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0241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3717.5

申请日:

1999.05.18

公开号:

CN1240259A

公开日:

2000.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25D 3/54申请日:19990518授权公告日:20020424终止日期:2013051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廖永丛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二段77巷8号6-7 邮编: 变更后权利人:林景焕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邮编: 登记生效日:2008.5.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廖永丛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上海市青浦大生路6号变更后:上海市青浦区大胜路6号变更项目: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廖永丛;林景焕;张木錬变更后权利人:无变更项目:发明人变更前权利人:廖永丛;林景焕;张木錬变更后权利人:廖永丛登记生效日:2003.9.12|||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16J10/04; C25D15/00; C25D5/44

主分类号:

F16J10/04; C25D15/00; C25D5/44

申请人:

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 廖永丛; 林景焕; 张木链

发明人:

廖永丛; 林景焕; 张木链

地址:

201700上海市青浦大生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马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镍陶复合镀层镀覆于铝合金气缸内壁镀镍表层外,厚度为30μm~100μm。本发明产生了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气缸内壁硬度可达680HV,大大提高了气缸内表面耐磨性,油耗明显下降,启动性好,功率提升也十分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其特征在于镍陶复合镀层镀覆 于铝合金气缸内壁镀镍表层外,厚度为30μm-100μ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其特征 还在于镍陶复合镀层镀覆时间控制在15分钟~50分钟。

说明书


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镀层工艺,尤其是一种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属于冶金化学中的电镀类领域。

    为了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长期以来专业人员致力于发动机结构的改进设计,特别是利用铬、镍的性能,将其分别镀覆于铝合金气缸内壁,为改善性能起到了效果。自从人们发现利用陶瓷可以显著地进一步改善发动机性能后,专业人员纷纷利用其在航天航空以及一些重要领域,经最新的文献检索查新显示,利用镍陶电镀来提高发动机部件抗老化和抗磨损能力,如:日本Advanced Materialsand Processos V146n6 Dec,1994 P27-29,德国专利DE3731963A名为:AlumiumCylinder Plating Frame,以及中国专利号为:91107925.4对镍陶电镀的构思均有所报导。但这些构思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镍陶复合镀层直接镀覆于气缸内壁,极易引起剥落,或者复合镀层寿命较短,此外镀层的厚度对复合镀层的使用寿命也密切相关。这些不足在文献检索查新的资料中,均无有关针对性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根据铝合金气缸不同的排放量,分别控制使用不同的镀层厚度和镀层时间,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冶金化学电镀行业和内燃机行业提供了一种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利用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陶瓷粉粒,在被镀金属镍表面形成吸附,再由电镀过程中金属镍原子在阴极被析出,将陶瓷粉粒埋藏其中,形成镍陶复合镀层。镍陶复合镀层工艺是决定能否取显著效果和实质性进步的关键,其核心是镍陶复合镀层镀覆于铝合金气缸内壁镀镍表层外,对镍陶复合镀层的厚度及镀层时间进行合适的双重控制。本发明经过长期试验检测,在镀覆镍陶层的时候,控制镍陶镀层厚度为30μm-100μm。并经过长期实践,控制镍陶镀覆时间为15分钟~50分钟。

    本发明产生了实质性地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气缸内壁硬度可达680HV,大大提高了气缸内表面耐磨性,其磨损量下降为钢铁材质内表面的50倍,下降为铬镀层内表面的10倍,经实测:CO废气排放下降25~42%、CH废气排放下降47-59%,油耗明显下降,启动性好,可在环境温度-4℃时,一次启动,启动时间2秒钟以下、功率提升也十分稳定。

    以下提供三项实施例:

    实施例一:    气缸容量    50cc以下    气缸容量    50-750cc    气缸容量    750cc以上镀层厚度控制:    30μm    50μm    60μm镀层时间控制:    15分    25分    30分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硬度达650-680HV,减少了排气污染,经实测,CO废气排放下降幅度达25-42%,CH废气排放下降幅度达47-59%,在环境温度-4℃时,一次启动成功,启动时间小于2秒,油耗有明显下降,较行业标准(QC/T29117.7-93)476g/KW.h下降23.32%,功率提升稳定,气缸磨损量为气缸内面材质是钢铁的下降50倍,为气缸内面材质是铬镀层的下降10倍。

    实施例二:    气缸容量    50cc以下    气缸容量    50-750cc    气缸容量    750cc以上  镀层厚度控制    50μm    80μm    100μm  镀层时间控制    25分    40分    50分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硬度达690-720HV,减少了排气污染,经实测,CD废气排放下降幅度达25-42%,CH废气排放下降幅度达47-59%,在环境温度-4℃时,一次启动成功,启动时间小于2秒,油耗有明显下降,较行业标准(QC/T29117.7-93)476g/KW.h下降23.32.%,功率提升稳定,气缸磨损量为气缸内面材质是钢铁的下降50倍,为气缸内面材质是铬镀层的下降10倍。

    实施例三:    气缸容量    50cc以下    气缸容量    50-750cc    气缸容量    750cc以上  镀层厚度控制:    40μm    65μm    80μm  镀层时间控制:    20分    32.5分    40分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硬度达670-700HV,减少了排气污染,经实测,CD废气排放下降幅度达25-42%,CH废气排放下降幅度达47-59%,在环境温度-4℃时,一次启动成功,启动时间小于2秒,油耗有明显下降,较行业标准(QC/T29117.7-93)476g/KW.h下降23.32.%,功率提升稳定,气缸磨损量为气缸内面材质是钢铁的下降50倍,为气缸内面材质是铬镀层的下降10倍。

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铝合金气缸内壁镍陶复合镀层工艺,镍陶复合镀层镀覆于铝合金气缸内壁镀镍表层外,厚度为30m100m。本发明产生了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气缸内壁硬度可达680HV,大大提高了气缸内表面耐磨性,油耗明显下降,启动性好,功率提升也十分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