外壳, 2保温填料, 3耐火炉壳, 4坩埚, 5物料, 6导线, 7排出口, 8凹槽, 81凸缘, 9碗状瓷片, 91小口端, 92大口端, 1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0017 本发明如图15所示,包括外壳、在外壳内的耐火炉壳、盘绕于耐火炉壳 内壁的感应。
10、线圈以及位于感应线圈中间的坩埚,在外壳1和耐火炉壳3之间设有保温 填料2;所述感应线圈呈螺旋状绕设在所述耐火炉壳3的内壁上,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导线6 外套设有若干碗状瓷片9。在耐火炉壳3的内壁设置感应线圈时,一般有两种手段,一是采 用如图1、2、3随时的凹槽8,并且为了防止导线6脱离凹槽8,在凹槽8的下口设置凸缘81; 二是采用在耐火炉壳3的内壁上设置支撑凸块10的形式(如图6所示,可以是连续螺旋凸 边形式,也可以是依照螺旋轨迹间隔设置的凸块形式),使得导线呈螺旋状绕设,以第二种 为优化手段。 0018 所述绕制感应线圈的导线6为实心结构,直径为38mm。这使得整体的热效能得 到提高,无需采用冷。
11、却装置,将炉体内的热能排出。为进一步延长感应线圈的寿命,选择熔 点不低于1100的材质为佳。 0019 在所述耐火炉壳3底部设有排出口7。鉴于前述坩埚4的破裂无法避免,在破裂前 物料5一般已经呈液态;破裂后,液态的物料能通过底部的排出口7排出炉外。 0020 所述碗状瓷片9为锥形筒状,小口端91的内径大于所述导线6的外径;大口端92 的内径能使所述另一碗状瓷片9的小口端嵌入1/41/2的高度。这样能相互套接,对导 线6进行有效的保护,实现隔离、绝缘效果。在大口端92的内部形状与小口端91的外部形 状相互适配,构成面接触时,隔离效果更佳。 0021 所述碗状瓷片9的轴向截面的两侧外轮廓线为外凸的曲线。 0022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 说 明 书CN 104019663 A 3/3页 5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19663 A 1/2页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9663 A 2/2页 7 图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966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