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8521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4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62773.7

申请日:

2014.06.13

公开号:

CN104047562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21B 29/10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29/10申请日:20140613|||公开

IPC分类号:

E21B29/10

主分类号:

E21B29/10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彦龙; 伊明; 胡挺; 王超; 马建格; 郑海燕; 戢能兵

地址: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发区中亚南路326号西部钻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代理人:

汤建武;周星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完井解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在圆筒体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在圆筒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钻具遇到卡钻事故时,通过胀封圆筒体,通过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不仅保证了后续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而且不会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在完井阶段又能够满足封固井壁的功能,钻完进尺后直接胀封完井,省掉了通井、下套管和固井等程序,能够直接建立生产通道,缩短了工程周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在圆筒体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在圆筒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每一圈外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外侧的外预制槽,在圆筒体的内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一圈的内预制槽,每一圈内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内侧的内预制槽,每一个内预制槽位于上下对应的两个外预制槽之间的圆筒体内侧,在上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下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横向截面呈封闭的波浪状,外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谷外侧,内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峰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外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外预制槽,内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内预制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在下接头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上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下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在下接头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上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下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上接头有内螺纹,在下接头有外螺纹,在圆筒体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下接头。

说明书

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完井解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
背景技术
气体欠平衡钻井完井方式主要包括裸眼完井、筛管完井和固井完井。在裸眼完井中,容易在生产后期出现砂埋和井塌等事故;目前应用相对较多的完井方式为筛管完井,在筛管完井中,暴露的技术缺陷是无法实施选择性分层压裂改造;而固井完井同时克服了裸眼完井和筛管完井的技术缺陷,但其大幅度地弱化气体欠平衡钻井完井储保效果使得其在气体钻储层完井过程中应用量很少。由于在气体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壁坍塌引发的卡钻事故,而通过震击、泡酸和流体憋压顶通等常规手段存在难以解卡的问题,目前,为了能够继续进行钻进,对于卡钻事故,大部分采用强行倒扣、回填、侧钻等手段解决卡钻事故,然而,采用以上手段进行解卡不仅完全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同时使得井眼轨迹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井眼轨迹对后期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解卡手段存在的破坏前期气体钻成果和对后期生产造成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在圆筒体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在圆筒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每一圈外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外侧的外预制槽,在圆筒体的内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一圈的内预制槽,每一圈内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内侧的内预制槽,每一个内预制槽位于上下对应的两个外预制槽之间的圆筒体内侧,在上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下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圆筒体的横向截面可呈封闭的波浪状,外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谷外侧,内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峰内侧。
上述外预制槽可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外预制槽,内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内预制槽。
上述上接头的外侧沿圆周可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在下接头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上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下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
上述圆筒体的外径可为73mm至508mm。
上述上接头可有内螺纹,在下接头有外螺纹,在圆筒体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下接头。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钻具遇到卡钻事故时,通过胀封圆筒体,通过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不仅保证了后续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而且不会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在完井阶段又能够满足封固井壁的功能,钻完进尺后直接胀封完井,省掉了通井、下套管和固井等程序,能够直接建立生产通道,缩短了工程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B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C-C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D-D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圆筒体,2为上接头,3为下接头,4为外预制槽,5为内预制槽,6为上预制槽,7为下预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5所示,该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1,在圆筒体1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2,在圆筒体1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3,在圆筒体1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4,每一圈外预制槽4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1外侧的外预制槽4,在圆筒体1的内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一圈的内预制槽5,每一圈内预制槽5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1内侧的内预制槽5,每一个内预制槽5位于上下对应的两个外预制槽4之间的圆筒体1内侧,在上接头2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下接头3有内螺纹或外螺纹。通过胀封圆筒体1,通过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1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不仅保证了后续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而且不会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在完井阶段又能够满足封固井壁的功能,钻完进尺后直接胀封完井,省掉了通井、下套管和固井等程序,能够直接建立生产通道,缩短了工程周期,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由于受到圆筒体1的拉伸力作用,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撕裂使得外预制槽4与内预制槽5撕裂成一个长条孔,该长条孔能够作为油气进入套管的通道,即油气的生产通道。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至5所示,圆筒体1的横向截面呈封闭的波浪状,外预制槽4位于圆筒体1的波谷外侧,内预制槽5位于圆筒体1的波峰内侧。
如附图1至5所示,外预制槽4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外预制槽4,内预制槽5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内预制槽5。V型的外预制槽4和V型的内预制槽5便于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在受到圆筒体1的拉伸力时,易于被撕裂形成长条孔后能够作为油气生产通道。
如附图1至5所示,在上接头2的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6,在下接头3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7,上预制槽6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6,下预制槽7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7。上预制槽6和下预制槽7在圆筒体1发生径向膨胀时,也会发生小幅度的张开,进一步便于油气生产通道的形成。
根据需要,圆筒体1的外径为73mm至508mm。
根据需要,在上接头2有内螺纹,在下接头3有外螺纹,在圆筒体1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上接头2,在圆筒体1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下接头3。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在气体钻井钻具下部自上而下依序固定安装有钻铤、胀封工具、本发明和钻头以及其它必要辅助作业装备,然后,分段下钻气举(气举井段压力依据本发明的最小强度安全校核值而定)并干燥井眼,当井下满足气体钻进条件后,按照本发明的强度校核钻压和扭矩设计钻进参数,当钻具完成进尺时,胀封本发明,使圆筒体1发生径向的膨胀,膨胀后的圆筒体1外径与附图2或附图3中直径最大的虚线圆重合,使其紧贴井壁(或者上一层套管内壁),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由于受到圆筒体1的拉伸力作用,使得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撕裂并促使外预制槽4与内预制槽5撕裂成一个长条孔,该长条孔能够作为油气进入套管的通道,起钻执行后续相关作业;当出现卡钻时,胀封本发明,使圆筒体1发生径向的膨胀,膨胀后的圆筒体1外径与附图2或附图3中直径最大的虚线圆重合,使其紧贴井壁(或上一层套管内壁),圆筒体1的内径增大,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撕裂使得外预制槽4与内预制槽5撕裂成一个长条孔,该长条孔能够作为油气进入套管的通道通过圆筒体1的内侧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

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562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7562A21申请号201410262773722申请日20140613E21B29/1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址8300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发区中亚南路326号西部钻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科72发明人张彦龙伊明胡挺王超马建格郑海燕戢能兵74专利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代理人汤建武周星莹54发明名称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57摘要本发明涉及完井解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在圆筒体的。

2、上部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在圆筒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钻具遇到卡钻事故时,通过胀封圆筒体,通过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不仅保证了后续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而且不会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在完井阶段又能够满足封固井壁的功能,钻完进尺后直接胀封完井,省掉了通井、下套管和固井等程序,能够直接建立生产通道,缩短了工程周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

3、562ACN104047562A1/1页21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在圆筒体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在圆筒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每一圈外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外侧的外预制槽,在圆筒体的内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一圈的内预制槽,每一圈内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内侧的内预制槽,每一个内预制槽位于上下对应的两个外预制槽之间的圆筒体内侧,在上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下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横向截。

4、面呈封闭的波浪状,外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谷外侧,内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峰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外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外预制槽,内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内预制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在下接头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上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下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在下接头的内侧沿圆周。

5、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上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下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圆筒体的外径为73MM至508MM。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其特征在于上接。

6、头有内螺纹,在下接头有外螺纹,在圆筒体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下接头。权利要求书CN104047562A1/3页3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完井解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背景技术0002气体欠平衡钻井完井方式主要包括裸眼完井、筛管完井和固井完井。在裸眼完井中,容易在生产后期出现砂埋和井塌等事故;目前应用相对较多的完井方式为筛管完井,在筛管完井中,暴露的技术缺陷是无法实施选择性分层压裂改造;而固井完井同时克服了裸眼完井和筛管完井的技术缺陷,但其大幅度地弱化气体欠平衡钻井完井储保效果使得其在气体钻储层完井过程中。

7、应用量很少。由于在气体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壁坍塌引发的卡钻事故,而通过震击、泡酸和流体憋压顶通等常规手段存在难以解卡的问题,目前,为了能够继续进行钻进,对于卡钻事故,大部分采用强行倒扣、回填、侧钻等手段解决卡钻事故,然而,采用以上手段进行解卡不仅完全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同时使得井眼轨迹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井眼轨迹对后期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解卡手段存在的破坏前期气体钻成果和对后期生产造成不便的问题。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

8、筒体,在圆筒体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在圆筒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每一圈外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外侧的外预制槽,在圆筒体的内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一圈的内预制槽,每一圈内预制槽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内侧的内预制槽,每一个内预制槽位于上下对应的两个外预制槽之间的圆筒体内侧,在上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下接头有内螺纹或外螺纹。0005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圆筒体的横向截面可呈封闭的波浪状,外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谷外侧,内预制槽位于圆筒体的波峰内侧。0006上述外预制槽可为开口朝向。

9、外侧并呈V型的外预制槽,内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内预制槽。0007上述上接头的外侧沿圆周可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在下接头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上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下预制槽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0008上述圆筒体的外径可为73MM至508MM。0009上述上接头可有内螺纹,在下接头有外螺纹,在圆筒体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上接头,在圆筒体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下接头。0010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钻具遇到卡钻事故时,通过胀封圆筒体,说明书CN104047562A2/3页4通过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

10、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不仅保证了后续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而且不会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在完井阶段又能够满足封固井壁的功能,钻完进尺后直接胀封完井,省掉了通井、下套管和固井等程序,能够直接建立生产通道,缩短了工程周期。附图说明0011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0012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3为附图1中BB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0014附图4为附图1中CC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5为附图1中DD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00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圆筒体,2为上接头,3为下接头,4为外预制槽,5为内预制槽,6为上预制槽,7为。

11、下预制槽。具体实施方式0017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0018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至5所示,该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包括能够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1,在圆筒体1的上部固定有上接头2,在圆筒体1的下部固定有下接头3,在圆筒体1的外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圈的外预制槽4,每一圈外预制槽4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1外侧的。

12、外预制槽4,在圆筒体1的内侧自上而下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一圈的内预制槽5,每一圈内预制槽5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间隔分布在圆筒体1内侧的内预制槽5,每一个内预制槽5位于上下对应的两个外预制槽4之间的圆筒体1内侧,在上接头2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下接头3有内螺纹或外螺纹。通过胀封圆筒体1,通过发生径向膨胀的圆筒体1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不仅保证了后续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而且不会破坏前期气体钻的成果,在完井阶段又能够满足封固井壁的功能,钻完进尺后直接胀封完井,省掉了通井、下套管和固井等程序,能够直接建立生产通道,缩短了工程周期,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由于受到圆筒体1。

13、的拉伸力作用,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撕裂使得外预制槽4与内预制槽5撕裂成一个长条孔,该长条孔能够作为油气进入套管的通道,即油气的生产通道。0020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气体欠平衡套管钻完井膨胀管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至5所示,圆筒体1的横向截面呈封闭的波浪状,外预制槽4位于圆筒体1的波谷外侧,内预制槽5位于圆筒体1的波峰内侧。0021如附图1至5所示,外预制槽4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外预制槽4,内预制槽说明书CN104047562A3/3页55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内预制槽5。V型的外预制槽4和V型的内预制槽5便于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在受到圆筒体1的拉伸力时,易于被撕裂。

14、形成长条孔后能够作为油气生产通道。0022如附图1至5所示,在上接头2的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上预制槽6,在下接头3的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下预制槽7,上预制槽6为开口朝向外侧并呈V型的上预制槽6,下预制槽7为开口朝向内侧并呈V型的下预制槽7。上预制槽6和下预制槽7在圆筒体1发生径向膨胀时,也会发生小幅度的张开,进一步便于油气生产通道的形成。0023根据需要,圆筒体1的外径为73MM至508MM。0024根据需要,在上接头2有内螺纹,在下接头3有外螺纹,在圆筒体1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上接头2,在圆筒体1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下接头3。0025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15、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0026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在气体钻井钻具下部自上而下依序固定安装有钻铤、胀封工具、本发明和钻头以及其它必要辅助作业装备,然后,分段下钻气举气举井段压力依据本发明的最小强度安全校核值而定并干燥井眼,当井下满足气体钻进条件后,按照本发明的强度校核钻压和扭矩设计钻进参数,当钻具完成进尺时,胀封本发明,使圆筒体1发生径向的膨胀,膨胀后的圆筒体1外径与附图2或附图3中直径最大的虚线圆重合,使其紧贴井壁或者上一层套管内壁,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由于受到圆筒体1的拉伸力作用,使得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撕裂并促使外预制槽4与内预制槽5撕裂成一个长条孔,该长条孔能够作为油气进入套管的通道,起钻执行后续相关作业;当出现卡钻时,胀封本发明,使圆筒体1发生径向的膨胀,膨胀后的圆筒体1外径与附图2或附图3中直径最大的虚线圆重合,使其紧贴井壁或上一层套管内壁,圆筒体1的内径增大,上下对应的外预制槽4和内预制槽5撕裂使得外预制槽4与内预制槽5撕裂成一个长条孔,该长条孔能够作为油气进入套管的通道通过圆筒体1的内侧向井内下入小一尺寸级别的钻具继续钻进进行后续作业。说明书CN104047562A1/1页6说明书附图CN1040475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