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雨水斗.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05511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177997.9

申请日:

2013.04.10

公开号:

CN203160563U

公开日:

2013.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D13/04

主分类号:

E04D13/04

申请人: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殷敏; 熊枫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32号深圳市公安局拯救业务综合楼二楼201-2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式雨水斗。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多片所述长叶片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本技术方案的虹吸式雨水斗增加进水口的高度及改进叶片的搭配,提高了雨水流向的可控性,减小雨水经过形成的漩涡,提高排气排水性能;同时,可提高雨水斗的进水能力,提高防水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1),所述整流装置(1)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11),多片所述长叶片(11)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12),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12)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长叶片(13)的上端的长度与所述长叶片(11)的上端的长度相等,下端的长度与所述短叶片(12)的下端的长度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叶片(11)的数量为6片,所述次长叶片(13)的的数量为6片,所述短叶片(12)的数量为12片,其中,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两片短叶片(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1)下方的斗体(2),所述斗体下部连接有尾管,所述整流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外周的进水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63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76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89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0mm。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108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6mm。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2)上部设有斗座(21),所述斗座(21)与所述整流装置(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自粘封圈的附加防水层、防水压环(4),所述整流装置(1)通过螺栓(4)与所述斗座(21)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虹吸式雨水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防水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雨水斗。
背景技术
虹吸式雨水斗是一种屋面防水排水的设施,是在设计条件下利用雨水斗至排出管之间的有效位差为动力,使排出管内部产生负压,其水力计算依据为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由于该设施适用于各种建筑屋面的雨水排除,因而深受用户的青睐。
现有的虹吸式雨水斗,例如卓宝科技公司生产的PPⅢ型虹吸式雨水斗,受的进水口高度和叶片等因素的制约,当雨水经过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漩涡,一般气水难以分离,因此在混凝土屋面及钢结构屋面有很多杂质或垃圾的情形下,极易堵塞,直接会给虹吸式雨水斗的排水带来影响,从而给整个虹吸式雨水斗的系统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了屋面在雨季来临前和来临后需要多次的检修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式雨水斗,该虹吸式雨水斗可减小雨水经过形成的漩涡,提高排气排水防水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多片所述长叶片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
其中,所述次长叶片的上端的长度与长叶片的上端的长度相等,下端的长度与短叶片的下端的长度相等。
其中,所述次长叶片的的数量为6片,长叶片的数量为6片,所述短叶片的数量为12片,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两片短叶片(12)。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下方的斗体,所述斗体下部连接有尾管,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进水口。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63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76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89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0mm。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108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6mm。
其中,所述斗体上部设有斗座,所述斗座与所述整流装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自粘封圈的附加防水层、防水压环,所述整流装置通过螺栓与所述斗座(2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多片所述长叶片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本技术方案的虹吸式雨水斗增加进水口的高度及改进叶片的搭配,提高了雨水流向的可控性,减小雨水经过形成的漩涡,提高排气排水性能;同时,可提高雨水斗的进水能力,提高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虹吸式雨水斗的剖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C‑C剖视图;
图中:
1—整流装置1;11—长叶片;12—短叶片;13—次长叶片;2—斗体;21
—斗座;3—尾管;4—防水压环;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虹吸式雨水斗的剖视图。该虹吸式雨水斗包括包括整流装置1、斗体2、防水压环4、至少二层附加防水层、屋面防水层、尾管3,该斗体2设置于整流装置1的下方,该尾管3连接斗体2的下部。该防水压环4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1的下方,所述附加防水层设置于防水压环4下方,所述屋面防水层设置于附加防水层之间。斗体2上部设有斗座21,斗座21上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孔将整流装置1、防水压环4、附加防水层、屋面防水层紧锁在斗座21上。
本例中,防水压环4上设有环形的牙纹,屋面防水层可为防水卷材,附加防水层为二层。斗体2为不锈钢SUS304的下沉式斗体2。作为一个实施方式,该下沉式斗体2的底部一个边缘向中间部位下倾的斜面,斗体2的内壁和斗体2的底部组成一个积水区域,在该积水区域的底部中央设有排水口,在斗体2的底面与排水口之间形成9度的坡度。
所述整流装置1为铝合金整流装置1。整流装置1上表面安装有加强筋,在整流装置1与斗体2之间设有防水法兰盘,该防水法兰盘与整流装置1为一体结构。
如图2‑7所示,所述整流装置包括叶片,所述叶片包括长叶片和短叶片,所述叶片还包括次长叶片,每二片所述长叶片之间设置所述次长叶片,每片所述长叶片和每片所述次长叶片之间设置所述短叶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次长叶片13的数量为6片,长叶片11的数量为6片,所述短叶片12的数量为12片。每个叶片的宽度为14mm,每个叶片的间距为24mm。
整流装置还包括外环和内盘,该内盘的直径小于外环,平行于外环,位于外环的下方。叶片均匀地分布在外环上。长叶片11和次长叶片13贯通于内盘与外环,短叶片12的上端连接在外环上,内侧面连接在内盘的外缘。外环、内盘、每两个叶片三者围成的间隙为进水口,进水口的高度为内盘与外环的之间的距离。
最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次长叶片13的上端的长度与长叶片11的上端的长度相等,下端的长度与短叶片12的下端的长度相等。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63mm~108mm。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63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
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76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89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0mm。
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108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6mm。
本实用新型的虹吸式雨水斗的安装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安装情况,雨水斗安装在屋面板,将附加防水层、屋面防水层铺贴在斗体2的斗座21上,用固定螺栓把防水压环4押紧,并用防水密封膏作封边处理,采用非预埋安装时,雨水斗安装完后,斗体2四周应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密实填充,并作屋面顶板找平层。
本实用新型可运用于我国各个区域各种结构形式屋面虹吸压力流排水系统中、解决了普通雨水斗在环境恶劣、杂质及垃圾较多屋面雨水斗堵塞等问题,降低了系统维护及检修成本,同时保证了屋面排水的正常和建筑本体结构的安全,设计使用寿命50年。
注意,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虹吸式雨水斗.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60563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8CN203160563U*CN203160563U*(21)申请号 201320177997.9(22)申请日 2013.04.10E04D 13/04(2006.01)(73)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32号深圳市公安局拯救业务综合楼二楼201-206号(72)发明人殷敏 熊枫(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代理人胡彬(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虹吸式雨水斗(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式雨水斗。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

2、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多片所述长叶片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本技术方案的虹吸式雨水斗增加进水口的高度及改进叶片的搭配,提高了雨水流向的可控性,减小雨水经过形成的漩涡,提高排气排水性能;同时,可提高雨水斗的进水能力,提高防水能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60563 UCN 203160563 U1/1页21.一。

3、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1),所述整流装置(1)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11),多片所述长叶片(11)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12),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12)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长叶片(13)的上端的长度与所述长叶片(11)的上端的长度相等,下端的长度与所述短叶片(12)的下端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叶片(11)的数量为6片,所述次长叶片(13)的的数量为6片,所述短叶片(12)的数量为。

4、12片,其中,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两片短叶片(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1)下方的斗体(2),所述斗体下部连接有尾管,所述整流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外周的进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63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76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89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0mm。8.根据权利要求。

5、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108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6mm。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2)上部设有斗座(21),所述斗座(21)与所述整流装置(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自粘封圈的附加防水层、防水压环(4),所述整流装置(1)通过螺栓(4)与所述斗座(21)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160563 U1/3页3一种虹吸式雨水斗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防水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雨水斗。背景技术0002 虹吸式雨水斗是一种屋面防水排水的设施,是在设计条件下利用雨水斗至排出管之间的有效位差为动。

6、力,使排出管内部产生负压,其水力计算依据为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由于该设施适用于各种建筑屋面的雨水排除,因而深受用户的青睐。0003 现有的虹吸式雨水斗,例如卓宝科技公司生产的PP型虹吸式雨水斗,受的进水口高度和叶片等因素的制约,当雨水经过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漩涡,一般气水难以分离,因此在混凝土屋面及钢结构屋面有很多杂质或垃圾的情形下,极易堵塞,直接会给虹吸式雨水斗的排水带来影响,从而给整个虹吸式雨水斗的系统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了屋面在雨季来临前和来临后需要多次的检修和维护。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式雨水斗,该虹吸式雨水斗可减小雨水经过形成的漩涡,提高排气排水。

7、防水性能。0005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多片所述长叶片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0007 其中,所述次长叶片的上端的长度与长叶片的上端的长度相等,下端的长度与短叶片的下端的长度相等。0008 其中,所述次长叶片的的数量为6片,长叶片的数量为6片,所述短叶片的数量为12片,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两片短叶片(12)。0009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下方的斗体,所述斗体下部连接有尾管。

8、,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进水口。0010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63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0011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76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0012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89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0mm。0013 其中,所述尾管的直径为108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6mm。0014 其中,所述斗体上部设有斗座,所述斗座与所述整流装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自粘封圈的附加防水层、防水压环,所述整流装置通过螺栓与所述斗座(21)连接。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环形分布有多片长叶片,多片所述。

9、长叶片将所述本体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片短叶片,相邻两片所述短叶片之间设置有次长叶片。本技术方案的虹吸式雨水斗增加进水口的高度及改进叶片的搭配,提高了说 明 书CN 203160563 U2/3页4雨水流向的可控性,减小雨水经过形成的漩涡,提高排气排水性能;同时,可提高雨水斗的进水能力,提高防水能力。附图说明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虹吸式雨水斗的剖视图;0017 图2为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俯视图;0018 图3为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仰视图;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前视图;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A-A剖视图;0021 图6为本实。

10、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B-B剖视图;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的C-C剖视图;0023 图中:0024 1整流装置1;11长叶片;12短叶片;13次长叶片;2斗体;210025 斗座;3尾管;4防水压环;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0027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虹吸式雨水斗的剖视图。该虹吸式雨水斗包括包括整流装置1、斗体2、防水压环4、至少二层附加防水层、屋面防水。

11、层、尾管3,该斗体2设置于整流装置1的下方,该尾管3连接斗体2的下部。该防水压环4设置于所述整流装置1的下方,所述附加防水层设置于防水压环4下方,所述屋面防水层设置于附加防水层之间。斗体2上部设有斗座21,斗座21上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孔将整流装置1、防水压环4、附加防水层、屋面防水层紧锁在斗座21上。0028 本例中,防水压环4上设有环形的牙纹,屋面防水层可为防水卷材,附加防水层为二层。斗体2为不锈钢SUS304的下沉式斗体2。作为一个实施方式,该下沉式斗体2的底部一个边缘向中间部位下倾的斜面,斗体2的内壁和斗体2的底部组成一个积水区域,在该积水区域的底部中央设有排水口,在斗体2的。

12、底面与排水口之间形成9度的坡度。0029 所述整流装置1为铝合金整流装置1。整流装置1上表面安装有加强筋,在整流装置1与斗体2之间设有防水法兰盘,该防水法兰盘与整流装置1为一体结构。0030 如图2-7所示,所述整流装置包括叶片,所述叶片包括长叶片和短叶片,所述叶片还包括次长叶片,每二片所述长叶片之间设置所述次长叶片,每片所述长叶片和每片所述次长叶片之间设置所述短叶片。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次长叶片13的数量为6片,长叶片11的数量为6片,所述短叶片12的数量为12片。每个叶片的宽度为14mm,每个叶片的间距为24mm。0032 整流装置还包括外环和内盘,该内盘的直径小于外环,平行于外环,。

13、位于外环的下方。叶片均匀地分布在外环上。长叶片11和次长叶片13贯通于内盘与外环,短叶片12的上端连接在外环上,内侧面连接在内盘的外缘。外环、内盘、每两个叶片三者围成的间隙为说 明 书CN 203160563 U3/3页5进水口,进水口的高度为内盘与外环的之间的距离。0033 最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次长叶片13的上端的长度与长叶片11的上端的长度相等,下端的长度与短叶片12的下端的长度相等。003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63mm108mm。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63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42mm。0035 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76mm,所述进水口的高。

14、度为42mm。0036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89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0mm。0037 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的直径为108mm,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为56mm。0038 本实用新型的虹吸式雨水斗的安装如下:0039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安装情况,雨水斗安装在屋面板,将附加防水层、屋面防水层铺贴在斗体2的斗座21上,用固定螺栓把防水压环4押紧,并用防水密封膏作封边处理,采用非预埋安装时,雨水斗安装完后,斗体2四周应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密实填充,并作屋面顶板找平层。0040 本实用新型可运用于我国各个区域各种结构形式屋面虹吸压力流排水系统中、解决了普通雨水斗在环境恶劣。

15、、杂质及垃圾较多屋面雨水斗堵塞等问题,降低了系统维护及检修成本,同时保证了屋面排水的正常和建筑本体结构的安全,设计使用寿命50年。0041 注意,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160563 U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60563 U2/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60563 U3/4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60563 U4/4页9图5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6056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