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针织布染整过程的特殊处理生产工艺,确切地说是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类衣装向着多样化、舒适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这种着装要求主要体现在人们对面料选择、式样设计及功能组合等方面。随着人们对衣装卫生保健要求的日益强烈,研制一种具有卫生保健功能的内衣,成为市场的客观要求,目前在这方面,则仅仅局限于在衣物加工过程中加入某一特定药物或装置,如“505”神功元气袋系列产品的“兜肚”是将药物袋缝制在衣物中,通过药物挥发达到强身保健功效,但这类保健衣物不能洗涤,而且不能作为普遍意义上的衣装为更多人所接受,价格较高,不能满足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对卫生保健防菌方面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现有针织衣生产工艺基础上,工艺简单,生产色度牢固,手感柔软舒适,同时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的针织布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包括坯布准备、漂白、水洗、增白(或染色)、水洗、脱水、湿扩幅、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中在增白(或染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
a)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SX-I抗菌剂,浴比1∶20,温度40℃±1℃,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处理;
b)所述特殊柔软处理工序,是用柔软剂BM-8,浴比1∶20,温度45℃±3℃,存布量为0.5-1疋进行特殊柔软处理;
c)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5-6%,温度90-95℃;
d)所述轧光工序中,预扩布速26m/min,扩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温度95-100℃,超喂量4-6%。
所述针织布抗菌防臭生产工艺中所用SX-I抗菌剂浓度为3%-4%。
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是生产工艺简单,可在现有工艺基础实现工艺改造,无需设备投资;二是经抗菌防臭处理后可有效地抑制葡萄球菌、白癣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及随之发生的腐臭,且抗菌效果明显,生菌增减量为0,洗涤10次增减量为-0.2,洗涤25次增减量为0;三是各项色牢度指标达国标4、5级以上;四是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现详叙本发明地二个实施例:
实施例1:
针织布抗菌防臭生产工艺,40s精梳棉纱坯布准备、漂白、水洗、增白(或染色)、水洗、脱水、湿扩幅、入库、所述针织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在增白(或染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和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
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3%SX-I抗菌剂,浴比1∶20,温度40℃±1℃,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处理;
所述特殊柔软处理工序,用柔软剂BM-8,浴比1∶8,温度45℃,存布量0.5-1疋;
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5-6%,温度90℃;
所述轧光工序是∶预扩布速26m/min,扩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温度95℃,超喂量4-6%。
实施例2:
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4%SX-I抗菌剂,浴比1∶20,温度40℃,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处理;
所述特殊柔处理工序,用柔软剂BM-8,浴比1∶8,温度48℃,存布量0.5-1疋;
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5-6%,温度95℃;
所述轧光工序中,预扩布速26m/min,扩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温度100℃,超喂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