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62129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3245.7

申请日:

2010.08.11

公开号:

CN102369828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20314|||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3/00; C05F1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张其录

发明人:

张其录

地址:

262102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白芬子区赶牛路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防治技术污染、破坏土壤结构的问题。一、本发明采用如下生物菌及含量:1、每亩枯草芽孢杆菌母菌500-900克;2、每亩寡雄腐霉菌10-30克:3、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光和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1000-2000克;二、将上述一(3)掺入发酵豆饼500公斤或者鸡粪4方,发酵8-10天。三、未种生姜之前,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浇灌地块;四、生姜种植后,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20天间隔,浇灌地块;五、生姜下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一、 本发明采用如下生物菌及含量 : 1、 每亩枯 草芽孢杆菌母菌 500-900 克 ; 2、 每亩寡雄腐霉菌 10-30 克 ; 3、 溶磷菌、 解甲菌、 放线菌、 抗生 菌、 硝化菌、 光和菌、 曲霉菌、 链霉菌、 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 1000-2000 克 ; 二、 将上述一 (3) 掺入发酵豆饼 500 公斤或者鸡粪 4 方, 发酵 8-10 天。三、 未种生姜之前, 将上述一 (1)、 (2) 按比例混配, 浇灌地块 ; 四、 生姜种植后, 将上述一 (1)、 (2) 按比例混配, 20 天间隔, 浇灌地 块; 五、 生姜下种、 追肥时, 将二制作的肥料均匀铺撒。

说明书


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大姜种植技术中的防治姜瘟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姜瘟病即为姜的腐烂病,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与地表交接的茎基部和块 茎。 病部初期表现为黄褐色的水渍状, 病部逐渐扩大变为暗褐色, 姜块组织软化, 腐烂。 用手 一挤组织便溃化, 变为一股白色粘稠状具恶臭气味的液体。严重时变褐腐烂后仅留下一层 表皮, 地上部 ( 姜苗 ) 则失水变黄, 变褐枯死。防治姜瘟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 1、 与其他作物 实行 2-3 年的轮作, 除避免连作外, 还应避免与茄科蔬菜轮作, 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 应从无病的田中留种, 种植前, 种姜应浸种消毒。 也可在种姜的切面上醮草木灰封住种姜伤 口, 避免病菌侵入。3、 应采取畦栽培, 注意排水。4、 当田间初发病时, 应立即拔除病株, 株穴 内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 拔除的病株和病土应带出田外, 避免传染其他健康的植株。 5、 处理 完病株后, 进行田间喷药。可使用的药剂有 : 77%可杀得 (101) 微粉粒 600 倍液、 30% DT 杀 菌剂 600 倍液, 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401] 抗菌剂 500 倍液, 50%代森铵 1000 倍液, 也可以使用 1 ∶ 1 ∶ 200 倍波尔多液。喷药时, 应喷茎基部, 并使药液渗到根茎上。 间隔 7-10 天一次, 共喷 2-3 次。上述办法对防治姜瘟病有一定的效果, 但不能彻底防治, 因 为土壤中如果含有的姜瘟病菌潜伏于姜块中, 药物无法侵入, 治疗难有效果, 所以姜瘟病以 防为主, 为此需要对土壤消毒, 主要采取利用氯化苦、 溴甲烷等剧毒药物对土壤熏蒸, 在杀 有害菌的同时杀灭了有益菌群, 使土壤生态平衡失调, 失去了有益菌对土壤和肥料的转化,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 由于有益菌不能对有害菌压抑, 使有害菌大量繁殖, 后期造成土壤结构 的严重破坏, 作物生长每况如下, 形成恶性循环。 上述药物的使用还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空 气, 贻害严重。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新的防治姜瘟病的方法, 以克服现有防治技术污染、 破坏土壤 结构的问 v 题, 实现防治效果好、 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目的。
     本发明依据 “以菌治菌, 调整土壤结构” 的原理, 经申请人十余年的潜心研究, 获得 成熟的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一、 本发明采用如下生物菌及含量 : 1、 每亩枯草芽孢杆菌母 菌 500-900 克 ; 2、 每亩寡雄腐霉菌 10-30 克 : 3、 溶磷菌、 解甲菌、 放线菌、 抗生菌、 硝化菌、 光 和菌、 曲霉菌、 链霉菌、 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 1000-2000 克 ; 二、 将上述一 (3) 掺入发酵豆饼 500 公斤或者鸡粪 4 方, 发酵 8-10 天。三、 未种生姜之前, 将上述一 (1)、 (2) 按比例混配, 浇灌地块 ; 四、 生姜种植后, 将上述一 (1)、 (2) 按比例混配, 20 天间隔, 浇灌地块 ; 五、 生姜下 种、 追肥时, 将二制作的肥料均匀铺撒。
     本发明方法科学合理, 有效地改良土壤, 对姜瘟病防治效果明显, 可达到 90 %以 上; 本发明对生姜根茎腐烂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较现有技术每亩降低成本 1500-3500元。 实例 1 :
     1、 、 每亩取芽孢杆菌母菌 900 克 ; 每亩取寡雄腐霉菌 30 克 ; 2、 取溶磷菌、 解甲菌、 放线菌、 抗生菌、 硝化菌、 光和菌、 曲霉菌、 链霉菌、 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 2000 克掺入发酵豆 饼 500 公斤或者鸡粪 4 方, 发酵 10 天 ; 3、 未种生姜之前, 将上述 1 混配, 浇灌地块一遍 ; 4、 生 姜种植后, 20 天间隔, 浇灌地块三遍 ; 五、 生姜下种、 追肥时, 将 2 制作的肥料 150 公斤豆饼 均匀铺撒。该地块对姜瘟病的防治率达到 99%。每亩地防治成本 590 元。
     实例 2 :
     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实例 1。
     芽孢杆菌母菌 500 克 ; 每亩取寡雄腐霉菌 10 克 ; 2、 取溶磷菌、 解甲菌、 放线菌、 抗 生菌、 硝化菌、 光和菌、 曲霉菌、 链霉菌、 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 1000 克。该地块对姜瘟病的防 治率达到 90%。每亩地防治成本 280 元。
     实例 3
     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实例 1。
     芽孢杆菌母菌 600 克 ; 每亩取寡雄腐霉菌 20 克 ; 2、 取溶磷菌、 解甲菌、 放线菌、 抗 生菌、 硝化菌、 光和菌、 曲霉菌、 链霉菌、 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 1500 克。该地块对姜瘟病的防 治率达到 95%。每亩地防治成本 410 元。
     4

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9828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69828ACN102369828A21申请号201010253245722申请日20100811A01G1/00200601A01G13/00200601C05F17/0020060171申请人张其录地址262102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白芬子区赶牛路村72发明人张其录54发明名称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防治技术污染、破坏土壤结构的问题。一、本发明采用如下生物菌及含量1、每亩枯草芽孢杆菌母菌500900克;2、每亩寡雄腐霉菌1030克3、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

2、菌、硝化菌、光和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10002000克;二、将上述一3掺入发酵豆饼500公斤或者鸡粪4方,发酵810天。三、未种生姜之前,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浇灌地块;四、生姜种植后,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20天间隔,浇灌地块;五、生姜下种、追肥时,将二制作的肥料均匀铺撒。本发明方法科学合理,有效地改良土壤,对姜瘟病防治效果明显,可达到90以上;本发明对生姜根茎腐烂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较现有技术每亩降低成本15003500元。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369828A1/1页21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

3、法,其特征在于一、本发明采用如下生物菌及含量1、每亩枯草芽孢杆菌母菌500900克;2、每亩寡雄腐霉菌1030克;3、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光和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10002000克;二、将上述一3掺入发酵豆饼500公斤或者鸡粪4方,发酵810天。三、未种生姜之前,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浇灌地块;四、生姜种植后,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20天间隔,浇灌地块;五、生姜下种、追肥时,将二制作的肥料均匀铺撒。权利要求书CN102369828A1/2页3一种防治姜瘟病的方法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大姜种植技术中的防治姜瘟病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

4、姜瘟病即为姜的腐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与地表交接的茎基部和块茎。病部初期表现为黄褐色的水渍状,病部逐渐扩大变为暗褐色,姜块组织软化,腐烂。用手一挤组织便溃化,变为一股白色粘稠状具恶臭气味的液体。严重时变褐腐烂后仅留下一层表皮,地上部姜苗则失水变黄,变褐枯死。防治姜瘟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与其他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除避免连作外,还应避免与茄科蔬菜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应从无病的田中留种,种植前,种姜应浸种消毒。也可在种姜的切面上醮草木灰封住种姜伤口,避免病菌侵入。3、应采取畦栽培,注意排水。4、当田间初发病时,应立即拔除病株,株穴内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拔除的病株和病土应带出田。

5、外,避免传染其他健康的植株。5、处理完病株后,进行田间喷药。可使用的药剂有77可杀得101微粉粒600倍液、30DT杀菌剂6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1抗菌剂5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也可以使用11200倍波尔多液。喷药时,应喷茎基部,并使药液渗到根茎上。间隔710天一次,共喷23次。上述办法对防治姜瘟病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彻底防治,因为土壤中如果含有的姜瘟病菌潜伏于姜块中,药物无法侵入,治疗难有效果,所以姜瘟病以防为主,为此需要对土壤消毒,主要采取利用氯化苦、溴甲烷等剧毒药物对土壤熏蒸,在杀有害菌的同时杀灭了有益菌群,使土壤生态平衡失调,失去了有益菌对土壤和肥料。

6、的转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由于有益菌不能对有害菌压抑,使有害菌大量繁殖,后期造成土壤结构的严重破坏,作物生长每况如下,形成恶性循环。上述药物的使用还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空气,贻害严重。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新的防治姜瘟病的方法,以克服现有防治技术污染、破坏土壤结构的问V题,实现防治效果好、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目的。0004本发明依据“以菌治菌,调整土壤结构”的原理,经申请人十余年的潜心研究,获得成熟的技术。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本发明采用如下生物菌及含量1、每亩枯草芽孢杆菌母菌500900克;2、每亩寡雄腐霉菌1030克3、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光和菌、曲霉菌、链。

7、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10002000克;二、将上述一3掺入发酵豆饼500公斤或者鸡粪4方,发酵810天。三、未种生姜之前,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浇灌地块;四、生姜种植后,将上述一1、2按比例混配,20天间隔,浇灌地块;五、生姜下种、追肥时,将二制作的肥料均匀铺撒。0006本发明方法科学合理,有效地改良土壤,对姜瘟病防治效果明显,可达到90以上;本发明对生姜根茎腐烂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较现有技术每亩降低成本15003500说明书CN102369828A2/2页4元。0007实例100081、每亩取芽孢杆菌母菌900克;每亩取寡雄腐霉菌30克;2、取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

8、、光和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2000克掺入发酵豆饼500公斤或者鸡粪4方,发酵10天;3、未种生姜之前,将上述1混配,浇灌地块一遍;4、生姜种植后,20天间隔,浇灌地块三遍;五、生姜下种、追肥时,将2制作的肥料150公斤豆饼均匀铺撒。该地块对姜瘟病的防治率达到99。每亩地防治成本590元。0009实例20010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实例1。0011芽孢杆菌母菌500克;每亩取寡雄腐霉菌10克;2、取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光和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1000克。该地块对姜瘟病的防治率达到90。每亩地防治成本280元。0012实例30013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实例1。0014芽孢杆菌母菌600克;每亩取寡雄腐霉菌20克;2、取溶磷菌、解甲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光和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组成的菌群1500克。该地块对姜瘟病的防治率达到95。每亩地防治成本410元。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