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06291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6698.7

申请日:

2015.01.26

公开号:

CN104539106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11/00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1/00申请日:20150126|||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1/00

主分类号:

H02K11/00

申请人:

沈阳工业大学

发明人:

白保东; 王晓川; 王禹; 陈志雪; 全景

地址:

110870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115

代理人:

宋铁军; 周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导碳纳米管纤维簇、电极固定环、阳极金属表面、阳极固定环、纤维安装孔、Z型固定支架。碳纳米管纤维簇与电极固定环连接,电极固定环通过Z型固定支架安装在电机端盖上,阳极固定环安装在电机转轴上,阳极固定环与电极固定环同轴,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表面之间保持18微米的间隙。通过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面之间的场发射效应,使轴承电流直接流入端盖,完成了将轴承两端短路。降低了轴承的击穿概率,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电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固定环(1)、碳纳米管纤维簇(2)、阳极金属面(3)、阳极固定环(4)、纤维簇安装孔(5)、Z型固定支架(6);电极固定环(1)为中空的圆环体,电极固定环(1)通过Z型安装支架(6)固定在电机端盖上,阳极固定环(4)固定在电机转轴上,阳极固定环(4)与电极固定环(1)同轴且位于电极固定环(1)的中空位置处;碳纳米管纤维簇(2)位于电极固定环(1)内圆侧壁上;阳极金属面(3)套在在阳极固定环(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固定环(1)的外圆侧壁上开有纤维簇安装孔(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纤维簇(2)与阳极金属面(3)之间保持18微米的间隙;碳纳米管纤维簇(2)通过纤维簇安装孔(5)安装或替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Z型安装支架(6)通过固定螺丝(7)固定在电极固定环(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Z型安装支架(6)上端开有螺孔(8)。

说明书

说明书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具体是将流过电机的轴承电流进行场发射,以防止轴承被损坏。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消除轴承电流的方法都是用一些绝缘材料轴承的相应位置,是轴承滚珠内外绝缘,进而提高了轴承的耐压性能,起到了阻断电流的作用,然而,用此方法只能阻断轴承电流,但轴承两边的电压并没有被消除,因此随着绝缘材料的发热老化,最终还是会有被击穿的可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不但可以消除轴承电流,而且还可以消除轴承的两端电压。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固定环、碳纳米管纤维簇、阳极金属面、阳极固定环、纤维簇安装孔、Z型固定支架;电极固定环为中空的圆环体,电极固定环通过Z型安装支架固定在电机端盖上,阳极固定环固定在电机转轴上,阳极固定环与电极固定环同轴且位于电极固定环的中空位置处;碳纳米管纤维簇位于电极固定环内圆侧壁上;阳极金属面套在在阳极固定环上。
电极固定环的外圆侧壁上开有纤维簇安装孔。
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面之间保持18微米的间隙;碳纳米管纤维簇通过纤维簇安装孔安装或替换。
Z型安装支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电极固定环上。
Z型安装支架上端开有螺孔。
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碳纳米管纤维簇的场发射效应,将轴承电流引导到电机端盖上,消除了轴承上的电流,进而起到了保护轴承的作用。
通过在碳纳米管纤维簇与转轴不接触的情况下,利用碳纳米管纤维簇的场发射效应使轴承电流流入电机端盖,完成了将轴承两端短路。降低了轴承的击穿概率,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电机的运行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极固定环,2、碳纳米管纤维簇,3、阳极金属面,4、阳极固定环,5、纤维簇安装孔,6、Z型固定支架,7、固定螺丝,8、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将该装置固定在电机转轴与端盖的连接处,利用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面的场发射现象,进而使转轴电流不通过轴承,直接流入端盖,因此,使轴承免受电压击穿的危险。
上述轴承电流场发射装置,包括碳纳米管纤维簇2、电极固定环1、阳极固定环4、阳极金属面3、纤维簇安装孔5、Z型固定支架6;电极固定环1为中空的圆环体,电极固定环1通过Z型安装支架6固定在电机端盖上,阳极固定环4固定在电机转轴上,阳极固定环4与电极固定环1同轴且位于电极固定环1的中空位置处;碳纳米管纤维簇2位于电极固定环1内圆侧壁上;阳极金属面3套在阳极固定环4上。
电极固定环1的外圆侧壁上开有纤维簇安装孔5,纤维簇安装孔5贯通外圆侧壁与内圆侧壁之间。
碳纳米管纤维簇2通过纤维簇安装孔5安装或替换。
碳纳米管纤维簇2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极固定环1内圆侧壁上。
碳纳米管纤维簇2与阳极金属面3之间保持18微米的间隙,以达到发生场发射效应的最佳距离。
Z型安装支架6通过固定螺丝7固定在电极固定环1上。
在Z型安装支架6的上端开有螺孔8。
碳纳米管纤维簇2位于电极固定环1内圆侧壁上,电极固定环1通过Z型固定支架6安装在电机端盖上。
电极固定环1、阳极固定环4以及阳极金属面3均为良导体,使得该装置阻抗远小于轴承阻抗,实现对轴承电流的短路分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极固定环1安装在电机端盖上,阳极固定环4安装在电机转轴上随电机转轴一起转动,阳极金属面3套接在阳极固定环4上,碳纳米管纤维簇2位于电极固定环1内圆侧壁上,碳纳米管纤维簇2与阳极金属表面之间保持18微米的间隙。当电机工作时,碳纳米管纤维簇1与阳极金属表面3发生场发射效应,使轴承电流流入端盖。
本发明这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通过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表面的场发射效应,使轴承电流直接流入端盖,完成了将轴承两端短路。降低了轴承的击穿概率,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电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轴承电流的场发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导碳纳米管纤维簇、电极固定环、阳极金属表面、阳极固定环、纤维安装孔、Z型固定支架。碳纳米管纤维簇与电极固定环连接,电极固定环通过Z型固定支架安装在电机端盖上,阳极固定环安装在电机转轴上,阳极固定环与电极固定环同轴,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表面之间保持18微米的间隙。通过碳纳米管纤维簇与阳极金属面之间的场发射效应,使轴承电流直接流入端盖,完成了将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