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高压架空线绳索上安装光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螺旋形敷设上的固定元件,将光缆安装在高压架空线的绳索上的方法。
当今众所周知,借助于螺旋形敷设的捆扎线将光缆连接在高压架空线的承载索或接地索上。在此大都只采用一种简单的缠绕机和一种廉价的捆扎材料,当捆扎材料断裂时,于是暴露出缺点。在这样一种断裂的情况下,螺旋线绷开,而整个光缆按其长度而下垂。此外在温度变化时,通过不同的膨胀率产生了困难,以致于有可能产生可能有的应力或收缩。
另一种可能性在于将光缆螺旋形地缠绕在承载索或者接地索上。由于不需要捆扎材料,在此甚至于还简化了敷设过程,可是只能用于比较细的光缆。此外缠绕机的装载能力是很有限的,因为必须随机携带着全部的光缆长度。此外还存在着危险,通过在高压架空线上形成的悬垂线,缠绕上的光缆每次要移向跨度区的最低点。由此在塔架上产生额外的拉力。此外众所周知,还可借助于弹簧卡脚或者连接板将光缆连接在高压架空线的一种绳索上或者在接地索上。可是在此不利之处在于,必须采用一种具有复杂机械机构地昂贵的敷设机,在此情况下该机和相应的固定元件分别必须准确地与缆索直径相匹配。
此类方法从德国公布文献3106207和德国专利文献3228239中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在高压架空线的绳索上安装光缆的简单方法,在此方法中通过缠绕一种固定元件,以最简单的连接方法提供在固定元件断裂时防止绷开的保证。示用一种开始时说明的类型的方法,如此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借助于至少一种粘合带,将沿着高压架空线的绳索拉紧的光缆连接起来,在此情况下用一种缠绕机将粘合带以其朝向里面的粘合面缠绕在绳索和光缆上。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用常规的简单方式沿着高压线已有的绳索绷紧一种光缆,并且然后可用一种同样简单的缠绕机借助于螺旋形地围着绳索和光缆缠绕的粘合带将它固定。通过粘合带在绳索/光缆统一体上的粘合保证形成良好的固定,以致于在跨越整个跨度区的长度上存在着相同的固定情况,此外保证了即使在可能出现的固定元件断裂的情况下也不发生光缆脱落。因为在断裂点的前后,绳索和光缆之间的坚固的粘合连接保持不变。如果例如以交叉敷设上两种粘合带,就产生一种特别可靠的固定,因为在此则在粘合带的交叉点上额外地形成了介于两种粘合带之间的进一步的确定的粘合。此外也是有利的,在这类的结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通常的缆索直径组合是可能的,并且也不出现如同在采用缠绕线情况下可能的收缩。
例如特别是下列材料尤其是介电的,也就是说绝缘的材料可以考虑用作粘合带的材料—氟聚合物膜(例如“特氟纶Teflon”)用巴埃尔斯道夫(Beiersdorf)公司的硅树脂粘合剂敷层。—聚氟乙烯膜(PVF)例如用3M-斯科琪(3M-Scotch)公司的丙烯酸酯粘合剂敷层。—聚酯膜。
在膜中也可以加入例如由玻璃纤维或芳纶(Aramid)纤维(“开夫隆Kevlar”)做的加强物。也可以混合地采用加强物,例如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的组合物。也可以为了改善抗拉强度采用例如由芳纶纤维和/或玻璃纤维做的织物带。纱线状或织物状的加强物可以用简单的方式用液态粘合材料浸渍,由此产生了成品粘合带。例如芳纶或玻璃织物带可以配备巴埃尔斯道夫公司的硅树脂粘合剂。
上述粘合带,在作业中受到相当大的机械负荷。因此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发展的任务是以指出一种途径为根据的,如何能以简单的方式改进粘合带的机械性能。该任务是如下解决的,即敷上一种额外地具有至少一种加强物底层的粘合带。
该加强物底层以所期望的和必要的程度改进机械性能。合理的是随后进行该加强物底层的敷设,这意味着它在下一道工序中被敷盖在成品粘合带上。尤其合理地是将加强物底层敷盖在粘合带的粘合层上,它产生了一种简单的位置保险。除此之外可以采用工业中现有的和因而是价格合理的粘合带作为初始材料,它们为了连接光缆的特殊要求仅仅配备了加强物底层。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连接在一种导线索上的光缆的高压架空线,其特征在于,该光缆是通过借助于至少一种粘合带的连接被固定在绳索上的。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采用一种捆扎线的当今技术。
图2表示光缆本身被缠绕在绳索上的当今技术。
图3表示借助于分立固定元件进行光缆固定的当今技术。
图4表示按本发明的方法构成的布置。
图5和图6表示一种改进的粘合带的实施形式。
图7表示一种用于制造图5和6所示粘合带的生产线。
图1,2和3反映了当今的技术,对这些图在引言中已作了评价。
图4表明介于高压架空线的绳索2(接地索或者相线索)和用粘合带5和6连接的光缆1之间的布置,该布置是按本发明方法构成的。在需要连接的光缆1沿高压架空线的绳索2,尤其是沿着接地索被拉紧后,它借助于至少一种粘合带5,6或也用5和6被连接,在此情况下该过程可以用一种本身为已知的缠绕机进行。粘合带5和6的粘合面在此朝向绳索2和光缆1,使得两者由此互相被固定。如果敷上粘合带5或6的绕距S介于250mm和500mm之间,这证实是有利的。
此外在该图中还表示了,缠绕上一种第二粘合带6,在此情况下它与第一粘合带以交叉方式伸展,以致于对与绳索2和光缆1的粘结,额外地在粘合带的交叉点7上形成了介于两种粘合带5和6之间的确定的粘合。这产生了一种整个统一体的额外固定,如果在粘合带5或6中之一上出现断裂或裂纹,则情况也尤其是如此。
在图5中一种粘合带是用51标记的,在此该粘合带优先包含纱线或一种抗拉断的织物,它是用分立纱线51F示意性地表示的。该织物已提供高度的抗拉强度和是用一种粘合材料51K浸渍的,以致于形成一种自粘合的带51。在不用于粘合的一面上,合理地是敷上一种膜状的覆盖物51T,以便已缠卷上的带子51可容易地卷下来。为了明显起见,在图中表示了比需要多得多的粘合材料,实际上用粘合材料浸渍线或织物51F大多数情况下就足够用了。
在粘性的(露出的)和由此而面对光缆的一面上,配备了至少一种加强物底层51A,它优先地包含大量细的,很抗拉的纱线、粗纱或织物。为此优先地采用芳纶单丝,它们的抗拉强度是相当高的。一般地讲,底层51A所用材料的抗拉强度应选择大于粘合带的抗拉强度,尤其至少要三至五倍。
加强物底层51A被有利地扁平敷盖,例如通过以下的办法,加强物底层包含多种相应地压平的纱线。加强物底层51A应合理地只覆盖粘合带粘结面(宽面)的一部分,优先地介于70%和10%之间,尤其是10%和20%之间。加强物底层51A有利地是大致对中地,也就是对称地被敷设在带子51的粘性面上。带子51的宽度合理地选在5和12mm之间,尤其是介于6和8mm之间。带子51的厚度有利地是介于0.05和1mm之间,尤其是介于0.1和0.2mm之间的值。
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合理的,给粘合带配备外加的覆盖层,以求对它更好的保护,尤其改善耐紫外线能力。在图6中示出了为此目的的一种实施例,在那里粘合带61在外面配备了一种沥青层61B。该粘合带61是合理地相似于按图5的粘合带构造的,也就是说它在内部具有一种织物(通过纱线61F表示的),它是用粘性材料61K浸渍过的。该沥青层61B合理地全面包裹粘合带61和也覆盖有时存在的加强物底层61A。为了在尽管有沥青涂层的情况下保证粘合带61的粘合能力,合理地在以后要敷设在光缆和绳索上的面上适当地敷盖一种以薄膜形式的中间层61Z,它位于粘合层61K和沥青层61B之间。该中间层61Z直接在连接光缆前被扯下,并由此暴露出位于粘合带61上面的粘合面。这样所获得的用于连接的结构则与图5的相同,仅有以下差别,在粘合带61的下侧(也就是说在作业状态下在外面上)还存留着沥青层61B。粘合带51或61合理地是非导电性(完全介电的)构成的。
对于图5中的纱线或织物51F或图6中的61F优先地采用芳纶线,尤其是芳纶股线和/或玻璃单丝,必要时也用粗纱形式。
相应于标记符号51K和61K的粘性材料合理地应包含耐紫外线的粘合剂,尤其包含保持持久弹性的和在较低温度下也不变硬或变脆的这样的粘合剂。优先采用聚异丁烯作为粘合剂(例如“奥派诺尔(Oppano1)”)。
图7展示一种用于制造按图5或6的粘合带的装置,其中从一种供料盘VS上拉出线状或织物状的材料GF,它形成粘合带,例如51或61的抗拉夹层51F或61F。该抗拉材料通过一种制动装置BR和随后通过一种浸渍池TB1,在池中该材料用粘合材料浸渍。在出口处设置了一种刮除装置和必要时一种成型装置AS1,以便收回多余的粘合材料和必要时(在采用分立纱线的情况下)赋与带子所期望的结构。粘合带KB在充分的干燥后(例如用热空气或相类似的)到达一种压辊AR1,借助于此辊将保护膜51T按照图5敷盖上。借助于压辊AR2将加强物底层51A或61A敷盖在粘合带KB的另一面上。这样获得的粘合带可以卷在卷筒AT上。
如果应进行沥青浸渍,则借助于一种压辊AR3敷盖上外加的保护膜61Z(请对比图6)。然后还有一种第二浸渍池TB2由粘合带KB通过,在池中设置了液态沥青。由此被敷盖上了在图6中所表示的外沥青层61B。经过另一种刮除器AS2刮除了多余的沥青材料,其中粘合带必要时借助于一种随后的成型装置FE获得它的最终形状。如此获得的粘合带被卷在卷筒AT上。
代替沥青层,也可以敷盖各种其它的保护材料,(例如保护漆或相类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