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基管和杆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连接基管和杆的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10315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CN202810315U*CN202810315U*(21)申请号 201090000911.X(22)申请日 2010.05.1400845/09 2009.06.03 CHE04H 12/22(2006.01)A45B 19/04(2006.01)F16B 7/14(2006.01)(73)专利权人格拉茨股份公司地址瑞士弗劳恩费尔德(72)发明人厄恩斯特.考夫曼古斯塔夫.A.格拉茨(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代理人郝俊梅(54) 实用新型名称用于连接基管和杆的装置(57) 摘要本。
2、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基管(6)和杆(4)的装置,具有连接套筒(11)和可更换的沿径向可变形的圆柱形内置套筒(22),其中所述连接套筒(11)包括用于固定在基管(6)上的第一套筒部分(12)以及被设计成夹紧套筒且用于容纳和沿轴向固定内置套筒(22,122)和杆(4)的第二套筒部分(14),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套筒部分(12,14)之间设有凸肩并且内置套筒(22,122)在其下边缘具有凸起(26),从而可借助于所述凸肩(28)卡锁所述凸起(26),其中,所述两个套筒部分(12,14)相互固定连接。(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1.2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
3、CT/EP2010/056678 2010.05.1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39545 DE 2010.12.09(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用于连接基管(6)和杆(4)的装置,具有连接套筒(11)和可更换的沿径向可变形的圆柱形内置套筒(22),其中所述连接套筒(11)包括用于固定在基管(6)上的第一套筒部分(12)以及被设计成夹紧套筒且用于容纳和沿轴向固定内置套筒(22,122)和杆(4)的第二套筒部分(14),其特征在。
4、于,在第一和第二套筒部分(12,14)之间设有凸肩并且内置套筒(22,122)在其下边缘具有凸起(26),从而可借助于所述凸肩(28)卡锁所述凸起(26),其中,所述两个套筒部分(12,14)相互固定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套筒(11)中的凸肩(28)构造成环形地设计。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这样布设内置套筒的凸起,以使得内置套筒沿轴向固定在基管的端面上。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置套筒(122)在远离凸起(26)的一端,具有覆盖第二套筒部分(14)上部的径向的突缘(123),以便将内置套筒沿轴向固定在第二套筒部分(14。
5、)中。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筒部分(14)具有凹槽(24),内置套筒(22,122)的凸起(26)可以嵌接到所述凹槽(24)中且沿转动方向定位所述内置套筒(22,122)。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内置套筒(22,122)设计成在径向方向上是有弹性的。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交替布设的空槽(22a,22b)将内置套筒(22,122)构造成迷宫式的。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置套筒(22,122)本身具有卡锁式地容纳和定位其它类似的相对较小直径的内置套筒的卡锁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
6、2810315 U1/4页3用于连接基管和杆的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基管和杆的装置,具有连接套筒和可更换的沿径向可变形的圆柱形内置套筒,其中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用于固定在基管上的第一套筒部分以及被设计成夹紧套筒且用于容纳和沿轴向固定内置套筒和杆的第二套筒部分,借助于所述装置,不同横截面尺寸的伞杆在其高度和/或旋转方位被轻易地松开、调节、取出、再次装入、定位且可靠地固定在基管中。 现有技术0002 本文开头所述形式的装置,尤其在太阳伞中公知。其缺点在于,这种连接装置常常不能与待连接的杆的直径相匹配。 0003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连接伞基座的基管与不同尺寸的伞杆的连接装置,其。
7、中所述连接装置应该被设计得依然坚固而且能正常固定。 0004 容纳不同直径的杆的简便形式,首推将带有或者不带有施压件的连接装置直接对准杆的夹紧旋紧。但是这种连接没有足够的夹紧力,而且它常常是不稳定的且易导致至少杆的损坏。 0005 从DE10257515A1中公知一种夹紧装置,在所述夹紧装置中,采用三个扇形夹紧块用于夹紧两个可相互插套的杆,其中应该将基本扇形块固定地布设在第一杆上,而至少两个借助于铰链可转动的夹紧扇形块,能够可转动地围夹第二杆。这种装置是费事的且灵活性较低。这种方案的缺点尤其在于,基本扇形块必须固定地布设在基杆上。其它扇形块借助于铰链可转动的布置,是易磨损的和易受干扰的。在DE。
8、10257515A1中提出的套筒,在此应该在大约中间的位置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对于上述两个扇形块借助于铰链可转动的结构是合理的,但是很少适用于没有两个可转动部分的结构。另外,DE10257515A1的设计结构对于解决方案而言组件数量过多。 0006 从US6312184B1中公知一种尤其不利的用于夹紧两个可相互插套的杆的连接装置。在此,同样只借助于一个夹紧螺栓建立连接,从而在松开该夹 紧螺栓时,不仅杆,也就是上部被松开,而且连接装置也从基管上松开。当只有一人操作装置时或者在装置的操作必须由两人才可以进行的情况下,这将导致令人不快的并且甚至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 发明内容0007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
9、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过改善的这种类型的连接装置,它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直径的杆。在此应该避免DE10257515A1,尤其借助于铰链可转动的套筒部分的不利的设计结构和基体部分以及因而整个装置在基管上的固定布置以及如上所述的US6312184B1的缺点。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装置加以解决。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套筒部分之间设有凸肩并且内置套筒在其下边缘具有凸起,从而可借助于所述凸肩卡锁所述凸起,其中,所述两个套筒部分相互固定连接。在此,本实用新型的说 明 书CN 202810315 U2/4页4措施首先使得能够采用不同直径的内置套筒,从而使得较宽的杆。
10、区域,即不同直径的杆,能够与较大直径的管子连接,同时,对用于防止杆,即通常所说的伞杆被拧断或者抽出的箍紧力进行了优化。被设计成夹紧套筒的套筒部分,在不采用或者采用内置套筒时,都能在对应的杆的圆周上产生均匀的夹紧效果且由此将损坏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通过将连接套筒设计为具有两个理应互相连接的或者可相互固定地连接的套筒部分,将其中的一个设计用于固定在基管上,而将另一个设计用于固定所述杆,从而不必使连接套筒固定地与基管连接并且配备内置套筒且与连接套筒配合作用,就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尤其DE10257515A1和US6312184B1的缺点。 0009 优选使两个套筒部分之间的凸肩呈环形且这样设计。
11、所述套筒部分以及这样布设内置套筒的凸起,即,使得它们能够将内置套筒沿轴向固定在基管的端面上。 0010 如果内置套筒在远离凸起的一端具有覆盖第二套筒部分上部的径向的突缘,从而在被插入时,作为对上述沿轴向固定在基管端面上的位置的补充,沿轴向对所述内置套筒加以限制,以便将内置套筒沿轴向固定在第二套筒部分中,而且还阻止了在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将内置套筒压入基管部分中,这对于某些用途来说是有利的。 0011 通过使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第二套筒部分具有凹槽,在所述凹 槽中可以嵌接可更换的内置套筒的凸起,就能够使后者沿转动方向保持形状闭合,从而沿转动方向定位所述内置套筒。如果将连接装置安置在基管上并且该。
12、基管与内置套筒部分相适配,则可以将凹槽设计成不同形式并且布设成例如第一套筒部分内侧的狭槽,从而还能够沿轴线方向固定内置套筒。 0012 如果将可变形圆柱形内置套筒设计成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并且优选在一定的预紧力作用下沿径向向外紧贴夹紧套筒,是尤其有利的。这样,内置套筒始终被回归到原始位置并且因此使杆的拉出以及尤其装入更容易。 0013 可以将内置套筒设计成沿纵向开槽的套筒。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一种尤其简单及有效的内置套筒的设计结构。所述内置套筒相宜地由一种比连接装置所要使用的杆材柔软的材料组成。内置套筒优选由塑料组成。 0014 如果内置套筒其本身具有卡锁式地容纳和定位其它类似的相对较小直径的内。
13、置套筒的卡锁装置,从而还可以实现同时使用直径被分段套插的多个内置套筒,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所述连接装置的使用范围。 0015 可以将连接装置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应用于被标牌以及诸如此类的元件所用的杆。当用于连接伞杆和基座的基管部分时,带来特别的优点,从而对于不同尺寸的伞以及进而对于不同直径的伞柄或者伞杆,只需要一种伞基座型号,而且通过选取相应的内置套筒,就可以保证与不同的直径的匹配。 0016 上述的以及所要求保护的并且在下列实施例中被加以说明的按照本实用新型设想应用的元件,在其尺寸、结构形状、材料应用及其技术方案上不需要尤其特殊的条件,因此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公知的选择规则,都可以不加限制地获得应。
14、用。 附图说明0017 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其它详情、优点以及特征,从下列对附属图纸所作的说明中得出,在所述附图中,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被举例加以说明。 说 明 书CN 202810315 U3/4页50018 附图中: 0019 图1示出被布设在基座中且借助于连接装置固定的固定式伞; 0020 图2示出图1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0021 图3示出图2的连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2 图4示出按照图2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0023 图5示出图2的连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其包括具有按照本实用新型 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突缘的内置套筒; 0024 图6示出按照图5的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0025 为了说明按照本实用新型设想的连接装置的典型用途,在图1中示出固定式伞2,其利用其伞杆4布设在固定基座8的基管6中且借助于在图2至图4中被详细示出的连接装置10被固定成可伸缩式地移动和转动。 0026 在图2至图4中被详细示出的连接装置10,具有用于安装固定基座8基管6的第一套筒部分12以及用于容纳杆4,此处指固定式伞2的伞杆4的第二套筒部分14。在本实施例中杆4被表示成管子,但是也可以被设计成实心型材。 0027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螺旋连接用于固定第一套筒部分,其中所述套筒部分具有被旋接到管子外螺纹上的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部分12被设计成夹紧套筒,其夹紧搭板12a、12。
16、b借助于由螺栓16a和螺母16b组成的夹紧装置16,可夹紧到管子6上。第二套筒部分14同样被设计成夹紧套筒,其夹紧搭板14a、14b借助于由螺栓18a和螺母18b组成的夹紧装置18,可夹紧到杆4上。所述螺母18b设有用于手动操纵的手柄18c。也可以采用其它的例如带有偏心凸轮的夹紧装置来代替螺纹连接。 0028 第二套筒部分14包括用于卡锁式地容纳且沿轴向固定沿径向可变形的圆柱形内置套筒22的卡锁装置20。将所述卡锁装置20设计成被布设在第二套筒部分14内侧圆周上的凹槽24,所述凹槽24用来容纳被布设在内置套筒14上的凸起26。凹槽24被布设于环形的凸肩28中,所述凸肩28被设计在第一套筒部分1。
17、2和第二套筒部分14之间。此时出现下列布局,即,凸起26的端面基本上与凸肩的表面齐平,所述凸肩被用作置放在基管6上时的止挡。 0029 通过两侧交替地布设空槽22a、22b,内置套筒22被构造成迷宫式的,因此它是有弹性的且沿径向方向可发生变形。内置套筒22相宜地由比待装入的杆4的材料柔软的材料组成,优选由塑料组成。构造在内置套筒上的凸起26,可以被任意地设计成例如凸块、筋板以及诸如此类的元件。 0030 按照第二实施例,在位于顶部的内置套筒122上设有突缘123,所述突缘123被安放在连接套筒11的上半部分上且限制内置套筒122插入连接套 筒中。如果内置套筒要被多次装入和取出,而且在任何情况下。
18、都要防止内置套筒122过深地插入连接套筒中,这样设计是尤其有利的。 0031 附图标记清单 0032 2 固定式伞 0033 4 伞杆 说 明 书CN 202810315 U4/4页60034 6 基管 0035 8 固定基座 0036 10 连接装置 0037 12 第一套筒部分 0038 12a 夹紧搭板 0039 12b 夹紧搭板 0040 14 第二套筒部分 0041 14a 夹紧搭板 0042 14b 夹紧搭板 0043 16 夹紧装置 0044 16a 螺栓 0045 16b 螺母 0046 18 夹紧装置 0047 18a 螺栓 0048 18b 螺母 0049 20 卡锁装置 0050 22 内置套筒 0051 22a 空槽 0052 22b 空槽 0053 24 凹槽 0054 26 凸起 0055 28 凸肩 0056 122 带有突缘的内置套筒 0057 123 内置套筒122的突缘 说 明 书CN 202810315 U1/3页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315 U2/3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315 U3/3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31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