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6711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5074.7

申请日:

2009.10.22

公开号:

CN101695288A

公开日:

2010.04.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公开日:201004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10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薛晨江; 田树魁; 刘跃天; 冷云; 李晓双; 李永明; 张军三

地址:

650111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高峣66号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杨宏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属鱼类养殖、遗传与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注射催产剂、人工授精及人工孵化步骤。本方法具体为:1、水温26℃时注射催产剂,剂量为雌鱼第一次注射LRH-A23μg+DOM?2mg/kg;第二次注射LRH-A210μg+DOM?4mg+HCG1000IU/kg;间隔时间为12h,效应时间为10-11h;雄鱼剂量减半;2、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采集精液、雌鱼人工挤卵的方式进行干法人工授精;3、采用孵化槽流水孵化,授精后的受精卵布在棕片上进行遮光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野生鱼类-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注射催产剂、人工授精及人工孵化步骤,具体如下: (1)、注射催产剂 采用二次注射法注射催产剂,在水温26℃时,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12h,效应时间为10-11h;催产剂剂量为雌鱼第一次注射LRH-A23μg+DOM2mg/kg;第二次注射LRH-A2 10μg+DOM 4mg+HCG 1000IU/kg;雄鱼剂量减半; (2)、人工授精 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采集精液、雌鱼人工挤卵的方式进行干法人工授精; (3)、人工孵化 采用孵化槽流水孵化,授精后的受精卵布在棕片上进行遮光孵化;孵化时孵化槽水位保持在15cm,提供100倍/天以上的交换量。

说明书


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鱼类-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属鱼类养殖、遗传与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丝尾鳠,学名为Mystus wyckioides Chaux et Fang,地方名为长胡子鱼。分类上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因其颌须甚长,可达臀鳍条末端而得名。在国内为云南的土著种,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支流中,澜沧江干流中少见;国外分布于湄公河水系的下游。丝尾鳠体色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臀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其肉质细嫩雪白,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腹膜为白色,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属最名贵的野生鱼类之一。由于酷捕滥渔及澜沧江干支流上建设水电站的原因,丝尾鳠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产地市场上已难寻其踪,仅在产地江河沿岸地饭店中偶见,售价每千克高达100元以上。其价值远远超过南方大口鲶、叉尾鲶、斑点叉尾等目前人工养殖的几种高档鲶形目鱼类。

    为保护和开发丝尾鳠这一野生鱼类资源,2007年,由云南省科技厅立项对丝尾鳠从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本发明旨在进行丝尾鳠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丝尾鳠子代鱼苗的人工繁殖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注射催产剂、人工授精及人工孵化步骤,具体如下:

    1、注射催产剂

    采用二次注射法注射催产剂,水温26℃时,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12h,效应时间为10-11h。

    催产剂量为雌鱼第一次注射LRH-A2 3μg+DOM 2mg/kg;第二次注射LRH-A2 10μg+DOM 4mg+HCG 1000IU/kg。雄鱼剂量减半。

    2、人工授精

    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采集精液、雌鱼人工挤卵干法人工授精。一尾雄鱼的精液能给3-4尾雌鱼挤出的卵授精。

    3、人工孵化

    采用孵化槽流水孵化,授精后的受精卵布在棕片上进行遮光孵化。孵化时孵化槽水位保持在15cm,提供100倍/天以上的交换量。

    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亲鱼发情时间较一致,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等优点。为开发利用土著鱼类资源-丝尾鳠打下了良好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野生鱼类-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按如下步骤进行人工繁殖:

    1、注射催产剂

    对野生鱼类-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采用二次注射法注射催产剂,保证亲鱼发情时间较一致,提高产卵率、产卵量和受精率。水温26℃时,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12h,效应时间为10-11h;

    催产剂量为雌鱼第一次注射LRH-A2 3μg+DOM 2mg/kg;第二次注射LRH-A2 10μg+DOM 4mg+HCG 1000IU/kg。雄鱼减半。

    2、人工授精

    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采集精液、雌鱼人工挤卵干法人工授精。一尾雄鱼的精液能给3-4尾雌鱼挤出的卵授精。

    3、人工孵化

    采用孵化槽流水孵化,授精后的受精卵布在棕片上进行遮光孵化。孵化时孵化槽水位保持在15cm,提供100倍/天以上的交换量。

    实施结果表明,本来方法能使丝尾鳠通过人工催情、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培育出子代鱼苗。具体如下:

    2009年4月至5月,共催产6批、28组丝尾鳠,28尾雌鱼通过注射催产剂,催产率达100%,共获卵110万粒;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采集精液、雌鱼人工挤卵干法人工授精,受精率达70.9%,获受精卵78万粒。

    当水温26℃时,人工授精后36h开始出膜,全部鱼苗出膜时间为48-50h。统计获鱼苗68.8万尾,孵化率为88.2%,。

    120h后丝尾鳠鱼苗能够平游,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的人工繁殖方法,属鱼类养殖、遗传与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注射催产剂、人工授精及人工孵化步骤。本方法具体为:1、水温26时注射催产剂,剂量为雌鱼第一次注射LRH-A23g+DOM?2mg/kg;第二次注射LRH-A210g+DOM?4mg+HCG1000IU/kg;间隔时间为12h,效应时间为10-11h;雄鱼剂量减半;2、采用剖雄鱼取精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