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SIOSUB2/SUB的改性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0129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8265.4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177867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C 1/28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C09C1/28; C09C3/06; C09C3/08

主分类号:

C09C1/28

申请人:

安徽工业大学

发明人:

赵强; 张千峰; 王猛; 辛志峰

地址:

243002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中路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改性技术领域。该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改性样品的后处理。本发明利用HF在无水条件下对分散在无水乙醇中的纳米SiO2进行处理,使表面连有大量的活性氢,再与1-辛烯等长链末端单烯烃反应,通过加成反应可在纳米SiO2表面连接大量亲油性的长碳链,使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在有机相中均匀分散,且有效克服稳定性不好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HF气体的制备:将氟化钙粉置于反应器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再将98wt%的浓硫酸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并加热到48~52℃进行反应制得HF气体,反应时间为5~6h,所述氟化钙与所述98wt%的浓硫酸的质量比是:1:(1.1~1.2);
(2)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将纳米SiO2置于另一反应器中,向该反应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密闭状态下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将步骤(1)制得的HF气体通过导管导入到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并加热到67~73℃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6h,并且进行尾气回收,所述纳米SiO2与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比是:1:(55~65),所述纳米SiO2与所述HF气体的质量比是:1:(4.5~5.5);
(3)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向步骤(2)反应后的反应物中缓慢加入有机烯烃,继续通氮气保护,并升温至105~115℃,回流冷凝7~8h,在搅拌下继续反应得到改性后的纳米SiO2;所述有机烯烃为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的质量比是:1:(60~80);
(4)改性后纳米SiO2的后处理:将步骤(3)改性后的纳米SiO2进行离心分离,并用正己烷洗涤3~5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制得目标产品:改性纳米SiO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的粒径为15±5nm,质量含量为99.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尾气回收的回收液为5wt%的NaOH溶液。

说明书

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有机烯烃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SiO2作为一种无定形的白色粉末,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最高的一种纳米粉体材料,具有非常特殊的流变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光催化特性,同样也可作为重要的无机增韧增强功能性填料。因此,纳米SiO2广泛应用在药物载体、颜料、化妆品等领域。但纳米SiO2表面能高,易团聚而不能与有机物充分混合,且表面存在不饱和的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表面表现为亲水疏油性能,难以均匀地分散在有机介质中,影响材料的填充效果,因此,必须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化学改性,以解决纳米SiO2的分散性和与有机介质相容性的问题。
对纳米SiO2化学改性的原理是通过添加改性剂,使其与纳米SiO2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作用,降低SiO2表面的羟基数,减少团聚,使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目前,常用的化学改性剂有醇、有机硅化合物以及硅烷偶联剂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6))发表的论文“六甲基二硅胺对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中提出了一种用六甲基二硅胺烷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的方法,经表面处理后SiO2的pH值和含碳量增加,表面羟基数明显减少,团聚现象明显改善。《化工新型材料》(2007,35(11))发表的“纳米SiO2表面改性研究”论文公布了一种通过KH-560对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方法,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利用KH-560与纳米SiO2表面的羟基反应,在其表面接上环氧基,得到的基团在一定条件下开环生成邻羟基,从而改善SiO2的分散效果。中国专利CN101338082A 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具体是将二氧化硅溶胶、表面活性剂、含有环氧基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后,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搅拌一段时间,即可得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粒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如上所述,虽然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方法众多,但改性后的纳米SiO2大多只可在水相中分散,且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分散后的稳定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纳米SiO2改性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油相中分散均匀的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纳米SiO2通过本发明方法改性后,不仅能够在有机相介质中均匀分散,且分散后具有良好稳定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HF气体的制备:
将氟化钙粉置于反应器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再将98wt%的浓硫酸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并加热到48~52℃进行反应制得HF气体,反应时间为5~6h,所述氟化钙与98wt%的浓硫酸的质量比是:1:(1.1~1.2)。
(2)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
将纳米SiO2置于另一反应器中,向该反应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密闭状态下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将步骤(1)制得的HF气体通过导管导入到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并加热到67~73℃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6h,并且进行尾气回收,所述纳米SiO2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是:1:(55~65),优选;所述1:60,纳米SiO2与HF气体的质量比是:1:(4.5~5.5)。
(3)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
向步骤(2)反应后的反应物中缓慢加入有机烯烃,继续通氮气保护,并升温至105~115℃,回流冷凝7~8h,在搅拌下继续反应得到改性后的纳米SiO2; 所述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的质量比是:1:(60~80)。
(4)改性样品的后处理:
将步骤(3)改性后的纳米SiO2进行离心分离,并用正己烷洗涤3~5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制得目标产品:改性纳米SiO2
在HF气体的制备中,氟化钙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以n(CaF2):n(浓H2SO4)=1:1.2为佳,这样可以保证浓硫酸过量,使氟化钙完全反应。
所述有机烯烃为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纳米SiO2的粒径为15±5nm,含量为99.5%。
所述的尾气回收的回收液为5wt%的NaOH溶液。
所述的HF与纳米SiO2在乙醇中的反应温度以70℃为佳,由于乙醇的沸点为78.4℃,防止沸腾而挥发;当与有机烯烃反应时,温度以110℃为宜,因为有机烯烃中1-辛烯的沸点最低,为121.3℃,一是为了防止沸腾而挥发,二是温度太会会导致有机烯烃间发生聚合反应。
本发明利用HF在无水条件下对分散在无水乙醇中的纳米SiO2进行处理,使表面连有大量的活性氢,再与1-辛烯等长链末端单烯烃反应,通过加成反应可在纳米SiO2表面连接大量亲油性的长碳链,使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在有机相中均匀分散,且有效克服稳定性不好等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与现有的纳米SiO2改性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HF气体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使表面连有活性氢,再与有机烯烃进行反应。
(2)现有的纳米SiO2改性方法得到的改性产品只可在水相中进行分散,而本发明得到的改性纳米SiO2则可在油相中分散均匀,这不仅填补了现有改性方法的不足,而且使改性后的纳米SiO2适用于更多的体系,拓宽了纳米SiO2的应用领域。
(3)本发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在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相中有良好的分散性,长时间放置也无沉淀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改性机理图。
图2为本发明改性所得样品的红外光图谱,其中每条图谱代表用不同的有机烯烃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
图3为未改性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4为经过1-辛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5为经过1-癸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6为经过1-十二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7为经过1-十四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各组分的用量如下:

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HF气体的制备:称取5.032g的氟化钙粉末置于三口烧瓶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再将6.523g的浓硫酸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磁力搅拌5h,油浴加热到50℃进行反应。
(2)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称取0.503g纳米SiO2置于另一个三口烧瓶 中,向烧瓶中加入30g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密闭状态下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将(1)中产生的HF气体通过塑料导管导入到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下反应5h,油浴加热到70℃进行反应,并且进行尾气回收。
(3)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通过滴液漏斗,向反应后的(2)中缓慢滴加32.230g的1-辛烯,继续通氮气保护,回流冷凝7h,油浴升温至110℃,在磁力搅拌下使反应继续进行。
(4)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离心分离,并用正己烷洗涤三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即可得改性后的纳米SiO2样品。
实施例2:各组分的用量如下所: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法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以及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各组分的用量如下: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法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以及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各组分的用量如下所: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法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以及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由图2可见,经1-辛烯、1-癸烯、1-十二稀和1-十四稀改性的纳米SiO2与未改性的纳米SiO2相比,改性后的纳米SiO2在波长为2900cm-1附近有强的吸收峰,此处为烷烃C-H键的伸缩振动峰,在波长为750cm-1附近的吸收峰增强,此处为烷烃C-H键的弯曲振动峰,由此可表明烯烃已成功与纳米SiO2表面的活性氢完成加成反应,使长碳链连接在纳米SiO2表面。
由图3以及图4、图5、图6、图7经过不同烯烃改性纳米SiO2的SEM图可以看出,未改性的纳米SiO2在SEM放大50000倍时,样品呈明显的颗粒状且粒径较小,但经过不同烯烃改性后,在SEM放大相同倍数下,可以看到样品有呈块状趋势,且粒径增大。改性后呈块状的原因是纳米SiO2在与烯烃反应前,先与去HF反应,HF可以腐蚀SiO2表面,使其表面变得粗糙,表面吸附力增大,使颗粒间的间距减小;纳米SiO2与HF反应后表面后连接大量活性氢,再与烯烃进行加成反应, 使表面连接大量长碳链,长碳链可填充颗粒间的空隙以及长碳链间的相互交错作用,使颗粒与颗粒的间距进一步缩小,因此,经烯烃改性后的纳米SiO2会呈现块状。由于改性后纳米SiO2表面有大量长碳链,为疏水亲油基团,因此可在油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一种纳米SIOSUB2/SUB的改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纳米SIOSUB2/SUB的改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纳米SIOSUB2/SUB的改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纳米SIOSUB2/SUB的改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纳米SIOSUB2/SUB的改性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786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7867A21申请号201410468265422申请日20140915C09C1/28200601C09C3/06200601C09C3/0820060171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地址243002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中路59号72发明人赵强张千峰王猛辛志峰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代理人蒋海军54发明名称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改性技术领域。该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

2、有机烯烃反应、改性样品的后处理。本发明利用HF在无水条件下对分散在无水乙醇中的纳米SIO2进行处理,使表面连有大量的活性氢,再与1辛烯等长链末端单烯烃反应,通过加成反应可在纳米SIO2表面连接大量亲油性的长碳链,使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在有机相中均匀分散,且有效克服稳定性不好等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7867ACN104177867A1/1页21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HF气体的制备将氟化钙粉置于反应器中,密封状态下抽真。

3、空,再将98WT的浓硫酸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并加热到4852进行反应制得HF气体,反应时间为56H,所述氟化钙与所述98WT的浓硫酸的质量比是11112;2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将纳米SIO2置于另一反应器中,向该反应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密闭状态下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将步骤1制得的HF气体通过导管导入到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并加热到6773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6H,并且进行尾气回收,所述纳米SIO2与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比是15565,所述纳米SIO2与所述HF气体的质量比是14555;3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向步骤2反应后的反应物中缓慢加入有机烯烃。

4、,继续通氮气保护,并升温至105115,回流冷凝78H,在搅拌下继续反应得到改性后的纳米SIO2;所述有机烯烃为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的质量比是16080;4改性后纳米SIO2的后处理将步骤3改性后的纳米SIO2进行离心分离,并用正己烷洗涤35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制得目标产品改性纳米SIO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的粒径为155NM,质量含量为9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尾气回收的回收液为5WT的NAOH溶液。权利要求。

5、书CN104177867A1/5页3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有机烯烃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纳米SIO2作为一种无定形的白色粉末,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最高的一种纳米粉体材料,具有非常特殊的流变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光催化特性,同样也可作为重要的无机增韧增强功能性填料。因此,纳米SIO2广泛应用在药物载体、颜料、化妆品等领域。但纳米SIO2表面能高,易团聚而不能与有机物充分混合,且表面存在不饱和的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表面表现为亲水疏油性能,难以均匀地分散在有机介质中,影响材料的填充效果,因此。

6、,必须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化学改性,以解决纳米SIO2的分散性和与有机介质相容性的问题。0003对纳米SIO2化学改性的原理是通过添加改性剂,使其与纳米SIO2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作用,降低SIO2表面的羟基数,减少团聚,使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目前,常用的化学改性剂有醇、有机硅化合物以及硅烷偶联剂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6发表的论文“六甲基二硅胺对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中提出了一种用六甲基二硅胺烷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的方法,经表面处理后SIO2的PH值和含碳量增加,表面羟基数明显减少,团聚现象明显改善。化工新型材料2007,3511发表的“纳米SIO2表面改性研究”论文公布。

7、了一种通过KH560对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方法,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利用KH560与纳米SIO2表面的羟基反应,在其表面接上环氧基,得到的基团在一定条件下开环生成邻羟基,从而改善SIO2的分散效果。中国专利CN101338082A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具体是将二氧化硅溶胶、表面活性剂、含有环氧基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后,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搅拌一段时间,即可得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粒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如上所述,虽然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方法众多,但改性后的纳米SIO2大多只可在水相中分散,且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分散后的稳定性不好。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

8、服现有纳米SIO2改性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油相中分散均匀的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纳米SIO2通过本发明方法改性后,不仅能够在有机相介质中均匀分散,且分散后具有良好稳定性。000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00061HF气体的制备0007将氟化钙粉置于反应器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再将98WT的浓硫酸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并加热到4852进行反应制得HF气体,反应时间为56H,所述氟化钙与98WT的浓硫酸的质量比是11112。00082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说明书CN104177867A2/5页40009将纳米SIO2置于另一反应器中,向该反应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

9、分散剂,密闭状态下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将步骤1制得的HF气体通过导管导入到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并加热到6773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6H,并且进行尾气回收,所述纳米SIO2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是15565,优选;所述160,纳米SIO2与HF气体的质量比是14555。00103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0011向步骤2反应后的反应物中缓慢加入有机烯烃,继续通氮气保护,并升温至105115,回流冷凝78H,在搅拌下继续反应得到改性后的纳米SIO2;所述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的质量比是16080。00124改性样品的后处理0013将步骤3改性后的纳米SIO2进行离心分离。

10、,并用正己烷洗涤35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制得目标产品改性纳米SIO2。0014在HF气体的制备中,氟化钙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以NCAF2N浓H2SO4112为佳,这样可以保证浓硫酸过量,使氟化钙完全反应。0015所述有机烯烃为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纳米SIO2的粒径为155NM,含量为995。0016所述的尾气回收的回收液为5WT的NAOH溶液。0017所述的HF与纳米SIO2在乙醇中的反应温度以70为佳,由于乙醇的沸点为784,防止沸腾而挥发;当与有机烯烃反应时,温度以110为宜,因为有机烯烃中1辛烯的沸点最低,为1213,一是为了防止沸腾。

11、而挥发,二是温度太会会导致有机烯烃间发生聚合反应。0018本发明利用HF在无水条件下对分散在无水乙醇中的纳米SIO2进行处理,使表面连有大量的活性氢,再与1辛烯等长链末端单烯烃反应,通过加成反应可在纳米SIO2表面连接大量亲油性的长碳链,使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在有机相中均匀分散,且有效克服稳定性不好等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00191与现有的纳米SIO2改性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HF气体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使表面连有活性氢,再与有机烯烃进行反应。00202现有的纳米SIO2改性方法得到的改性产品只可在水相中进行分散,而本发明得到的改性纳米SIO2则可在油相中分散均匀,这不仅填补了。

12、现有改性方法的不足,而且使改性后的纳米SIO2适用于更多的体系,拓宽了纳米SIO2的应用领域。00213本发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在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相中有良好的分散性,长时间放置也无沉淀产生。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改性机理图。0023图2为本发明改性所得样品的红外光图谱,其中每条图谱代表用不同的有机烯烃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0024图3为未改性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0025图4为经过1辛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说明书CN104177867A3/5页50026图5为经过1癸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0027图6为经过1十二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0028图7为经过1十四。

13、烯改性所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实施例1各组分的用量如下00300031改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00321HF气体的制备称取5032G的氟化钙粉末置于三口烧瓶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再将6523G的浓硫酸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磁力搅拌5H,油浴加热到50进行反应。00332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称取0503G纳米SIO2置于另一个三口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30G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密闭状态下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将1中产生的HF气体通过塑料导管导入到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下反应5H,油浴加热到70进行反应,并且进行尾气回收。00343经HF处理后的纳米。

14、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通过滴液漏斗,向反应后的2中缓慢滴加32230G的1辛烯,继续通氮气保护,回流冷凝7H,油浴升温至110,在磁力搅拌下使反应继续进行。00354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离心分离,并用正己烷洗涤三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即可得改性后的纳米SIO2样品。0036实施例2各组分的用量如下所0037说明书CN104177867A4/5页60038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法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以及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0039实施例3各组分的用量如下00400041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法包。

15、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以及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0042实施例4各组分的用量如下所00430044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法包括HF气体的制备、HF气体与纳米SIO2反应、经HF处理后的纳米SIO2与有机烯烃反应以及改性样品的后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0045由图2可见,经1辛烯、1癸烯、1十二稀和1十四稀改性的纳米SIO2与未改性的纳米SIO2相比,改性后的纳米SIO2在波长为2900CM1附近有强的吸收峰,此处为烷烃CH键的伸缩振动峰,在波长为750CM1附近的吸收峰增强,此处为烷烃CH键的弯曲振动峰,由。

16、此可表明烯烃已成功与纳米SIO2表面的活性氢完成加成反应,使长碳链连接在纳米SIO2表面。0046由图3以及图4、图5、图6、图7经过不同烯烃改性纳米SIO2的SEM图可以看出,未改性的纳米SIO2在SEM放大50000倍时,样品呈明显的颗粒状且粒径较小,但经过不同烯烃改性后,在SEM放大相同倍数下,可以看到样品有呈块状趋势,且粒径增大。改性后呈块状的原因是纳米SIO2在与烯烃反应前,先与去HF反应,HF可以腐蚀SIO2表面,使其表面变得粗糙,表面吸附力增大,使颗粒间的间距减小;纳米SIO2与HF反应后表面后连接大量活性氢,再与烯烃进行加成反应,使表面连接大量长碳链,长碳链可填充颗粒间的空隙以及长碳链间的相互交错作用,使颗粒与颗粒的间距进一步缩小,因此,经烯烃改性后的纳米SIO2会呈现块状。由于改性后纳米SIO2表面有大量长碳链,为疏水亲油基团,因此可在油相中说明书CN104177867A5/5页7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说明书CN104177867A1/3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77867A2/3页9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77867A3/3页10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77867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