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调整装置、机芯及机械式钟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矩调整装置、机芯及机械式钟表.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951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9518A21申请号201410087886822申请日20140311201304955020130312JPG04B15/0020060171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地址日本千叶县72发明人藤枝久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代理人李辉徐丹54发明名称转矩调整装置、机芯及机械式钟表57摘要转矩调整装置、机芯及机械式钟表。本发明提供能够掌握副发条(65)的卷紧量并且体积效率优异的转矩调整装置(6)、机芯及机械式钟表。具备副发条(65)的转矩调整装置(6)具备输出齿轮(66),其与副发条的内。
2、周端部连结,并且与擒纵器(50)连结;棘轮(64),其与副发条的外周端部连结,并且相对于输出齿轮(66)间歇地相对旋转;卷紧量调整机构(80),其调整副发条(65)的卷紧量;以及行星齿轮机构(90),其与棘轮(64)、条盒轮(10)及卷紧量调整机构(80)连结,卷紧量调整机构(80)具备卷紧量保持部,其保持副发条(65)的卷紧量;和卷紧量显示部,其显示副发条(65)的卷紧量。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3页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3页附图1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9518ACN104049518A1/1页21。
3、一种转矩调整装置,其具备组装到机械式钟表的从条盒轮至擒纵器的轮系中的转矩调整用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调整装置具备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其与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第1端部连结,并且与比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靠所述擒纵器侧的轮系连结;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其与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第2端部连结,并且与比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靠所述条盒轮侧的轮系连结,且相对于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间歇地相对旋转;卷紧量调整机构,其调整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以及动力切换机构,其组装在所述条盒轮侧轮系或所述擒纵器侧轮系中,并且与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连结,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具备卷紧量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
4、;和卷紧量显示部,其显示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组装于所述条盒轮侧轮系的情况下的所述动力切换机构与所述条盒轮、所述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及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连结,组装于所述擒纵器侧轮系的情况下的所述动力切换机构与所述擒纵器、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及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调整轮,所述卷紧量保持部具备使摩擦转矩作用于所述卷紧量调整轮的制动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调整轮,所述卷紧量保持部具备限制所述。
5、卷紧量调整轮的旋转的制动定位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机构是行星齿轮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机构是差动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调整装置具备转矩调整用擒纵器,所述转矩调整用擒纵器与所述擒纵器联动,使所述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相对于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间歇地相对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具备惯性矩比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大的飞轮。8一种机芯,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
6、矩调整装置。9一种机械式钟表,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调整装置。权利要求书CN104049518A1/13页3转矩调整装置、机芯及机械式钟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芯及机械式钟表的转矩调整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机械式钟表中,当从条盒向擒纵器传递的动作转矩随着条盒的主发条的开卷而变动时,摆轮的摆角变化,钟表的差率变化。因此,为了抑制向擒纵器传递的动作转矩的变动,提出了在条盒和擒纵器之间配置副发条(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定转矩机构(转矩调整装置)。定转矩机构大致分成利用飞轮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伴随着凸轮等的周期控制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0003对于专利文献2的发明的定载荷装置。
7、(转矩调整装置),使用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的术语和标号进行说明。专利文献2的发明的定载荷装置在第3移动件(三号轮)9具备涡卷弹簧(转矩调整用发条)18。涡卷弹簧18的外周端与停止轮22连结,涡卷弹簧18的内周端与调整部件20连结。停止轮22相对于第3移动件9的主轴(三号轴)8被固定,调整部件20相对于第3移动件9的主轴8能够旋转。调整部件20利用摩擦来支承第2部件(三号齿轮)10。0004第3移动件9与第1秒移动件(四号轮)13相连,第1秒移动件13与擒纵轮2和第2秒移动件25相连。在第2秒移动件25的主轴固定有凸轮26,并以夹着凸轮26的外周的方式配置有控制爪31。第2叉32从控制爪31向停止。
8、轮22延伸。第2叉32的末端卡定于在停止轮22外周形成的锯齿。0005伴随着涡卷弹簧18的开卷,向支承于调整部件20的第2部件(三号齿轮)10赋予动作转矩,从而机械式钟表动作。伴随着机械式钟表的动作,凸轮26和第2秒移动件25一起旋转。利用凸轮26的旋转,控制爪31和第2叉32往复转动,第2叉32以规定周期重复进行停止轮22的卡定和解除。在卡定被解除期间,停止轮22利用从条盒1的主发条传递来的定时卷紧转矩,将涡卷弹簧18卷紧一定量。这样,定载荷装置的涡卷弹簧18在每个规定周期恢复到规定的卷紧量。利用该涡卷弹簧18使机械式钟表动作,由此机械式钟表的差率稳定。0006图11是示出发条转矩和差率的关。
9、系的曲线图。如图11所示,由于机械式钟表的差率随着发条转矩变化,所以在具备转矩调整装置的机械式钟表中,副发条的卷紧量的设定变得重要。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的定载荷装置中,能够调整涡卷弹簧18的载荷状态(卷紧量)。具体地,调整部件20具备支承面41,并且在支承面41的外周形成有齿部。并且,与调整部件20相邻地配置有控制移动件42,在控制移动件42形成有与支承面41的外周齿部啮合的带齿龆轮44。0007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进行涡卷弹簧18的载荷状态的调整。首先沿轴向按压控制移动件42而使其移动,使控制移动件42与调整部件20啮合。在该状态下,对控制移动件42赋予卷紧量调整转矩,使调整部件20和控。
10、制移动件42一起旋转。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第2部件(三号齿轮)10也在停止中,但第2部件10仅利用摩擦支承于调整部件20,说明书CN104049518A2/13页4因此在第2部件10和调整部件20之间产生打滑。因此,利用被赋予的卷紧量调整转矩,调整部件20旋转。并且,由于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停止轮22也在停止中,所以在调整部件20和停止轮22之间,涡卷弹簧18被卷紧。由此,调整涡卷弹簧18的载荷状态。0008另一方面,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调整部件20也旋转动作。这里,当控制移动件42和调整部件20一起旋转时,主发条产生能量损失。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的定载荷装置中,具备解除调整部件20和控。
11、制移动件42的啮合的机构。具体地讲,控制移动件42能够沿轴向移动,并由螺旋弹簧48向从与调整部件20的啮合脱离的方向施力。而且,在涡卷弹簧18的载荷状态的调整后,消除控制移动件42的按压,解除控制移动件42和调整部件20的啮合。由此,即使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调整部件20旋转,控制移动件42也不旋转,避免了主发条的能量损失。0009专利文献1英国专利第573942号说明书0010专利文件2日本特表2012503187号公报0011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控制移动件42对涡卷弹簧18的卷紧量的掌握依赖于作业者的直观感觉,难以将涡卷弹簧18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0012另外,涡卷弹簧18的卷紧量越。
12、大,摆轮的摆角就变得越大,因此想到一边测定摆轮的摆角一边将涡卷弹簧18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若轮系或擒纵器存在不良情况则摆轮的摆角变小。因此,若在轮系或擒纵器存在不良情况的状态下将涡卷弹簧18卷紧至比规定值多,则有可能存在摆轮的摆角变成与将涡卷弹簧18卷紧成规定值时的摆轮的摆角相等的情况。因此,即使测定摆轮的摆角,也难以将涡卷弹簧18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并且不容易发现轮系和擒纵器的不良情况。0013并且,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需要解除调整部件20和控制移动件42的啮合的机构,为了确保其配置空间(控制移动件42的移动空间和螺旋弹簧48的配置空间),体积效率差。发明内容0014本。
13、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掌握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并且体积效率优异的转矩调整装置。0015(1)一种转矩调整装置,其具备组装到机械式钟表的从条盒轮至擒纵器的轮系中的转矩调整用发条,所述转矩调整装置具备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其与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第1端部连结,并且与比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靠所述擒纵器侧的轮系连结;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其与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第2端部连结,并且与比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靠所述条盒轮侧的轮系连结,且相对于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间歇地相对旋转;卷紧量调整机构,其调整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以及动力切换机构,其组装在所述条盒轮侧轮系或所述擒纵器。
14、侧轮系中,并且与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连结,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具备卷紧量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和卷紧量显示部,其显示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组装于所述条盒轮侧轮系的情况下的所述动力切换机构与所述条盒轮、所述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及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连结,组装于所述擒纵器侧轮系的情况下的所述动力切换机构与所述擒纵器、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及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连结。说明书CN104049518A3/13页50016根据该结构,由于具备保持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保持部和显示卷紧量的卷紧量显示部,所以能够客观地掌握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随之,能够将转矩调整用发条设定成规定。
15、的卷紧量。并且,若结合采用摆轮摆角的测定,则能够可靠地发现轮系和擒纵器的不良情况。0017并且,由于具备动力切换机构和保持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保持部,所以能够自动地切换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的动作转矩或定时卷紧转矩的传递、和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的来自卷紧量调整机构的卷紧量调整转矩的传递。因此,不需要解除卷紧量调整机构和轮系的连结的机构,体积效率优异。0018(2)期望的是,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调整轮,所述卷紧量保持部具备使摩擦转矩作用于所述卷紧量调整轮的制动弹簧。0019(3)期望的是,所述卷紧量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所述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调整。
16、轮,所述卷紧量保持部具备限制所述卷紧量调整轮的旋转的制动定位杆。0020根据这些卷紧量保持部,能够可靠地保持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0021(4)期望的是,所述动力切换机构是行星齿轮机构。0022(5)期望的是,所述动力切换机构是差动装置。0023根据这些动力切换机构,能够自动地切换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的动作转矩或定时卷紧转矩的传递、和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的来自卷紧量调整机构的卷紧量调整转矩的传递。并且体积效率优异,同时能够减低制造成本。0024(6)期望的是,所述转矩调整装置具备转矩调整用擒纵器,所述转矩调整用擒纵器与所述擒纵器联动,使所述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相对于所述擒纵。
17、器侧转矩调整用轮间歇地相对旋转。0025(7)期望的是,作为所述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具备惯性矩比所述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大的飞轮。0026根据这些机构,能够使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相对于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以固定周期间歇地相对旋转。0027(8)一种机芯,其具备所述转矩调整装置。0028(9)一种机械式钟表,其具备所述转矩调整装置。0029所述转矩调整装置能够掌握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因此能够提供设定成规定的差率的高精度的机芯和机械式钟表。0030并且,所述转矩调整装置体积效率优异,因此能够提供小型的机芯和机械式钟表。0031发明效果0032根据该结构,由于具备保持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
18、紧量保持部和显示卷紧量的卷紧量显示部,所以能够客观地掌握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随之,能够将转矩调整用发条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并且,若结合采用摆轮摆角的测定,则能够可靠地发现轮系和擒纵器的不良情况。0033并且,由于具备动力切换机构和保持转矩调整用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保持部,所以能够自动地切换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的动作转矩或定时卷紧转矩的传递、和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的来自卷紧量调整机构的卷紧量调整转矩的传递。因此,不需要解除卷紧量调说明书CN104049518A4/13页6整机构和轮系的连结的机构,体积效率优异。附图说明0034图1是机械式钟表1的背侧的平面图。0035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矩调整。
19、装置6的说明图,是除去机芯5的表面侧的轮系支承板的状态的平面图。0036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矩调整装置6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A1OPQA2线的侧剖视图。0037图4是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B1OQB2线的侧剖视图。0038图5是卷紧量调整机构80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C1C1线的侧剖视图。0039图6是行星齿轮机构90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C1C2线的侧剖视图。0040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差动装置190的说明图,是相当于图2的C1C1线的部分的侧剖视图。0041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卷紧量调整机构180的说明图,(A)是相当于图2的C1C1线的部分。
20、的侧剖视图。(B)是卷紧量保持部80B的平面图。0042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转矩调整装置206的说明图,是相当于图2的A1OPA2线的部分的侧剖视图。0043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转矩调整装置306的说明图,是除去机芯的表面侧的轮系支承板的状态的平面图。0044图11是示出发条转矩和差率的关系的曲线图。0045标号说明00461机械式钟表;5机芯;6、206、306转矩调整装置;10条盒轮;50擒纵器;64棘轮(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65副发条(转矩调整用发条);66输出齿轮(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70转矩调整用擒纵器;80卷紧量调整机构;80B卷紧量保持部;80C卷紧量显示部;84第2卷。
21、紧量调整轮(卷紧量调整轮);85制动弹簧;90行星齿轮机构(动力切换机构);185制动定位杆;190差动装置;364飞轮。具体实施方式004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48(钟表)0049一般,将包含钟表的驱动部分的机械体称为“机芯”。将表盘、指针安装于机芯,置于钟表壳中形成完成品的状态称为钟表的“成品”。构成钟表的基板的底板的两侧中,将钟表壳的玻璃所处的一侧即表盘所处的一侧称为机芯的“背侧”、“玻璃侧”或者“表盘侧”。底板的两侧中,将钟表壳的背盖所处的一侧即与表盘相反的一侧称为机芯的“表面侧”或“背盖侧”。0050图1是机械式钟表1的成品背侧的平面图。机械式钟表1的成品具。
22、备表盘2,所述表盘2包括表示关于时间的信息的刻度3等。并且机械式钟表1的成品具备指针4,所述指针4包括表示时的时针4A、表示分的分针4B和表示秒的秒针4C。0051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矩调整装置6的说明图,是除去机芯5的表面侧的轮系支说明书CN104049518A5/13页7承板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A1OPQA2线的侧剖视图。在图2和图3中,为了容易看图,省略了构成机芯5的钟表部件中的一部分的图示。如图2所示,机械式钟表的机芯5具备主发条(未图示),其配置于条盒轮10的内部并成为动力源;轮系(条盒轮10、二号轮20、三号轮30、四号轮40),其用于传递主发条的动力;擒纵器50(擒。
23、纵轮51、擒纵叉56),其使轮系间歇地动作;以及调速器(摆轮58),其使擒纵器50周期性地动作。如图3所示,这些各个部件配置在构成基板的底板8和与底板8对置配置的轮系支承板9之间。0052主发条配置于条盒轮10的条盒内部。0053如图3所示,条盒轮10在条盒的外周具备条盒齿轮14。二号轮20具备与条盒齿轮14啮合的二号龆轮22和与二号龆轮22联动的二号齿轮24。三号轮30具备与二号齿轮24啮合的三号龆轮32和与三号龆轮32联动的三号齿轮34。四号轮40具备与三号齿轮34啮合的四号龆轮42和与四号龆轮42联动的四号齿轮44。条盒轮10至四号轮40构成传递主发条的动力并使转速增加的增速轮系。另外,。
24、四号轮40与图1的秒针4C对应。0054如图3所示,擒纵轮51具备与四号齿轮44啮合的擒纵龆轮52和与擒纵龆轮52联动的擒纵齿轮54。如图2所示,擒纵叉56具备与擒纵齿轮54的齿卡合的一对擒纵叉瓦57。摆轮58具备游丝59。0055如图2所示,在擒纵叉56的一个擒纵叉瓦57与擒纵齿轮54的齿卡合的状态下,擒纵轮51暂时停止。当从该状态起,摆轮58利用游丝59的扩张收缩而旋转时,固定于摆轴的冲击针使擒纵叉56转动。由此,擒纵叉56的一个擒纵叉瓦57从擒纵齿轮54脱离,擒纵齿轮54旋转至卡合于擒纵叉56的另一个擒纵叉瓦57的位置。利用这样的擒纵齿轮54的间歇的旋转运动,擒纵器50使轮系间歇地动作。。
25、并且由于摆轮58周期性地旋转振动,所以调速器使擒纵器50周期性地动作。0056如前所述,当擒纵叉56的一个擒纵叉瓦57从擒纵齿轮54脱离时,擒纵齿轮54推出该擒纵叉瓦57,由此擒纵叉56使摆轮58摆动。由此,从擒纵齿轮54向摆轮58赋予动作转矩,维持摆轮58的旋转振动。0057(第1实施方式、转矩调整装置6)0058如图3所示,若从条盒轮10向擒纵器50传递的动作转矩随着主发条的开卷而变动,则摆轮的摆角变化,钟表的差率变化。为了抑制这样的动作转矩的变动,机芯5具备在从条盒轮10至擒纵器50的轮系中组装了副发条(转矩调整用发条)65的转矩调整装置6。0059转矩调整装置6具备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
26、,其具备副发条65;转矩调整用擒纵器70,其控制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的动作;卷紧量调整机构80,其调整副发条65的卷紧量;以及动力切换机构(行星齿轮机构90),其组装于轮系并且与卷紧量调整机构80连结。在第1实施方式中,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组装在四号轮40中,动力切换机构组装在三号轮30中。0060(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0061图4是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B1OQB2线的侧剖视图。在图4中,对一体旋转的部件施加相同的剖面线。如图4所示,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具备副发条(转矩调整用发条)65;棘轮(条盒轮侧转矩调整用轮)64,其与副发条65的外周端部(第1端部)连结;和输出齿。
27、轮(擒纵器侧转矩调整用轮)66,其与副发条65的内周端部(第2端部)连结。说明书CN104049518A6/13页80062棘轮64固定于四号龆轮42,并能够和四号龆轮42一起相对于四号轮40的轴41旋转。在棘轮64的外周形成有棘爪。0063输出齿轮66固定于四号轮40的轴41,作为前述四号齿轮44发挥功能。0064副发条65的外周端部借助第1固定部件64F固定于棘轮64,内周端部借助第2固定部件61固定于四号轮40的轴41。由此,副发条65的内周端部与输出齿轮66连结。0065(转矩调整用擒纵器70)0066如图2所示,转矩调整用擒纵器70具备凸轮72,其与擒纵轮51联动;凸轮从动件74,其。
28、与凸轮72联动;杆76,其与凸轮从动件74连结;以及一对擒纵叉瓦77,它们固定于杆76并与棘轮64的棘爪卡合。0067凸轮72相对于擒纵轮51的轴固定成同轴状。凸轮72在俯视时形成大致多边形状。特别地,凸轮72形成为具有奇数个顶点的大致多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三角形状)。0068凸轮从动件74在俯视时具备隔着凸轮72的一对叉。一对叉的末端以隔着凸轮72的中心的方式配置于凸轮72外周。一对叉的间隔形成为比从凸轮72的中心至外周的顶点的距离的2倍小。凸轮从动件74形成为能够绕从擒纵轮51的轴离开配置的轴75转动。0069杆76与凸轮从动件74连结,并形成为能够和凸轮从动件74一起绕轴75转动。
29、。杆76在俯视时具备以隔着轴75的方式呈放射状延伸的一对臂。在一对臂的末端分别固定有擒纵叉瓦77。擒纵叉瓦77形成为能够与棘轮64的棘爪卡合。0070对转矩调整装置主体60和转矩调整用擒纵器70的动作进行说明。0071副发条65预先被卷紧规定量。当杆76的一个擒纵叉瓦77与棘轮64卡合时,棘轮64的旋转暂时停止。在该状态下,由于输出齿轮66由于副发条65的开卷而旋转,所以从副发条65经由输出齿轮66向擒纵器50供给动作转矩。由此,机械式钟表动作。0072伴随着擒纵器50的擒纵轮51的旋转,凸轮72旋转。伴随着凸轮72的旋转,凸轮从动件74绕轴75往复转动。当杆76与凸轮从动件74联动地绕轴75。
30、转动时,杆76的一个擒纵叉瓦77从棘轮64脱离,从而棘轮64能够旋转。由于定时卷紧转矩从主发条向棘轮64传递,所以棘轮64借助该定时卷紧转矩旋转,并在棘轮64和输出齿轮66之间卷紧副发条65。然后,在直到杆76的另一个擒纵叉瓦77与棘轮64卡合从而棘轮64的旋转停止期间,副发条65被卷紧规定量。该规定量设定为直到副发条65再次被卷紧的开卷量。0073这样,由于副发条65被周期性地卷紧规定量,所以副发条65保持在大致固定的卷紧量。由于从该副发条65向擒纵器50和调速器(摆轮58)供给大致固定的动作转矩,所以调速器能够使擒纵器50以固定的周期动作。由此,能够提高钟表的精度。而且,由于擒纵器50以固。
31、定的周期动作,所以转矩调整用擒纵器70也与擒纵器50联动地以固定的周期动作。由此,能够以固定的周期卷紧副发条65,能够进一步提高钟表的精度。0074另外,在主发条完全开卷的情况下,无法卷紧副发条65。期望具备限制副发条65的开卷量的机构,以便即使在该情况下副发条65也不会完全开卷。作为该机构的例子,想到限制棘轮64和输出齿轮66的相对旋转的机构。但是,该机构形成为,在后述副发条65的卷紧量调整时,容许棘轮64和输出齿轮66的相对旋转。0075(卷紧量调整机构80)0076图11是示出发条转矩和差率的关系的曲线图。一般地,机械式钟表的差率随着发说明书CN104049518A7/13页9条转矩而变。
32、化,并且在机械式钟表的差率中存在姿势差。在使表盘朝向上下的姿势(水平姿势)中,差率相对于发条转矩的变化平稳,但在使表冠朝向上下的立起姿势(垂直姿势)中,差率相对于发条转矩的变化变大。在图11中,发条转矩在R部附近时,水平姿势和垂直姿势的差率相等,但发条转矩在S部附近时,与水平姿势相比,垂直姿势的差率大幅度降低。0077如图3所示,在具备副发条65的转矩调整装置6中,副发条65保持在大致固定的卷紧量,因此动作转矩(发条转矩)大致固定。这里,为了将姿势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将副发条65设定在规定的卷紧量变得重要,以便从副发条65供给规定的动作转矩。另外,在机械式钟表的制造时,可以想到通过在以规定的相。
33、位差配置棘轮64和输出齿轮66的状态下,将副发条组装到两者之间,从而在制造时将副发条65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但该作业困难。因此,转矩调整装置6具备在机械式钟表的制造后调整副发条65的卷紧量的卷紧量调整机构80。0078图5是卷紧量调整机构80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C1C1线的侧剖视图。图5中示出的卷紧量调整机构80具备卷紧量调整部80A(卷紧量调整螺钉81、第1卷紧量调整轮82、第2卷紧量调整轮84),卷紧量调整转矩被输入并传递至该卷紧量调整部80A;卷紧量保持部80B(制动弹簧85),其保持副发条的卷紧量;和卷紧量显示部80C(卷紧量显示针86、卷紧量显示刻度87),其显示副发条的卷紧量。0。
34、079卷紧量调整部80A具备卷紧量调整螺钉81、第1卷紧量调整轮82和第2卷紧量调整轮84。在卷紧量调整螺钉81的上表面形成有与卷紧量调整工具卡合的槽部。卷紧量调整螺钉81固定于第1卷紧量调整轮82,第1卷紧量调整轮82与第2卷紧量调整轮84啮合。第2卷紧量调整轮84与组装在三号轮30中的行星齿轮机构90连结。卷紧量调整螺钉81、第1卷紧量调整轮82和第2卷紧量调整轮84配置在轮系支承板9和卷紧量调整轮系支承板89之间。0080卷紧量保持部80B具备制动弹簧85。制动弹簧85的内周部相对于第2卷紧调整轮84固定成同轴状。制动弹簧85的外周部形成为,在轴向上从第2卷紧量调整轮84离开。通过轮系支。
35、承板9沿轴向按压该制动弹簧85的外周部,制动弹簧85在轴向上弹性变形。由此,从轮系支承板9经由制动弹簧85对第2卷紧量调整轮84作用摩擦转矩,限制了第2卷紧量调整轮84的旋转,由此保持副发条的卷紧量。另外,若赋予超过摩擦转矩的卷紧量调整转矩,则第2卷紧调整轮84旋转,因此能够调整副发条的卷紧量。0081卷紧量显示部80C具备卷紧量显示针86和卷紧量显示刻度87。卷紧量显示针86的基端侧固定于第2卷紧量调整轮84,末端侧形成为针状,卷紧量显示针86沿着轮系支承板9的表面配置。在轮系支承板9的表面形成有卷紧量显示刻度87。如图2所示,卷紧量显示刻度87沿着卷紧量显示针86的末端的轨道配置。卷紧量显。
36、示刻度87具备以规定角度间隔形成的大刻度和在相邻的大刻度之间形成的小刻度。在作为基准位置的基准大刻度显示为0。从基准大刻度观察,在周向的一侧的大刻度依次显示1、2、,在周向的另一侧的大刻度依次显示1、2、。另外,也可以用卷紧量调整部80A的卷紧量调整螺钉81代替卷紧量显示部80C。在该情况下,利用卷紧量调整螺钉81的上表面的槽部的延伸方向,也能够显示副发条的卷紧量。0082回到图5,对卷紧量调整机构80的副发条的卷紧量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副发条的卷紧量的调整在机械式钟表的出厂前或维护时,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进行。首先,使卷紧说明书CN104049518A8/13页10量调整工具卡合于卷紧量调整螺。
37、钉81的槽,对卷紧量调整螺钉81赋予卷紧量调整转矩,使卷紧量调整螺钉81旋转。卷紧量调整转矩从卷紧量调整螺钉81向第1卷紧量调整轮82和第2卷紧量调整轮84传递,使第2卷紧量调整轮84旋转。进而,卷紧量调整转矩从第2卷紧量调整轮84经由行星齿轮机构90向棘轮传递,从而棘轮旋转而卷紧副发条。而且,通过利用卷紧量调整工具调整卷紧量调整螺钉81的转速,能够调整副发条的卷紧量。0083这里,伴随着卷紧量螺钉81的旋转,第2卷紧量调整轮84旋转,固定于第2卷紧量调整轮84的卷紧量显示针86转动。进而,利用卷紧量显示针86所指示的卷紧量显示刻度87,来显示副发条的卷紧量。由此,副发条的卷紧量不依赖于作业者。
38、的直观感觉,能够客观地掌握。其结果为,能够将副发条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0084具体地讲,预先作成卷紧量显示刻度87和在卷紧副发条直到该卷紧量显示刻度87为止的情况下从副发条输出的动作转矩的对应表。接下来,从图11的曲线图求出实现期望的姿势差的发条转矩。接下来,从所述对应表求出实现该发条转矩的卷紧量显示刻度87。然后,以使卷紧量显示针86指示该卷紧量显示刻度87的方式卷紧副发条65。由此,能够将副发条设定为实现期望的姿势差的规定的卷紧量。0085然而,在副发条的卷紧量、发条转矩、摆轮的摆角和差率的姿势差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想到一边测定摆轮的摆角,一边调整副发条的卷紧量,以成为实现期望的姿势差。
39、的摆轮的摆角的方法。另外,一方面,副发条的卷紧量越多摆轮的摆角越大,另一方面,若轮系或擒纵器存在不良情况则摆轮的摆角变小。因此,有可能存在在轮系或擒纵器存在不良情况的状态下将副发条卷紧至比规定值多时,和将副发条卷紧成规定值时,摆轮的摆角相等的情况。因此,即使测定摆轮的摆角,也难以将副发条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并且不容易发现轮系和擒纵器的不良情况。0086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客观地掌握副发条的卷紧量,因此能够将副发条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并且,在尽管将副发条设定成规定的卷紧量,但摆轮的摆角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轮系或擒纵器存在不良情况。因此,能够可靠地发现轮系或擒纵器的不良情况。0。
40、087(动力切换机构、行星齿轮机构90)0088如图5所示,卷紧量调整机构80向副发条传递卷紧量调整转矩,另一方面,所述主发条也向副发条传递定时卷紧转矩。因此,转矩调整装置具备自动切换向副发条传递的转矩的动力切换机构。动力切换机构(行星齿轮机构90)具备第1轴(第1太阳轮92A),其与具备主发条的条盒轮连结;第2轴(第2太阳轮92B),其与卷紧量调整机构80连结;以及第3轴(行星架94),其与固定副发条的端部的棘轮连结。另外,动力切换机构的第1轴、第2轴及第3轴与作为连结目标的条盒轮、卷紧量调整机构80及棘轮的组合不限于所述组合,形成任何组合都可以。0089在第1实施方式中,具备行星齿轮机构9。
41、0作为动力切换机构。0090图6是行星齿轮机构90的说明图,是沿着图2的C1C2线的侧剖视图。在图6中,对一体旋转的部件施加相同的剖面线。如图6所示,行星齿轮机构90具备第1太阳轮92A,其与条盒轮(经由其他部件)连结;第2太阳轮92B,其与卷紧量调整机构80连结;行星架94,其与棘轮64连结;以及行星轮93,其支承于行星架94。另外,也可以在第1太阳轮92A和第2太阳轮92B中,仅将一方作为太阳轮,将另一方作为内齿轮。说明书CN104049518A109/13页110091第1太阳轮92A固定于三号龆轮32。第2太阳轮92B形成为能够相对于三号轮30的轴31旋转。行星架94形成为能够相对于三。
42、号轮30的轴31旋转,并作为前述的三号齿轮34发挥功能。行星架94将多个行星轮93支承成能够旋转。另外,在图2中,为了容易看图,仅图示出1个行星轮93。如图6所示,行星轮93具备与第1太阳轮92A啮合的第1行星轮93A和与第2太阳轮92B啮合的第2行星轮93B。第1行星轮93A和第2行星轮93B借助贯通行星架94的轴相互固定。0092对行星齿轮机构90的动作进行说明。0093首先,对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从主发条向副发条传递定时卷紧转矩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图5所示的卷紧量调整机构80的制动弹簧85限制了第2卷紧量调整轮84的旋转,因此也限制了行星齿轮机构90的第2太阳轮92B。
43、的旋转。0094另一方面,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主发条的定时卷紧转矩从二号齿轮24向三号龆轮32供给,从而第1太阳轮92A和三号龆轮32一起旋转。伴随着第1太阳轮92A的旋转,行星轮93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因此行星架94和行星轮93一起旋转。由此,如图3所示,从行星架94(三号齿轮34)经由四号龆轮42向棘轮64和副发条65传递定时卷紧转矩。0095接下来,对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从卷紧量调整机构80向副发条传递卷紧量调整转矩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由于限制了图5所示的二号齿轮24的旋转,所以也限制了行星齿轮机构90的第1太阳轮92A的旋转。0096另一方面,当从卷紧量调整机构80。
44、的第2卷紧量调整轮84向行星齿轮机构90的第2太阳轮92B供给卷紧量调整转矩时,第2太阳轮92B旋转。伴随着第2太阳轮92B的旋转,行星轮93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因此行星架94旋转。由此,如图3所示,从行星架94(三号齿轮34)经由四号龆轮42向棘轮64和副发条65传递卷紧量调整转矩。0097如图5所示,转矩调整装置具备保持副发条的卷紧量的卷紧量保持部80B和行星齿轮机构90,因此能够自动切换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从主发条向副发条的定时卷紧转矩的传递和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从卷紧量调整机构80向副发条的卷紧量调整转矩的传递。因此,不需要解除卷紧量调整机构80和轮系的连结,体积效率优异。0098(第1实施。
45、方式的第1变形例、差动装置190)0099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差动装置190的说明图,是相当于图2的C1C1线的部分的侧剖视图。在图7中,对一体旋转的部件施加相同的剖面线。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具备图6所示的行星齿轮机构90作为动力切换机构,但在第1变形例中,在具备图7所示的差动装置190作为动力切换机构的方面不同。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0100如图7所示,差动装置190具备作为动力切换机构的第1输入轴发挥功能的第1侧齿轮192A;作为第2输入轴发挥功能的第2侧齿轮192B;和作为输出轴发挥功能的支架194。即,差动装置190具备第1侧齿轮19。
46、2A,其与条盒轮连结;第2侧齿轮192B,其与卷紧量调整机构80连结;支架194,其与棘轮64连结;以及小齿轮193,其支承于支架194。0101第1侧齿轮192A固定于三号龆轮32。第2侧齿轮192B固定于差动龆轮191,并能够和差动龆轮191一起相对于三号轮30的轴31旋转。支架194形成为能够相对于三号轮30的轴31旋转,并作为前述三号齿轮34发挥功能。支架194将1个或多个小齿轮193支承成能够旋转。小齿轮193与第1侧齿轮192A和第2侧齿轮192B双方啮合。说明书CN104049518A1110/13页120102对差动装置190的动作进行说明。0103首先,对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
47、,从主发条向副发条传递定时卷紧转矩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限制了第2侧齿轮192B的旋转。另一方面,在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主发条的定时卷紧转矩从二号齿轮24向三号龆轮32供给,从而第1侧齿轮192A和三号龆轮32一起旋转。伴随着第1侧齿轮192A的旋转,小齿轮193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因此支架194和小齿轮193一起旋转。由此,从支架194(三号齿轮34)经由图3所示的四号龆轮42向棘轮64和副发条65传递定时卷紧转矩。0104接下来,对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从卷紧量调整机构80向副发条传递卷紧量调整转矩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限制了第1侧齿轮192A的旋转。另一方面。
48、,当从卷紧量调整机构80的第2卷紧量调整轮84经由差动装置190的差动龆轮191向第2侧齿轮192B供给卷紧量调整转矩时,第2侧齿轮192B旋转。伴随着第2侧齿轮192B的旋转,小齿轮193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因此支架194和小齿轮193一起旋转。由此,从支架194(三号齿轮34)经由图3所示的四号龆轮42向棘轮64和副发条65传递卷紧量调整转矩。0105在图7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差动装置190中,和第1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同样地,自动地切换机械式钟表的动作中从主发条向副发条的定时卷紧转矩的传递和机械式钟表的停止中从卷紧量调整机构80向副发条的卷紧量调整转矩的传递。因此,不需要解除卷紧量调整机构。
49、80和轮系的连结,体积效率优异。0106(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卷紧量调整装置180)0107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卷紧量调整机构180的说明图,图8的(A)是相当于图2的C1C1线的部分的侧剖视图。前述的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卷紧量调整机构80具备制动弹簧85作为卷紧量保持部80B,但图8的(A)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卷紧量调整机构180在具备制动龆轮186和制动定位杆(制動)185作为卷紧量保持部180B的方面不同。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0108如图8的(A)所示,卷紧量调整部180A具备卷紧量调整螺钉181、第1卷紧量调整轮182和第2卷紧量调整轮184。卷紧量调整螺钉181形成为具有对边的六边形等的多变形,形成为能够与卷紧量调整工具卡合。0109卷紧量保持部180B具备制动龆轮186和制动定位杆185。制动龆轮186相对于第2卷紧调整轮184固定成同轴状。制动定位杆185的基端部固定于轮系支承板9,末端部与制动龆轮186啮合。0110图8的(B)是卷紧量保持部的平面图。制动定位杆185由板簧部件等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其末端部与在制动龆轮186的外周形成的齿部啮合。0111通过制动定位杆185的末端部与制动龆轮186的齿部啮合,限制了第2卷紧量调整轮184的旋转,因此保持了副发条的卷紧量。另外,若赋予比规定值大的卷紧。