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34296.5
2004.04.15
CN1577513A
2005.02.09
终止
无权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11B7/00; G11B27/0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川前治; 星泽拓
日本东京都
2003.07.07 JP 2003-192561; 2004.01.09 JP 2004-003606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龙淳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上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在对应于该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已被更新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触发条件下在上述记录媒体上重新记录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
1. 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其特征在于,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所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媒体上,并在对应于该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已被更新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触发条件下在所述记录媒体上重新记录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2. 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具备拾取器、进行记录中附带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拾取器,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所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从记录媒体读出,将对应于所述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已被更新的情况下,将表示已更新的更新标志设置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在规定的触发条件下,将对应于所述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体上,在记录结束时,将所述更新标志复位。4. 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具备拾取器、进行记录中附带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拾取器,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所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从记录媒体读出,在所述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在表示已更新的特定位置上产生错误数据。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位置的错误数据,在与所述记录媒体上的两代前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对应的所述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的特定部位,产生错误数据。6. 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对所述记录媒体上的区域进行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管理的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媒体上,在用于管理所述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将以规定的触发条件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和更新的表示触发条件的种类的标志记录在记录媒体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触发条件种类的标志是将几个触发条件整合后分配一个标志,在记录媒体上记录与已更新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触发条件种类的标志,至少被分配给AV仪器的触发条件与PC用的触发条件,在记录媒体上记录对应于已更新的触发条件的标志。9. 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具备拾取器、进行记录中附带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对所述记录媒体上的区域进行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管理的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媒体上,在用于管理所述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将以规定的触发条件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和更新的表示触发条件的种类的标志记录在记录媒体上。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触发条件种类的标志是将几个触发条件整合后分配一个标志,在记录媒体上记录与已更新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触发条件种类的标志,至少被分配给AV仪器的触发条件与PC用的触发条件,在记录媒体上记录对应于已更新的触发条件的标志。12. 一种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对记录区域进行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管理的信息加以记录,在用于管理所述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将以规定的触发条件记录更新的表示触发条件的种类的标志加以记录。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触发条件种类的标志是将几个触发条件整合后分配一个标志,在记录媒体上记录与已更新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触发条件种类的标志,至少被分配给AV仪器的触发条件与PC用的触发条件,在记录媒体上记录对应于已更新的触发条件的标志。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型光盘上写入数据时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光盘被作为记录数据的记录媒体而广泛应用。在光盘中记录信息时,或者操作终止时(为在结束记录时无法再追加对话时间,指定补记禁止,进行关闭对话(固定)),由于需要判断记录/未记录的区域,因此,管理记录/未记录的区域的信息非常重要。为此,在特开平10-112166号公报(第4-5页[0019]~[0030]、图7)中记载了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空间位图生成记录/未记录区块图。 尤其像CD-R或DVD-R这种所谓补记型记录盘的只能单次记录的光盘,由于它们只能写入一次,所以记录/未记录的区域管理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补记型盘使用有机色素作为记录膜,通过激光照射吸收光从而发热,使基板产生塑性变形。结果变形的部分比没有变形的部分的反射率低。于是利用这种反射率的差异进行信息的读取。由于基板因记录发生变形后无法复原,因此,光盘只能记录一次。于是,在补记型盘中,对已经记录的区域与未记录的区域进行管理,预先确定把所需要的数据配置在何处而进行记录。 将来随着光盘容量的不断增大,能够记录数据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用于PC时,文件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因此,已记录区域的管理就变得复杂。因此,在特开平6-119127号公报(第2-3页[0002]~[0006]、[0009]、图1-2)中,提出在电源投入时或盘交换时,进行该补记型光盘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储在RAM中,在写入光盘后根据该写入状态更新RAM的内容。 光盘的大的特征是随机存取。以记录区域为例,即使不限定从内周开始进行记录,在光盘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随机存取进行记录。但是,上述特开平10-112166号公报中,并没有对保存具体的区域管理信息的构造进行阐述。此外,在上述特开平6-119127号公报中,也没有对具体的区域的管理信息的构造进行阐述。 如果光盘的容量增大,则管理区域的数量随之猛增,这样就需要很大的容量以管理信息。尤其是只能记录一次的记录媒体中,管理用区域的使用也成为一个问题。此外,因管理信息重要而需要很高的可靠性。为此,以何种管理信息的构造对区域进行管理,影响着读取速度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来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它把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的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体上,在规定的触发条件,在记录媒体上重新记录信息。 此外,它是一种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它具备拾取器、记录的同时进行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与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在这种装置中,从记录媒体读出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的信息,并把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对应的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而且,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对应的信息被更新时,把表示已经被更新的更新标志设立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与已记录区域的位置对应的信息,在规定的触发条件记录在记录媒体上,记录结束时把更新标志复位。 此外,在拾取器中从记录媒体读出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对应的信息,当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对应的信息被更新时,则使之在表示已经被更新的特定位置产生错误数据。 当产生小的未记录区域时,通过表示记录方向的标志,也能很容易地检测出未记录区域。此外,通过设置对已记录区域位置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触发条件所对应的标志,则可以表示记录/未记录区域位置的信息的精度。 发明的具体构造如下所示。 它是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上述记录媒体上区域地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并在对应于该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已被更新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触发条件下在上述记录媒体上重新记录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 它是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具备拾取器、进行记录中附带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其利用上述拾取器,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上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从记录媒体读出,将对应于上述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它是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具备拾取器、进行记录中附带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其利用上述拾取器,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上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从记录媒体读出,在上述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在表示已更新的特定位置上产生错误数据。 它是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其将用于对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区域进行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管理的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在用于管理上述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将以规定的触发条件在上述记录媒体上重新记录和更新的表示触发条件的种类的标志记录在记录媒体上。 它是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具备拾取器、进行记录中附带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其将用于对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区域进行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管理的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在用于管理上述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将以规定的触发条件在上述记录媒体上记录和更新的表示触发条件的种类的标志记录在记录媒体上。 它是一种记录媒体,其将用于对记录区域进行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管理的信息加以记录,在用于管理上述记录或者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已更新的情况下,将以规定的触发条件记录更新的表示触发条件的种类的标志加以记录。 根据本发明,向补记型盘中记录数据时,无须检测整个光盘就可以获知记录/未记录的区域,而且可以缩短进行管理所需要的时间。此外,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通过附加标志来表示在光盘上已经记录更新之后的信息,这样,即使发生断电这样的情况,也能够判断出记录在盘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是否正确。此外,对已记录的数据进行重写而代替标志,使其在特定的位置产生错误,这样就可以获得与标志相同的结果,从而使信息得以保存。 按照更新触发条件各异的装置来设置表示更新触发条件规则的标志,把它们与管理信息同时记录在光盘上,这样就可以获知盘是通过何种更新规则记录管理信息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盘上记录再现数据的系统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记录/未记录区域与其管理图的内容。 图3在补记型光盘上记录有数据的记录区域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一个示例。 图4通过在光盘上的已记录数据中重写,附加识别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5非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记录数据的块结构图。 图6图5所示的LDC代码的构造图。 图7对于图5所示的记录块结构,通过重写产生特定的群发错误的一个示例。 图8A、图8B为在图6所表示的LDC配置中表示图7所示的群发错误图。 图9表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内容被更新的流程图。 图10表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与更新标志的配置方式。 图11根据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配置进行管理的示例。 图12A、图12B通过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记录的触发条件各不相同的装置进行记录的示例。 图13表示同时记录更新触发条件标志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一个示例 图14A、图14B表示对已记录区域追加记录(4)(6)(7)时的区域。 图15A、图15B、图15C、图15D以及图15E表示对记录数据进行编码的一个流程图。 图16是部分识别数据中包含识别记录方向用的信号的一个示例图。 图17在同步用数据中包含识别记录方向用的信号的一个示例图。 图18在记录数据时确立记录方向标志的一个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具有盘识别标记的记录媒体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有盘识别标记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记录/未记录区域及其管理信息的内容。图中上段表示光盘上的记录区域,右上斜线所示区域(1)、(2)、(4)、(7)、(8)、(9)、(10)、(11)、(14)及(15)表示数据被记录的已记录的区域。没有斜线的区域(3)、(5)、(6)、(12)、(13)及(16)表示数据没有被记录的未记录区域。 此处,如果盘上所划分的地址从图的左侧向右侧方向增加,写入数据时就会如横向箭头所示,沿右方向进行记录。此处,一个记录单位定为64kB(千字节)。假定记录/未记录为“1”或者“0”,则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以1比特为单位被分配给光盘上可记录区域。这样,为了识别记录/未记录区域,逐记录单位地向可记录区域分配比特,把能够检测出记录/未记录状态的识别用图作为空间位图。对于容量为25GB(兆字节)的记录区域,如果以64kB为单位进行记录,则需要大约400000比特即大约50kB(千字节)的识别用图区域。 图2下段表示上述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示例,它是为了能够对光盘上的可记录区域进行管理而分配的容量大小文件。该文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图中上段所示的记录区域的记录/未记录而被分配的。 如果数据重新被记录在盘上,则在规定的时间,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保存在盘上,这样,实际使用时无须扫描盘的记录/未记录区域,通过读取图就可以获知记录/未记录区域。于是,在终止处理操作时,如果在未记录的区域内进行记录,就可以把握未记录区域。此外,即使是进行通常的记录操作,也可以从地址的较小部分开始依次覆盖未记录区域。此外,由于能够判断可连续记录区域的大小,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出适合图象数据这种连续再现数据的记录区域。 图1是在盘上记录再现数据的系统构造的一个示例,701是主机I/F,702是记录再现数据装置,703是输入输出I/F,704是记录再现用的信号处理电路,705是信号处理所用的缓冲器,706是光盘,707是系统控制电路,708是非易失性存储器,709是显示装置。 主机I/F701例如PC等发出输入输出数据的要求,它指定盘的地址,并在规定的区域内记录数据,以及从规定的地址读取数据。在输入输出I/F703中,接收记录用的数据,输出再现后的数据,并输入输出指令对其进行控制。信号处理电路704中,记录时根据记录格式在数据中附加纠错码并进行调制,从而进行编码处理,再现时进行调制或校正错误等解码处理。在进行信号处理时,有时使用缓冲器705而暂时存储数据。在光盘706上,(图中未示)数据通过拾取器被记录,并存在于记录/未记录的区域。此处,例如在记录数据时,如果设定从光盘的内周进行记录的规定,则不会出现记录/未记录区域的混合,只要根据表示已记录的最终地址的信息,便可很容易地辨别其内侧为已记录区域,外侧为未记录区域。但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设定,有时会限制使用性能。例如,由于重复写入式光盘可以反复多次进行重写,因此,如果删除、重写不需要的数据而保留有用的数据,则可记录的区域处于随机分散的状态。假定按照与这种系统控制相同的控制方法可以进行补记型盘的管理,则系统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共通及简化。于是,不仅是重复写入式而且即使是补记型光盘,有时容许随机的记录并进行记录再现。在这种情况下,记录/未记录的区域的管理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提高管理方法。如果全面检测盘对记录/未记录的区域进行判断,则非常费时。因此,使用上述对记录/未记录的区域进行管理用的图,每次无须扫描整个盘,就可以判断出记录/未记录的区域。 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中时,主机I/F701指定分配给用户数据区域的逻辑地址,然后进行记录。通常情况下,主机PC中也根据逻辑地址,对记录/未记录区域进行把握,但本发明中所表示的记录/未记录管理图与记录媒体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相互对应,因此它与此不同。驱动器能够把握记录媒体的记录/未记录区域,加上主机PC所把握的记录/未记录的信息,当记录媒体上产生破损时,则分配其它的区域记录数据,并拥有表示与其对应的信息,所以,能够获得与记录媒体的物理地址对应的记录/未记录的信息。 系统控制电路707控制整个系统。在盘706中,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被记录,读取该信息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708中。在此非易失性存储器708上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并在规定的定时把它记录在光盘上。由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暂时断电时其内容也不会丢失,因此即便盘上最新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被记录在记录媒体之前发生断电,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内容仍然被保存。当然,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也可以存储在缓冲存储器705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每次被写入时向光盘内写入,但如果是补记型盘,需要大量用于管理的区域。为此,假定取出盘时或断电时向光盘写入,如果图已被更新,那么通过改写非易失性存储器708就可以减少向光盘写入的次数。此外,通常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存储在缓冲存储器705内,如果只在被更新时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708,就可以减少向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改写次数。 此处,如图10所示,把表示最新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是否已记录在盘上的更新标志,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样就可以获知光盘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是否为最新版本。同时,即便在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部分内容被更改时建立标志位,向光盘的记录结束时,还原标志位,更新标志就很容易判断是否形成了最新的图记录。 图19是表示具有盘识别标记的记录媒体的一例的示意图。记录型光盘1900具有用于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域302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记录区域1904。若在数据记录区域1904记录数据,则在规定的定时,将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管理区域1902内的规定场所1903。另外,在盘的规定区域,预先记录盘识别标记1905,使盘能够分别识别。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盘记录时记录盘识别标记,但该记号也可通过记录再现装置分配,记录于盘上的特定区域。图20是表示图19中所示的、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有盘识别标记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通过这样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进行存储,在保持更新标志建立后的状态下而切断电源,如果在其间插入不同的光盘,则可基于盘识别标记判别为不同的盘,可以预先识别它是不同于之前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此时,通过在显示装置709中显示插入了不同的盘,或者显示断电之前所插入的盘识别标记,这样用户就可以更换正确的盘。盘识别标记可以使用盘ID,它是在制造光盘时预先记录在光盘上的。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通过记录再现装置702任意分配的光盘识别用序号、用户的命名等。 此处,显示装置709是设置在记录再现装置702内的一个示例,它并非一定按照本构造设置。例如,如果主机PC具备显示装置,通过向主机I/F701发送表示光盘不同的信号,就可以在主机PC上进行显示等的正确处理。 此外,作为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定时,例如,取出光盘时或切断电源时记录最新的信息。除此之外,如果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内容被更改,即更新标志建立时记录在盘上。但是,如果过于频繁地进行记录,那么用于记录管理信息的区域就会不足,因此,在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内容未被更改的情况下不进行新的记录。此外,通过反复多次地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不同的区域内,这样就可以提高可靠性。此外,作为禁止在光盘上进行更多写入的终止操作,也可以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写入规定的位置。 利用这种控制方法,当插入光盘时,无须扫描整个光盘,通过读取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就可以获知记录/未记录的区域。 图3是把数据的记录区域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补记型光盘上的一个示例。重复写入式光盘300具备用于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域302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记录区域304。如果把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区域304,那么,它就被记录在光盘上301的区域,并在规定的定时,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管理区域302内的规定位置303。为确保可靠性,不仅可以反复多次记录在管理区域302内的其它区域内,还可以把管理区域设置在其它的位置。假如管理区域容量已满,也可以使用数据记录区域304的一部分代替管理区域。 图4的示例是不使用先前表示的更新标志,而是在已记录数据上进行重写,使之在记录数据中产生错误,这样就能够识别是否已经被更新。光盘1000上的管理区域1002内,记录着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在规定的定时被更新,并按照原先的顺序n-3、n-2、n-1排列。在补记型记录盘中,如果在已记录的数据上反复照射激光,即在其上面重写,那么补记型盘上记录膜的特性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数据被破坏,无法正确读取原来写入的数据。这对于重复写入式光盘也一样,通过写入其它没有关联的数据,该部分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插入盘时,通过重写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n-2来代替使用更新标志,这就会破坏数据。这样就表示图被更新。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再次被更新时,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n记录下来。 由于新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n-1可以使用,因此,预先保留它以备使用。重写操作并不是在插入光盘时,而是在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将被更新的定时,首先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n-2进行重写,如果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n自始至终都被正确记录,这样就可以表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重写已经正常结束。这样,无须使用上述的更新标志,就可以检测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写入已经正常结束。光盘开始被使用而没有被写入及读取时,可以把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信息作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处理。在盘上存在1个记录/为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的情况也同样,即使它与写入光盘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不同,仍然可以把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信息作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001。 图5是“Optical Disc System for Digital Video Recording”(Jpn.J.Appl.Phys.Vol.39(2000)Pt.1,No.2B Fig.2)中所记载的记录数据的块结构。用户数据以64k字节的数据为一个单位而被编码,并整合称作LDC(Long Distance Code)的密码、称作BIS(Burst Indicator Subcode)的地址信息与子码,从而构成496字节×155字节的配置。记录数据以粗线表示的箭头方向的顺序被记录在记录媒体上。例如,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以这种数据结构记录在盘上。 如图6所示,LDC密码根据RS密码(Reed Solomon),在216个数据上附加32个奇偶校验,形成248字节×152字节的配置。整合2块这种结构,就配置成LDC数据。 图7是对于图5所示的记录块的配置,通过重写使其发生特定的群发错误(burst error)的情况。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群发错误。通过预先确定该错误的位置,就可以区分自然发生的错误与通过重写故意制造的错误。本实施方式中,在4处发生群发错误,当然,字符组的长度或错误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尤其是关于字符组的长度,如果它是比该系统中所使用的调制部分发生的最长的连续模式还长的长群发错误,则很容易识别该错误类型。 图8A、图8B把图7所示的群发错误表示在图6所示的LDC配置中。此处,例如图8A、图8B各自的LDC上,通过重写使其发生特定的错误,这样就可以防止群发错误集中在其中一个LDC上。这样,通过分散错误进行配置,不仅可以准确地检测出错误位置,而且还可以检测出表示与更新标志相同作用的特定的错误位置。此外,如果把发生的错误只作为奇偶校验部分,这样就能不损坏实际所使用的数据部分而使错误发生。 在该RS码中可以独立检测出多至16个错误位置。因此,如果没有其它的错误,可以在一列(纵向)上产生多至16个错误。因此,也可以组合若干错误位置,检测出特定的错误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连续型错误的群发错误发生的示例,除此之外,也可以是单独产生的错误,或者若干个配置的错误。 此外,即使不使用更新标志而进行更新,仍然可以获得大概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信息,因此,也可以访问其附近区域对记录/未记录进行判断。与检测整个盘相比,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判断时间。 图9是使用图1中说明的更新标志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的处理流程图。取出光盘时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处理,是在步骤907的、光盘取出命令之后的流程,现在从此处开始进行说明。接受主机发出的取出光盘命令(步骤907),于是就有数据记录,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步骤908)。如果不需要更新,则取出光盘结束操作。如果需要更新,把更新标志设定为“1”(步骤909)。如果电源切断后更新标志仍然存在,那么记录在任何位置都可以。由于使用补记型盘时,区域会随之减少,此处设定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内。把最新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盘上(步骤910)。然后,把更新标志复位为“0”(步骤911),取出光盘结束操作。 下面考虑加入电源时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是同一张盘,电源打开(步骤901)后,读出盘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步骤912)。接着,确认更新标志(步骤902),如果是“0”,则表示前面的取出盘操作是正常结束,因此无须进行其它操作。但是,如果更新标志未被复位而仍是“1”时,判断它是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在盘上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把盘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截然不同,则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对读出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步骤903)。之后,把更新标志复位为“0”(步骤904),返回通常的状态(步骤905、906)。从此时开始进行的操作与通常的操作相同。通过进行这种流程处理,就可以确认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是否被正常更新并记录在盘上。 图11表示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配置在用户数据记录区域806内的空闲区域,而不是配置在特定位置的示例。800是光盘、801是管理区域、802是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位置文件、803是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1、804是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2、805是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3。如图所示,随机配置管理图时,为了表示最新的文件被记录在何处,需要把表示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位置的信息配置在管理区域801。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定的区域用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它可以确保需要时从用户数据区域获得。尤其是处理PC上容量较小的文件时,在频繁进行改写操作时,由于没有确保特定的管理区域,因此它也是有效的。此外,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位置文件802,把最新位置信息配置在最后部分或开始部分,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一个是最新信息。当然,通过反复多次地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位置文件802进行记录,就可以确保其可靠性。 图12A、图12B是通过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记录触发条件各不相同的装置而进行记录的示例。装置A中,在更新触发条件A进行更新,而在装置B中,在更新触发条件B进行更新。例如,如果装置A是记录图象或音乐的AV仪器,当切断电源时或者取出光盘时,更新触发条件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此外,如果装置B是记录数据的PC(个人电脑),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记录下来之后,记录规定块数的数据时或者在规定时间过去时,未记录区域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如果是AV用的装置,由于它的驱动器的电源几乎不会突然切断,因此切断电源之后,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然后就可以切断驱动器的电源。但是,如果是PC用的驱动器,有时因异常操作而使电源突然切断,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导致实际的记录/未记录区域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不一致。因此,记录规定块数时或当规定的时间过去时,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此外,为确认某种程度上的不一致,重新启动时,需要对最后记录的区域附近进行检测,并确认记录/未记录区域。这样,通过更新触发条件各不相同的装置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时,使用何种更新触发条件的规则所进行的记录,就成为重要的信息。因此,把符合更新触发条件规则的标志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同时记录在盘上。 此处,图13是同时记录更新触发条件标志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的一个示例。图12中以两种更新触发条件为例,也可以根据种类分割标志用的比特。通过记录这种标志,在其它的装置中读取已经记录过一次的盘时,就可以判断出该光盘是使用何种更新触发条件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记录的,而且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与更新触发条件A对应的标志被记录时,由于记录/未记录区域与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对应,因此可以加快加电源时或插入光盘时的运行速度,当使用更新触发条件B进行记录时,检索最后记录的区域附近,则可以确认记录/未记录区域,从而开始运行。当然,本图所表示的标志的配置只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图12中把更新触发条件的一组规则表示为一个更新触发条件,除此之外,也可以把标志分配给每个更新触发条件,使之可以判断使用哪个更新触发条件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了更新。例如,以切断电源时的更新标志“1”与取出光盘时的更新标志“2”,以及记录规定块数时的更新标志“3”……等诸如此类方式,向每个更新触发条件分配不同的标志,并记录在盘上。 图14A、图14B表示向(1)(2)(3)(8)(9)……与已记录区域内追加记录(4)(6)(7)时的区域。在已记录区域(1)(2)(3),沿记录方向a在记录区域(4)内进行记录,在记录/未记录区域(9)……,沿记录方向b在记录区域(7)(6)内进行记录,于是最终成为图14B所表示的已记录区域。其结果如图14B所示,它表示前后的已记录区域彼此互不相连,其间剩余空隙时的情况。此时,由于两个记录区域之间剩余的未记录区域非常之小,很难通过扫描检测出未记录区域。因此,为了能够检测出剩余很少的未记录区域,在被追加记录的一部分数据中包含识别用的信号,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说明。但是,至少在相同的方向上规定的块数不改变记录方向。 图15A、图15B、图15C、图15D、以及图15E是对记录数据进行编码的处理流程的一个示例。该处理流程也可以适用于图11所示的记录块的构造。在用户数据2801(图15A)中附加识别数据2802(图15B),通过附加奇偶校验2803,进行编码以纠正错误(图15C)。对错误校正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使之作为调制数据2804(图15D),附加同步用数据2805,作为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数据的形式(图15E)。 图16是图15所表示的在一部分识别数据2802的一部分中包含识别用信号的一个示例。识别数据2802由扇区信息2901与扇区编号2902构成,扇区信息2901包含有与其扇区相关的附加信息。扇区编号2902包含有相当于表示记录媒体上的物理位置的地址信息。扇区信息2901中包含表示记录方向的记录方向标志2903,它构成扇区信息。记录方向标志2903表示,当与已经记录的区域邻接进行记录时,它是在与之前的已记录区域相连的区域内进行记录的记录方向a,还是在与之后的已记录区域相连的区域内进行记录的记录方向b。这样,即便在每次记录时不更新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也能够获知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记录之后,通过追加所记录的区域与其方向。此外,通过使用该记录方向标志,即使在两个区域之间剩余小的未记录区域,也能够检测出该区域。此处所表示的识别数据2802相当于图11中子码。 图17是在同步用数据中包含图16所表示的记录方向标志时的一个示例。同步用数据2805是由帧信息3001与同步信号3002所构成,帧信息3001包含其帧内的附加信息。同步信号3002是以其信号的定时为基础,求出数据解码单位的定时信号。与图16所表示的示例相同,由于帧信息3001中包含记录方向标志2903,因此即使在两个区域之间剩余很小的未记录区域,也可以检测出该区域。 图18表示在记录数据时如何确立前述记录方向的一个示例。在进行记录时,对于要记录的地址,确认地址N-1是否已经记录(步骤1302)。接着确认地址N+1是否已经记录(步骤1303)。这样,就可以判断是沿地址的减少方向进行记录还是沿地址的增加方向进行记录。沿地址的增加方向进行记录时,记录方向标志为1(步骤3101),沿地址的减少方向进行记录时,记录方向标志为2(步骤3102)。与已经记录的区域不邻接时,由于地址N-1与N+1都不是已经记录,记录方向标志为0(步骤3104),地址N-1与N+1都是已经记录时,由于通过覆盖其一个地址,使两个记录区域相连,则记录标志为3(步骤3103)。此时,记录方向标志可以是1也可以是2。该记录方向标志为0或者3时,在新的区域内记录或者由于区域相连,对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进行更新(步骤1304)。附加这些标志之后,在记录媒体中记录数据(步骤1301)。此处,在通常的记录中,由于地址是增加方向,记录方向标志1、0与3可以使用相同的标志。此外,有时记录方向标志1、0与3不确立标志,只有地址为减少方向的记录标志2建立标志位。通过设定这种记录方向标志,对记录媒体的记录/未记录区域进行扫描,也可以获知到达的地址的记录方向,从而检测出未记录区域。 作为记录媒体,在只能记录一次的光盘中,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管理非常重要。即便是重复写入式记录媒体,由于记录/未记录存在差异,因此当改变记录特性时,记录/未记录管理区域的管理也非常有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有关从驱动器指定数据的记录地址的说明。除此之外,根据主机I/F发出的指令进行操作,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向记录媒体记录数据时,无须检测整个光盘就能够获知记录/未记录的区域,而且还可以缩短为进行记录/未记录的区域管理所用的时间。此外,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通过配备标志来表示被更新的信息已经被记录在光盘上,这样即使发生电源切断这样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判断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是否正确。此外,通过对已记录的数据进行重写而取代标志,使其在特定的位置产生错误,这样也可以获得与使用标志相同的结果,从而使信息保存下来。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这种记录方法时,在图1所示的系统配置中,要把记录/未记录区域管理图位置文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在规定的触发条件把它记录在记录媒体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可以记录的光盘作为记录媒体。但它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可以向记录媒体进行记录都可以,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外,使用了有关从驱动器指定数据的记录地址的说明,根据主机I/F发出的指令进行操作,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控制。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表示按记录单位分配给上述记录媒体上区域的记录/未记录区域的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在对应于该记录/未记录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已被更新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触发条件下在上述记录媒体上重新记录空间位图形式的信息。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