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9594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8645.4

申请日:

2014.05.22

公开号:

CN105247156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B 7/14申请公布日:201601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7/14申请日:20140522|||公开

IPC分类号:

E06B7/14; E06B9/52

主分类号:

E06B7/14

申请人:

泰托马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材爰; 金润英; 都美爱

地址:

韩国大邱广域市

优先权:

10-2013-0057547 2013.05.22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李辉; 金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尤其是一种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网,在所述网的边缘具有粘合剂、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设置在窗框的水孔等上,可顺畅排水,同时可防止蚊子等害虫进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其特征在于,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网(10),所述网(10)的边缘具有粘贴部件(2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10)选自如下之一:利用单丝纱分别做经纱和纬纱;或者利用单丝纱做经纱和纬纱,将利用单丝纱做成的经纱或纬纱或经纱和纬纱排列之间配置PVC涂层的复丝纱;或者利用单丝纱和合成树脂纱分别做成经纱或纬纱。

说明书

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尤其是一种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网,在所述网的边缘具有粘合剂、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设置在窗框的水孔等上,可顺畅排水,同时可防止蚊子等害虫进入。
背景技术
在家庭或办公室等室内空间,为了防止从外部进来蚊子、苍蝇或小飞虫等害虫,同时为了确保换气性,一般使用约0.15毫米的铝不锈钢等金属丝或合成纤维做成的防虫网,并将其设置在窗门等上。
但是,以往技术的防虫网其大小主要是适用在大型窗门上,但凡有蚊虫等害虫可以通过的缝隙,蚊虫都可以进入,所以即便是窗门设置了防虫网,蚊虫等害虫也会进入室内空间。
上述害虫可以进入的缝隙,比如说,有支撑窗门的窗框的一侧上所形成的用来排水的水孔。
上述水孔的尺寸很小,不显眼,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办法用来防止害虫从水孔进入,最近出来使用金属板进行多孔制作,一侧面的两侧部上粘贴双面胶的水孔用防虫网。
但是,以往技术的水孔用防虫网为多孔金属板,在多孔成型过程中,为了防止支撑防虫网的金属板被撕裂等,需要在多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水孔用防虫网的整体大小中孔的占有比率变小。
在设置了上述水孔用防虫网时,会导致水孔不能有效的排水,下雨天会导致雨水积存,雨水不能通过水孔顺利排出,而是流入室内。
此外,使用金属板,其厚度较厚,在开关窗户时,窗门的金属板的端部会卡住,导致水孔用防虫网从窗框部脱离。
另外,以往技术中,用于窗门的金属丝做成的防虫网,会因为雨水生锈,在日照 时间内会传达外部的高温进来。本发明的申请人所申请或授权的关于使用合成树脂而非金属的防虫网的专利有:韩国专利授权第10-1177314号、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0459665号、韩国实用新型申请第20-2012-0001450号、韩国实用新型申请第20-2012-0001451号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往技术中的水孔用防虫网的低排水性的问题,更有效的防治蚊虫进入,利用本发明的先前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孔所占防虫网的整体面积的比率,大幅度提高面积率,确保孔大小有利于防止蚊虫等害虫进入,同时具有卓越的排水性和防蚊虫效果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
进一步,本发明目的在于可通过粘合手段紧粘水孔周围,利于设置,粘合性大幅度提高,防止织物开脱等。
此外,另一目的是,织物的开脱除了使用粘贴剂以外,在织物支撑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其特征在于,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网,所述网的边缘具有粘贴部件。
所述网选自如下之一:利用单丝纱分别做经纱和纬纱;或者利用单丝纱做经纱和纬纱,将利用单丝纱做成的经纱或纬纱或经纱和纬纱排列之间配置PVC涂层的复丝纱;或者利用单丝纱和合成树脂分别做成经纱或纬纱。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本发明的防虫网的网由纤维制成,和以往技术的多孔法相比。可确保充分的空间率,满足排水性,具有防虫进入的效果。
进一步,在水孔的周围,通过粘合手段进行配置,在制网过程中,使用PVC涂层单丝纱,可防止织物的开脱,粘合手段的宽度较宽,易于上述防虫网的设置,可提高粘贴力。
进一步,厚度薄,粘贴力强,在窗门关开的过程中,可防止防虫网被卡在窗框上,具有卓越的防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前面照片及背面照片。
图3及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前面照片集背面照片。
图5及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前面照片及背面照片。
图7是本发明的网的压着效果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使用状态图;
标号说明
10:网;20:粘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网10,网10的边缘具有粘贴部件20。
为了确保排水性及隔离小飞虫进入,网原材料的通孔大小约为0.5毫米,为此,料纱的直径须为0.2毫米。
对此,上述网(10)选自如下之一:利用单丝纱分别做经纱和纬纱;或者利用单丝纱做经纱和纬纱,将利用单丝纱做成的经纱或纬纱或经纱和纬纱排列之间配置PVC涂层的复丝纱;或者利用单丝纱和合成树脂纱分别做成经纱或纬纱。上述合成树脂,如:PET系弹力纱、PBT系弹力纱、聚氨酯系弹力纱、PVC涂层复丝纱、PVC涂层合成纤维单丝纱等。
接下来,参照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图1及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前面照片及背面照片。就其剖面形状来看,网10利用单丝纱12分别做成经纱和纬纱,网10的下部配置有粘贴部件20。
粘贴部件20由粘贴剂和异形纸构成,通常使用双面胶。
上述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与窗门的水孔形状对应的指数适用于其剖面的网10,边缘具有双面胶,双面胶的与窗门水孔形状对应外的部分用以去除。
图3及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前面照片集背面照片。就其剖面形状来看,网10利用单丝纱12和PVC涂层的复丝纱14分别做成经纱或纬纱或者经纱和纬纱,上述经纱或纬纱中任意一个可由单丝纱制成,上述经纱或纬纱的大部分使用复丝纱,其排列之间配置PVC涂层的复丝纱14形成网10,网10的下部配置有粘贴部件2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经纱使用PVC涂层的复丝纱,纬纱使用单丝纱。
此外,也可以经纱和纬纱都是用单丝纱,在窗框的水孔较大的位置,可配置PVC涂层的复丝纱做经纱和纬纱。
图5及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的前面照片及背面照片。网10使用单丝纱12和合成树脂纱16做成经纱或纬纱,网10的下部配置有粘贴部件20。
上述合成树脂纱可选自PET系弹力纱、PBT系弹力纱、聚氨酯系弹力纱、PVC涂层复丝纱、PVC涂层合成纤维单丝纱等之一。
此外,上述使用PVC涂层的复丝纱是使用深丝纱形成的,所述深丝纱由复数个复丝纱构成,外周面进行PVC涂层,与单丝纱相比,柔软性卓越,形状易变,因外部的PVC涂层,摩擦力也有所提高。
此外,使用PVC涂层的复丝纱可使用单丝纱(PET单丝纱),在其外周面进行PVC涂层。
此外,上述单丝纱为黑色系,密度为28-50EA/Inch,开口尺寸为450-700μm,在经纱或纬纱中任意一个使用单丝纱,或者经纱和纬纱都使用,此时可完全防止小飞虫(韩国国内最小的为550-600μm)进入。
压着上述防虫网一侧面整体或一侧面所涂有粘贴部件的部分,如图7所示,构成粘贴部件20和网10的经纱或纬纱的接触面,与以往技术的(上部图面)相比,在本发明(下部图面)中变大,可整体提高防虫网的粘合力,这种构成对于直径很小的单丝纱防虫网更为有效。
上述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如图8所示,在窗框30的水孔32上,脱离异形纸,进行粘贴设置,设置后使用中的厚度变薄,具有弹力,在开关窗门的过程中,不易于脱落,因粘贴剂可防止织物材料开脱。

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尤其是一种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网,在所述网的边缘具有粘合剂、具有排水性的粘合式防虫网,设置在窗框的水孔等上,可顺畅排水,同时可防止蚊子等害虫进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