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菌茶的制作方法及块菌茶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类茶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到的菌茶产品。背景技术 块菌 (Tuber dicum cook et Massee) 又名猪拱菌、 无粮藤果、 隔山撬、 松露, 隶属 真菌纲门、 子囊菌亚门、 块菌目、 块菌科、 块菌属。块菌具有独特的香味、 口感和营养价值, 人类食用块菌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欧美等国家甚至称块菌为 “黑色金刚石” , 是野生菌中 的极品, 与鱼子酱、 鹅肝酱同被称为三大珍品 ( 卯晓岚 .[M], 中国蕈菌,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9)。
现代研究证实, 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中, a- 雄烷醇有性功能保健作用, 神经酰胺 和多糖有抗肿瘤、 调节免疫等 ; 这些活性物质都广泛用于医药、 食品和化妆品中 ( 汤亚杰 等 . 块菌活性成分及其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J]. 中草药, 2007, 38(4))。
我国目前对块菌的加工产品仅有如 “块菌油” 、 “块菌酱”等有限几种 ( 刘洪玉 等 . 块菌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7, 13(2) ; CN1473505)。由于 块菌的营养价值高, 产量低, 市场需求量大, 研发块菌类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块菌茶的制作方法, 以及由该方法制作得到 的块菌茶。
本发明块菌茶的制作方法, 是将洗净的块菌于≤ 60℃, 更优选的是在 40℃~ 50℃ 的温度条件下, 烘干至水分含量≤ 10(w)%, 优选至水分含量≤ 9(w)%, 粉碎后, 取粒径为 5 ~ 30 目筛 ( 相当于 4000 ~ 550μm) 范围的干燥颗粒作为产品。试验结果显示, 制作过程 中的烘干温度过高, 和 / 或粒度过大 / 过小, 都会对饮用时的口感有明显影响。
采用本发明上述制作方法得到的相应块菌茶产品, 是一种以干块菌为原料, 不添 加辅料的纯天然的菌茶饮品, 可以如绿茶、 红茶等传统茶品的方式, 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药 效学实验显示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为块菌的利用和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提供一 种新的食用途径, 且设备简单, 成本低, 易实现标准化生产, 以满足市场对各类块菌食品的 需求。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 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 情况下, 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 均应包括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选取优质块菌原料, 用冷水或温水清洗 ( 减少块菌中营养物质的损失 ) 后, 均匀装盘, 于 50℃在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 8(w)%。 粉碎, 收集 5 目~ 20 目的干燥颗粒作为产品, 装袋, 灭菌。
实施例 2
选取优质块菌原料, 按上述同样方式洗净后, 均匀装盘, 于 40℃在烘箱中烘干至水 分含量为 9(w)%。粉碎, 收集 16 目~ 30 目的干燥颗粒作为产品, 装袋, 灭菌。
将实例 1 的块菌茶用沸水浸泡 30 分钟后, 收集浸泡液, 余茶再重复浸泡两次, 最后 将全部的浸泡液定溶至 0.1g/ml 的浓度, 为试验样品, 进行下述的药效学和功能学实验。
一、 本发明块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试验动物 : KM 种小鼠 40 只, 体重 20±2g。
试验方法 : 将 小 鼠 随 机 分 为 正 常 组 ( 蒸 馏 水 0.2ml/10g)、 模型组 ( 蒸馏水 0.2ml/10g) 和本发明块菌茶组 (30g/kg), 每组各 10 只, 雌雄各半。各组每日按剂量灌胃给 药, 每日 1 次, 连续给药 5 天。 在第 5 天给药 0.5h 后, 以 0.2ml/ 只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 溶液, 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 20mg/kg。 之后, 分别在第 7 天、 第 9 天给小鼠腹 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 20mg/kg, 期间持续给药。试验第 11 天小鼠灌胃 0.5h 后, 在 小鼠眼后静脉丛用尖嘴吸管取血 0.025ml, 加入盛有 1ml 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之后加入 4% 鸡红细胞溶液 0.5ml, 15%豚鼠血清 0.5ml, 在 37℃水浴中放置 1h, 1h 后冰浴 10min 终止反 应, 2000r/min 离心 10 分钟, 取上清液 1ml, 加入 3ml 血红蛋白应用液中, 于 540nm 处比色。 结果以 X 士 S 表示, 组间行 t 检验。 试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与模型组比较, 块菌茶组与模型组 比较具显著性差异, 表明其对环磷酰胺造成机体免疫低下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P < 0.05), 。 该结果提示, 块菌茶组能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水平。
二、 块菌茶对小鼠体内炭粒廓清的影响
试验动物 : KM 种小鼠 40 只, 体重 20±2g。
试验方法 : 将 小 鼠 随 机 分 为 正 常 组 ( 蒸 馏 水 0.2ml/10g)、 模型组 ( 蒸馏水 0.2ml/10g)
表 1 块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 △ 注: 与正常组相比 : P < 0.01 ;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 P < 0.05
和本发明块菌茶组 (30g/kg), 每组各 10 只, 雌雄各半。 各组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 每日 1 次, 连续给药 7 天。除空白组外, 其余各组于第 7 天开始每天以 25mg/kg 剂量在小鼠 背部皮下注射 50%氢化可的松溶液, 空白组以等容积生理盐水溶液皮下注射相同部位, 连 续造模 7 天, 期间持续给药。试验时间共 13 天, 于第 14 天给药 30min 后进行试验。由尾静 脉注射稀释的印度墨汁 ( 用明胶稀释成 25%印度墨汁 )0.1ml/10g, 于注射后 30s 和 6min 分别在小鼠眼后静脉丛用尖嘴吸管取血 0.025ml, 加入盛有 0.1% (1mg/ml)Na2CO3 2ml 溶液 的试管中, 摇匀后于 675nm 处比色测定光密度值 (OD675)。结果以 X 士 S 表示, 组间行 t 检 验。
试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与模型组比较, 块菌茶组与模型组 比较具显著性差异, 表明其与氢化可的松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P < 0.05)。该结果提示, 块菌茶组有提高小鼠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的作用。
表 2 块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体内炭粒廓清的影响
* ** △ 注: 与正常组相比 : P < 0.05, P < 0.01 ;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 P < 0.05
三、 块菌茶对 2, 4- 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试验动物 : KM 种小鼠 40 只, 体重 20±2g。
试验方法 : 将 小 鼠 随 机 分 为 正 常 组 ( 蒸 馏 水 0.2ml/10g)、 模型组 ( 蒸馏水 0.2ml/10g) 和本发明块菌茶组 (30g/kg), 每组各 10 只, 雌雄各半。正常组小鼠预给药 3 天, 第 4 天小鼠腹部去毛部位用 1% DNFB(2, 4- 二硝基氟苯 ) 丙酮溶液 0.025ml/ 只致敏, 隔 日同法同一部位强化一次, 于致敏后第 5 日, 与小鼠右耳涂以 1% DNFB(2, 4- 二硝基氟苯 ) 丙酮 / 食用油 (3 ∶ 7) 溶液 0.01ml/ 只攻击, 24h 将小鼠处死, 剪耳朵于电子天平称取左右 耳。模型组及块菌茶组同前, 并在第 4、 6、 8 天腹腔注射 CY(100mg/kg)。以左耳与右耳的差 值 (mg) 和肿胀度作为小鼠 DTH 反应强度。
肿胀度计算公式 : ( 右耳重 - 左耳重 )/ 小鼠体重。
试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与模型组比较, 块菌茶组与模型 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 表明其对环磷酰胺造成的机体免疫力低下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P < 0.05)。结果表明, 块菌茶组能有效提高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表 3 块菌茶对小鼠耳廓 DTH 的影响
* ** △ 注: 与正常组相比 : P < 0.05, P < 0.01 ;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 P < 0.05
四、 块菌茶对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试验动物 : KM 种小鼠 40 只, 体重 20±2g。
试验方法 : 将 小 鼠 随 机 分 为 正 常 组 ( 蒸 馏 水 0.2ml/10g)、 模型组 ( 蒸馏水 0.2ml/10g) 和本发明块菌茶组 (30g/kg), 每组各 10 只, 雌雄各半。正常组每天灌胃生理 盐水, 模型组隔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mg/kg)0.5ml, 给药组每天给药并隔天腹腔注射环 磷酰胺 (50mg/kg)0.5ml。实验期一共为 9 天, 实验当天断头处死小鼠。无菌取脾脏, 置于 盛有 Hanks 液时无菌平皿中, 用注射器针蕊轻磨, 200 目尼龙网过滤, 收集滤液于试管中, -1 1500min ×5min 离心, 弃上清。每管加 3ml pH7.2 的 Tris-NH4Cl 溶液溶解红细胞, 离心,
Hanks 液洗 2 次, 完全细胞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 1×107/ml。以 YAC-1 细胞为靶细胞, 设 NK 试验孔、 自然释放孔、 最大释放孔。加样于 96 孔细胞培养板, 每种做 3 个复孔。以 490nm 波长在酶标仪上检测 OD 值, 用 LDH 释放法测定。计算公式 :
试验结果如表 4 所示 :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与模型组比较, 块菌茶组与模型 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 表明其对环磷酰胺造成的机体免疫力低下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P < 0.05)。结果表明, 块菌茶组能有效提高小鼠的 NK 细胞活性。
表 4 块菌茶对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 △ 注: 与正常组相比 : P < 0.01 ;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 P < 0.05 五、 毒性观察 1、 给小鼠灌食最大给药浓度和剂量都不能致死, 无法测出块菌茶组的半数致死量。 2、 用本发明块菌茶组进行了大鼠致畸胎试验、 Ames 试验、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染 色体畸变试验, 证明该药无致畸和致突作用。
上述的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块菌茶产品, 可具有明显提高机体 免疫力的作用和功能。本发明的块菌茶产品, 特别是其不含任何添加成分和辅料的纯天然 菌茶饮品的特点, 为块菌的利用及其有效成分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提供了一种更为便利、 简捷的途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