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0483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0588.4

申请日:

1995.08.02

公开号:

CN1141978A

公开日:

1997.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00

主分类号:

D06M15/00

申请人:

诸城针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培臣; 肖海鹏; 解平; 赵培川; 刘均田

地址:

262200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诸城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士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属针织布的染整加工处理。其主要特点是在增白(或染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和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具有工艺简单、手感舒适,能有效抑制各种菌类生长及腐臭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针织衣的生产过程。

权利要求书

1: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包括坯布准备、漂 白、水洗、增白(或染色)、水洗、脱水、湿扩幅、入库, 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在增白(或染 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和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 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 a)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SX-I抗菌剂,浴比 1∶20,温度40℃±1℃,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 处理; b)所述特殊柔软处理工序,是用柔软剂BM-8, 浴比1∶8,温度45℃±3℃,存布量为0.5-1疋 进行特殊柔软处理; c)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 5-5%,温度90-95℃; d)所述轧光工序是:预扩布速26m/min,扩 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 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 温度95-100℃,超喂量4-6%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 艺,其特征在于所用SX-I抗菌剂浓度为3%-4%。

说明书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针织布染整过程的特殊处理生产工艺,确切地说是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类衣装向着多样化、舒适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这种着装要求主要体现在人们对面料选择、式样设计及功能组合等方面。随着人们对衣装卫生保健要求的日益强烈,研制一种具有卫生保健功能的内衣,成为市场的客观要求,目前在这方面,则仅仅局限于在衣物加工过程中加入某一特定药物或装置,如“505”神功元气袋系列产品的“兜肚”是将药物袋缝制在衣物中,通过药物挥发达到强身保健功效,但这类保健衣物不能洗涤,而且不能作为普遍意义上的衣装为更多人所接受,价格较高,不能满足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对卫生保健防菌方面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现有针织衣生产工艺基础上,工艺简单,生产色度牢固,手感柔软舒适,同时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的针织布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包括坯布准备、漂白、水洗、增白(或染色)、水洗、脱水、湿扩幅、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中在增白(或染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

    a)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SX-I抗菌剂,浴比1∶20,温度40℃±1℃,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处理;

    b)所述特殊柔软处理工序,是用柔软剂BM-8,浴比1∶20,温度45℃±3℃,存布量为0.5-1疋进行特殊柔软处理;

    c)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5-6%,温度90-95℃;

    d)所述轧光工序中,预扩布速26m/min,扩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温度95-100℃,超喂量4-6%。

    所述针织布抗菌防臭生产工艺中所用SX-I抗菌剂浓度为3%-4%。

    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是生产工艺简单,可在现有工艺基础实现工艺改造,无需设备投资;二是经抗菌防臭处理后可有效地抑制葡萄球菌、白癣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及随之发生的腐臭,且抗菌效果明显,生菌增减量为0,洗涤10次增减量为-0.2,洗涤25次增减量为0;三是各项色牢度指标达国标4、5级以上;四是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现详叙本发明地二个实施例:

    实施例1:

    针织布抗菌防臭生产工艺,40s精梳棉纱坯布准备、漂白、水洗、增白(或染色)、水洗、脱水、湿扩幅、入库、所述针织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在增白(或染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和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

    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3%SX-I抗菌剂,浴比1∶20,温度40℃±1℃,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处理;

    所述特殊柔软处理工序,用柔软剂BM-8,浴比1∶8,温度45℃,存布量0.5-1疋;

    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5-6%,温度90℃;

    所述轧光工序是∶预扩布速26m/min,扩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温度95℃,超喂量4-6%。

    实施例2:

    所述抗菌防臭工序中,用4%SX-I抗菌剂,浴比1∶20,温度40℃,时间20分进行抗菌加工处理;

    所述特殊柔处理工序,用柔软剂BM-8,浴比1∶8,温度48℃,存布量0.5-1疋;

    所述烘干工序的湿扩幅率20-25%,超喂量5-6%,温度95℃;

    所述轧光工序中,预扩布速26m/min,扩幅率25%,轧辊温度100℃,预缩进布布速24m/min,出布布速20m/min,扩幅率15%,轧辊温度100℃,超喂量4-6%。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布的抗菌防臭生产工艺,属针织布的染整加工处理。其主要特点是在增白(或染色)工序后还有抗菌防臭工序和特殊柔软处理工序;在湿扩幅工序后依次有烘干、轧光工序。具有工艺简单、手感舒适,能有效抑制各种菌类生长及腐臭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针织衣的生产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