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56404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2857.9

申请日:

2009.09.08

公开号:

CN101647416A

公开日:

2010.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合同备案号:2013320000071让与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受让人: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申请日:20090908申请公布日:20100217授权公告日:20110720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303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0908|||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K73/02; A01K63/02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钢春; 顾若波; 郑金良; 张呈祥; 徐 跑; 张宪中; 丁建英

地址:

214081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山水东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①亲鱼拉网捕捞:在15~22℃的清晨用特制网具拉网捕捞,用盆连鱼带水转入运输水桶。②亲鱼运输:运输水桶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运输用水经沉淀、加盐处理,运输时间保持在40min以内。③亲鱼暂养: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20~40m2,水深在0.8~1.0m,池中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一定的冲水。本发明避免了刀鲚亲鱼的脱鳞受伤,有效地提高刀鲚亲鱼的运输、暂养成活率;同时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 下暂养步骤: (1)、刀鲚亲鱼拉网捕捞 a、鱼池中水温:15~22℃的清晨; b、网具:在10~16目聚乙烯网布制成的网具底纲每隔0.5m系一条长1m, 重1Kg的链茬; c、拉网捕捞:拉网时保持网片挺直,减少刀鲚亲鱼触网、粘网;亲鱼 入网兜后,防止刀鱼缺氧,并在网片四周刀鲚比较集中区开始,连刀鲚亲鱼 带水用盆转入运输水桶中。 (2)、刀鲚亲鱼运输 a、运输水桶:水桶采用塑料制成圆形,直径60~80cm,水桶内壁固定 一层薄海绵; b、运输用水:取干净池塘水经沉淀1~3小时后,加盐处理,混合后水 中盐度为5~7‰,避免刀鲚亲鱼转入水桶中时带入青苔; c、运输:保持适宜的运输密度,运输桶中的水位为水桶高的4/7-6/7, 运输中可采取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切忌强烈增氧,运输时间保持在40min以 内;刀鲚亲鱼下暂养池前,先调节鱼池中的水温,入池时,将运输桶轻轻倾 斜至90°,缓缓往桶底方向后抽运输桶,将刀鲚亲鱼转入暂养池; (3)、暂养 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20~40m 2 ,水深在0.8~
2: 0m;暂养池必须 保持充足的溶氧、光线和冲水流速;所述暂养池冲水流速在0.1~0.3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时的运输桶中刀鲚亲鱼的密度为2~3尾/10L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中暂养的刀鲚亲鱼密度为:1~3尾/300L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水为养殖基地地下深井水和刀鲚亲鱼养殖池池塘 水,养殖基地地下深井水和刀鲚亲鱼养殖池池塘水两者所占比例为3∶4。

说明书


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鱼类繁殖中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刀鲚(Coilia nasus)又名长颌鲚,俗称“刀鱼”,是享有“长江三鲜”美誉之一的名贵经济鱼类。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刀鲚资源急剧衰退,而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窘境,迫切需要解决刀鲚的人工养殖和繁殖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采用灌江纳苗的方式解决了刀鲚的池塘养殖技术存在的瓶颈,并在刀鲚的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已初获成功。刀鲚属溯河洄游性鱼类,生态习性较为特殊,非常“娇嫩”,应激反应强烈,“离水即死”,而“临产”前的亲鱼更是“脆弱”,易缺氧、易受伤,因此,进行人工繁殖首先要攻克池塘养殖性腺成熟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技术难题,确保池养刀鲚亲鱼的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结合繁殖季节刀鲚内在生理变化和外界环境协同作用的原理,从而提供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减少鱼体损伤、提高运输成活率及暂养成活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采用以下暂养工艺步骤:

    1、刀鲚亲鱼拉网捕捞

    ①水温:15~22℃的清晨;

    ②特制网具:在10~16目聚乙烯网布制成的网具底纲每隔0.5m系一条长1.0m,重1Kg的链茬;

    ③拉网捕捞:拉网时尽可能保持网片挺直,尽量减少刀鲚触网、粘网;亲鱼入网兜后,保持较大水体,防止刀鲚亲鱼缺氧,并在网片四周刀鲚亲鱼比较集中区开始,连鱼带水用盆转入运输水桶中。

    2、亲鱼运输

    ①运输水桶:水桶采用塑料制成圆形,直径60~80cm,水桶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

    ②运输用水:取干净池塘水经沉淀1~3小时后,加盐处理,混合后水中盐度为5~7‰,避免鱼转入水桶中时带入青苔;

    ③运输:保持适宜的运输密度,运输桶中的水位为水桶高的4/7-6/7,运输中可采取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切忌强烈增氧,运输时间保持在40min以内。鱼下暂养池前,先将鱼池中的水温调节到接近运输池塘水温,入池时,将运输桶轻轻倾斜至90°,缓缓往桶底方向后抽运输桶,将鱼转入暂养池。

    3、暂养

    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20~40m2,水深在0.8~1.0m。暂养池必须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一定的冲水流速。

    所述运输时的运输桶中刀鲚亲鱼的密度为2~3尾/10L水;

    所述暂养池中暂养的刀鲚亲鱼密度为:1~3尾/300L水;

    所述暂养池水为养殖基地地下深井水和刀鲚亲鱼养殖池池塘水,两者所占比例为3∶4;

    所述暂养池冲水流速在0.1~0.3m/s。

    本发明与已有其他类似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为刀鲚等洄游性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的解决提供了确实可行的运输、暂养方案思路;

    2、本发明能避免刀鲚亲鱼的受伤,有效提高刀鲚亲鱼的运输、暂养成活率,且方法简便易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拉网用特制网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采用以下暂养工艺步骤:

    1、亲鱼拉网捕捞

    ①时间地点:2009年4月1-15日清晨,池塘水温15℃;

    ②特制网具:网具由上纲1、浮子2、10目聚乙烯网布3、底纲4、链茬5组成。10目聚乙烯网布3由上纲1、底纲4连接成网具体,在上纲1上设置有多只浮子2,在底纲4上每隔0.5m系一条长1m,重1Kg的链茬;

    ③拉网捕捞:拉网时尽可能保持网片挺直,尽量减少刀鲚触网、粘网;亲鱼入网兜后,保持较大水体,防止刀鱼缺氧,并在网片四周刀鲚比较集中区开始,连鱼带水用盆转入运输水桶中。

    2、亲鱼运输

    ①运输水桶:水桶采用塑料制成,形状为圆形,水桶直径60cm,水桶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

    ②运输用水:取干净池塘水经沉淀1小时后,加盐处理,混合后水中盐度为5‰,所加盐为普通型淮盐,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避免鱼转入水桶中时带入青苔;

    ③运输:保持运输桶中3尾刀鲚/10L水的密度,运输桶中的水位为桶高的4/7,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震荡造成的损伤,运输中采取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兴德牌高效节能微孔管增氧装置),运输时间为40min。鱼下暂养池前,先将鱼池中的水温调节到接近运输池塘水温,入池时,将运输桶轻轻倾斜至90°,缓缓往桶底方向后抽运输桶,将鱼转入暂养池。

    3、暂养

    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20~40m2,水深在0.8~1.0m;暂养池水为养殖基地地下深井水和亲鱼养殖池池塘水,两者所占比例为3∶4;暂养池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流速为0.1m/s的冲水。所述暂养池中暂养的刀鲚密度为3尾/300L水。

    2009年4月1-15日,共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3批合计43尾刀鲚亲鱼,成活率100%。

    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采用以下暂养工艺步骤:

    1、亲鱼拉网捕捞

    ①时间地点:2009年4月20日至2009年5月10日清晨,池塘水温18℃;

    ②特制网具:网具由上纲1、浮子2、10目聚乙烯网布3、底纲4、链茬5组成。12目聚乙烯网布3由上纲1、底纲4连接成网具体,在上纲1上设置有多只浮子2,在底纲4上每隔0.5m系一条长1m,重1Kg的链茬;

    ③拉网捕捞:拉网时尽可能保持网片挺直,尽量减少刀鲚触网、粘网;亲鱼入网兜后,保持较大水体,防止刀鱼缺氧,并在网片四周刀鲚比较集中区开始,连鱼带水用盆转入运输水桶中。

    2、亲鱼运输

    ①运输水桶:水桶采用塑料制成,形状为圆形,水桶直径70cm,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

    ②运输用水:取干净池塘水经沉淀2小时后,加盐处理,混合后水中盐度为6‰,所加盐为普通型淮盐,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避免鱼转入水桶中时带入青苔;

    ③运输:保持运输桶中2尾刀鲚/10L水的密度,运输桶中的水位为桶高的5/7,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震荡造成的损伤,运输中采取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兴德牌高效节能微孔管增氧装置),运输时间为30min。鱼下暂养池前,先将鱼池中的水温调节到接近运输池塘水温,入池时,将运输桶轻轻倾斜至90°,缓缓往桶底方向后抽运输桶,将鱼转入暂养池。

    3、暂养

    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30m2,水深在0.9m;暂养池水为养殖基地地下深井水和亲鱼养殖池池塘水,两者所占比例为3∶4;暂养池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流速为0.2m/s的冲水。所述暂养池中暂养的刀鲚密度为2尾/300L水。

    2009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共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4批合计54尾刀鲚亲鱼,成活率95%。

    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采用以下暂养工艺步骤:

    1、亲鱼拉网捕捞

    ①时间地点:2009年5月15日至6月10日清晨,水温22℃;

    ②特制网具:网具由上纲1、浮子2、10目聚乙烯网布3、底纲4、链茬5组成。16目聚乙烯网布3由上纲1、底纲4连接成网具体,在上纲1上设置有多只浮子2,在底纲4上每隔0.5m系一条长1m,重1Kg的链茬;

    ③拉网捕捞:拉网时尽可能保持网片挺直,尽量减少刀鲚触网、粘网;亲鱼入网兜后,保持较大水体,防止刀鱼缺氧,并在网片四周刀鲚比较集中区开始,连鱼带水用盆转入运输水桶中。

    2、亲鱼运输

    ①运输水桶:水桶采用塑料制成,形状为圆形,水桶直径80cm,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

    ②运输用水:取干净池塘水经沉淀3小时后,加盐处理,混合后水中盐度为7‰,所加盐为普通型淮盐,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避免鱼转入水桶中时带入青苔;

    ③运输:保持运输桶中2尾刀鲚/10L水的密度,运输桶中的水位为桶高的6/7,避免运输过程中地震荡造成的损伤,运输中采取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兴德牌高效节能微孔管增氧装置),运输时间为20min。鱼下暂养池前,先将鱼池中的水温调节到接近运输池塘水温,入池时,将运输桶轻轻倾斜至90°,缓缓往桶底方向后抽运输桶,将鱼转入暂养池。

    3、暂养

    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40m2,水深在1.0m;暂养池水为养殖基地地下深井水和亲鱼养殖池池塘水,两者所占比例为3∶4;暂养池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流速为0.3m/s的冲水。所述暂养池中暂养的刀鲚密度为1尾/300L水。

    2009年5月15日至6月10日,共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4批合计68尾刀鲚亲鱼,成活率90%。

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亲鱼拉网捕捞:在1522的清晨用特制网具拉网捕捞,用盆连鱼带水转入运输水桶。亲鱼运输:运输水桶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运输用水经沉淀、加盐处理,运输时间保持在40min以内。亲鱼暂养: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2040m2,水深在0.81.0m,池中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一定的冲水。本发明避免了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