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020717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01302.X

申请日:

2011.04.08

公开号:

CN202012073U

公开日:

2011.10.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3/10; B01D35/00

主分类号:

E02D3/10

申请人: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

发明人:

王树旗; 陈树军; 兰亮; 张国民; 李康健

地址: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永外东铁营顺八条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桂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至少有一个排水管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排水管对于排除滞水层中的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土体中的水通过渗水孔进入排水管内,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而且水排出时通过滤料和滤网过滤减少了土体中固体颗粒随水流排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是塑料管或铁管,排水管从滞水层到支护面层内侧向下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是塑料滤网或金属滤网,滤网的孔径是0.2mm至1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是颗粒状滤料,颗粒的粒径是2mm至4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填满滤料。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个管体,管体的周边设有小孔,在小孔的外侧包有滤网,通过将该管埋入滞水层将水引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空间越来越小,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大,一般建筑工程的基坑深度都超过了10m,局部土层中所含有水量大称为滞水层,对于滞水层以下部位的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时,滞水层对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地下室结构施工具有较大的影响,上层滞水渗流常常是引起基坑土质边坡滑坍的重要因素。采用降水措施和截水措施施工造价高、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理想;而采用普通排水管排水,滞水层中水的导流时土体中的颗粒随水流排出后造成土体颗粒流失而影响边坡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含有多孔的排水管埋入滞水层,在排水管的四周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保住了土颗粒不被流失,又将滞水层中的水引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至少有一个排水管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排水管是塑料管或铁管,排水管从滞水层到支护面层内侧向下倾斜。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滤网是塑料滤网或金属滤网,滤网的孔径是0.2mm至1mm。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滤料是颗粒状滤料,颗粒的粒径是2mm至4mm。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排水管内填满滤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排水管对于排除滞水层中的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土体中的水通过渗水孔进入排水管内,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而且水排出时通过滤料和滤网过滤减少了土体中固体颗粒随水流排出。排水管既可解决土方开挖、基坑支护过程中原有滞水层的处理,又可用于雨季施工时基坑支护过程中地面渗水形成的滞水处理及局部管线渗漏形成的滞水的处理。排水管可与基坑坡脚的排水系统和地面的收集系统联合使用,处理滞水含水量比较大的土层。排水管既可单独使用处理滞水层,也可与基坑降水和截水控制方法配合使用处理浅层地下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排水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坑支护面、也是土方开挖过程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1,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2,至少有一个排水管3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所述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3-1,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4,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5。
其中,所述排水管是塑料管或铁管,排水管从滞水层到支护面层内侧向下倾斜。所述滤网是塑料滤网或金属滤网,滤网的孔径是0.2mm至1mm。所述滤料是颗粒状的砂石级配滤料,砂石颗粒的粒径是2mm至4mm。为了适应滞水层条件恶劣的情况,放置土壤流失可以在所述排水管内填满滤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直径宜为50mm,排水管在滞水层部分的渗水孔呈螺旋形布置在排水管周边。为了防止滞水层土体随渗水流出,滤网要满足过滤要求,因此最佳的孔径是0.5mm。图1中的空间排水孔是在已支护的滞水层坡面上采用洛阳铲或其它工具进行成孔,成孔直径在10mm至200mm,成孔深度满足排水要求,有一定的倾角满足排水要求。成孔后在孔中填满滤料,然后再将排水管埋设在滤料中,因此排水管进入滞水层土壤的距离是25mm至75mm,排水管向下倾斜,最后密封支护面层。滞水层中的水通过滤料和滤网过滤后经渗水孔进入花管内,然后通过花管导流排出土体,水流通过滤料和滤网的过滤减少了土体中固体颗粒的随水流排出。
如上所述对于滞水层为砂层等粘聚力较小的土层、成孔易塌孔土层,排水管可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管,钢管如上所述制作成后在管内部填满滤料包裹滤网后直接顶入后形成排水管。
排水管施工简单、灵活、造价低廉、处理效果好,对解决基坑中的滞水层渗水问题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避免大量抽排地下水,有效的保护了地下水资源,排水管导流出的地下水经收集后亦可合理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1207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19CN202012073U*CN202012073U*(21)申请号 201120101302.X(22)申请日 2011.04.08E02D 3/10(2006.01)B01D 35/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地址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永外东铁营顺八条9号(72)发明人王树旗 陈树军 兰亮 张国民李康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代理人李桂玲(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面。

2、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至少有一个排水管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排水管对于排除滞水层中的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土体中的水通过渗水孔进入排水管内,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而且水排出时通过滤料和滤网过滤减少了土体中固体颗粒随水流排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

3、附图 1 页CN 202012077 U 1/1页21. 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是塑料管或铁管,排水管从滞水层到支护面层内侧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是塑料。

4、滤网或金属滤网,滤网的孔径是0.2mm至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是颗粒状滤料,颗粒的粒径是2mm至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填满滤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12073 UCN 202012077 U 1/2页3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个管体,管体的周边设有小孔,在小孔的外侧包有滤网,通过将该管埋入滞水层将水引出。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空间。

5、越来越小,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大,一般建筑工程的基坑深度都超过了10m,局部土层中所含有水量大称为滞水层,对于滞水层以下部位的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时,滞水层对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地下室结构施工具有较大的影响,上层滞水渗流常常是引起基坑土质边坡滑坍的重要因素。采用降水措施和截水措施施工造价高、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理想;而采用普通排水管排水,滞水层中水的导流时土体中的颗粒随水流排出后造成土体颗粒流失而影响边坡安全。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含有多孔的排水管埋入滞水层,在排水管的四周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保住了土颗粒不被流失,又将滞水层中。

6、的水引出。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护面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至少有一个排水管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0005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排水管是塑料管或铁管,排水管从滞水层到支护面层内侧向下倾斜。0006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滤网是塑料滤网或金属滤网,滤网的孔径是0.2mm至1mm。0007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滤料是颗粒状滤。

7、料,颗粒的粒径是2mm至4mm。0008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排水管内填满滤料。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排水管对于排除滞水层中的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土体中的水通过渗水孔进入排水管内,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而且水排出时通过滤料和滤网过滤减少了土体中固体颗粒随水流排出。排水管既可解决土方开挖、基坑支护过程中原有滞水层的处理,又可用于雨季施工时基坑支护过程中地面渗水形成的滞水处理及局部管线渗漏形成的滞水的处理。排水管可与基坑坡脚的排水系统和地面的收集系统联合使用,处理滞水含水量比较大的土层。排水管既可单独使用处理滞水层,也可与基坑降水和截水控制方法配合使用处理浅层地下水。 0010 。

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说 明 书CN 202012073 UCN 202012077 U 2/2页4附图说明0011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0012 图2为排水管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一种基坑支护面、也是土方开挖过程滞水层的排水装置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支护面层1,支护面层的外侧是滞水层土壤2,至少有一个排水管3设置在支护面层中,所述排水管的一部分在支护面层外侧的滞水层土壤中,排水管另一部分外露在支护面层内侧,在滞水层侧的排水管四周设有渗水透孔3-1,在排水管渗水透孔的外侧包裹有滤网4,在滤网和滞水层土壤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填充有滤料5。

9、。0014 其中,所述排水管是塑料管或铁管,排水管从滞水层到支护面层内侧向下倾斜。所述滤网是塑料滤网或金属滤网,滤网的孔径是0.2mm至1mm。所述滤料是颗粒状的砂石级配滤料,砂石颗粒的粒径是2mm至4mm。为了适应滞水层条件恶劣的情况,放置土壤流失可以在所述排水管内填满滤料。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直径宜为50mm,排水管在滞水层部分的渗水孔呈螺旋形布置在排水管周边。为了防止滞水层土体随渗水流出,滤网要满足过滤要求,因此最佳的孔径是0.5mm。图1中的空间排水孔是在已支护的滞水层坡面上采用洛阳铲或其它工具进行成孔,成孔直径在10mm至200mm,成孔深度满足排水要求,有一定的倾角满足排。

10、水要求。成孔后在孔中填满滤料,然后再将排水管埋设在滤料中,因此排水管进入滞水层土壤的距离是25mm至75mm,排水管向下倾斜,最后密封支护面层。滞水层中的水通过滤料和滤网过滤后经渗水孔进入花管内,然后通过花管导流排出土体,水流通过滤料和滤网的过滤减少了土体中固体颗粒的随水流排出。0016 如上所述对于滞水层为砂层等粘聚力较小的土层、成孔易塌孔土层,排水管可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管,钢管如上所述制作成后在管内部填满滤料包裹滤网后直接顶入后形成排水管。0017 排水管施工简单、灵活、造价低廉、处理效果好,对解决基坑中的滞水层渗水问题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避免大量抽排地下水,有效的保护了地下水资源,排水管导流出的地下水经收集后亦可合理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012073 UCN 202012077 U 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1207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