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63399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8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12974.X

申请日:

2011.10.14

公开号:

CN102350002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49/16申请日:20111014授权公告日:20130327终止日期:201610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49/16申请日:201110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49/16; A61K49/10; A61K49/18; A61K103/3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49/16

申请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发明人:

冯晓源; 邱龙华; 张家文; 陆伟跃; 姚振威; 李树平; 李安宁

地址:

200031 上海市卢湾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包兆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分子影像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对比剂包括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包载Gd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两种复合物,该两种复合物反应结合后成为MAb-X-Y-Z-Gd。本发明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主动靶向识别肿瘤新生血管时,所述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就可与胶质瘤新生微血管结合,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使MRI信号放大,实现高分辨率的胶质瘤特异性靶向成像;所述生物素-亲和素介导的两步法成像具备有效性,为胶质瘤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靶向抗血管生存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无创性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及链 霉亲和素结合包载 Gd 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两种复合物, 具有如下结构 : MAb-X-Y-Z-Gd ; 其中, MAb 为特定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X 为生物素 Bio 及其衍生物, Y 为亲和素或链霉亲 和素 SAv、 Z 为空间稳定脂质体 SLs, Gd 为用于磁共振增强成像的钆螯合剂。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MAb 为具有 高度均质性、 仅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分子, 抗体蛋白内具有氨基或巯基活性基团。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物素 Bio 及其衍生物 X, 其末端提供 N- 羟基琥珀酰亚胺或马来亚酰胺活性基团。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Y 为亲和素 或链霉亲和素大分子蛋白质。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间稳定 脂质体 SLs, 其中包含的磷脂衍生物表面提供巯基或马来酰亚胺或 N- 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 基团。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Gd 为磁共 振影像标记物钆的螯合物衍生物, 其中, 螯合物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其经羧基与硬脂酸胺 上的氨基共价连接。
7: 按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Gd 螯合物 衍生物有 2 个硬脂酸胺链, 形成双链, 与磷脂结构类似。
8: 权利要求 1 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步骤 : (1) 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 : 将脂质体膜材料, 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胆固醇、 甲氧基聚乙二醇 - 二硬脂酰乙醇胺、 钆 - 二乙三胺五醋酸 - 二硬脂酰胺按一定摩尔比例溶于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中, 经 40℃旋转 蒸发, 60℃水化, 高压均质仪挤压过膜, 制备包载顺磁性物质的空间稳定脂质体 ; (2), 评价脂质体的粒径、 稳定性、 钆含量、 磁共振驰豫率及体外 MR 成像作用 ; (3) 制备基于 Endoglin 靶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及预定位脂质体分子探针 : ①上述 Gd-SLs 成膜过程中, 加入膜材料吡啶二硫丙酰基 - 聚乙二醇 (2000)- 二硬脂酰 乙醇胺, 制备表面修饰结合 PDP 基团脂质体, 经二硫苏糖醇还原, 制得表面结合游离巯基的 脂质体 ; ②所述 CD105 单克隆抗体与丁二酰亚胺 -4-( 对 - 马来酰亚胺 - 苯基 )- 丁酸酯反应, 制备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单克隆抗体 ; ③将所述表面结合游离巯基的脂质体 HS-SLs 与制得的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单克隆 抗体 MPB-MAb 反应, 制得表面连接抗体的空间稳定脂质体 ; ④将生物素氨基己糖酸 -3- 磺酸基 -N- 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与所述 CD105 ~ MAb 反应, 制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 ; ⑤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与 MAb-SLs 基本相同, 将 HS-SLs 与马来 酰亚胺苯基丁酰基链霉亲和素作用, 制得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 ;
9: 按权利要求 8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的脂质体膜材料, 二硬脂酰磷 脂酰胆碱、 胆固醇、 甲氧基聚乙二醇 - 二硬脂酰乙醇胺、 钆 - 二乙三胺五醋酸 - 二硬脂酰胺 的摩尔比例为总磷脂∶胆固醇摩尔比= 2 ∶ 1, mPEG-DSPE 摩尔百分比控制于 3%~ 5%, 2 Gd-DTPA-BSA 摩尔百分比控制于 20%~ 35% ; 所述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 2 ∶ 1 容积。
10: 权利要求 1 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在制备磁共振分子成像探针中的用 途。

说明书


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分子影像学技术领域, 涉及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具体涉及一 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 Endoglin 靶的 二步法空间稳定脂质体磁共振分子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磁共振分子成像中的用途 ; 所 述的对比剂能主动靶向特异性显示脑胶质瘤新生血管。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据统计, 我国胶质瘤每年新发病例 4 ~ 13 万人, 恶性度高, 占全身恶性肿瘤致死率中第四位。目前, 该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仍为手 术, 但临床实践显示, 手术难以完全切除, 且致残率高, 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 分 析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 当前应用的小分子 MR 造影剂钆喷酸葡胺 (Gd-DTPA) 是一种细胞外 非特异性对比剂, 其可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胶质瘤血管进入血管周围间隙成像, 但并不能与 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 不能准确显示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及胶质瘤边界。 因此, 如何特异 性显示胶质瘤生物学特性, 准确界定胶质瘤的边界, 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延长生存期, 是当前临床工作需要急迫解决的课题, 也是目前有关胶质瘤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现代医学中, 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 Imaging, MI) 利用目前医学上广泛应用的 医学影像技术对生物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无损伤的实时成像, 了解 体内特异性基因或蛋白质表达的部位、 水平、 分布及持续时间, 可在活体内精细显像, 特异 性高。所述的分子影像的基本原理是体内引入分子探针, 通过探针与靶点物质 ( 如受体、 蛋 白、 核酸等 ) 特异性结合, 应用高精度的成像设备对分子进行成像。 Weissleder 等认为分子 成像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即有效的高亲和力成像探针, 探针除具有合适的药效学, 还需 具有克服生物传递屏障的能力 ; 合适的扩增方法 ; 敏感、 快速并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系统, 其中制备特异性高亲和力的靶向探针是活体分子显像的关键因素。
     目 前, 用 于 肿 瘤 诊 断 影 像 技 术 主 要 有 CT(Computer Tomography)、 磁共振成 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超 声 成 像、 光学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等 ; 其中, CT 及超声因分辨率及敏感性低而不适宜 进行分子影像学研究 ; 光学成像及 PET 能显示组织功能、 代谢及分子信息, 但是, 由于其在 组织内的空间分辨率较低而被限制其单独应用。上述的 MRI 由于有着很精细的空间分辨率 和较高的组织分辨率, 可对深部组织的分子影像学特征进行精细准确的定位、 定量分析, 已 成为最理想的分子影像学分析技术之一 ; 但是, 常规 MRI 对信号探测的敏感性仍然较低, 目 前所用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各类 MRI 造影剂并没有能够真正将宿主原有的成熟血管和 肿瘤新生不成熟微血管特异性区别开, 且一般只能检测到组织中微摩尔级的顺磁性成分含 量, 需要通过信号扩增系统来提高其敏感性。 目前, 本领域中以钆为基础的顺磁性分子探针 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热点, 一些靶向对比剂, 如以蛋白为基础的大分子量探针、 单克隆抗体为 基础的探针、 含有钆的多氨基胺分支聚合体探针及微粒为基础的探针初步显示了在 MRI 中 的应用前景。
     有研究发现, Endoglin 分子 ( 即 CD105 分子 ) 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标志, 与其 他内皮细胞标志物如 CD31, CD34, VIII 因子相关抗原等不同的是, Endoglin 仅在处于增殖 状态的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 ( 即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 ) 上强表达, 而在正常组织的成熟 血管上无表达或弱表达。Wikstrom 等采用 Endoglin 或 VIII 因子相关抗原同时与平滑肌 肌动蛋白 (actin) 进行免疫双标, 以检测二者标记的前列腺癌组织的血管是否成熟, 发现 与 VIII 因子相关抗原相比, Endoglin 标记的微血管密度量少, 其中仅 19%标本 actin 同时 呈阳性, 表明 Endoglin 主要在未成熟血管上表达, 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此外, 还有研究 发现, 肿瘤组织中新生内皮和血管是不成熟和幼稚的, 内皮细胞具有高表达 Endoglin 的特 性, 且可作为抗血管生成的靶标。
     还有研究证实, Endoglin 在胶质瘤新生不成熟血管中亦呈高表达, 而在正常脑 组织中不表达, 且几乎只存在于肿瘤边缘新生血管 ; 因此, 若能通过一定的影像学手段对 Endoglin 进行成像, 就能精确、 直观的显示肿瘤真实的生物学边界, 从而指导临床制定合 理准确的治疗措施 ; 同时, 有研究还表明胶质瘤的分级与 Endoglin 表达呈正相关, 因此 Endoglin 分子进行成像, 还有助于胶质瘤临床分级、 评价血管生成特点及抗血管等治疗的 疗效、 评估疾病的预后。此外, 选择 Endoglin 分子作为靶分子成像的优势还在于, 该分子存 在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即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直 接与之结合成像。
     现有技术公开了脂质体 (Liposome) 是以磷脂及胆固醇为主要成分、 具有脂质双 分子层结构的脂质囊泡, 是良好的药物载体 ; 通过表面修饰的脂质体称空间稳定型脂质体 (sterically stabilized liposomes, SLs), 在活体内可逃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 用, 具有长循环的特点 ; 所述的脂质体内可包载各种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 结合相应的靶向 因子后, 主动靶向识别病变组织, 定点释放药物 ; 所述的包载各种影像标记物质的空间稳定 脂质体, 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模式的分子影像成像过程中, 其中, 脂质体包载钆剂可提高局部 组织内钆的含量, 提高磁共振成像的敏感度。
     目前, 生物素 - 亲和素系统 (Biotin-Avidin System, BAS) 是较为常用的信号放大 系统, 可用于放射免疫成像、 脂质体放射核素成像、 MR 大分子对比剂成像等。与影像标记物 质结合后, 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间高亲和性作用, 可级联放大影像信号 ; 同时, 生物素 - 亲 和素系统也是最为常用的药物预靶向定位的主要手段。在分子影像成像过程中, 预定位方 法通常分为两步法及三步法, 其中, 两步法包括 : 生物素化抗体注射与靶点抗原特异性结合 预定位 ; 引入已经影像标记的亲和素与之快速结合而成像, 而血液循环中的亲和素较快代 谢清除, 达到理想的对比成像作用。 三步法包括 : 生物素化抗体注射与靶点抗原特异性结合 预定位 ; 注射一定量亲和素, 可与靶点上生物素化抗体中的抗体结合, 同时可与循环中游离 生物素化抗体结合促进其代谢清除 ; 注射经标记的亲和素进行显像。所述三步法的优势在 于可减少循环背景中的成像干扰, 提高靶点局部的成像对比, 但其操作较繁琐、 亲和素用量 较大而具有较明显的毒性作用。所述亲和素 (Avidin, Av) 和链霉亲和素 (Streptavidin, SAv) 两者分子结构类似, 均具有四个相同亚基, 都能与生物素高特异性亲和性结合, 但链霉 亲和素为近中性蛋白, 不含糖基测量, 因此, 体内与带电分子及细胞膜糖受体非特异性结合 较低。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Endoglin 靶的二步法空间稳定脂质体磁共振分子对比剂所述的对比 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在磁共振分子成 像中的用途, 尤其是能主动靶向特异性显示脑胶质瘤新生血管中的用途。
     本发明采用两步法成像, 其中的基于 Endoglin 靶的 MR 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 障, 直接与胶质瘤血管内皮上特异性分子结合成像, 且两步法成像增加了肿瘤内对比剂浓 度, 提供了成像信号, 有利于对胶质瘤分子显像。 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脑外 动物肿瘤模型进行相应分子成像中, 对于脑内肿瘤 ( 如胶质瘤 ) 进行分子成像, 多数大分子 影像标记探针往往受到正常生物屏障 ( 血脑屏障 ) 的阻碍, 不能到达肿瘤细胞局部特异性 结合而影响成像效果的缺陷。
     具体而言, 本发明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生物素 化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包载 Gd 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两种复合物, 具有如下结 构: MAb-X-Y-Z-Gd ; 所述的复合物的通式分别为 : MAb-X 和 Y-Z-Gd, 其中, MAb 为特定分子的 单克隆抗体, X 为生物素 (Bio) 及其衍生物, Y 为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 (SAv)、 Z 为空间稳 定脂质体 (SLs), Gd 为用于磁共振增强成像的钆螯合剂 ; 所述两种复合物反应结合后成为 MAb-X-Y-Z-Gd。
     本发明中, 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MAb, 具有高度均质性、 仅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 体分子, 抗体蛋白内具有氨基或巯基活性基团 ;
     本发明中, 所述的生物素及其活性衍生物 X, 其末端可提供 N- 羟基琥珀酰亚胺或 马来亚酰胺活性基团 ;
     本发明中, 所述的 Y 为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大分子蛋白质 ;
     本发明中, 所述的空间稳定脂质体 Z, 其中包含的磷脂衍生物表面可提供巯基或马 来酰亚胺或 N- 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基团 ;
     本发明中, 所述的 Gd 为磁共振影像标记物钆的螯合物衍生物, 其中, 螯合物为二 乙基三胺五乙酸 (DTPA) 可经羧基与硬脂酸胺上的氨基共价连接 ;
     本发明中, 所述的 Gd 螯合物衍生物有 2 个硬脂酸胺链, 形成双链, 具有与磷脂类似 的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步 骤:
     (1) 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 :
     将脂质体膜材料, 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DSPC)、 胆固醇 (CHOL)、 甲氧基聚乙二 醇 - 二硬脂酰乙醇胺 (mPEG-DSPE)、 钆 - 二乙三胺五醋酸 - 二硬脂酰胺 (Gd-DTPA-BSA) 按 一定摩尔比例 ( 总磷脂∶胆固醇摩尔比= 2 ∶ 1, mPEG-DSPE 摩尔百分比控制于 3%~ 5%, Gd-DTPA-BSA 摩尔百分比控制于 20%~ 35% ) 溶于氯仿甲醇混合溶剂 (2 ∶ 1 容积 ) 中, 经 40℃旋转蒸发, 60℃水化, 高压均质仪挤压过膜, 制备包载顺磁性物质 (Gd) 的空间稳定 脂质体 (Gd-SLs) ; 然后, 评价脂质体的粒径、 稳定性、 钆含量、 磁共振驰豫率及体外 MR 成像
     作用等物理性质 ;
     (2) 制备基于 Endoglin 靶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及预定位脂质体分子探针 :
     ①上述 Gd-SLs 成膜过程中, 加入膜材料吡啶二硫丙酰基 - 聚乙二醇 (2000)- 二硬 脂酰乙醇胺 (PDP-PEG(2000)-DSPE), 制备表面修饰结合 PDP 基团脂质体 (PDP-SLs), 所述的 PDP-SLs 脂质体经二硫苏糖醇 (DTT) 还原, 制得表面结合游离巯基的脂质体 (HS-SLs) ;
     ②所述 CD105 单克隆抗体 (CD105 ~ MAb) 与丁二酰亚胺 -4-( 对 - 马来酰亚胺 - 苯 基 )- 丁酸酯 (SMPB) 反应, 制备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单克隆抗体 (MPB-MAb) ;
     ③ 将 所 述 HS-SLs 与 MPB-MAb 反 应, 制得表面连接抗体的空间稳定脂质体 (MAb-SLs) ;
     ④ 将 生 物 素 氨 基 己 糖 酸 -3- 磺 酸 基 -N- 羟 基 琥 珀 酰 亚 胺 酯 (Sulfo-NHS-LC-biotin) 与所述 CD105 ~ MAb 反应, 制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 (Bio-MAb) ;
     ⑤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 (SAv-SLs) 的制备过程与 MAb-SLs 基本相同, 将 HS-SLs 与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链霉亲和素 (MPB-SAv) 作用, 制得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 稳定脂质体 (SAv-SLs) ;
     ⑥免疫脂质体粒径测量, 体外稳定性表征, 体外生物素 - 亲和素结合实验, 测定免 疫脂质体抗体蛋白密度及抗体结合率, 各种脂质体探针透射电镜观察形态。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具有以下优点 :
     (1) 制得的钆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 (Gd-SLs) 经高压均质仪过膜后粒径控制于 117.4±31.8nm ; 脂质体 Gd 载药率达 87%~ 100%; 常温下 (26℃ )Gd-SLs 磁共振驰豫率为 Gd-DTPA 的 1.16 倍, 37℃为 1.25 倍 ; 体外 MR 成像显示 Gd-SLs 与 Gd-DTPA 两对比剂 MR T1 加权成像作用接近 ;
     (2) 空 间 稳 定 脂 质 体 结 合 单 克 隆 抗 体 后 粒 径 由 116.1nm±33.9nm 增 加 至 129.9nm±40.9nm, 于 4 ℃ 保 存 7、 14、 42 天, 平均粒径及分布变化较小 ; 将 Bio-MAb 与 SAv-SLs 混合 10min 后, 平均粒径增大到 (267nm±142.8nm), 分布增宽 ; 免疫脂质体抗体结 合率为 52 ~ 67%, 相应抗体 / 磷脂比例约为 47 ~ 60μg/μmol ; 透射电镜显示, 脂质体为 均匀大小囊泡样结构, 将 Bio-MAb 与 SAv-SLs 混合后, SAv-SLs 有相互聚集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在磁共振分子成像中的用途。
     本发明进行了大鼠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 Endoglin 靶的 MR 分子成像实验 :
     ①按常规方法建立大鼠 C6 胶质瘤细胞培养及大鼠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 ;
     ② 模 型 动 物 随 机 分 组, 分 别 尾 静 脉 注 射 钆 喷 酸 葡 胺 (Gd-DTPA)、 空白脂质体 (Gd-SLs)、 同种型对照 IgG 脂质体 (IgG-SLs)、 结合 Endoglin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脂质体探针 (MAb-SLs) 行 MR 成像, 两步法预定位成像大鼠预先给予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 (Bio-MAb) 后 再给予链霉亲和素脂质体探针 (SAv-SLs) 进行成像 ;
     ③比较各组大鼠 MR T1 加权增强图像肿瘤强化表现的差异, 分析各组动脉血管、 正 常脑组织及肌组织、 肿瘤组织时间 - 信号增强特点 ; 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程度及强化范围 差异、 比较组内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强化差异 ; 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形态的差异 ; 大鼠胶 质瘤 CD10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新生血管计数, 比较两者差异。
     荷瘤大鼠 MR 成像结果显示, 本发明的对比剂中, 顺磁性空间稳定脂质体能有效提 高磁共振分子探针体内成像信号, 是理想的 MR 分子影像学对比剂载体 ; 所述的生物素化单
     克隆抗体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Endoglin 分子结合实现预定位, 引入链霉亲和 素结合包载 Gd 的空间稳定脂质体, 通过生物素 - 亲和素间的高亲和性特异结合, 实现胶质 瘤 MR 分子成像。
     本发明还分别应用多种对比剂及分子探针对大鼠原位胶质瘤进行磁共振成像, 比 较其肿瘤强化的程度、 范围, 重点分析各种造影剂对肿瘤增强部位的差异, 并通过竞争抑制 性实验, 验证靶向探针成像的特异性 ; 同时, 通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进一步验证特异 性靶向探针增强部位与肿瘤新生血管内 Endoglin 分子分布的相关性 ; 通过大鼠胶质瘤两 步法 MR 分子成像实验, 结果显示, 在主动靶向识别肿瘤新生血管时, 所述分子探针不需通 过血脑屏障就可与胶质瘤新生微血管结合, 并通过生物素 - 亲和素系统使 MRI 信号放大, 实 现高分辨率的胶质瘤特异性靶向成像 ; 结果表明, 所述生物素 - 亲和素介导的两步法成像 具备有效性, 为胶质瘤早期诊断、 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靶向抗血管生存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 了新的无创性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对比剂可作为一种基于 Endoglin 靶的 MR 分子探针, 分别采用两步 法的方法对大鼠原位胶质瘤新生血管 Endoglin 分子进行显像, 可用于对胶质瘤生物学行 为进行研究, 能为活体客观评价胶质瘤血管生成提供新的可靠方法, 还可为胶质瘤早期诊 断、 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靶向抗血管生存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无创性方法。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中两步法成像的作用原理及方法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中空间稳定脂质体 (Gd-SLs) 示意图, 其中,
     脂质体为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 囊泡有水相内核, 表面修饰 PEG 链, Gd-DTPA-BSA 作为磷脂类似物插入双分子层内。
     图 3 为本发明中脂质体通过 100nm 膜后粒径分布直方图, 其中,
     脂质体依次通过各孔径核孔膜, 平均粒径逐渐减小, 粒径分布宽度和变异指数均 显著缩小, 脂质体通过 100nm 膜后, 粒径大小、 分布、 均一性都符合动物实验体内要求。
     图 4 显示了本发明中脂质体粒径稳定性, 其中,
     脂质体粒径在 4℃下长期存放平均粒径变化不大, 分布也基本维持不变。而 37℃ 下粒径有一定程度增大, 分布略增宽, 提示温度对脂质体粒径变化有一定影响。 溶液中蛋白 对脂质体粒径影响不明显, 与单纯 4℃环境下存放脂质体粒径变化基本相仿, 结果表明, 蛋 白对脂质体粒径稳定性影响较小。
     图 5 显示了本发明中钆结合脂质体磁共振驰豫率测定结果, 其中,
     A: 脂质体 (Gd-SLs) 驰豫率相关回归直线 ;
     B: Gd-DTPA 驰豫率相关回归直线 ;
     通过 A 和 B 中的两拟合曲线, 可分别得到两公式, 其斜率即为对比剂的驰豫率 (R) ; -1 -1 结果显示, 脂质体驰豫率为 80.65mmol ·ms , Gd-DTPA 驰豫率为 69.55mmol-1·ms-1 ; 用比 驰豫率比较两对比剂弛豫作用, R’ = RA/RB = 80.655/69.554 = 1.16, 结果表明, 在常温下 (26℃ ), 脂质体弛豫作用为 Gd-DTPA 的 1.16 倍。
     图 6 显示了本发明中钆结合脂质体造影剂体外成像结果, 其中,
     A: 脂质体对比剂 T1 加权成像图, 1 ~ 5 分别为不同浓度梯度稀释液 ;
     B: Gd-DTPA T1 加权成像图, 1 ~ 5 分别为不同浓度梯度稀释液 ;
     配制两种浓度相同的 Gd- 脂质体及 Gd-DTPA 对比剂 ( 钆浓度为 16.7μmol/ml), 并按浓度梯度 1、 1/2、 1/3、 1/4、 1/6 进行稀释, 进行磁共振 T1 加权成像 : 测量两对比剂 MR 信 号, 计算其平均信号 (mean signal intensity), 并比较两者信号差异, 结果显示 Gd- 脂质体 /Gd-DTPA 信号比值= 1.015 ; 结果表明, 所述的两种对比剂在相同浓度下磁共振 T1 成像作 用接近, 信号差异与驰豫率差异相仿。
     图 7 为本发明中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示意图, 其中, 在空间稳定脂质体 (Gd-SLs) 表面修饰的 PEG 端连接相应抗体, 使具有靶向作用 ;
     预定位的原理及步骤 : 首先给予能与靶向组织相应分子特异性结合的配体, 一定 作用时间后, 配体在靶向组织内浓集, 而血液中的配体经代谢清除, 此时再给予能与配体结 合的药物, 使得药物迅速定位于靶向组织, 明显提高局部浓度, 并减少周围循环时间及毒副 作用 ; 本发明可应用该系统制备生物素化 CD105 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的空间稳定 脂质体。
     图 8 为本发明中免疫脂质体抗体结合前后粒径变化直方图, 其中,
     直方图显示免疫脂质体抗体结合前后粒径变化情况, 可见抗体结合后, 直方图右 移, 平均粒径增大, 但分布变化不大。
     图 9 显示了本发明中亲和素脂质体粒径变化情况, 其中,
     PDP-SLs 及 SAv-SLs 粒径分布直方图对比, SAv-SLs 平均粒径较 PDP-SLs 有所增 大, 但直方图分布形态无明显变化。
     图 10 为本发明中生物素 - 亲和素作用后脂质体粒径变化直方图, 其中,
     MAb-Bio/SAv-SLs 粒径直方图显示脂质体平均粒径明显增大, 由 SAv-SLs 平均粒 径 115.1nm±37.6nm 增加至 267nm±142.8nm。
     图 11 显示了本发明中脂质体形态电镜观察结果, 其中,
     透射电镜显示, Gd-SLs、 MAb-SLs 及 SAv-SLs 电镜下形态基本一致, 表现为大小基 本均匀、 环形透明囊泡样结构, 边缘清晰光整, 而脂质体中央呈较均匀透光区, 三种脂质体 的粒径大小基本相近 ; 将 Bio-MAb 与 SAv-SLs 混合后, SAv-SLs 有相互聚集作用 ;
     A 图为 Gd-SLs 图, 脂质体形态光整, 大小较均匀 ;
     B 图为 SAv-SLs 图, 大小形态与 Gd-SLs 基本相仿 ;
     C 图为 Bio-MAb 与 SAv-SLs 混合后所示脂质体形态, 可见脂质体大量聚集, 呈团样 结构, 提示生物素 - 亲和素间强烈作用介导的脂质体交链。
     图 12 显示了本发明中大鼠尾静脉注射 Gd-DTPA 后不同时点进行 MR 成像结果, 其 中,
     A ~ F 图分别为 T2 加权图像、 增强前 T1 加权图像、 增强后即刻、 20 分钟、 120 分钟、 24 小时 T1 加权图像 ; 可见, 注射 Gd-DTPA 后即刻血管 ( 图 C 黑箭 ) 及肿瘤 ( 图 C 白箭 ) 均 明显强化, 20 分钟肿瘤强化略减退, 边缘模糊, 于 120 分钟时血管强化明显减退, 肿瘤轻度 强化, 24 时点肿块边缘轻度强化, 血管强化已消退。
     图 13 为本发明中大鼠两步法 (Bio-MAb/SAv-SLs)MR 成像图, 其中,
     A ~ H 图分别为 T2 加权图像、 增强前 T1 加权图像、 增强后即刻、 20 分钟、 120 分钟、 8 小时、 24 小时、 48 小时 T1 加权图像 ; 可见, 注射 SAv-SLs 后血管迅速明显强化, 24 小时点仍见轻度强化。肿瘤早期边缘强化, 8 小时点边缘环形强化已较清晰 ( 图 F 白箭 ), 24 小时 及 48 小时强化环仍清晰 ( 图 G、 H 白箭 )。
     图 14 为本发明中各组肿瘤周边部及中央部 ΔSI 值之间差异图, 其中,
     仅 E 组肿瘤中央及周边部强化具有显著差异 (P = 0.032) :
     A 组肿瘤明显强化, 周边与中央强化无显著差别 ;
     B、 C 组肿瘤强化不明显, 且周边与中央强化亦无显著差别 ;
     D 组肿瘤强化较明显, 但周边与中央强化无显著差异 ;
     E 组肿瘤强化明显, 且周边部与中央部强化有差异, 周边部强化高于中央部。
     图 15 显示了本发明中大鼠胶质瘤 CD10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其中
     A: 肿瘤种植对侧正常脑组织 ;
     B: 肿瘤周边组织, 可见较多染色阳性微血管影 ( 白箭 ) ;
     C: 肿瘤中央部组织微血管少 ;
     结果显示, 正常脑组织 CD105 染色基本呈阴性, 且基本不表达阳性染色血管 ; 而肿 瘤细胞有轻度染色改变, 提示肿瘤细胞亦有轻度 CD105 分子表达 ; 肿瘤周边部组织内可见 多发强阳性染色血管散在分布, 而中央部组织多疏松, 阳性血管较少或显示不明显。 对肿瘤 中央部及周边部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分析, 显示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 (P =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1、 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
     脂质体膜材料 (DSPC/CHOL/mPEG-DSPE/Gd-DTPA-BSA) 按 36/36/3/25 摩尔比例溶 于适量无水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 ( 容积比 2 ∶ 1) 中, 40℃旋转蒸发去除溶剂, 制备脂质膜, 入常温真空干燥箱过夜去除痕量溶剂。按一定比例 (100μmol 脂质∶ 3ml) 加入 HEPES 缓 冲液 (HBS, 20mM HEPES, 135mM NaCl, pH = 6.5), 剧烈涡旋, 60℃水浴振荡水化 2 小时形成脂 质悬液。悬液于 60℃高压均质仪依次挤压通过孔径为 400nm、 200nm、 100nm 的核孔膜各 10 次, 制得粒径约 100 ~ 120nm 的脂质体。
     2、 制备 PDP- 空间稳定脂质体 (PDP-SLs)
     PDP- 空间稳定脂质体膜材料制备方法同第一部分相仿, 但在脂质体膜材料中, 需 加 入 PDP-PEG-DSPE 成 分。PDP-PEG-DSPE 的 作 用 在 于 提 供 吡 啶 二 硫 丙 酰 基 基 团, 经 还原剂处理后可获得游离巯基, 用于与抗体蛋白链接 ; 膜材料 (DSPC/CHOL/mPEG-DSPE/ PDP-PEG-DSPE/Gd-DTPA-BSA) 按 36/36/2.4/0.6/25 摩尔比例溶于适量无水氯仿和甲醇混 合溶剂 ( 容积比 2 ∶ 1) 中, 40℃旋转蒸发去除溶剂, 制备脂质膜, 入常温真空干燥箱过夜 去除痕量溶剂。按一定比例 (100μmol 脂质∶ 3ml) 加入 HEPES 缓冲液 (HBS, 20mM HEPES, 135mM NaCl, pH = 6.5), 剧烈涡旋, 60℃水浴振荡水化 2 小时形成脂质悬液。悬液于 60℃ 高压均质仪依次挤压通过孔径为 400nm、 200nm、 100nm 的核孔膜各 10 次, 制得粒径约 100nm 的含 PDP 基团的脂质体 (PDP-SLs)。
     3、 制备抗体结合 - 空间稳定脂质体 (MAb-SLs)
     (1) 制备 MPB-MAb
     精密吸取适量 SMPB DMF 溶液 (25m mol/L), 加入至 10mg/ml CD105 ~ MAb( 分子
     量约 90kD) 溶液中, 使两者摩尔比为 20 ∶ 1, 轻微搅拌, 室温反应 1 小时。反应溶液入分子 截留 10kD 超滤离心管, 恒温离心机离心 (4500rpm, 15min), 取出后离心管内加入 HEPES-Mes 缓冲液 (25mM HEPES, 25Mm Mes, 140mM NaCl, PH = 6.7) 适量后再次离心, 过程反复 5 次, 去 除反应溶液中未结合游离 SMPB, 制得含有游离马来酰亚胺基的 MPB-MAb。
     (2) 制备 HS- 脂质体 (HS-SLs)
     在所制备 PDP-PEG-DSPE 成分的脂质体 (PDP-SLS) 中加入适量 DTT 溶液 (1mol/L), 使 DTT 终浓度为 20mmol/ml, 轻微搅拌, 室温反应半小时, 使 PDP 基团还原。反应溶液 G-50 凝胶层析分离去除 DTT, 制得表面修饰含有游离巯基的 HS-SLs。
     (3) 制备 MAb-SLs
     将 所 制 备 之 MPB-MAb 适 量 缓 慢 加 入 HS-SLs 液 中, 使抗体与磷脂摩尔比约 1 ∶ 1000, 轻微搅拌, 室温氮气环境下反应约 16 小时 ; 反应液用经牛血清白蛋白预饱和的 CL-4B 凝胶层析分离去除未结合之 MPB-MAb, 制得抗体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 CD105-SLs。
     本实施例同时合成了结合同种型对照 IgG 蛋白的脂质体 IgG-SLs, 其合成方法与 MAb-SLs 的制备方法相同。
     4、 脂质体的浓缩 实验中所制备的各种脂质体溶液, 其钆浓度多≤ 10μmol/ml, 不能满足动物实 验要求, 因此对脂质体进行浓缩。利用超滤器可对脂质体进行超滤浓缩。条件参数 : 环境 温度 25 ℃以下, 氮气压力 0.1 ~ 0.2MPa, 超滤器搅拌速度约 100rpm, 15nm 超滤膜, 约1~ 1.5ml/10min 滤过速度。根据需要将脂质体超滤浓缩至所需体积。
     5、 制备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 (Bio-MAb)
     精 密 吸 取 适 量 Sulfo-NHS-LC-biotin DMSO 溶 液 (10mg/L), 加 入 至 10mg/ml CD105 ~ MAb( 分子量约 90kD) 溶液中, 轻微搅拌, 室温反应 2h ; 反应溶液入分子截留 10kD 超滤离心管, 恒温离心机离心 (4500rpm, 15min), 取出后离心管内加入 HEPES-Mes 缓冲液 (25mM HEPES, 25Mm Mes, 140mM NaCl, PH = 6.7) 适量后再次离心, 过程反复 5 次, 去除反应 溶液中未结合之游离 Sulfo-NHS-LC-biotin, 制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 Bio-MAb。
     6、 制备亲和素结合 - 空间稳定脂质体 (SAv-SLs)
     (1) 制备 MPB-SAv
     精密吸取适量 SMPB DMF 溶液 (25mmol/L), 加入至 10mg/ml SAv( 分子量约 60kD) 溶 液中, 使两者摩尔比为 20 ∶ 1, 轻微搅拌, 室温反应 1 小时 ; 反应溶液入分子截留 10kD 超滤 离心管, 恒温离心机离心 (4500rpm, 15min), 取出后离心管内加入 HEPES-Mes 缓冲液 (25mM HEPES, 25mM Mes, 140mM NaCl, PH = 6.7) 适量后再次离心, 过程反复 5 次, 去除反应溶液中 未结合之游离 SMPB, 制得 MPB-SAv。
     (2) 制备 SAv-SLs
     将所制备之 MPB-SAv 适量缓慢加入新近制备的 HS-SLs 液中, 使 SAv 与磷脂摩尔比 约 1 ∶ 1000, 轻微搅拌, 室温氮气环境下反应约 16 小时。反应液用经牛血清白蛋白预饱和 的 CL-4B 凝胶层析分离去除未结合之 MPB-SAv, 制得 SAv-SLs。
     测定 SAv-SLs 的粒径 : 取适量 SAv-SLs 与等摩尔 Bio-MAb 室温下混合后, 静置 10min 后测定粒径, 观察两者结合后粒径变化。
     结果显示, 制得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具有以下优点 :
     (1) 钆 结 合 空 间 稳 定 脂 质 体 (Gd-SLs) 经 高 压 均 质 仪 过 膜 后 粒 径 控 制 于 117.4±31.8nm ; 脂质体 Gd 载药率达 87%~ 100%; 常温下 (26℃ )Gd-SLs 磁共振驰豫率为 Gd-DTPA 的 1.16 倍, 37℃为 1.25 倍 ; 体外 MR 成像显示 Gd-SLs 与 Gd-DTPA 两对比剂 MR T1 加权成像作用接近 ;
     (2) 空 间 稳 定 脂 质 体 结 合 单 克 隆 抗 体 后 粒 径 由 116.1nm±33.9nm 增 加 至 129.9nm±40.9nm, 于 4 ℃ 保 存 7、 14、 42 天, 平均粒径及分布变化较小 ; 将 Bio-MAb 与 SAv-SLs 混合 10min 后, 平均粒径增大到 (267nm±142.8nm), 分布增宽 ; 免疫脂质体抗体结 合率为 52 ~ 67%, 相应抗体 / 磷脂比例约为 47 ~ 60μg/μmol ; 透射电镜显示, 脂质体为 均匀大小囊泡样结构, 将 Bio-MAb 与 SAv-SLs 混合后, SAv-SLs 有相互聚集作用。
     实施例 2 大鼠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 Endoglin 靶的 MR 分子成像实验
     取建立的 25 只大鼠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 A ~ E 共 5 组, 每组 5 只, 分别尾 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 (Gd-DTPA)、 空白脂质体 (Gd-SLs)、 同种型对照 IgG 脂质体 (IgG-SLs)、 结合 Endoglin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脂质体探针 (MAb-SLs) 行 MR 成像, 两步法预定位成像大 鼠预先给予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 (Bio-MAb) 后再给予链霉亲和素脂质体探针 (SAv-SLs) 进 行成像 ; 比较各组大鼠 MR T1 加权增强图像肿瘤强化表现的差异, 分析各组动脉血管、 正常 脑组织及肌组织、 肿瘤组织时间 - 信号增强特点 ; 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程度及强化范围差 异、 比较组内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强化差异 ; 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形态的差异 ; 大鼠胶质 瘤 CD10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新生血管计数, 比较两者差异。荷瘤大鼠 MR 成像结果显示 :
     ①动脉增强表现 : 注射 Gd-DTPA 后, 动脉血液快速明显强化, 即刻达峰值, 2 小时基 本消退, 时间 - 信号曲线呈快进 - 快出类型 ; B ~ E 组大鼠注射相应分子探针后, 血管强化 表现接近, 早期快速明显强化, 强化峰值于 20 ~ 60min 出现, 之后强化信号缓慢下降, 于 48 小时恢复至增强前水平, 其时间 - 信号曲线表现为快进 - 平台 - 缓出类型 ;
     ②肿瘤强化表现 : 注射 Gd-DTPA 后, 肿瘤迅速强化达峰值, 20min 强化即有减退, 2 小时强化信号约为峰值强度 30%, 24 小时完全退出 ; 注射 Gd-SLs 及 IgG-SLs, 肿瘤早期强 化不明显, 60 ~ 120min 达峰值呈轻度强化, 48 小时强化信号为峰值强度 42 ~ 58% ; 注射 MAb-SLs 及 Bio-MAb/SAv-SLs 两步法成像, 肿瘤周边及中央信号迅速增高, 于 8 小时达峰值, 后缓慢下降, 注射 MAb-SLs 后肿瘤中央与周边强化程度相仿, 而两步法成像周边强化明显 高于中央部 (P = 0.032) ;
     ③肿瘤强化形态分析的结果显示, 注射 Gd-DTPA 整个肿瘤不均匀强化, Gd-SLs 及 IgG-SLs 组以肿瘤边缘点状强化为主, MAb-SLs 及 Bio-MAb/SAv-SLs 两步法成像肿瘤增强以 边缘环形强化为主, 而两步法成像肿瘤边缘强化环显示更为清晰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 果显示, CD105 阳性微血管主要沿肿瘤周边分布。
     结果显示, 在主动靶向识别肿瘤新生血管时, 所述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就 可与胶质瘤新生微血管结合, 并通过生物素 - 亲和素系统使 MRI 信号放大, 实现高分辨率的 胶质瘤特异性靶向成像 ; 结果表明, 所述生物素 - 亲和素介导的两步法成像具备有效性。

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000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0002ACN102350002A21申请号201110312974X22申请日20111014A61K49/16200601A61K49/10200601A61K49/18200601A61K103/3420060171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地址200031上海市卢湾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72发明人冯晓源邱龙华张家文陆伟跃姚振威李树平李安宁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代理人包兆宜54发明名称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属分子影像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胶质瘤。

2、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对比剂包括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包载GD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两种复合物,该两种复合物反应结合后成为MABXYZGD。本发明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主动靶向识别肿瘤新生血管时,所述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就可与胶质瘤新生微血管结合,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使MRI信号放大,实现高分辨率的胶质瘤特异性靶向成像;所述生物素亲和素介导的两步法成像具备有效性,为胶质瘤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靶向抗血管生存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无创性方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10页CN102350。

3、005A1/2页21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包载GD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两种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MABXYZGD;其中,MAB为特定分子的单克隆抗体,X为生物素BIO及其衍生物,Y为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SAV、Z为空间稳定脂质体SLS,GD为用于磁共振增强成像的钆螯合剂。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AB为具有高度均质性、仅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分子,抗体蛋白内具有氨基或巯基活性基团。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素BIO及其衍生物X,其末端提供N羟基琥珀酰。

4、亚胺或马来亚酰胺活性基团。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为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大分子蛋白质。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稳定脂质体SLS,其中包含的磷脂衍生物表面提供巯基或马来酰亚胺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基团。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D为磁共振影像标记物钆的螯合物衍生物,其中,螯合物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其经羧基与硬脂酸胺上的氨基共价连接。7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D螯合物衍生物有2个硬脂酸胺链,形成双链,与磷脂结构类似。8权利要求1的。

5、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1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将脂质体膜材料,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甲氧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乙醇胺、钆二乙三胺五醋酸二硬脂酰胺按一定摩尔比例溶于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中,经40旋转蒸发,60水化,高压均质仪挤压过膜,制备包载顺磁性物质的空间稳定脂质体;2,评价脂质体的粒径、稳定性、钆含量、磁共振驰豫率及体外MR成像作用;3制备基于ENDOGLIN靶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及预定位脂质体分子探针上述GDSLS成膜过程中,加入膜材料吡啶二硫丙酰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乙醇胺,制备表面修饰结合PDP基团脂质体,经二硫苏糖醇还原,制得表面结合游离巯基的脂质。

6、体;所述CD105单克隆抗体与丁二酰亚胺4对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酸酯反应,制备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单克隆抗体;将所述表面结合游离巯基的脂质体HSSLS与制得的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单克隆抗体MPBMAB反应,制得表面连接抗体的空间稳定脂质体;将生物素氨基己糖酸3磺酸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与所述CD105MAB反应,制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与MABSLS基本相同,将HSSLS与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链霉亲和素作用,制得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9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脂质体膜材料,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甲氧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乙醇胺、钆。

7、二乙三胺五醋酸二硬脂酰胺的摩尔比例为总磷脂胆固醇摩尔比21,MPEGDSPE摩尔百分比控制于35,权利要求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2/2页3GDDTPABSA摩尔百分比控制于2035;所述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21容积。10权利要求1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在制备磁共振分子成像探针中的用途。权利要求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1/9页4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分子影像学技术领域,涉及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具体涉及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NDOGLIN。

8、靶的二步法空间稳定脂质体磁共振分子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磁共振分子成像中的用途;所述的对比剂能主动靶向特异性显示脑胶质瘤新生血管。背景技术0002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胶质瘤每年新发病例413万人,恶性度高,占全身恶性肿瘤致死率中第四位。目前,该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仍为手术,但临床实践显示,手术难以完全切除,且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分析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应用的小分子MR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是一种细胞外非特异性对比剂,其可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胶质瘤血管进入血管周围间隙成像,但并不能与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不能准确显示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及胶质瘤边。

9、界。因此,如何特异性显示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准确界定胶质瘤的边界,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是当前临床工作需要急迫解决的课题,也是目前有关胶质瘤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0003现代医学中,分子影像学MOLECULARIMAGING,MI利用目前医学上广泛应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对生物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无损伤的实时成像,了解体内特异性基因或蛋白质表达的部位、水平、分布及持续时间,可在活体内精细显像,特异性高。所述的分子影像的基本原理是体内引入分子探针,通过探针与靶点物质如受体、蛋白、核酸等特异性结合,应用高精度的成像设备对分子进行成像。WEISSLEDER等认为分子成像需要解决几。

10、个关键问题,即有效的高亲和力成像探针,探针除具有合适的药效学,还需具有克服生物传递屏障的能力;合适的扩增方法;敏感、快速并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系统,其中制备特异性高亲和力的靶向探针是活体分子显像的关键因素。0004目前,用于肿瘤诊断影像技术主要有CTCOMPUTERTOMOGRAPHY、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超声成像、光学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PET等;其中,CT及超声因分辨率及敏感性低而不适宜进行分子影像学研究;光学成像及PET能显示组织功能、代谢及分子信息,但是,由于其在组织内的空间分辨率较。

11、低而被限制其单独应用。上述的MRI由于有着很精细的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可对深部组织的分子影像学特征进行精细准确的定位、定量分析,已成为最理想的分子影像学分析技术之一;但是,常规MRI对信号探测的敏感性仍然较低,目前所用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各类MRI造影剂并没有能够真正将宿主原有的成熟血管和肿瘤新生不成熟微血管特异性区别开,且一般只能检测到组织中微摩尔级的顺磁性成分含量,需要通过信号扩增系统来提高其敏感性。目前,本领域中以钆为基础的顺磁性分子探针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热点,一些靶向对比剂,如以蛋白为基础的大分子量探针、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探针、含有钆的多氨基胺分支聚合体探针及微粒为基础的探针初。

12、步显示了在MRI中的应用前景。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2/9页50005有研究发现,ENDOGLIN分子即CD105分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标志,与其他内皮细胞标志物如CD31,CD34,VIII因子相关抗原等不同的是,ENDOGLIN仅在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即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强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的成熟血管上无表达或弱表达。WIKSTROM等采用ENDOGLIN或VIII因子相关抗原同时与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进行免疫双标,以检测二者标记的前列腺癌组织的血管是否成熟,发现与VIII因子相关抗原相比,ENDOGLIN标记的微血管密度量少,其中仅1。

13、9标本ACTIN同时呈阳性,表明ENDOGLIN主要在未成熟血管上表达,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新生内皮和血管是不成熟和幼稚的,内皮细胞具有高表达ENDOGLIN的特性,且可作为抗血管生成的靶标。0006还有研究证实,ENDOGLIN在胶质瘤新生不成熟血管中亦呈高表达,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且几乎只存在于肿瘤边缘新生血管;因此,若能通过一定的影像学手段对ENDOGLIN进行成像,就能精确、直观的显示肿瘤真实的生物学边界,从而指导临床制定合理准确的治疗措施;同时,有研究还表明胶质瘤的分级与ENDOGLIN表达呈正相关,因此ENDOGLIN分子进行成像,还有助于胶质瘤。

14、临床分级、评价血管生成特点及抗血管等治疗的疗效、评估疾病的预后。此外,选择ENDOGLIN分子作为靶分子成像的优势还在于,该分子存在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即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直接与之结合成像。0007现有技术公开了脂质体LIPOSOME是以磷脂及胆固醇为主要成分、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囊泡,是良好的药物载体;通过表面修饰的脂质体称空间稳定型脂质体STERICALLYSTABILIZEDLIPOSOMES,SLS,在活体内可逃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具有长循环的特点;所述的脂质体内可包载各种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结合相应的靶向因子后,主动靶向识别病变组织,。

15、定点释放药物;所述的包载各种影像标记物质的空间稳定脂质体,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模式的分子影像成像过程中,其中,脂质体包载钆剂可提高局部组织内钆的含量,提高磁共振成像的敏感度。0008目前,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IOTINAVIDINSYSTEM,BAS是较为常用的信号放大系统,可用于放射免疫成像、脂质体放射核素成像、MR大分子对比剂成像等。与影像标记物质结合后,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间高亲和性作用,可级联放大影像信号;同时,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也是最为常用的药物预靶向定位的主要手段。在分子影像成像过程中,预定位方法通常分为两步法及三步法,其中,两步法包括生物素化抗体注射与靶点抗原特异性结合预定位;引入已经影像。

16、标记的亲和素与之快速结合而成像,而血液循环中的亲和素较快代谢清除,达到理想的对比成像作用。三步法包括生物素化抗体注射与靶点抗原特异性结合预定位;注射一定量亲和素,可与靶点上生物素化抗体中的抗体结合,同时可与循环中游离生物素化抗体结合促进其代谢清除;注射经标记的亲和素进行显像。所述三步法的优势在于可减少循环背景中的成像干扰,提高靶点局部的成像对比,但其操作较繁琐、亲和素用量较大而具有较明显的毒性作用。所述亲和素AVIDIN,AV和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V两者分子结构类似,均具有四个相同亚基,都能与生物素高特异性亲和性结合,但链霉亲和素为近中性蛋白,不含糖基测量,因此,体内与带电。

17、分子及细胞膜糖受体非特异性结合较低。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3/9页6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NDOGLIN靶的二步法空间稳定脂质体磁共振分子对比剂所述的对比剂。00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方法。0011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在磁共振分子成像中的用途,尤其是能主动靶向特异性显示脑胶质瘤新生血管中的用途。0012本发明采用两步法成像,其中的基于ENDOGLIN靶的MR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与胶质瘤血管内皮上特异。

18、性分子结合成像,且两步法成像增加了肿瘤内对比剂浓度,提供了成像信号,有利于对胶质瘤分子显像。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脑外动物肿瘤模型进行相应分子成像中,对于脑内肿瘤如胶质瘤进行分子成像,多数大分子影像标记探针往往受到正常生物屏障血脑屏障的阻碍,不能到达肿瘤细胞局部特异性结合而影响成像效果的缺陷。0013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包载GD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两种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MABXYZGD;所述的复合物的通式分别为MABX和YZGD,其中,MAB为特定分子的单克隆抗体,X为生物素BIO及其衍生物,Y为亲和素或。

19、链霉亲和素SAV、Z为空间稳定脂质体SLS,GD为用于磁共振增强成像的钆螯合剂;所述两种复合物反应结合后成为MABXYZGD。0014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MAB,具有高度均质性、仅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分子,抗体蛋白内具有氨基或巯基活性基团;0015本发明中,所述的生物素及其活性衍生物X,其末端可提供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马来亚酰胺活性基团;0016本发明中,所述的Y为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大分子蛋白质;0017本发明中,所述的空间稳定脂质体Z,其中包含的磷脂衍生物表面可提供巯基或马来酰亚胺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基团;0018本发明中,所述的GD为磁共振影像标记物钆的螯合物衍生物,其中,螯合物。

20、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可经羧基与硬脂酸胺上的氨基共价连接;0019本发明中,所述的GD螯合物衍生物有2个硬脂酸胺链,形成双链,具有与磷脂类似的结构。0020本发明提供了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00211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0022将脂质体膜材料,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胆固醇CHOL、甲氧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乙醇胺MPEGDSPE、钆二乙三胺五醋酸二硬脂酰胺GDDTPABSA按一定摩尔比例总磷脂胆固醇摩尔比21,MPEGDSPE摩尔百分比控制于35,GDDTPABSA摩尔百分比控制于2035溶于氯仿甲醇混合溶剂21容积中,经40旋转蒸发,60水化,高压均。

21、质仪挤压过膜,制备包载顺磁性物质GD的空间稳定脂质体GDSLS;然后,评价脂质体的粒径、稳定性、钆含量、磁共振驰豫率及体外MR成像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4/9页7作用等物理性质;00232制备基于ENDOGLIN靶的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及预定位脂质体分子探针0024上述GDSLS成膜过程中,加入膜材料吡啶二硫丙酰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乙醇胺PDPPEG2000DSPE,制备表面修饰结合PDP基团脂质体PDPSLS,所述的PDPSLS脂质体经二硫苏糖醇DTT还原,制得表面结合游离巯基的脂质体HSSLS;0025所述CD105单克隆抗体CD105MAB与丁二酰亚胺。

22、4对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酸酯SMPB反应,制备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单克隆抗体MPBMAB;0026将所述HSSLS与MPBMAB反应,制得表面连接抗体的空间稳定脂质体MABSLS;0027将生物素氨基己糖酸3磺酸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ULFONHSLCBIOTIN与所述CD105MAB反应,制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BIOMAB;0028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SAVSLS的制备过程与MABSLS基本相同,将HSSLS与马来酰亚胺苯基丁酰基链霉亲和素MPBSAV作用,制得链霉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SAVSLS;0029免疫脂质体粒径测量,体外稳定性表征,体外生物素亲和素结合实验,测定免疫脂质体抗。

23、体蛋白密度及抗体结合率,各种脂质体探针透射电镜观察形态。0030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具有以下优点00311制得的钆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GDSLS经高压均质仪过膜后粒径控制于1174318NM;脂质体GD载药率达87100;常温下26GDSLS磁共振驰豫率为GDDTPA的116倍,37为125倍;体外MR成像显示GDSLS与GDDTPA两对比剂MRT1加权成像作用接近;00322空间稳定脂质体结合单克隆抗体后粒径由1161NM339NM增加至1299NM409NM,于4保存7、14、42天,平均粒径及分布变化较小;将BIOMAB与SAVSLS混合10MIN后,平均粒径增大到。

24、267NM1428NM,分布增宽;免疫脂质体抗体结合率为5267,相应抗体/磷脂比例约为4760G/MOL;透射电镜显示,脂质体为均匀大小囊泡样结构,将BIOMAB与SAVSLS混合后,SAVSLS有相互聚集作用。0033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在磁共振分子成像中的用途。0034本发明进行了大鼠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ENDOGLIN靶的MR分子成像实验0035按常规方法建立大鼠C6胶质瘤细胞培养及大鼠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0036模型动物随机分组,分别尾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空白脂质体GDSLS、同种型对照IGG脂质体IGGSLS、结合ENDOGLIN单克隆抗体的免疫。

25、脂质体探针MABSLS行MR成像,两步法预定位成像大鼠预先给予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BIOMAB后再给予链霉亲和素脂质体探针SAVSLS进行成像;0037比较各组大鼠MRT1加权增强图像肿瘤强化表现的差异,分析各组动脉血管、正常脑组织及肌组织、肿瘤组织时间信号增强特点;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程度及强化范围差异、比较组内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强化差异;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形态的差异;大鼠胶质瘤CD1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新生血管计数,比较两者差异。0038荷瘤大鼠MR成像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对比剂中,顺磁性空间稳定脂质体能有效提高磁共振分子探针体内成像信号,是理想的MR分子影像学对比剂载体;所述。

26、的生物素化单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5/9页8克隆抗体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ENDOGLIN分子结合实现预定位,引入链霉亲和素结合包载GD的空间稳定脂质体,通过生物素亲和素间的高亲和性特异结合,实现胶质瘤MR分子成像。0039本发明还分别应用多种对比剂及分子探针对大鼠原位胶质瘤进行磁共振成像,比较其肿瘤强化的程度、范围,重点分析各种造影剂对肿瘤增强部位的差异,并通过竞争抑制性实验,验证靶向探针成像的特异性;同时,通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一步验证特异性靶向探针增强部位与肿瘤新生血管内ENDOGLIN分子分布的相关性;通过大鼠胶质瘤两步法MR分子成像实验,结。

27、果显示,在主动靶向识别肿瘤新生血管时,所述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就可与胶质瘤新生微血管结合,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使MRI信号放大,实现高分辨率的胶质瘤特异性靶向成像;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素亲和素介导的两步法成像具备有效性,为胶质瘤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靶向抗血管生存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无创性方法。0040本发明所述的对比剂可作为一种基于ENDOGLIN靶的MR分子探针,分别采用两步法的方法对大鼠原位胶质瘤新生血管ENDOGLIN分子进行显像,可用于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进行研究,能为活体客观评价胶质瘤血管生成提供新的可靠方法,还可为胶质瘤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靶向抗血管生存治疗及。

28、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无创性方法。附图说明0041图1为本发明中两步法成像的作用原理及方法示意图。0042图2为本发明中空间稳定脂质体GDSLS示意图,其中,0043脂质体为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囊泡有水相内核,表面修饰PEG链,GDDTPABSA作为磷脂类似物插入双分子层内。0044图3为本发明中脂质体通过100NM膜后粒径分布直方图,其中,0045脂质体依次通过各孔径核孔膜,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宽度和变异指数均显著缩小,脂质体通过100NM膜后,粒径大小、分布、均一性都符合动物实验体内要求。0046图4显示了本发明中脂质体粒径稳定性,其中,0047脂质体粒径在4下长期存放平均粒径变化。

29、不大,分布也基本维持不变。而37下粒径有一定程度增大,分布略增宽,提示温度对脂质体粒径变化有一定影响。溶液中蛋白对脂质体粒径影响不明显,与单纯4环境下存放脂质体粒径变化基本相仿,结果表明,蛋白对脂质体粒径稳定性影响较小。0048图5显示了本发明中钆结合脂质体磁共振驰豫率测定结果,其中,0049A脂质体GDSLS驰豫率相关回归直线;0050BGDDTPA驰豫率相关回归直线;0051通过A和B中的两拟合曲线,可分别得到两公式,其斜率即为对比剂的驰豫率R;结果显示,脂质体驰豫率为8065MMOL1MS1,GDDTPA驰豫率为6955MMOL1MS1;用比驰豫率比较两对比剂弛豫作用,RRA/RB806。

30、55/69554116,结果表明,在常温下26,脂质体弛豫作用为GDDTPA的116倍。0052图6显示了本发明中钆结合脂质体造影剂体外成像结果,其中,0053A脂质体对比剂T1加权成像图,15分别为不同浓度梯度稀释液;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6/9页90054BGDDTPAT1加权成像图,15分别为不同浓度梯度稀释液;0055配制两种浓度相同的GD脂质体及GDDTPA对比剂钆浓度为167MOL/ML,并按浓度梯度1、1/2、1/3、1/4、1/6进行稀释,进行磁共振T1加权成像测量两对比剂MR信号,计算其平均信号MEANSIGNALINTENSITY,并比较两者。

31、信号差异,结果显示GD脂质体/GDDTPA信号比值1015;结果表明,所述的两种对比剂在相同浓度下磁共振T1成像作用接近,信号差异与驰豫率差异相仿。0056图7为本发明中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示意图,其中,在空间稳定脂质体GDSLS表面修饰的PEG端连接相应抗体,使具有靶向作用;0057预定位的原理及步骤首先给予能与靶向组织相应分子特异性结合的配体,一定作用时间后,配体在靶向组织内浓集,而血液中的配体经代谢清除,此时再给予能与配体结合的药物,使得药物迅速定位于靶向组织,明显提高局部浓度,并减少周围循环时间及毒副作用;本发明可应用该系统制备生物素化CD105单克隆抗体及链霉亲和素结合的空间稳定脂质体。

32、。0058图8为本发明中免疫脂质体抗体结合前后粒径变化直方图,其中,0059直方图显示免疫脂质体抗体结合前后粒径变化情况,可见抗体结合后,直方图右移,平均粒径增大,但分布变化不大。0060图9显示了本发明中亲和素脂质体粒径变化情况,其中,0061PDPSLS及SAVSLS粒径分布直方图对比,SAVSLS平均粒径较PDPSLS有所增大,但直方图分布形态无明显变化。0062图10为本发明中生物素亲和素作用后脂质体粒径变化直方图,其中,0063MABBIO/SAVSLS粒径直方图显示脂质体平均粒径明显增大,由SAVSLS平均粒径1151NM376NM增加至267NM1428NM。0064图11显示了。

33、本发明中脂质体形态电镜观察结果,其中,0065透射电镜显示,GDSLS、MABSLS及SAVSLS电镜下形态基本一致,表现为大小基本均匀、环形透明囊泡样结构,边缘清晰光整,而脂质体中央呈较均匀透光区,三种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基本相近;将BIOMAB与SAVSLS混合后,SAVSLS有相互聚集作用;0066A图为GDSLS图,脂质体形态光整,大小较均匀;0067B图为SAVSLS图,大小形态与GDSLS基本相仿;0068C图为BIOMAB与SAVSLS混合后所示脂质体形态,可见脂质体大量聚集,呈团样结构,提示生物素亲和素间强烈作用介导的脂质体交链。0069图12显示了本发明中大鼠尾静脉注射GDDTP。

34、A后不同时点进行MR成像结果,其中,0070AF图分别为T2加权图像、增强前T1加权图像、增强后即刻、20分钟、120分钟、24小时T1加权图像;可见,注射GDDTPA后即刻血管图C黑箭及肿瘤图C白箭均明显强化,20分钟肿瘤强化略减退,边缘模糊,于120分钟时血管强化明显减退,肿瘤轻度强化,24时点肿块边缘轻度强化,血管强化已消退。0071图13为本发明中大鼠两步法BIOMAB/SAVSLSMR成像图,其中,0072AH图分别为T2加权图像、增强前T1加权图像、增强后即刻、20分钟、120分钟、8小时、24小时、48小时T1加权图像;可见,注射SAVSLS后血管迅速明显强化,24小时点说明书C。

35、N102350002ACN102350005A7/9页10仍见轻度强化。肿瘤早期边缘强化,8小时点边缘环形强化已较清晰图F白箭,24小时及48小时强化环仍清晰图G、H白箭。0073图14为本发明中各组肿瘤周边部及中央部SI值之间差异图,其中,0074仅E组肿瘤中央及周边部强化具有显著差异P00320075A组肿瘤明显强化,周边与中央强化无显著差别;0076B、C组肿瘤强化不明显,且周边与中央强化亦无显著差别;0077D组肿瘤强化较明显,但周边与中央强化无显著差异;0078E组肿瘤强化明显,且周边部与中央部强化有差异,周边部强化高于中央部。0079图15显示了本发明中大鼠胶质瘤CD105免疫组织。

36、化学染色结果,其中0080A肿瘤种植对侧正常脑组织;0081B肿瘤周边组织,可见较多染色阳性微血管影白箭;0082C肿瘤中央部组织微血管少;0083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CD105染色基本呈阴性,且基本不表达阳性染色血管;而肿瘤细胞有轻度染色改变,提示肿瘤细胞亦有轻度CD105分子表达;肿瘤周边部组织内可见多发强阳性染色血管散在分布,而中央部组织多疏松,阳性血管较少或显示不明显。对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22。具体实施方式0084实施例100851、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0086脂质体膜材料DSPC/CHOL/MPEGDSPE/GDDTPABSA按36/。

37、36/3/25摩尔比例溶于适量无水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容积比21中,40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制备脂质膜,入常温真空干燥箱过夜去除痕量溶剂。按一定比例100MOL脂质3ML加入HEPES缓冲液HBS,20MMHEPES,135MMNACL,PH65,剧烈涡旋,60水浴振荡水化2小时形成脂质悬液。悬液于60高压均质仪依次挤压通过孔径为400NM、200NM、100NM的核孔膜各10次,制得粒径约100120NM的脂质体。00872、制备PDP空间稳定脂质体PDPSLS0088PDP空间稳定脂质体膜材料制备方法同第一部分相仿,但在脂质体膜材料中,需加入PDPPEGDSPE成分。PDPPEGDSPE的作用。

38、在于提供吡啶二硫丙酰基基团,经还原剂处理后可获得游离巯基,用于与抗体蛋白链接;膜材料DSPC/CHOL/MPEGDSPE/PDPPEGDSPE/GDDTPABSA按36/36/24/06/25摩尔比例溶于适量无水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容积比21中,40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制备脂质膜,入常温真空干燥箱过夜去除痕量溶剂。按一定比例100MOL脂质3ML加入HEPES缓冲液HBS,20MMHEPES,135MMNACL,PH65,剧烈涡旋,60水浴振荡水化2小时形成脂质悬液。悬液于60高压均质仪依次挤压通过孔径为400NM、200NM、100NM的核孔膜各10次,制得粒径约100NM的含PDP基团的脂质体。

39、PDPSLS。00893、制备抗体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MABSLS00901制备MPBMAB0091精密吸取适量SMPBDMF溶液25MMOL/L,加入至10MG/MLCD105MAB分子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8/9页11量约90KD溶液中,使两者摩尔比为201,轻微搅拌,室温反应1小时。反应溶液入分子截留10KD超滤离心管,恒温离心机离心4500RPM,15MIN,取出后离心管内加入HEPESMES缓冲液25MMHEPES,25MMMES,140MMNACL,PH67适量后再次离心,过程反复5次,去除反应溶液中未结合游离SMPB,制得含有游离马来酰亚胺基的MPB。

40、MAB。00922制备HS脂质体HSSLS0093在所制备PDPPEGDSPE成分的脂质体PDPSLS中加入适量DTT溶液1MOL/L,使DTT终浓度为20MMOL/ML,轻微搅拌,室温反应半小时,使PDP基团还原。反应溶液G50凝胶层析分离去除DTT,制得表面修饰含有游离巯基的HSSLS。00943制备MABSLS0095将所制备之MPBMAB适量缓慢加入HSSLS液中,使抗体与磷脂摩尔比约11000,轻微搅拌,室温氮气环境下反应约16小时;反应液用经牛血清白蛋白预饱和的CL4B凝胶层析分离去除未结合之MPBMAB,制得抗体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CD105SLS。0096本实施例同时合成了结合同。

41、种型对照IGG蛋白的脂质体IGGSLS,其合成方法与MABSLS的制备方法相同。00974、脂质体的浓缩0098实验中所制备的各种脂质体溶液,其钆浓度多10MOL/ML,不能满足动物实验要求,因此对脂质体进行浓缩。利用超滤器可对脂质体进行超滤浓缩。条件参数环境温度25以下,氮气压力0102MPA,超滤器搅拌速度约100RPM,15NM超滤膜,约115ML/10MIN滤过速度。根据需要将脂质体超滤浓缩至所需体积。00995、制备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BIOMAB0100精密吸取适量SULFONHSLCBIOTINDMSO溶液10MG/L,加入至10MG/MLCD105MAB分子量约90KD溶液中,轻。

42、微搅拌,室温反应2H;反应溶液入分子截留10KD超滤离心管,恒温离心机离心4500RPM,15MIN,取出后离心管内加入HEPESMES缓冲液25MMHEPES,25MMMES,140MMNACL,PH67适量后再次离心,过程反复5次,去除反应溶液中未结合之游离SULFONHSLCBIOTIN,制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BIOMAB。01016、制备亲和素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SAVSLS01021制备MPBSAV0103精密吸取适量SMPBDMF溶液25MMOL/L,加入至10MG/MLSAV分子量约60KD溶液中,使两者摩尔比为201,轻微搅拌,室温反应1小时;反应溶液入分子截留10KD超滤离心管。

43、,恒温离心机离心4500RPM,15MIN,取出后离心管内加入HEPESMES缓冲液25MMHEPES,25MMMES,140MMNACL,PH67适量后再次离心,过程反复5次,去除反应溶液中未结合之游离SMPB,制得MPBSAV。01042制备SAVSLS0105将所制备之MPBSAV适量缓慢加入新近制备的HSSLS液中,使SAV与磷脂摩尔比约11000,轻微搅拌,室温氮气环境下反应约16小时。反应液用经牛血清白蛋白预饱和的CL4B凝胶层析分离去除未结合之MPBSAV,制得SAVSLS。0106测定SAVSLS的粒径取适量SAVSLS与等摩尔BIOMAB室温下混合后,静置10MIN后测定粒径。

44、,观察两者结合后粒径变化。0107结果显示,制得的胶质瘤靶向分子磁共振对比剂的具有以下优点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9/9页1201081钆结合空间稳定脂质体GDSLS经高压均质仪过膜后粒径控制于1174318NM;脂质体GD载药率达87100;常温下26GDSLS磁共振驰豫率为GDDTPA的116倍,37为125倍;体外MR成像显示GDSLS与GDDTPA两对比剂MRT1加权成像作用接近;01092空间稳定脂质体结合单克隆抗体后粒径由1161NM339NM增加至1299NM409NM,于4保存7、14、42天,平均粒径及分布变化较小;将BIOMAB与SAVSLS混。

45、合10MIN后,平均粒径增大到267NM1428NM,分布增宽;免疫脂质体抗体结合率为5267,相应抗体/磷脂比例约为4760G/MOL;透射电镜显示,脂质体为均匀大小囊泡样结构,将BIOMAB与SAVSLS混合后,SAVSLS有相互聚集作用。0110实施例2大鼠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ENDOGLIN靶的MR分子成像实验0111取建立的25只大鼠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E共5组,每组5只,分别尾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空白脂质体GDSLS、同种型对照IGG脂质体IGGSLS、结合ENDOGLIN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脂质体探针MABSLS行MR成像,两步法预定位成像大鼠预先给予生物素化单。

46、克隆抗体BIOMAB后再给予链霉亲和素脂质体探针SAVSLS进行成像;比较各组大鼠MRT1加权增强图像肿瘤强化表现的差异,分析各组动脉血管、正常脑组织及肌组织、肿瘤组织时间信号增强特点;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程度及强化范围差异、比较组内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强化差异;比较各组间肿瘤强化形态的差异;大鼠胶质瘤CD1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中央部及周边部新生血管计数,比较两者差异。荷瘤大鼠MR成像结果显示0112动脉增强表现注射GDDTPA后,动脉血液快速明显强化,即刻达峰值,2小时基本消退,时间信号曲线呈快进快出类型;BE组大鼠注射相应分子探针后,血管强化表现接近,早期快速明显强化,强化峰值于2060M。

47、IN出现,之后强化信号缓慢下降,于48小时恢复至增强前水平,其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快进平台缓出类型;0113肿瘤强化表现注射GDDTPA后,肿瘤迅速强化达峰值,20MIN强化即有减退,2小时强化信号约为峰值强度30,24小时完全退出;注射GDSLS及IGGSLS,肿瘤早期强化不明显,60120MIN达峰值呈轻度强化,48小时强化信号为峰值强度4258;注射MABSLS及BIOMAB/SAVSLS两步法成像,肿瘤周边及中央信号迅速增高,于8小时达峰值,后缓慢下降,注射MABSLS后肿瘤中央与周边强化程度相仿,而两步法成像周边强化明显高于中央部P0032;0114肿瘤强化形态分析的结果显示,注射GD。

48、DTPA整个肿瘤不均匀强化,GDSLS及IGGSLS组以肿瘤边缘点状强化为主,MABSLS及BIOMAB/SAVSLS两步法成像肿瘤增强以边缘环形强化为主,而两步法成像肿瘤边缘强化环显示更为清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显示,CD105阳性微血管主要沿肿瘤周边分布。0115结果显示,在主动靶向识别肿瘤新生血管时,所述分子探针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就可与胶质瘤新生微血管结合,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使MRI信号放大,实现高分辨率的胶质瘤特异性靶向成像;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素亲和素介导的两步法成像具备有效性。说明书CN102350002ACN102350005A1/10页13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0。

49、002ACN102350005A2/10页14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3/10页15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4/10页16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5/10页17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6/10页1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7/10页19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8/10页20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9/10页21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CN102350005A10/10页22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350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